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決主要矛盾上下功夫
在解決主要矛盾上下功夫 三五二七工廠五車間設備維修小組 1971年3月7日 |
|
我們車間有一台生產寬面薄膜的二十吋三聯輥,輥筒上的六個大瓦一直存在着嚴重的漏油問題。這不僅給國家造成大量的浪費,而且影響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我們不知道修了多少次,可就是堵不住漏油。
隨着全國農業的大發展,我們車間生產寬面薄膜的任務不斷增加。不解決三聯輥的漏油問題,生產任務就沒法完成。可是有的同志信心不足,說:「三聯輥漏油是不治之症!」
三聯輥究竟能不能檢修好?我們帶着這個問題學習了毛主席的光輝哲學著作。毛主席說:「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從事各項鬥爭,有了豐富的經驗,有成功的,有失敗的。」我們認識到,失敗之中包含着成功的因素。在實踐中失敗,這是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過程中經常發生的。只要注意吸取經驗教訓,失敗就可能轉化為成功。那種灰心喪氣,認為三聯輥漏油是「不治之症」的想法,是形而上學的觀點。我們認真地總結了修理三聯輥失敗的經驗教訓,大家一致認為,過去我們沒修好三聯輥,是由於沒有揭露事物的本質,只是看到一些表面現象,就去解決,堵漏沒有堵在關口上,結果必然失敗。通過學習,堅定了大家認識三聯輥漏油、修好三聯輥的決心。
我們又對三聯輥漏油問題進行了分析,找出了許多漏油的原因,提出了機器軸和瓦的空隙太大、油封圈不嚴等許多矛盾。毛主席教導說:「研究任何過程,如果是存在着兩個以上矛盾的複雜過程的話,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可是主要矛盾在哪裡呢?大家一時還摸不准,心裡都很着急。後來我們從一條輸水管上得到了啟發。輸水管由於管道不夠長,在後端接上一根口徑小的皮管,用鐵絲把兩根管子接頭捆緊,但由於粗管送水量大,皮管輸水量小,接頭處壓力很大,水從接頭間隙里噴射了出來,飛濺得很高,怎麼堵也無濟於事。見此情景,我們立即聯想到機器上的油管,主要矛盾是不是在油管上?大家來到現場進行分析,主要矛盾果真就在這裡。原來三聯輥上的進油管粗,進油快,而回油管細,出油慢,這樣,油在瓦里就產生了一定的壓力,油就從油封里擠壓噴射出來。因此,不控制進出油量,其它方面的問題就不能很好解決。於是,我們就在解決這個主要矛盾上下功夫。經過大家研究,在每個瓦上又增加了兩個出油口,同時加粗了回油管,並且改進了回油管和出油口的接觸方法。這樣一來,使回油道暢通了,油在瓦里保持一定的量,而不產生壓力,漏油的問題就基本解決了,油不再是象小泉眼似的往外噴了,而是一滴一滴地滴了。接着,我們對造成漏油的一些其它矛盾也一個一個地進行了認真的解決,制止了點滴的漏油。就這樣,三聯輥的漏油問題終於解決了。這個「老大難」問題的解決,不但保證了寬面薄膜生產任務的完成,而且每個月可以給國家節約一千二百公斤到一千四百公斤機器用油。
在檢修三聯輥的實踐中,我們深深體會到,要變革一個事物,只有運用毛主席的哲學觀點,分析它的各個方面,從中找出主要矛盾,併集中全力解決它,才能達到預想的結果。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