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卷第三十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卷第三十七
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 譯經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 疏義
明匡山法雲寺憨山沙門德清提挈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第六現前地。所以來者已說諸諦相應慧。次說緣起流轉止息相應慧。寄緣覺地。故次來也。又四地出世未能隨世。五地能隨不能破染淨之見。此地觀察無染淨法界。破彼見故。前地雖能於生死涅盤棄捨。一向背趣作意。而未能於生死流轉如實觀察。又由於彼多生厭故。未能多住無相作意。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令得圓滿。故次來也。名現前者莊嚴論雲不住生死涅盤觀慧現前故。此約初住地。以前五地雙觀故令得現前。十住論二降魔事已菩薩道法皆現在前。亦約初說。瑜伽引深密經現前觀察諸行流轉。又於無相多修作意。方得現前者。多修無相。此約地初觀十平等故。觀察流轉此約地中已入地竟。方觀緣起。故攝論雲由緣起智能令般若波羅多現在前故。此釋正順今經。約地中說。無性釋雲謂此地中住緣起智。由此智力。令無分別智而得現前。悟一切法無染無淨。故所斷障亦斷染淨。唯識名為粗相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染淨粗相現行。彼障六地無染淨道。入六地時便能永斷。以觀十平等故。由斯六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現觀察行流轉愚。即是此中執有染者。諸行流轉染分攝故。二相多現行愚。即是此中執有淨者。取淨相故。相觀多行未能多時住無相觀。初愚即執苦集。後愚即執滅道。本分名微細煩惱執者。執細染淨。即是煩惱。形於前地故說為微。唯識形後名為粗相。由斷此愚便證無染淨真如。謂此真如本性無染。亦不可說後方淨故。攝論名為無染淨法界。後成般若行。亦得自他相續無染淨果。其揆一也。
菩薩既聞諸勝行 其心歡喜雨妙華 放淨光明散寶珠 供養如來稱善說
正釋文中亦有三分。初贊請分。九頌分二。前八頌半贊。後半頌請。贊中分二。初一菩薩贊。余諸天供贊。於中三。
百千天眾皆欣慶 共在空中散眾寶 華鬘瓔珞及幢幡 寶蓋塗香咸供佛
初一天眾。
自在天王並眷屬 心生歡喜住空中 散寶成雲持供養 贊言佛子快宣說
次一天王。
無量天女空中住 共以樂音歌贊佛 音中悉作如是言
後五頌半天女。於中初三句集經序述。標贊供果。
佛語能除煩惱病 法性本寂無諸相 猶如虛空不分別 超諸取着絕言道 真實平等常清淨 善能通達諸法性 於有於無心不動 為欲救世勤修行 此佛口生真佛子 不取眾相而行施 本絕諸惡堅持戒 解法無害常堪忍 知法性離具精進 已盡煩惱入諸禪 善達性空分別法 具足智力能博濟 滅除眾惡稱大士
佛語下正贊。此句贊教。次一偈贊理。次三偈贊行。於中初一偈贊悲智無礙行。後二偈十度圓修行。本絕諸惡者見惡可除非真持戒。善達性空即般若度。分別法即方便度。智力即二度。博濟兼願。
如是妙音千萬種 贊已默然瞻仰佛
後半結默。
解脫月語金剛藏 以何行相入後地
後半結請。
第二正說。亦分為二。初地行。後地果。前中同於前地。亦有三分。一勝慢對治。二佛子至如是觀已下明不住道行勝。三佛子至以如是十種下明彼果勝。亦初分即入住心。住中前即攝正心住。後即攝善現行。及隨順善根回向。至文當知。今且依論。然三分雖同而漸超勝。勝相云何。謂前四地說眾生我慢。解法慢。治第五地說心淨慢治。今第六地說取染淨相慢治。所以漸細故曰勝也。所治既細。後二亦過。染淨慢者前觀四諦苦集名染。滅道為淨。又十平等隨順如道但約淨說。染相未忘。對染有淨。亦名取淨。今以十種染淨平等法而為能治。下觀緣起雖有染淨悟空深故。不名取慢。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已具足第五地。欲入第六現前地。當觀察十平等法。
今初勝慢治中分四。一牒前標後。二何等下征列十心。三菩薩如是下結其行能。四得明利下辨行分齊。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法無相故平等。無體故平等。無生故平等。無滅故平等。本來清淨故平等。無戲論故平等。無取捨故平等。寂靜故平等。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有無不二故平等。
列中十句。初總。余別。總雲一切法者論雲是十二入。以三科中蘊不攝無為。處界攝盡。而處次於蘊又名生門。順無生義故偏舉之。言無相者論雲自性無相故。謂十二入緣成之相。有來即無。非推之使無。故云自性無也。故瑜伽雲由有勝義自性無相平等性故。亦同淨名不念內外行於平等等。別中九句明九種相。皆自性無。故論雲相分別對治有九種。謂離生等九是其所治。無之一字是自性無。以為能治。論以初自性無貫下九句。故但顯所治相之差別。一無體故平等者論經雲無想。論雲十二入自性想。謂內六根取外六塵之相總名為想。即十二入之體。故今經雲體。謂想取相以為體故。亦自性無。故經雲無體故平等。下皆準此。上遣分別心。二生者念展轉行相。謂諸入苦果虛妄分別為本故。三滅者生展轉行相。謂生即苦果。從果起因故云展轉。上二遣染分依他。但舉緣滅已顯無滅無生義矣。四即淨相。謂本來自淨。非滅惑方淨。故云平等。五戲論者遣分別相。謂道能分別揀擇滅惑。若有分別則有戲論。今本無戲論故無分別。上二遣淨分依他。六遣出沒。謂真如之性在妄為沒。離垢為出。今妄體即真故無可舍。真體即空故無可取。七遣染相。即由上義染本寂靜。即是真如。無別真矣。上二遣圓成。即十二入之真性。八遣我非有相。此有二意。一類前釋。謂有執言但我非有。不無於事。故云如幻等事。有亦不實。二者此句遣無。由上以無遣有。恐便執無。故遣雲如幻夢等。但無其實非是全無。故不應執我非有相。諸喻雖異大旨無殊。九遣成壞相。成即是有。壞即是無。緣起為成。無性為壞。緣成即無性故有無不二。上之九句。初七以無遣有。次一以喻遣無。後一不二俱遣。則雙非入中矣。又此不二則不壞有無。謂說空遣於有執。說有為遣空迷。有是不異空之有。空是不異有之空。無別空有以為二也。斯乃四句百非。諸見皆絕。方為般若現前之因。
菩薩如是觀一切法自性清淨。隨順無違。得入第六現前地。
第三結得入地。文有五句。一牒前所觀十平等法。二自性清淨者遠離前地染淨慢垢。三隨順真如十平等法。四以無分別心無違所觀。五由前四能得入第六地。
得明利隨順忍。未得無生法忍。
第四辨行分齊中二句。得明利忍對前顯勝。未得無生對後彰劣。仁王經中說有五忍。謂伏信順無生寂滅。前四各有下中上品。地前但得伏忍三品。九地如次配次三忍。十地及佛得寂滅忍。今四五六地皆得順忍。此當上品。治於細慢故云明利。言隨順者順後無生忍故。若約實位。初地得無生。今約寄位。當七八九。
上治慢竟。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已。復以大悲為首。大悲增上。大悲滿足觀世間生滅。
第二不住道行勝中分三。初總顯心境。二作是念下別明觀相。三佛子菩薩至如是十種下結成觀名。今初有二。先如是觀已結前。所以結者由前觀察隨順得至不住道故。次復以下正顯。文有四句。前三辨能觀心。後一所觀境。前三皆悲。後一是智。由此相導故名不住。故論結雲不住生死涅盤故。今初三中。為物觀緣總稱大悲。隨觀不同故分三別。初大悲為首者。初義先起大悲而觀緣故。故論雲不舍過去現在未來大悲攝勝故。以雖同一切智觀觀三世流轉厭離有為。而以大悲為先。故勝二乘。以一切智乃二乘觀故。故云雖同。二大悲增上者。論雲一切法中智清淨故。謂以道相智觀。不唯但觀三世而徧了諸法。故云一切法中。以此導前令悲增上。故下經雲大悲轉增。言道相即菩薩自智也。三大悲滿足者。論雲一切種微細因緣集觀故。謂以一切種智。委照無遺。故名微細。三悲為次。後後轉深。智轉勝故。既三俱稱悲則下三觀。則皆雙護凡小。俱通二利。皆雙不住也。後觀世間生滅一句標所觀境。前滅後生。染淨生滅故。
上總明心境。
下別明觀相先敘意。
大文第二別名觀相者即緣起觀。然緣起深義佛教所宗。乘智階差淺深多種。然外由內變本末相收。即總法界一大緣起。染淨交徹。義門非一。下當略示。今經文內略顯十門。窮究性相以顯無盡。非為寄位同於二乘。言十重者一有支相續門。二攝歸一心門。三自業助成門。四不相舍離門。五三道不斷門。六三際輪迴門。七三苦集成門。八因緣生滅門。九生滅系縛門。十隨順無所有盡門。各有逆順。故下經雲如是逆順觀察。逆即緣滅。順即緣生。又約生死涅盤以為逆順。具含多義。
補義雲上之十門明所觀之相。然前經明能觀之觀。雲大悲為首即一切智觀。次雲大悲增上即道相智觀。次雲大悲滿足即一切種智觀。此三觀顯能觀心。後世間生滅為所觀境。則世間生滅一句統收十門。皆是所觀之相。然論立能觀三觀者。一相諦差別觀。謂但觀二諦有為無有我故。即經大悲為首。一切智觀也。二大悲隨順觀。謂悲隨物增。即經大悲增上。道相智觀也。三一切智相觀。謂委悉窮究因緣性相。諸門觀故。即經大悲滿足。一切種智觀也。論立此三觀通觀十門。則門門皆具三觀。觀觀融攝十門。成一圓融無礙緣起自在法門。所謂星羅十門。月滿三觀者義在此也。故疏雲初一切智。下同二乘。次道相智自顯菩薩。後一切種智即上同諸佛。故涅盤雲十二因緣下智觀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故得佛菩提。前經約為物故皆稱大悲。論約觀心故三皆名觀。各有悲智相導。為不住道。融此三觀唯在一心。甚深般若於是而現。上以疏義難明。故略為會之。
疏云然論三觀雖徧釋經。而與十門開合不同。初一切智觀束十門為三。謂成答相。成攝初一門。答攝第二半門。相攝餘八門半。第二大悲隨順觀。攝十為四。一觀眾生愚痴顛倒攝初一門。二餘處求解脫攝第二門。三異道求解脫攝次四門。四求異解脫攝餘四門。三一切相智觀。攝十為九。一染淨分別觀攝初半門。二依止觀攝初門後半及第二門。三方便觀攝第三門。四因緣觀攝第四門。五入諦觀攝第五門。六力無力信入依觀攝第六門。七慢上慢非慢上慢觀攝第七門。八無始觀攝八九二門。九種種觀攝第十門。
補義曰疏義開合收攝者正顯該羅之意。而義甚難明。向下臨文但隨便略出要義。使觀者易明。以二觀為主故。今以初觀束三。疏義甚明。故詳出之。上已知大意。
下正釋文。
今初有支相續門中。先依相諦差別觀。三段之文攝當成答相三字。初從作是念至則無生處四句辨定無我。即論明成。謂雙舉解惑。釋成無我故。則知緣集但是妄我。二復作是念下至觀察緣起之相十一行經。明倒惑起緣。即論明答。謂對釋通無我義故。三佛子下至俱不可得有九行半經。明迷真起妄緣相次第。即論明相。今初成者將觀緣起先釋成無我。辨定所宗。一以貫諸。則顯十門皆成無我。此是正破我執習氣。
作是念。世間受生皆由着我。若離此着則無生處。
正釋文中。初辨定無我。即論名成。初言世間生滅皆由着我者。則反舉惑情明我非理。但是苦集故。若離此着則無生處。即順舉解心明理非我。是滅道故。此直順經文。已無我義成矣。論經言受身處生者以我執習氣但令自他差別。故論雲五道中生死差別。若五道差別自由業招耳。
上辨定無我即論明成竟。
下文明答。
第二倒惑起緣即論明答。答外伏難故。兩難二答。一執情征理難。情乖正理答。二常求有無下執相徵實難。相不依我答。今初難雲若實無我云何着我。如空中無人定計有人。即着於我不着無我。明知有我。答雲由無智故於無我處執着於我。非由有我。如翳見空華。第二難雲若實無我何以貪着於我。世間受生為緣次第。明知有我。方謂為緣次第生起。答雲正由無我計我痴愛為本。倒惑造業。乃至老死。何要我耶。答意正爾。
上敘意。
就文有十二行經。分三。初明倒惑順起染緣。二此因緣下正智逆觀。結酬無我。三菩薩如是下就人結觀。今初。然十二支即為十二別。亦無間然。而諸論中多攝為四。一能引支。謂過去二支因。即無明行。能引識等五果種故。二所引支。謂現在五支果。即識等五。是前二支所引發故。三能生支。謂現在三支因。即愛取有。近生當來生老死故。四所生支。謂生老死。即是愛取近所生故。上乃諸論意。此中約二世一重因果明生引別。若依三世兩重因果則生引互通。今經並具。
復作是念。凡夫無智。執着於我常求有無。
初倒惑順起染緣中且依十二支分為五。初至常求有無辨無明支。無智是痴。常求有無是有愛。然依三世諸惑謝往總名無明。略取發潤有支本故。若約二世。雖諸煩惱皆能發潤。而發業位無明力增。故名無明。唯取能發正感後世善惡業者以為其體。希常為有。於有樂事欲常住故。求斷無為於有苦事願斷滅故。
不正思惟起於妄行行於邪道。罪行福行不動行積集增長。
二明行支。文有七句。初三句行過。次三句行體。後一句結成。初一句不正思惟者是行俱無明。涅盤說此為無明因。亦無明攝。躡前後故因果互舉。次句就人彰過。謂起妄行者必是凡夫。無明為因求有造業故。故初地雲凡所作業皆顛倒相應。下句就法彰過。論雲示於解脫處不正行故。若行涅盤路方為正道。次三句辨行體以三業相應。思造三行故。謂由迷異熟愚。違正信解。起惑三塗惡業及人天別報苦業。皆名罪行。由迷真實義愚。不知三界皆苦。妄謂為樂。起欲界善業名福行。八禪淨業名不動行。後句結成行支。謂作已無悔積集增長有遷流故。
於諸行中植心種子。有漏有取。
次明識支。謂既發行已。由行薰心。令此本識能招當來生老死故。名之為種。若無行熏終不成種。故云於諸行中植心種子。即是所引識等五種。於一剎那為行所集。無有前後。論雲此中起心種子者示生老死。體性者謂未來二果。以此釋種為親因故。言有漏有取成上種義。謂行及識等名言種子皆通無漏。今與三漏相應故名有支。如初地中以欲等四流起心種故。有漏是愛。有取是取。愛取潤故能招後有。
復起後有生老及死。所謂業為田。識為種。無明暗覆。愛水為潤。我慢溉灌。見網增長生名色芽。
次辨名色支。初之二句。文含二意。一者成上種義。由起生死心得種名。二者總標後義。現行名等皆生老死故。即同初地。於三界田中後生苦芽。所謂下別。亦有二意。一通約十二。自至生名色芽。是識生名色芽。二為顯前來已具十因。則辨有支生於老死。故名色居初。次第辨耳。謂由前一心等五種。有漏有取。愛取潤故。復起後有。是標有支生於二果。今別顯有支之相。
補義雲此名色支。乃標生及老死二果為首。此義疏多引論釋。最難領會。以常說十二因緣乃通指最初無明緣行。為三世生死因緣之本。此中十二支乃約二世。以現世造業眾生以取未來生死。故此無明不同最初生起無明。以鈔中引遠公意雲。無明有四。一迷理無明。義通始終。二發業無明。在於行前。三覆業無明。此在行後識前。四受生無明與識同時。或在識後。望過去種子心識在於識後。望能生識與識同時。今是第四受生無明也。今前辨無明支中則雲凡夫無智執着於我。此明無明為造業之本。義當發業覆業二種無明也。故次雲不正思惟為行支。義當行前。次雲於諸行中植心種子以為識支。義當行後。以此識種子乃親招未來生死之因故。次名色支。乃標雲復起後有生及老死。意指生死乃前識種親招。但從名色為初生之始。故疏指雲今是第四受生無明也。故前識支雲有漏有取。疏雲有漏是愛。有取是取。愛取潤故能招後有。然後有即屬有支。故前疏雲識支之中已具十因。則辨有支生於老死。故未來以名色居初。次第辨耳。十因單約現在說。以迷無我為無明。不正思惟作善作惡為行。以行納種為識。作生死因故有名色。則攝六入觸受愛取有。現在念念具此十因。疏引多論。正義不出於此。若言二世因果。當在後從真起妄門中。
疏雲且約有支。文有六緣。一業為田即是行種。望所生但為增上緣故。二識為種即是識等五種。為後生死作親因緣。論總釋雲隨順攝取罪福等行。業為地故。此正明隨順於愛。攝前行識之種而成有支也。三無明暗覆。論取前經無明。故云前說無智暗障無明覆蔽故。此則取於等能發起。遠為助故。亦是舉於前世例今世故。准唯識意。非前發業無明。即是覆業無明。亦是愛攝。即迷外增上果愚。四愛水為潤。論指前常求有無之愛即是舉例。亦即是前標中有漏。以前有愛無明攝故。以前無明中愛乃發業愛耳。今是潤業之愛故不同也。五我慢灌溉者即是取支。要數灌溉方生有芽。我語等取為我慢故。若悟無我容不生故。六見網增長。亦是取支。見取攝故。三見為本諸見生故。令無漏法不能壞故。名之為網。論總釋雲如是住。如是生心者總顯生名色芽。由無明愛。令上識種安住業地名色心生故。今以前識種隱於餘四。今辨現行略其總報所依。欲顯識與名色次第相生義故。復欲顯其通種現故。故有隱顯。然名色等必有所依本識故。初地雲於三界田中復生苦芽。所謂名色共生。論雲共阿賴耶生故。此即後文與識共生。
名色增長生五根。諸根相對生觸。觸對生受。受後希求生愛。愛增長生取。取增長生有。有生已於諸趣中起五蘊身名生。生已衰變為老。終歿為死。於老死時生諸熱惱。因熱惱故憂愁悲嘆眾苦皆集。
次辨六入等八支當起。如後段明。然此一段意欲答於受生所以。故具出諸惑。隱顯等殊。不在顯相。顯在後文。
此因緣故集無有集者。任運而滅亦無滅者。
二正智逆觀。結酬無我。初二句約生明無我。但曰無明等集。非由我集。又上句揀無因。下句揀邪因。後二句約滅明無我。剎那性滅無使之然。
菩薩如是隨順觀察緣起之相。
三就人結觀。如是觀者即隨順緣起之理。
上明答。
下明相。
大文迷真起妄緣相次第者即論明相差別也。論雲若因緣無我以何相住因緣集行。謂當相名住。生後為行。故經雲迷諸諦理起相集耳。然成答相通是有支相續。而兩重緣相差別云何。略有五異。一前約妄我起緣即迷我執。此約迷諦起緣即迷真實義。二前約緣起。此約緣次。故前通取十因一處共起名色。此中一向單說次第。三前通三世二世。以許十因通一世故。義取亦通五世。此唯三世。以名色等唯約現故。義取亦通一世。四前文欲明三世並備。於無明中說有愛取。故於現在中說無明故。此中三世互有隱顯。不許相通。五前為答難。此為辨相。如論意故有斯五異。兩處辨緣。共明相續。總破痴倒。故但束為十。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於第一義諦不了故名無明。
三明迷真起妄緣相次第明相。文中亦二。初順後逆。順中初無明支。言於第一義不了者。然十二支皆依真起。無有自性。故下偈雲觀諸因緣實義空也。而無明最初親迷諦理而起於行。既橫從空起不可復原。故令無明特受迷稱。論經雲諸諦第一義者即四諦也。故對治雲真實義愚者謂四聖諦。所迷即是實義。能迷即愚。別有暗法名為無明。非但遮詮明無而已。
所作業果是行。
二行支也。業即罪等三業。是彼無明所起果故。故偈雲所作思業愚痴果。論雲是中無明所作業果者。所謂名色者此出果體。體謂行體。即名色故。遠公釋論雲行有三義。意業為名。身口為色。故婆沙雲名色有二。一方便名色。二報名色。若雲名色緣識即方便名色。若雲識緣名色即報名色。今以行為方便名色。
行依止初心是識。
二識支。論雲於中識者彼依止故。彼即是行。此中語倒。應雲依彼。故論經雲依行有初心識。謂由行薰心。有當果體。乃至現行。
與識共生四取蘊為名色。
四名色支。初一識字。即是現行識支。識為種邊。唯是賴耶。在現行位。通於六識。今揀現非種。故云共生四蘊。識蘊已屬所依識故。
名色增長為六處。
五六處支。謂四七日後諸根滿位。六處明盛名增成意處色。增成餘五。俱舍雲從生眼等根。三和前六處。
根境識三事和合是觸。
六觸支。謂觸對雖有三和。於三受因尚未了知。但能觸對。
觸共生有受。
七受支。分別三受。領納於觸。名觸共生。此前四生唯余現行。
於受染着是愛。
八愛支。以三受中樂受纏綿希求。故云染着。即是中下品貪。此雖通緣內外二果。諸論多取緣外境。外增上果生。
愛增長是取。
九取支。雖屬余惑而愛潤勝故。說是愛增。然上二支。通現及種。謂以愛種子增成於取。取即愛種之現行故。故同一貪。初心為愛。轉盛名取。即此愛種便是取種。是故二支皆通現種。
取所起有漏業為有。
十有支。由內取心內所起諸業。故名有漏。此業親能招當果故。名之為有。此約三世。不同前愛取合潤業等名有。此前三業。已隔現行名色等故。
從業起蘊為生。
十一生支。約增上緣雲從業起。始從中有。未衰變位皆名為生。
蘊熟為老。蘊壞為死。
十二老死支。即諸衰變位名為蘊熟。故上二支體通五蘊。唯是現行。
上順觀竟。
死時離別愚迷貪戀。心胸煩悶為愁。涕泗咨嗟為嘆。在五根為苦。在意地為憂。憂苦轉多為惱。如是但有苦樹增長。
後逆觀中有四。一結成苦。二結無我。三結於空。四結勝義。今初。謂無明行引識至愛為苦芽。愛緣引受至有是守養。生老死是苦樹。從芽守養是增長義。又初二為根。次二為身。次二為枝。次三為華。後二為果。
無我無我所。
無我無我所結成無我。
無作無受者。
無作無受者結成於空。
復作是念。若有作者則有作事。若無作者亦無作事。第一義中俱不可得。
四以我況法結成勝故。瑜伽說由十種相緣起甚深。六義依無常。一義依苦。一義依空。二義依無我。今言六義者。一從自種子生。亦待他緣。二從他亦待自。三俱從無作用。四此二因性非不是有。此四義即前段中但因緣故集。無有集者。五雖無始其相成就而剎那滅。六雖剎那滅而似停住。此二即前任運而滅亦無滅者。一義依苦者。一味苦相而似三相故結雲苦樹。一義依空者。謂離有情作者受者然似不離顯現。即今無作無受。二義依無我者。一雖實無我自我相現。即今無我我所。二依勝義雖不可說。而言諸法自性可說。即今復作是念已下六句經文。十義備矣。由前緣相皆是似義。故逆觀中直顯真實性相無礙。故為甚深緣起之觀。正在於此。
上明相諦差別觀竟。
二約大悲隨順觀者此第一門即當四觀中第一愚痴顛倒觀。論總釋雲隨所着處愚痴及顛倒是事觀故。謂十二因緣之所着處痴迷性相。倒執我所。下別釋雲意明痴隨所迷。立二顛倒。一初至則無生處。明迷緣性之無我。執我成倒。以着我故則世間生明是顛倒。若離此着則無生處。反顯此着必是顛倒。二復作下竟初一門。明愚緣相生疑惑顛倒。謂無智故常求有無。滯斷常二塗。故云疑惑。致緣相之相續明是顛倒。今菩薩順彼眾生愚倒之事。起悲觀察。名為事觀。三約一切相智觀。九觀之中。此門攝第一觀全及第二之半。謂初成答二文。名染淨分別。此有二義。一着我為染離我為淨。二着我故緣相生為染。離我故緣相滅為淨。後相經文即屬第二依止觀。謂雖依第一義以不知故即起諸染。是為染依。見第一義諸緣則滅便為淨依。相諦觀中不知故成緣相。大悲觀中不知便為顛倒。然上相續一門經文無二。隨義分三。初明倒惑起緣實無有我成一切智觀。次順痴倒事成道相智觀。後委究解惑染淨性相成種智觀。又初順根本。次順後得。後即無礙。雖無我所不壞相故而起大悲。能所本空。悲而無着。雙窮性相不滯自他。三觀一心成無礙智。甚深般若寧不現前。一門尚然。況加餘九。
上初有支相續門竟。
下第二一心所攝門。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第二一心所攝門中。然此一門乃含多義。且分二別。一推末歸本門。二如來於此下本末依持門。今初。依論三觀。初約相諦。即當第二第一義諦觀。攝此門之半。論生起云云何第一義差別。如是證第一義則得解脫彼觀故。此明修觀所以。以第一義是緣生之性。若見緣性則脫緣縛。而論經雖雲皆一心作。意取能作一心。故云第一義觀。論雲但是一心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此言則總。轉者起作義。亦轉變義。然此一文諸教同引證成唯心。云何一心而作三界。略有三義。一二乘之人謂有前境不了唯心。縱聞一心但是真諦之一。或謂由心轉變非皆是心。二異熟賴耶名為一心。揀無外境故說一心。三如來藏清淨一心。理無二體。故說一心。此初一心菩薩不為此觀。後二一心經意正明。通於三觀。約清淨一心為第一觀。通此二心為後二觀。後二一心略如問明。廣開有十。文多不錄。次二本末依持門。此下終於十門皆是世諦差別。緣相本寂但應觀真。何以復觀世諦差別。論雲隨順觀世諦即入第一義故。俗為真詮。了俗無性方見真耳。中論雲若不知世諦不得第一義故。此世諦差別觀。有六。攝下八門半。一何者是染。染依止觀。即雙辨能依所依。攝此半門。二因觀觀染因故。攝次二門。三攝過觀。唯苦集故。四護過觀。護凡邪見故。五不厭厭觀。防小慢故。上三次第各攝一門。六深觀。顯因緣之理妙過情取故。此攝後三門。今此半門即染依止觀。因緣有分為染。而此染相依止一心。故論雲此是二諦差別。以純真不生。單妄不成。一心之真雜染之俗。此二和合。有因緣集。
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
次本末依持門中二。初總標。謂依一心分別十二。則十二為一心所持。而特言如來說者。一心頓具非佛不知故。謂顯如來過去覺緣性已。等相續起展轉傳說故。
何以故隨事貪慾與心共生。心是識。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舍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
次征意雲。十二有支三世行列。前後引生。何以今說皆依一心。謂說主巧示。非唯三世不離一心。今一念心頓具十二。彌顯前後不離一心。此則俱舍第九明剎那十二因緣也。是以此門中含多緣起故。今不必依次。意顯一心頓具。隨事貪慾與心共生者此則總指所行之事。貪事非一。隨取一事。於一念中則具十二。謂行此貪事必依心起。復了別前境。心即識支。事是行者。貪事即是意業之行。若形身口。亦是二行。不知貪過。能招於苦。名於行迷惑。即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者。名色是總。為二所依。名與共生。故晉經雲識所依處為名色故。俱舍雲識俱三蘊總稱名色。意明以受蘊自是受支故。名色增長是六處者俱舍雲住名色根。說為六趣。謂六根是別。以別依總開成於六。稱住名色。貪必對境為觸。受必領觸。貪即是愛名受無厭。愛攝不舍即是欲取。愛取潤前六支成有。故但前諸有支生。即是有義。有所起者即前諸法。起便是生義。生熟為老者物生即異故。老壞為死者剎那滅故。當相壞故。故經雲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故。此若不斷則名連縛。十二支位五蘊皆名分位。即此順後無始來有名為遠續。大小理通。或六八識異耳。非聖教量孰信斯旨。此文正辨同時異體十二有支。若同時同體亦具十二。謂迷第一義即是無明。有漏有取便名為行。體即是識。亦即名色。亦是意處。對境名觸。領境名受。染境名愛。着境名取。招報為有。體現名生。即異滅為老死。此十二支。若依三世二世一世。並如初門中辨。同時異體同體。即如此文。
上相諦差別觀。
二約大悲隨順觀中。即當第二餘處求解脫。謂是凡夫愚痴顛倒。常應於阿賴耶識及阿陀那識中求解脫。反於余處我所中求解脫。故經明唯是一心。明心外無我法。當於一心中求。三約一切相智觀。即當第二依止觀。明此緣集依於二種。一依第一義。已如前說。二依心識即是今文。前唯約淨。此通染淨。依義如前。又前即依真起妄。此即顯妄依真。
上第二一心所攝門竟。
下自業助成門。
佛子。此中無明有二種業。一令眾生迷於所緣。二與行作生起因。行亦有二種業。一能生未來報。二與識作生起因。識亦有二種業。一令諸有相續。二與名色作生起因。名色亦有二種業。一互相助成。二與六處作生起因。六處亦有二種業。一各取自境界。二與觸作生起因。觸亦有二種業。一能觸所緣。二與受作生起因。受亦有二種業。一能領受愛憎等事。二與愛作生起因。愛亦有二種業。一染着可愛事。二與取作生起因。取亦有二種業。一令諸煩惱相續。二與有作生起因。有亦有二種業。一能令於余趣中生。二與生作生起因。生亦有二種業。一能起諸蘊。二與老作生起因。老亦有二種業。一令諸根變異。二與死作生起因。死亦有二種業。一能壞諸行。二不覺知故相續不絕。
此下第三自業助成門中。亦三。初約相諦觀者。此下二門即當因觀。因觀有二。一他因觀。二自因觀。今言他因者全賴前支生後支故。此揀自性故。大悲中揀於冥性破於自性等因。一切相智觀名為方便。顯因緣相故。唯從無明生於行故。名為自因。此揀余因能生於行。今此一門即他因。經明各有二業。則一是自業。二是助成。而並雲他者特由無明迷於所緣。方為行因。若了所緣寧起妄行。又初明自業顯是他義。二明生後顯是因義。餘十一支。仿此思准。然生起之因即增上緣。以緣名因從通義說。為緣既多義不同經約揀要從定有說。謂但有增上。其十二支各初自業。不異前之二門。論主唯解老死二業者以此難故。舉一例諸。然無明無因。老死無果。故前十二各與後支為生起因。老死無果。與誰為因。經文意顯與無明為因。則無明非無因。老死非無果。故云不覺知故相續不絕。不覺知即無明也。是以十二因緣。猶如尋環如汲井輪。無有斷絕。反顯若能覺知則無復生死。論主總以二業為後生因。故云壞五蘊身。能作後生因。以不見知故能作後生因。意明前陰但滅則後陰生。故初為因。後意不知即是無明。無明為因則十二支相續不絕。二約大悲隨順觀。四觀之中。此下四段明第三異道求解脫。論雲顛倒因有三種。性因。自在因。苦行因。及無因。此有四因。如次四門破之。前三是邪因。故並雲顛倒。後一是無因。四因者初一性即冥性。謂僧佉計此為所知因。謂知此冥性即得解脫故。前雲異處求解脫顯其理非。此中雖雲所知。意取行非。二即迦羅鳩馱計自在天為所因。謂自在天瞋眾生受苦。喜眾生受樂。求其喜故。三刪闍夜計苦行為所修因。但修苦行以酬往業。則得解脫。四無因即阿耆多計眾生不由因得。萬法自然。若知此者便得解脫。眾生於上邪因無因中求。經欲以正折邪。故舉四門。令於中求。此門即破冥性。謂因緣有支各二種業。而能生彼因緣事。不由冥性故。斷前支緣則後支不續。一生之中便得解脫。汝之冥性縱八萬劫。亦無解脫。三約一切相智觀。即當第二方便觀。謂因緣有支各有二業。為起後方便。若滅前前則不生後後。是解脫方便。下第四不相舍離門中。三門同前。初諦相。即當自因觀。自因之義以見上文。又論雲自因觀者無明等自生因。觀緣事故。謂離前支無後支故。如不離無明有行等。則無明唯是自行因也。以是自故令行不斷。以是因故但云助成。若唯不離無明有行。則成太即。不應言無明緣行。若全離無明有行。則成太離。無明則非行因。故論雲異則不成。不即不離。則名自因。亦二義成矣。故引中論偈雲。眾因緣生法。是則不即因。亦復不異因。非斷亦非常。初句泛舉。次句以是所生非能生故。亦復不異因者。從於能生生所生故。非斷亦非常者。不即故不常。不異故不斷。
佛子。此中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者。由無明乃至生為緣。令行乃至老死不斷。助成故。
第四不相舍離門中。先順。後逆。順中而論雲無明有二種。一子時。二果時。是中子時者令行不斷。有二種義。故緣事示現者。子是種子。果是現行。現行之果雖已前謝。故不取之。種子續故令行不斷。能助成行。故取子時。亦可初起無明名之為子。遷至行時名之為果。由前等引之力。令行不斷。令行不斷助成行故。偏取子時。餘十一支皆有二時。例此。
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者。由無明乃至生不為緣。令諸行乃至老死斷滅。不助成故。
次逆觀。論雲先際後際滅。中際亦無。是故不說。十二因緣不出三際。過未既無中豈得有。是故不說有不斷助成義。又不說者滅則滅前諸義。故不假說子果等殊。二約大悲隨順觀。破顛倒因中。以自在天為眾生因。今以無明等為行等因。尚不從於余支。豈得從乎自在。三約一切相智觀。有支無作故者。既由前前令後後不斷。助成後後則後後無性。何有前前能作後後。即以無作為緣之相。是種智境。
佛子。此中無明愛取不斷是煩惱道。行有不斷是業道。余分不斷是苦道。
第五三道不斷門。一依論相諦中。六觀之內名攝過觀。此名在一心門。第二本末依持中。謂以三道攝十二支。則顯有支但攝於苦。因果過患。業惑是因。苦即是果。亦有逆順。初順觀中文含二義。一約三世。則過去無明現在愛取名為煩惱。雖同煩惱。過去迷於本際與無明名。現在牽生後見由於愛取。從其本末顯現互彰。行有是業者宿業名行。現業名有。雖同是業。過去已定。當相受名。未來未有業能有之。功能受稱。現在五果。未來二果。同皆是苦。現報已定。當相受名。未來未起。從過患立。若約二世。前十同世則煩惱有二。能發能潤。雖諸煩惱皆能發潤。於發業位無明力增。潤業受生愛取力增。各偏受名。以無熏發。唯一無明數數灌溉。故分愛取。業亦有二。未潤已潤。未潤名行。初造作故。已潤名有。近當生故。若總取識等種為所潤。則亦苦攝。唯識雲有支一分是業所攝。三道皆言不斷者。謂從三煩惱生於二業。從彼二業復七苦。七復生三。故如轉輪。
前後際分別滅三道斷。如是三道離我我所。但有生滅猶如束蘆。
次逆觀分二。初明對治斷。謂斷前際無明行及後際愛取有。則七苦不生。後如是三道下明自性斷。故淨意雲一切世間法唯因果無人。但從諸法空。還生於空法。是則生滅因果如二束蘆互相依立。不能獨成則知無性。二我俱空。二約大悲觀中即當破異道求中苦行因計。謂以業惑而為苦因。欲求解脫。當斷惑業。及修苦行。是起妄計。苦行心即是煩惱。如是煩惱寧是解脫樂因。三一切智相觀中即第五入諦觀。三道苦集諦故。謂惑業苦皆集故。瑜伽雲生老死現法為苦。識等五當來為苦者。五約種說。故唯識雲十二皆苦諦攝。此則業惑通於二諦。約其逆觀即滅道諦。滅分別心亦即道故。又體三道即性淨三德。涅盤佛性一實諦故。
複次無明緣行者是觀過去。識乃至受是觀現在。愛乃至有是觀未來。於是以後展轉相續。
第六三際輪迴門。初約相諦名護過觀。謂說三際護三過故。釋文有逆順。順中先明一往三世。於是下明流轉三世。今初雲無明緣行是觀過去者。觀有二義。一觀現在。生是過去二因所作。二則知識等是彼過去當來之果。因果相屬反覆相成。如是方名見過去因義。能防三過。言識乃至受是觀現在者。亦有二義。一觀現在識等由過去業得。二復知識等能得未來果報。以不得對治依起愛等故。現在目睹。故分兩向。明其二義。言愛乃至有是觀未來者。此未來因決得來果。一往定故。二流轉三世者謂不得對治。復有後世。於後世上轉生後世。後後無窮。已知三際云何護過。謂外與內。因緣之法立三種過。一者一切身一時生過。何以故。無異因故。此過從前自因而生。謂既無自在等而為異因。唯無明行為識等因。行有多種。何以不得六道齊生。二者自業無受報過。何以故。無作者故。此過從於無作緣生。作者即我。三者失業過。何以故。未受果報業已謝故。此過從於無常緣生。此上辨過云何護耶。若見三際則能護之。然過業有三種義。故不得報。一未作。二作已未潤。三得對治。今無緣行則顯已作。現識等五則顯已潤。已受愛取有三則知未得對治。於已作業既有潤未潤殊。斯為異因。已潤則受生報。未潤則受後報。潤未潤殊。豈得六道一時齊受。此為異因。何用自在。既自造異因自招二報。非他身受。何言自業無受報耶。假者自造何用我耶。若已作業不得對治潤則便生。知業不失。因雖先滅勢力續故。現見得報。不可言失。三過度矣。
無明滅行滅者。是觀待斷。
此逆觀也。即得對治義。此滅即彼滅是觀待斷。又因觀能滅揀自性滅。故云觀待。然十二因緣三世並備。但隨化跡隱顯分三。令知過去因招今苦器。令斷愛等當果不生。即愚痴絕命於慧刃。愛水焦枯於智火。高羅四開於六趣。無生超逸於八極矣。二約大悲隨順觀。治異道求中無因之見。示三際因果。既先際二是中際五因。中際三是後際二因。若無如是等事。眾生亦無。斯因有矣何得言無。三約一切智相觀中。當力無力信入依觀。論雲先中後際化勝故。謂此三際為因義邊皆名有力。為果義邊名為無力。若約三世前際於當二無力。中際愛等於當有力。於現無力。以斯三際化彼凡夫。令信入依行。化中之勝。如是窮究。為種智境。
第七三苦聚集門。初約相諦觀。即當一心門中六觀之第五不厭厭觀。論雲厭種種微苦。分別所有受皆是苦故。此約微細行苦。又雲及厭種種粗苦故。此約壞及苦苦。皆凡夫不厭。菩薩厭故。又初微苦二乘不厭。菩薩亦厭。二乘雖知舍受行苦。不窮微細有無量相及變易苦。故云不知。
複次十二有支名為三苦。此中無明行乃至六處是行苦。觸受是苦苦。余是壞苦。
七三苦聚集門。文中亦有順逆。順中從相增說。以配三苦。前五遷流相顯名為行苦。觸受二支觸對生苦。故云苦苦。余但壞樂。故名壞苦。老死壞生。亦名壞苦。
無明滅行滅者是三苦斷。
逆觀可知。二約大悲隨順觀。此下四段。當第四求異解脫。謂不識真解脫。求三界苦等為解脫故。名之異求。真解脫者有四種相。一離一切苦相。二無為相。三遠離染相。四出世間相。此四即涅盤樂常淨我。故涅盤雲於世間法自在遠離。名為我故。故下四段經明其但有四妄。而無四德。今此明其有苦無樂。故論雲彼行苦事隨逐。乃至無色有縛。彼計無色為涅盤者豈非妄苦邪。三約一切智相觀。此當第七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觀。不如實知微苦我慢。即增上慢。若知微苦非增上慢。不知令知名為信入。
第八因緣生滅門。亦名從緣無性。初約一切智觀。此下三門皆明一心門中六觀之深觀。謂四句求緣皆無有生。無生而生故曰深觀。此門名不自生不他生。第九門名不共生。第十門明不無因生。釋此四句。略有二義。一破邪。二顯理。理外妄計曰邪。邪亡則理顯。理顯則惑亡。然自他等四是計是依。不之一字。是藥是理。窮生之理不出自等。自等若無。生將安寄。故以不不之。則惑亡理顯。然其所計各有三類。一者外道謂冥性為自。梵天為他。微塵和合為共。自然為無因。謂此四計。亦是僧佉衛世若提子勒沙婆也。二小乘同類因為自。異熟因為他。此異熟非識乃指不善及有漏善相望而言也。俱有因為共。計無明托虛而起。亦曰無因。上計亦通大乘執相之者。三約大乘。果法為自。眾緣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又賴耶即自種為自。眾緣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又法從真起為自。從妄起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所計雖眾但顯正理諸計自亡。顯理復二。一約無生以深觀。二約生無生無礙以顯深觀。先中略為二解。一約展轉釋法從緣故不自生。既無有自對誰說他。又一切法總為自故。又他望於他亦是自故。既無有他。故不他生。自他不立。合誰為共。有因尚不生。無因何得生。二約因緣形奪釋。故對法雲自種有故不從他。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不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若爾自種有故則是自生。豈曰無生。此乃假自破他。非立於自也。次句假他破自。故中論雲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也。下二句例然。惟詳審之。二約無礙者但因緣生果。各有二義。謂全有力。全無力。緣望於果若全有力則因全無力。故云因不生緣生。故云不自生。二因望於果全有力亦然。故云緣不生自因生故。故不他生。三二力不俱故不共生。四二無力不俱故不無因。此復二義。一約用則力用交徹。有相入義。謂有力攝無力故。故十忍品雲菩薩善知緣起法。於一法中解眾多。眾多法中解一等。二據體有空不空。有相即義。謂非但因力歸緣。亦乃因體由緣而顯。全攝因緣。因如虛空。故上文雲一即是多多即一等。力無力必俱。故常相即入。是為無盡。
複次無明緣行者無明因緣能生諸行。
八因緣生滅門中。亦名大緣起甚深觀。亦有順逆。初順觀中。經雲無明緣行者牒也。無明因緣能生諸行者釋也。論雲有分非他作。自因生故。此以不他生釋經因字。謂如行支唯從無明故云自因。即上自因觀也。二者非自作。緣生故。此以不自生釋經緣字。謂行支但假無明為緣。非有行體在無明中。從自而生。即他因觀。但取揀余不親生故名因。顯前非後疎故名緣。非謂四緣之因緣也。
無明滅行滅者以無無明諸行亦無。余亦如是。
逆觀可知。二大悲觀。即異求中計非想等以為涅盤。又計妙行為解脫者。非是常德。但是生滅。故可悲之。三約一切相智觀。此及後門名無始觀。此有二義。一約俗說因緣為生滅之本。生死無際故因緣無始。二約真說見法緣集。無有本性可依。故名無始。即淨名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故染淨真性皆無始終。顯染可除故云無始。故論雲中際因緣生故後際生。即舉此第八門。隨順縛故即第九門。謂但一念從緣生即是不生。故無始也。不言初際生者意顯無初故。今不起妄即不生故。
又無明緣行者是生系縛。無明滅行滅者是滅系縛。余亦如是。
第九生滅系縛門者亦名似有若無。初一切智觀中。明不共生。初順觀。經中但無明為緣縛行。令行系屬無明。斯則緣生。而為不共者論雲非二作但隨順生故。無知者故。作時不住故。意謂但行順無明緣不得不生。互無知者故非二作。若爾。但隨順生即是共生。何要知者。故末雲既從緣生。則念念不住。誰為共耶。此同對法無作用故。又論雲。和合即無性。云何和合生。次無明滅下逆觀。謂滅但滅於系縛。既無共生。安有共滅。言有生者但是系縛。二約大悲觀。謂彼外道。異求非想天等為解脫者。菩薩觀之。但是染縛。非是涅盤真淨之德。三約一切相智觀。明無始觀中隨順縛故而生。非有本也。
又無明緣行者是隨順無所有觀。無明滅行滅者是隨順盡滅觀。余亦如是。
第一無所有盡觀門。亦名泯同平等。初一切智觀即深觀中顯非無因。初順觀中。由行從無明緣生緣生即無性。故云隨順無所有。次逆觀中滅亦緣滅。緣滅無滅。方順盡滅之理。然論經順觀雲是隨順有者。顯無性緣生。故不能不有。二經雖殊同名緣生。故非無因。無因何失。若無因生。生因常生非不生也。何以故無定因故。此即縱破。亦可常不生何以故。無因生故。此即奪其生義。故無因生非佛法所樂。以無因能生大邪見故。二約大悲隨順觀。即求異解脫中外道計悲想無所有處為涅盤。以是有故。非是出世。故無我德。而妄計解脫。故可悲之。三約一切相智觀。當第九種種觀。此即世諦觀。由隨順有故有欲色無色愛等之殊。故云種種。即真順有。未失順無。
上來別釋十門竟。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十種逆順觀諸緣起。所謂有支相續故。一心所攝故。自業差別故。不相舍離故。三道不斷故。觀過去現在未來故。三苦聚集故。因緣生滅故。生滅系縛故。無所有盡觀故。
自下第三總結十名。既雲逆順觀察。則前一心所攝自業助成二門。闕逆觀者乃文略耳。然此逆順若對法第四名為染淨。染淨中各有逆順。論雲雜染逆順故。清淨逆順故。染中順者無明緣行等故。逆者謂誰老死集乃至無明故。緣起經雲由誰有故而有老死。如是老死復何所緣。初句推因。後句審因。清淨逆順者無明滅則行滅順也。由誰滅無故老死滅無逆也。今文略無。但約染淨為逆順耳。言諸緣起者十二非一曰諸。前前為緣令後後起。又由煩惱系縛往諸趣中。數數生起故名緣起。亦名緣生。生即起義。亦約果說。然各攝三觀。體勢星羅。今重以十門本意收攝。初門明染淨因起。二明緣起本源。三因果有空。四相成無作。五陳其諦理。六力用交參。七窮苦慢除。八形奪無始。九有無無本。十真俗無違。復收十門不出五意。初迷理成事。次理事依持。次六成事義門。第九理事雙泯。後一理事無礙。故唯四門不出理事。若從事理無礙交徹則涉入重重。若依理事逆順雙融則真門寂寂。故法性緣起甚深甚深。即此因緣名因佛性。觀緣之智即因因性。因因至果成菩提性。因性至果成涅盤性。因果無礙是緣起性。唯虛己思之。
補義雲此經以法界緣起為宗。所言緣起不出十法界理事因果。然此因果亦唯依一心十二因緣逆順轉變。是知全經旨趣皆緣起之法。前三賢所修者皆隨緣之行。而登地所證者乃緣起之理。故初二三地所觀乃約順觀染緣而入法界。四地所觀乃約逆觀淨緣而入法界。故五地所觀染淨融通。然但約歷別行布而觀。故至此六地。委明觀十二因緣。會前諸觀攝歸一心。以顯由理事無礙而入事事無礙法界。故經文結束分明。而疏亦收歸五意。結成四門。然四門即四法界也。通途理事無礙觀門備示於此。且疏依論明。門門有三觀。觀觀攝十門。隱顯重重。以示事事無礙法界。斯則全經觀行理趣。盡彰於十二因緣之十門。所謂緣起甚深。以示法界之宗也。以經文浩瀚。旨趣幽深。故略示於此。
上結束十門竟。
下總結大文不住道行勝竟。
大文第三。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下至後隨順無違故。明彼果勝。亦前攝正心住。故知緣生。此下攝善現行故三空等現前。依論雲果者有五種相。一得對治行勝。及離障勝。二得修行勝。三得三昧勝。四得不壞心勝。五得自在力勝。各有佛子以為揀別。唯第二段有二佛子。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十種相觀諸緣起。
初中二。先明對治勝。後菩薩如是下明離障勝。今初。即三解門。亦名三昧。三昧即當體受名。解脫乃依他受稱。此三能通涅盤解脫。故名為門。文中二。初牒前。後正顯。今初意同五果。由前十觀得此三空等果故。謂以此三空觀緣得第一第三果。三悲悲觀緣得第二第四果。三望於初初是能治。三是所成。四望於二二是能修。四是堅固。第五通從二觀而生。亦可展轉而生。由有治故離障。離障故行勝。有治故三昧勝。三昧勝故心不壞。故得自在也。
知無我無人無壽命。自性空。無作者無受者。即得空解脫門現在前。
此下正顯三空。各有別顯總結。初空門中別顯有三。初三句明眾生空。次自性空明法空。此上明二我體空。三無作受顯二我作用空。由體空故並不能作因受果。結雲現前者智與境冥故。
觀諸有支皆自性滅。畢竟解脫。無有少法相生。即時得無相解脫門現在前。
二無相門中亦三。一者滅障。即觀諸支皆自性滅。謂若入空門不得空亦不取空相。則事已辦。若見法先有後無說為空。及取空相非真知空。故名為障。故修無相了自性滅則不取空障。二所以不取者得對治故。謂知空亦復空名畢竟解脫。三既有能治。治於所治。則念想不行。故云無有少法相生。能所斯寂則無相現前。
如是入空無相已無有願求。唯除大悲為首教化眾生。即時得無願解脫門現在前。
三無願門。亦有三種相。一依止謂依前入空無相方得無願故。二體即無有願求。不求三界等故。三勝即大悲化生。勝二乘故。又上三空通緣諸法實相。觀於世間即涅盤相。故亦不同二乘。
菩薩如是修三解脫門。離彼我想。離作者受者想。離有無想。
第二明離障勝中。先牒前修。由修得離故。初離空想是空門所離。次離有無想是無想門所離。亦無願門所離。不見有可求故。已知離障。云何為勝。經中三句。次第勝五四地及此地方便故。謂於五地中以十平等深靜心。遠離四地身淨我慢。此用深空滅彼二我。故此勝也。二四地中以道品治三地正受出沒等慢。此用空觀以離作受故勝。三此地方便。但用十平等破顯有無。今此地滿。用深無相破遣有無。一切蕩盡故此勝也。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大悲轉增。精勤修習。為未滿菩提分法令圓滿故。
第二修行勝中二。先總明修心。悲增心中修故。為未滿菩提下兼於自利。亦修所為。言悲增者前觀十平等已起三悲。今十門觀緣。彌悲眾生纏於妄法。
作是念。一切有為。有和合則轉。無和合則不轉。緣集則轉。緣不集則不轉。我如是知有為法多諸過患。當斷此和合因緣。然為成就眾生故。亦不畢竟滅於諸行。
次別顯中二先明修行。後而恆下明修勝。今初又二。先發勇猛修行。謂勵志始修故。後佛子下明丈夫志修行決終成故。又初即悲智勇修。後則窮證性相。今初。先智後悲。智中先智後厭。初中上二句明緣有合離。謂業惑相資有為方生。如無明緣行等。後二句明緣有具缺。集即是具。謂業惑隨闕。必不轉生。如雖有行無愛潤等。後我如是下厭。既知有為苦過。必斷和合集因。然修悲益物不盡有為。
佛子。菩薩如是觀察有為多諸過惡。無有自性不生不滅。
二大夫志修中初厭相。見彼有為多過。是對礙法故。故厭之。次無有自性下證性。由了有為自性同相本無生滅。便能滅於對礙而與理冥。
而恆起大悲不舍眾生。即得般若波羅蜜現前。名無障礙智光明。成就如是智光明已。雖修習菩提分因緣。而不住有為中。雖觀有為法自性寂滅。亦不住寂滅中。以菩提分法未圓滿故。
第二修行勝者謂不住勝相現前。故有三種勝。一初二句明般若因勝。以是不住所以。躡前大智而起悲故。二即得下般若體現勝。般若是通名。無障礙智是別稱。無礙佛智雖未成就。今般若能照此智。此智前相名曰光明。光明即門也。三成就如是下即般若用勝。亦是不住之相。謂上二句涉事不失理。故不住有為。後二句見理不壞事。故不住無為。即有為涅盤平等證故。以菩提下不住所為。智慧助道未滿足。故不住有為。功德助道未滿足。故不住無為。又俱未滿。故俱不住。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義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實不分別空三昧。不舍離空三昧。離不離空三昧。
第三明三昧勝中二。先明空定。後如是十無相下例顯餘二。前中復二。先舉十上首。從此菩薩下總結多門。今初十中。疏依論釋頗難會。次依涅盤釋之雲。前八證實空。後二起用空故。言入空即彼內空外空。內外十二入故。自性即性空。非今始無故名空。第一義空名義全同。第一空者彼名空空。謂前空但空第一義。今明若有若無本來自空。故彼經雲是有是無。是名空空。是是非是是。是名空空。謂是非亦當體空故。如是空空乃是二乘所迷沒處。十地菩薩通達少分。故名第一空。大空名同。彼名般若波羅蜜。合即內外空也。合無合故。起即有為空。八即無為空。如實即無為故。不舍等二名義俱別。若欲會者。九即無始空。無始不離生死而即空故。十即無所有空。謂離與不離皆無所有故。
此菩薩得如是十空三昧門為首。百千空三昧皆悉現前。如是十無相十無願三昧門為首。百千無相無願三昧門皆悉現前。
次結餘可知。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復更修習滿足不可壞心。決定心純善心甚深心不退轉心不休息心廣大心無邊心求智心方便慧相應心皆悉圓滿。
第四不壞心果。此下二段。亦即攝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回向。此為進善。後起大行。今初。不壞心者。由障滅行成。若智若悲皆不退壞。文有十句。初總。余別。有九種不壞。一信理決定名決定心。二行堪調柔名純善心。三不怖甚深名甚深心。四自乘不退名不退轉心。五勝進無息名不休息心。六泯絕自他名廣大心。七利生無邊名無邊心。八上求地智名求智心。九巧化眾生名方便慧心。亦可對前十三昧心以明不壞。九並堅固皆云不壞。十皆具足名悉圓滿。
佛子。菩薩以此心順佛菩提。不懼異論。入諸智地。離二乘道。趣於佛智。諸煩惱魔無能沮壞。住於菩薩智慧光明。於空無相無願法中皆善修習。方便智慧恆共相應。菩提分法常行不舍。
第五自在力勝。初顯其相。後佛子下結其分齊。前中十句。初總。不懼下別。總雲此心者此前十心。順佛菩提者能深入趣向故。論雲得般若波羅蜜行力勝。能深入故。則知此前十心皆是般若現前心也。別中九句。依上十不壞心而得自在趣向。一不懼異論即能伏他力。二上入智地即斷疑力得法空故。三自乘不動力以離小故。四密處信力趣境智故。五諸魔不壞力精進故。六治惑堅固力住智明故。七徧治力具三空故。處有不染故。八化生力即前第九方便相應。九智障淨力即前上求智地。前智居中。導二悲故。此智居後。顯悲智相異故。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中。得般若波羅蜜行增上。得第三明利順忍。以於諸法如實相隨順無違故。
第二結中。由般若現前故順忍明利。言第三者三品忍中為最上故。
上來彼之果勝竟。
大文中前已行竟。
下地果。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已。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大文第二位果中三同前。就調柔中分四。初調柔行。二教智淨。三別地行相。四結說地名。前中有法喻合。法中三。初煉行緣。
悉以廣大心深心供養恭敬尊重讚嘆。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諸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得如實三昧智慧光明。隨順修行憶持不舍。又得諸佛甚深法藏。
次能煉行。於中聞已受持下是得義持。三昧慧光是所持義。隨順修行。此句示現得義持因。因何事耶。謂因依前三昧勝故得如是奢摩他等。憶持不舍正顯能持。又得已下亦是所持。
經於百劫經於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明淨。
三明所煉淨。轉更明淨者解脫彼障故。又由前證得彼佛法藏故。
譬如真金。以毗瑠璃寶數數磨瑩。轉更明淨。
喻中真金喻證。亦喻信等。瑠璃喻方便智。由方便智數磨。令出世證智發教智光。轉勝前也。
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隨逐觀察。轉更明淨。轉更寂滅。無能映蔽。
合中。方便慧即上不住道。合前瑠璃。隨逐觀察合數磨瑩。轉更明淨者般若現前故。轉復寂滅者證智脫彼障故。
譬如月光照眾生身令得清涼。四種風輪所不能壞。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能滅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眾生煩惱熾火。四種魔道所不能壞。
二明教智淨。以月光寬大勝於前地。但取月輪為喻也。四種風輪者出現亦有能持等四種風輪。非今四輪。以彼不是散壞風故。有散壞風復無四種。未見經論不敢定斷。且就義釋即四時之風。春曰和風。喻煩惱魔。順愛心故。夏曰炎風。喻於蘊魔。多熱惱故。秋曰涼風。亦曰金風。喻於死魔。果熟收殺故。冬曰寒風。喻於天魔。敗藏人善故。行四魔行即是魔道。
此菩薩十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二別地行相。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六現前地。
四結地名。
菩薩住此地。多作善化天王。所作自在。一切聲聞所有問難無能退屈。能令眾生除滅我慢。深入緣起。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百千億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菩薩以為眷屬。
攝報果中。言聲聞難問無能屈者。已知二乘地緣等故。
若以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三願智果。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菩薩圓滿五地已 觀法無相亦無性 無生無滅本清淨 無有戲論無取捨 體相寂滅如幻等 有無不二離分別 隨順法性如是觀 此智得成入六地 明利順忍智具足
第三重頌。二十二頌。分三。前十七偈頌位行。次四偈頌果位。後一結說。前中三。初二偈一句頌勝慢對治。二有十偈三句頌不住道行勝。三有四偈頌彼果勝。今初。
觀察世間生滅相
二中有三。初一句頌顯心境。
以痴暗力世間生 若滅痴暗世無有 觀諸因緣實義空 不壞假名和合用 無作無受無思念 諸行如雲徧與起 不知真諦名無明 所作思業愚痴果 識起共生是名色 如是乃至眾苦聚
次九偈一句。頌別明觀相。即為十段。第一有二偈半頌有支行列。
了達三界依心有 十二因緣亦復然 生死皆由心所作 心若滅者生死盡
二一偈頌攝歸一心。既雲心滅則生死盡。故知不可唯約真心。以真妄和合是說依心。即真之妄既滅。即妄之真不無。故起信雲但心相滅非心體滅。
無明所作有二種 緣中不了為行因 如是乃至老終歿 從此苦生無有盡
三一偈頌自業差別。
無明為緣不可斷 彼緣若盡悉皆滅
四半偈頌不相舍離。
愚痴愛取煩惱支 行有是業餘皆苦
五半偈頌三道不斷。
痴至六處是行苦 觸受增長是苦苦 所余有支是壞苦 若見無我三苦滅
六一偈越頌第七三苦聚集。
無明與行為過去 識至於受現在轉 愛取有生未來苦 觀待若斷邊際盡
七一偈卻頌三際輪迴。
無明為緣是生縛 於緣得離縛乃盡
八半偈越頌第九生滅系縛。
從因生果離則斷 觀察於此知性空
九半偈卻頌因緣生滅。
隨順無明起諸有 若不隨順諸有斷 此有彼有無亦然
十有三句頌無所有盡觀。
十種思惟心離着 有支相續一心攝 自業不離及三道 三際三苦因緣生 系縛起滅順無盡
第三有五句頌結十名。
如是普觀緣起行 無作無受無真實 如幻如夢如光影 亦如愚夫逐陽焰 如是觀察入於空 知緣性離得無相 了其虛妄無所願 唯除慈愍為眾生
三頌彼果勝中初二偈對治勝。
大士修行解脫門 轉益大悲求佛法 知諸有為和合作 志樂決定勤行道
次一偈頌修行勝。
空三昧門具百千 無相無願亦復然
次半偈頌三昧勝。
般若順忍皆增上 解脫智慧得成滿
後二句通頌後二勝。以義通故。
復以深心多供佛 於佛教中修習道 得佛法藏增善根 如金瑠璃所磨瑩 如月清涼被眾物 四風來觸無能壞 此地菩薩超魔道 亦息群生煩惱熱 此地多作善化王 化導眾生除我慢 所作皆求一切智 悉已超勝聲聞道 此地菩薩勤精進 獲諸三昧百千億 亦見若干無量佛 譬如盛夏空中日
四偈頌位果等可知。
甚深微妙難見知 聲聞獨覺無能了 如是菩薩第六地 我為佛子已宣說
一偈頌結說。
第六現前地竟。
第七遠行地。所以來者。已說緣起相應慧住。寄於緣覺。次說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寄菩薩地。所以來也。瑜伽雲前地雖能多住無相作意。而未能令無相作意無間無缺多修習住。為今滿故。次有此來。又前功用未滿今令滿故。言遠行者成唯識雲。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觀世間二乘道故。解深密雲。能遠證入無闕無間無相作意。與清淨地共相鄰接。故名遠行。通有二義立遠行名。一從遠來至功用邊。二此功用後邊能遠去後位故。十住論雲去三界遠。近法王位。故名遠地。然其能遠去行正是無相。故所離障正是細相現行障。謂六地執生滅細相現行故。此生滅相即是二愚。一細相現行愚。謂執有緣生流轉細生相故。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即執有細還滅相故。以純作意於無相勤求未能空中起有勝行。至此地中方能斷之。以常在無相故不執生。更不作意勤求無相。故能證得法無差別真如。以了種種教法同真如無相故。以能空中起有勝行。故成方便度。二行雙行。乃至亦得無相之果。故知以純無相不礙起行。
是時天眾心歡喜 散寶成雲在空住 普發種種妙音聲 告於最勝清淨者 了達勝義智自在 成就功德百千億 人中蓮華無所着 為利群生演深行
次正釋文亦有三分。初贊請中有十二頌。前十贊。後二請。前中分四。初二偈天眾贊說主。
自在天王在空中 放大光明照佛身 亦散最上妙香雲 普供除憂煩惱者
次有一偈。天主光雲供佛。表智契法身故。
爾時天眾皆歡喜 悉發美音同贊述 我等聞斯地功德 則為已獲大善利
三有一偈天眾慶聞。
天女是時心慶悅 競奏樂音千萬種 悉以如來神力故 音中共作如是言
四有六偈頌天女音樂贊佛。於中初一顯聲因緣。
威儀寂靜最無比 能調難調世應供 已超一切諸世間 而行於世闡妙道 雖現種種無量身 知身一一無所有 巧以言辭說諸法 不取文字音聲相 往詣百千諸國土 以諸上供供養佛 智慧自在無所着 不生於我佛國想 雖勤教化諸眾生 而無彼已一切心 雖已修成廣大善 而於善法不生着
餘五偈正顯讚辭。於中初四偈贊寂用無礙。
以見一切諸世間 貪恚痴火常熾然 於諸想念悉皆離 發起大悲精進力
後一明起用所由即悲智無礙。將說雙行。故承力贊此。
一切諸天及天女 種種供養稱讚已 悉共同時默然住 瞻仰人尊願聞法 時解脫月復請言 此諸大眾心清淨 第七地中諸行相 唯願佛子為宣說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具足第六地行已。欲入第七遠行地。當修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
第二正說分中二。先行。後果。行中有五種相差別。一樂無作行對治差別。二彼障對治差別。三雙行勝差別。四前上地勝差別。五彼果差別。五中初一是趣地方便。即當入心。餘四為住。出心在果。又住中初即初住地。次一正住地。次一說雖在後。義該始終。後一地滿。初言樂無作者樂着般若觀空故。即細相現行障。此地雖有不着為能對治。二謂向雖能治前地樂空之心。以其有量有功用即復是障。故修無量無功用行以為對治。三垢障既盡。故止觀雙行。四明此地功用過前六地勝後三地。上即後也。五由地滿故說雙行果。今初分中文有四段。初結標後。二何等下征顯其相。三菩薩以如是下結行功能。四入已下彰其分齊。今初。具足六地行已。即是結前義。所治無相行故。以般若無相行滿。於此生着。非增上行故。次欲入下明其標後。十種方便即是能治。謂前樂無作不明方便不能起增上行。非殊勝道。今以十種不舍眾生法無我智。以為能治。治前樂心名方便慧。便能攝取增上行。故名起殊勝道。是則即有修空故不住空。是空中方便慧。即空涉有故不住有。是有中殊勝道。道即行也。所行殊勝故名增上。於何增上。謂前所寄世出世中。即空故勝於世間。即能涉有故能勝出世間。前六地中雖亦修悲不住於無。而在寂不能出空方作。故不得方便殊勝之名。雖行空行有。而多着空。但名樂無作治。
何等為十。所謂雖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舍眾生。雖得諸佛平等法。而樂常供養佛。雖入觀空智門。而勤集福德。雖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雖畢竟寂滅諸煩惱焰。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痴煩惱焰。雖知諸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自性無二。而隨心作業無量差別。雖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而能以清淨妙行莊嚴佛土。雖知諸佛法身本性無身。而以相好莊嚴其身。雖知諸佛音聲性空寂滅不可言說。而能隨一切眾生出種種差別清淨音聲。雖隨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隨眾生意解分別。以種種相種種時種種劫數而修諸行。
二征顯中。所以勝行得增上無勝者。由下十義故。義各二句。皆上句觀空。下句涉有。上句得下句。即成空中方便慧。下句得上句。即成有中殊勝行。不滯空有故致雖言。論主攝十為四種功德。謂前三各一。後七為一故。一初句即護惡行因事。菩薩惡行有其二種。一不樂利樂。二起愛見。今由上句故無愛見。由下句故能利樂。若二中互闕皆有惡行。今由二句護之。為無愛見之悲因事。二即財及身勝因事。由供佛故護財及身。由得平等故二事皆勝。勝財則隨物所須。勝身隨意取其何類。三護善根因事。善根即勤集福德。為菩提資糧。今以即空智而集。是得彼勝因增上。今所集功德法皆成增上波羅蜜行。名之為護。雖有慈悲皆是增上意樂故。三皆自利。後七同是利他。合為第四攝生因事。即為七種。初一隨物受生。次二化令離障。後四攝令住善。初中願力受生。為作眾生上首故須莊嚴三界。但是願生。非由業惑。故云遠離。二說對治故。謂示起煩惱。欲令治斷而知性寂。方為第一義治。今見常自寂故。三為滅智障故。障有四種。如五地中隨世智中說。令隨眾生心作書論等無量事業。而為能治。四於大法眾會集故為物起嚴土行。此明依報。下三明正報。三輪益物。五即身業。無身現身者令生五福。謂見聞親近供養修行故。自身無身同佛法身故。下二亦然。六即口業轉法輪故。七即意業於無長短中隨問善釋。記三世事。起三世行故。
菩薩以如是十種方便慧起殊勝行。從第六地入第七地。
三總結勝能中。論釋雲此十種發起殊勝行。共對治攝取者皆上下二句相對名為共對。由此上下各能對治。皆上句治凡。下句治小。隨治不同。由二攝取名殊勝行。對治前障。
入已此行常現在前。名為住第七遠行地。
第四彰分齊者明無相無間故。無相地名從此而立。此亦即攝前不退住。不同前六。前六得住已捨入地心。以修解入。非以行入。此以行入。故常行不舍。名不退住。
前初對治竟。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七地已。入無量眾生界。入無量諸佛教化眾生業。
此下第二彼障對治差別。即攝前無着行。有無量用皆不着故。言對治者有二種相。一修無量種。治前有量障。二此菩薩作是念下修行無功用行。治前有功用行。治前有功用障。今初。有二十句。攝成十對。一一對中皆上句明境界無量。為所知所化。下句明佛德業無量。為能知能化。菩薩入彼佛化以用化生。要則攝為五。即五無量界。初一對眾生無量。論雲隨所化何等眾生。此對為總。十對皆為利眾生故。言何等者類非一故。釋經無量之言。隨多類宜而以無量化眾生業而化故。
入無量世界網。入無量諸佛清淨國土。
二有一對。眾生住何等處。謂住世界無量。以淨行化故。
入無量種種差別法。入無量諸佛現覺智。入無量劫數。入無量諸佛覺了三世智。
三有二對。法界無量。謂以何等智慧化。初對橫窮諸法智。後對豎窮三世智。皆是種智。二對約其所知。皆是法界無量。
入無量眾生差別信解。入無量諸佛示現種種名色身。入無量眾生欲樂諸根差別。入無量諸佛語言音聲令眾生歡喜。入無量眾生種種心行。入無量諸佛了知廣大智。
四有三對。明調伏界無量。初二對明以何等心。於中初對隨眾生信樂種種天身。菩薩以名色身化故。謂心隨其樂同修天行。得大身故。口隨其信。以名句身說彼行故。第二對知昔根欲不同。以隨類音稱根說故。次一對以何等行。謂知現在心行不同。以徧趣行說對治故。
入無量聲聞乘信解。入無量諸佛說智道令信解。入無量辟支佛所成就。入無量諸佛說甚深智慧門令趣入。入無量諸菩薩方便行。入無量諸佛所說大乘集成事。令菩薩得入。
五有三對。明調伏方便界。論雲置何等乘。謂置三乘故。初對為聲聞說智道。令證滅故。次對為緣覺說深智。令知因緣故。後對為菩薩說地度集成事。稱彼方便涉有故。
上治有量障竟。
此菩薩作是念。如是無量如來境界。乃至於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得知。我悉應以無功用無分別心成就圓滿。
第二修無功用行中二。先加行趣求。次佛子此菩薩下正顯修行。今初。先牒前無量為所趣求。我悉下要期以無功無相攝取彼境無分別者謂不取性相。忘緣等照即無相觀也。加以無功無相尤勝。然任放天性。不由勤策。自然而行。亡功合道。名無功用。八地方證。今要心住彼故云應以。由功用行此已滿故。此則修行無功。非如八地任運無功也。
佛子。此菩薩以深智慧如是觀察。常勤修習方便慧。起殊勝道安住不動。
二正顯中。初牒前觀智。次常勤修下是修行相。方便已下是所修法。即前空中方便慧。有中殊勝行。既以無功無相智修。能治功用有相之障。後安住不動顯觀成相。此即行成不動。非如八地相用不動。
上治有功用障竟。
無有一念休息廢舍。行住坐臥乃至睡夢。未曾暫與蓋障相應。
第三無有一念下辨雙行勝差別。文分四別。一二行雙無間。二常不舍下信勝。三此菩薩於念念下能作大義。四佛子此十下菩提分差別。四中。前三別顯。後一總該。三中前一自分。後二勝進。今初。無有一念休息廢舍者正顯雙行無間之義。謂不舍前不動之止觀察之觀。為止觀二行雙行。一念不休即無間義。次行住下顯無間時。謂四儀睡寤。舉睡夢者以眛況審。
常不舍於如是想念。
二信勝者論雲彼無量智中殊異義。莊嚴相現前。專念故者專念忍可。即是信義。常信前十無量二嚴佛境。故名為勝。
此菩薩於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羅蜜。何以故。念念皆以大悲為首修行佛法向佛智故。所有善根為求佛智施與眾生。是名檀那波羅蜜。能滅一切諸煩惱熱。是名尸羅波羅蜜。慈悲為首不損眾生是名羼提波羅蜜。求勝善法無有厭足是名毗梨耶波羅蜜。一切智道常現在前未嘗散亂是名禪那波羅蜜。能忍諸法無生無滅是名般若波羅蜜。能出生無量智是名方便波羅蜜。能求上上勝智是名願波羅蜜。一切異論及諸魔眾無能沮壞是名力波羅蜜。如實了知一切法是名智波羅蜜。
二作大義者一念頓具十度之行。義利廣故。念念修起故名為作。文中二。先總明。次何以下征釋。征雲十度行異。一念寧圓。釋文分二。先明能具所以。由悲智雙運故。後所有下顯所具之相。檀通悲智。忍唯約悲。余皆約智。然此中十相。意令一念十相不同故。前六可知。但釋後四。方便涉事雲無量智。以是智故。又能出生施等行願以攝眾生。故名方便。願中。由此願智雖求八地已上上上大波羅蜜。攝取彼勝行故。次力中。以是智故遠離布施等障。故不為彼動。智中。以是智故布施等一切種差別如實了知。為化眾生。故此四相皆從用立名。一念具中。念念皆然。初心欲修至此方得。
佛子。此十波羅蜜。菩薩於念念中皆得具足。如是四攝四持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略說乃至一切菩提分法。於念念中皆悉圓滿。
四菩提分差別中有四種相。前二攝善。後二離過。一依大乘行。謂十度自利。此即大義。二四攝者即依教化眾生。三四持等。即依煩惱障增上淨故。謂依四持為所住處。以三解脫為所依門。修行三十七品則得煩惱障淨。任持自分故名為持。亦名四家。所住處故。四者一般若家。此是能照。二者諦家。即是所照。三舍煩惱家。四苦清淨家。由初二勝業。離此惑苦。四略說下依智障清淨。以無所不具。離塵沙無明。
上三雙行勝竟。
爾時解脫月菩薩問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但於此第七地中滿足一切菩提分法。為諸地中亦能滿足。
第四前上地勝差別中二。初明勝前六地。後何以故菩薩從初下明勝後三地。勝即增上義。前中二。先問。問意雲若先已具。此何獨言。若先未具何得成此。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於十地中皆能滿足菩提分法。然第七地最為殊勝。何以故。此第七地功用行滿得入智慧目在行故。
後答中三。初標。次征。後釋。釋中二。先別顯此地勝相。功用行滿即自分滿足。得入下勝進趣後。由此二義勝前智慧。即八地證智。自在即五通大用十自在等。
佛子。菩薩於初地中。緣一切佛法願求故滿足菩提分法。第二地離心垢故。第三地願轉增長得法光明故。第四地入道故。第五地順世所作故。第六地入甚深法門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皆亦滿足菩提分法。
二通示諸地滿相。即遠釋十地皆滿足言。近釋七地功用滿語。故論征雲。云何此地中方便行滿足。方便即功用也。具十方便。故論自釋雲。彼余世間出世間中更起殊勝行。是故此七地中起一切佛法故者謂前三世間。次三出世間。此則更互各一殊勝行。今一切中具起所以名滿。初地願中具。二地戒中具。三地聞中具。而雲願增長者。欲依如來智慧利眾生故。余可知。七地雲一切者。瑜伽論中說佛功德七地皆得。八地成就。九地具足。十地圓滿。有少余障未名清淨。離即是清淨菩提。
何以故。菩薩從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智功用分。以此力故。從第八地乃至第十無功用行皆悉成就。佛子。譬如有二世界。一處雜染。一處純淨。是二中間難可得過。唯除菩薩有大方便神通願力。佛子。菩薩諸地亦復如是。有雜染行。有清淨行。是二中間難可得過。唯除菩薩有大願力方便智慧乃能得過。
二明勝後三地。文中四。一法。二喻。三合。四因論生論。今初。先征。後釋。征意云何以前六各一。至七方具一切。釋雲從初積集。至此成故。此酬前征。由此便能令後三地勝行成就。斯乃勝後。勝前乃約能入八地。勝後令後地無功用行成。乃至十地。要由積功以至無功之功故。合中有雜染行。合雜染世界。然有二義。一即前六。二通前七。有清淨行合純淨世界。即後三地。中間難過亦有二義。一若六地為雜則七地為中間。若七地皆雜則從七至八即曰中間。難過者猶娑婆之於極樂。淨穢域絕。前六後三難過亦爾。要得此地大願方便能越。淨由此到。染由此過。故此一地最為要勝。
補義雲經言十地雜染清淨難過者。識論雲不動地前才舍藏。以阿賴識中含藏積劫雜染種子。為俱生我執之根本。以從初地至此地。破俱生我執。頓斷俱生種子。轉藏為大圓鏡智。名清淨識。然約俱生一分種子難斷。故云難過。言是二中間者謂此耶識名和合識。約染淨和合二者之間。蓋約破此俱生和合之相最極為難。故云中間難過。所以此地勝後三者。良由此地翻染令淨之功最大。後三清淨仗此而成。故云皆悉成就。然約此義釋似易明了。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此七地菩薩為是染行為是淨行。
四因論生論中先問後答。問意雲前七可知。但言中間為何所屬。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從初地至七地所行諸行。皆舍離煩惱業。以回向無上菩提故。分得平等道故。然未名為超煩惱行。
答意明非染非淨。亦得名亦染亦淨。故名中間。於中二。先通將七地對後彰劣。攝此第七通染淨。則成前七皆成染淨相雜。非純染行故。論雲從初地來離一切煩惱。示現如是此地名為染淨。非染行故。後佛子此第七下別將此地對前彰勝。顯此第七雙非染淨。故成前第七。是中間義。今初通中有法喻合。法初標離惑業。顯是淨故。次以回向下釋上淨義。以二因故。從然未下即由上二顯同前染。非報行故。
補義雲經約位明中間者。然位以斷惑而立。今正在難斷中間欲斷而未斷故。雲超煩惱者以求淨未得故。
佛子。譬如轉輪聖王。乘天象寶游四天下。知有貧窮困苦之人。而不為彼眾患所染。然未名為超過人位。若舍王身生於梵世。乘天宮殿。見千世界。游千世界。示現梵天光明威德。爾乃名為超過人位。
次喻中。輪王喻七地隨分舍功用道故。梵王喻於八地報得初禪游千界故。然法中對問但名前七。喻中舉勝顯劣故兼明上地。
佛子。菩薩亦復如是。始從初地至於七地。乘波羅蜜乘遊行世間。知諸世間煩惱過患。以乘正道故不為煩惱過失所染。然未名為超煩惱行。若舍一切有功用行。從第七地入第八地。乘菩薩清淨乘遊行世間。知煩惱過失不為所染。爾乃名為超煩惱行。以得一切盡超過故。
合文准此可知。
佛子。此第七地菩薩。盡超過多貪等諸煩惱眾。住此地不名有煩惱者。不名無煩惱者。何以故。一切煩惱不現行故不名有者。求如來智心未滿故不名無者。
二別明此地雙非染淨。初總明盡超。過多貪等者盡超故勝前。求佛之心為貪。厭世為嗔。取空着有為痴。至此盡超。又初地超貪檀度滿故。二三超嗔屍滿忍故。三亦超痴得聞持故。四地超慢道品離我相故。五地超疑了諸諦故。六地超見入般若故。此地總超隨惑等。常在觀故。故云盡超。而雲多者顯非報行故。則細者未超。次住此下正明形前。望後以顯雙非。後何以下釋雙非義。常在觀故惑不現行。即超過也。有功用行。名求未滿。即劣後也。功用即是煩惱。以有起動故。
四前上地勝差別竟。
佛子。菩薩住此第七地。以深淨心成就身業。成就語業。成就意業。所有一切不善業道如來所訶皆已舍離。一切善業如來所贊常善修行。
第五佛子菩薩住此下。彼果勝中。論主此中名雙行果。此果實通諸分。以雙行是正住行。親生此果故。又以雙行該於諸分。皆雙行故。名雙行果。文分四果。一業清淨。二得勝三昧。三過地。四得勝行。又初一即自他二利雙行。二即定慧雙行。三即悲智等雙行。四即寂用雙行。就初果中。復分四種。一者戒清淨。於中初約性戒明戒。但三業淨。後所有已下約制聽明戒。則惡止善行。就初果中復分為四者。一戒清淨。二世間智淨。三得自身勝。四得勝力。又此四中。初三自分。後一勝進。前中初一離過。後二成善。善中二。前行用。後行體。
世間所有經書技術如五地中說。皆自然而行不假功用。
二世間智淨。此辨行用。
此菩薩於三千大千世界中為大明師。唯除如來及八地已上。其於菩薩深心妙行無與等者。
三得自身勝。此明行體。論雲心行二平等。無與等者謂深心及妙行為二。深心即證行。猶是十方便。妙行即教行。亦是前起勝行。此二齊起故云平等。不同前地有無間生。
諸禪三昧三摩缽底神通解脫皆得現前。然是修成。非如八地報得成就。此地菩薩於念念中具足修集方便智力。及一切菩提分法轉勝圓滿。
四明得勝力。謂得禪等現前勝功德力故。上三自分。此一勝進。文中二。初明離定障。禪等已見品初。論雲寂滅樂行故。此釋三昧是現法樂住禪。次雲滅定。三摩缽提者以三摩缽底有其五種。一四無色。二八勝處。三十徧處。四滅盡定。五無想定。前四菩薩多入。為化眾生故。後一不入。非聖法故。今於五中。正意在滅定。故論別明。下解脫月亦因此言問何位中能入滅定也。後此地下離障可知。
上果差別四中初業清淨竟。
佛子。菩薩住此地。入菩薩善觀擇三昧。善擇義三昧。最勝慧三昧。分別義藏三昧。如實分別義三昧。
第二佛子菩薩住此下明三昧勝。分二。初別舉十名。後入如是下總結多類。今初。前五自利。後五利他。又前五起解。後五成行。又前五現法樂住。後五利益眾生。前中初二知理。次二知教義。後一知事。一雲善觀擇者依未觀義伏心令觀。二依已觀義重更思審。故論雲善思義三昧。三依一名句說無量義故云最勝。四依一義說無量名故云分別。義含於名故稱為藏。五依通一切。五明處如事實故。
善住堅固根三昧。智慧神通門三昧。法界業三昧。如來勝利三昧。種種義藏生死涅盤門三昧。
後五中。初一依煩惱障淨真如觀堅固根。故般若雲不動法界真如觀為堅。起信雲真如三昧為諸定之本。故此雲根。此一顯行深。後四依智障淨以顯行廣。為治四障故。經即能治。障在文外。四中初一助道。次二證道。後一不住道。初智通者治勝功德障。智通即是勝德。以智與通化利鈍二類令入一實。故名為門。二治無礙智障。雙照事理二法界為業故。三治於深上佛法怯弱障。大悲勝利安住涅盤能建大事。是佛深上法。四治不住行障。種種義藏者種種善根故。此善能生不住故名為藏。修為善根故不住涅盤。修無為善根故不住生死。種種善根即無住之門。
入如是等具足大智神通門百千三昧。淨治此地。
後總結多類。
上果中第二三昧勝竟。
是菩薩得此三昧。善治淨方便慧故。大悲力故。超過二乘地。得觀察智慧地。
第三明過地。於中三。一修行善巧過。二作業廣大過。三修行勝入過。今初。過法有二。一巧智。二深悲。過相亦二。一下過二乘。二上過智地。智慧地即八地無功用智。由此地中雙觀止觀。便至彼處。法流水中任運雙流趣佛智海。
佛子。菩薩住此地。善淨無量身業無相行。善淨無量語業無相行。善淨無量意業無相行。故得無生法忍光明。
二作業廣大過中二。先正顯過。後解脫月下。彰過分齊。今初中。先對下彰出過。言無相者即前樂無作對治。無量者即前無量對治。入定離相二乘容有。而非無量。故此無量顯異二乘。善淨之言顯過下地。謂修方便行滿足故。後得無生法忍光明對上彰入過。是彼八地無生法忍明相現前故。下地未得故。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從初地來所有無量身語意業。豈不超過二乘耶。
二彰過分齊中二。先難。即執前同後難。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彼悉超過。然但以願求諸佛法故。非是自智觀察之力。今第七地。自智力故。一切二乘所不能及。譬如王子生在王家。王后所生具足王相。生已即勝一切臣眾。但以王力。非是自力。若身長大藝業悉成。乃以自力超過一切。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初發心時以志求大法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今住此地。以自所行智慧力故出過一切二乘之上。
後答。即揀後異前答。有法喻合。法中非自力者障現行故。喻中王家即如來家。王后即得真法喜。修二利故名為王相。合中大法即法中佛果法。自所行者即殊勝行。智慧力者即方便慧。於此二中常不出觀。故是自力能過。此約寄位。
上作業廣大過。
佛子。菩薩住此第七地。得甚深遠離無行。常行身語意業。勤求上道而不舍離。是故菩薩雖行實際而不作證。
第三佛子下明修行勝入過。謂非但如前廣多無量。而力用難測。深無分量。勝而過也。文中言甚深者即遠入無底故。遠離者彼前障滅故。無行者無相之行無所行故。彼前六地不能行故。常行者此無間故。得此三業即當體深入過。勤求下即趣後勝入過。二乘亦有離彼相業。而得少為足。不能上求菩提。求故過也。是故下結雙行過。
上彼果中第三得過地竟。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從何地來能入滅定。
第四解脫月下明得勝行。於中二。先得寂滅勝行。在定不住故。即方便智也。二佛子此菩薩下得發趣勝。即起殊勝行。前中先問。後答。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從第六地來能入滅定。今住此地能念念入亦念念起而不作證。故此菩薩名為成就不可思議身語意業。行於實際而不作證。譬如有人乘船入海。以善巧力不遭水難。此地菩薩亦復如是。乘波羅蜜船行實際海。以願力故而不證滅。
答中。先明得法分齊。六地入深緣起之實際。未念念入者有出觀故。今住下辨過勝劣。於中有法喻合。法中先正明得而不證。後此菩薩下出不證所以。以得方便即寂起用。故成不思議三業。故能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喻雲善巧力者如行船法。知水相故。合雲波羅蜜船即般若等也。以願力者是方便不舍有因。
佛子。此菩薩得如是三昧智力。以大方便。雖示現生死而恆住涅盤。雖眷屬圍繞而常樂遠離。雖以願力三界受生而不為世法所染。雖常寂滅以方便力而還熾然。雖然不燒。雖隨順佛智而示入聲聞辟支佛地。雖得佛境界藏而示住魔境界。雖超魔道而現行魔法。雖示同外道行而不舍佛法。雖示隨順一切世間而常行一切出世間法。所有一切莊嚴之事。出過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及非人帝釋梵王四天王等之所有者。而不舍離樂法之心。
二明發起勝行中。亦是上來已攝無着行。此下攝平等隨順一切眾回向。且依發起勝行。文分為二。初牒前標後。由得滅定三昧不作證智故成後大方便也。次雖示下正顯勝行。經有十句。論為八種。共對治攝。謂後三為一故。能治所治二行共俱互相攝故。如示生死為所治。以恆住涅盤為能治。能治攝於所治。則不為生死所染。亦得以涅盤為所治。示現生死為能治。能治攝於所治。而不證於涅盤。他皆仿此。八中初一為總。故云生死涅盤。論雲一起功德行。謂入生死為福業事故。淨名雲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不入生死海不得無價寶珠。何有功德。二上首攝余行。謂既示生死必為上首。攝眷屬故。三願取有行。非業所拘故處不染。四家不斷行。謂雖言不染而示有妻子。名家不斷。雖然不燒者示有常修梵行故。唯此一句具空中方便慧有中殊勝行。上下皆應仿此。從略故無。五者入行。謂非獨化凡。亦轉二乘入佛慧故。六資生行謂雖知五欲即道。含攝佛法。而飲食資身睡夢資神。皆順五欲十軍。是魔境界。七退行。謂示老病死。衰退即四魔等法。不行其因名超魔道。八者轉行。謂初四化凡。次一化小。次二化魔。今由自行不染。故轉凡之惑。今絕其因。此有三種。一見愛轉。外道着諸見故。如佛示學二仙。謂本行雲一阿羅漢仙。二郁頭藍弗仙。二障礙轉。如佛示學書算等。三所有下貪轉。如佛處於王宮而不生染着。
上彼果差別竟。
通上大文位行竟。
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智慧住遠行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第二位果。初調柔果。文亦有四。初調柔行體中亦有法喻合。法亦三。初緣。
於彼佛所。以廣大心增勝心供養恭敬尊重讚嘆。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於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獲如實三昧智慧光明。隨順修行。於諸佛所護持正法。常為如來之所贊喜。一切二乘所有問難無能退屈。
次於彼下能煉行淨。言護持正法者由方便行滿守護於他。故得三界為大師。所以能護。
利益眾生法忍清淨。如是經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增勝。
三利益下明所煉淨。論雲此地釋名應知者即以經文為釋名。謂利益眾生是有中殊勝行。法忍清淨即空中方便智。此二是行。善根轉更增勝者明功用究竟。即是遠義。
譬如真金。以眾妙寶間錯莊嚴。轉更增勝。倍益光明。余莊嚴具所不能及。
喻中。金喻證智信等善根。眾寶間錯者即一切菩提分法。方便行功用滿足。故令前善根轉勝。
菩薩住此第七地。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力。轉更明淨。非是二乘之所能及。
三合可知。
佛子。譬如日光星月等光無能及者。閻浮提地所有泥潦悉能乾竭。此遠行地菩薩亦復如是。一切二乘無有能及。悉能乾竭一切眾生諸惑泥潦。
第二佛子譬如日光下明教智淨。先喻。後合。喻中。光喻如前地。而此日光勝故。勝彼月光。以月清涼如般若故。日光用廣如方便故。
此菩薩十波羅蜜中。方便波羅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三別地行相。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七遠行地。
四結說地名。
菩薩住此地。多作自在天王。善為眾生說證智法。令其證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
二攝報果二。初上勝身。
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百千億那由他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以為眷屬。
二上勝果。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三願智果。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第一義智三昧道 六地修行心滿足 即時成就方便慧 菩薩以此入七地 雖明三脫起慈悲 雖等如來勤供佛 雖觀於空集福德 菩薩以此升七地 遠離三界而莊嚴 滅除惑火而起焰 知法無二勤作業 了剎皆空樂嚴土 解身不動具諸相 達聲性離善開演 入於一念事各別 智者以此升七地
第三重頌二十一偈。分三。初十七偈半頌位行。次二偈半。頌位果。後一偈嘆勝結說。前中分五。初四偈頌樂無作行對治。
觀察此法得明了 廣為群迷興利益 入眾生界無有邊 佛教化業亦無量 國土諸法與劫數 解欲心行悉能入 說三乘法亦無限 如是教化諸群生
次二偈頌彼障對治無量。略不頌無功用行。
菩薩勤求最勝道 動息不舍方便慧 一一回向佛菩提 念念成就波羅蜜 發心回向是布施 滅惑為戒不害忍 求善無厭斯進策 於道不動即修禪 忍受無生名般若 回向方便希求願 無能摧力善了智 如是一切皆成滿
三有三偈頌雙行無間。
初地攀緣功德滿 二地離垢三諍息 四地入道五順行 第六無生智光照 七住菩提功德滿 種種大願皆具足 以是能令八地中 一切所作咸清淨 此地難過智乃超 譬如世界二中間 亦如聖王無染着 然未名為總超度 若住第八智地中 爾乃踰於心境界 如梵觀世超人位 如蓮處水無染着 此地雖超諸惑眾 不名有惑非無惑 以無煩惱於中行 而求佛智心未足
四有五偈頌前上地勝分。言三息諍者約忍度故。又得法光明故無有諍。
世間所有眾技藝 經書辭論普明了 禪定三昧及神通 如是修行悉成就 菩薩修行七住道 超過一切二乘行 初地願成此由智 譬如王子力具足 成就甚深仍進道 心心寂滅不取證 譬如乘船入海中 在水不為水所溺 方便慧行功德具 一切世間無能了
五有三偈半頌雙行果。
供養多佛心益明 如以妙寶莊嚴金 此地菩薩智最明 如日舒光竭愛水 又作自在天中主 化導群生修正智 又以勇猛精勤力 獲多三昧見多佛 百千億數那由他 願力自在復過是
次二偈半頌位果。
此是菩薩遠行地 方便智慧清淨道 一切世間天及人 聲聞獨覺無能知
三一偈頌說贊勝。
第七遠行地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卷第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