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主席無產階級教育路線的光輝照耀下,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出現了一所 ——馬背上的牧讀小學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在毛主席無產階級教育路線的光輝照耀下,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出現了一所

——馬背上的牧讀小學
《人民日報》通訊員
1969年1月11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在毛主席無產階級教育路線的光輝照耀下,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紅石窩公社紅石窩生產隊,出現了一所新型的牧讀小學。教師每天騎着馬,身背毛主席的革命寶書,帶着小黑板,跟隨牧民逐水草而居。牧民們到哪裡,教師就騎着馬跟到哪裡,進行巡迴教學。人們親切地稱這所流動的牧讀小學為「馬背上的小學」。

裕固族是我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全部人口只有四千多人,主要聚居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以畜牧為業。在黑暗的舊社會,這裡從來沒有辦過學校,裕固族貧苦牧民過着奴隸般的生活,世世代代不識字。解放後,他們在毛主席和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在政治上、經濟上徹底翻了身。他們懷着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無比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越來越迫切要求學習政治、文化,把牧區建設成紅彤彤的毛澤東思想大學校。毛主席「關於社辦、隊辦學校問題,有條件的應該允許辦」的偉大教導傳到紅石窩生產隊後,貧苦牧民們衝破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的束縛,經過幾番鬥爭,終於在一九六五年九月,建立起了一所由貧苦牧民自己管理的新型的牧讀小學。

只有三十七戶人家的紅石窩生產隊,地處南北長一百多里、東西寬五十多里的草原上。牧民們根據季節不同,隨水草遷移。牧讀小學辦起來後,處處為貧苦牧民着想,向貧苦牧民子女開門,根據牧區的特點,採取了隨畜遷移,走馬教學的辦法。課堂設在貧苦牧民的帳篷里和放牧草場上,一般六天巡迴教學一次。針對課堂教學時間少、自學時間多的情況,教師每講完一次課以後,就安排好下幾天的複習和作業,請家長督促學生複習功課和完成作業;實行「小先生」制度,讓三四年級學生輔導一二年級的學生;請生產隊幹部、貧苦牧民、獸醫保健員等當兼職教師,經常給學生講課。這樣,就有力地保證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這所牧讀小學還從牧業生產需要出發,合理安排學習、勞動、放假時間。夏天日長夜短,利用中午牲畜迴圈休息和晚上歸圈後進行教學,每次教學二小時左右;冬天日短夜長,利用早晨牲畜出圈前和晚上歸圈後教學,每次教學一小時半。每年在春季接羔、夏季剪毛和秋季配種這三個大忙季節,各放一個月勞動假。這樣,學生既能上課,又能參加放牧的輔助勞動和看管弟妹,大大方便了廣大貧苦牧民。學校一開學,全隊三十一名學齡兒童都上了學。在區完小上學的十二名學生,有十名也轉到牧讀小學。

這所新型的牧讀小學按照貧苦牧民的意願,把毛主席的著作作為主要課程。《毛主席語錄》是全校學生的必讀課。三四年級增學「老三篇」、《毛澤東著作選讀(乙種本)》和毛主席的一系列最新指示。每天堅持「天天讀」,經常開講用會,做到既學習毛澤東思想,又學習文化。在教學中突出階級教育。他們把階級教育看作是對學生「打基礎」的教育,經常請在舊社會苦大仇深的貧苦牧民講牧主階級、喇嘛、蔣馬匪幫殘酷剝削和壓迫廣大牧民的罪惡事實,開展憶苦思甜,回憶對比。同時,緊密結合本地區的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的情況,對師生進行活的階級教育,還組織師生和貧苦牧民一起,開展對敵鬥爭,開展革命大批判,徹底批判劉少奇在牧區推行的民族投降主義。在保證學習毛主席著作和進行階級教育的前提下,一二年級學習識數和單位加減法,三四年級結合牧業生產,學習一些剪毛、接羔、育羔、改良品種和防疫治療等專業知識。

這所新型的牧讀小學建立了一支由貧苦牧民、革命幹部、專職教師「三結合」的教師隊伍。牧讀學校成立時,由群眾選擇一名本民族的回鄉知識青年當教師。毛主席關於「在農村,則應由工人階級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貧下中農管理學校」的最新指示發表以後,廣大貧苦牧民經過充分醞釀討論,又選擇了苦大仇深的貧苦牧民、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隊幹部、民兵幹部、會計、獸醫保健員七人組成講師組,定期給學生進行階級教育和講軍事、畜牧知識課。專職教師不脫離隊裡的生產勞動,由隊裡記勞動工分和教學補助工分,收入和隊裡的同等勞動力相等,馬雜費和生產隊幹部同等待遇。這所學校一直堅持勤儉辦學。三年多來,平均每個學生的費用支出不到區完小的十分之一。

牧讀小學教員,既是教師,又是毛澤東思想宣傳員,學習毛主席著作輔導員。走到哪裡,把毛澤東思想宣傳到哪裡。在晚上教學時,有的社員也參加學習。這樣既普及了毛澤東思想,又普及了文化。目前,全隊青壯年中,有一半以上能夠背誦七八十條毛主席語錄。有些人通過學習毛主席著作,不僅提高了社會主義覺悟,而且識了字,摘掉了文盲帽子。貧苦牧民蘭勤原來一字不識,現在能閱讀「老三篇」,成為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全隊出席公社的十五名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中,有五名就是牧讀小學的師生。

紅石窩生產隊的貧苦牧民十分喜愛這所自己辦、自己管、自己教的新型小學。區上雖然有一所公辦完小,但是它推行了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又山高路遠,交通不便,費用高,裕固族牧民都不願意送子女到那裡上學。他們說:牧讀小學執行的是毛主席的無產階級教育路線,是辦在家門口的放心學校,任憑游牧到哪裡,都不怕娃娃上不了學、念不了書。毛主席為我們貧苦牧民想得真周到啊!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