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於推廣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智能電網)建設經驗做法的通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於推廣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智能電網)建設經驗做法的通知
國標委發函〔2019〕11號
2019年6月23日
發布機關: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市場監管總局網站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關於推廣國家技術標準創新

基地(智能電網)建設經驗做法的通知

國標委發函〔2019〕11號

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承擔單位,各有關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建設,促進創新成果轉化為技術標準,國家電網公司積極探索,制定了《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智能電網)建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見附件),開展了加快創新基地建設的有益實踐。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各承擔單位要學習借鑑智能電網創新基地經驗,進一步開拓創新,加強管理,提高建設質量。各有關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要加強與智能電網創新基地的溝通銜接,在智能電網領域國家標準立項、先進標準推廣應用等方面予以支持。

附件: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智能電網)建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2019年6月23日

附件

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智能電網)建設

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

智能電網是發展能源互聯網的重要基礎,對於實現能源生產革命、消費革命和技術革命具有重要意義。建設智能電網領域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構建技術標準共建、共享服務平台,形成高效的標準化協作機制,促進科技、標準、產業同步發展,是標準化支撐智能電網領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為推進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智能電網)建設和運行,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發展願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開放、包容,形成廣泛合力,緊密圍繞先進標準創製和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以「打造一個平台、實現兩個突破、發揮三個作用、推動四個創新」為目標,建設引領型、綜合型、國際型技術標準創新高地,為支撐能源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一個平台:構建一個開放共享、多方參與、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智能電網技術標準公共創新平台。

——兩個突破:加強重點領域技術標準研製,構建智能電網技術、標準、產業「三位一體」發展機制,實現市場化、國際化兩個方面重大突破。

——三個作用:強化智能電網關鍵技術標準孵化器作用,發揮打通智能電網產業鏈協同發展推進器作用,凸顯綜合效益最優技術標準匯集器作用,服務能源轉型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四個創新:創新「科技+標準+產業」同步發展新模式,創新技術產業聯盟培育發展新舉措,創新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新路徑,創新標準化各類資源要素共享新機制。

二、主要任務

(一)推動智能電網領域技術標準體系建設。

1.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動重點領域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建立堅強智能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等方面具有應用潛力科技成果轉化庫,依託基地建設成員單位和標準化專業組織,開展技術標準轉化分析及程序對接,推動電網互聯及大電網安全穩定、高比例新能源友好接入、綜合能源服務等重點基礎性支撐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加快構建能源互聯網標準體系。

2. 針對產業發展「痛點」,同步推進科研與標準創新。以需求和問題為導向,一體化推進科技創新與標準研製,面向全產業鏈,調動基地內外各方積極性,建立專項支持機制,協同開展關鍵技術攻關與標準制修訂工作,基於研發、設計、建設、生產、銷售、服務等全過程,形成標準化發展良好生態,實現科研與標準從立項規劃到實施評價的「全流程」無縫對接、深度融合。

3. 落實標準化改革要求,促進標準體系協同發展、協調配套。以創新基地為平台,帶動更多企業制定高於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標準,實現「領跑」;在智能量測、電能替代等領域大力培育團體標準,形成「強制性標準守底線、推薦性標準保基本、企業標準強質量、團體標準促創新」的良好格局。

(二)推廣應用智能電網領域先進技術標準。

4. 加強相關政策標準解讀宣貫。通過舉辦研討、培訓等多種形式,宣傳標準化政策,展示創新基地建設成果,營造良好標準化氛圍。加強重點領域先進標準解讀,指導標準落地實施。

5. 開展先進技術標準應用示範。結合智能電網(首台、套)新技術產品掛網試點和先進技術標準研製情況,建立先進技術標準應用機制,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標準加快實施,以先進標準引領帶動相關產業升級。

6. 探索標準實施效果評估。圍繞產品質量、品牌建設、規範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安全等方面,探索標準體系化實施效益評估模型和量化評估方法,從標準實用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等多個維度,構建標準實施評估機制,推動智能電網領域標準體系發展的循環迭代、優化發展。

(三)提升智能電網領域中國標準國際影響力。

7. 推進重點領域標準國際化。把握大電網運行、新能源接入、需求側管理、電動汽車等領域技術發展動態,加大相關國際標準轉化力度。根據不同領域技術特點,依託工程、產業等不同渠道,廣泛開展國際合作,推動國際標準研製。

8. 開展中國標準外文版翻譯和推廣。成體系提出並開展智能電能表、電動汽車充換電等重點領域中國標準外文版翻譯。依託重點領域、重大項目,開展中外標準技術指標比對分析,加大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標準的互采互認,推動中國標準海外應用。

9. 積極參與相關國際標準化活動。緊跟堅強智能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重點領域國際標準發展趨勢和動態,發揮創新基地的資源優勢和機制靈活的特點,組織成員單位、標準化專業機構與國外標準化組織和機構開展廣泛交流合作,為國際標準化工作提供政策及工作建議。

(四)加強創新基地機制建設和運行管理。

10. 帶動創新基地成員單位協同發展。加快創新基地網站、互動應用、分享社區等新媒體建設。發揮創新基地作用,為成員單位與標準化專業組織、聯盟等不同主體加強溝通協調,推動標準化工作,暢通渠道、搭建平台。

11. 推進創新基地基礎平台建設。構建領域內技術標準試驗驗證體系,開展技術標準符合性認證和一致性檢測,促進標準質量持續提升。探索智能電網質量基礎(NQI)建設路徑,強調質量技術基礎各要素相互融合。建立標準化軍民融合工作機制,支撐創製一批軍地共用技術標準。

12. 建立創新基地成果報告機制。圍繞領域內技術標準發展的前沿動態、創新基地建設成果等方面,定期形成技術報告和工作報告,加強資料共享,形成創新基地各成員單位以及各創新基地間相互交流、相互借鑑學習的良好局面。

三、實施安排

創新基地建設任務分三年推進實施。

(一)2019年工作計劃,重點完成創新基地籌建任務。

——完成創新基地組織機構、運營機制建設,建立智能電網標準專家庫,初步構建國內外人才的梯級培養機制,成立一批重要分支領域產業技術發展聯盟,提出3-5個重點領域技術標準體系,發布一批有影響力的團體標準,形成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等重要成果,完成各項籌建任務。(2019年7月底前完成)

——針對領域內最基礎、最短板的核心問題,組織需求研討,明確技術標準創製路線圖。(2019年9月底前完成)

——廣泛徵集一批標準化科研重大項目,並組織論證。(2019年10月底前完成)

——廣泛徵集能源新動能、新產業標準領航試點,高端智能裝備、泛在電力物聯網、能源互聯網等標準化試點,能源電力領域軍民融合標準化試點,智能電網質量基礎設施建設試點,電力標準聯通共建「一帶一路」試點等。(2019年12月底前完成)

(二)2020年工作計劃,創新基地日常運營良好。

——創新基地各項制度機制不斷健全,各類創新要素的集聚能力不斷增強,各方參與的活躍度和顯示度不斷提升。(2020年完成)

——結合項目徵集結果,公開發布創新基地的標準化科研計劃、重要標準研製計劃以及重大成果轉化推廣應用計劃。(2020年3月底前完成)

——設立專項課題,面向全球吸引一批領軍企業和領軍人才參與創新基地項目合作、協同研究,用產業凝聚創新動力,以創新基地帶動產業協同發展。(2020年6月底前完成)

——圍繞創新基地發展方向,發布能源互聯網技術標準體系框架等重大標準化科研和建設成果。(2020年12月底前完成)

(三)2021年工作計劃,持續提升創新基地運營能力。

——創新基地體制機制趨於完善,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推動智能電網產業高質量發展。(2021年完成)

——標準在推動智能電網建設、產業布局和價值鏈擴展方面發揮效力,標準體系化實施效益明顯,化解標準缺失、不足、滯後的問題取得顯著成效。(2021年完成)

——標準國際化在重要領域完成布局並取得實質性進展,承擔制定國際標準累計超過100項,創新基地在國際標準化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2021年完成)

——強化運營,提升創新基地品牌影響力,形成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的「國家名片」。(2021年完成)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科技創新+標準研製」專項資金保障機制。支持科技、標準同步發展、先進標準推廣應用等工作。專項資金由創新基地成員單位籌集為主,考慮採用專項配套、自籌等方式, 通過資本金和補貼等形式,推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和技術標準研製,提升關鍵技術產業化能力,增強創新基地發展活力。

(二)建立與專業標準化組織和機構協調配合機制。

根據成員單位特點,建立成員單位與國內外相關專業標準化技術組織和機構的重點聯繫機制。充分發揮創新基地聯通產學研用的優勢,圍繞技術標準研製、重點領域標準體系構建、標準應用及實施後評估、標準化學術研討交流、標準化人才培養等內容,開展交流溝通和工作對接,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三)建立推進標準國際化創新機制。

以全球化思維,深化智能電網標準領域國際合作,優化完善國際標準化工作管理體系,切實提升各成員單位積極性,打破人員隸屬界限,探索建立國際標準化專家工作室,聚集各單位人才,形成人才梯隊,加強工作支撐,拓展國際發展更大空間。

(四)建立資源共享和跨界融合機制。

發揮創新基地「高起點、超廣角、大視野」作用,構建創新基地「大標準」平台,推動資源共建、共享。加快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重塑產業邊界,創新合作模式,打通跨界融合技術路徑,築牢創新基地發展基礎。

各成員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對標準化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落實建設任務,確保取得實效。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