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講演錄/史學略說
這份文獻應使用傳統漢字,而非簡化字。校對時應以原文為準,特別注意簡化字與繁體字之間的一對多的對應關係以及異體字的使用。如果無法直接校對原文,請勿進行機器或人工轉換,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問題。 一般而言,文獻應保留其底本所使用的漢字。漢字簡化方案於1956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施行,1969年在新加坡施行。施行之前的文獻(如1956年前的文獻、未施行簡化字的地區文獻,以及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之前的聯合國文件)通常應保留使用傳統漢字。在漢字簡化方案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只有部分漢字被簡化的文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人民共和國邊界條約等)通常應以原文形式保存。 |
今講史學,先論部類。昔人以紀事、編年分類,此言其大要也。《隋書·經籍志》分史部為十三類:一、正史,《史記》、《漢書》屬之。二、古史,編年者屬之,如荀悅《漢紀》、袁宏《後漢紀》是。所以稱古史者,既以本紀、列傳為正史,則依《春秋》之體純為編年者,不得不稱古史也。三、雜史,既非本紀,又異編年,《逸周書》、《吳越春秋》、《戰國策》之類屬之,此皆率爾而作,非史策之正也。四、霸史,記載割據、僭竊,不成正統者屬之,《華陽國志》、《十六國春秋》之類是也--以上四種,史之經,亦史之本也。五、起居注,帝王每日一言一動,均詳記之,《隋志》以《穆天子傳》開端。六、舊事,雜記典章制度、帝王、臣下之事,如《漢武故事》是。七、職官,昉於《周禮》,《隋書》以《漢官解詁》、《漢官儀》開端。《漢官解詁》模擬《周禮》,當時此種著作甚少,後則有《唐六典》以及近世會典(較《唐六典》為擴大)。《六典》整齊,《解詁》不整齊,斯其異也。八、儀注,以《漢舊儀》為首。《漢舊儀》衛宏所作,記當時禮制,今已殘缺,本亦不甚詳也。六朝時禮書甚多、今皆散佚,唐《開元禮》亦不存,惟會典中略引數條,宋《太常因革禮》猶存,明有《集禮》,清有《大清通禮》,皆儀注類也。《漢舊儀》但記朝廷之禮,《開元禮》則稍及民間雜禮。其專講民間冠婚喪祭者,有《書儀》一類(《書儀》亦入儀注,始作者劉宋王弘,晉王導之孫也)。《文公家禮》亦其屬也。家禮六朝時已有之,或曰書儀,或曰家禮,名目異耳。九、律令,記歷朝法律之作,不甚完備,《隋志》以《晉律》開端。十、雜傳,包舉今之志書、碑傳集等,漢《三輔決錄》專記三輔人物,《陳留耆舊傳》、《襄陽耆舊傳》體例亦同,《隋志》皆入雜傳類,而今則入方志人物門。其中有與地理相混者,如《海岱志》、《豫章志》,觀其標題,宛然地誌。所以不入地誌者,記者少,記人物者多故也。外此,《列女傳》、《列仙傳》亦入此類。要之,如方志之人物門矣。《隋書》有可議者,《搜神記》、《冤魂記》列入雜傳,二門固傳體,然鬼神之事,焉得入史部乎?十一、地理,地理書著錄無幾,單記一方者曰圖經,如《幽州圖經》、《齊州圖經》是。其統記全國者,則有煬帝時所定之《區宇圖經》一百二十九卷,體例仿佛後之一統志,今已不傳。其後,唐有《元和郡縣誌》,宋有《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此三書皆統記全國地理者也。而《寰宇記》一百九十三卷為最詳;《元和志》僅四十餘卷為最簡。《明一統志》九十卷,《清一統志》五百卷,已覺繁而不殺,而《元一統志》有一千卷之多,雖領域寥闊,亦何至繁冗至此,今亦無傳。《元和郡縣誌》於郡縣之建立,山川之位置,財賦之豐嗇,均極詳明,而不載入物。隋《區宇志》今不可見,不知體例何如,恐亦不載人物也。故雜傳、地理分而為二,凡以雜傳載人物、地理不載人物故。十二、譜系,《世本》、《漢氏帝王譜》、《百家集譜》之類皆是。此種譜牒,專錄貴族,不及齊民。至於六朝,人尚門第,所作綦繁,劉孝標《世說新語注》所引,多至數十家,當時重視譜牒可知。唐有《元和姓纂》(今缺數卷),此後作者漸近漸稀。宋鄭樵《通志氏族略》,大體尚佳,而多附會,不及南宋鄧名世《姓氏書辨正》之精確。此皆國家官修之譜,非私家著作可比。官修之譜者,唐以前各種皆設譜局,有司與聞其事。所以設譜局者,以六朝各處皆設譜局,有司與聞其事。所以設譜局者,以六朝人尚門第,士大夫不得與輿、台、皁、隸通婚。設有干犯,有司得糾劾治罪,《文選》沈休文《奏彈王源》是也。門第之風替,而譜牒之學衰,歐陽修、蘇洵輩之私譜代之而興。此譜牒興衰之大風也。唐人封爵,以郡望為準(唐人封爵,或依郡望,或依祖宗籍貫,李白之所以不能確知為何處人者,以其所稱隴西,本李廣產地。乃郡望非地名故,或曰蜀,或曰山東,至今不可確知也。又唐人封爵,如依其所產生之縣名而有錯誤,可請更正。林寶《元和姓纂》之作,即為此故。宋以後封爵隨便,然蘇軾封武功伯亦因蘇之遠祖為蘇味道,武功人,故軾雖生長四川,仍以武功封之也)。宋以後此風漸廢,婚姻封爵不以譜係為准,則譜系乃一家私事,故不設局耳。十三、薄錄,以劉向《七略》《別錄》、荀勖《中經薄》為首,今所謂目錄者是。此十三類,大體已具,猶有不足者,今姑不論。歷代之所損益,但依清人四庫分類論之。四庫分類與《隋志》略近而稍變,名古史曰編年,別立紀事本末一門(紀事本末始於宋之袁樞)。又詔令奏別為一類,有時令而無譜系。此其大較也。詔令奏議,於古收入文集。帝王親制,入帝王一已之集;詞臣代擬,亦入詞臣一已之集。陸宣公奏議入《翰苑集》。宋人文集有內制、外制,是其證也(中書舍人知制誥所擬者曰外制,翰林學士所擬者曰內制)。宋人然,明人亦然,至清則文與詔令奏議有分。蓋古人奏議美富,後世漸不成文。能文之士,不願以奏議入集,故分編也(歐陽修論呂夷簡云:「夷簡為陛下宰相十有九年,主了天下。」此與今白話文相似,甚且謂「盜賊一日多似一日,人民一日窮似一日」,則竟不成文理矣。然猶以之入集)。又古人奏議,多出已手,近世惟京官無幕友為之捉刀。地方督撫所上折,出幕友手者十七八。目不識丁之武夫,一為督撫,奏議亦有佳作。即如劉銘傳輩亦何嘗親自操觚哉!以故,四庫分之,亦不足怪。至於時令別為一類,最為可笑。時令者,於古有《夏小正》、《月令》之屬,唐改《禮記·月令》作《唐月令》,本不足怪。宋以後即不然,至近代則「是月也,東風解凍」等語,惟時憲書記之耳。此其語涉氣侯,本不成令,而四庫別立一門者,清帝欽定之書,無可歸類,又不可不錄,故別立此門也。此門所錄,只宋陳玄靚《歲時廣記》及康熙欽定之《月令輯要》二書,存目雖立十餘部,故為襯托而已,豈為正式收錄哉?唐有官譜,譜系可信。宋以後不可信,以其不可信,故四庫去譜系一門。然家譜自不甚可信,若《世本》以至《姓氏書辨正》,人皆稱善,豈不可信?《元和姓纂》雖佚,依《永樂大典》輯成者亦略備。又《千家譜》乃官定之書,凌迪之《萬姓統譜》,雖不足道,今其書猶在(北京圖書館有之),亦無甚荒謬處。其書體例如《尚友錄》而較詳,每一姓下,列入歷代有名之人,梁賈執《英賢傳》即如此作,見《廣韻》所引,亦《萬姓統譜》類也。迪之尚有《姓氏博考》,與譜系有關。以余觀之,《世本》、《元和姓纂》、《千家譜》、《英賢傳》、《姓氏博考》五書,應立一譜系門,如雲書少,不足別為門類,則時令何以可別立一門耶?求其所以不立之故,殆以講求譜系,即犯清室之忌。《廣韻》每姓之下,註明漢姓、虜姓,如立譜系一門,必有漢姓、虜姓之辨,故不如逕刪去耳。清修四庫,於史部特注意;經部不甚犯忌,然皇侃《論語疏》猶須竄改;子部宋、元、明作者,亦有犯忌處;集部則更多--然皆不如史部之分明,故史部焚毀尤多。不立譜系,即其隱衷可見者也。《清史稿》史部有方略一門(清特開方略館),《平定三籓方略》、《平定羅剎方略》、《平定粵寇方略》等屬之。今案,方略列入史部,未為允當。《漢書·藝文志》有兵書略一門,四庫入兵書於子部(諸子中有兵家一門)。然子部之兵書,本與其他有異。《孫子兵法》,《藝文志》有圖九卷,魏武、諸葛之書,全屬行軍號令之作,戚繼光《紀效新書》、《練兵實紀》亦然(《紀效新書》記御倭寇時行軍法令,《練兵實經》記守連時之軍中法令,與《孫子兵法》略不同),皆兵家之方略也。由此觀之,方略應入兵家。人謂著書無可歸類,則入子部,余謂史部亦然。行軍方略,略似紀事,故入史部,不知子部亦有紀事之作也。要而論之,清四庫添詔令奏議一門,無可非議;時令一門,全屬無謂;方略雖四庫所無,而《清史稿》有之,然當入兵家,不當列入史部,而譜系一門,仍當補入者也。故以《隋志》較之,只應加詔令奏議一門而已。《隋志》所可議者,前所舉《搜神記》、《冤魂記》不當入史部是也。又《竹譜》、《錢譜》之屬,列入譜系,亦為不當。譜者,人之譜也,非物之譜也。四庫於子部立譜錄一門,則《竹譜》與《群芳譜》相等者當入此門。至於《錢譜》,有金石一門在,可列入也。要之,《隋志》大旨不謬,小有出入,今為糾正如此。然此就已分之四部言耳。如依《漢志》,則正史以下,皆當歸入春秋家。不但《漢志》為然,齊王儉仿《七略》而作《七志》,亦入史部於經(《漢志·六藝略》入史部於春秋家,王儉《經典志》亦有史部之書)。詳論源流,分部本宜如此,今以《隋志》為準,乃一時之權宜耳。
正史之名,昉於《隋志》,今以二十四史當之,《隋志》所錄正史三千八十三卷,今二十四史三千二百四十卷。歷年千餘而所增益者無多,此何以故?今之所謂正史,以官定者為準。不頒學官,則不得謂之正史(自明以來以十三經、二十一史頒發學官)。而《隋志》所錄,則只論其合於正史體裁與否,不問其官定私修也。故《後漢書》錄八種,《晉書》亦錄八種,皆不嫌重複(今二十四史惟唐、五代重複,李延壽《南、北史》略與魏、晉、齊、梁重複,但此系通史,與斷代為書者不同)。蓋史具五志三長者,皆得稱為正史,如必立學官而後謂之正史,則當問去取之間,究以何者為準?假以官修為限,則范書是私修之書。司馬遷為太史令,修史固其職責,惟其成書,乃在為中書令時(後代中書令士人為之,漢則奄人為之,掌出入奏事,與明司禮監之掌印秉筆隨堂太監所掌略同)。遷續父業,未成而下蠶室,故其《報任少卿書》曰:「草創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自序》又云:「藏之名山,副在京師。」是其書生時未宣布也。歿後,書稍出。宣帝時,外孫楊惲,祖述其書,遂宣布焉。後代官修之史,須進呈於朝,《史記》則不然,知其本為官史,後則麼家著述矣。《三國志》,陳壽除著作郎時所撰(晉以後太史令為著作郎,不掌修史事)。壽歿,梁州大中正范頵等表請就家寫其書,則壽書生時亦未進呈,不得謂為官書也。壽又撰《古國志》五十篇,壽師譙周著《古史考》乃考證之作,非記事之書。壽本之而作《古國志》。《古國志》今佚不見,以意求之,殆與《三國志》同類。《三國志》直稱晉武為司馬炎,如為官書,焉得不避諱乎?然則,《三國志》亦私史也。今二十四史並取《史記》、《三國志》、《後漢書》、《新五代史》,則所謂正史者,豈得以官修為準哉!古代史自《史記》外,別無他作可代。三國史當時雖有多種,後皆散佚無存,僅存壽書。《後漢書》謝承、華嶠各有著述,然自宋以後,獨范書具存。《五代史》自金章宗新定學令削薛存歐,而舊史遂微。然其書明代尚存,雖體例未善,而本末賅具。故司馬溫公作《通鑑》,於唐事則多采舊書,於五代則專據薛史。歐陽修作《五代史記》,自負上法《春秋》,於唐本紀大書契丹立晉,為通人所笑。此學《春秋》而誤也。《春秋》書法,本不可學,「衛人立晉」雲者,晉為衛宣之名,今契丹所立之晉,國名而非人名。東家之顰,不亦丑乎?歐書私家之作,如求官書,當以薛史為正,否則亦當二書並列。明代屏棄舊史,過矣(薛史至清而亡,四庫諸臣依《永樂大典》排纂而成今書。昔皖人汪允中自言家有《舊五代史》原本,汪歿後不知其書所在。商務印書館影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欲得薛史原本,久征未得,人疑已入異域,後乃知在丁乃揚家。丁珍惜孤本,託言移家失去,世遂無有見者。修四庫時,清政府若以帝王之力,多方訪求,何至不獲真本哉!惜其不求也)。
清儒以不立學官者為別史,王偁之《東都事略》是也(書述北宋九朝之事,王為南宋時人)。元修《宋史》,繁簡失當;卷數之多,幾及五百;一人二傳,往往而有。自明以來,屢議改修。嘉靖中擬以嚴嵩為總裁,設局重修,其事未行。時有柯維騏者,作《宋史新編》二百卷。至清陳黃中作《宋史稿》一百七十卷。雖去取未能盡善,然糾謬補遺,足備一格。《元史》倉卒成書,糹比漏最多。清末柯劭忞作《新元史》,屠寄作《蒙兀兒史記》。柯書徵引繁博,體例似不及屠。屠書不載太祖、太宗等廟號,直稱成吉思皇帝、完者篤皇帝、薛禪皇帝,謂元代詔令碑版,多如此稱。稱之曰太祖、太宗者,華人以尊號加之耳,未必合彼意也。應准名人主人之例,改為是稱。余謂元人以鼠兒、牛兒紀年,則紀年似亦更改,而屠書未能從也。柯書繁富,屠有筆削,皆視舊史為優。列入正史,可無愧色,至宋史之柯、陳二家,可否列入正史,一時尚難論定。要之,正史範圍,當從寬大,如《隋志》之儘量收入,亦無妨耳。
正史云云,又有當論述者,正統之說是也。《隋志》於正史之外,別有霸史,以霸匹正,則正言正統,霸言僭偽割據也。正統之說,論者紛然。北人以北朝為正統,唐初尚爾。而《隋志》則南北朝史併入正史。蓋南北朝究竟以何方為正統,未易定也。若依夷夏之辨立論,自當以南朝為正,北朝非華人也;如以正統予元魏,則前之劉淵、石勒、苻堅,皆將以正統歸之矣。斥劉、石而予魏、齊,豈持論之平哉!苻堅奄有中原,強逾東晉。而王猛臨終語之曰:「晉正朔相承,願不以晉為圖。」是猛固視晉為正統也。北魏初亦不敢自大,及魏收作《魏書》,始稱東晉為僭晉,諡南朝曰島夷(此亦報復之道。沈約作《宋書》,號北朝曰索虜。托跋編發為辮,故曰索頭虜),助桀為虐,信為移史,唐人承隋,不得不以北朝為正。開元時蕭穎士以為南朝正統,至蕭梁而絕,作《梁不禪陳論》。實則梁敬帝禪位於陳,不能言陳無所受,而溫公有陳氏何所受之說,殆為蕭氏所誤也。案,蕭穎士為梁鄱陽王恢七世孫,梁氏宗室,自相構難,蕭詧至以妻子質魏,導魏兵伐江陵,殺梁元帝。元帝之子敬帝,稱帝建業,後禪位於陳,詧亦在襄陽即位,號後梁,至隋開皇七年,國廢。黨伐之見,蕭家子弟,錮蔽最深。穎士偏私之言,豈可盡信?皇甫湜作《東晉元魏正潤論》,亦謂江陵之滅,則為周矣。陳氏自樹而奪,無容於言。此蓋唐人立言,不得不爾。《資治通鑑》則取宋、齊、梁、陳年號,以記諸國之事。自宋至陳,主國者皆漢人,自宜以正統予之,而硃晦庵作《綱目》,不分主從,並列南北朝年號。晦庵生於南宋,不知何以昧於夷夏之義如此。溫公《通鑑》於三國則正魏閏蜀,《綱目》反之,以蜀為正統,此晦庵長於溫公處。溫公謂昭烈之於漢,雖雲中山靖王之後,而族屬疏遠,不能記其世數名位,亦猶南唐烈祖之稱吳王恪後,不當以光武為比(自長沙、靖王至光武,世系甚明)。此溫公之偏見。徐知誥幼時為徐溫所虜,其世系人無知者。若昭烈之稱漢後,為當時敵國所共認,為漢中王時,群臣表於獻帝,稱肺腑枝葉、宗子籓翰,若果世系無考,曹操焉有不揭破其詐者?又吳蜀交惡,諸葛瑾與備箋云:「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設非漢裔,瑾何為此言哉?故以昭烈比徐知誥,亦溫公之一失也。溫公自言正潤之際,非所敢知,不過假其年號以識事之先後,故五代梁唐,亦取其年號紀事。而王船山則以為稱五代者,宋人之辭,黥卒劇盜,犬羊之長,不能私之以稱代。必不得已,於斯時也,而欲推一人以為之主,其楊行密、徐溫、王建、李昪、錢鏐、王潮之猶愈乎?尚有長人之心,而人或依人以偷安也。周自威烈王以後,七國交爭,十二侯畫地以待盡,赧王納士朝秦,天下後世,固不以秦代周,而史之曰戰國。然則天祐以後、建隆以前,謂之戰國焉,允矣,何取於偏據速亡之盜夷而推崇為共主乎?嚴衍《通鑑補》亦言周社雖亡,秦命未集;昭襄雖強,猶齊楚耳。硃溫篡唐毒浮於地;敬塘巨虜,殆殃萬民。梁、晉之罪,甚於黃巢。世有魯連,必當蹈海。其書以周赧入秦,七雄分據,改稱前列國;唐昭隕洛,五代迭興,改稱後列國。論甚公允。惟書之於冊。,甚不易於紀年。當時十國中稱帝者四(吳、南唐、前蜀、後蜀,又南漢劉龑亦稱帝),究以何人之年號為綱而附之以事乎?嚴書分注列國年號。按:分注之列,始於《綱目》,前之前、後《漢紀》,皆不分注。《綱目》與《通鑑》體例不同,畢沅《續通鑑》,於宋代紀年而下,旁註遼、金年號,顯然違亂《通鑑》體例。嚴之《通鑑補》亦然。故空言甚易,成書則難。史家於此,所當鄭重考慮也。霸史中如馬令、陸游《南唐書》,吳任臣《十國春秋》,謝啟昆《西魏書》(魏收在北齊作《魏書》,不載西魏,謝纂錄故籍成此),皆足以資考訂。至何者方可謂之正史,則清代以頒立學官者為限。民國以來,無此限制,亦不能再立範圍矣。
《史記》於紀、傳、表、志之外,別立世家,以紀列國諸侯。一統之朝,不宜有此。記僭偽之國曰載記,《晉書》有之,其體昉於《東觀漢記》(東漢初年之群雄,如劉玄、公賓就等悉入載記)。《新五代史》立十國世家。十國中,如吳、越、荊南奉中原正朔者列入世家,固無不可,若南唐、孟蜀則帝制自為,不受冊命,豈應列入世家?《宋史》亦以世家載開國時未滅諸國,實則皆當以載記稱之,不當列入世家也。今《清史稿》沿前史之例,立《叛臣》二傳。其中如鄭成功為殘明孤忠,洪秀全亦未嘗事清,志在光復,安得以叛逆目之?此皆當入載記者也。
《史記》十表最佳,《漢書》因之,范曄、陳壽已不能為,而宋熊方作《後漢書年表》十卷,補所未備,厥意可師。蓋傳所不能容者,見之於表,亦嚴密得中之道。故親若宗房,貴如宰執,傳有所不登,名未可竟滅者,皆可約之以表。《漢書·百官公卿表》所載,多功業低微之輩。後漢政歸台閣,三公無權,選舉誅賞,一由尚書(台閣者,尚書省也。尚書官小而勢尊,出納王命,敷奏萬機,一如帝王之秘書廳矣),三公惟伴食耳。故范書立傳不多,熊方補之,讀者得一覽瞭然,誠快事也。《新唐書》之《宰相世系表》,《漢書》之《古今人表》,皆屬無謂(《宰相世系表》,推其始祖,記其後裔,宰相之家譜耳)。其《新唐書》之《方鎮表》,《明史》之《七卿表》(六部尚書及都察院),《清史稿》之《疆臣表》(各省督撫),則增設而得當者也。
《史記》八書,未曾完具:《禮書》錄自《荀子》,《樂書》全襲《樂記》,蓋十篇有錄無書,後人雜取他篇以補之也。其實,太史公時,禮樂已有製作。叔孫通所定之朝儀,可入《禮書》;鐃歌、楚調,可入《樂書》。不知何以剿襲充數也。《天官書》專載天文,夫星座方位,古今如一,似不必代有其書。然測天曆代不同,則又不可省也。律、歷二書,亦寡精要,史公所注意者,蓋在《河渠》、《平準》、《封禪》三書耳。《前漢書》之《禮樂》、《律歷》二志,較《史記》為詳,其《天文志》則略同《史記》,加《五行志》以記災異,則漢人最信五行也(《五行志》,後來史書無不有之,均法《漢書》之說怪異。《明史》則但載事物之變異,一無影射之言,斯為優矣)。後沈約《宋書》增《符瑞志》,斯無謂矣。《溝洫》、《食貨》二志,亦較《史記》為詳,《郊祀》意續《封禪》,《刑法》增而未盡。《地理》、《藝文》、《史記》不志,而《漢書》增之,沾溉後人不少。此班志之特長也。范蔚宗不能為志,後世以司馬彪《續漢書》志補之。《百官》、《輿服》二志,彪所新設。《百官》述官制而不詳,《輿服》可與禮樂同入一類。自此以後,書、志分門,無大變動。兵制為國家要政,而各史闕如。《新唐書》補之,可稱特識。又有《選舉志》,亦補前史所未備。天文一志,似無所用,惟《晉書》、《隋書》之天文志,詳備可觀,蓋李淳風等所定也。又《隋書·律曆志》,比較古今度量權衡而詳列之,此亦《隋書》之特長,亦李淳風等所定也。《明史》天文、曆法、參用西術,詳列圖表。此皆後人特優之處。惟典章制度,史志所記不詳。專門之書,則有《通典》、《通考》諸書在。
《史記》《刺客》、《遊俠》諸傳,極形容之所事,史公意有不平,故為此激宕之文,非後人所當仿佛者也。《漢書》有《佞幸傳》也(初修《清史》時,人謂《清史》不當列《奸臣傳》,以無人可當奸臣也。余謂和坤一流,入《佞幸傳》可矣)。《史》、《漢》有《儒林傳》,《後漢書》更益之以《文苑傳》,《史記》之《司馬相如傳》、《漢書》之《楊雄傳》,皆無大事可記,僅取其賦篇入傳。晉以後之文人,史傳亦往往錄其賦篇。是皆可入《文苑傳》,舉其篇名,不必全載其文。《後漢書》有《列女傳》,搜次不行,不專節操(劉向《列女傳》善惡兼收,不專崇節操),宋以後則為《烈女傳》,專以激揚風教為事,與前史之旨趣違異。《後漢書》有《黨錮傳》,《宋史》析《儒林》而別傳《道學》,清人頗致譏議。其實《道學》一傳,可改稱《黨錮》,蔡京立元祐黨人碑,韓侂胄禁偽學(當時士子應試,須先聲明與偽學無關),程、硃皆在黨禁之內,可不必分《儒林》、《道學》也,《明史》有《閹黨傳》,載劉瑾之黨焦芳、魏忠賢之黨魏廣微等,皆閹官爪牙,交扇毒焰者。若入《宦者傳》,則實非宦者;若入《奸臣傳》,則不足名之曰奸臣;號曰閹黨,亦無可奈何者也。王敦、桓溫諸人,逆跡昭著,《晉書》置諸最後,示外之於晉。《新唐書》分《叛臣》、《逆臣》為二,自稱王號不奉朝命者曰叛臣,稱兵犯闕者曰逆臣。《明史》記民間揭竿而起如張獻忠、李自成之輩,為《流寇列傳》,此亦無可奈何者也(漢之黃巾無列傳,唐之黃巢入《逆臣傳》,張、李等未受朝官,不當入《逆臣傳》而又不能無傳,故曰無可奈何也)。前史於域外諸國,皆為列傳,如《匈奴傳》、《西域傳》是。明之土司,在中國境內,不能與外國等視,《明史》因增《土司傳》。凡此皆增補得當者也。
史傳諸體,應增即增,不必限於前例。今若重修清史,應增《幕友》、《貨殖》二傳。前代雖有參軍一職,實系軍府僚屬,與清代布衣參地方官之幕者不同(明代只有軍幕,職掌奏啟文移,無所謂刑名錢穀;至清則地方官多有之)。其始,滿人出任地方官者,於例案一無所知,不得不延幕友以為輔佐;其後,雖非滿人,亦延聘幕友。浙江巡撫李衛幕中有鄔先生者,雍正曾予密諭,其勢焰可以想見。此文幕也。至於軍幕,如明季徐文長之參胡宗憲幕,不過管書記而已。清之軍幕則不然。左宗棠初亦為幕友,靳輔幕中有陳潢,皆參與帷幄,自露頭角者也。至《貨殖列傳》,則清末富商大賈,每足以左右國家財政。列之於策,亦足以使後來者覘國政焉。
乙部之書,編年與正史並重。《史記》以前,《春秋》為編年之史。《竹書紀年》雖六國人作,亦編年類也。蓋史體至漢而備。《史記》、《漢書》、《東觀漢記》三史之外(晉時以《史》、《漢》、《漢記》為三史,人多習之),又有荀悅《漢紀》(悅與彧、攸同宗,不附曹操,以建安十四年卒)。悅書奉詔而作。獻帝以班書文繁難省,令悅依左氏傳體為《漢紀》三十篇,則編年體也。其後有袁宏《後漢記》,孫盛《魏氏春秋》、《晉陽秋》(不稱春秋者,避簡文宣太后諱也),習鑿齒《漢晉春秋》。六朝人衍其緒餘者,不可悉舉。至司馬溫公之《資治通鑑》而集其大成。踵其後者,有李燾之《通鑑長編》,李心傳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陳桱之《通鑑續編》。《長編》紀北宋一代之事,上接《通鑑》;《要錄》述高宗一朝之事,與《長編》相接。至陳桱《通鑑續編》,體例不純,有自為筆削處,當廁諸《通鑑綱目》之間。明薛應旗作《宋元通鑑》,清徐乾學作《通鑑後編》,畢沅作《續通鑑》,夏燮作《明通鑑》,其體例皆法《左氏傳》,而不法《春秋經》,其兼法《春秋》而意存筆削者,則文中子《元經》、硃晦庵《綱目》是已。自明以來,作史者喜學《綱目》,清有《通鑑輯覽》亦屬《綱目》一類,而與《通鑑》體例不同。徐鼒《小腆紀年》,亦效法《綱目》,蓋《通鑑》準則《漢紀》,雖有褒貶,無自存筆削之意,與沾沾以袞鉞自喜者異也。
荀悅序《漢紀》,言立典有五志:一曰達道義,二曰章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勳,五曰表賢能。今案:班固之作《漢書》,其義亦不外此。志即所以章法式而通古今,傳即所以著功勳而表賢能。至達道義一義,則為華夏史書所同具。袁宏生東晉之季,好發議論(荀《紀》議論甚劣),謂荀書足為佳作,然名教之本,帝王高義,則無有也。以餘論之,袁書亦未為詳盡,特議論甚長耳。蓋彥伯所據,有謝承、華嶠、司馬彪。謝、沈諸家之書,點竄抉擇,極費苦心,故其自序,言經營八年疲而不能定也(荀書只就班書舊文剪裁聯絡成書,較袁書為易)。彥伯之議論,有自相違異處,如《三國名臣贊》稱荀彧云:「英英文若,靈鑒洞照,始救生人,終明風概。」而《後漢紀》則言「魏氏得以代漢者,文若之力也」。蓋贊主褒美,史須直筆,體例各有所當耳。《後漢紀》有可與范書比勘者,如一人之言語應對,兩書不同;章奏文字,互須直筆,體例各有所當耳。《後漢紀》有可與范書比勘者,如一人之言語應對,兩書不同;章奏文字,互有增省(章奏有案可稽,不應彼此不同;蓋史官潤色,故生岐異也)是也。孫、習二家之書,今不可見。《三國志》裴松之注略有稱引。孫於魏氏,無甚卓見,其餘晉事,則不可知。習書以蜀漢為正統,所以然者,習氏與桓溫同時,見溫覬覦非分,故著《漢晉春秋》所正之。然晉受魏禪,外魏則晉無所受。而習氏則以為魏文雖受漢禪,不得免於篡逆;平蜀以後,漢真亡耳,於是晉室始興。故以晉承漢,不認曹魏。故名其書曰《漢晉春秋》。於司馬昭弒高貴鄉公,亦用直筆書之。晦庵《綱目》之正蜀閏魏,即導源於此也。南北朝之史籍,如《三十國春秋》等,至今一字無存,溫公之作《通鑑》也,採摭甚廣,異同互出,不敢自擅筆削之權,因有《考異》之作。蓋傳聞每多異辭,正史或有訛謬。溫公既取可信者錄之,復考校同異,辨正謬誤,作《考異》以示來世,真所謂良工心苦也。至褒貶筆削之說,溫公所不為。例之《太史公書》,亦無自存筆削之意也。觀史公自序答壺遂之言曰:「余所謂述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也。而君比之《春秋》,謬矣。」蓋《春秋》有一定之凡例,而褒貶之釋,三傳不同,故《春秋》不可妄擬。《通鑑》之志,亦猶史公之志耳。
《通鑑》成書,較袁《紀》更難。荀《紀》所載,不過二百年事;袁《紀》不及二百年;《通鑑》則綜貫一千三百三十二種(華嶠《後漢書》,溫公恐不及見)。此一千三百六十餘年中,事跡紛亂,整齊不易。荀《紀》點竄班《書》,無大改異,事固易為。袁《紀》略有異同,而當時史籍尚寡,不難考校。自三國至隋,史家著述,為數綦眾,觀《三國志》裴注徵引者已有十餘家。裴尚僅以陳壽為主,其餘諸家,不甚依據。溫公則兼收並畜,不遺巨細。兩晉南北朝之事,自《晉書》外,有王隱等十餘家書,溫公多采之。又如五胡十六國事跡,最為紛亂,而《通鑑》所敘,條理秩然。皆可以見其書功力之深也。
南北朝史,均病誇大,而《魏書》尤甚。《史通》反對南北朝史最烈。其實南朝之史尚優於北朝。南朝之史有可笑者,如沈約《晉書》闌入以牛易馬之語於祥讓之間,常以忠於前朝者為不知天命,其失僅在文章褒貶之間,不如魏收《魏書》之誣誕。《魏書》志官氏則曰「以鳥名官,遠師少皞」,無怪《史通》之斥之也(《史通》之語曰:「魏氏始興邊朔,少識典墳,鳥官創置,豈關郯子」)。又北人不讀《詩》、《書》,而詔令口語,多引經典,亦無怪《史通》之贊王劭《齊志》也(王劭《齊志》多錄當時鄙語,《史通》曰:「渠們、底個,江左彼此之辭;乃若君、卿,中朝汝我之義。氓俗有殊,土風有類,邵之所錄,弘益多矣」)。《通鑑》於此,不甚別白,殆以為無關宏旨乎?《唐書》之外,周、齊二書,亦為誇大,至李延壽作《南、北史》,稍為減殺。是故整理南、北朝史,殊非易事。又《新唐書》採摭小說甚多,溫公則依《舊唐書》,刪存去取,其難百倍於他書也。通觀《通鑑》所采,西漢全采《史》、《漢》;東漢采范《書》十之七八;魏晉至隋,采正史者,十之六七;唐則采正史者,十不及五(溫公於《舊唐書》亦不甚滿意);至五代則全據薛《史》。編輯之時,漢魏屬之劉■;晉至六朝屬之劉恕;唐及五代屬之范祖禹。三人分修,而筆墨相近,蓋溫公頗加斟酌於其間也。大事之後,又系以「臣光曰」之論斷,較之袁書,此為簡易;較之荀書,此為透徹。書成上表,謂精力盡於此書,信不誣矣。書以資治為名,則無關政治之處,自非所重,是以不甚信皓之事,於嚴子陵亦僅略著筆數筆,至於文人,尤為疏略,如欲考究文化,僅讀《通鑑》,仍有所不足也。
史家載筆,直書其事,其義自見,本不必以一二字為褒貶。書法固當規定,正統殊可不問,所謂不過假年號以記事耳。《通鑑》視未成一統之局,與列國相等。如以魏為正統,而記載仍與吳、蜀相同,南北朝亦然。凡一統之君,死稱崩,否則稱殂。《通鑑》於三國魏主死稱殂,蜀、吳二主亦稱殂;南北朝南主稱殂,北朝亦稱殂。一統之國,大臣死稱薨,否則稱卒,與春秋列國大夫相同,此溫公之書法,所以表示一統與否者也。其在一年中改元者,溫公以後者為準,若受禪之際,上半年屬勝代,下半年為新朝,亦以後者為準。如漢獻帝二十五年之冬,禪於曹魏,紀漢則獻帝止於二十四年,二十五年即為黃初元年;南北朝以南朝紀年,至隋開皇九年滅陳,始立隋紀。其在漢獻未禪位之前,魏稱王,漢稱帝;開皇九年前,以陳稱帝,隋稱主,滅陳之歲,陳稱主而隋稱帝。溫公書法如此,其實一年兩紀,亦無不可。溫公不欲兩紀,故以後者為準。後人言溫公奪漢太速,實亦逼於書法,無可如何也。《綱目》以蜀為正統,分注魏、吳二國年號於下,《通鑑》則止有大書,無分注之一法,後陳■作《通鑑續編》二十四卷(■生元末,入明為翰林編修),大書分注,全仿《綱目》,雖曰《通鑑續編》,實《綱目》之流亞也。沈周《客座新聞》載,■著此書時,書宋太祖雲「匡胤自立而還」,未輟筆,迅雷擊案,■端坐不懾,曰:「雖擊吾手,終不易也。」■書頗有存亡繼絕之意,如:後漢劉知遠族裔據太原稱北漢,《續編》仍存北漢年號;金哀宗之後,末帝承麟立僅一日,亦為之紀年;西遼傳國數十年,《續編》詳為分注;宋益王(日正)、衛王昺在瀛國公降元之後,播遷海島,《續編》亦皆記之,以存宋統(元修《宋史》附《恭宗本紀》後)。清代君主對於此事,深惡痛疾,其不願福、桂、唐三王得稱正統,觀御批《通鑑輯覽》可知。甚至李光地《榕村語錄》云:「凡歷代帝王,均有天質,不得隨人私意,尊為正統。蜀漢之尊為正統者,重視諸葛武侯故耳。」乾隆時更發特諭,謂元人北去,在漢北稱汗,其裔至清初始盡,設國滅統存,則元祚不當盡於至正;武王滅紂,武庚亦將仍為正統。此不知史為中國之史,胡元非我族類,驅出境外,寧有再系其年號之理?武庚已受周封,備位三恪,豈可與益、衛二王即位嶺海者同年而語哉!然戴名世即以《南山集》論二王應稱正統而得禍。由今觀之,愛新覺羅氏既作此國亡統絕之論,則遼東之溥儀,自不得再有統緒之說可以藉口也。
薛應旗《宋元通鑑》無所取裁,重沓疏漏,不勝枚舉。徐、畢二家之《續通鑑》,亦有誤學《綱目》處,如年號之大書分注是也。宋、元二史,本文不佳,故採摭所得,不足動人。《通鑑》於可以發議論者,著以「臣光曰」之論斷,此蓋仿《左傳》「君子曰」之例,荀、袁兩紀亦然。畢沅《續通鑑》,不著議論。不知既無一字之褒貶,自不得不有論斷,而畢書無之,難乎其為續矣。至夏燮之《明通鑑》,未免有頭巾氣。畢資畢、夏二家之書可以上繼《通鑑》者,謬也。
《綱目》本之《資治通鑑》,非晦庵親著,乃其弟子趙師淵所作。「孔子作《春秋》,筆則筆、削則削,游、夏之徒不能贊一詞。」晦庵則付之弟子,而自居其名。唐喬補闕知之有婢曰碧玉,善歌,知之為之不婚。不婚者,不娶婦也。《綱目》去一不字,曰:「知之為之婚。」紕謬之處,可見一斑。其所褒貶,頗欲與溫公立異。三國以正統予蜀,持義固勝;而以南北朝年號並列,則昧夷夏之辨矣。溫公推崇揚雄,既為《法言》作法,又言孟、荀不及揚雄。雄阿附巨君,《顏氏家訓》已致誹議,蘇子瞻鄙其為人。然《綱目》於天鳳五年下大書「莽大夫揚雄死」六字,則有意與溫公立異。官職卑微者,史不必書其死。史書凡例,蠻夷君長盜賊酋帥曰死,大夫則稱卒稱薨。故曹操、司馬懿之奸惡,其死也,亦不能不曰卒。乃於揚雄特書曰死,此晦庵不能自圓其說者也。惟此書出趙師淵手,故有此體例不純之事。其後,尹起莘為之作發明,劉益友為之作書法。恐亦彼輩逞臆之說,不免村學究之陋習耳。
作史而存《春秋》筆削之意,本非所宜。其謬與《太玄》擬《易》相同。王通作《元經》,大書「帝正月」,傳為笑柄。明人作編年史,多法《綱目》。乾隆御批《通鑑輯覽》,亦依仿《綱目》,更不足道。蓋以一人之私意予奪也。其有自以為無誤而適得其反者。如唐狄仁傑,人皆曰為良臣(中宗復位,得力於張柬之。柬之,狄所舉也),而《輯覽》則以為狄仕於周,於同平章事上應書周字。是非背於大公,即此可見。其奪益王、衛王之紀年,更無論矣。徐鼒作《小腆紀年》,專紀南明三王之事,自宜以三王紀年,而仍大書分注,以清帝紀年。然則稱大清紀年可矣,何謂小腆哉?徐鼒生道光時,雅片戰爭之後,已無文字之獄,尚有此紕謬,難乎免於劉知幾之所謂「黨護君親」矣。筆削之書,孔子而後,世無第二人。太史公、司馬溫公所不敢為,而後人紛紛為之,不得不嘆《綱目》為始作之俑也。《明史》文章,視《宋史》為勝,惟其書法有不如《宋史》者。《宋史》於益、衛二王附本紀之末,一如《後漢書》之於未逾年之君著之先帝本紀之後者。王鴻緒《明史稿》以福、唐、桂三王列入宗室諸王傳,尚可謂之特筆。於乾隆時重修《明史》,則以之附於先王傳後。須知本紀如經,列傳如傳,有君而不立本紀,其臣將何所附麗哉?如福王時史可法、唐王時何騰蛟,桂王時瞿武耜、李定國等,讀其傳者,將不知所事何人,此《明史》荒謬之處也。徐書更不足道矣。
要之,褒貶筆削,《春秋》而後,不可繼作。《元經》一書,真偽不可知。《綱目》則晦庵自視亦不甚重。尊《綱目》為聖書者,村學究之見耳。編年之史,較正史為扼要,後有作者,只可效法《通鑑》,不可效法《綱目》,此不易之理也。
正史編年而外,學者欲多識前言往行,則三通尚已。《四庫提要》以《通典》、《通考》入政書類,《通志》入別史類。不知《通志》二十略,鄭漁仲之創作;本紀、列傳,則史抄也。《四庫》不加辨別,概歸之於別史,失其實矣。作《通典》者杜君卿,唐德宗時人。先是,劉知幾之子秩作《政典》三十五卷,分門詮次,大體略具。杜氏以為未備,復博採史志,綜貫歷代典章制度,而為是書(典章制度之散在列傳者,《通典》不備取)。杜氏之意,重在政治,故天文、五行,擯而不錄。全書二百卷,分八門,禮占卷帙之半。《開元禮》原書已佚,杜氏擷其精要,存三十六卷,其隆禮如此。書成,德宗時上之(此書上溯黃、虞,下訖天寶,可謂體大思精之作)。至宋,有宋白作《續通典》,今無可見。馬貴與作《文獻通考》,蓋有因於宋書者。馬氏以杜書為未備,故離析增益,而列二十四門。實則《經籍》、《象緯》、《物異》諸考,無關政治,不過充數而已(《經籍考》尚與文化有關)。然其書出後,繼起而無愧色者,亦不可得矣。《通典》事實多而議論少,《通考》錄議論至多。宋人素好議論,固其所也。明王圻作《續通考》二百五十四卷,蓋不足上規馬氏。清高宗時,輯宋、遼、金、元、明五朝事跡,作《續文獻通考》二百五十二卷。高宗好勝好名,以《通典》終天寶之末,復敕修《續通典》一百四十四卷(自唐肅宗至德元年迄明崇禎末年)。實則既續《通典》,何必又續《通考》?同時,更撰《皇朝通典》一百卷,此其命名已不通。所謂通者,貫數代而為言也。事止一代,安得謂之通乎?《通志》二十略,大半本於《通典》。《六書》、《七音》二略,是其得意之作。帝紀列傳,{辶多}錄原史,不合《通典》、《通考》之例。《四庫提要》不以與杜、馬之書並列,殆為此也。然《通志》疏漏殊甚,不僅言天文可笑,言地理亦可笑。《地理略》全抄《通典》之文。所以然者,南宋時兩河淪陷,鄭氏無從考徵,只得抄撮成書耳。故硃晦庵已雲《通志》所載,而北方人所言不合。夫記載地理,本須親自涉覽,鄭氏不知而作,紕謬固宜。至於《六書略》與《說文》全不相涉,《七音略》則以三十六字母為主。謂三十六字母可以貫一切之音,且矜貴其說,雲得之梵書。今按:《華嚴》字母,與梵語無關。《涅槃》文字品四十七字,尚與梵語相近。三十六字母者,唐宋間人摹擬《華嚴》之作也。然反切之學,中土所固有。世但知起於三國孫炎,實則《經典釋文》即有漢儒反語數條。《史記索隱》、《集解》,《漢書》顏注及《文選》李注皆載反切不少。《玉篇》亦有反切,此皆在創製字母之前,其為先有反切後有字母無疑。反切行世既久,歸納而生字母,此殆必然之理。鄭氏考古太疏,妄謂江左之儒知有四聲,而不知七音,尊其學出於天竺,謬矣。其《校讎》一略,為章實齋所推崇。實則鄭氏校讎之學,不甚精密,其類例一依《七略》、《七志》,不欲以四部分類,亦但襲古人成注耳。揆鄭氏初志,蓋欲作一通史,而載筆之時,不能熔鑄剪裁,以致直抄紀傳,成為今書耳。
《續通志》無本紀、列傳,《續通典》、《續通考》大體尚佳,惟嫌重複,二者有一已足,不必重規疊矩也。又其所載官制,名實殊不相應。清制在未設軍機處以前,內閣沿襲明代故事,有票擬批答之權(即中外章奏,閣臣擬批簽進也)。既設軍機處,則此權歸軍機處,而《續通典》、《續通考》仍言內閣掌票擬進呈。又給事中自唐至明,職權甚大(宋無此官),制敕詔令,皆須經給事中之手,苟有不合,可以封還。此前代政治之善,可以減殺皇帝之專制。至清,嫌惡此職,以之歸入都察院。從前台諫分列,至清而並之。密諭由軍機處傳發,給事中不得寓目。明代大赦歸內閣,由給事中頒發,清亦不然。而《續通典》、《續通考》仍載給事中掌封駁之說,此皆名實不相應者也(是否賦之以封駁之權而給事中者有所不敢封駁,或抑奪其權而但存其名,均不可知。觀密諭給事中不得寓目,可知《續通典》、《續通考》所載,實自欺欺人語矣)。《皇朝通志》亦有《六書略》一門。夫六書之法,限於中國文字,而此則以滿文、蒙文、回回文充之。見篆書有倒薤、懸針、垂露諸體,亦被滿文、蒙文、回回文以倒薤、懸針、垂露之名。又以大寫者為大篆,小寫者為小篆,稱大篆為史■作,小篆為李斯作,豈非可笑之甚耶?當時若僅續一部,或《通典》或《通考》,自唐至明,附以清制,固未嘗不可。無如高宗之好誇大,欲多成巨帙,以掩前代所作,不知適以招疊床架屋之譏也(清帝康熙最為聰明,天算詩文,確有長處;雍正專意政治,不甚留意文學,其硃批上諭,宛然訟棍中吻;乾隆天資極鈍,而好大喜功,頗思囊括中國全部學問。當時考據之風盛,故《樂善堂集》中亦有考據文。又好作詩,其在蘇杭一帶石刻者,皆可笑)。要之,清代政書,終以《大清會典》為少疵。《通典》、《通考》皆不足觀。是故,九通之中獨杜氏《通典》最當詳究,不僅考史有關,以言經學,亦重要之書也。
章實齋因當時戴東原輩痛詆《通志》,故作斥馬申鄭之論,謂《通志》示人以體例,本非以考證見長。不知鄭氏所志,若果在標舉綱領,則作論文可矣,何必抄襲史傳,曾不憚煩如此。以此知鄭氏之作,正欲以考證見長耳。章氏所言,適得其反。然章氏譏彈《通考》之言,固自不謬。謂天下有比次之書,有獨斷之學,有考索之功。獨斷、考索欲其智,比次之書欲其愚。馬貴與無獨斷之學,《通考》不足以成比次之切,其智既無所取,而愚之為道,又有未盡。此論也,切中《通考》之失。然不知官修之書,分門纂集,比次自不至疏陋;馬氏以一人之力,成此巨著,一人之力有限,宜其不能盡比次之愚,又何其論考索之智耶?
《通典》、《通考》而外,會要亦掌故要籍。《唐會要》,元和時蘇冕所作,後楊紹復等奉詔續之,宋王溥復續成今書。溥又撰《五代會要》三十卷,南宋徐天麟更撰《東、西漢會要》,取兩漢之事,分為若干門,不專記典章制度。《四庫》無可歸類,入之政書,實非純粹政也。《東、西漢會要》,用以搜檢兩《漢書》甚便。《五代會要》,學者不之重,然所記政典,頗足補《五代史》之闕。五代舊史不全,新史亦有所未詳也。如經籍鏤版昉之長興(唐明宗長興三年校正九經,刻板印賣,學者從此不必手抄),《五代會要》詳載其事。然明宗不甚識字,《通鑑》載李紹真、孔循請自建國號,明宗問左右何謂國號。愚陋如此,安能闡揚經術?於時馮道當國,可見九經鏤版,馮道之力為多。宋初儒者,鄙夷馮道,新史削而不書(馮之雕印九經,與張宗昌之翻刻唐石經,後先輝映)。不有《五代會要》,後代何從知馮道之功耶?大抵會要一類,只唐、五代二書較為重要,余皆無用。其附於《通典》、《通考》之次者,以體例相近故爾。
清秦蕙田作《五禮通考》,依《周禮》吉、凶、賓、軍、嘉立為五綱,凡歷代典章制度,一一收入。此書由戴東原、錢竹汀、方觀承等參酌而成,觀象授時一門,戴氏之力居多。全書記載詳盡,勝於《通志》。曾滌笙嘗言:三通之外,可益此而為四通。然其分門之法實不合。先是,徐乾學作《讀禮通考》一百二十卷,特詳凶禮。於是秦書於凶獨略,名為五禮,實止四禮,此一失也;又古今典章制度,本非五禮所能包舉,秦書二百六十二卷,吉禮占其大半,且多祭祀一類,考古有餘,通今不足,此又一失也(《通典》、《通考》之禮,今尚有用)。《通考》綜朝覲巡狩諸事,稱曰王禮;選舉、學校,分門別立,而秦書一皆入之嘉禮。其中又設觀象授時、體國經野諸題,以統天文、輿地,此又極可笑者也。彼以為《周禮》朝覲屬於賓禮,後世帝王一統,賓禮止行於外籓,臣工入見,無所謂賓禮,故以朝禮入嘉禮,巡狩之禮,亦併入焉,不知其為大謬也。夫體國經野,高官分職,《周禮》六官皆然,然吉、凶、軍、賓、嘉五禮,為春官大宗伯所掌(此封建時代之禮制,後世有不能襲者)。《周禮》大宗伯掌邦禮以佐王和邦國,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以凶禮哀邦國之憂,以賓禮親邦國(朝覲會同),以軍禮同邦國,以嘉禮親萬民(冠、昏、賓、射、饗燕皆在嘉禮)。以五禮為綱,其目三十有六。周代眾建諸侯,禮則宜然。後世易封建為郡縣,五禮之名,已不甚合。且嘉禮以親萬民,焉得以政治制度當之?故《五禮通考》之名與其分類皆未當也。《禮記》云:「經禮三百,曲禮三千。」鄭康成謂:「經禮者,《周禮》也;曲禮者,《儀禮》也。」余以為觀象授時、體國經野、設官分職、學校制度、巡狩朝覲,皆可謂之經禮。《左傳》所謂禮「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孝經》所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是也。經禮之外,別立曲禮一項,然後依五禮分之。如是,始秩然不紊。今但以五禮分配,於是輿地歸體國經野,職官歸設官分職,一切驅蛇龍而放之菹。不識當時戴東原、錢竹汀輩何以不為糾正也。
就政治而言,《通典》一書為最重要,其言五禮亦備。外此則《通考》亦有用。曾氏家書命其子熟讀《通考》序,可見注重《通考》矣。凡人於所得力,往往不肯明言,曾氏實得力於《通考》,四通之說,欺人語也。
民國以還,在官多寡學之徒。葉德輝嘗告余:康氏自以為是,不足與言學問;梁氏之徒,尚知謙抑,嘗問欲明典章制度,宜讀何書,則告以可讀《通考》。余問何以不舉《通典》?葉笑曰:尚不配讀《通典》也。余謂應用於政治,讀《通考》已足。《五禮通考》之類,政治中人,未有好讀之者,讀之亦無所用。徒以曾氏一言,遂增其聲價。實則此書非但不及《通典》,亦不如《通考》甚遠。至於皇朝三通,通非所通。《五禮通考》以行政制度歸入五禮,亦不通也。今人慾讀政書,自以《通典》、《通考》為最要,《通志》已無所用。至讀皇朝三通,則不如讀《大清會典》。要之,九通之中,有用而須熟讀者,只《通典》、《通考》二書已耳。
余於星期講習會中,曾言經史實錄不應無故懷疑。所謂無故懷疑者,矜奇炫異,拾人余唾,以譁眾取寵也。若核其同異,審其是非,憭然有得於心,此正學者所見有事也。《太史公》記六國事,兩《漢書》記王莽事,史有闕文,語鮮確證。《唐書》記太宗鬩牆之變及開國功業,雖據實錄,不無自定之嫌。明初靖難之禍,建文帝無實錄可據。舉此四者,可見治史者宜冥心獨往,比勘群書而明辨之也。
《史記·六國表序》言:「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為其有譏剌也。《詩》、《書》所以復見者,多藏人家;而史記獨藏周室,以故滅。」夫諸侯史記既滅,則太史公所恃以秉筆者,惟《秦記》耳。《六國表》,凡秦與六國戰爭之事悉載之,六國自相攻伐,如樂毅破齊等亦載之。此事之可信者也。至列傳中瑣屑之事,則不可盡信,如蘇秦合縱,秦兵不敢窺函谷者十五年;魯仲連義不帝秦,秦軍為卻五十里是也。又記載人物,往往奇傳非常,信陵君藺相如輩,其行誼皆後人所難能。六國既無史記,史公何從知之?曾滌笙謂《莊子》多寓言,《史記》所載,恐亦太史公之寓言。不知莊子自稱「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其書固多寓言。至於國史,事須徵實,焉得以《莊子》為比?案:蘇秦、魯連輩各有著述,《漢志》載《蘇子》三十一篇、《魯連子》十四篇、《魏公子兵法》二十一篇。蓋太史公據彼輩自著之書,採摭成文耳。余觀常人立言,每好申已絀人,孟、荀大儒,有所不免,與人辯難,恆自誇飾,見絀於人,則略而弗書。《蘇子》語本縱橫,於事實或有增飾。魯連圍城辯難,何由入秦將之耳?卻秦軍五十里,是李同戰死之功。歸之魯連者,必其自誇之辭。公子無忌敬禮侯生,事或有之;硃亥椎殺晉鄙,亦不足怪;獨如姬竊符,頗為詭異;一戰而勝,戰法亦不詳言,止於戰前略為鋪敘,恐亦襲魏公子書之夸辭也。又敘藺相如奉璧秦廷,怒髮衝冠,秦王即為折服,事亦難信。相如有無著述,今不可知,觀其為人,蓋任俠一流(史言司馬相如好讀書、學擊劍,慕藺相如之為人。司馬相如之所慕者,當是任俠使氣也)。或當時剌客、遊俠盛道其事。史公好奇,引以入列傳耳。《左傳》人物皆平實不奇,漢人亦然,獨六國時人行誼往往出恆情之外。然揚子云評《左氏》曰品藻、《史記》曰實錄。實錄者,實錄當時傳記也。蘇秦有《蘇子》,魯連有《魯連子》,魏公子有《兵法》,史公皆取以作傳,故曰實錄,事之確否,史公固不負責,須讀者自為分辨耳。
《漢書·王莽傳贊》言:「莽折節力行,以要名譽,豈所謂色取仁而行違者耶?」又曰:「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肆其奸(匿心),以成篡盜之禍。」今觀莽傳,莽未篡位前,釣名沽譽,譎詐甚著;既移漢祚,則如頑鈍無知之輩,如天下盜賊蜂起,莽仍令太史推三萬六千歲曆紀,以六歲一改元,布告天下。夫秦皇一世萬世之說,至今人笑其愚。莽之此言,不尤可笑乎?又因叛者日眾,率群臣至南郊,陳其符命本末,仰天曰:「皇天既命授臣莽,何不殄滅眾賊?即令臣莽非是,願下雷霆誅臣莽。」因搏心大哭,氣盡,伏而叩頭。此與村嫗之詛咒何異?又劉歆、王涉自殺後,殿中鈎盾土山仙人掌旁有白頭公、青衣,郎吏見者,私謂之國師公。衍功侯喜素善卦,莽使筮之,曰:「憂兵火。」莽曰:「小兒安得此左道?是乃予之皇祖叔父子僑欲來迎我也。」既雲莽佞邪,則其容止何其愚呆也。假六藝以文奸言,事固有之;假神仙以欺天下,其愚恐不至此。《史通·曲筆篇》言:「《後漢書·更始傳》稱其儒弱也,其初即位,南面立,朝鮮臣,羞愧流汗,刮席不敢視。夫以聖公身在微賤,已能結客報仇,避難綠林,名為豪傑;安有貴為人主,而反至於斯者乎?將作者曲筆阿時,獨在光武之美,諛言媚主,用雪伯升之怨也。且中興之史,出自東觀,或明皇所定,或馬後攸刊,而炎祚靈長,簡書莫改,遂使他姓追撰,空傳偽錄者矣。」余謂草莽之人,初登帝位,羞愧流汗,事所恆有。《史記·高祖本紀》言諸侯將相尊漢王為皇帝,漢王三讓,不得已,曰:「諸君必以為便,便國家。」觀此一語,當時局促不安之狀,居然如畫。又袁項城洪憲元年元旦,命婦人賀,項城起立,曰:「不敢當,不敢當。」夫以漢高、項城之雄鷙,驟當尊位,猶有此惶愧之狀,則無怪乎更始之羞愧流汗、刮席不敢視矣。《後漢書》又稱:「更始居長樂宮,升前殿,郎吏以次列庭中。更始羞怍,俯首刮席不敢視。諸將後至者,更始問虜掠得幾何,左右侍官皆宮省久吏,各驚相視。」此又一事也。夫羞愧刮席,事或有之;問虜掠幾何,恐不可信。此蓋與王莽之愚呆,同為東漢人所緣飾耳。《通鑑考異》凡事有異同,則於本事之下,明注得失,若無異說,無從考校,則仍而錄之,王莽、更始之事是也。
唐太宗之事,新、舊《唐書》之外,有溫大雅之《大唐創業起居注》在。溫書稱建成為大郎,大宗為二郎。據所載二人功業相等,不若新、舊《唐書》歸功於太宗一人也。案,唐高祖在太原,裴寂、劉文靜勸高祖起事,太宗贊成之,時建成在河東。擊西河時,建成、太宗同時苦諫,乃止。在長安攻伐,二人之功亦相等。後太宗出關,平王世充、擒竇建德,建成不安於位,王珪、魏徵勸立功以自封,時劉黑闥盡有竇建德之地,建成率眾破滅之。創業之功,彼此既堪為伯仲;自非夷、齊,其誰克讓?若玄宗討平韋氏,宋王憲固辭儲副,此因玄宗有定國之功,宋王毫無建樹,故涕泣固讓,與建成、太宗功業相等者絕異。溫公乃謂隱太子有泰伯之賢,則亂何自而生?不司建成自視功業不讓太宗,豈肯遽為吳泰伯乎?且唐初本染胡俗,未必信守立嫡以長之說。但監於隋文之廢太子勇而立煬帝(煬帝亦有平陳之功),卒召禍亂;而建成、太宗之功,又無高下,所以遲遲不肯廢太子耳。《唐書》言建成私募四方驍勇及長安惡少年二千人為宮甲,屯左右長林門,號長林兵;又募幽洲突厥兵三百,納宮中。將攻西宮,或告於帝,帝如建成責之。楊文干素凶詖,建成昵之,使為慶州總管,遣募兵送京師,欲為變爾。失煥等白反狀,文干遽發兵反,建成入謁,叩頭請死,投手於地,不能起。高祖遣太宗自行討文干,曰:「還,立汝為太子。吾不能效隋文帝自誅其子,當封建成為蜀王。」劉餗《小說》言人妄告東宮,妄告之事,或即太宗為之。蓋高祖以隋廢太子。語多誣罔,職成亂階,殷鑑不遠,故於廢立事極為猶豫。《唐書》又言建成等召秦王夜宴,毒酒而進之,王心中暴痛,吐血數升。今案,建成之臣有魏徵、王珪,設計當不至下劣如此,心痛又何嘗不可偽作?太宗密奏建成、元吉淫亂後宮,此暖昧之事,難於徵信。高祖許太宗明當鞫問,而太宗先命長孫無忌伏兵門側。建成入參,並未持兵,則建成殺弟之意可知。建成、元吉至臨湖殿,覺變,反走,太宗從而呼之,元吉張弓射太宗,再三不彀,太宗射建成殺之,元吉中矢走,尉遲敬德追殺之。既系彼此爭訟,則靜待鞫治可耳,何必伏兵側門、推刃同氣?可見密告之事,全非事實也。夫新舊《唐書》悉本實錄。史載太宗命房玄齡監修國史,帝索觀實錄,房玄齡以與許敬宗等同作之高祖,今上實錄呈覽,太宗見書六月四日事,語多隱諱,謂玄齡曰:「周公誅管、蔡以安周,季友鴆叔牙以存魯,朕之所為,亦類是耳,史官何諱焉?」即命削去浮詞,直書其事。觀此,則唐初二朝實錄,經太宗索觀之後,不啻太宗自定之史實矣。開國之事,尚有溫大雅《起居注》可以考信,其後則無異可考,溫公亦何能再為考校哉!
明人鄭曉論建成事,謂中國開創之君,其長子多不得安。今案,夏啟嗣禹、而太康失國;太甲、湯之長孫而被放;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秦殺太子扶蘇;漢惠帝立而無後,主漢祀者為文帝子孫;東漢光武長子東海王中被廢;劉禪,昭烈嫡子,而輿親降魏;孫亮乃權之少子;晉司馬師無後;惠帝庸劣,懷、愍皆惠帝之子;宋營陽王被弒;齊鬱林王為明帝所殺;梁昭明太子早卒,武帝舍長孫而立簡文,後為侯景所弒;陳武帝殂時,其子昌歿於長安,兄子文帝入嗣大統;隋文帝廢太子勇而立煬帝;唐太子建成為太宗所殺;五代異姓為繼,不足論;宋太祖不得傳位於子;明懿文太子早卒,太祖嫡孫為燕王所篡。綜觀數千年來,自周而後,開國之君,長子每多不利,形家言震為長子,方位在東,中國西北高百東南下,故長子屯蹇者多。形法雖不足信,亦甚可怪也。
太宗嘗稱房謀杜斷。今觀唐人記載,當定天下之初,二人實未嘗有所建樹。歷代開國勛臣,皆有定國大計。蕭何入關,首收圖籍;高祖封於漢中,心懷不平,何謂猶愈於死;進韓信為大將;居關中,轉氵曹給軍,補所不足。劉基佐明,其謀雖秘密,亦有可知者--明祖初奉韓林兒正朔,歲首設御座行禮,基獨不拜,曰:「牧豎耳,奉之何為?」明祖問征討大計,時陳友諒據上流,張士誠據下流,基謂先滅陳則張氏勢孤,天下可一舉而定也。蕭、劉二人,有定國大計,彼房、杜何有焉?其的謂謀斷者,恐即為太宗謀奪宗嗣而已。今觀房、杜之才,守成有餘,開創不足。然氣度亦自恢廓,魏徵、王珪入參帷幕,房、杜未嘗排擠;馬、周上書,數年間階位特進,房、杜亦不嫌忌。玄齡自言最慕袁安,嘗集古今家誠,書於屏風,以教諸子:漢袁氏累葉忠節,吾心所尚,爾宜師之。然玄齡子遺直襲爵,幼子遺愛欲奪之,卒以謀反伏誅,此即效乃父之佐人殺兄也。杜如晦子荷,參太子承乾逆謀,欲廢太宗為太上皇,乃敗坐誅,此亦效乃父子與人家事也。以逆為訓,故子姓效尤。王績(無功,王通之弟)嘗上書玄齡,勸其功成身退,否則有滅族之禍。有識之士,見之審矣(績稱玄齡為梁公,則玄齡非文中子弟子可知)。
明成祖興靖難之師,入都後,革除建文年號,以建文四年為洪武三十五年(洪武訖三十一年)。建文無實錄,故事跡可信者少。其初忌諱至深,至嘉靖、萬曆而稍弛,遜國時事漸見記錄,稗官野史亦有記載,言人人殊,莫衷一是。史稱建文即位,即興削籓之議。周、代、湘、齊、岷諸王,相繼以罪廢黜,此一事也。燕王,建文所深忌,而《明史》紀事則稱建文元年,燕王入覲,由皇道入,登陛不拜,御史曾風韻劾以大不敬。帝詔,至親勿問。三月,燕王還國。修《明史》時,硃竹垞備論此事之非(見《史館上總裁第四書》),此又一事也。建文之謀主為齊泰、黃子澄,而方孝孺亦建文所深信。理學之徒雖竭力為方氏辯護,實則反間燕王父子者,方氏也。時燕兵掠沛,方氏以燕世子仁厚,其弟高煦狡譎有寵,時奪嫡之謀,因白帝遣人齎璽書往北平賜世子,世子得書不啟封,送之燕軍。由此觀之,削籓之事,不令齊、黃諸人矣。明人小說載成祖待建文諸臣至為慘酷,云:鐵鉉守濟南,突破燕兵,幾擒成祖,後被執,成祖烹之,今南京鐵湯池即鉉就義地也。又云:戮殺建文臣子之妻,命上元縣扛屍至遠城與狗子吃。又云:程濟從建文出為僧(案:程濟事跡,《明史》亦略有記載,謂濟本岳池教諭,建文即位,濟上書言某月日北方兵起,建文以為非所宜言,逮捕將殺之,濟大呼請囚,云:如言不驗,誅死未晚。乃下獄。及燕兵起,釋之,改官編修,參北征將軍。徐州之捷,諸將樹碑紀功,濟一夜注祭,人莫測。後燕王過徐,見碑大怒,趣左右椎之,再椎,遽曰:「止,為我錄文來!」已,按碑行誅,無得免者。而濟名適在椎脫處。濟嘗與人書曰:「君為忠臣,我為智士」)。凡此所載,其皆可信耶?否耶?吾讀《致身錄》、《從亡錄》諸書,終覺其似黎邱眩人。《致身錄》為吳江史仲彬所作,潘次耕堅持無此等事,至與史氏子孫互毆。故建文一代,無實錄可據,采之野史,失實者多矣。
以上所述,皆非無故懷疑。一則太史公紀六國時事,無所取材,取諸其人自著之書,不免失之浮誇;二則王莽之事,同此一人,而前後愚智懸絕,當出光武諸臣之曲筆;三則建成、元吉之事,有溫大雅《起居注》可供參證,房玄齡主修之國史,太宗不無自定之嫌;四則建文遜國之事,世無實錄,采之野史,未必可信。孔子曰: 「多聞闕疑,多見闕殆。」故必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方足以言懷疑。若矜奇炫異,抹殺事實,則好學之士不當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