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十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三義理分齊中。疏文分二。先總明大意。後今顯別教下。開章別釋。前中分三。初結前生後。二總顯深廣。三結屬所攝。今初兩句。前句結前。謂前教攝中不別明攝者。以五教中第五圓教。指於此經義當已攝。況諸師立教。皆以華嚴為圓故知圓攝。後未知下。一句生後。

疏。然此教海下。第二總明深廣。有法喻合。令初至方顯深廣。法說也。初二句總標。宏大也。即是廣義。色空交映德用重重。釋深義也。然上二句言含法喻。如海傍無邊涯連天一色。空徹海底。海映空天。即下四門之二。總攝歸真。並皆空淨。理事無礙。即色空交映。色不礙空。空不礙色也。德用重重。即唯明深義。具十玄門。重重無盡。即事事無礙。如海十德互相周遍。

疏。語其橫收下。釋上廣也。如下二地中。說人天十善等。即其文也。總無下。雙結深廣。疏。其猶下。喻明可知。

疏。前之四教下。法合。以四教合於百川。圓教合於大海。於中先正合。後解妨。今初。言尚非三四況初二者。合前故隨一滴逈異百川。即舉勝顯劣。三即終教。四即頓教。初二即小乘及與始教。雖有戒善。是圓教戒善。尚不同終頓之勝。以彼不能事事無礙故。況初二之劣。以彼尚不得二空。及事理無礙等故。其猶大海尚異江河。況於溝洫。

疏。斯則有其所通。無其所局者。二釋妨也。謂有難言。先則總收。後則總揀。二義天隔何以會通。故為此釋。總收者。約其所通。如圓教中有小乘戒善之法四諦因緣。有始教中十地十如八識四智。有終教中事理無礙。有頓教中言思斯絕等。如海有百川之水。水義同也。後總揀者。約無其所局。如小乘唯人空自利。始教五性三乘。終教不說德用該收。頓教一向事理雙絕等。如彼百川不同鹹味。不具十德。海則具之。一次二不宿三餘水入中四普同五無六深七廣八大身九潮十普受大雨。

疏。故此圓教下。結屬所攝。於中三。初總顯深廣。次一乘有二下。別釋深義。後通妨。二中言同教者。謂終頓二教。雖說一性一相無二無三。不辯圓融具德。事事無礙故非別教。而別教中有一性一相事理無礙。言思斯絕。同彼二教。

疏。以別該同下。三通妨難。謂有難言。既同頓同實。何異頓實。故此通雲。即此同中必有別義。如事理無礙。必有事事無礙耳。猶彼江水入海亦鹹。

疏。今顯別教下。第二開章別釋中二。先標章。後初中下。依章別釋。釋初章中三。初具列。次略釋。後結廣從略。疏教即能詮下二略釋也。但釋教義理事.二對。言乃至光香等者。謂諸法顯義體。但能詮理並為教體。如下教體中明。有以光明而為佛事等是也。義即所詮。即五教等一切義理者。如前立教中約所詮。差別七十五法八識等義。十對法等皆是義也。疏。理即生空等者。具五教理。生空所顯。是小乘教理。二空所顯。是始教理。無性真如。是終教理。而言等者。等餘二教之理。謂頓教理亦即無性真如。體絕安立。如性雙遣。亦不離如。圓教之理。總融諸理。無有障礙耳。

疏。事即色心等者。等取其餘事類。如身廣有多義。謂六道四聖等。若事門中無不此攝。

疏。餘可思者。即餘八門。謂三境智者。即五教所觀之境。能觀之智。總收不出二諦二智。別即初小乘四諦涅槃為境。無漏淨慧為智。及他心等十智。始教亦通四諦二諦等為境。加行根本後得等智。終教則是三諦等境。權實無礙等智。頓教則無境為境。絕智為智。圓教則無盡之境。無盡之智。四行位者。五教。修行不同得位差別。位通因通果。五因果自互不通。如七方便等為因。須陀洹等為果。等覺已下皆因妙覺為果等。六依即國土。正即佛身等。七體則法報。用則應化等。八人則覺者等。法則菩提等。九逆則婆須無厭等。順則觀音正趣等。十應即赴感。佛及菩薩等。感即當機。菩薩眾生等。各隨五教以辯差別。諸教具有故云可思。又此十對初一為總。後後漸略。若辯次第者。如來說能詮之教。所詮之理。則無法不盡。法有教理行果。行果並在所詮理中故。二就所詮理。雖復眾多不出事之與理。即性及相無法不攝。三理該下八。且置而勿論。就其事中不出境智。四智觀於境。便有造修之行。所成之位。五行位。未極總屬因收。極則為果。六果中多法不出依正。因亦有之。七隨依正中皆有體用。如正中體者法報。用者應化。依中體者法性等剎。用者應物隨現。交入無礙因門例然。八正中自有人法不同。以法成人。以人弘法。九於人中逆化順化。十人之逆順必有感應。宜逆化感之。則婆須等應之。宜順化感之。則文殊等應之。若依後後開一成二。則法彌多矣。謂如果分依正為二。因亦如之。則有四矣。正有體用。依亦如之。則成八矣。如是相望展轉成多。不必全爾。是故疏中不為此釋耳。又此十對。就其正意總相該收。以為十玄所依體事。若以義取。隨一事中即有十對。如下勝音蓮華處說。故下但約一塵即具十對。

疏。第二攝歸真實者。疏文有三。初標章。次真空絕相者。即指法之本後。後經雲下。引文證成。二中。然杜順和尚法界觀中。總有三觀。一真空絕相觀。二事理無礙觀。三周遍含容觀。即是今疏四門之中。後之三門。初攝歸真實。即真空絕相觀也。於中自有四句十門。一會色歸空觀。二明空即色觀。三空色無礙觀。四泯絕無寄觀。此為四句。前二各四。故為十門。初句四門者。前三同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釋則不同。一色即空。明不即斷空。以即真空故。二色不空。明青黃等不即真空。以青黃無體故。即是真空。三色不即空。空中無色可即。故云不即空。以會色歸空。無有體故。即是真空。上三以法揀情。四色即是空。以無性故。如色既然。萬法皆爾。第二明空即色觀亦四門。前之三門。準前釋言同釋別。但翻雲空不即色。以即色故。亦有三義。一空不即色。斷空不即色。以真空必不異色故。二空不即色。以空理非青黃故非色。青黃之真。必不異青黃。故云即色。三空不即色。空是所依故不即色。必與能依為所依。故云即色也。上三揀情。四空即是色。凡是真空。必不異色故。第三空色無礙觀者。謂色舉體是真空故。色不盡而空現。空舉體不異色故。空即色而空不隱。是故二法無礙一味。第四泯絕無寄觀者。謂此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即空不即空。一切法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語亦不受。逈絕無寄。言解不及。以生心動念乖法體故。以前八門揀情顯理。第三門解終趣行。第四門正成行體。由解成行。行起解絕。上皆法界觀義。所以疏中。不廣引者。以第三色空無礙。濫於第二事理無礙觀故。彼所以立者。以第四泯絕無寄。泯前三故。故名真空絕相。今但取一門總意。亦即泯絕無寄。又欲令四門成四種法界故。初門即事。次門即理。三即事理無礙。四即事事無礙。故第三事理無礙觀中。疏文分三。初總標。二一理遍於事下。別釋。三上之十事下。總結。今初。言十對皆無礙者。謂一教義無礙。二事理無礙。三行位無礙。乃至十應感無礙。今且約事理者。事理是所詮法中之總故。又諸處多明理事無礙故。為成四法界故。

疏。一理遍於事下。第二別釋十門即為十別。一一門中多先正釋。後會前義。即前性相。不同中十對之義。或一門會一義。或二門同會一義。或一門以會多義。至文當知。又十對中唯會法性。以是同教一乘義理分齊故。如前雲三乘一乘別。今但會一乘五性一性別。今但會一性。十對皆然。今初。第一門不會。至第二門。一時會故。疏中三。初標門。次謂無分限下。正釋。謂理不可分故無分限。事隨緣別故。分位歷然。而不相雜。故得相遍。今明理不異事故遍事中。後故一一纖塵下。結成遍義。若不全遍則理可分。事不全攝亦不即理。如一纖塵。事事皆爾。正遍此時。不妨遍餘。故亦非餘處無理。全此全彼。亦非二理。

疏。二事遍於理門者。文中二。先正明。後會前。前中所以要全同者。以事無別體。還如理故。若不全同。則不如理。色不異空義不極成。然相遍二門超情難見。何者。謂事既有分。理即無分。如何得遍。若塵遍法界。塵應非小。理遍同事。應如小塵。今明由事與理。有非一非異義故。以非異故全同。以非一故不壞。分別則事理兩分。如海之波。一波全遍大海。以同海故。大海全在小波。以海無二故。全在一波。亦全在諸波。同一海故。

疏。由上二義下。二會前義。於中二。先會一性。後會一乘。前中三。初明一性五性。二明成佛不成佛。三明無性即佛性。初中先正明。後引證。前中謂事有分限。理無分限。五性約事。一性約理。今理遍事。則一性之理。全在五性之中。事遍於理。五性即是一性。故云互該徹故皆同一性。

疏。故出現下。二引證。此文釋通二義。一正是事事無礙義。以眾生及佛皆是事故。今取釋文皆同一性之義故。證事理無礙。由理遍事故眾生隨理而在佛中。

疏。理遍事故一成一切成下。第二明成佛不成佛義。謂理無二實。故該多事而皆成也。理如虛空故事同理而無成矣。經雲。譬如虛空下。引證。亦出現品成正覺中義引之耳。文雲。佛子。譬如虛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壞。常無增減。何以故。虛空無生故。諸佛菩提亦復如是。若成正覺不成正覺亦無增減。何以故。菩提無相無非相。無一無種種故。即無所成義由上二義。欲成則念念常成。欲不成則十方三際無成佛者。故成與不成自在無礙。

疏。一性無性即是佛性者。第三會佛性義。先正會。後故涅槃下。引證。以第一義空即佛性故。大意秖爾。欲窮法源。故復略引。然此經二十七。師子吼品。問於佛性。總有六問。一問云何為佛性(一問體性)二以何義故。名說佛性(二問性名義)三何故復名常樂我淨(三問性德)四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見一切眾生所有佛性(四問眾生不見所以)五十住菩薩住何等法。不得了了見於佛性。佛住何等法而了了見(五問住法差別)六十住菩薩以何等眼不了了見。佛何眼而了了見(六問用眼不同)答中答第一問經雲。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乃至雲。無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謂大涅槃。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乃至雲。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佛性常恆無有變異。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薦福釋雲。然佛性有二。一性得。二修得。佛性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智慧者。即性得中道智慧覺性。如密嚴雲。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常住無始終。離四句言說。亦如下經雲無相智無礙智。具足在於眾生身中等。非是從緣智慧。名智慧也有自性遍照法界光明義。故名智慧也。從所言空下。明修得性。修得覺性。觀第一義空。不見空與不空。離有無相故。從智者見空下。明見中道之人。智者即佛及菩薩也。從空者下。明空有等法也。空即遍計依他。不空即圓成實性。下文雲。一切諸法皆是虛假。隨其滅處。即是第一義空等。故知第一義空。是不空如來藏。非空如來藏。諸佛菩薩真俗雙觀。有無齊照。故名中道。又準下文雲。佛性云何為空。第一義空故。云何非空。以其常故。云何非空非非空。能與善法作種子故。準此經文。第一義空。不是空如來藏。上即薦福意。亦有深理。今正釋者。與上少異。初雲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者。即雙標空智。以第一義空該通心境故。明即是智慧。揀異瓦礫非情。從所言空者下。經自雙釋二義。所言空者。即是牒上第一義空。以空有雙絕。方名第一義空。故云不見空與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下。釋上智慧。經文稍略。若具應雲所言智慧者。能見於空及與不空。故此中者字。非是人也。秖是牒詞。此中言見。非約修見。但明性見。本有智性。能了空義及不空故。若無本智。誰知空不空耶。我無我等亦爾。約修見者。自在下經。佛答第五六問中。及無明覆下。方論見不見耳。今以即智明空。故名第一義空。即空之智。方是常恆智性。不生故常。不滅故恆。古德引下經空等二門。證成第一義空。非空如來藏。今觀所引。正證是空如來藏義。云何非空已下。方證名為智慧之義。空智相成方為真佛性義。則知。二藏亦不相離。以其佛性妄法不染。故名為空。具恆沙妙德。故名不空。要空諸妄方顯不空之德。故不相離思之。又言第一義空者。第一義諦上論空故。明知空性智性無二性也。故初言即是第一義空。又雲。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若爾雙見。方有佛性。不雙見時。應無佛性。故知一切空不空等言含於能所。約其所見空與不空。即是中道佛性。約其能見即是智慧。若不雙見不識佛性。若見中道名見佛性。餘如彼經及疏。

疏。又出現雲。無一眾生下。第二會一乘無不有者。釋成一乘之義。若有一人無智慧性。即有二乘三乘耳。三依理成事門中二。先總釋。後會前。前中言要因理成者。以諸緣起皆無自性故。由無性理事方成故。故中論雲。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又離真心無別體故。疏於中有二下。第二會上二義。由前離真心外無別體故。成初具分唯識。由前無性理成。故成真如隨緣之義。今初。言具分者。以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即是具分。以具有生滅不生滅故。不生滅即如來藏。即會前唯心真妄別中即通真心也。若不全依真心。事不依理故。唯約生滅。便非具分。有雲。影外有質為半頭唯識。質影俱彰為具分者。此乃唯識宗中之具分耳。次引證言覺林偈。即夜摩宮中偈讚品。先有喻雲。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色。大種無差別等。疏所引偈。即合上半。初句合譬如工畫師。下三句皆合分布諸彩色。次引證具分偈亦合分布諸彩色。並如夜摩偈讚品釋。

疏。二明真如隨緣成故者。即會前真如隨緣凝然別中隨緣義也。緣從真起。故依理成。離如來藏一切諸法不可得故。如問明品釋。

疏。四事能顯理門中分二。先正明。後引證。前中謂由事攬理成者。躡前第三門也。故事虛而理實者。由攬理成事。離理無事故。事即虛理則實也。以事虛故能顯實理。事若有實。實理則隱。以事虛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現。如波相虛令水現也。以波攬水成。故波虛而水實。是故波能顯水。若離波說水。即事外明空。疏。依他無性等者。釋成上義。即是會前依他空有即離別中即義。既雲無性即是圓成。明非但無遍計妄性。別有圓成。是所顯理。後夜摩下。引證。總引三文。初夜摩偈。即力林菩薩偈。三偈連綿。二引十忍品。即如嚮忍。三引須彌偈。即勝慧菩薩偈。下半雲。如是解法性。即見盧舍那。此前有一偈。反釋雲。迷惑無知者。妄取五蘊相。不了彼真性。是人不見佛。其中深旨如隨經疏文。

疏。五以理奪事門等者。於中分二。先正釋。後會前。今初。言事既全理即事盡無遺者。以離真理外無片事可得故。斯則水存。已壞波矣。

疏。故說生佛不增不減下。二會前也。於中三。初正會。次引證。後非約一分眾生下。揀異權宗。

疏。出現品雲下。引證。略引二經。初引出現雲。乃至雲設一切等者。其乃至中合雲。菩提無相無非相。無一無種種故。佛子。假使有人能化作恆河沙等心。一一心復化作恆河沙等佛。皆無色無形無相。如是盡恆河沙劫無有休息。佛子。於汝意云何。此人化心化作如來。凡有幾何如來性起。妙德菩薩言。如我解於仁所說義。化與不化等無有異。云何問言凡有幾何。普賢菩薩言。善哉佛子。如汝所說。設一切眾生下同疏。末後雲皆以無相平等故者。義引合雲等無有異。何以故。菩提無相故。若無有相則無增減。

疏。不增不減經下。二引他經。言雖小異而文義多同。

疏。六事能隱理門。即隨緣之中別義。以隨緣成事。此事遍於真理故。事顯理隱也。

疏。故法身下。引證。即法身經。疏。財首偈雲者。即問明品。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釋曰。妄想體虛無可入故。七真理即事門者。以事必依理虛無體故。是故此理舉體皆事。方為真理。如水即波。無動而非濕。故水即波也。

疏。法性不違法相等故者。等字。等於餘文。具雲法性不違相。法相不違性。生不違法性。法性不違生。此兩對明事理無違相。不違性。生不違性。自屬事能顯理。及第八事法即理門故。但略引性不違相一句。即第二十九經。

疏。上之二門下。併合七八二門。會前五義。一會二諦空有即離別中相即義也。濕喻真諦。波喻俗諦。夜摩偈者。即精進林菩薩偈。彼初偈雲。諸法無差別。無有能知者。唯佛與佛知。智慧究竟故。次文即雲。如金與金色。其性無差別。法非法亦然。體性無有異。然法非法。有其二義。一善法為法。惡法為非法。此順標中諸法無差別。二者法相為法。法性為非法。即金喻法性。色喻法相。今文正用後意。故證事法即理。二諦相即。

疏。此亦喻於如來之藏。與阿賴耶展轉無別者。二重會前唯心真妄別中通真心義。即金喻如來藏。色喻生死等。故密嚴雲。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由前第三門中已會故。致亦言。

疏。又由事即理下。會不斷常亦是二諦門中開出。

疏。又由理事相即故。起滅同時者。會四相時一前後別中一時之義。事全同理。故事即滅也。以事虛無體故引偈。即善慧菩薩。

疏。亦令究竟下。會能所斷證。即離別中相即義也。然引十地斷惑經文。但初一句是斷惑相。三時無斷方說斷故。後之一句是般若相。今以般若亦為能斷故。因便引之。故論釋此句雲。即是觀行相。謂無分別智體絕名言。真智內發。不同聲聞依聲而悟。故既為真智。故可斷惑。疏。迴向品雲無有智外如者。亦證斷惑能所不二。義如前說。上所引經。皆至下本文自當曉了。

疏。九真理非事門者。謂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異故。實非虛故。所依非能依故。如即波之水非波。以濕非動故。是則不異有之真空。空存也。

疏。十事法非理門者。謂全理之事。而恆非理。以性相異故。能依非所依故。是故舉體全理。而事相宛然。如全水之波。波恆非水。以動非濕故。是則不異空之幻事。事存也疏。上七八二門下。用前四門會前佛身無為。有為別中無為義也。然大品亦云。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為是有為為是無為。佛言。非有為法。非無為法。何以故。離有為法。無為法不可得。離無為法。有為法不可得。須菩提。有為無為不合不散。皆其義也。

疏。上之十事下。第三總結。即結釋十門。於中二。先總標。後約理望事下。別束十門以成八字。理望於事有成有壞有即有離者。一有成者。即第三依理成事門。二有壞者。即第五以理奪事門。既奪彼事事則壞也。三有即者。即第七真理即事門。四有離者。即第九真理非事門。疏。事望於理有顯有隱有一有異者。亦有四門。一有顯者。即第四事能顯理門。二有隱者。即第六事能隱理門。三有一者。即第八事法即理門。四有異者。即第十事法非理門。此上言成壞等者。就功能說如有成者。是理成事。非理自成。則一一門。皆有事理無礙。故云約理望事。約事望理。餘可思之。上來相參。故有四對八義。而初相遍二門。今不會者。以相遍之義。義皆相似。非如一成一壞等故。故不顯之。又相遍者。即後八門之所以。故謂由相遍方有成壞等耳。若欲攝者。即事理相即二義所。收後之不即二門。即不壞能所方有相遍。有相遍故。方論不即。疏。逆順自在等者。事理相望。各四義中。皆二義逆。二義順。謂依理成事。真理即事順也。以理奪事。真理非事逆也。事能顯理。事法即理順也。事能隱理。事法非理逆也。欲成即成。欲壞即壞。故云自在。成不礙壞。壞不礙成。顯不礙隱。隱不礙顯。故云無礙。正當成時即是壞等。故得同時。四對皆無前後。故云頓起。又上四對。何以約理望事。但云成等。不雲顯等。約事望理。但云顯等。不雲成等。深有所以。何者事從理生。可許雲成。理非新有。但可言顯。事成必滅。故得雲壞。真理常住。故但云隱。其即之與一。離之與異。大旨即同。細明亦異。理無形相。但可即事。而事有萬差。故可言與理冥一。理絕諸相。故云離事。事有差異。異雲異理。上約義別。有此不同。若統收者。應成五對無礙之義。一相遍對。二相成對。三相害對。四相即對。五不即對。五中前四。明事理不離。後一明事理不即。又五對中共有三義。成顯二義一對。是事理相作義。奪隱及不即二對。是事理相違義。相遍及相即二對。是事理不相礙義。又由第二相作故。有第四相即。由相即故。所以相遍。由有第三相害故。有第五不即。又若無不即。無可相遍。故說真空妙有。各有四義。約理望事。即真空四義。一廢己成他義。即依理成事門。二泯他顯己義。即真理奪事門。三自他俱存義。即真理非事門。四自他俱泯義。即真理即事門。由其即故。而互泯也。又初及三。即理遍於事。門以自存故舉體成他。故遍他也。後約事望理。即妙有四義。一顯他自盡義。即事能顯理門。二自顯隱他義。即事能隱理門。三自他俱存義。即事法非理門。四自他俱泯義。即事法即理門。又初及三。即事遍於理門。以自存故而能顯他。故遍他也。故說約法存亡無礙真空隱顯自在。第四周遍含容觀。於中二。先標舉章門。後依章別釋。今初。然此觀名。即法界觀中之名。以當事事無礙。以理有普遍廣容二義。融於諸事。皆能周遍含容。眾多義門。皆悉由此二義而有。然法界觀立十觀名。與十玄不同。故今疏雲。且依古德顯十玄門。即依藏和尚也。至相已有而小有不同。於中文二下。開章。疏今初一同時下。二依章別釋。釋其二章。即為二別。今釋初章。疏文有三。初列名總顯。二指事別明。三結例成益。今初十名全依賢首。是故上雲。且依古德就列名中。其第二廣狹自在門。同法界觀中廣容普遍之義。而名小異此門。賢首新立以替至相十玄。諸藏純雜具德門。意雲一行為純。萬行為雜等。即事事無礙義。若一理為純。萬行為雜。即事理無礙。恐濫事理無礙。所以改之。主伴一門至相所無。而有唯心迴轉善成門。今為玄門所以。故不立之。而列名次。亦異於彼。彼雲。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因陀羅網境界門。三祕密隱顯俱成門。四微細相容安立門。五十世隔法異成門。六諸藏純雜具德門。七一多相容不同門。八諸法相即自在門。九唯心迴轉善成門。十託事顯法生解門。今此十門不依至相者。以賢首所立有次第故。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以是總故。冠於九門之初。二廣狹門別中先辯此者。是別門之由。由上事理無礙中。事理相遍故。生下諸門。且約事如理遍故廣。不壞事相故狹。故為事事無礙之始。三由廣狹無礙故。所遍有多。以一望多故。有一多相容。相容則二體俱存。但力用交徹耳。四由此容彼。彼便即此。由此遍彼。此便即彼等故。有相即門。五由互相攝。則互有隱顯。謂攝他時。他可見故。有相入門。又攝他時。他無體故。有相即門。攝他他雖存。而不可見故。有隱顯門。以為門別故。故此三門皆由相攝而有。相入則如二鏡互照。相即則如波水相收。隱顯則如片月相映。六由此攝他。一切齊攝。彼攝亦然。故有微細相容安立門。七由互攝重重故。有帝網無盡。八由既如帝網。隨一即是一切無盡故。有託事顯法生解門。九由上八皆是所依。所依之法既融。次辯能依。能依之時亦爾。十由法法皆然故。隨舉其一。則便為主。連帶緣起。便有主伴。廣如下釋。然刊定記。則分德相業用。各有十玄。德相十者。一同時具足相應德。二相即德。三相在德。四隱顯德。五主伴德。六同體成即德。七具足無盡德。八純雜德。九微細德。十因陀羅網德。二業用十者。一同時具足相應用。二相即用。三相在用。四相入用。五相作用。六純雜用。七隱顯用。八主伴用。九微細用。十因陀羅網用。其德相門中。無業用門中四五二門。業用門中無德相六七二門。彼師意雲。業用是應機施設故。有相入相作。以本不入今見入故。本來眾生非佛。今生佛相作故。故是業用。德相不爾。故無相作相入。其德相本具故。有同體即一切法德。及具足無盡德。業用不爾。故無此二。此四互出故各有十。歷門備舉。便成二十。今明德相業用雖異。不妨同一十玄。無不該攝。德相。亦有相入相作故。故彼相在。即相入也。彼相作者。乃相即也。名異義同今見出入。即業用門。常相涉入如鏡互照。即德相門。以眾生為佛。生即佛也。以佛作眾生。佛即生也。故知相作即是相即。若約對機而作。名業用門。本來相即。是名德相門。依此而分。非無小異。統其體事。更無別也。是知相即相作。二名雖異。而無兩門。入在小殊始終一致。又德相不能入作。真如則闕此德。不應有普攝諸法之德。及遍一切法德亦應無有能安立德及能持世間。成就一切諸佛菩薩之德。故常作入於理無違。如有頌言。諸佛猶如淨明鏡。我身一似摩尼珠。諸佛常來入我體。我身遍入諸佛軀。即常入也。又真如隨緣成一切法。何無作耶。若隨情見作入。則但有業用義也。其同體成即德乃是。此中託事顯法生解門。但名異耳。故彼自釋雲。一一即是一切諸法也。故與下釋託事義同。其具足無盡德。即帝網門。亦微細門攝。並如下會。又彼不存廣狹而存純雜。亦如下會。而彼無十世隔法異成門。彼以時為所依體事故。故彼體事。亦有十種。謂色心時處身方教義行位。則攝法無遺。斯亦有理。今明時無別體故。不為所依。但依法立故入玄門耳。亦如下會。

疏。今且於前十中下。第二指事別明。分二。先總辯所依。即於前彰無礙中一事法。後如下文中。一蓮華葉下。別顯十門。即為十別。初即同時具足相應門。以近初列故不標次。文中先正明。後引證。前中又二。初明當門中具。後明具餘九門。疏。則具教等十對。同時相應具足圓滿者。初當門中具也。此中正意。則明具前教義。理事境智行位因果等十對之法。前十對法無法不包故。此頓具則無所不具。所以具者。廣有十因。略而言之。法界融故。然古德就一華之上義有此十。探玄記雲。此一蓮華。表令生解為能詮教。則是所詮乃名為義。如下勝音菩薩蓮華處說。二華相為事。華體為理。三華是所觀。亦即是能觀。以此經中可以內行為外事故。四行事之華。結成位故。如淨行品。五因事之華。攬成果故。六華臺所依亦入正故。如國土身等。七華體同真。用應機故。八全攬為人。恆是法故。九逆同五熱。順同十度故。十應赴群機。亦能感故。如一華事既爾。餘一切事準以知之。如事法既爾。餘教義等一切皆然。準思可見。如具自十對既爾。彼一華葉具十門亦。然。釋曰若依古德。此義則一事華上。已有此十義。前十對上。復各有十。令一事華頓具十十。亦有斯理。今此疏意。但令頓具前十。已無不收耳。

疏。亦具後之九門及彼門中所具教等。以是總故者。此第二明具餘九門。亦釋成總義。若唯具當門。不成總故。而言所具教等者。下九門各有教義理事境智等故。今能具門既全在初門。門門所具。居然在此。然九門具教等雖同。於義各別。謂如廣狹門。則十皆廣狹。謂教廣狹。義廣狹。理廣狹。事廣狹等。若相入門。則十皆相入。下七例然。

疏。故下文雲下。第二引證。於中有二。先引妙嚴品。即普智眼廣果天王偈。彼偈下半雲。如是法性佛所說。智眼能明此方便。此明一門中具無盡法。則無不具足也。後引華藏偈下半雲。寶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今但引於塵含法界。便是總義以教義理事境智。及廣狹相入等即法界故。問但言法界。寧知非是理法界耶。答曰。以下半雲寶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明知是含事法界耳。疏。一塵尚具況一葉者。舉細況麁。釋成玄妙耳。又妙嚴品。喻佛身雲。譬如虛空具含眾像。此舉佛身具足諸法也。人晉經性起品雲。三世一切劫佛剎及諸法。諸根心心所。一切虛妄法。於一佛身中。此法皆悉現。是故說菩提無量無有邊。亦約佛身心具也。又普賢三昧品雲。能令一切國土所有微塵。悉能容受無邊法界。據能令之言。但以業用。總由德相。本自具足。即是德相。令物見之。即為業用。下業用準之。第十行雲。此菩薩於其身中。現一切剎。一切眾生。一切諸佛。八十雲。善財見普賢一一身分。一一毛孔。皆有十方一切世界。三千界中地水等輪。諸山河海人天宮殿。種種時劫。諸佛菩薩。如見現在世界。如是前際後際。一切世界中悉亦明見。乃至十方剎塵中。現三世一切境界。一切佛剎。一切眾生。一切佛出興一切菩薩。及聞佛菩薩眾會言音。斯並同時具足相應門也。

疏。二即彼華葉普周法界而不壞本位下。二廣狹自在無礙門。於中二。先正明廣狹。後會通純雜。前中有三。初正明。次引證。後句數。今初。上二句出廣狹相。言以分即無分無分即分者。出其所以。由華是事分限歷然。而即同真性。故無分限。便廣無際。以事如理故。無分即分者。明廣即狹。以不壞相故。

疏。十定品下。二引證。即第十無礙輪三昧之文。當四十三。有一蓮華盡十方際。即是經文。然其猶略。具雲佛子。菩薩摩訶薩有一蓮華。其華廣大盡十方際。以不可說葉不可說寶不可說香。而為莊嚴等。次雲而不妨外有可見者。乃是義引。彼經具雲。眾生見者無不禮敬。故知亦有外相可見也。七十七經。善財歎樓閣雲。不動本處而能普詣一切佛剎者之所住處。七十六經。摩耶夫人云。又善男子。彼妙光明入我身時。我身形量雖不踰本。然其實已超過世間。所以者何。我身爾時量同虛空。悉能容受十方菩薩受生莊嚴諸宮殿故。如是等文。皆廣狹自在也。

疏。是故或唯廣下。三句數分別。初事如理故廣。二不壞本相故狹。三此二同時。故有即廣即狹。四同時互奪。故有俱泯。五具前四一時照了。故云解境行起解絕。故有第六。總絕前五。誰復以廣狹存泯當其方寸。

疏。然此廣狹亦名純雜下。二會純雜門。以古十玄有此名故。賢首意雲。萬行純雜。有通事理無礙。及單約事說故廢之耳。謂同一法界故純。不壞事相故雜。此即事理無礙也。一行長行故純。不妨餘行故雜。此但約事也。故昔廢之而立廣狹。今欲會取即事同理而遍故純。不壞一多故雜。則亦有事事無礙義耳。如以入門取之。則一切皆入故純。入中有多法門。故名為雜。如妙嚴品說。諸眾海各各唯得一解脫門純也。普賢菩薩得不思議解脫門雜也。六十五經慈行童女雲。我於三十六恆河沙佛所。修得此法。彼諸如來各以異門。令我入是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即純雜無礙也。又善財童子所求諸善知識各言。我唯知此一法門故。又雲多劫唯修此一門者。即純門也。諸善知識皆推進雲。如諸菩薩種種知見。種種修行。種種證得者。此雜門也。自言知一推他有多。自他雖異然屬一義。此亦純雜無礙門也。又善財普獲諸善知識解行德證。亦雜門也。然上所引數處經文。多皆約行。一行多行為純雜故並通。及單約事明。然通德相。若準無著無縛解脫迴向雲。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於一門中示現。經不可說不可說劫無有窮盡。令一切眾生皆得悟入。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於種種門示現。經不可說不可說劫無有窮盡。令一切眾生皆得悟入。其身普現一切佛前者。即約用純雜也。

疏。萬行例然者。即約行說純雜。通於事理事事無礙。及單約事行也。約事事無礙者。如一施行一切皆施名純。施中具於諸行名雜。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門。於中有三。初正明。次引證。後重料揀。初中有二。先正釋。即如理之遍。如理之包。後舒攝同時下。句數料揀。例上廣狹。故云思之。若具作者。一或唯入。以一入一切故。二或唯攝。以一攝一切故。三即入即攝。同時無礙故。四非入非攝。以入即攝故非入。攝即入故非攝。五或具前四。以是解境故。六或絕前五。以是行境行起解絕故。疏下雲。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者。引證。即德相之文其下半雲。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能爾。上即晉經依賢首引。即當華藏偈雲。以一剎種入一切。一切入一亦無餘。體相如本無差別。無等無量悉周遍。第八迴向雲。此菩薩於一毛孔中。普能容納一切國土。第九迴向雲。於一身中悉能包納。盡法界不可說不可說身。而眾生界無增無減。如一身乃至遍法界一切身。悉亦如是。十定品第二定雲。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千大千世界。悉入是菩薩身。是菩薩身亦入是諸世界。第七定雲。菩薩自見其身往彼眾會。亦見自身普入諸地。普賢行品。有十種普入。謂一切世界入一毛道。一毛道入一切世界等。上來經文。並通德相業用。離世間品十種無礙用中。亦說。眾生一多相入。六十經雲。上方菩薩以自在力。令一切世界展轉相入。六十一經雲。此諸菩薩入一切無諍境界。乃至能令大小相入。以一切方普入一方等。十行品雲。能於一一三昧中。普入無數諸三昧。無量無邊諸國土。悉令共入一微塵。如是等文。多約業用。明相入義。或通德用。或各局一。可以意得。

疏。若一與一切對辯下。三重料揀。謂上來約一華葉望餘。但有一入一攝。多入多攝之義。故今更對餘一多等。皆有攝入。於中有二。先明相入。後辯相攝。初中言一入一切者。如前初句。第二一切入一者。即以多法來入此一華。第三一入一者。即以一華隨對一法。如一華葉入一佛身。第四一切入一切者。獨用一華此句不成。即將多華及諸佛諸菩薩等。別入餘華諸佛等也。

疏。互攝亦然者。後例辯相攝也。上之四句。但明入義。今攝亦四。第一句一攝一切者。謂以一華普攝一切諸法。第二句一切攝一者。謂以餘一切華。攝此一華等。第三句一攝一者。即以一華但攝一佛等。第四句一切攝一切者。即以多華多佛等。攝餘多華多佛等也。此二種四句相隱。故疏說之。隨一四句中。復應更有具四絕五。皆以成六句。例前可思。故略不顯。然相入門。刊定記主。德相不立。謂業用則有。德相之中即有相在。此公意謂。相入相在二相別故。今明入即在義。如一鏡影在多鏡中。豈非入耶。若常相入。即屬德相。今見相入。即是業用。曾何大殊。

◎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