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標準(試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標準(試行)
2019年3月20日
發布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
序號 驗收指標及分值

(總分1200分。其中,基本項1000分,創新項加分200分)

總體要求 評分標準
1 體制機制

(90分)

建立適應全域旅遊發展的統籌協調、綜合管理、行業自律等體制機制,現代旅遊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1.領導體制:建立全域旅遊組織領導機制,把旅遊工作納入政府年度考核指標體系。(20分)
2.協調機制:建立部門聯動、共同參與的旅遊綜合協調機制,形成工作合力。(25分)
3.綜合管理機制:建立旅遊綜合管理機構,健全社會綜合治理體系。(20分)
4.統計制度:健全現代旅遊統計制度與統計體系,渠道暢通,數據完整,報送及時。(15分)
5.行業自律機制:建立各類旅遊行業協會,會員覆蓋率高,自律規章制度健全,行業自律效果良好。(10分)
2 政策保障

(140分)

旅遊業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旅遊規劃與相關規劃實現有機銜接,全域旅遊發展支持政策配套齊全。 1.產業定位:旅遊業被確立為主導產業,地方黨委或政府出台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綜合性政策文件和實施方案,相關部門出台專項支持政策文件。(20分)
2.規劃編制: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編制全域旅遊規劃和相應專項規劃,制定工作實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建立規劃督查、評估機制。(20分)
3.多規融合:旅遊規劃與相關規劃深度融合,國土空間等規劃滿足旅遊發展需求。(20分)
4.財政金融支持政策:設立旅遊發展專項資金,統籌各部門資金支持全域旅遊發展,出台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旅遊發展獎勵補助政策,制定開發性金融融資方案或政策。(30分)
5.土地保障政策:保障旅遊發展用地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在年度用地計劃中優先支持旅遊項目用地。有效運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促進土地要素有序流動和合理配置,構建旅遊用地保障新渠道。(30分)
6.人才政策:設立旅遊專家智庫,建立多層次的人才引進和旅遊培訓機制,實施旅遊人才獎勵政策。(20分)
3 公共服務

(230分)

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健全,各類設施運行有效。 1.外部交通:可進入性強,交通方式快捷多樣,外部綜合交通網絡體系完善。(20分)
2.公路服務區:功能齊全,規模適中,服務規範,風格協調。(15分)
3.旅遊集散中心:位置合理,規模適中,功能完善,形成多層級旅遊集散網絡。(20分)
4.內部交通:內部交通體系健全,各類道路符合相應等級公路標準,城市和鄉村旅遊交通配套體系完善。(30分)
5.停車場:與生態環境協調,與遊客流量基本平衡,配套設施完善。(15分)
6.旅遊交通服務:城市觀光交通、旅遊專線公交、旅遊客運班車等交通工具形式多樣,運力充足,彈性供給能力強。(20分)
7.旅遊標識系統:旅遊引導標識等系統完善,設置合理科學,符合相關標準。(25分)
8.遊客服務中心:諮詢服務中心和遊客服務點設置科學合理,運行有效,服務質量好。(25分)
9.旅遊廁所:「廁所革命」覆蓋城鄉全域,廁所分布合理,管理規範,比例適當,免費開放。(30分)
10.智慧旅遊:智慧旅遊設施體系完善、功能齊全、覆蓋範圍大、服務到位。(30分)
4 供給體系

(240分)

旅遊供給要素齊全,旅遊業態豐富,旅遊產品結構合理,旅遊功能布局科學。 1.旅遊吸引物:具有品牌突出、數量充足的旅遊吸引物。城鄉建有功能完善、業態豐富、設施配套的旅遊功能區。(50分)
2.旅遊餐飲:餐飲服務便捷多樣,有特色餐飲街區、快餐和特色小吃等業態,地方餐飲(店)品牌突出,管理規範。(35分)
3.旅遊住宿:星級飯店、文化主題旅遊飯店、民宿等各類住宿設施齊全,管理規範。(35分)
4.旅遊娛樂:舉辦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遊演藝、休閒娛樂和節事節慶活動。(35分)
5.旅遊購物:地方旅遊商品特色鮮明、知名度高,旅遊購物場所經營規範。(35分)
6.融合產業:大力實施「旅遊+」戰略,實現多業態融合發展。(50分)
5 秩序與安全

(140分)

旅遊綜合監管體系完善,市場秩序良好,遊客滿意度高。 1.服務質量: 實施旅遊服務質量提升計劃,宣傳、貫徹和實施各類旅遊服務標準。(20分)。
2.市場管理:完善旅遊市場綜合監管機制,整合組建承擔旅遊行政執法職責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建立旅遊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制定信用懲戒機制,市場秩序良好。(25分)
3.投訴處理:旅遊投訴舉報渠道健全暢通有效,投訴處理制度健全,處理規範公正,反饋及時有效。(20分)
4.文明旅遊:定期開展旅遊文明宣傳和警示教育活動,推行旅遊文明公約,樹立文明旅遊典型,妥善處置、及時上報旅遊不文明行為事件。(20分)
5.旅遊志願者服務:完善旅遊志願服務體系,設立志願服務工作站點,開展旅遊志願者公益行動。(15分)
6.安全制度:建立旅遊安全聯合監管機制,制定旅遊安全應急預案,定期開展安全演練。(12分)
7.風險管控:有各類安全風險提示、安全生產監督管控措施。(18分)
8.旅遊救援:救援系統運行有效,旅遊保險制度健全。(10分)
6 資源與環境

(100分)

旅遊資源環境保護機制完善,實施效果良好。旅遊創業就業和旅遊扶貧富民取得一定成效,具有發展旅遊的良好社會環境。 1.資源環境質量:制定自然生態資源、文化資源保護措施和方案。(24分)
2.城鄉建設水平:整體風貌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城鄉建設保護措施完善。(16分)
3.全域環境整治:旅遊區、旅遊廊道、旅遊村鎮周邊潔化綠化美化,「三改一整」等工程推進有力,污水和垃圾處理成效顯著。(20分)
4.社會環境優化:廣泛開展全域旅遊宣傳教育,實施旅遊惠民政策,旅遊扶貧富民方式多樣,主客共享的社會氛圍良好。(40分)
7 品牌影響

(60分)

實施全域旅遊整體營銷,品牌體系完整、特色鮮明。 1.營銷保障:設立旅遊營銷專項資金,制定旅遊市場開發獎勵辦法。(15分)
2.品牌戰略:實施品牌營銷戰略,品牌體系完整,形象清晰,知名度和美譽度高。(15分)
3.營銷機制:建立多主體、多部門參與的宣傳營銷聯動機制,形成全域旅遊營銷格局。(10分)
4.營銷方式:採取多種方式開展品牌營銷,創新全域旅遊營銷方式。(10分)
5.營銷成效: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遊客數量穩定增長。(10分)
8 創新示範

(200分)

創新改革力度大,有效解決制約旅遊業發展瓶頸,形成較強的示範帶動作用。 1.體制機制創新:具有示範意義的旅遊領導機制創新(6分)、協調機制創新(6分)、市場機制創新(6分)、旅遊配套機制創新(6分);旅遊綜合管理體制改革創新(6分);旅遊治理能力創新(6分);旅遊引領多規融合創新(8分);規劃實施與管理創新(6分)。(小計50分)
2.政策措施創新:全域旅遊政策舉措創新(6分);財政金融支持政策創新(6分);旅遊投融資舉措創新(6分);旅遊土地供給舉措創新(6分);人才政策舉措創新(6分)。(小計30分)
3.業態融合創新:旅遊發展模式創新(10分);產業融合業態創新(10分);旅遊經營模式創新(10分)。(小計30分)
4.公共服務創新:旅遊交通建設創新(8分);旅遊交通服務方式創新(8分);旅遊諮詢服務創新(8分);「廁所革命」創新(8分);環境衛生整治創新(8分)。(小計40分)
5.科技與服務創新:智慧服務創新(10分);非標準化旅遊服務創新(10分)。(小計20分)
6.環境保護創新:旅遊環境保護創新(8分)。
7.扶貧富民創新:旅遊扶貧富民方式創新(8分);旅遊創業就業方式創新(4分)。(小計12分)
8.營銷推廣創新:營銷方式創新(10分)。
9 扣分事項 一票否決項 1.重大安全事故:近三年發生重大旅遊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的。
2.重大市場秩序問題:近三年發生重大旅遊投訴、旅遊負面輿情、旅遊市場失信等市場秩序問題的。
3.重大生態環境破壞:近三年發生重大生態環境破壞事件的。
4.旅遊廁所:「廁所革命」不達標。
主要扣分項 1.安全生產事故:近三年發生旅遊安全生產責任事故,處理不及時,造成不良影響的,扣35分。
2.市場秩序問題:近三年發生旅遊投訴、旅遊負面輿情、旅遊市場失信等市場秩序問題,處理不及時,造成不良影響的,扣30分。
3.生態環境破壞:近三年發生生態環境破壞事件,處理不及時,造成不良影響的,扣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