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人民服務的大道上闊步前進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在為人民服務的大道上闊步前進

——上海商業職工學習星火日夜商店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的事跡
新華社通訊員 新華社記者
1972年2月14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在偉大七十年代的第一年,上海商業戰線出現了一面鮮艷的紅旗——星火日夜商店。這個單位的職工認真學習和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全市商業單位樹立了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現在,「星火」的先進事跡正在上海商業戰線廣泛傳頌,「星火」職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正在商業戰線發揚光大。許多商店合理安排人力,主動延長服務時間,擴大經營項目,增加花色品種,改進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全心全意為工農兵服務。整個商業戰線呈現一派生氣勃勃的革命景象。

更多的「星火」在出現[編輯]

一九七○年八月,星火日夜商店的先進事跡在報上刊登以後,上海商業戰線迅速掀起了學「星火」的熱潮。一年多來,通過學「星火」,許多商店出現了革命性的喜人的變化:人的思想在變,經營作風在變,店的面貌在變。象「星火」商店那樣貫徹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全心全意為工農兵服務的單位越來越多。上海滬江飯店就是在學「星火」中湧現出來的一個典型。

黃浦江十六鋪碼頭附近的滬江飯店,每天有數以萬計的工農兵群眾從店門口經過。過去,由於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影響,這家飯店一度只經營所謂有「特色」的高級飯菜,把廣大工農兵拒之門外。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戰鬥洗禮,通過開展學「星火」的活動,這家飯店的面貌煥然一新。職工們遵照毛主席關於「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的教導,以「星火」為榜樣,把工農兵當作親人,處處熱情照顧,千方百計讓工農兵顧客在這裡吃飽、吃好。有些顧客吃的菜涼了,他們主動拿去回鍋再燒;對患有殘疾、行動不便的顧客,服務工作更加周到。人們來到這個飯店,就象到了自己的家裡一樣。廣大工農兵群眾熱烈讚揚這家飯店為「工農兵的貼心飯店」。

紅霞棉布店認真學「星火」的事例也在上海商業戰線傳開了。他們打破行業界限,在賣布的同時,開展了套裁衣片的業務,為國家、為人民節約了大量棉布。為了搞好這項工作,這個棉布店的職工們走出店堂,到附近里弄和服裝工場徵求意見。現在,他們供應的衣片已增加到二十三個品種,一百三十五個規格。同時,這家商店還通過各種方式,向工農兵顧客傳授裁剪知識。一年多來,他們供應了六萬多件省料套裁衣片,由於合理裁剪,為國家節約了一萬二千多米棉布。

前鋒皮鞋店是學「星火」的又一先進典型。他們放下「名店」架子,從方便工農兵出發,在做好櫃檯服務工作的同時,增設了修鞋的服務項目。有人認為名店搞修補,不象樣子。職工們認真學習了毛主席關於勤儉節約的教導,狠批資本主義的經營思想和經營作風。他們說:「我們做的只要是工農兵需要的,就象樣子。」近一年來,這家商店已修補了二萬多雙皮鞋。

如今,在上海商業戰線上,這種社會主義的新風尚正在得到廣泛發揚。以賣帶修、整舊翻新一類的服務項目,各行各業都開展起來。從上海第一百貨商店這樣的大店,到只有三、四個職工的小店,都積極開展修補業務。全市有一千五百多個修配服務網點和一支擁有二萬八千五百多人的修配服務隊伍,成為為工農業生產服務,為工農兵服務的一支重要力量。

這是一場思想革命[編輯]

上海商業戰線廣大革命職工從實踐中認識到,學習星火日夜商店,最重要的是要以「星火」為榜樣,認真學習和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狠抓「為什麼人」這個根本問題,自覺地改造世界觀,把立足點堅定地移到工農兵方面來。

上海勝利日夜商店和「星火」是同類型的商店,「勝利」學「星火」也比較早。這個商店第一次派人到「星火」去參觀學習時,依樣畫葫蘆地只學到一些表面的東西。看到星火商店裝了一隻公用電話機,他們回店後也裝一隻公用電話機;看到星火商店備有打氣筒,他們也搞一隻打氣筒。但顧客反映,他們還缺乏「星火」日夜商店職工那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去年年初,商店領導發動群眾,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同時再次到「星火」去取經,着重學習了「星火」日夜商店職工努力改造世界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回店以後,深入開展了學習毛主席著作的群眾運動,開展革命大批判,狠抓世界觀的改造。他們圍繞着「為什麼人」的問題,開展查方向、查態度、查感情的「三查」活動,逐步提高了服務質量。職工的思想變化了,商店的服務方向也就明確了。他們通過調查研究實行了通宵服務,並且根據工農兵的需要,增加了服務項目和品種;許多商品還降低了零售起點,半兩餅乾或糕點,半錢茶葉,商店都可以供應。工農兵群眾在深夜遇到困難,需要商店幫助解決,他們總是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幫助群眾解決困難。經過不到一年的努力,「勝利」日夜商店跨入了先進行列。

一年多來,上海實行日夜服務或早晚服務的商店星羅棋布。象「勝利」這樣實行通宵服務的商店,現在全市有二百多家,其中有食品店、飲食店、菜場等;增設早晚服務櫃的糧油店、南貨店、水果店、百貨店和增加早晚服務時間的浴室、理髮店等已有一千三百多家。

服務性行業的許多飲食店、理髮店、浴室、旅館學習「星火」以後,批判了把服務工作看成是「侍候人」的錯誤思想,廣大職工堅持用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高標準要求自己,不斷改進服務態度,進一步提高了服務質量。上海紅哨旅社是一個只有二百多張床位的小型旅館,他們除了做好日常的服務工作外,主動接待一些病人,幫助一家醫院解決病床不足的困難。這樣做雖然給服務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難,但是,他們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端茶送飯、送醫、送藥、洗衣擦身、洗腳、洗澡,全心全意為病殘旅客服務。病殘旅客親熱地稱呼紅哨旅社是工農兵的「病員之家」。上海廣中理髮店認真學習「星火」的先進經驗,在實踐中摸索服務工作規律,定期上門為老弱病殘的工農群眾理髮。他們還根據工農群眾的需要,恢復和發展了治療落枕、脫臼等服務項目,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讚揚。

上海商業戰線上湧現出的學「星火」的先進單位,有一年突變的典型,也有發揚繼續革命精神,先進更先進的單位。上海靜安區第六糧油商店是一九五八年的全國先進單位,十多年來,他們堅持為軍烈屬送糧,服務質量一向受到廣大群眾的讚揚。象這樣的先進單位,要不要學「星火」?開始時,有些同志認為「第六糧店名氣響,學不學『星火』一個樣」。針對這種驕傲自滿情緒,商店領導組織大家學習毛主席的「一分為二」的觀點,嚴肅批判了那種夜郎自大的思想,幾次到「星火」取經,用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嚴格要求自己,使服務工作更上一層樓,做得好上加好。他們合理安排人力,主動延長營業時間,實行通宵值班服務,工農兵顧客隨時都能在這個店裡買到糧油。他們看到顧客的米袋漏了,就為工農兵顧客準備了縫補米袋的針線包,有時還主動熱情地幫助工農兵顧客縫米袋。他們堅持調查研究,不斷掌握服務規律。如早晨顧客趕上班的多,要求急,他們就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儘量加快工作速度。這個商店的職工還克服了單純商業觀點,積極宣傳毛澤東思想,推動居民節約糧食。商店的領導深有體會地說:只有鬥倒驕傲自滿思想,才能學好先進經驗,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關鍵在於領導幹部思想革命化[編輯]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說:「領導一定要走在運動的前面,不要落在它的後面。」在開展學「星火」的活動中,許多商店的領導幹部帶頭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狠抓自身思想革命化,帶頭實踐,同群眾一道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全心全意為工農兵服務。

上海靜安區長壽支路菜場在開展學「星火」的活動中,有人提出要把菜場的半夜市改為通宵服務。革委會討論這個問題時,有的領導成員不同意這個意見,認為:「菜場潛力不多了,通宵服務難辦。」菜場革委會主任曾維甫沒有馬上表示意見。他遵照毛主席關於「調查就是解決問題」的教導,到菜場職工中聽取意見,許多職工說:「我們半夜市收攤的時候,許多中班下班的工人還沒買到小菜。為了人民的利益,這個問題應當解決。」老曾聽了廣大職工的意見,受到很大啟發。他想:學「星火」,群眾有高漲的革命熱情,關鍵在於領導思想革命化。

在第二次革委會會議上討論提高服務質量問題時,老曾和大家一起認真學習毛主席關於「人類總是不斷發展的,自然界也總是不斷發展的,永遠不會停止在一個水平上」的教導,批判懦夫懶漢世界觀,使大家提高了繼續革命的覺悟。在這個基礎上,領導成員統一了認識,積極帶領群眾,實行菜場日夜服務。革委會主任和其他領導成員深入到第一線跟班參加勞動,虛心聽取工農兵的意見,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為了使夜市顧客買到鮮嫩的蔬菜,這個菜場的職工主動爭取公社、生產隊的支持,在每天下午把蔬菜直接送到菜場;水產組的職工充分發揮革命積極性,到魚市場提前運魚,使夜市顧客能買到鮮活水產。他們還根據夜市顧客急於趕車回家休息的特點,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把一些蔬菜按照不同的規格,稱好、裝好,使工農兵顧客減少等候時間,攜帶又方便。

上海民康中藥店黨支部書記許開林也是一個在服務工作中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帶頭人。有一次,有個顧客到「民康」去買一種「白塔松」草藥,營業員告訴他商店裡沒有經營過這個品種,這位顧客也就失望地離開了這個藥店。不久,這個顧客又抱着「試試看」的念頭,寫了一封信給「民康」,詢問他所需要的草藥商店來貨沒有。許開林知道這件事後,就在商店革委會的一次碰頭會上提出,要設法替顧客採購到這種草藥。這時有的同志說:「這種草藥見也沒有見過。」許開林看出這個同志的畏難情緒,就同大家一起學習了毛主席的有關教導,給大家添增了力量。一位革委會成員積極和有關單位聯繫,終於在一個草藥店裡找到了這種草藥,並及時給那位顧客送上門去。由於領導的帶頭,「民康」中藥店學「星火」的活動開展得扎紮實實,服務質量不斷提高。

上海市商業戰線學習星火日夜商店的活動還在繼續深入開展。廣大幹部和職工不滿足於已有的成績,決心戒驕戒躁,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更好地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發展商業戰線的大好形勢,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