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二
目錄 | 大乘莊嚴經論 | |
◀上一卷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二 功德品第二十二 | 下一卷▶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二
功德品第二十二
[編輯]釋曰。已說菩薩諸覺分。次說菩薩諸功德。偈曰。
捨身及勝位 忍下亦長勤
不味不分別 六行說希有
釋曰。此偈顯示行希有。檀行者。若能施自身命。則爲希有。余非希有。戒行者。若能棄捨勝位慕道出家。則爲希有。余非希有。忍行者。若能不顧身命忍於下劣眾生。則爲希有。余非希有。精進行者。若能長時正勤乃至窮生死際而不斷絕。則爲希有。余非希有。禪行者。若能於勝定樂而不啖味不彼受生。則爲希有。余非希有。慧行者。若能起無分別智。則爲希有。余非希有。若聲聞人分別四諦而有厭離。菩薩則不爾。是名六種行希有。偈曰。
生在如來家 得記並受職
及以得菩提 四果說希有
釋曰。此偈顯示果希有。菩薩有四種果。一者入初地時生如來家。是須陀洹果。二者於第八地中而得授記。是斯陀含果。三者於第十地中而得受職。是阿那含果。四者佛地。是阿羅漢果。前三是學果。第四是無學果。已說菩薩希有。次說菩薩非希有。偈曰。
離欲與得悲 勝修及平等
依此修諸度 是行非希有
釋曰。若菩薩已得離欲而行佈施非爲希有。不染於物物易舍故。若菩薩已得大悲而持戒忍辱非爲希有。若菩薩已得勝修。謂第八地。由無功用無分別故。行後三度非爲希有。若菩薩已得自他平等心行一切諸度亦非希有。由利他時即如自利。無有退屈心故。已說菩薩非希有。次說菩薩平等心。偈曰。
菩薩愛眾生 不同生五愛
自身與眷屬 子友及諸親
釋曰。此偈顯示菩薩於諸眾生得平等心。眾生有五種愛心不得平等。一愛自身。二愛眷屬。三愛兒子。四愛朋友。五愛諸親。由此五愛不得平等亦非畢竟。如人或時亦行自害。菩薩愛眾生心則平等。由不捨不退故。偈曰。
無偏及無犯 遍忍起善利
禪亦無分別 六度心平等
釋曰。此偈顯示菩薩行六度得心平等。無偏者。是佈施心平等。於諸求者不墮愛憎故。無犯者。是持戒心平等。乃至微細戒行亦不缺故。遍忍者。是忍辱心平等。普於勝劣眾生皆能忍故。起善利者。是精進心平等。爲起一切善根及起自他一切種利而勤行故。禪亦者。是學定心平等。菩薩修定亦爲起諸善根及爲起諸利益而精進故。無分別者。是修慧心平等。從初發心乃至究竟所行諸度皆三輪清淨故。是名諸度心平等。已說菩薩平等心。次說菩薩饒益眾生事。偈曰。
令器及令禁 耐惡與助善
入法亦斷疑 六行饒益事
釋曰。此偈顯示諸菩薩以六波羅蜜饒益諸眾生。令器者。以施饒益。令彼得成修善器故。令禁者。以戒饒益。隨其堪能而令持故。耐惡者。以忍饒益。能受眾生違逆事故。助善者。以進饒益。佐助眾生營善業故。入法者。以定饒益。回邪入正通力能故。斷疑者。以智饒益。若凡若聖所有疑網皆除故。已說菩薩六度饒益。次說菩薩七似饒益。一似母饒益。二似父饒益。三似善友饒益。四似同侶饒益。五似健奴饒益。六似闍梨饒益。七似和上饒益。問云何似母饒益。偈曰。
等心生聖地 長善防諸惡
教習以多聞 五業如慈母
釋曰。譬如慈母於子作五種饒益業。一懷胎。二出生。三長養。四防害。五教語。菩薩饒益眾生五業亦爾。一等心向眾生。二生之於聖地。三長養諸善根。四防護諸惡作。五教習以多聞。是名菩薩五種似母業。問云何似父饒益。偈曰。
令信令戒定 令脫令勸請
亦爲防後障 五業如慈父
釋曰。譬如慈父於子作五種饒益業。一下種子。二教工巧。三爲娉室。四付善友。五爲絕債不令後償。菩薩五業亦爾。一令起信以爲聖體種子。二令學增上戒定以爲工巧。三令得解脫喜樂以爲娉室。四令勸請諸佛以爲善友。五爲遮諸障閡以爲絕債。是名菩薩五種似父業。問云何似善友饒益。偈曰。
秘深及呵犯 贊持與教授
令覺諸魔事 五業如善友
釋曰。譬如善友於己作五種饒益業。一密語爲覆。二惡行令斷。三善行稱譽。四所造佐助。五遮習惡事。惡事四種。一射獵。二奸非。三耽酒。四博戲。菩薩五業亦爾。一非器者秘其深說。二犯戒者如法呵責。三具戒者以善稱譽。四修行者教令速證。五魔事者即令覺知。是名菩薩五種似善友業。問云何似同侶饒益。偈曰。
與樂及與利 樂恆利亦恆
及以不離散 五業如同侶
釋曰。譬如有智同侶於己作五種饒益業。一與樂。二與利。三恆與樂。四恆與利。五不乖離。菩薩五業亦爾。一與不顛倒樂。世間成就者名樂。由此得樂受故。二與不顛倒利。出世成就者名利。由此對治煩惱病故。餘三可解。是名菩薩五種似同侶業。問云何似健奴饒益。偈曰。
成生開出要 忍害與二成
示以巧方便 五業如健奴
釋曰。譬如健奴爲主作五種饒益業。一極諸所作。二得不欺誑。三忍諸打罵。四作事精好。五解巧方便。菩薩五業亦爾。一成熟眾生。二開示出要。三忍諸惡事。四與世間樂。五與出世利。是名菩薩五種似健奴業。問云何似闍梨饒益。偈曰。
遍授及示要 舒顏亦愛語
不求彼恩報 五業如闍梨
釋曰。得無生忍者說爲闍梨。譬如闍梨於弟子作五種饒益業。一教其諸法。二示其速要。三身知舒顏。四口知愛語。五心無悕望。菩薩五業亦爾應知。問云何似和上饒益。偈曰。
令滿及令脫 斷障與世樂
及與出世利 五業如和上
釋曰。譬如和上於弟子作五種饒益業。一度令出家。二與其受戒。三禁斷諸過。四攝持以財。五教授以法。菩薩五業亦爾。一令滿二聚。二令得解脫。三令斷諸障。四與世間樂。五與出世利。是名菩薩五種似和上業。已說菩薩七似饒益。次說眾生六種報恩。偈曰。
不著及不犯 知作亦善行
如是修六度 是報菩薩恩
釋曰。如菩薩饒益眾生。眾生報菩薩恩亦如是。不著者。佈施報恩。不犯者。持戒報恩。知作者。修忍報恩。菩薩愛忍彼知而作。即是報恩。善行者。行餘三度報恩。以精進行定慧即得解脫故。後三度合名善行。已說眾生六種報恩。次說菩薩五種希望。偈曰。
六增及六減 成生與進地
大覺是五處 希望有五種
釋曰。諸菩薩於五處常起希望。一希望六度增長。二希望六蔽損減。三希望成熟眾生。四希望勝進諸地。五希望無上菩提。是名五種希望。已說菩薩五種希望。次說菩薩四種不空果。偈曰。
斷怖與發心 除疑亦起行
四事化眾生 必定不空果
釋曰。諸菩薩四業利益。眾生必不空果。一爲說深法必得不怖。二令發菩提心必得佛果。三爲之斷疑必無重起。四爲說六度必能修習。是名四業不空果。已說菩薩四種不空果。次說菩薩六種正行。偈曰。
離求離後有 遍起諸功德
修禪舍無色 智合方便行
釋曰。離求者。佈施正行不望報故。離後有者。戒忍正行不求後有故。遍起諸功德者。精進正行。修禪舍無色者。禪定正行。智合方便行者。般若正行。三輪清淨爲般若。回向菩提爲方便。如寶積經說。施不求報如是廣說。已說菩薩六種正行。次說菩薩六度進退分。偈曰。
著財與毀禁 慢下將墮善
啖味亦分別 是退翻爲進
釋曰。六度所對治是退分因。翻彼所對治。即是能對治。應知即是進分因。已說菩薩六度進退分。次說菩薩六度真似功德。偈曰。
假許及詐相 誑喜亦偽勤
身靜口善說 是似翻即真
釋曰。假許者是似佈施。謂語求者言所有恣取而彼來即吝。詐相者是似持戒。謂覆藏諸惡而詐善威儀。誑喜者是似忍辱。謂甘言虛悅而規害待時。偽勤者是似精進。謂虛說我求佛果而實心希世報。身靜者是似禪定。謂身口端默而惡覺擾心口。善說者是似般若。謂爲他巧說而身自不行。此六是不真行。翻此不真行即爲真行。已說菩薩真似功德。次說菩薩爲眾生除六蔽。偈曰。
與彼六度行 除彼六蔽障
菩薩化眾生 地地皆如是
釋曰。眾生有六蔽能障彼六波羅蜜。所謂慳貪破戒嗔恚懈怠亂心愚痴。菩薩如其次第。給其所須令行佈施。乃至令行般若。使彼眾生得除六障。即是與施乃至與智。已說菩薩除眾生六蔽。次說諸佛授菩薩記。偈曰。
授記有二種 人別及時別
轉記及大記 此復爲二種
釋曰。授記有二種。一人差別。二時差別。人差別授記有四種。一未發心授記。謂性位。二已發心授記。三現前授記。四不現前授記。時差別授記有二種。一有數時授記。二無數時授記。複次更有二種授記。一轉授記。二大授記。轉授記者。謂記彼菩薩後於如是如來如是時節當得授記。問云何大授記。偈曰。
八地得無生 斷慢斷功用
諸佛及佛子 一體同如故
釋曰。大授記者。謂在第八地中得無生忍時。由斷自言我當作佛慢故。及斷一切分別相功用故。得一切諸佛菩薩同一體故。問云何同一體。答不見諸佛諸菩薩與自己身而有差別。何以故。同一如故。偈曰。
剎土及名號 時節與劫名
眷屬並法住 記復有六種
釋曰。復有此六種授記。一者於如是剎土。二者有如是名號。三者經如是時節。四者有如是劫名。五者得如是眷屬。六者如是時節正法住世。已說諸佛授記。次說菩薩六種決定。偈曰。
財成及生勝 不退與修習
定業無功用 六事決定成
釋曰。菩薩由六度增上得六種決定。一者財成決定。由施常得大財成就故。二者生勝決定。由戒常得隨意受生故。三者不退決定。由忍諸苦常不退故。四者修習決定。由進恆時習善無間息故。五者定業決定。由禪成就眾生業永不退故。六者無功用決定。由智得無生忍無分別智自然住故。已說菩薩六種決定。次說菩薩六種必應作。偈曰。
供養及學戒 修悲亦勤善
離諠深樂法 六事必應作
釋曰。諸菩薩爲成就六度故。於諸地中決定應作六事。一者必應供養。此爲成就檀度。若不長時供養則檀度不得圓滿。供養義如供養品說。二者必應學戒。此爲成就戒度。若不長時學戒則戒度不得圓滿。三者必應修悲。此爲成就忍度。若不長時忍諸不饒益事則忍度不得圓滿。四者必應勤善。此爲成就進度。若心放逸不修諸善則進度不得圓滿。五者必應離諠。此爲成就禪度。若在聚落多諍擾心則禪度不得圓滿。六者必應樂法。此爲成就智度。若不遍歷諸佛聽法無厭。如海納流無時盈溢。則智度不得圓滿。已說菩薩六種必應作。次說菩薩六種必常作。偈曰。
厭塵及自省 耐苦修善法
不味不分別 六行必常起
釋曰。諸菩薩爲成就六度故。必應常作六事。一者厭塵。謂知五欲過失。譬如糞穢雖少亦臭。佈施果報雖多亦苦。由不著故能行三施。此事常修則檀度圓滿。二者自省。謂晝夜六時常自省察所作三業。知過則改。此事常修則戒度圓滿。三者耐苦。若有他來作諸不饒益事。及自求法忍諸寒熱等苦。此事常修則忍度圓滿。四者修善。善謂六波羅蜜。於諸地中此事常修則進度圓滿。五者不味。謂不啖禪中勝樂恆來欲界受生。此事常修則禪度圓滿。六者不分別。謂於三輪異相不起分別。此事常修則智度圓滿。已說菩薩六種必常作。次說菩薩六度勝類。偈曰。
法施及聖戒 無生起大乘
定悲如實智 六行此爲勝
釋曰。施有多種。以法施而爲最上。戒有多種。以聖人所愛無流戒而爲最上。忍有多種。以八地無生忍而爲最上。精進有多種。以起大乘度脫眾生而爲最上。定有多種。以出世第四禪與大悲合者而爲最上。智有多種。以如實通達諸法智而爲最上。已說菩薩六度勝類。次說四種假建立。偈曰。
立法及立諦 立理亦立乘
五七四三種 建立假差別
釋曰。四種假建立者。一法假建立。二諦假建立。三道理假建立。四乘假建立。問各有幾種。答法假建立有五種差別。諦假建立有七種差別。道理假建立有四種差別。乘假建立有三種差別。法假建立五種者。偈曰。
所謂五明處 皆是大乘種
修多祇夜等 類有差別故
釋曰。法假建立五種。即是五明論。此五皆是大乘修多羅祇夜等種類差別。五明處如覺分品說。諦假建立七種者。偈曰。
輪轉及空相 唯識與依止
邪行亦清淨 正行如七種
釋曰。七種差別即是七如。一輪轉如。二空相如。三唯識如。四依止如。五邪行如。六清淨如。七正行如。輪轉如者謂生死。即是三界心心法。此從分別起。此分別復從因緣起。不從自在等因生。亦非無因生。由分別境界空故。一切時但有分別依他二性輪轉。空相如者謂法無我。一切諸法同一空如以爲相故。唯識如者謂無分別智。依止如者謂苦諦。此有二種。一器世間。二眾生世間。邪行如者謂集諦。此即是愛。清淨如者謂滅諦。此有二種。一煩惱障淨。二智障淨。正行如者謂道諦。如此七種如名諦假建立。此中應知三種如是分別依他二性。謂輪轉如依止如邪行如。四種如是真實性。謂空相如唯識如清淨如正行如故。分別依他二性攝者即是世諦。真實性攝者即是真諦。道理假建立四種者。偈曰。
正思正見果 擇法現等量
亦說不思議 道理有四種
釋曰。道理假建立有四種。一相待道理。二因果道理。三成就道理。四法然道理。相待道理者。所謂正思。由待正思出世正見方始得起。離正思惟更無別方便故。因果道理者。所謂正見及果。成就道理者。所謂以現等量簡擇諸法。法然道理者。所謂不可思議處。此法已成故如。問何故正思能起正見。此已成就不應更思。何故正見能斷煩惱及得於滅。此已成就不可更思。諸如是義悉是法然道理。如此四種名道理假建立。乘假建立三種者。偈曰。
心說行聚果 五各下中上
依此三品異 建立有三乘
釋曰。依五義三品建立三乘。五義者。一心二說三行四聚五果。三品者。謂下中上。若聲聞五事俱下。心下者求自解脫。說下者說自利法。行下者行自利行。聚下者福智狹小但三生等。果下者得聲聞果。若緣覺乘五事俱中。若菩薩乘五事俱上。心上者謂四種恩心。如金剛波若經說。說上者如其恩心作如是說法。行上者如其說法作如是行行。聚上者如其行行得如是聚滿。果上者如其聚滿得無上菩提。複次若聲聞乘從他聞法內自思惟。以分別智得果。若緣覺乘不從他聞內自思惟。亦以分別智得果。若菩薩乘不從他聞。以無分別智得果。此三種名乘假建立。已說四種假建立。次說菩薩四種求知。偈曰。
名物互爲客 二性俱是假
二別不可得 是名四求義
釋曰。諸菩薩四種求諸法。一名求。二物求。三自性求。四差別求。名求者。推名於物是客。此謂名求。物求者。推物於名是客。此謂物求。自性求者。推名自性及物自性知俱是假。此謂自性求。差別求者。推名差別及物差別。知俱空故悉不可得。此謂差別求。說四求已。次分別四如實知。偈曰。
真智有四種 名等不可得
二利爲大業 成在諸地中
釋曰。諸菩薩於諸法有四種如實知。一緣名如實知。二緣物如實知。三緣自性如實知。四緣差別如實知。如實知者。由知一切名等皆不可得故。二利爲大業成在諸地中者。諸菩薩於諸地中起自利利他大事。此名如實知業。偈曰。
住持及受用 種子合三因
依止及心法 亦種爲彼縛
釋曰。三因者。一住持因。二受用因。三種子因。住持因者謂器世界。受用因者謂五欲境界。種子因者謂阿梨耶識。由此識是內外諸法種子因故。此三因如繩即是能縛。問此縛縛何等物。答依止及心法。亦種爲彼縛所縛亦有三種。一依止。二心法。三阿梨耶識。問依止是何等。答是眼等六根。問阿梨耶識是何等。答是三界內外諸法種子。此中但有阿梨耶識可縛。無人我可縛。此名如實知繫縛。偈曰。
安相在心前 及以自然住
一切俱觀察 至得大菩提
釋曰。安相在心前者。安相謂聞思修慧方便。人所緣起分別故。名安相及以自然住者。彼相謂自性現前。非分別故名自然住。一切俱觀察者。彼二所緣非所緣體無分別故。以此方便爲諸相對治。彼二應次第觀察。謂先觀安相。後觀自然住相。此二皆非緣體。彼起四倒即得隨滅。至得大菩提者。若修行人但觀察人相。唯得聲聞緣覺菩提。若觀察一切法相即得無上菩提。如是隨其所縛而得解脫。此名如實知解脫。問此解脫由何所知由何所盡。偈曰。
若智緣真如 遠離彼二執
亦知熏聚因 依他性即盡
釋曰。若具知三性即盡依他性。若智緣真如者。是知真實性。遠離彼二執者。是知分別性。亦知熏聚因者。是知依他性。依他性即盡者。由知三性即熏習聚盡。熏習聚者。謂阿梨耶識問此盡有何功德。偈曰。
緣彼真如智 觀察無異相
有非有現見 想作自在成
釋曰。觀察無異相者。別相及如無差別見故。此說二乘與菩薩差別。二乘相及無相差別而見。如是見已悉舍於相。於無相界起作意緣入無相三昧。菩薩則不爾。於真如外不見別有諸相。於無相界亦見無相。由菩薩智無種種相修故。有非有現見者。有名真如境界。非有名相境界。皆現見故。想作自在成者。謂欲作神通等事一切皆由憶想分別而成。此是如實知利益。問凡夫及菩薩二見云何顯示。偈曰。
覆實見不實 應知是凡夫
見實覆不實 如是名菩薩
釋曰。凡夫無功用不見真如見不真實相。菩薩無功用見真如不見不真實相。問已知差別。云何轉依及得解脫。偈曰。
不見見應知 無義有義境
轉依及解脫 以得自在故
釋曰。無義境界謂諸相。此即不見。有義境界謂真如。此即見。如是說名轉依。見所執境界無體。及見真如有體。如是說名解脫。何以故。以得自在故。自在者。謂隨自意轉自然不行諸境界。如經說。若有相則被縛。若被縛則無解脫。不行一切境界即是解脫。問云何如實知淨土方便。偈曰。
眾生同一種 地境皆普見
此即淨土障 應知亦應舍
釋曰。眾生同一種地境皆普見者。器世界是大境界。一切眾生同見一種類。皆言此是大地故。此即淨土障者。由作此見即與淨土方便而爲障礙。應知亦應舍者。菩薩知此想爲障礙已。即應勤舍此想。是名對治。已說菩薩四種如實知。次說菩薩五種無量。偈曰。
應化及應淨 應得亦應成
應說此五事 菩薩五無量
釋曰。五事無量者。一應化事無量。由攝一切眾生界故。二應淨事無量。由攝一切器世界故。三應得事無量。由攝一切法界故。四應成事無量。由攝一切可化眾生故。五應說事無量。由攝十二部經是化眾生方便故。已說菩薩五種無量。次說菩薩說法有八果。偈曰。
發心及得忍 淨眼與盡漏
法住學亦斷 受用爲八果
釋曰。菩薩若勤說法能得八果。一諸聽法者或發菩提心。二或得無生忍。三或於諸法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此謂下乘所攝。四或得諸漏盡。五令正法久住。由此正說得展轉受持故。六未學義者令得學義。七未斷疑者令得斷疑。八已斷疑者令得受用正法無障大喜味。已說菩薩說法有八果。次說大乘七大義。偈曰。
緣行智勤巧 果事皆具足
依此七大義 建立於大乘
釋曰。若具足七種大義說爲大乘。一者緣大。由無量修多羅等廣大法爲緣故。二者行大。由自利利他行皆具足故。三者智大。由人法二無我一時通達故。四者勤大。由三大阿僧祇劫無間修故。五者巧大。由不捨生死而不染故。六者果大。由至得力無所畏不共法故。七者事大。由數數示現大菩提大涅槃故。已說大乘七大義。次說八法攝大乘。偈曰。
性信心行入 成淨菩提勝
如是八種事 總攝諸大乘
釋曰。此以八事總攝一切大乘。八事者。一種性如性品說。二信法如信品說。三發心如發心品說。四行行如度攝品說。五入道如教授品說。六成熟眾生。謂初七地七淨佛國土謂第八不退地。八菩提勝謂佛地。菩提有三種。謂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佛菩提。佛菩提大故爲勝。於此佛地示現大菩提及大涅槃故。已說八法攝大乘。次說菩薩五人差別。偈曰。
信行及淨行 相行無相行
及以無作行 差別依諸地
釋曰。菩薩有五人差別。一信行人。謂地前一阿僧祇劫。二淨心行人。謂入初地。三相行人。謂二地至六地。四無相行人。謂第七地。五無作行人。謂後三地已說菩薩五人差別。次說菩薩諸相差別。偈曰。
不著及清淨 降嗔與勤德
不動並見實 有欲名菩薩
釋曰。此偈以自利門說菩薩相。不著者是能行施不著諸欲故。清淨者是能持戒。降嗔者是能忍辱。勤德者是能精進。不動者是能習定。見實者是能修智。有欲者是能起願樂大菩提故。行此七事說名菩薩相。偈曰。
隨攝及無惱 耐損並勇力
不放逸多聞 利彼名菩薩
釋曰。此偈以利他門說菩薩相。隨攝者是施。恆以四攝攝眾生故。無惱者是戒。自信於他不起惱害見故。耐損者是忍。他來違逆不懷加報意故。勇力者是進。在苦度眾生無有退屈心故。不放逸者是定。不著禪味來就下處生故。多聞者是智能斷一切眾生疑故。如是勤行利他是菩薩相。偈曰。
厭財及舍欲 忘怨亦勤善
巧相無惡見 內住名菩薩
釋曰。此偈以住功德門說菩薩相。厭財者住施功德。知慳財過墮於惡道來貧窮故。舍欲者住戒功德。若著五欲不能出家受持戒故。忘怨者住忍功德。他來損己不懷不報故。懷報者如似畫石。不懷報者如似畫水。一墮惡道。一生善趣。勤善者住進功德。爲自他二利恆行六波羅蜜故。巧相者住定功德。善能分別止舉舍三相故。無惡見者住智功德。一切諸相不可得故。內住者住願功德。內謂大乘論住不動故。偈曰。
具悲亦起慚 耐苦及舍樂
持念並善定 不捨名菩薩
釋曰。此偈以不退門說菩薩相。具悲者是施不退。愍他苦人能行施故。起慚者是戒不退。觀此世他世及法人不造諸非故。耐苦者是忍不退。風雨寒熱等及他違損事一切皆忍故。舍樂者是進不退。能行正勤人不著自樂故。持念者是定不退。能善攝心人由念力故。善定者是慧不退。無分別智具足故。不捨者是願不退。不捨大乘故。偈曰。
除苦不作苦 容苦不畏苦
脫苦不思苦 欲苦名菩薩
釋曰。此偈以離苦門說菩薩相。除苦者是施。施他物時除他貧窮故。不作苦者是戒。戒自居時不作苦惱他故。容苦者是忍。自他利時諸苦能受故。不畏苦者是進。行難行時恆得不退故。脫苦者是定。離欲欲界時解脫苦苦故。不思苦者是慧。三輪清淨時不起分別故。欲苦者是願爲化眾生樂住生死故。偈曰。
樂法及性法 呵法亦勤法
自在法明法 向法名菩薩
釋曰。此偈以攝法門說菩薩相。樂法者是施。愛施等法故。性法者是戒。自性護持故。呵法者是忍。譏嫌嗔法故。勤法者是進。勤行大乘法故。自在法者是定。諸禪自在故。明法者是慧。無上般若具足故。向法者是願。一向樂大菩提故。問云何名法。答由一切諸波羅蜜法皆隨轉故。偈曰。
財制護善樂 法乘於此七
七種不放逸 是故名菩薩
釋曰。此偈以不放逸門說菩薩相。一財不放逸。此由佈施不施不堅施則堅固故。二制不放逸。此由持戒如佛說應作者作不應作者不作故。三護不放逸。此由忍辱護自他心無兩害故。四善不放逸。此由精進常起正勤行六度故。五樂不放逸。此由修定諸禪樂受不味著故。六法不放逸。如實真法此能知故。七乘不放逸。此由大願魔王來壞其菩提心亦不退故。偈曰。
不遂及小罪 不忍退亦亂
小見及異乘 七羞名菩薩
釋曰。此偈以有羞門說菩薩相。一不遂羞。羞慳貪故。二小罪羞。羞微細罪見怖畏故。三不忍羞羞不忍故。四退羞。羞懈怠故。五亂羞。羞退定故。六小見羞。羞余小執通達法無我故。七異乘羞。羞起小乘心舍大菩提故。偈曰。
今世後世舍 起勤亦得通
等說及大果 七攝名菩薩
釋曰。此偈以攝生門說菩薩相。一今世攝謂以佈施攝現在眾生。二後世攝。謂以持戒攝未來眾生。得勝生處方能攝故。三舍攝。謂以忍辱攝有惱亂眾生。四起勤攝。謂以精進攝懈怠眾生。五得通攝。謂以禪定攝他方眾生往彼化故。六等說攝。謂以智慧攝下中上眾生。等心爲說無增減故。七大果攝。謂以大願若得佛果攝諸眾生無有餘故。此諸偈義以異門說六度及大願。是菩薩相應知。已說菩薩諸相差別。次說菩薩諸名差別。偈曰。
應知諸菩薩 亦名摩訶薩
亦名有慧者 亦名上成就
亦名降伏子 亦名降伏持
亦名能降伏 亦名降伏牙
亦名爲勇猛 亦名爲上聖
亦名爲導師 亦名大名稱
亦名爲有悲 亦名大福德
亦名自在行 亦名正說者
釋曰。此十六名皆依義立。一切菩薩總有此名。若人聞有此名。應知即是菩薩。已說菩薩諸名差別。次說菩薩諸義差別。偈曰。
實覺大義覺 一切覺恆覺
及以方便覺 五覺名菩薩
釋曰。由有五覺故名菩薩。一者實義覺。覺人法無我故。二者大義覺。覺自他義故。三者一切覺。覺一切種義故。四者恆覺。雖現涅槃覺無盡故。五者方便覺。覺隨物機而作方便故。偈曰。
隨我及小見 及以諸識身
亦於虛分別 四覺名菩薩
釋曰。復由四覺名爲菩薩。一隨我覺。由覺心故。心謂阿梨耶識。二小見覺。由覺意故。意謂與我見等四惑相應緣阿梨耶識者。三識身覺。由覺識故。識謂六識身。四虛分別覺。由覺不真分別故。不真分別者。即前心意識。一切菩薩唯覺。此是不真分別故。偈曰。
無境及真義 永無亦圓滿
亦說不可得 五覺名菩薩
釋曰。復由五覺名爲菩薩。一無境覺。覺依他性故。二真義覺。覺真實性故。三永無覺。覺分別性故。四圓滿覺。覺一切境一切種故。五不可得覺。覺三輪清淨故。三輪者。一應覺。謂菩薩境。二依覺。謂菩薩身。三覺性。謂菩薩智。此三不可得故。名不可得覺。偈曰。
成就及處所 胎藏隨次現
及以斷深疑 五覺名菩薩
釋曰。復由五覺名爲菩薩。一成就覺。謂成佛果。二處所覺。謂住兜率天宮。三胎藏覺。謂入母胎。四隨次現覺。謂出胎受欲出家修行成道。五斷深疑覺。謂爲諸眾生轉大法輪。偈曰。
得不得及住 於自亦於他
有說與無說 有慢及慢斷
未熟亦已熟 如此十一種
一切皆能覺 是故名菩薩
釋曰。復由十一種覺故名菩薩。得不得及住者。如其次第過去未來現在覺。於自亦於他者。謂內覺外覺。有說與無說者。謂粗覺細覺。有慢及慢斷者。謂劣覺勝覺。未熟亦已熟者。謂遠覺近覺。未熟者覺彼久遠方覺。已熟者覺彼於近即覺。功德品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