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寶積經/卷0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第二無邊莊嚴會


無上陀羅尼品第一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林。與大比丘眾及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俱。此諸菩薩皆是一生補處。從異佛剎而來集會。爾時世尊。大眾圍遶供養恭敬。而為說法。時彼眾中有一菩薩。名無邊莊嚴。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今欲諮問。唯願如來哀愍聽許。爾時佛告無邊莊嚴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如來應正等覺恣汝所問。當隨汝疑而為解說令汝歡喜。時無邊莊嚴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為趣求無邊智慧。被精進甲。諸菩薩等求大方便善巧地者。趣無邊義智善巧者。決定大智初發起者。於菩提道已安住者。世尊。我為如是諸菩薩故請問如來。亦為利樂有情之類。心無等喻。思惟諸法清淨智義甚深大智方便。簡擇得無量義善巧決定。為欲趣求大師子座。昇一切智師子之座。正初發起勇猛勤修。獲不退轉。言詞善巧積集精進被甲冑者。為如是等諸菩薩故。請問如來。世尊。若有菩薩。於諸有情。願欲超昇到於彼岸。復有志求無礙無畏。住無畏中。方便隨機演諸法義。善巧分別不增不減。又於諸法本性自性如實宣揚。世尊。復有趣入無等喻心。最勝之心及無上心。得自在故。為如是等請問如來。世尊。若諸有情。求自然智及無師智。破無明殼超於天人。最為殊勝有希。利樂一切世間。當欲趣求大智無畏。除自然智。欲示無邊知見善巧。將說無量決定之法。欲以光照世間天人。復有為諸眾生樂欲開示無上無礙大智方便。欲行究竟清淨智見。求一切智善巧地者。我今為彼諸菩薩故。欲問如來。世尊。若諸菩薩住是地已。速能圓滿成如來地。及能證得不可思議方便善巧波羅蜜多。以少功用成熟眾生。現前能得如是智慧。令諸眾生捨離惡法增長善法。示菩提道諸佛種性。及能安立無量眾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不退轉。世尊。彼諸菩薩能開覺路。於佛法中令心歡喜。我為斯輩請問如來。世尊。此諸大眾皆悉已集。說微妙法今正是時。唯願如來。開示演說如是法門。授諸菩薩。令得圓滿不思議願及一生補處所有善根。世尊。如是善巧陀羅尼門。如來隨時應當授與。使諸菩薩能持無量法門理趣。善巧決定。及以言詞演說諸義。復有志樂當證菩提。安住無邊大神通業。成熟無量無數眾生。攝受如來善巧之智。惟願開示如是法門。當令眾生證菩提道。世尊。往昔於長夜中已發弘誓。令無數眾生安住佛智及自然智。如是陀羅尼門。應當演說。令諸菩薩成自善根。及以如來威加之力。持彼無上不思議願。世尊。如來應正等覺。已證無量方便善巧。得不思議住無畏地。了諸眾生意樂差別。無量億劫蘊諸覺慧。世尊。此諸大眾瞻仰如來無時暫捨。於一切智智及諸法藏。志求不怠。欲樂無厭。願聞如來決定之義。世尊。安住一切智境。皆已知此諸菩薩願及發趣善巧成熟。世尊。是諸法門陀羅尼門。圓滿句義。一切諸法決定善巧。如是法門如來應說。令諸菩薩未成熟者。悉令成熟。已成熟者。速得神通及一切智心解脫智見。世尊。若諸菩薩住不定地。是諸菩薩預聞法已。而得成就一切智境。世尊。我以此緣敢申巨問。惟願大慈。威加守護攝諸菩薩說如是法。世尊。於後末世諍論起時。執著有情更相賊害。三毒增長壞亂正法。令諸菩薩於彼時中。以大慈悲堪忍斯事。流布此法而無諍論。由順無諍則能攝受大慈大悲。及當積集諸善根力。世尊。我今敢緣斯義。請問如來無礙法門決定之義。世尊云何。彼諸菩薩無量法門。法光明門。及一切法方便發起。復願如來說不滅壞寂靜法門。兼演無邊微密法藏。具足成就念力無斷。降伏魔怨及諸異論。而不為彼之所摧伏。惟願如來演說正法。令諸眾生積集善根。亦令積集無邊善巧。於一切智智示現出生。隨念結集無量法要。得諸辯才清淨具足。相續不亂無等句義。欲令證得無量法門及陀羅尼真實方便。又令眾生發起意樂。為說先後兩際加行。示見去來現在諸法。於因自在。法無所住。願諸菩薩。了知十方如來本事。以神通無畏遍諸佛剎。授彼眾生清淨法眼。亦為開示不思議法。成熟佛智方便善巧。我緣斯義敢有所請。惟願世尊。說如來地廣大方便甚深之法。為一切智。攝諸善巧無量不思議法理趣。令彼菩薩願及方便善巧圓滿。此諸菩薩預聞法已。悉皆獲證大法光明。成就菩提殊勝善巧。及彼弘誓悉令圓滿。


爾時佛告無邊莊嚴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無邊莊嚴。汝今為諸菩薩。住清淨願方便善巧。亦為哀愍諸眾生故。以決定慧善問如來。汝之功德無有限量。諦聽諦聽如實思惟。我今為汝分別解說。令諸菩薩於佛智境出生無量種種功德。無邊莊嚴菩薩言。唯然世尊。我等樂聞。爾時佛告無邊莊嚴。若諸菩薩。為求無邊善巧願者。應知諸佛祕密語言。受持思惟如理觀察。云何觀察。無邊莊嚴。如來之智攝諸善巧。有所宣說無不清淨。是諸菩薩。應當進修此之法要。諸佛所說皆是平等。安住大悲普於群生。決定成熟諸有情類。或於下乘志希解脫。於聲聞道。有於真實最勝涅槃。弘誓圓滿成一切智。我今安住無上解脫。遠離餘乘下劣之法。善入諸佛祕密語言。及說如來無比詞句。廣大清淨攝受諸法。令諸有情隨彼根性解脫成熟。然於是法皆悉平等。不增不減無缺無漏。乃至無色及無等色。無邊無際自性清淨。諸佛世尊之所演說。自性本性如實了知。而無有法了不了者。何以故。一切諸法皆是如來假名說故。若彼諸法由假名者。是則不可以法施設。亦無示現。無示現故。如來所說皆真勝義。隨法同入一切諸法。於一切法不住分別。亦非不住。以分別法及無分別。如實平等證一切法。無有差別。法無有生。如是生法無所有故。法無有法。生妄分別遍計度故。法無有起不自在故。法無觀待捨圓滿故。法無作用無去來故。法無自性超過一切自性法故。法本平等無有差別。無戲論故。隨所作法起殊勝願。無不成就。而於其中無有作者。乃至無有少法所得。皆歸於空。是故如來說一切法如幻如夢。無有高下。我當以此清淨弘誓。攝眾生時。實無少法而可著者。無邊莊嚴。此是諸菩薩等法光明門。由斯門故。於殊勝願而得增長。如日出現光明普照。如是善男子等。於此法門能信解者。與諸眾生作法光明。無邊莊嚴。若諸菩薩。內正思惟外無散亂安住能斷諸障礙者。隨念菩薩普光三昧。及能信解甚深法者。應當觀察此諸法門。一切諸法如來悉知。以緣起門開示宣說。如是緣起虛妄不實。自性本性皆悉空寂。是緣起性亦非真實。能令眾生雜染清淨。於十方求皆不可得。無所得故無有攝受。無攝受故。於我所說尚應捨離。何況非法。所言捨離彼亦非有。亦無所取無有功用。本性清淨。一切諸法無有分別。了知分別如實性故。一切諸法無有所住。亦不可見無異性故。是故諸法無住無依。但以名字施設而有。彼皆空寂無有自性。無住而住。是故諸法無有住處。處無有故。盡故。滅故。及變易故。如來但以異名宣說。如是密意應當了知。不應執著善與不善。若執善法。彼不善法亦當執著。由執如是不善法故。生諸苦惱。佛以異名於此示說為苦聖諦。由不執著善不善故。彼諸愛滅。如來於此善法所斷。異名示說為集聖諦。第二聖諦能了知故。滅故盡故無憶想故。厭離觀察無所有故。無喜想受無分別故。如來於此異名言說。為苦滅諦。了知第三滅聖諦故。是所求道如實悟入。一切法地。超過一切憶想分別戲論之境。八支相應修習正見乃至正定。苦滅趣道聖諦了知。佛以異名於此宣說。為第四諦。諸佛世尊於此施設。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苦集苦滅及滅趣道。此苦無有。以世俗故假名施設。是無明等。一切皆是無智攀緣。何以故。於彼無智。亦無有少攀緣可取。無有所證。無有光明。不可了知亦不可得。而於其中當有何物。一切皆是虛妄壞法。無有堅實。於中若以實物施設。彼即於常應有執著。若以無分別執著。彼即於斷應有執著。是故於苦不應分別。以智慧故應當了知。無智自性即苦自性。由與無明共相應故。無明亦不與物相應。或不相應彼亦無有。由彼不相應故。是故無明非分別。非不分別。不作不壞亦無作者。施設作者不可得故。無邊莊嚴。此是諸菩薩。了知悟入無明自性順明法門。由是門故。能捨一切無明黑闇。現前證得隨順明法。於菩提分能善修習。於諸聖諦能善了知。是諸菩薩。於此法門能得清淨。所謂由不生故苦得清淨。不攀緣故集得清淨。由滅盡故滅得清淨。由修習故道得清淨。信平等故道即平等。如是諸法異名差別。應當解了。了已應斷應證應修。於如來言。若能解了彼即遍知。彼即隨斷。彼即作證。彼即修習。是故聖者如是知已。於一切法不取不捨。便得安住四諦法門。無邊莊嚴。一切諸法無有分別。亦不增長。亦不積集。聖者如實善了知故。不起分別不行戲論。能如實見不毀不著。由道斷故。於諸善法不起分別。亦無戲論。況不善法。由無分別共相應故。亦復不住法非法斷。若遍知斷。即無法結及非法結。彼能了知結法虛妄。此虛妄法空無所有。此是彼等所入諦門。由是門故不愛不恚。證捨圓滿能斷諸結。安住正道到於彼岸。證法自性而無入出。無邊莊嚴。汝今當觀一切諸法。本性皆空自性寂靜。無有作者。諸法非實與結相應。非不相應。於彼無性法中不應執著。亦復不應離性非性而起分別。既能了知因緣清淨。不應戲論諸有一切因緣生法。彼緣性空究竟清淨。如是因緣非互相應。諸法展轉無有所作。無有所行。無有事業。如是思惟一切諸法。互相空故無有自性。無依無住。無邊莊嚴。汝於此中。應當悟入。則能增長不可損壞。普遍光明清淨法門。由攝受故當得清淨。無戲論故當作光明。超過結使無所著故當得出離。無邊莊嚴。一切諸法。唯有名相開示宣說。何謂名相。相謂四大所造諸色。名謂一切非色之蘊。如是名相一切皆悉虛妄不實。以顛倒故而有執著。或色是我。色是我所。相分別故有名示說。如是名色二俱不實。一切皆是虛妄壞法。如幻如夢。色體不堅如夢所見。乃至四蘊亦非真實。但以世俗文字施設。如是知時不見有苦。由實諦故無有攀緣。無攀緣故心無所有。無所有故何有與彼攀緣相應。由此而能於涅槃界。得超過想及所知滅。無邊莊嚴。三界由想作意所生。是故說言三界虛妄。想及作意亦非真實。彼所有想即色執著。所有作意皆與受想行識相應。諸法本性亦無相應。非不相應。乃至非想亦非作意。想及作意本性皆空。所有言說亦皆虛妄。但假施設令性寂靜。無邊莊嚴。諸法本性以假名故。如是所說亦皆平等。無邊莊嚴。於此法中證於實諦。諸菩薩等應當了知。謂諸如來一切結使皆捨離故。凡所演說終不唐捐。汝等於此應善思惟無令執著。於一切法勿生分別。離諸戲論。了一切法無有自性。而於眾生起慈悲想。思惟悟入如是法門。為利一切開示演說。云何法門。謂了無明諸有為法。悟智見等諸無為法。應遍清淨證入一切有為無為無戲論智。非數入數非數住數。隨順如是非數法故。證入無為清淨法門。獲得遍持光明智慧。攝受諸法令不失壞。能以覺慧方便善巧。廣為眾生演說諸法。無邊莊嚴。此是諸菩薩等入陀羅尼門。由是門故。出生廣大差別覺慧。及能發起演諸法義善巧之智。無邊莊嚴。此中何者是彼陀羅尼門。由是菩薩於諸法中能得總持方便善巧。無邊莊嚴。此中菩薩。住遍清淨善巧之智。行於辯才。由義覺慧觀察諸法本性自性。然一切法自性無住。無名無相無所建立。無邊建立不可宣示。但以世俗言詞演說。所有諸法本性自性皆不可說。無來無去無有文字。文字清淨無有功用。何以故。諸法本性等虛空故。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作無起無相清淨。以虛空開示演說。此則諸法無門之門。門清淨故究竟無染。亦不隨染。何以故。諸法究竟不生不起。所有自性亦不生起。是故當知。三世所說一切諸法自性。無性亦不應執諸法無性。此是諸菩薩無所執著陀羅尼門。為諸菩薩門清淨故。如是開示說一切法。有形相者。所說形相即非形相。不作不壞不愛不恚。是故當知。形相門者則為非門。門清淨故。由是能得入無形相清淨法門。為欲了知此形相門無所有故。不以有義。如是宣說。無所作故入無形相。無邊莊嚴。如是所說無形相門。為陀羅尼清淨故轉。無邊莊嚴。所言門者。猶如虛空。一切諸法依於虛空而有生滅。彼生滅者性皆平等。作是觀時無有生滅無所攝受。於一切法應如是知。一切諸法亦非攝受。非不攝受。非等非不等。乃至無有少法而可得者。由是能了此形相門。為得無相門清淨故。開示演說。無邊莊嚴。言無相者。所謂無身及身施設。無名無句亦無示現。於此教義。應當了知。彼無形相與虛空等。言虛空者。亦無虛空及空示說。此是無明隨順明智力聚法門。菩薩能證陀羅尼門理趣方便。由證入故無有諍論。無有忘失。隨入無斷祕密語言。陀羅尼門。譬如有龍名無熱惱。降澍大雨流澍無斷。無邊莊嚴。所言陀羅尼者。是何句義。無邊莊嚴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陀羅尼者。即是隨順諸法祕密方便假名。即是隨念遍持之業。即是說法語言之句。由智聚力。得入如是陀羅尼數。以善覺慧。應當受持無量無邊菩提之力。世尊。如我所解。此無邊智演說方便。為欲利益諸眾生故。開示流布令法不斷。世尊。此陀羅尼門。是大虛空。是大方廣。以是義故能廣宣說。由說平等能攝受故。名隨教法。善巧開示廣大流布。文字差別得圓滿故。通達辯才而得成就。由觀察義善巧說故。於義辯才而得圓滿。決定諸法善開示故。於法辯才而得圓滿。哀愍眾生以大慈悲而能攝受。由攝受故次第調伏令得清淨。無諸戲論而能演說平等捨法。世尊說此陀羅尼祕密方便法門品時。無量無邊善巧之義。從佛口出。爾時佛告無邊莊嚴菩薩摩訶薩。所言門者。即是如來一切智智門之增語。於此門中由語言故。而得演說一切諸法。如來安住無邊清淨。究竟清淨自然智見。以無所住無所建立。流注廣大甚深之法。無邊莊嚴。如來嘗說一切諸法皆是佛法。以於諸法能善了知。名為佛法。諸法本性與佛法等。是故諸法皆是佛法。由能了知法非法故。說能了知一切諸法。能了知者。即能了知陀羅尼門。此陀羅尼而能遍入一切諸法。所謂語言演說談論。一切語言演說談論。皆由文字表示宣說。是中文字。阿字為初。荷字為後。猶如入胎受胎持胎以母為先。又如種子長養以父為先。如蘊積集以生為先。次後建立餘分差別。六處諸根次第成熟。如是字母為先。一切文字差別和合。如是字母為先。光發長養。所謂阿字為先。荷字為後。諸餘文字在其中間。隨彼相應和合而轉。此即能入演說語言陀羅尼門。又當了知一切諸行皆悉壞滅。如彼文字書學成已尋當除滅。如是一切有支建立。皆當壞滅。如彼諸行和合故生。彼不和合應知壞滅。如是二種相應和合。建立一切諸有愛結。亦由如是二種和合。建立一切有為諸法。如是觀察。漸次能淨無作法門。由此能入演說生滅陀羅尼門。令諸菩薩方便善巧速得圓滿。猶如字母阿字為初荷字為後。如是作已。應以語言演說談論。善入一切祕密言詞。又應了知無障礙法開示宣說。無邊莊嚴。猶如字母阿字為初。乃至諸餘一切文字。分別作已。作意相續入於書寫。荷字之後更無文字而可建立。由是二種作意。能生一切有意之行。彼二分別無有真實。以於真實無少文字。本性自性。亦無分別及不分別。而於其中。亦復無有少分所作。無邊莊嚴。一切諸法以智所知。是智皆從文字建立而得生起。由是文字不成就故。彼智亦復無有形相可得。何以故。以於真實無有形相。由入如是無形相故。捨離一切所作事業。無所作故。捨離一切有為之事。無邊莊嚴。此是陀羅尼清淨善巧遍持法門。若諸菩薩於此學時。能起一切無癡事業。為諸眾生宣說正法。令不缺減。不住諸想覆蓋著心。及能遠離想及作意。以能趣入諸法覺慧。證無邊智理趣善巧。無邊莊嚴。若諸菩薩遍取名已。了一切法唯有種種積集言說所起之名。而無真實。如是知者。應當隨入陀羅尼門理趣善巧。云何應入陀羅尼門理趣善巧。知所有名而無住處。不住諸法內外中邊。於一切處都不可得。但依積集種種言說。而假施設。於施設名如實隨覺。是如實句。以此實句。應當了知一切諸法無名無說。此是諸佛力無畏地。於所有法。應以此門開示演說。如來所說一切諸法。非一性非異性。諸法無有一異性故。此一切法非生非有。如是宣示諸法亦空。法若空者彼即無相。若無相者即無願求。若法是空無相無願。則不可知不可遍知。不應說彼若有若無。言有無者但是言說。不應於中而生執著。何以故。如來常說。若不執著一切法者。是真勝義。若有著者。由是著故。於彼彼法隨生執著。如是執著一切皆空。是敗壞法。但唯虛妄戲論分別。無邊莊嚴。汝應當觀演說諸法。而於彼法實無示說。豈於此中有能說者而為他說。無邊莊嚴。此清淨法。從諸如來之所演出。能了知者甚為希有。無邊莊嚴。汝等今於我前。聞如是法能善了知住清淨信。能生勝解雖復眾多。而於後世希有眾生於此法中能遍了知。唯除今時親於我所發弘誓言。願於來世。利益安樂諸眾生故。而當受持如來法教。若曾往昔於如來所。承事供養深生信解。愛樂希求於甚深法理趣善巧願聽聞者。此諸菩薩。常能獲得陀羅尼法。無邊莊嚴。由於往昔供養如來。復得值遇無量諸佛承事供養。於甚深法因緣理趣深信解者。善求於法多勝解者。趣行深廣求大乘者。聲聞乘人厭離三界。於甚深法勤修行者。此諸人等。未曾聽聞此甚深法。無邊莊嚴。如來為欲利益安樂此諸有情。令證甚深廣大無量難見難解種智覺故。而復宣說甚深之法。此非愚夫無聞執著不求法者之所行地。有如理修行善根具足。於微少過生大怖畏。於諸怖畏而求解脫。是此等類之所依處。無邊莊嚴。如來今為汝等天人世間。常演說法不生勞倦。由佛往昔行菩薩道時。於無量億劫精勤修學此甚深法。既修學已方便迴向。云何為諸有情。當轉無上微妙法輪。及為有情。而得示現無上大智。令一切智智種性不斷。無邊莊嚴。此由如來往昔願力。為令一切種性不斷。及威加此陀羅尼句。開示演說此甚深法。廣令流布。使諸有情於佛法中當能悟入。令一切智種性不斷。光闡弘宣此諸法教。無邊莊嚴。汝等今欲隨學如來。有諸眾生希求法者。開示演說勿生勞倦。無邊莊嚴。諸菩薩等如所聞法。於大眾中。當廣開演所有法行。由是當得近於佛智能速證獲陀羅尼門。由證陀羅尼故。以少功力。而能受持光明照耀清淨法門。無邊莊嚴。一切諸法本性清淨。若法本性非彼相應。非不相應。非和合住非不和合。於諸法中而無有法。若無有者則無有處而可示說。唯除因盡。因盡故即離。離故即滅。我為有情了知故。說一切諸法本性自性。於彼無因即無因盡。無因盡故無離無滅。無邊莊嚴。汝觀如來之所說法如是清淨。若有以法觀如來者。彼於如來見不清淨。何以故。如來非法亦非非法。如來尚不安住少法。何況非法。若住非法。無有是處。如來超過諸表示法不可宣說。一切語言皆清淨故。是故如來最極甚深廣大無量。無邊莊嚴。如是如來非色表示。非受想行識之所表示。如來亦非色盡解脫。非受想行識盡解脫。由是如來絕諸表示。與色等法非共相應。非不相應。而於一切有為無為。能遍解脫。不起分別無有戲論。如來不與色取相應。亦復不與受想行識諸取相應。永斷一切取蘊根本。而亦遠離諸法根本。謂無戲論。不入不出。超度瀑流。不住無上諸佛智境。亦非不住。應說如來不住少法不取不捨。如說如來說法亦爾。如來不相應故。如來之法亦不相應。如如來法諸法亦爾。依如實理。諸法皆如是故。世尊說一切法悉是真如。一切法如與佛真如無二無別。非一非異。如來安住無分別法。非遍計故。無邊莊嚴。如來說法。終不超過一切諸法。何以故。無有少法可超過故。無邊莊嚴。如來於彼某時。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然於彼時。實無有法而可得者。以一切法及諸隨法不可得故。不起分別。亦復不起法與非法及作意想。於彼本性清淨法性。而不安住亦不建立。如是了知簡擇法時。亦無了知及簡擇者。無邊莊嚴。此所演說第一義句。即是如來非句之句。句清淨故。以是義故。諸菩薩等得一切句清淨之智。由是能入無邊理趣陀羅尼門。亦無少法而可證入。不來不去。無邊莊嚴。所言句者。無句可得。非句句故。於一切句應如是知。如是諸句是厭離句。若厭離句是虛妄句。若虛妄句即厭離句。彼一切句是滅盡句。若滅盡句即真如句。若真如句即究竟句。若究竟句是盡離滅句。若盡離滅句即涅槃句。若涅槃句即非世俗。無句施設亦無示說。無邊莊嚴。言一句者。於一切善不善法中。平等趣入。云何一句。所謂離句。於厭離中無有少句是一切句。猶如厭離句。亦非句句清淨故。若句清淨即涅槃清淨。若涅槃清淨即句清淨。如是諸句皆不可說。若以語言宣示句者。而彼諸言。於十方界求不可得。誰為誰說。故諸言說一切皆空。彼若空者即無有義。不應於中戲論分別出生。如是諸句義者。一切皆是無分別句。無戲論句。是故修觀行者。尋求觀察一切句時。當知皆為離滅涅槃。如是諸句不異涅槃。亦不可說。然非不異。由言說句皆虛妄故。為清淨句。宣說善巧表示諸句。非實表示。若非表示非不表示。則處中道。若處中道則無分別。以於此中分別斷故。於此法性平等入時。而無有處行少惡行。無所得故。如是不行。亦不遍行不等近行。若如是行。諸佛說為菩薩乘者。無有少法而可行時。彼行菩薩地。安住無上清淨陀羅尼故。無邊莊嚴。我今當說陀羅尼句。由是句故。令諸菩薩得陀羅尼。而能開示無邊法藏。應說此等住無諍地。以能摧破諸他論故。極寂靜故。廣演法故。此中何者是彼法門陀羅尼句。


哆姪他若曳(一)微若曳(二)隖計(三)烏迦(上)筏底(丁以反四)阿(引)[口*路]計(五)阿(引)[口*路]迦(上)筏底(丁以反六)鉢囉(二合上)陛(七)鉢囉(二合上)婆(上)筏底(丁以反八)娜唎設儜(九)儞(尼頂反)那唎設曇筏底(十)遏替(十一)遏他筏底(十二)戍闥儜(十三)鞞戍闥儜(十四)鉢唎戍闥儜(十五)吃唎(二合)耶(十六上聲)吃唎(二合)耶筏底(十七)嗢哆囉尼(十八上聲)珊哆囉尼(十九上聲)摩訶毘社曳(二十)麼訶毘社耶筏底(丁以反二十一)阿怒珊地(上二十二)阿鉢囉(上二合)底(丁以反)珊地(上二十三)庾伽(上)磨[阿-可+欠][木*奈]陀(上二十四)悉地(二十五)悉馱遏挮(二合二十六)悉陀(上)遏他(上)筏底(丁以反二十七)麼底(丁以反二十八)麼底(丁以反)鉢囉(二鞞合二十九)嗢哆唎(三十)嗢哆囉筏底(丁以反三十一)弭磨唎(三十二)彌磨囉怒散地(三十三)薩嚟(三十四)薩囉筏底(三十五)薩囉(引)怒伽底(三十六)娑冥(上三十七)娑麼[口*藍]婆(上)弭伽底(三十八)羯底(丁以反三十九)阿儞伽底(四十)阿鉢囉(上二合)底(丁以反)儞筏底(四十一)彌勢曬(四十二)彌勢曬筏底(四十三)阿(上)磨醯儞(四十四)儞磨醯儞(四十五)鉢囉(二合)磨醯儞(四十六)鄔(引)荷鄔哆囉嚀(四十七)麼囉鉢娜曳(四十八)阿(上)勢鎩(去四十九)阿怒跛勢鎩(五十)阿怒伽迷(五十一)阿鉢囉(二合)底伽迷(五十二)阿伽(上聲呼)帝(五十三)阿娜伽(上聲呼)底(五十四)伽底弭戍馱儞(五十五)鉢唎戍第(五十六)薑(去)竭差(初假反二合)掣(尺曳反)娜儞夜帝(五十七)麼底(丁以反)鉢囉(二合)避帝(五十八)麼底毘戍馱儞(五十九)三縵多(引)怒羯帝(六十)三縵多鉢唎縛(房可反)嚟(六十一)三縵多毘戍馱(六十二)儞阿怒跛仡囉(二合)呬(六十三)阿儞仡囉(二合)呬帝(六十四)呬那(引)囉梯(二合六十五)阿囉他(二合)毘戍地鉢囉冥(六十六)奚都儞地珊寧鉢囉(二合)避底(六十七)鉢囉(二合)避多筏底(丁以反六十八)毘儞設者(二合)曳(六十九)避儞設者(二合)耶(引)怒羯帝(七十)阿難多囉挮(七十一)阿難多苾仡囉(二合)奚(七十二)麼社毘戍地(七十三)阿怒竭囉奚(七十四)鉢囉(二合)竭囉荷毘戍馱儞(七十五)阿地耶(二合引)多麼(二合)毘竭帝(七十六)麼呬囉馱(二合)毘戍馱儞(七十七)苾地耶(二合引)怒竭底(丁以反七十八)苾地耶(二合引)怒散地(七十九)鉢唎戍馱儞(八十)


無邊莊嚴。此是陀羅尼標釋之句。諸菩薩等由是句故。而能隨念無量如來所有法藏。亦能為諸有情。開示演說住無諍地。復能隨入一切義句理趣善巧。善能了知無量廣大差別智覺。隨其所願皆得圓滿。


大寶積經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