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二十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大乘集菩薩學論
◀上一卷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 正命受用品第十五之二 增長勝力品第十六之一 下一卷▶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

正命受用品第十五之二

[編輯]

  論曰。此復明屍羅清淨。如虛空藏經雲。遠離聲聞辟支佛心。於菩提心不生退轉。則於屍羅而得清淨。善男子。譬如虛空體性清淨。菩薩持戒清淨亦爾。虛空無垢。菩薩持戒無垢亦爾。虛空寂靜菩薩持戒寂靜亦爾。虛空無壞。菩薩持戒無壞亦爾。又如虛空無能過勝。菩薩持戒於有情中無有勝者。又如虛空清淨平等。菩薩行忍於諸有情平等和合清淨亦爾。譬如有人手持利斧入娑羅林斷其枝葉。當知彼樹無有嗔恚。不生分別誰能斷者。亦不分別誰所斷者。菩薩行忍亦復如是。是為菩薩最上忍辱猶如虛空。又寶髻經說。身精進清淨。謂若此身猶如影響。所有言說自性無記。了知是心畢竟空寂。當以大悲被慈甲冑。具足諸行深修禪定。於功德法無令缺減。以菩提心觀諸眾生無有缺減。樂行佈施乃至方便無有缺減。於慈悲喜舍深心相應無有缺減。於佈施愛語利行同事無有缺減。於正念正知無有缺減。於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支聖道無有缺減。乃至於奢摩他毗缽舍那無有缺減。舍業煩惱自性無知。修檢其身無令縱逸。常勤佛事成熟有情。鹹得清涼安住寂靜。善男子。是名菩薩修禪波羅蜜多行清淨。如是乃至智慧波羅蜜多當如是知。

增長勝力品第十六之一

[編輯]

  論曰。此明三種增長勝力。謂於所行行常無厭足。所度眾生不生懈退。求佛妙智堅固勇猛。是三種力非諸聲聞所能行故。如寶雲經說。以諸眾生自性怯弱。唯除菩薩顯現增長。又如來秘密經說。時阿闍世王復白佛言。世尊。菩薩具修幾法即能獲得如是勝力。佛言。大王菩薩若修十法獲斯勝利。何等為十。一者菩薩寧捨身命終不棄捨無上正法。二者於一切眾生作謙下想不增慢心。三者於彼劣弱眾生起愍念心不生損害。四者見飢渴眾生施妙飲食。五者見怖畏眾生施其無畏。六者見疾病眾生施藥救療。七者見貧乏眾生惠令滿足。八者見佛塔廟形像圖拭圓淨。九者出歡喜言安慰眾生。十者見彼負重疲睏苦惱眾生為除重擔。菩薩若具如是十法。即能獲得如是最勝之力。又海意經說。菩薩若能發起精進。常所堅固勤行樂欲。所起精進無有休息。而諸菩薩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為難得。何以故。海意。由精進故乃得菩提。若懈怠者於佛菩提遠中復遠。無懈怠者能行佈施。乃至無懈怠者能集智慧。如月燈經雲。猶如水中生優缽羅花。應知次第而得增長。當漸修學佈施等行。如能斷金剛經雲。若菩薩善住佈施。所獲福聚不可稱量。又如大般若說。複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樂欲修習般若波羅蜜多。非少佈施而得圓滿。應當施與一切眾生金銀珍寶園林舍宅種種所須隨其意樂。以一切相智方便善巧。而能回向無量阿僧祇一切眾生。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論曰。此明大悲空藏自性清淨受用福聚速疾增長。若無大悲非菩薩行。建立諸善此為根本。如是深心堅固大悲現前。勇猛修作諸相應行。則能獲得屍羅清淨。故有頌雲。

  如人善鬥戰  利器心堅勇

  若小有懈退  則為彼所執

  又如善財往詣聖慈善知識所。即自念言。而我此身於過去世。無勇猛心。無堅固意。無清淨因。受諸輪轉。心樂流蕩顛倒分別。自邪思惟樂習欲行。取著世間無利事業。或於自身所獲義利。起不平等悉皆棄捨。於現在世起大勇悍。揀擇分別真實思惟。於諸菩薩所行正行當勤修作。於諸眾生起增上心多所饒益。於諸佛所發大精進作大善利。莊嚴諸根增長願力。讀誦經典心淨信解。攝持身心不生高舉。常樂出離生老病死憂惱苦海。而於後際樂行菩薩所行之行。應當往詣一切佛剎。敬受如來之所教誨。親近供養善說法師。樂求相應諸佛正法。承事供給諸善知識。開示演說一切佛法。菩薩若能如是思惟觀察。則能增長願力智身。度脫眾生植眾德本。如無盡意經說。菩薩獨一無侶勇猛堅固畢竟攝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深心自修不假他作。以精進鎧而自莊嚴。如諸眾生所作善業。我亦如是悉當作之。及諸菩薩從初發心所修諸行。我亦當行。施非我伴我是施伴。戒忍精進禪定智慧。非是我伴。我是彼伴。諸波羅蜜不能使我。而我能使諸波羅蜜。一切善根皆亦如是。乃至於金剛坐道場壞諸魔眾。一剎那頃以平等相應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金剛幢經說。如日天子出現世間獨一無侶。所歷境界而無退轉。於生盲者不生厭患。於羅睺阿修羅王不生厭患。於乾闥婆城不生厭患。於閻浮提方處穢惡不生厭患。於四天下地界微塵不生厭患。於諸高山煙雲等障皆無厭患。菩薩摩訶薩出現世間亦復如是。以無分別智正念了知。若為眾生之所損害。不生厭患心無退轉。若於菩薩廣大善根而生嫉妒。菩薩於彼不生厭患心無退轉。若復眾生為邪見垢之所染污。菩薩於彼不生厭患心無退轉。若見眾生常為嗔恚之所纏縛。菩薩於彼亦不遠離。若見眾生愚痴覆障煩惱垢重。而復破壞菩提種子。一切世間無能救護。菩薩於彼不生輕慢。何以故。菩薩大悲不見眾生有過失故。猶如日輪出現世間。皆令明顯無有曀障。若復眾生愚痴所覆。不信諸佛不聞正法不識僧田。自所造作種種苦因。或墮地獄傍生鬼界。是時菩薩見彼眾生造是業已。心不動亂亦不揀擇無有驚畏。發堅勇心不生退轉。決定代彼受諸苦惱。所以者何。我當荷負彼諸眾生。乃至世間生老病死苦惱之難。八無暇難。諸輪迴難。諸惡見難。壞善法難。生無智難。我當畢竟令脫是難。是諸眾生無明所蔽。愛網所著。有結所縛。諸苦籠縶不生覺了無求出離。常懷疑惑與願相違。於輪迴海一向漂沒。我當安住一切智王。令諸眾生成就義利皆得解脫。唯我一人能為救護。假使一切世界悉為惡趣。受苦眾生充滿其中。以我所集一切善根。平等回向無不與者。乃至最後邊際所經時分。一一惡趣消滅無餘。一一眾生皆得解脫。若使一人未離苦者。我當以身質而出之。願諸眾生因我身故得盡苦際獲安隱樂。各各樂出真實語言。勿相欺誑不生損害。我當令發一切智心離五欲境行菩薩行。畢竟安住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是諸眾生由著欲故攝屬魔境。諸佛世尊之所訶毀。當知貪慾眾苦之本。以是緣故。或作諍訟。或相鬥戰。起諸煩惱。後墮地獄餓鬼畜生。乃至斷生天業遠離諸佛。何由能發無上智王。是諸眾生為欲所沒。熾然燒煮無量過患。我以善根平等回向。令諸眾生皆悉舍離。樂求佛智得涅槃樂。我當為彼作大導師。以方便智令達彼岸。又如日出照四大洲。於諸境界咸令顯現。若王宮殿聚落城邑人民往來所作事業。成熟苗稼滋榮草木。是日天子光明威德。獨出世間決定無二。如是菩薩從初發心。見諸眾生不種善根。即作是念。我當救護一切眾生。我當解脫一切眾生。我當照明一切眾生。我當教誨一切眾生。我當入解一切眾生。我當攝受一切眾生。我當成熟一切眾生皆令安隱斷諸疑惑。又如日輪出現世間。光明普照不假他求。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出現世間見苦眾生。不待他請而方救護。無少善根而不回向。以諸眾生而為莊嚴。又無盡意經雲。菩薩不計劫數而求菩提。從生死本至於今日。所經時分不可稱量。於若干劫而作莊嚴。乃至一睹諸佛一發道心。所經諸佛如殑伽沙。承事供養無有懈倦。方能解了一切眾生心之所行。是名菩薩無盡莊嚴。如是修習檀波羅蜜菩提分法。而能具足相好莊嚴。又寶雲經雲。菩薩見諸眾生盲無慧眼。[怡-台+龍]悷難調破戒懶墮眾惡悉具。是時菩薩深起厭離求生淨土。願我不聞諸惡之名。作是念已。復更思惟。是諸眾生愚痴瘖啞無涅槃分。不生信心遠離諸佛。我當調伏而救拔之。發是心時。一切魔宮悉皆震動。十方諸佛同聲讚歎。是人不久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曰。如是漸次思惟觀察。則能增長無量福聚。應當質直深心堅固修作。如法集經說。於佛法中質直為本。若諸菩薩無質直心。則是遠離一切佛法。若是具足深心堅固。於未曾聞深妙之法而生渴仰。或於空中山林樹間。自然出於深妙法音而得解了。是故菩薩當如是行。如人有足則能遊行。菩薩若具質直深心。而能修行一切佛法。如人有身則有壽命。菩薩若具質直深心。則能獲得諸佛菩提。如人有命則有財利。菩薩若具質直深心。而能獲得諸佛聖財。譬如大炬其焰熾然。菩薩若具質直深心。於諸佛法則能明了。譬如有雲則能降雨。菩薩若具質直深心。則能宣佈諸佛法雨。是故菩薩應當了知質直深心善自守護。譬如樹根腐敗則不能生枝葉花果。菩薩若無質直深心。於諸善法不復生長。亦不能取諸佛菩提。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