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國學講演錄/小學略說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小學二字,說解歧異。漢儒指文字之學為小學。《漢書·藝文志》:「古者八歲入小學。」《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九數。六書著,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也。」而宋人往往以灑掃、應對、進退為小學。段玉裁深通音訓,幼時讀硃子《小學》,其文集中嘗言:「小學宜興全體,文字僅其一端。灑掃、應對、進退,未嘗不可謂之小學。」案《大戴禮·保傅篇》:「古者八歲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小藝即《詩》、《書》、《禮》、《樂》,大節乃大學之道也。由是言之,小學固宜該小藝、小節而稱之。

保氏所教六書,即文字之學。九數則《漢書·律曆志》所云:「數者,一十百千萬是也。」學習書數,宜於髫齔;至於射御,非體力稍強不能習。故《內則》言:「十歲學書計,成童學射御。」《漢書·食貨志》言:「八歲入小學,學六甲、五方、書計之事。」《內則》亦言六歲教之數與方名,鄭注以東西釋方名,蓋即地理學與文字學矣。而蘇林之注《漢書》,謂方名者四方之名,此殊不足為訓。童蒙稚呆,豈有不教本國文字,而反先學外國文字哉?故師古以臣瓚之說為是也。

漢人所謂六藝,與《周禮·保氏》不同。漢儒以六經為六藝,《保氏》以禮、樂、射、御、書、數為六藝。六經者,大藝也;禮、樂、射、御、書、數者,小藝也。語似分歧,實無二致。古人先識文字,後究大學之道。後代則垂髫而諷六經;篆籀古文,反以當時罕習,致白首而不能通。蓋字體遞變,後人於真楷中認點畫,自不暇再修舊文也。

是正文字之小學,括形聲義三者而其義始全。古代撰次文字之書,於周為《史籀篇》,秦漢為《倉頡篇》,後復有《急就章》出。童蒙所課,弗外乎此。周興嗣之《千字文》,《隋書·經籍志》入小學類。古人對於文字,形聲義三者,同一重視。宋人讀音尚正,義亦不敢妄談。明以後則不然。清初講小學者,止知形而不知聲義,偏而不全,不過為篆刻用耳。迨乾嘉諸儒,始究心音讀訓詁,但又誤以《說文》、《爾雅》為一類。段氏玉裁詆《漢志》入《爾雅》於《孝經》類,入《倉頡篇》於小學類,謂分類不當。殊不知字書有字必錄,周秦之《史》、《倉》,後來之《說文》,無一不然。至《爾雅》乃運用文字之學。《爾雅》功用在解釋經典,經典所無之字,《爾雅》自亦不具。是故字書為體,《爾雅》為用。譬之算術,凡可計數,無一不包。測天步歷,特運用之一途耳。清人混稱天算,其誤與混《爾雅》字書為一者相同。《爾雅》之後,有《方言》,有《廣雅》,皆為訓詁之書,文字亦多不具。故求文字之義,乃當參《爾雅》、《方言》;論音讀,更須參韻書,如此,文字之學乃備。

乾嘉以後,人人知習小學,識字勝於明人。或謂講《說文》即講篆文,此實謬誤。王壬秋主講四川尊經書院,學生持《說文》指字叩音,王謂爾曹喻義已足,何必讀音?王氏不明反語,故為是言。依是言之,《說文》一書,止可以教聾啞學生耳。

今人喜據鐘鼎駁《說文》。此風起於同、光間,至今約六七十年。夫《說文》所錄,古文三百餘。古文原不止此,今洛陽出土之三體石經,古文多出《說文》之外。於是詭譎者流,以為求古文於《說文》,不知求之鐘鼎。然鐘鼎刻文,究為何體,始終不能確知。《積古齋鐘鼎款識》釋文,探究來歷,不知所出,於是諉之曰昔人。自清遞推而上,至宋之歐陽修《集古錄》。歐得銅器,不識其文,詢之楊南仲、章友直(楊工篆書,嘉祐石經為楊之手筆;章則當時書學博士也)。楊、章止識《說文》之古文,其他固不識也,歐強之使識,乃不得不妄稱以應之。《集古錄》成,宋人踵起者多,要皆以意測度,難官逭妄斷之譏。須知文學之學,口耳相受,不可間斷。設數百年來,字無人識,後人斷無能識之理。譬如「天地玄黃」,非經先生中授,如此數千年,口耳相受,故能認識。或有難識之字,字書具在。但明反切,即知其音。若未注反切,如何能識之哉?今之學外國文者,必先認識字母,再求拼音,斷無不教而識之理。宋人妄指某形為某字者,不幾如不識字母而誦外國文乎?

宋人、清人,講釋鐘鼎,病根相同,病態不同。宋人之病,在望氣而知,如觀油畫,但求形似,不問筆畫。清人知其不然,乃皮傅六書,曲為分剖,此則倒果為因,可謂巨謬。夫古人先識字形,繼求字義,後乃據六書以分析之,非先以六書分析,再識字形也。未識字形,先以六書分析,則一字為甲為乙,何所施而不可?不但形聲、會意之字,可以隨意妄然,即象形之字,亦不妨指鹿為馬。蓋象形之字,並不纖悉工似,不過粗具輪廓,或興其一端而已。如■字略象人形之側,其他固不及也。若本不認識,強指為象別形,何不可哉?倒果為因,則甲以為乙,乙以為丙,聚訟紛紛,所得皆妄。如只摹其筆意,賞其姿態,而闕其所不知,一如歐人觀華劇然,但賞音調,不問字句,此中亦自有樂地,何必為扣槃、捫燭之舉哉!

宋人持望氣而知之態度以講鐘鼎,清人則強以六書分析之。然則以鐘鼎而駁《說文》,其失不止編閏奪正而已。嘗謂鐘鼎款識,不得闌入小學;若與法貼圖象,並列藝苑,斯為得耳。「四庫書」列入藝術一類,其見精卓。其可勉強歸入小學類者,惟有研究漢碑之書,如洪氏《隸釋》、《隸續》之類而已。文字之學,宜該形聲義三者。專講《說文》,尚嫌取形遺聲;又何況邈不可知之鐘鼎款識哉!蓋文字之賴以傳者,全在於形。論其根本,實先有義,後有聲,然後有形,緣吾人先有意思,後有語言,最後乃有筆畫也(文字為語言代表,語言為意想之代表)。故不求聲義而專講字形,以資篆刻則可,謂通小學則不可。三者兼明,庶得謂之通小學耳。《說文》以形為主,《爾雅》、《方言》以義為主,《廣韻》之類以聲為主。今人與唐宋人讀音不同,又不得不分別古今。治小學者,既知今音,又宜明了古音。大徐《說文》,常言某字非聲,此不明五代音與古音不同故也。欲治小學,不可不知聲音通轉之理。段注《說文》,每字下有古音在第幾部字樣,此即示人以古今音讀之不同。音理通,而義之轉變乃明。大徐《說文》,每字下註明孫愐反切,此唐宋音,而非漢人聲讀。但由此以窺古音,亦初學之階梯也。要之,形為字之官體,聲義為字之精神,必三者具而文字之學始具。

許君之言曰:「惟初太極,道立於一。」一之為字,屬指事。蓋人類思想,由簡單以至繁複,苦結繩之不足致治,乃有點畫以作識記,則六書次第,以指事居首為最合,指事之次為象形。《說文》之界說曰:「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二■是也。」「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屈,日月是也。」此皆獨體之文,繼後有形聲、會意,則孳乳而為合體之字。故形聲之界說曰:「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會意之界說曰:「比類合誼,以見指捴,(戈止)信是也。」指事、象形在前,形聲、會意在後,四者具而猶恐不足,則益之以轉注,廣之以假借,如是,則書契之道畢,憲象之理彰。

指事之異於象形者,形象一物,事晐眾物。以二■為例,二■所晐者多,而日月則僅表一物。二■二字,視之察之,可知其在上在下。此指事之最易明白者,故許君舉以為例。

指事之字,除二■外,計數之字,自一至十,古人皆以為指事。但■字從入從八,已屬會意。四字象形,尚非指事,惟籀文作■,確係指事。按:莽布六七八九作■■■■,或為最初之古文,極合於「察而見意」之例。若■兩篆,殊不能「察而見意」也。

六書中之指事,後人多不瞭然。段氏《說文注》言指事者極少。王籙友《釋例》、《句讀》,凡屬指事之字,悉以為會意。要知兩意相合,方得謂之會意。若一字而增損點畫,於增損中見意義者,胥指事也。若一字而增損點畫,於增損中見意義者,胥指事也。指事有獨體、合體之別,二■一二,獨體指事也。合體指事,例如下列諸字:

本,以木丁一表根。末,以木上一表顛,不,象形兼指事,一以表天,下為鳥形,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一以表地,上為鳥形,鳥飛從高,下至地也。此皆無形可象,故以一表之。又有屈曲其形以見意者,為■象人形,側其右曰■,側其右曰■,交其兩足則為■,曲其右足則為■。■均從大而略變者也,均指事也。更如屈木之顛曰■,木之曲頭,止不能上也。木中加一曰■,赤心木也。赤心不可象,以一識之也。■,牛鳴也,從牛,■象其聲氣從口出。■,羊鳴也,從羊,象氣上出。系豕足曰■,絆馬足曰■。凡此皆不別造字,即於木、牛、羊、豕、馬本字之上,加以標貼者也。

指事有減省筆畫以見意者。如■,暮也,從月半見。■,伐骨之殘也,從半■;■,義為剔肉置骨,■而得半,其殘可知。■,木之餘,斷木之首以見意。■有相背之象。■,上象鳥首,下為雙翅,張其翅,以表飛翔之狀,而迅疾之■,從飛而羽不見,疾飛則羽毛不能詳審,故略去羽毛。今山水家畫遠鳥多作十字形,意亦同也。以上皆損筆見意之指事。又有以相反為指事者。如反正為■,正乏即算術之正負,乏即負耳。反人為■,相與比敘也。倒人為■,變也,人死則化矣。反■為■,永為水長,■為分支,分支則水流長矣。■象草出於地;倒■為■,周也,川楚間有陰沉木者,山崩木倒,枝葉入地而仍生,嶺南榕樹亦反倒入地而生,此皆可見蒙密周匝之意。推予謂之■;倒予謂之■,以騙術詐惑人而取其財,斯為幻矣。■象人足,反■為■,蹈也。此皆以相反見意也。故指事有三例:一增一省一相反。今粵人減有字二畫為■,音如毛,意為無有,此俗字之屬於指事者也。

指事有兼會意,而會意有兼指事。蓋雖為會意,仍有指事之意在。■從二人相背,■從二臣相違,相背相違,亦有指事之意。兩或顛倒而成■,悖也;兩止相背而成 ■,足剌■也:亦兼指事之意。指事之例甚廣,而段氏乃以為指事甚少,此亦未之思耳。但段氏猶知指事、會意,不容廁雜;而王籙友則直以指事為會意矣。要知會意之會,乃會合之會,非領會之會也。

造字之朔,象形居先,而指事更在象形之前。蓋指事亦象形之類,惟象空闊之形,不若象形之表示個體耳。許君舉日月二文為象形例,■象日中有黑子,■象日形之半,此乃獨體象形,■類均是。至合體象形:■象果實,下從木;■象跗萼,下從木;■象阡陌之狀,而小篆作■;■,古文作■,小篆加衣為■,中象毛皮之形,皆合體象形也。■從女加-為兩乳形;■從兒,象小兒頭囟未合,亦合體象形也。自獨體象形衍而為合體象形,亦有不得不然之勢。否則無女之──,無兒之■,孰從而識其為母為兒乎?

象形之字,《說文》所錄甚多,然猶不止此數,如鐘鼎之■,即為《說文》所未錄者(鐘鼎文字,原不可妄說,但連環之■,可由上下文義而知其決然為環,經昔人謹慎考定,當可置信)。

造字之初,不過指事、象形兩例。指事尚有狀詞、動詞之別,而象形多為名詞。綜《說文》所錄,象形、指事,不過二三百字。雖先民言語簡單,恐亦非此二三百字所能達意。於是有以聲為訓之法,如:馬兼武義;火兼毀義;水有平準之義,而以水代准(古音水準相近);齊有集中之義,齋戒之齋,即假齊以行。夫書契之作,所以濟結繩之窮。若一字數義,仍不能收分理別異之功,同一馬也,或作馬義,或作武義;同一水也,或作水義,或作準義:依是則飾偽萌生,治絲而益棼矣。於是形聲、會意之作乃起。

形聲之聲,有與字義無關者,如江之工、河之可,不過取工、可二音,與江、河相近。此乃純粹形聲,與字義毫無關係者也。■部之■,皆有同心合力之意,則聲而兼義矣。蓋形聲之字,大都以形為主,而聲為客。而亦有以聲為主者,《說文》中此類甚多,如某字從某,某亦聲,此種字皆形聲而兼會意者也。王荊公《字說》,凡形聲悉認為會意,遂成古今之大謬。故理董文字,切不可迂曲詮釋。一涉迂曲,未有不認形聲為會意者。初造文字時,決不爾也。

許君舉武、信為會意之例。夫人言為信,惟信乃得謂之人言,否則與雞鳴犬吠何異?此易明者。止戈為武,解之者率本楚莊王禁暴戢兵之意,謂止人之戈。但《大雅》:「履帝武敏。」《傳》曰:「武,跡也。」則足跡亦謂之武。按《牧誓》:「不愆於六步、七步。」「不愆於四伐、五伐。」步伐整齊,則軍令森嚴,此則謂之武耳。余意止者步省,戈者伐省,取步伐之義,似較優長。但楚莊之說,亦不可廢。若解止戈為不用干戈,則未免為不抵抗主義之信徒矣。

會意之字,《說文》所錄甚少,五百四十部以形聲字為最多。《說文》而後,字書所收,字日以多,自《玉篇》、《類篇》以至《正字通》、《康熙字典》,無不後來居上。《類篇》所收,有五萬字。至《康熙字典》,無不後來居上。《類篇》所收,有五萬字。至《康熙字典》則俗體浸多於前矣。

後人造形聲之字,尚無大謬,造會意則不免貽笑,若造象形、指事,必為通人所嗤。如「丟」,去上加一,示一去不返,即覺傖俗可笑。今人造牠、她二字,以牠為泛指一切,她則專指女人。實則自稱曰我,稱第三者曰他,區別已明,何必為此並枝?依是而言,將書俄屬男,寫娥屬女,而泛指之我,當別造一牜我字以代之。若 「我師敗績」、「伐我北鄙」等語,我悉改書為牜我,不將笑絕冠纓耶?

轉注之說,解者紛繁。或謂同部之字,筆畫增損,而互為訓釋,斯為轉注。實則未見其然。《說文》所載各字,皆隸屬部首。亦有從部首省者:犛部有氂、有■,氂與 ■,非純從犛,從犛省也;爨部有■、有■,但取爨之頭而不全從爨也;畫部有畫,夢部有寐,有寤,有■,畫為畫省,寤、寐、■,皆非全部從夢。且氂,犛,牛尾也;■,強曲毛也,與犛牛非同意相受。■所以支鬲;■,血祭:亦非同意。畫,介也;畫,日之出入,與夜為介:意亦相歧。寐,臥也,雖與夢義較近,而寤則寐覺而有言,適與相反。謂生關係則可,謂同意相受則不可。不特此也,《說文》之字,固以部首為統屬,亦有特別之字雖同在一部而不從部首者。烏部有焉、有鳥,與部首全不相關,意亦不復相近;犛、■、畫、■四部,尚可強謂與考老同例,此則截然不相關矣。准此,應言建類一首,同意不相受。而江聲、曾國籓輩,堅主同部之說,何耶?

或謂建類一首者,頭必相同,如禽頭與是兕頭同是也。余謂以此說「一首」猶可,顧「同意相受」之義猶未明。且《說文》所載,虎足與人足同,燕尾與魚尾同。如言禽頭與兕同為建類一首,則此復應言建類一尾或建類一足矣。況禽頭與兕頭同在《說文》象形中,字本無多,僅為象形之一種。故知此說瑣屑,亦無當也。

戴東原謂:《說文》:「考,老也。」「老,考也。」轉相訓釋,即所謂「同意相受」。「建類一首」者,謂義必同耳。《爾雅》:「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此轉注之例也。余謂此說太泛,亦未全合。《爾雅》十二字,雖均有始義,然造字之時,初為裁衣之始;哉(即才字)為草木初。始義雖同,所指各異。首為生人之初,基為築室初。雖後世混用,造字時亦各有各義,決不可混用也。若《爾雅》所釋,同一訓者,皆可謂同意相受,無乃太廣泛矣乎?

於是許瀚出而補戴之闕,謂:戴氏言同訓即轉注,固當;然就文字而論,必也二義相同,又復同部,方得謂之轉注,此說較戴氏為精,然意猶未足。何以故?因五百四十部非必不可增損故,如烏舄焉三字,立烏部以統之,若歸入鳥部,說從鳥省,亦何不可?況《說文》有瓠部,瓠部有瓢字,瓢從瓠省,實則瓠從瓜,瓢亦從瓜,均可歸入瓜部,不必更立一部也。且古籀篆字形不同,有篆可入此部,而古籀可入彼部者,是究應入何部乎?鴟,小篆從隹;雕,籀文從鳥:應入鳥部乎?隹部乎?未易決也。轉注通古籀篆而為言,非專指小篆。六書之名,先於《說文》,貫通古籀篆三,如同部云云,但依《說文》而言,則與古籀違戾。故許氏之說,雖精於戴,亦未可從也。

劉台拱不以小學名,而文集中《論六書》一文,識見甚卓。謂所謂轉注者,不但義同,音亦相近。此語較戴氏為有範圍。轉注云者,當兼聲講,不僅以形義言。所謂 「同意相受」者,義相近也。所謂「建類一首」者,同一語原之謂也。同一語原,出生二字,考與老,二字同訓,聲復疊韻。古來語言不齊,因地轉變,此方稱老,彼此曰考;此方造老,彼處造考,故有考老二文。造字之初,本各地同時並興舉,太史採集異文,各地兼收,欲通四方之語,故立轉注一項。是可知轉注之義,實與方言有關。《說文》同部之字,固有轉注;異部之字,亦有轉注,不得以同部為限也。

《說文》於義同、音同、部首同者,必聯綿屬綴,此許君之微意也。余著《國故論衡》,曾舉四十餘字作證。今略言之,■部:{艹富},葍也,葍,{艹富}也;蓚,苗也;苗,蓚也。交互為訓,綿聯相屬,即示轉注之意。所以分二字者,許君之書,非由已創,亦參考古書而成。{艹富}、葍、蓚、苗,《爾雅》已分,故《說文》依之也。又如袒、裼、祼、裎:袒,許書作「但」;裼,古音如鬄。但、裼古雙聲,皆在透母。裸,但也;裎,但也。裎今舌上音,古人作舌頭音,讀如聽,亦在透母。裸在今來母,於古亦雙聲。此皆各地讀音不同,故生異文。由今論之,古人之文,轉今為簡。亦有繁於今者。《孟子》:「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實則但言,我、吾、卬、言,初造字時,實不相關,語言轉變,遂皆成我義。低卬之卬,言語之言,豈為自稱而造?因各地讀音轉變而假用耳。又,古人對人稱爾,稱女,稱戎,稱若,稱而,《說文》爾作氽,即造氽為對人之稱,其餘皆因讀音轉變而孳生之字。女即借用男女之女,戎即借用戎狄之戎,若即借用擇菜之若,而即借用須髯之而。古無彈舌音,女戎若而,皆入泥母。以今音準之,你音未變,戎讀為奴、為儂,而讀為奈,皆入泥母。今蘇滬江浙一帶,或稱奈,或稱你,或稱奴,或稱儂,則古今音無甚異也。又汪、潢、湖、汙四字,音轉義同。小池為汙,《左傳》:「周氏之汪。」汪訓池,亦稱為潢,今匣母,轉而為汙潢。《漢書》:「盜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左轉》亦稱潢汙行潦。汪今影母,音變為湖。汙湖陰聲,無鼻音;汪潢陽聲,有鼻音。陰陽對轉,乃言語轉變之樞紐。言與我,吾與卬,亦陰陽對轉也。語言不同,一字變成多字。古來列國分立,字由各地自造,音亦彼此互異,前已言之。今南方一縣之隔,音聲即異,況古代分裂時哉!然音雖不同,而有通轉之理。《周禮·大行人》:「屬瞽史諭書名,聽聲音。」瞽不能書,審音則准。史者史官,職主記載。「諭書名」者,汙潢彼此不同,諭以通彼此之意也。「聽聲音」者,聽其異而知其同也。汪汙潢湖,聲雖不同,而有轉變之理,說明其理,在先解聲音耳。如此,則四方之語可曉;否則,逾一地、越一國,非徒音不相同,字亦不能識矣。六書之有轉注,義即在此。不然,袒裼裸裎、汪汙潢湖,彼此焉能通曉?下三字與上一字,音既相同,義亦不異。此所謂「建類一首、同意相受」也。古者方國不同,意猶相通。造字之初,非一人一地所專,各地各造,倉頡采而為之總裁。後之史籀、李斯,亦匯集各處之字,成其《史⺮ 篇》、《倉頡篇》。秦以後字書亦然,非倉頡、史籀、李斯之外,別無造字之人也。庶事日繁,文字遂多。《說文》之後,《玉篇》收兩萬字,《類篇》收五萬字,皆各人各造而編書者匯集之。後人如此,古人亦然。許書九千字,豈叔重一人所造?亦采前人已造者耳。荀子云:「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斯明證矣。是故,轉注在文字中乃重要之關鍵。使全國語言彼此相喻,不統一而自統一,轉注之功也。今人稱歐洲語同出羅馬,而各國音亦小異。此亦有轉注之理在。有轉注尚有不相喻處,故孔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今亡矣夫!」蓋當時列國赴告,均用已國通用之字,彼此未能全喻,史官或有不識之字,則闕以存疑。周全盛時,雖諸侯分立,中央政府猶有史官可以通喻;及衰,列國依然自造文字,而史官不能喻。其初不喻者闕之,其後則指不識以為識。「今無矣夫」者,傷之也。華夏一統,中國語言,彼此猶有不同,幸有字書可以檢查。是故,不但許君有功,即野王、溫公輩,亦未始無功。又字有義有音,義為訓詁,音為反切。韻書最古者推《廣韻》,則陸法言輩亦何嘗無功哉!古有諭書名、聽音聲之事,其書不傳,後人採取其意而為音韻之書。為統一文字計,轉注決不可少,音韻亦不得不講也。

假借之與轉注,正如算術中之正負數。不轉注,文字乃多;有假借,文字乃少。一義可造多字,字即多,轉注之謂也;本無其字,依聲託事,如令、長是,假借之類也。令之本義為號令,發號令者謂之令,古之令尹、後之縣令,皆稱為令,此由本義而引申者。長本長短之長,引申而為長幼之長。成人較小孩子為長,故可引申,再引申而為官長之長,以長者在幼者之上,亦猶官長在人民之上也。所謂假借,引申之謂耳。惑者不察,妄謂同聲通用為假借。夫同聲通用,別字之異名耳。例如前後之前,許書作■,今乃作■。■,剪刀之剪也。漢以後,凡■均作前。三體石經猶不作前。夫妄寫別字,漢以後往往有之,則漢以前亦安見其必無?周公、孔子,偶或誤書,後人尊而為之諱言,於是美其名曰假借。實則別字自別字,假借自假借,烏可混為一談?六書中之假借,乃引申之義。如同聲通用曰假借,則造拼音字足矣。夫中國語之特質為單音,外國語之特質為複音。如中土造拼音字,則此名與彼名同為一音,不易分辨,故拼音之字不適於華夏。倉頡為黃帝史官,黃帝恐亦如劉裕一流,難免不寫別字耳。是故同聲通用,非《說文》所謂假借。《說文》所謂假借,乃引申之義,非別字之謂也。否則,許君何不謂「本有其字,寫成別字,假借是也」乎?「本無其字」者,有號令之令,無縣令之令;有長短之長,無令長之長:故曰無也。造一令字,包命令、縣令二義。造一長字,包長短、長幼、官長三義,此之謂假借。

外此,假借復有一例。唐、虞、夏、商、周五字,除夏與本義猶相近外,唐為大義,非地名;虞為騶虞義,非地名;商為商量義、周為周密義,均非地名。此亦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也。如別造一字,唐旁加邑為鄌,虞、商、周亦各加邑其旁,亦何不可?今則不然,但作唐、虞、商、周,非依聲託事而何?此與令長意別,無引申之義,僅借作符號而已。

外此,復有一例。如重言之聯語,雙聲之聯語,疊韻之聯語。凡與本義不相關者,皆是也。《爾雅》:「懋懋、慔慔,勉也。」「佌々、瑣瑣,小也。」「悠悠、洋洋,思也。」「烝烝、遂遂,作也。」此重言之聯語有此義無此字,亦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之假借也。參差(雙聲之聯語,參與不齊無關)、輾轉(雙聲而兼疊韻。輾,《說文》作■。■與知戀反之轉不相關),譸張(雙聲,譸或作侜,與幻義不相關),皆以雙聲為形容也。消搖(消者消耗、搖者搖動,皆無自在義)、須臾(須,頰毛也。臾,曳也。皆無頃刻義),皆以疊韻為形容也。有看似有義,實則無義者。如搶攘,《說文》無搶,作槍;攘作■:二字合而形容亂義。要之,聯詞或一有義,或均無義,皆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也,皆假借也。是故不但令長可為假借之例,唐、虞、商、周,懋懋、慔慔,參差、搶攘,均可作假借之例。由此可知假借之例有三:一引申、二符號、三重言雙聲疊韻之形容,皆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也。烏得以同聲通用當之哉(同聲通用,治小學者亦不得不講。惟同聲通用乃小學之用,非六書造字之旨耳)!

引申、符號、形容,有此三者,文字可不必盡造,此文字之所以簡而其用普也。要之,《說文》只九千字,《倉頡篇》殆不過三千字,周秦間文化已啟,何以三千字已足?蓋雖字僅三千,其用則不僅三千。一字包多義,斯不啻增加三四倍矣。

以故,轉注、假借,就字關聯而言;指事、象形、會意、形聲,就字個體而言。雖一講個體,一講關聯,要皆與造字有關。如戴氏所言,則與造字無關,烏得廁六書之列哉?余作此說,則六書事事不可少;而於造字原則,件件皆當,似較前人為勝。

造字之始於倉頡,一見於《世本》,再見於《荀子》,三見於《韓非子》,而《說文序》推至伏羲畫卦者,蓋初文之作,不無與卦畫有關,如■即坎卦是已。若漢人書坤作■,《經典釋文》亦然;宋人妄說坤為六斷,實則坤與川古音相近,■■相衍,義或近是。《爾雅·釋水》:「水中可居者曰州。」大地摶摶,水繞其旁,胥謂之州。故鄒衍有大九州之說。釋典有海中可居者四大洲之言。■者■之重也。氣字作■,與三卦近似。天本積氣,主亦相合。此三卦與初文皆有關係。言造字而推至畫卦,義蓋在是。

《序》又言:「見鳥獸蹄{辶亢}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初造書契。」此義漢儒未有所闡。案《抱朴子》:八卦象鷹隼之翮。其言當有所受。《易·系》言:「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所謂鳥獸之文者,鷹隼之翮當居其一。鷹翮左右各三。象其全則為ⅰ,去其身則為ⅱ,此推至八卦之又一說也。

造字之後,經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則文以浸多,字乃漸備。初文局於象形、指事,不給於用。《堯典》一篇,即非初文所可寫定。自倉頡至史籀作大篆時,歷年二千。其間字體,必甚複雜。史籀所以作大籀者,欲收整齊畫一之功也。故為之釐訂結體,增益點畫,以期不致淆亂。今觀籀文,筆畫繁重,結體方正:本作山旁者,重之而作屾旁;本作■旁者,重之而作■旁。較鐘鼎所作踦斜不整者,為有別矣。此史籀之苦心也。惜書成未盡頒行,即遇犬戎之禍。王畿之外,未收推行之效。故漢代發見之孔子壁中經,仍為古文。魏初邯鄲淳亦以相傳之古文書三體石經(北宋蘇望得三體石經,刻之於洛陽,見洪氏《隸續》,民十一洛陽出土石經存二千餘字)。至周代所遺之鐘鼎,無論屬於西周或屬於東周,亦大抵古文多而籀文少。此因周宣初元至幽王十一年,相去僅五十餘年。史籀成書,僅行關中,未曾推行關外故也。秦兼天下,李斯秦同文字,罷其不與秦文合者,作《倉頡》等三篇。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後世謂之小篆。今觀《說文》所錄重文,古文有三百餘字,而籀文不及二百。此因小篆本合籀。文繁重,李斯略為改省。大篆小篆,猶世言大寫小寫矣。

秦時發卒興戍,官獄繁多,程邈作隸,以趣約易。施用日廣,於是古文幾絕。秦隸今不可見,顧藹吉《隸辨》言秦隸之遺於今者,若秦量、秦權、秦詔版等。文雖無多,尚可見其大意。大概比篆書略加省改,而筆意仍為篆書。即西漢之吉金石刻,雖為隸體,亦多用篆筆書寫,與後世之挑剔作勢者不同。東漢時,相傳有王次仲者,造作八分,於是隸法漸變,即今日所稱之漢隸也。今所見之漢碑,多起於東漢中葉以後。東漢初年之《三公山碑》,尚帶篆意;《石門頌》亦然;裴岑《紀念碑》雖隸而仍兼篆筆,蓋為秦隸之遺。桓、靈時之碑刻,多作八分,蔡邕之熹平石經亦八分也。八分與隸書之別,在一有挑剔,一無挑剔,譬之顏、歐作楷,筆勢稍異耳。《說文序》又言:「漢興有草書」。衛恆言:「草書不知作者姓名。」今案:草書之傳世者,以史游《急就篇》為最先,而趙壹亦謂起秦之末。但《論語》有 「裨諶草創」之語;《屈原傳》亦有「屈平屬草稿未定」語。此所謂草,是否屬稿之際,作字草率牽連,或未定之稿曰草稿,均不可知。東周乙亥鼎文,阮元以為草篆,後人頗以為非。余謂凡筆畫本不相連,而忽牽連以書者,即可認為草書之起源。如二十並作廿,四十並作卌是矣。又古文■或作■,■從■從■,可以六書解說。■為■之上半,應作■,而今作■,不能以六書解,或古人之所謂草乎?要之,此所謂草,與漢後從隸變者不同,必從大篆來也。

《說文序》言秦燒滅經書,古文由此絕。絕者不通行之謂,非真絕也。秦石刻之■字,即古文及字,又秦碑■字,亦系古文(小篆作■)。而廿字秦碑中亦有之。蓋秦時通行篆隸,古文易亂,不過施諸碑版,一如今世通行行楷,而篆蓋墓碑,多鏤刻篆文耳。

秦漢之際,識古文者猶多。魯恭王壞孔子宅,得《尚書》、《禮記》、《春秋》、《論語》、《孝經》數十篇。《史記·儒林傳》:孔氏有古文《尚書》,孔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漢初傳《尚書》者有伏生二十九篇,而孔壁所得多十六篇。夫漢景末年,去焚書時已七十年,若非時人多識古文也,何能籀讀知其多十六篇哉?可見漢初猶多識古文也。《禮經》五十六篇,亦壁中經,中有十七篇與高堂生所傳相應;餘三十九篇,兩漢尚未亡佚。觀鄭康成注,常引逸《禮》,康成當有所受。知漢時識古文者多矣。又,《論語》亦壁中經,本系古文,而《魯論》、《齊論》,均自古文出,雖文字略異,而大旨相同。試問當時何以能識?無非景、武之間,仍有識古文者,孔安國得問之耳。又,北平侯張蒼獻《春秋左氏傳》。張之獻書,當在高后、文帝時,張以之傳賈誼,賈作訓詁,以授趙人貫公。賈由大中大夫出為太傅,在都不過一年,期時張為達官,傳授之際,蓋略詔大意而已,豈真以一十九萬字,手指口授,字字課賈生哉!則賈之素識古文可知。又《封禪書》言:武帝有古銅器,李少君識之,謂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案之果然。《太史公自序》:「年十歲則誦古文。」凡此種種,均可見古文傳授,秦以後未嘗斷絕。至漢景、武間,識古文者猶多也。且也,《老》、《莊》、《荀子》,至今古文之別,其書簡帛者,為古文無疑(作《呂覽》時,尚無小篆)。秦焚書時,當亦藏之屋壁。迨發壁後,人多能讀。不識古文,焉能為此?河間獻王得古文先秦舊書《孟子》、《老子》之屬。《孟子》亦為古文書之,余可知矣。今人多以漢高、項王為不識字。其實不讀書則有之,不識字則未然。項籍少時,學書不成,項梁教之兵法;沛公壯試為吏,皆非目不識丁者所能為。張良受太公兵法於黃石公;蕭何引《逸周書》以對高祖;楚元王與申公受詩於浮丘伯;張耳、陳余雅好儒術;賈山之祖賈祛,故魏王時博士弟子,山受學於祛,涉獵書記,凡此皆能識古文之人。漢文時,得魏文侯樂人竇公,年百八十,其書即《周禮·太司樂》章。竇公目盲,其書蓋未盲時所受,定系古文。然一獻而人能識之,可證當時識者尚多。至東漢許君之時,識古文者漸少。蓋漢以經術取土,經典一立學官,人人沿習時制,其書皆變古而為隸矣。若伏生之二十九篇,當初本為古文,其後輾轉移寫,遂成隸書。高堂生傳《禮》,最初為篆為隸,蓋不可知,《詩》則成誦於口,與焚書無關,故他書字形或有■謬,而齊、魯、毛、韓四家,並無因字體相近而致誤者。《易》以卜筮獨存,民間所傳,自田何以至施、孟、梁丘,皆漸由古文而轉變為隸,《左傳》本系古文,當時學者鮮見,《公羊》初憑口受,至胡毋生始著竹帛,為隸書無疑。大抵當時利祿之途已開,士人識隸已足,無須進研古、籀。許君去漢武時已三百餘年,歷年既久,識古文者自漸寥落。而一二古文大師,得壁中經後,師弟相傳,輾轉錄副以藏。以不立不官,故在民間自相傳授,浸成專家。此三體石經之古文所由來也。夫認識文字,今三體石經尚有異體。緣壁經古文,結體凌亂,有不能以六書解者,許君不願穿鑿,因即屏去不錄,如《穆天子傳》八駿之名,今亦不能盡識也。

漢時通行載籍,沿用隸書,取其便於誦習,而授受弟子,則參用古文。《後漢書·賈逵傳》:章帝令逵自選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氏》,人與簡紙經傳各一通。蓋簡載古文,而紙則隸寫。至鄭康成猶然,康成《戒子書》云:「所好群經率多腐敗,不得於視堂寫定,傳與其人。」所謂腐敗者,古文本也。

馬、鄭《尚書》,字遵漢隸;而三體石經之古文,則邯鄲淳自有所受。若今世所行之偽古文《尚書》,《正義》言為鄭沖所作,由魏至晉,正三體石經成立之時,鄭沖即依石經增改數篇,以傳弟子。東晉元帝時,梅賾獻之於朝。人見馬、鄭本皆隸書而此多古字,遽信以為真古文孔《傳》,遂開數千年聚訟之端。今日本所謂足利本隸古定《尚書》,宋薛季宣《書古文訓》,字形槐怪,大體與石經相應。敦煌石室所出《經典釋文》殘卷,亦與之有相應。郭忠恕《汗簡》,徵引古文七十一家,中有古《尚書》,亦與足利本及《書古文訓》相應。蓋此二書乃東晉時之《尚書》,雖非孔壁之舊,而多存古字,亦足寶矣。

唐人不識古文,所作篆書,劣等字匠。唐高宗時之《碧落碑》,有真古文,亦有自造之字。北宋以還,鐘鼎漸漸發現。宋人釋鐘鼎文者,大都如望氣而知。清人則附會六書,強為解釋。夫以鐘鼎為古物,以資欣賞,無所不可;若欲以鐘鼎刻鏤,校訂字書,則適得其反耳。至如今人嘩傳之龜甲文字,器無徵信,語多矯誣。皇古占卜,蓍龜而外,不見其他。《淮南子》云:「牛蹄彘顱,亦骨也,而世弗灼;必問吉凶於龜者,以其歷歲久矣。」可見古人稽疑,靈龜而外,不事骨卜。今乃獸骨龜厭,紛然雜陳,稽之典籍,何足信賴?要知骨卜一事,古惟夷■用之,中土無有也。《莊子》言宋元君得大龜,七十二鑽而無遺策。唐李華有《廢卜論》,可見龜卜之法,唐代猶存。開元時孟詵作《食療本草》,宋蘇頌《圖經》及《日華本草》,皆言已卜之龜,必有鑽孔,名之曰漏天機。雖絕小之龜,亦可以鑽十孔。鑽孔多則謂之敗龜板也。夫灼龜之典,載於《周禮》。鑿孔以灼,因以觀兆。無孔則空氣不通,不能施燋,無以觀兆。今所得者,累然成貫,而為孔甚少,不可灼卜。或者方士之流,偽作欺人。一如《河圖》、《洛書》之傅合《周易》乎?其文字約略與金文相似。蓋造之者亦撫摹鐘鼎而異其鈎畫耳。夫鐘鼎文字,尚有半數可認,亦如二王之草書箋貼,十有六七可識。余則難以盡知,不妨闕疑存信。若彼龜甲文者,果可信耶?否耶?

貴州有《紅崖碑》,摩崖巨刻,足壯觀瞻。惟文字為苗為華,訖不可知。鄒漢勛強為訓釋,真可謂器真而解之者妄。又如古人刀布,不可識者甚多,周景王大錢,上勒 ■、■二文,解之者或謂寶貨,或以為燕貨。錢文類此者多,學者只可存而不論。大抵鐘鼎文之可識者,十可七八,刀布則十得五六,至於龜甲,則矯誣之器、荒忽之文而已。

古昔器物,近代出土愈多,而作偽者則異其心理。大抵輕而易舉者,為數必眾。鐘鼎重器,鑄造非易,故偽者尚少;刀布之類,聚銅熔淬,亦非巨資不辦。至於龜甲,則剛玉刻畫,頃刻可成。出土日眾,亦奚怪哉!

是故,居今而研文字,當以召陵正書為歸;外此則求古文於三體石經,亦屬信而有徵。至於籀文,則有石鼓文在。如是而一軌於正,庶不至誤入歧途矣。

語言不憑虛而起,文字附語言而作。象形象聲,神旨攸寄;表德表業,因喻兼綜。是則研討文字,莫先審音。字音有韻有紐:發聲曰紐,收聲曰韻。茲先述韻學大概。韻分古音、今音,可區別為五期,悉以經籍韻文為準。自《堯典》、《皋陶謨》,以至周秦漢初為一期;漢武以後至三國為一期;兩晉南北朝又為一期;隋唐至宋亦為一期;元後至清更為一期。泛論古音,大概六朝以前多為古音。今茲所謂古音,則指兩漢以前。泛論今音,可舉元明清三代,今則以隋為今音。此何以故?因今之韻書俱以《廣韻》為準,而言古音則當以《詩經》用韻為準故。

《廣韻》之先為《切韻》。隋開皇初,陸法言與劉臻等八人共論音韻,略記綱紀,後定為《切韻》五卷。唐孫愐勒為《唐韻》,至宋陳彭年等又增修為《廣韻》。古今音之源流分合,悉具於是。

泛論古音有吳才老之《韻補》,雖界限凌亂,而能由《廣韻》以推《詩經》用韻分部,實由此起。至今音則每雜有方音。《廣韻》二百六韻,即以平聲五十七韻加入聲三十四韻,亦有九十一韻。以音理論,口齒中能發者不過二十餘韻,何以《廣韻》多至此數?此因《廣韻》雖以長安音為主,亦兼各處方音,且又以古今沿革分韻故也。

漢人用韻甚簡,而六朝漸繁。即漢前人用韻亦比漢朝為繁。如孔子贊《易》,老子著《道德經》,皆協韻成文。至漢人之詩,用韻尚謹嚴,賦已不甚謹嚴;若焦氏《易林》,用韻亦復隨意;他若《太史公自序》之敘目,及《漢書》之述贊,用韻更不嚴矣。宋鄭庠分古音為六部,後人言鄭之分部止合於漢人用韻,且亦僅合於《易林》、述贊之類,不合於賦,更不合於詩。

顧亭林之《唐韻正》、《古音表》析為十部,律以漢詩用韻,未盡密合。江慎修改為十三部,雖較為繁密,仍嫌不足。戴東原《聲類表》分平聲十六韻,入聲九韻。平聲陰陽各半,而閉口韻有陽無陰,入聲僅系假設,所以實得十有六韻。古音至戴氏漸臻完密。段懋堂《音韻表》分十七部,孔巽軒《詩聲類》分十八部,王懷祖分二十一部,與鄭氏之說相較,相差甚遠。然王氏之二十一部,尚有可增可減之處。

自唐以來,以今音讀古之辭賦,一有不諧,便謂叶韻。陸德明見《詩》「燕燕於飛」以南與音、心為韻,以為古人韻緩,不煩改字。要知音、心屬侵,南屬覃,晉人尚不分部,陸氏生於陳時,已不甚明古音,自叶韻之說出,而古人正音漸晦。借葉之一字,以該千百字之變,天下豈有此易簡之理哉!清高宗作詩,至無韻可押,強以其字作他音協之。自古至今,他人斷無敢如此妄作者。明陳第言,凡今所稱協韻,皆即古之本音,非隨意改讀,輾轉遷就,如母必讀米,馬必讀姥,京必讀疆,福必讀偪之類。歷考諸篇,悉截然不紊。且不獨《詩經》為然,周秦人之韻文,無不皆然。且童謠及夢中歌謠,斷不至有意為叶韻之事。若《左》昭二十五年傳載《鴝鵒歌》,野讀墅,馬讀姥;哀十七年傳,衛侯夢渾良夫被發之呼,瓜音為姑是也。自此說出,而韻學大明。清人皆信古本音之說,惟張成孫不信之,謂古人與我相隔二千年,不能起而與之對語,吾人何由知其本音正讀如此乎?然以反切定韻,最為有據。如等字一多肯切、一多改切,莽字一模朗切、一莫補切。等本與待相通借,多改切之等即出於待;莫補切之莽,古書中不乏其例,《離騷》莽與序、暮為韻,又莽何羅即馬何羅(漢武帝時,馬何羅與弟馬通謀反伏誅。通之後為馬援,援女為明德皇后,惡其先人叛逆,恥與同宗,改稱之曰莽),馬,漢音讀姥,莽、馬同聲,此古本音之極有憑證者也。

《集韻》所收古音,比《廣韻》為多。《經典釋文》所無之字音,《集韻》時有之。如天,一音他前切,一音鐵因切。馬,一音莫下切,一音滿補切。下,一音胡雅切,一音後五切。在唐以前之韻書都無此音。意者丁度等撰《集韻》時,已於《詩經》、《楚辭》中悟得此理,故本音之說,雖發自陳第,而《廣韻》、《集韻》已作驊騮之開道。是故求古韻,須知其音讀原本如此,非隨意改讀,牽強遷就。《易》、《詩》、《老子》、《楚辭》如此,後漢六朝之韻文亦如此。

唐杜、韓之詩,有意摹古,未必悉合《唐韻》。杜詩於入聲韻每隨意用之。韓則有意用古。其用韻或別有所本,亦未可知。古代韻書今僅存一《廣韻》矣。魏晉六朝之韻書,如李登《聲類》、呂靜《韻集》,悉不可見。意者唐人摹古擬古諸作,乃就古人所用之韻而仿為之,必非《唐韻》亦如此也。自天寶以後,聲音略有變動。白樂天用當時方音入詩,如《琵琶行》以住、部、妒、污、數、度、故、婦為韻,上去不分,非古非今。此音晚唐長安之音,婦、畝、富等字,皆轉入語、虞、姥、御、遇、暮諸韻,觀慧琳《一切經音義》可知。

唐韻分合,晚唐人已不甚知,宋人更不知之。宋人作詩,入聲隨意混用,詞則常以方音協之。北宋人詞,侵、覃與真、寒不混,而南宋人詞則混用不分矣。須知侵、覃閉口音,以半摩字收之,真、寒不閉口,以半那字收之。今交、廣人尚能分別。此其故,當系金元入據中原之後,胡人發音不準,華人漸與同化,而交、廣僻在嶺南,尚能保存古音。今江河之域,三山二音不分,兩廣人聞之,必嗤為訛音,而在唐時或已有此等讀法。是故唐人有嘲人語不正詩,以其因、陰混用,不分閉口不閉口也。

日人讀我國之音,有吳音、漢音之別。吳音指金陵音,漢音指長安音。聽其所讀漢音,實與山西西部、陝西東部略近。吾人今讀江與陽通,江西人讀江為龔,發聲時口腔彎窿,與東音相近。陽韻日本漢音讀陽若遙,章讀如宵,張讀如敲,正與山、陝人方音相似,此蓋唐人音讀本如此也。

欲明音韻,今音當以《廣韻》為主;古韻以《詩經》為主,其次則《易》贊、《楚辭》以及周秦人之韻文。顧亭林初欲明古音以讀《詩經》,其結果反以《詩經》明古音。詩即歌曲,被之管弦,用韻自不能不正,故最為可據。陳第《毛詩考》未分部,顧氏分十部,仍以《廣韻》之目為韻標。因《廣韻》雖系一時之音,尚有酌古准今之功。有今韻合而古韻分者,《廣韻》亦分之;有今韻分而古韻合者,《廣韻》亦分之。如支脂之為一類,唐後不分,而六朝人分之。東冬鍾江為一類,江韻古音與東冬鐘相同,所以歸為一類。然冬韻古音,昔人皆認為與東相近。孔巽軒則以為冬古音與東鍾大殊,而與侵最近;嚴鐵橋更謂冬即侵也,不應分為二類。要之,冬侵相近,其說是也。至於取《廣韻》部目以標古韻,本無不合。亦有人不喜用《廣韻》部目者,如張成孫《說文諧聲譜》,以《詩》中先出之字建首是也。要知用一字標韻,原不過取其聲勢大概如此,今不用《廣韻》標目而用他字,其所以為愈者何在?阮芸台元不知韻學,以為張氏之書,一掃千古之障,其實韻目只取其收聲耳。戴東原深知此理,故《聲類表》取喉音字標目,如東以翁、陽以央,則頗合音理矣。是故廢《廣韻》之譜而自立韻標,只有戴法可取。

戴氏不但明韻學,且明於音理。欲明韻學,當以《詩經》之用韻仔細比勘,視其今古分合之理。欲明音理,當知分韻雖如此之多,而彼此有銜接。吾人若細以口齒辨之,識其銜接之故,則可悟陰陽對轉之理、弇侈旁通之法矣。對轉之理,戴氏發明之,孔氏完成之。

前之顧氏,後之段氏,皆長於韻學,短於音理。江氏頗知音理,戴氏最深,孔氏繼之。段氏於《詩經》、楚《騷》、周秦漢魏韻文中,發現支脂之三韻,古人分別甚嚴,而仍不識其所以分別之理,晚年詢之江有誥,有得聞其故死而無憾之言。江雖於音理較深,亦未能闡明其故。蓋音理之微,本非倉卒所能豁然貫通也。如不知音理而妄談韻學,則必如苗仙麓之讀《關睢》鳩、洲、仇入《廣韻》蕭、豪韻矣。顧亭林音理不深,但不肯矯揉造作,是以不如苗病之多。如歌麻二字,古人讀麻長音,讀歌短音,當時爭論甚多,顧不能決,此即不明音理故也。居今日而欲明音韻之學,已入門者,宜求音理;未入門者,先講韻學。韻學之道,一從《詩經》入手,一從《廣韻》入手。多識古韻,自能明其分合之故。至求音理,則非下痛切工夫不可。

今人字母之稱,實不通之論也。西域文字以數十字輾轉相拼,連讀二音為一音,拼書二字為一字,故有字母之制。我國只有《說文》部首,可以稱為字母,《唐韻》言紐以雙聲疊韻,此以二音譬況一音,與梵書之以十四字母貫一切音者大異。唐末五代時,神珙、守溫輩依附《華嚴》、《涅盤》作三十六字母。至宋沈括、鄭樵諸人,始盛道之。然在唐宋以前,反語久已盛行。南北朝人好為體語,即以雙聲字相調侃。《洛陽伽藍記》載李元謙過郭文遠宅,見其門閥華美,乃曰:「是誰第宅」?郭婢春風出曰:「郭冠軍家。」元謙曰:「彼婢雙聲。」春風曰:「■奴慢罵。」元謙服婢之能。蓋雙聲之理從古已具也。

今之三十六字母排次亦不整齊,如喉音、牙音均可歸喉,半齒、彈舌應歸舌頭,故當改為:

疑應讀如豈而齊齒呼之,泥應讀你平聲,從音廣東呼之最清。非、敷二紐,今人不易分別。江慎修言,非發聲宜微開脣縫輕呼之,敷送氣重呼之,使敷音為奉之清,則二母辨矣。如芳字為敷紐,敷方切。方字為非紐,府良切。微音惟江浙人呼之最為分明,粵人讀入明紐,北音讀入喻紐。知、徹、澄,南音往往混入照、穿、床,閩人讀知如低,則舌上歸於舌頭矣。錢竹汀言古音無舌頭舌上之分,知、徹、澄三紐,古音與端、透、定無異,則閩語尚得古音之遺。又輕脣之字,古讀重脣。非、敷、奉古讀入幫、滂、明,直至唐人猶然。錢氏發明此理,引證甚多。《廣韻》每卷後附類隔更音和切。類隔者,謂切語上字與所切之字非同母同位同等也;音和則皆同。錢氏謂類隔之說不可信,今音舌上,古音皆舌頭;今音輕脣,古音皆重脣也。且不獨知、徹、澄古讀入端、透、定,即娘、日二紐,古並歸泥。泥今音讀你之平聲,尼讀入娘母,而古讀則尼與泥無異。仲尼之母禱於尼丘,生而首上圩頂,因名曰丘,字曰仲尼。《爾雅·釋丘》:「水潦所止:泥丘。」《說文》:「(丘尼),反頂受水丘也。從泥省,泥亦聲。」漢碑仲尼有作仲泥者,《顏氏家訓》言「仲尼居」三字,《三蒼》尼旁益丘,可見古音尼、泥同讀。娘,金人讀之似良,混入來紐。而來、日古亦讀入泥紐。如:戎陵今讀日紐,古音如農。若,古讀女六切。如,古讀奴。爾,古讀你。《詩·民勞》:「戎雖小子。」《箋》云:「戎猶汝也。」今江浙濱海之人。尚謂汝為戎。古人稱人之詞曰乃爾、戎、若,皆一聲之轉。仍,今在日紐,古人讀仍與乃通。《爾雅》「仍孫」、《漢書·惠帝紀》「內外公孫、耳孫」,師古曰:「仍、耳聲相近,蓋一號也」。仍從乃得聲。則仍、耳古皆在泥紐矣。由是言之,知、徹、澄古歸入端、透、定。非、敷、奉、微,古讀如幫、滂、並、明。娘、日並歸泥。是三十六紐減去其九,僅存二十有七耳。陳蘭甫據《廣韻》切語上字,以為喻、照、穿、床、審五紐,俱應分而為二。因加於、莊、初、神、山五紐,而明、微則不別,合成四十紐。但齒音加四而脣吻不能盡宣。喻分為於,同為撮口,紐音亦無大殊。陳說似未當也。然如江慎修視若神聖,以為不可增減,亦嫌未諦。如收聲之紐,今讀娘紐而入清音,則多一紐矣。來紐濁音,今有拎字,則為來紐清音,則又多一紐。聲音之道,本由簡而繁,古人只能發濁音,而今人能發清音,則聲紐自有可增者在。

清濁之分,本不甚難。堅清乾濁,見清健濁,潔清竭濁,檢清儉濁,今人習言之陰陽平,即平聲之清濁也。上去入亦皆可分清濁,惟黃河流域只能分平聲清濁,上去入多發濁音,故有陰陽上去入之說,大約起於金元之間。南方上去入亦能各分清濁。上聲較難,惟浙西人能分別較然。故言音韻者,常有五聲、七聲之辨,茲重定聲紐清濁發送收列表於下:

音呼分等,有開合之分,《切韻指掌圖》首列為圖。圖為宋人所作,世稱司馬溫公所撰,似未必是。開合之音,各有洪細。開口洪音為開口,細音為齊齒。合口洪音為合口,細音為撮口。可舉例以明之,如見紐見為齊齒,干為開口,觀為合口,卷為撮口。音呼應以四等為則,今之講等韻者,每謂開合各有四等,此則虛列等位,脣吻所不能宣,吾人所未敢深信也。

古人分韻,初無一定規則,有合撮為一類、開齊為一類者,有開齊合撮同歸一類者,亦有開齊分為兩類者。此大《廣韻》中可細自求之。古韻歌與羈、姑與居同部,今韻歌、支、模、魚各為一韻。論古韻昔人意見各有不同。段懋堂以為真與諄、侯與幽均宜異部,戴東原則以為可不分。實則分之固善,合之亦無不可。侯、幽二韻,《詩經》本不同用,真、諄之應分合,一時亦難論定。蓋以開齊合撮分韻,古人亦未斛若畫一也。

孫愐撰《唐韻》,已在天寶之末。其先唐玄宗自作《韻英》,分四百餘韻,頒行學官。後其書不傳。唐人據《韻英》而言者亦甚少。大概嚴格分別,或須四百餘韻,或竟不止此數。據音理而論,確宜如此。今《廣韻》二百六韻,多有不合音理者。然部居分合之故,作者未能詳言,吾人亦不能專以分等之說細為推求。其大要則不可不知。

四聲之說,起於齊、梁。而雙聲、疊韻,由來已久。至反切始於何時,載籍皆無確證。古人有讀如、讀若之例,即直音也。直音之道,有時而窮。蓋九州風土,剛柔有殊,輕重清濁,發音不齊。更有字止一音,別無他讀,非由面授,菲能矢口。於是反切之法,應運而起。《顏氏家訓》以為反語始於孫叔然作《爾雅音義》,說殊未諦。蓋《漢書音義》已載服虔、應劭反切。不過釋經用反語,或始於叔然耳。反語之行,大約去孫不遠。《家訓》言漢末人獨知反語,魏世大行。高貴鄉公不解反語,以為怪異。王肅《周易音》據《經典釋文》所錄,用反語者十餘條。肅與孫炎說經互相攻駁。假令叔然首創反語,肅肯承用之乎?服、應與鄭康成同時,應行輩略後。康成注經只用讀若之例,則反語尚未大行。顧亭林謂經傳中早有反語,如不律為筆,蔽膝為■,終葵為椎,蒺藜為茨。然此可謂反語之萌芽,不可謂其時已有反切之法。否則許氏撰《說文》,何不採用之乎?《說文》成於漢安帝時,服、應在靈帝時,去許已六七十年,此六七十年中,不知何人首創反語,可謂一大發明。今《說文》所錄九千餘字,吾人得以盡識,無非賴反切之流傳耳。

遠西文字表韻常用喉音,我國則不然。因當時創造之人未立一定規律,所以反切第二字隨意用之。今欲明反切之道,須知上一字當與所切之字同紐,即所謂雙聲也;下一字當與所切之字同韻,即所謂疊韻也。定清濁在上一字,分等呼在下一字。如:東,德紅切,東德雙聲,東紅疊韻,東德均為清音,東紅均為合口呼。學者能於三十六字紐發聲不誤,開齊合撮分別較然,則於音韻之道思過半矣。

學者有志治經,不可不明故訓,則《爾雅》尚已。《爾雅》一書,《漢志》入《孝經》類,今入小學類。張晏曰:「爾,近也;雅,正也。」《論語》:「子所雅言。」孔安國亦訓雅言為正言。《爾雅》者,釐正故訓,綱維群籍之書也,昔人謂為周公所作,魏張揖上《廣雅》表言:周公著《爾雅》一篇,「今俗所傳三篇,或言仲尼所增,或言子夏所益,或言叔孫通所補,或言沛郡梁文所考。」硃文公不信《爾雅》,以為後人掇拾諸家傳注而成。但《爾雅》之名見於《大戴禮·小辯篇》:「魯哀欲學小辯,孔子曰:小辯破言,小言破義,爾雅以觀於古,足以辯言矣。夫弈固十棋之變,由不可既也,而況天下之言乎?」(哀公所欲學之小辯,恐即後來堅白同異之類。哀公與墨子相接,《墨子》經、說,即堅白同異之濫觴。《莊子·駢拇篇》:「駢於辯者,纍瓦結繩,竄句游心于堅白同異之間,而敝跬譽無用之言。非乎?而楊墨是已。」是楊硃亦持小辯。楊墨去魯哀不及百年,則春秋之末已有存雄無術之風,殆與晉人之好清談無異。)張揖又言:叔孫通撰置禮記,言不違古。則叔孫通自深於雅訓。趙邠卿《孟子題辭》言:「孝文皇帝欲廣遊學之路,《論語》、《孝經》、《孟子》、《爾雅》皆置博士。」可見《爾雅》一書,在漢初早已傳布。硃文公謂為掇拾傳注而成,則試問魯哀公時已有傳注否乎?伏生在文帝時始作《尚書大傳》,《大傳》亦非訓詁之書,《詩》齊魯韓三家,初只魯《詩》有申公訓故。申公與楚元王同受《詩》於浮丘伯,是與叔孫通同時之人。張揖既稱叔孫通補益《爾雅》,則掇拾之說何由成立哉!

謂《爾雅》成書之後代有增益,其義尚允。此如醫家方書,葛洪撰《肘後方》,陶宏景廣之為《百一方》。又如蕭何定律,本於《法經》。陳群言李悝作《法經》六篇,蕭何定加三篇。假令漢律而在,其科條名例,學者初不能辯其孰為悝作,孰為蕭益。又如《九章算術》,周公所作,今所見者為張蒼所刪補,人亦孰從而分別此為原文,彼為後出乎?讀《爾雅》者當作如是觀。

《爾雅》中詮詁《詩經》者,容有後人增補。即如「鬱陶,喜也」,乃釋《孟子》。「卷施拔心不死」,則見於《離騷》。又如《釋地》、《釋山》、《釋丘》、《釋水》諸篇,多雜後人之文。《釋地》中九州與《禹貢》所記不同。其「從《釋地》以下至九河,皆禹所名也」二語,或為周公故訓耳。

以《爾雅》釋經,最是《詩》、《書》。毛《傳》用《爾雅》者十得七八。《漢志》言:《尚書》古文,讀應《爾雅》,則解詁《尚書》亦非用《爾雅》不可。然毛《傳》有與《爾雅》立異處,如《履帝武敏。」武,跡也。敏,拇也。三家《詩》多從《爾雅》,毛則訓敏為疾,意謂敏訓拇,則必改為「履帝敏武」,於義方順。又如,「篨戚施」,《爾雅》以篨為口柔,戚施為面柔,誇毗為體柔;毛《傳》則謂篨不能府者,戚施不能仰者。此據《晉語》篨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為訓。義本不同,未可強合,而鄭《箋》則曰:」篨口柔,常觀人顏色而為之辭,故不能俯也;戚施面柔,下人以色,故不能仰也。」強為傅合,遂致兩傷。《經義述聞》云:豈有衛宣一人而兼此二疾者乎?然王氏父子亦未多見病人,固有雞胸龜背之人,既不能俯、亦不能抑者。謂為身兼二疾,亦無不可。毛《傳》又有改《爾雅》而義反弗如者,如《爾雅》:「式微式微,微乎微者也。」毛訓式為用,用微於義難通。又《爾雅》:「豈弟,發也。」《載驅》:「齊子豈弟」,毛訓樂易,則與前章「齊子發夕」不相應矣。

古文《尚書》,讀應《爾雅》。自史遷、馬、鄭以及偽孔,俱依《爾雅》作訓。或以為依《爾雅》釋《尚書》,當可謋然理解,而至今仍有不可解者,何也?此以《爾雅》一字數訓,解者拘泥一訓,遂致扦格難通也。如康有五訓:安也、虛也、苛也、蠱也,又五達謂之康。《詩·賓之初筵》:「酌彼康爵。」鄭《箋》云:「康,虛也。」《書·無逸》:「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偽孔訓為安人之功。不知此康安當取五達之訓。康功田功即路功田功也。《西伯戡黎》:「故天棄我,不與康食。」偽孔訓為不有安食於天下。義雖可通,而一人不能安食,亦不至為天所棄。如解為糟糠之糠,則於義較長。故依《爾雅》解《尚書》當可十得七八,要在引用得當耳。然世之依《爾雅》作訓者,多取《釋詁》、《釋言》、《釋訓》三篇,其餘十六篇不甚置意,遂至五達之康一訓,熟視無睹,迂迴難通,職是故耳。

《經義述聞·春秋名字解詁》鄭公孫僑字子產,既舉《爾雅·釋樂》之訓,大管謂之■,大■謂之產;復言僑與產皆長大之意。實則僑借為■而已。《離騷》:「吾令蹇修以為理。」理即行理之理,使也。蹇修,王逸以為伏羲氏之臣,然《漢書·古今人表》中無蹇修之名,此殆王逸臆度之言。按:《爾雅·釋樂》,徒鼓鍾謂之修;徒鼓磬謂之蹇。以蹇修為理者,彼此不能相見,乃以鐘鼓致意耳。司馬相如以琴心挑之,即此意也。是知《爾雅》所釋者廣,故書雅訓悉具於是,學者欲明訓詁,不能不能《爾雅》為宗。《爾雅》所不具者,有《方言》、《廣雅》諸書足以補闕。《方言》成於西漢,故訓尚多。《廣雅》三國時人所作,多後起之訓,不足以釋經。《詩·商頌》「受小球大球」、「受小共大共」。毛《傳》以球為玉,與共殊義,應依《廣雅》作訓,拱、球,法也。改字解經,尊信《廣雅》太過矣。要知訓詁之道,須謹守家法,亦應兼顧事實。按《呂氏春秋》:夏之將亡,太史終古抱其圖法奔商,湯之所受小共大共,即夏太史終古所抱之圖法也。《書序》「湯伐三朡,俘厥寶玉,誼伯、仲伯作典寶。」即湯所受之大球小球也。古人視玉最重,玉者,所以班瑞於群後。《周禮·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幫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谷璧、男執蒲璧。」一如後世之璽印,所以別天子、諸侯之等級也。湯受法受玉,而後可以發施政令,為下國綴旒。依《廣雅》作訓,於義未安。

宋人釋經,不信《爾雅》,豈知古書訓詁不可逞臆妄造。此如(辶多)譯西土文字,必依據原文,不差累黍,遇有未瑩,則必勤檢辭書,求其詳審。若鑿空懸解,望文生訓,鮮不為通人所笑。《爾雅》:「繩繩,戎也。」《詩·螽斯》:「宜爾子孫繩繩兮。」毛《傳》:「繩繩,戎慎也。」硃文公以為繩有繼續之義,即解為不絕貌。《爾雅》:「緝熙,光也。」毛《傳》:「緝熙,光明也。」(「緝熙」《詩經》凡四見)硃以緝纑之緝,因解為繼續也。按:《敬之篇》「學有緝熙於光明」 者,即言光明更光明。於與乎通,與微乎微之語意相同。又《書·盤庚》:「今汝■■。」《說文》:「■,拒善自用之意也。」馬、鄭、王肅所解略同,蔡、沈乃解為聒聒多言。實則古訓並無多言之意。是故,吾人釋經,應有一定規則,解詁字義,先求《爾雅》、《方言》有無此訓。一如引律斷獄,不能於刑律之外強科人罪。故說經而不守雅訓,鑿空懸解,謂之門外漢。

古人訓詁之書,自《爾雅》而下,《方言》、《說文》、《廣雅》以及毛《傳》,漢儒訓詁,可稱完備。而今之講漢學者,時復不滿舊注,爭欲補苴罅漏,則以一字數訓,昔人運用尚有遺憾之故。此如士卒精良,而運籌者或千慮一失,後起之人,苟能調遣得法,即可制勝。又如用藥,藥性溫涼,全載《本草》,用藥者不能越《本草》之外,其成功與否,悉視運用如何而已。

訓詁之學,善用之如李光弼入郭子儀軍,壁壘一新;不善用之,如逢蒙學射,盡羿之道,於是殺羿。總之詮釋舊文,不宜離已有之訓詁,而臆造新解。至運用之方,全在於我。清儒之能昌明漢學、卓越前代者,不外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