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於印發《2020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的通知
← |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於印發《2019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的通知 |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於印發《2020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的通知 國標委發〔2020〕8號 2020年3月10日 發布機關: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於印發《2021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的通知 |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3/24/5494968/files/cb56eedbcacf41bd98aa286511214ff0.pdf |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於印發《2020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的通知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文件 國標委發 (2020] 8 號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於印發 《 2020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省、 自治區、 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 副省級城市、 新疆生產建 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 委),中央網信辦、中央軍民融合辦, 國務院有關部門,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 有關人民團體, 有關行 業協會(聯合會), 市場監管總局有關直屬單位: 現將《2020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 際, 認真貫徹落實。 (此件公開發布)-1 2020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 「十三五」 規劃收官之年, 是 「十四五」 謀篇布局之年,也是提升標準化治理效能之年。 今 年標準化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 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中夾統籌推進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深入貫徹全國市場監管工作 會議精神, 堅持新發展理念, 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 圍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大力推動實施標準化戰 略,持續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大力推進標準制度型開放,加快 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充分發揮標準化在國家治理體 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 一、 強化頂層設計, 提升標準化工作的戰略定位 ( 一)抓緊研究編制國家標準化戰略綱要。 1. 組建包括地區、 行業部門等代表參加的標準化戰略綱要 起草組, 在充分吸收 「中國標準2035" 項目研究成果,充分論 證和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基礎上, 編制《國家標準化戰略綱要》。 2. 支持中國工程院開展 「國家標準化發展戰略研究」 項目。 (二)抓好 「十四五」 標準化工作的謀篇布局。 3. 積極推動將實施標準化戰略寫入各地區、各部門 「十四 — 2 — 五」 規劃, 把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作為重要內容, 突出標準化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基礎 性、 戰略性作用。 4. 結合工作實際, 組織編制各地區、 各部門 「十四五」 標 准化發展規劃。 (三)抓實標準化戰略的互動對接。 5. 加強標準化戰略與國家重大戰略互動對接, 準確把握創 新驅動發展、 鄉村振興、 區域協調發展、 可持續發展等國家戰略 對標準化的重大需求。 持續提高軍民標準通用化水平。 6強化我國標準化戰略與國際標準化戰略的互動對接, 助 力高水平開放。 二、 深化標準化改革, 提升標準化發展活力 (一)完善強制性國家標準管理。 7. 做好《強制性國家標準管理辦法》的宣貫實施。 積極構 建協同權威的強制性國家標準管理體制。 8. 加快推動有關強制性行業標準、 地方標準整合為強制性 國家標準,初步形成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體系。 9. 強化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執法監督, 保障標準的有效實施。 (二)優化推薦性國家標準的管理。 10. 嚴格控制推薦性國家標準規模, 推薦性國家標準重點制 定基礎通用、與強制性國家標準配套的標準,強化標準審查,進 一步提升國家標準立項和批准發布的工作效率。 — 3 — 11. 加大推薦性國家標準整合修訂力度, 探索建立國家標準 覆審的新型評估機制, 按專業領域開展國家標準體系的再評估。 12. 進一步完善推薦性國家標準署名制度。 13. 健全新技術、 新產業、 新業態和新模式等方面標準快速 制定機制。 14. 推進國家標準制定過程更加開放。 (三)規範行業標準的管理。 15. 加大行業標準的整合優化力度, 重點制定本行業重要產 品、 工程技術、 服務和行業管理標準, 適量控制新增行業標準規 模, 提升單項行業標準覆蓋面。 16. 探索逐步減少一般性產品和服務領域的行業標準, 鼓勵 社會團體承接相關領域標準供給。 17. 健全行業標準備案制度, 逐步公開行業標準備案信息, 推進行業標準文本公開。 18. 做好行業標準覆審, 開展行業標準代號的評估與優化, 進一步強化行業標準的有效管理。 (四)加強地方標準化工作。 19. 聚焦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重點, 出台一批高質量的地方 標準。 20. 開展地方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的總結評估, 形成可複製 可推廣的試點成果。 21. 大力推進京津冀、 長三角、 粵港澳大灣區的標準化協同-4 發展,積極構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雄安標準體系。 22. 深入推進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行動,與採用國 際標準產品標誌制度的改革相銜接,鼓勵引導更多企業參與對 標達標提升行動。 持續推進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和第三方 評估。 23. 做好《地方標準管理辦法》的宣貫實施,加強對地方標 準的監督管理。 (五)推動城市標準化創新發展。 24. 開展城市標準化綜合試點,探索以城市為載體,政府、 社會團體、 企業等共同參與的標準化工作新模式與新路徑。 25. 開展都市圈與城市群國土空間規劃、 交通運輸、 生態 環境保護、 安全生產、 應急聯動等標準化工作,探索標準化促 進都市圈與城市群協同發展的新模式與新路徑,培育區域竟爭 新優勢。 26. 搭建城市標準化國際交流平台,以標準化促進國內外城 市間的產能合作和貿易往來。 (六)做優做強團體標準。 27. 大力實施團體標準培優計劃和應用示範,聚焦新技術、 新產業、 新業態和新模式,擴大先進適用團體標準供給。 28. 引導和規範社會團體開展標準化工作,強化團體標準監 督管理,營造團體標準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29. 鼓勵社會團體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加快團體標準的國-5 際化發展。 (七)增強企業標準競爭力。 30. 進一步完善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台。 31. 開展2020年度企業標準 「領跑者」 活動。 32. 加強對企業標準的監督檢查力度, 提升企業標準質量 水平。 三、 加強標準體系建設, 提升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 一)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標準體系建設。 33. 組織開展疫情防控相關領域標準體系研究。 34. 加快研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檢測方法和質量控制領域 標準, 推進疫情應急處置、社會防控、防護用品、疫情防控物資 及產業鏈配套設備、城市管理、農村社區和復工復產等標準制修 訂工作。 35. 鼓勵社會團體組織制定疫情防控相關團體標準, 增加企 業復工復產所需標準的有效供給。 (二)加強農業農村標準體系建設。 36. 出台加強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的行動計劃, 加快推進農 業標準化示範推廣體系,着力構建農業全產業鏈和綠色發展標準 體系, 加大農業全產業鏈安全、質量、服務、支撐標準研製。 37. 加大農用地土壤安全利用技術、漁業環境應急監測與生 態修復、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生態農業標準制定。 38. 持續開展農業農村領域標準化試點示範項目建設, 增加-6 — 農村人居環境改善、 村容村貌質量提升、 農村戶廁建設和改造、 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等領域標準供給,健全鄉村治理標準體系,提 高美麗鄉村建設水平。 (三)完善食品質量和消費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 39. 落實食品質量標準清理結論,廢止、 制修訂一批食品質 量標準和計劃,推進構建食品質量標準體系。 40. 聚焦兒童用品、 化妝品、 紡織服裝、 家居用品、 裝飾裝 修產品等消費品領域,進一步完善安全標準、 基礎通用標準、 重 要產品標準和配套檢測方法標準。 41. 持續開展消費品標準一致性程度評估,推動空氣淨化 器、 兒童玩具、 兒童家具等重點產品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同步 發展。 42. 推動老年用品、 殘疾人用品和家用醫療器械產品相關 標準制定,研究消費品質量分等分級標準體系。 完善產品質量 追溯標準。 (四)推進制造業高端化標準體系建設。 43. 推動工業基礎、 智能製造、 綠色製造、 服務型製造標準 體系建設。 44. 制定智能製造裝備、 數字化車間、 智能工廠、 工業軟件 等標準,開展細分領域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 45. 完善兩化融合管理標準體系,推動構建工業互聯網標 准體系。 —7 46. 推進自主核電標準體系建設。 47. 推進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智能 運輸系統、航空、衛星空間基礎設施、商業航天等領域標準研製。 48. 開展汽車信息安全、車用操作系統、通訊協議等智能汽 車標準研製。 49. 推進研製新能源汽車安全、無線充電、大功率充電、燃 料電池及電池回收利用等相關標準。 50. 健全綠色包裝標準體系, 修訂限制商品過度包裝國家標 准, 制定包裝適宜度分級評價等標準。 51. 加快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化工、民爆等標準升級換 代, 淘汰低端產品和落後產能。 52. 持續開展增材製造標準領航行動, 研製專用材料、工藝 和設備、測試方法等標準。 53. 深化新材料標準領航行動, 推進碳纖維、稀土、石墨烯 等領域標準研製。 54. 持續開展國家高端裝備製造業標準化試點。 (五)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標準體系。 55. 推進區塊鏈、物聯網、新型雲計算、大數據、5G、新一 代人工智能、新型智慧城市、地理信息等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建設, 編製發布相關指南文件。 56. 加快物品編碼與自動識別等標準研製。 研製軍民通用物 資和裝備編碼標準, 推進物資編碼軍民通用標準體系建設。 —8 57. 完善超高清視頻、新型顯示、虛擬(增強)現實、集成 電路。 完善網絡安全標準體系,研究制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 保護、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網絡安全審查等領域網絡安全 國家標準 58. 加快制修訂生物樣本庫、工具酶、生化檢測等基礎標準, 鼓勵生物製品、先進醫療裝備、生物基材料等生物技術應用領域 共性和應用標準制定。 (六)健全服務業標準體系。 59. 升級生產性服務業標準體系,研製電子商務、綠色金 融、社會信用、現代物流、物流信息服務、現代供應鏈服務等 領域標準。 60. 建立並完善電子商務交易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標準體系, 研製電子商務交易產品信息分類、編碼標識、信息發布、質量追 溯等國家標準。 61. 開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領域標準研究、供給 和標準化試點工作。 62. 出台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指導意見,加快制定一批 國家標準。 63. 完善生活性服務業標準體系,實施家政服務標準化試點 專項行動,制修訂家政服務、旅遊度假區等國家標準,研製家政 教育培訓服務、體育旅遊,以及面向數字交通應用的城市出行服 務等新業態標準。 — 9 — 64. 建設統籌城鄉的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 在城鄉社區服 務、 托育服務、養老服務、社會保險、公共衛生、公共文化、公 共法律服務、全民健身和殘疾人服務等領域研製發布一批標準。 65. 開展養老服務標準化試點專項行動, 推進國家基本公共 服務標準化試點建設, 做好經驗總結與宣傳推廣。 (七)強化社會治理標準化建設。 66. 優化政務服務標準體系, 加快研製政務服務 「好差評」、 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基層政務公開等標準。 67. 推進營商環境評價、 市場主體保護、行政執法和監管等 標準研製, 開展營商環境標準化試點。 68. 制定一批消防、 安全生產、 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個體防 護、 救援物資裝備等應急管理急需標準。 69. 完善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建設應用標準體系, 推進爆 炸物品安全、刑事技術等社會安全標準制定。 70. 推進氣象、 測繪等領域國家標準制定, 完善統一社會信 用代碼系列標準。 (八)加快生態文明標準體系建設。 71. 制修訂應對氣候變化、 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與綜合利用、 綠色礦山建設、綠色產品評價、海洋調查與利用、生態保護修復、 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等領域標準。 72. 優化完善污染物排放和環境質量標準, 提升能效、能 耗、水效等領域標準水平, 完善車輛燃料消耗量等交通節能領- 10 — 域標準體系。 73. 推進煤炭、油品等傳統能源標準升級, 健全氫能、天然 氣等清潔能源產儲運用全鏈條標準體系。 74. 推動新能源發電併網、 電力儲能、 能源互聯網、 港口岸 電、電力需求側管理等重要標準研製。 75. 出台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標準,支撐福建、江 西、貴州、海南等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九)進一步完善國家標準樣品體系。 76. 開展現有國家標準樣品和計劃的清理工作, 結合產品質 量標準和檢測方法標準的需求, 進一步完善國家標準樣品體系。 77. 圍繞農業農村、消費品、資源環境、生物技術、裝備與 材料等重點領域加大標準樣品的研製力度。 四、 參與國際標準治理, 提升標準國際化水平 (一)深度參與國際標準組織治理。 78. 積極履行我國擔任ISO、IEC常任理事國職責, 為IEC 主席履職盡責做好服務支撐,在國際標準組織治理變革和治理能 力提升中, 分享中國實踐, 提出中國方案。 79. 在可持續發展、發展中國家參與、區域平衡、技術規則 制定等方面,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組織的議事決策,推動國際標準 在國際貿易和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二)推動國際標準共商共建共享。 80. 充分發揮ISO、IEC中國國家委員會的組織協調作用,- 11 — 在新能源、新材料、量子計算、數字攣生、智能製造、工業化建 造及工程建設等領域,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加快我國優勢技術標 准向國際轉化, 持續推動發布ISO、IEC標準中文版。 81. 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提出更多國際標準提案,推 動設立新的國際標準組織技術機構,提高我國承擔國際標準組 織技術機構負責人、秘書處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斷為國際標 准體系完善作出新貢獻。 (三)促進標準互聯互通。 82. 推動建立金磚國家標準化合作機制, 持續深化與歐盟、 非盟、東盟、東北亞、中亞、南亞的合作機制建設, 加強與法、 德、 英、 美、加、俄、 沙特等國家的雙邊合作。 83. 加強中外標準信息交流, 務實開展專業領域標準化合 作,推進中外標準的相互比對、認可、採用,促進標準體系兼容。 84. 實施中國標準外文版行動計劃, 加快制定強制性國家標 准外文版。 85. 落實標準聯通共建 「一帶一路」 行動計劃,促進 」一帶 一路」 建設中標準 「軟聯通」。 (四)積極採用國際標準。 86. 開展國際標準轉化行動,推動先進適用國際標準在我國 轉化應用。 87. 加快疫情防控相關國際標準與國內標準的轉換, 推動 出口產品依據標準和國內標準的銜接,支持外貿出口企業復工 — 12 — 復產。 88. 建立國際標準跟蹤轉化評估工作機制, 推進國家標準采 標與國際標準研製同步開展。 89. 加強國際標準轉化試驗驗證, 提高國際標準轉化的科學 性和有效性。 五、 加強科學管理, 提升標準化治理效能 (一)強化標準化制度建設。 90. 加快完善標準化法配套法規制度, 推動標準化法實施條 例的修訂, 推進國家標準、 行業標準、 團體標準以及國家標準樣 品等規章制修訂工作。 91. 加強對國際標準組織國內對口單位的管理, 研究制定績 效考核評估辦法。 92. 制定和完善各地區、 各部門與標準化法相配套的制度。 93. 研究推動地方標準區域協同、 設區市地方標準等管理制 度建設。 (二)加強標準化與科技創新的互動支撐。 94. 積極爭取科技計劃對技術標準研製和應用示範的支持, 健全重大科技計劃項目中標準快速立項的機制。 95. 強化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對科技研發的服務, 加快科 技成果向技術標準轉化。 96. 加快標準驗證點布局, 構建標準驗證技術支撐體系。 開展基礎通用、跨行業領域等重要國家標準的綜合實驗驗證平- 13 台建設。 97. 組織開展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評選表彰活動。 (三)提升標準制修訂效率。 98. 全面推行國家標準立項視頻答辯制度,提升標準審評 效率。 加強對國家標準計劃的再評估,及時調整逾期未完成計 劃項目。 99. 進一步優化國家標準制修訂流程, 細化軍民通用標準制 定程序,探索建立標準制修訂的爭端解決機制,深化審編一體化 制度改革,建立項目進度定期通報制度,將國家標準制修訂周期 壓縮至24個月。 (四)優化技術委員會管理和服務。 100. 推進技術委員會考核常態化制度化,開展2020年度技 術委員會考核。 101. 選擇部分領域開展標準化技術組織優化重組,加大軍 民標準化技術組織共建力度,更好地適應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 需要。 102. 改進完善標準化工作組(SWG)機制,推動技術組 織管理創新。 103. 建立國內與國際標準組織技術機構同步建設機制, 實 現國際國內技術機構相互對接。 (五)強化標準的實施應用。 104. 進一步發揮標準在質量基礎設施中的主線作用,推進- 14 — 標準與計量、 認證認可、 檢驗檢測協同發展, 通過NQI的集成 應用強化標準的有效實施。 105. 開展標準化統計指標體系研究, 探索建立標準化統計 監測制度, 注重標準在質量監督抽查、 執法稽查、 信用監管等工 作中的應用實施。 106. 暢通標準實施信息反饋渠遞, 完善反饋平台功能, 開 展信息統計分析。 107. 研究制定標準實施效果評價方法, 開展實施效果評估, 強化評估結果應用。 (六)完善標準信息諮詢服務。 108. 鼓勵標準化技術組織和機構圍繞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標 准化諮詢等標準技術服務。 109. 優化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 深化標準信息資源軍民 共建共享, 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加全面、 便捷的服務。 110. 利用大數據、 雲計算等手段, 加快標準信息服務研發 和平台建設, 面向政府和市場提供個性化、 定製化服務。 111. 密切跟蹤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信息,為便利經貿往 來和國際產能合作, 提供及時、 準確的服務。 (七)加強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 112. 積極推動標準化教育和人才培養, 支持更多高校開展 標準化通識教育,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開設標準化專業。 加強標準 化職業教育, 培養標準化專業技能人才。 一- 15 — 113. 完善標準化教材體系, 強化標準化師資隊伍建設。 114. 開展標準進校園活動, 普及標準化科普宣傳。 積極組 織開展全國性青少年標準竟賽活動。 115. 加大基層標準化管理人員培訓力度,提高標準化業務 能力。 116. 推進與共建 「一帶一路」 國家的標準化教育合作。 117. 發揮國際標準化培訓基地作用,開展各類國際標準化人 才培訓。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2020 年 3 月 10 日印發- 16 —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