跳至內容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部分地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做法的通報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部分地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做法的通報
國辦函〔2018〕46號
2018年7月24日
發布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部分地方
優化營商環境典型做法的通報
國辦函〔2018〕4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加快政府職能深刻轉變,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着力打造國際一流、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取得積極成效,創造和積累了一系列好的經驗做法。為促進各地區、各部門交流互鑒,進一步推動形成競相優化營商環境的良好局面,經國務院同意,現將開展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等28項優化營商環境的典型做法通報如下。

一、部分地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做法

(一)改革投資審批等制度方面8項: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多規合一」和完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體系改革、並聯審批和「多圖聯審」等改革、區域評估改革、「標準地」改革、限時聯合驗收改革、強市放權改革、制定政府部門內部審批事項清單。

(二)便利企業開辦和經營方面3項:「一照多址」和「一證多址」改革、涉稅業務「全市通辦」、以「線上稅銀互動」緩解企業融資難題。

(三)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方面3項:推行「一站式陽光價格」清單、貿易服務事項只進「一扇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四自一簡」監管模式。

(四)創新監管理念和方式方面4項:信用風險分類監管、制定新興行業分類指導目錄、大數據監管、跨區域網絡市場協同監管。

(五)提供優質公共服務方面4項:「互聯網+醫療健康」和「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保」、公用服務企業入駐政務服務中心、獲得電力便利化改革。

(六)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方面6項:政務服務一張網、審批服務標準化、集成套餐服務、民生服務「指尖」辦理、不動產登記改革、建設統一政務諮詢投訴舉報平台。

二、工作要求

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刻認識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性、緊迫性,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更實舉措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聚焦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辦事創業的痛點難點,突出重點,把該放的權放給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更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調動人的積極性和社會創造力。

各地區要主動對標先進,相互學習借鑑,從自身實際出發,銳意探索創新,切實解決企業群眾辦事創業面臨的困難問題,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創造更多管用可行的創新舉措。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工作職能,加強業務指導,支持地方先行先試,為地方改革創新探索創造條件,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國務院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辦公室要會同有關部門,密切跟蹤各地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展,及時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做法。


附件:部分地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做法

國務院辦公廳           

2018年7月24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


部分地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做法
(共計28項)


序號 改革舉措 主要內容
一、改革投資審批等制度
1 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 山西開展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試點,備案類企業投資項目報建階段的28項審批事項中,7項政府承諾供地前服務;3項由政府、企業雙向承諾,政府承諾在供地前完成相關服務,企業根據相關標準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承諾;3項開工前由企業作出信用承諾即可;3項轉為政府內部審批流轉;12項要求企業開工前完成。目前,全省試點項目260個,項目落地周期縮短三分之一以上。
2 「多規合一」和完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體系改革 福建廈門以「多規合一」為抓手,建立「五個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體系,即整合「一張藍圖」,以《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統籌整合各類規劃;搭建「一個系統」,建設涵蓋市、區兩級108個部門、957個審批服務事項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台;設立「一個窗口」,統一受理業務;形成「一張表單」,實行「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完成多項審批」的審批模式;建立「一套機制」,出台「多規合一」地方性法規,建立健全生態控制線、工程建設審批管理等220餘項規章制度。

  海南推進「多規合一」改革,在海口美安科技新城等三個園區試行六項改革措施:以園區「多規合一」總體規劃取代立項審批;園區統一編制綜合評估評審報告;政府制定「准入清單」並明確入園項目投資產出等指標,企業自主決策投資;投資主體書面承諾執行行業標準、規範,開展項目設計、建設和自驗工作,並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實施人防、消防、規劃、環保、地震等「聯合驗收」;建立分類監管檢查制度,重點加強施工安全、環境污染防治等事項事中事後監管。

3 並聯審批和「多圖聯審」等改革 福建廈門、遼寧瀋陽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劃分為幾個階段,每個審批階段確定一家牽頭部門,實行「一家牽頭、並聯審批、限時辦結」,由牽頭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嚴格按照限定時間完成審批。

  浙江、湖北武漢將消防設計審核、人防設計審查等技術審查併入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相關部門不再進行技術審查,並推行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開展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

4 區域評估改革 浙江實施區域能評、環評等區域評估改革,取代區域內每個獨立項目的重複評價,變獨立評為統一評。
       江苏在开发区统一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区域性评估报告,评估结果开发区内项目共享使用,节约了项目落地时间,减轻了企业负担。 
5 「標準地」改革 浙江積極推進「標準地」改革。「標準地」是指在完成區域評估基礎上,帶着投資、能耗、環境、建設等標準進行出讓並實行對標管理的國有建設用地。土地出讓前,由政府統一組織開展區域評估,研究制定投資、能耗等標準,向社會公告出讓。企業通過對標競價,按照約定條件取得出讓土地,並可選擇常規審批或承諾制審批。對選擇常規審批的項目,實行「一窗服務」;對選擇承諾制審批的項目,由相關部門制定項目具體標準和條件,企業書面承諾並經公示後,審批部門可以直接作出許可決定,企業可以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出讓「標準地」225宗,總面積約8916畝。
6 限時聯合驗收改革 北京建立全市統一的項目竣工聯合驗收機制,將建設工程竣工驗收由多個管理部門各自獨立實施的專項竣工驗收模式,改為「統一平台、信息共享、集中驗收、限時辦結、統一確認」的五位一體驗收模式,聯驗之外再無核驗。

  浙江實行工程建設項目「測驗合一」,規劃、國土、消防、人防等部門實行限時聯合驗收,統一竣工驗收圖紙和驗收標準,統一出具驗收意見。對驗收涉及到的測量工作,實行一次委託、統一測繪、成果共享。

7 強市放權改革 廣東深入推進強市放權改革,通過下放、委託等方式,分兩批將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科教文衛、生態環境等領域共202項省級政府部門微觀審批管理職權,調整由地市實施,賦予地市更多自主權。
8 制定政府部門內部審批事項清單 雲南公布省級政府部門內部審批事項清單,明確內部審批事項的審批部門、事項名稱、設立依據、審批對象、審批權限、審批時限,進一步釐清政府部門間、層級間關係,規範管理政府部門內部審批事項,嚴格限制自由裁量權,提高審批效率。
二、便利企業開辦和經營
9 「一照多址」和「一證多址」改革 上海市長寧區開展「一照多址」和「一證多址」改革試點,從事「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且本區內另有營業場所的內資企業,在區內增設經營場所時無需辦理分支機構營業執照,同時,企業在區內新開設經營項目相同的分支實體店,根據企業報備的連鎖門店標準和依法合規經營承諾,只需直接在第一家實體店的許可證之外進行附記備案,視同取得許可證。通過改革,實現「一張營業執照、多個經營地址、一次行政許可」。
10 涉稅業務「全市通辦」 北京推行涉稅業務「全市通辦」,納稅人可通過網上辦稅服務廳、微信等方式預約全市任一實體辦稅服務廳,辦理申領發票、申報納稅、稅收優惠等300多項稅收業務。
11 以「線上稅銀互動」緩解企業融資難題 陝西全面推行「線上稅銀互動」模式,實現稅務端和銀行端專線數據直連,建立以稅銀徵信互認、用戶授權、信息共享、大數據風控為基礎的稅銀合作機制,將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情況與信貸發放結合起來,簡化融資手續、提高審批效率,降低了中小微企業獲得信貸的難度和成本。
三、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12 推行「一站式陽光價格」清單 天津在全面梳理進出口收費項目基礎上,公布實施口岸服務「一站式陽光價格」清單,並將收費標準、服務內容等進行公示,實現「明碼標價、公開透明」。截至目前,累計約19.3萬標準箱受益。
13 貿易服務事項只進「一扇門」 浙江義烏設立國際貿易服務中心,整合公安、商務、稅務、海關等12個部門125個涉外事項,集涉外行政審批、涉外公共服務、涉外中介服務、涉外國際交流和信息交流於一體,實現辦理涉外事項只進「一扇門」、服務「一站式」。目前日均辦件量1500件。
14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四自一簡」監管模式 重慶自貿試驗區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創新實施自主備案、自行確定核銷周期、自主核報、自主補稅、簡化業務核准手續等監管模式,將過去由企業向海關申報並遞交紙質材料,改為企業在線填報、系統自動備案;將過去由海關確認核銷周期,改為企業自定;將過去海關到企業核查盤點、核算並與企業核對達成一致後,再由企業向海關報核,改為企業在自主核銷周期內自主盤點,自聘審計機構開展核算並向海關報送核算結果,海關據此核銷;企業需要補繳稅款的,直接辦理補稅手續並向海關報核,海關保稅業務部門不再出具補稅聯繫單;將過去海關逐項核准的企業業務資質,改為根據企業資信,一次性為企業開通11類業務資質,並根據企業資信變化和業務開展情況動態調整,海關不再另行核准。
四、創新監管理念和方式
15 信用風險分類監管 福建創新實施依信用風險分類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把抽查檢查結果信息作為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的重要考量因素,並根據企業風險信用狀況確定抽查比例和頻次。對信用較好、風險較低的企業,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減少打擾;對信用風險一般的企業,按正常比例和頻次抽取;對違法失信、風險較高的企業,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嚴管重罰。
16 制定新興行業分類指導目錄 上海積極探索對新產業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梳理200多個新興行業企業經營範圍和名稱表述,制定《上海市新興行業分類指導目錄》,解決新興行業企業「身份認證」難題。
17 大數據監管 北京依託市場監管「風險洞察平台」開展大數據監管。通過綜合工商系統數據、企業信用數據和互聯網信息,形成企業的大數據全景信息視圖,為實時監測年報數據異常等高風險行為、開展跨地區跨部門綜合監管、提高執法效能提供有力支撐。目前,平台已建立涉及18個監管部門、71項監管事項的風險台賬,將112.45萬戶企業納入監測範圍,占全市現有企業總數的74.67%。
18 跨區域網絡市場協同監管 上海市長寧區、杭州市餘杭區對接,探索建立跨省市監管協作工作機制、跨區域網絡違法行為監管協作工作機制。網絡違法行為協查、違法線索及案件移送實現全程電子化,案件從錄入到歸檔形成完整閉環管理。從協查請求到信息反饋由原先數月縮減至3個工作日內。目前,這一跨省市合作已延伸至江蘇宿遷、浙江金華等長三角城市。
五、提供優質公共服務
19 「互聯網+醫療健康」和「互聯網+教育」 寧夏銀川建設互聯網醫院監管平台,批准設立了一批互聯網醫院,開設遠程專家門診,引入全國2.76萬名醫生資源,為疑難重症患者提供日常化互聯網視頻問診,累計服務區內患者43萬人次。同時,依託寧夏教育雲平台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實現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所有學校,方便偏遠地區師生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20 「互聯網+醫保」 吉林白城運用「互聯網+醫保」,89項醫保經辦業務實現「只跑一次」,其中居民辦理參保、跨省異地就醫結算備案等35項業務實現「零跑腿」。
21 公用服務企業入駐政務服務中心 北京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電信等市政公用服務企業全部入駐市政務服務中心,建設單位可在辦理施工許可證後同步申請辦理報裝業務,在施工階段完成接入條件和圖紙審查,工程竣工後直接辦理驗收和接入。
22 獲得電力便利化改革 北京開展小微企業「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三零專項服務行動,將低壓供電容量由100千瓦提升到160千瓦。客戶報裝後無需往返營業廳,由供電企業負責勘查施工和裝表送電;精簡用電報裝資料種類和數量,取消小微企業內部工程圖紙審核及中間檢查,辦電環節由原來的6個減少到2個;掘路審批由串聯向並聯轉變,低壓電力接入辦理由原來的141天壓縮至25天以內;供電企業全額承擔表箱及以上設備設施投資。改革實施以來,完成低壓小微企業接電5590家,接電平均用時4.74天。

  上海將與電網接入工程有關的規劃許可、綠化許可、掘路許可等審批環節從串聯前置審批改為並聯同步操作,大幅壓縮辦理時間,平均用時壓縮至25個工作日以內。取消低壓非居民用戶電力接入工程費用,小微用戶獲得電力接入成本直接降為零。

六、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
23 政務服務一張網 浙江建設全省統一的政務服務網,覆蓋各級政府機關3000多個、鄉鎮(街道)1300多個、村(社區)2萬餘個。同時,大力破除信息孤島,讓「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已開放57個省級單位1.35萬餘項數據共享權限,打通省市縣三級259套系統。
24 審批服務標準化 湖北武漢在全市推行「同標準、無差別」的標準化審批服務,按照「一事項一標準、一子項一編碼、一流程一規範」要求,對「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事項逐項編制標準化的辦事指南表和一次性告知書,最大限度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

  廣東佛山對市、區兩級55個系統1833項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編制辦事指南和業務手冊,細化415個標準要件,並全面應用於綜合窗口、審批部門、網上辦事大廳。同時,制定前後台流轉標準、數據對接標準、物料流轉流程規範等,推動實現「認流程不認面孔、認標準不認關係」的無差別服務。

25 集成套餐服務 貴州開展「集成套餐服務」,對辦「一件事」涉及的多個審批服務事項打包,為不同類型的企業和群眾提供量身定製的套餐式、主題式集成服務,取消各類重複提交的證明材料,推行一表申請。目前,已編制完成300平方米以下個體工商戶餐館、藥品零售店、美髮店、幼兒園、小賣部、200平方米以上旅館、旅行社開辦等21種通用型「集成套餐服務」並在全省推廣。在實體政務大廳開設「集成套餐服務」窗口,企業和群眾只需到「集成套餐服務」窗口提交申請即可辦理。
26 民生服務「指尖」辦理 廣東推出集成民生服務微信小程序「粵省事」,首批上線155項政務服務事項,包括駕駛證、出入境證件、出生證、居住證等十大證件服務,社保醫保、住房公積金服務以及殘疾人、外來務工人員、老年人等多類特殊群體專門服務。用戶通過人臉識別等方式完成實名認證,即可全平台辦理一系列民生服務。截至目前,「粵省事」小程序實名註冊用戶達166萬,最高日訪問量達1455.9萬。
27 不動產登記改革 浙江在不動產交易登記領域合併建設、稅務、國土三個窗口,群眾辦理不動產登記只需取一次號、排一次隊。憑國土部門出具的不動產登記受理通知書辦理水電氣聯動過戶,實現不動產登記和水電氣過戶只跑一次。

  江西宜春推進不動產「登記+交易」一體化改革,將市房地產交易中心及檔案館整體合併到市不動產登記交易中心,全面整合不動產登記與房產交易事項,設立綜合窗口統一辦理,實現房產交易備案、稅費繳納和不動產登記等事項「一站式」辦理。

28 建設統一政務諮詢投訴舉報平台 上海以「12345」熱線為基礎,建立企業和市民的統一政策諮詢、投訴、建議平台,做到市場和社會訴求「一號響應」。

  浙江建設「12345」統一政務諮詢投訴舉報平台,構建「統一接收、按責轉辦、限時辦結、統一督辦、評價反饋」的閉環機制,企業和群眾打一次電話就能解決問題。

       江西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发展环境咨询投诉举报制度,建设“江西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实现全省政务服务“一号对外、诉求汇总、分类处置、统一协调、各方联动、限时办理”。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