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6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四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六現前地。

疏。所以來者。來意有二。前約寄位及三學說。謂五寄聲聞。六寄緣覺。從四地去皆屬慧學。今亦對五以辯來意。慧與寄位名義相似。故合為一。

疏。又四地下。第二意約斷障證如。以辯來意。四五六地同是順忍。染淨相帶故舉四地。四地出世唯淨。五地見染可隨。此地能亡染淨而言觀察。約加行說故。瑜伽下引證。論文有三。一明五地之德證。上能隨勝於四地。二而未能下。明無六地之德證。上不能破染淨之慢見。然有二意。一不如實觀無染淨故。二又由下多生厭故。三為令下正對五地不能故。此能來。

疏。十住論雲。降魔事已者。生死涅槃即菩薩魔事。生死是凡夫行。涅槃是二乘行故。生公雲。三界塗阻。二乘路險。五百由旬是菩薩惡道。甚難過矣。今超聖意亦越凡情。故能降之。又智論雲。除諸法實相皆菩薩魔事。今證般若能契實相。故過魔事。

疏。多修無相此約地初下。釋上論文。疏攝論下文三。初引論。次此釋下會釋。後無性下引彼釋論。

疏。唯識名為下此文有三。初正釋。二以觀十平等故者。以經就論。三由斯下重引唯識明斷二愚。疏本分下。即引本論正釋。後執細染下。疏釋論文會通唯識。疏第二正說。疏文有三。初總科。二亦初分下對前相攝。三今且依論下。正依論釋。於中三。一對前料揀二釋分名。三正釋文。今初有三。初標勝相。二勝相云何者。疏假徵起。三謂第四下釋顯勝相。以四五六地皆治慢故。是以對之。遠公雲。四五六地同是順忍。行相廣同所以對之。亦有理在。若爾前之三地同是信忍。何不通對。七八九地同是無生忍。為難亦然。故依治慢通對諸地。下言漸細則顯前麁故。此三地後後細於前前。論文具示三慢。而麁細相隱。今當示之。四治三地。眾生我等依世間起。此慢最麁。五治四地身淨慢。依出世起。故知漸細。六治五慢。雙就世間及出世起。故為更細。疏。眾生我慢等者。準四地果中治有四慢。一離眾生我著。謂離我人眾生壽命。二離法我著。謂蘊界處。三離解法慢。經雲執著論雲我知。四離正受慢。經雲出沒。論雲離我修我所修等。今此但云眾生我慢解法慢者。以四中初二是本。後二是所起。本及所起各舉初一以攝一故。略無法慢及正受慢。餘如四地廣說。

疏。身淨慢者。四地之中得出世智。修四念處名為身淨。

疏。所治既細下。出初分為勝。今以上例後。則不住行及彼果分二皆勝也。

疏。染淨慢者下。第二釋分名。即當地能所治。於中三。初舉所治。二辯能治。三通妨難。今初先正舉染淨。可知。後又十平等下解妨。先問後答。問有二句。展轉而起下答當知。

疏。但約淨說下答。此上一句雙答前二。一者上問雲十平等法。何有染淨。故今答雲。前十平等但約淨法。謂三世佛法及七淨故。二者上問雲。前五地初取十勝相。以隨如道而為能治。如豈染淨。故今答雲亦約淨如以破前十淨。同一如故。

疏。染相未亡對染說淨亦名取淨者。此通伏難。難雲。前地觀於淨如。染慢許生何有淨慢。故今答雲。前所觀如入觀。則能出觀隨有猶見染相。染相既存。對染苦集。還生淨相滅道之見。故有斯慢。雖有三重救難。染淨之相皆存。

疏。今以十染淨平等而為能治者。第二能治。此之一治。諸難都寂。謂既染淨平等則異前地十淨平等。二者染淨既等。不唯但能觀於淨如。則雙通二三之兩救也。又多修無相出觀少故。便為能治。疏下觀緣起下解妨。上引前難後。今引後難前。緣起逆順同前四諦染淨相。故答雲。五地初能入俗悟空未深。無相般若悟空方深。

疏。列中十句下。

疏。文有二。先別釋後料揀。

疏。總雲一切法者。經中有三。初一切法是平等。法體二無相是平等因。三平等是所成義。別中前七以無遣有。然其疏中解前七句。自有五意。一依論。總句是十二入。則別別句皆十二入。謂十二入體十。二入生等。二者通遣十二入。上三性之義初句遣遍計。故云此遣分別。分別古譯遍計之名。次四染分淨分俱遣依他。六七皆遺圓成。疏文自具三者。為破前地之慢。慢依四諦而起。初二遣苦故初雲想。二雲生者諸入苦果。次一遣集。以成是苦之因故。第四句遣滅。故云非滅惑方淨。第五句遣道。故云謂道分別。六七亦遣滅。然四是滅惑名滅。六七即顯滅理之滅。故皆云真如。四約進觀。後位有十二緣觀。前三遣染緣起體生即識等。七苦成即三煩惱二業故。次三遣淨緣起。謂四遣無明滅行滅等。五遣能逆觀之智六即所顯真體。七雙遣染淨。染淨平等故。五約五法。初一遣名及與妄想言分別故。次三遣相。染淨皆相故。五遣正智無分別故。六七遣如如。以離取捨本來寂靜故。然遠公更有一意。謂約三空。初之一句遣分別想。即是空門。中間五句遣其名相。是無相門。末後一句遣取捨願顯無願門。此與初地義同。初地以空門治分別。無相治相。無願治取捨故。此非無理。疏以十句皆通三空。故不顯之。但有五意耳。疏上之九句下。第二總相料揀。疏文有二。一明遣三會一。謂遣有遣無及俱有無會非有無之中道也。二又此不二則不壞有無下。重明第九成不壞義。能遣俱句及俱非句。即分為二初以不壞有無。成俱非義以遣俱句。後以不壞有無。成俱句義遣俱非句。今初先標不二。意雲。若無有無將何不二。故涅槃雲。若無一二云何說言非一非二。故不二義成於不壞。謂說空遣於有執下辯相。於中先明不壞以成俱非。此句明不壞空。而非相於空故空非空也。言說有為遣空迷者。此句明不壞有。而非存於有。故有非有也。故成俱非。次雲有是不異空之有。空是不異有之空者。此二句顯經不二成不壞義。次雲無別空有而為二者。正遣俱也。

疏。又既不二亦不壞有無下。第二明不壞有無。以成俱句遣俱非也。上二句標。從則不異無之有是不有之有下。二顯相。此句將不二立有。次雲不異有之無是不無之無者。將不異立無也。是為由不二故不壞。不壞則空有雙存。結雲則遣俱非。疏斯乃四句下。結歎。謂上遣四句。又借俱非以遣俱句。非立俱非。今將俱句以遣俱非。非立俱也。雖遣四句不壞四句。存泯無礙故。結雲百非四句諸見皆絕。然遠公但有初段。遣三會一。彼雲。此與涅槃十一空大同。彼亦用前八以空遣有。第九一空以有遣無。第十空空有無俱遣。彼處大空就空實以論。亦是一理。十一空義至下當明。

疏。第四辯行分齊。文中四。一略釋經文。二彰忍數類。三會釋經文。四彰忍差別。

疏。仁王下。第二彰忍數類。仁王五忍歷位但成十四。瓔珞加一五忍之相。辯差別中當影出之。

疏。今四五六皆得順忍下。第三會釋經文。由慢有麁細故。忍分三品。四地治眾生我慢解法慢為麁。得下品忍。五地治身淨慢次細。得中品忍此地治染淨慢最細。得上品忍。故云治於細慢。故云明利。明無不鑒利無不破。然治由習增故。從下至上障由漸斷故。從麁至細。言順後無生者。順忍有二義。一者順法故。十忍品雲。法有亦順知。法無亦順知。二者順忍未證無生。隨順彼忍故。今約位說。前為後因正宜此釋。由此地破相趣入真境故。順上地無生忍。

疏。然約實位下。四彰忍差別。疏文亦三。初總明實寄不同。二寄位何以下。假問徵起。三謂若約空無我理下。辯差別相。於中有二。先明通相。後彰別相。前中通則初地明得。謂初地得無我。亦得名空平等理。亦可名為無生無我。即是空無生故。六地名空平等。亦可得名無生。無我空平等理。即是無生空無我故。七地已上得無生忍。亦可得名無我及空平等。以無生理即是無我及空平等。故名為通。

疏。今不得者下。彰其別相。則非唯初地未得此忍。而此六地亦未得之。以約分別無我與空及無生理。三相異故。文中二。先總標二。一約空下釋有四門。即分四別。第一門中正開前。約理通義初顯無我。言破性顯空者。若人若法皆無性故空。此則義當信忍。舉初攝後故云初地。

疏。今此地中破相趣寂名空平等者。豈唯無性相亦不存。故經文雲無相無體故平等。非唯有相空相亦遣。方為真空平等理也。義當順忍。舉後攝前義該四五。

疏。若約證實下。當無生忍。舉初攝後義該八九。而言證實反望者。上之二義。但破空性相故。今已證實反望性相本來常寂何俟破。竟方說無我及空平等。言斯理轉深者。則上空平等中。亦合言斯義漸深。文略無耳。

疏。若約契本常寂下。即寂滅忍。舉初該後。雲十地後得。而言契本常寂者。前無生忍證實望相。則前所破與所證未同。今寂滅忍契所破常寂即所證故。故云最妙。

疏。二就行分別等者。此約生起名生。七地頓起何名無生。以起行皆遍無可新起。故云無生耳。

疏。三約空有者。亦是生起之生。不同前行隨一行中有空有故。入觀起空出觀起有故。間起名生。七地常在觀。而涉有不迷於空觀空不礙於有。故稱方便。更無出入之殊。故云無生。

疏。四約修分別者。此約生熟之生。生澁名生純熟名不生。七地猶有功用。故名生澁。八地無功任運而進。故云純熟。

疏。第二不住道行勝等者。先總科。後今初下別釋。然總觀心境。遠公雲。約初入心明不住道。從作是念下。就正住地明不住道。今但為標不取古釋。

疏。由前觀察隨順得至不住道者。故論經雲是菩薩如是觀一切法隨順得至。論釋雲。得至不住道行勝故。今經略無隨順得至之言。而言如是觀已意則合有故。

疏。取論攝前釋之。

疏。今初三中下。且釋能觀三悲。疏文有三。初正釋文。二彰次第。三義門料揀。初中以雖同一切智觀下。釋論正釋勝字。若無大悲即同二乘。今有故勝。然一切智觀者。即大品經以聲聞名一切智。菩薩名道種智。如來為一切種智。此則橫對大小因果。分此三別不同。謂佛為一切智觀三世流轉者。將下經意。釋論不捨過去現在未來之言。其厭離有為即下論。觀名依大悲為首立此觀故。而以大悲下。正釋勝義。

疏。謂以道相智觀下釋論。即菩薩自智也。不唯但觀三世。對上顯勝。次遍了諸法下。當相辯勝。言了諸法者。若內若外有為無為無不知故。以此導下。明由智勝故悲成增上。

疏。謂以一切種智下釋論。即如來智也。

疏。三悲為次下。第二彰次第。

疏。據論現文下。第三義門料揀。於中有三。初明二護。二明二利。三明不住。而文分二。先別明初門。後三門通例。今初二護自有二義。一按論文。由上文大悲為首者。不捨過去現在未來。即是智義。大悲攝故即是悲義。悲護小乘智護煩惱。後二但言一切法中智清淨故。一切種微細因緣集觀。明唯約智。疏既三俱下。第二通例觀即煩惱護凡悲即護小。二護即具二利。有智故不住生死。有悲故不住涅槃。故三義具矣。

疏。前滅後生者。無明緣行。前緣已滅引起後故。若前不滅則墮常故。若後不生即是斷故。無明緣行者。由前滅故後方得生。十二支皆然。自是一義釋之。

疏。言染生淨滅者。無明緣行行緣識等。即是染生。無明滅故行滅者。斯為淨滅。下引雜集名染淨觀。又次經雲。由著我故世間生為生。不著我者則無生處名滅。

疏。第二別明觀相等者。疏文有三。初總顯深廣。二舉經辯深。三依論科釋。今初文三。初標舉深旨。二引論略開。三融通無礙。今初疏云然緣起深義佛教所宗等者。自古諸德多雲三教之宗。儒則宗於五常。道宗自然。佛宗因緣。然老子雖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似有因緣而非正因緣。言道生一者。道即虛無自然故。彼又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謂虛通曰道即自然而然。是則雖有因緣。亦成自然之義耳。佛法雖有無師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緣顯則亦因緣矣。故教說三世修因契果。非彼無因惡因故。楞伽經大慧白佛言。佛說常不思議。彼諸外道亦說常不思議。何以異耶。佛言彼諸外道無有常不思議。以無因故。我說常不思議有因。因於內證豈得同耶。是則真常亦因緣顯。淨名雲。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法華亦云。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下經雲。一切諸法因緣為本。中論雲。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則真空中道亦因緣矣。若爾涅槃十六雲。我觀諸行悉皆無常。云何知耶。以因緣故。若一切法從緣生者。則知無常。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是故無常。則外道有因緣矣。釋曰。此明外道在因緣內。執於緣相以為常住。是故破之言無常耳。今明教詮因緣妙理具常無常。豈得同耶。況復宗者。從多分說。所以因緣是所宗。尚不應致疑。

疏。乘智階差淺深多種者。乘謂三乘五乘。三乘觀緣已如上說。五乘人天亦以戒善為因緣矣。智謂智慧如下所引。下智觀者。得聲聞菩提等。以大乘中既分因果故。智異小乘。言階差者。復有二意。一則上結隨乘智異。二如一菩提隨觀深淺。亦多階級故云多種。

疏。龍樹雲因緣有二等者。第二引證略開。即十二門論文雲。謂水土人工時節穀子為因緣。而芽得生。乳及酵煖人工為緣而酪得生。泥團輪繩陶師等緣而器得成。皆外因緣也。

疏。然外由內變下。第三融通無礙也。外諸器界。內識頓變增上之果。亦因自業故云內變。言本來相收者。內即是本外即是末。以唯心義。則內收外託境生心。則末亦收內。若以法性為本。法性融通緣起相由。則塵包大身毛容剎土。是故合為一大緣起也。

疏。染淨交徹義門非一下。當略示者。然瑜伽論雲。緣起門云何。謂依八門緣起流轉。一內識生門。二外緣成熟門。三有情世間生死門。四器世間成壞門。五食任持門。六自所作業增上勢力受用隨業所得愛非愛果門。七威勢門。八清淨門。釋曰。然論不釋義略可知。八清淨即無明滅行滅等。七威勢即勢用。緣生無明緣行等。六自業所作即正是有支習氣。五食任持。即四食不同隨界通局。四器界可知。三有情揀外無情。二及外緣門如論說。一內識生。即名言習氣。言下當略示者。非但門有其八義。亦無量散在經疏。隨文釋中及下釋緣起竟處。總結十門之意。收十為五。乃至顯四佛性融為大緣起等。義門既散。今且就內略示染淨。一染緣起。二淨緣起。三染淨雙融緣起。此三緣起各有四門。染中四者。一緣集一心門。二攝本從末門。三攝末歸本門。四本末依持門。第二淨緣起亦四門者。一本有門。二修生門。三本有即修生門。四修生即本有門。第三染淨雙融。亦四門者。一翻染顯淨門。二以淨應染門。三會染即淨門。四染盡淨泯門。以此諸門。及該內外無盡事理。並合為一無障無礙法界大緣起也。

疏。今經文內略顯十重等者。第二舉經顯深。於中有二。先總科經文。文有十重以顯無盡。後各有逆順下。展轉開顯以辯難思。

疏。古人兼取彼果等者。疏意不美此釋。亦不言非。故舉古人不言去取。若依染淨逆順成四十重。三觀歷之成百二十。斯理然也。疏論三觀者下。第三依論科釋。於中二。先依論立觀。後以論會經。前中有六。一列名二。初但觀二諦下釋相。皆以前三悲會之。三初一下。同二乘下會同大品二智。四故涅槃雲下。以涅槃證成。涅槃開於二乘教行不同故。二乘異大品。合其理果是一。故合二乘。義皆符此故得並引。五前約為物下。釋通妨難。為有問言。經是三悲論為三觀。豈得引前。以成今說故為此通。六融此三觀下。融通顯勝。言三觀一心者。即同空假中也。一人頓修非約乘分。言甚深般若者。般若有二。一者是共。如雲欲得聲聞乘當學般若等。法華雲。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即共般若。此名為淺。今悲智雙運。理事齊觀故。其所發即是不共。為甚深般若矣。

疏。然論三觀雖遍釋經下。第二以論會經。於中有三。初標舉。二別釋三觀開合。三二利分別。今初言與十門有開合者。如初觀總束十門為三。則經開論合。而分第二一心所攝。前半為第一義。即經合論開。其第三觀開初門。前半為染淨分別觀。後半屬依止觀。即經合論開。以八九二門為無始觀。即經開論合。

疏。初一切智觀下。第二別釋三觀開合中。初觀有二。先正明。後所以分三下出所以。今初言十中初門者。即有支相續門。二攝第二門中之半者。即攝歸一心。前半經雲。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是也。三攝餘八門半者半即第二一心門中從如來於此分別演說下。及盡第十門。

疏。第二大悲隨順觀中亦二。先正明。後出所以。今初。一觀眾生愚癡顛倒者。謂癡迷性相倒執我所故。二餘處求解脫者。即謂凡夫愚癡顛倒常應於阿賴耶識中。及阿陀那識中。求其解脫。乃於餘處我我所中求解脫故。第二一心門明唯一心。可於中求心外無法。

疏。三異道求解脫者。論雲顛倒因此有四種。一冥性因。二自在因。三苦行因。四及無因。如次四門破之。一自業助成門明有支。各有二種。由業能生非由冥性。二不相捨離門。明以無明等為行等因。非由自在。三三道不斷門。明業惑而為苦因。欲求脫苦當斷業惑反修苦行。是起妄業計苦行。心即是煩惱。如是妄想寧是解脫因耶。四三際輪迴門。謂既以前際二支是中際五支因。中際三支是後際二支因。何得言無因耶。

疏。四求異解脫攝後四門者。謂不識真解脫求三界苦等為解脫故。名之求異。真解脫者。有四種相。一離一切苦相。二無為相。三遠離染相。四出世間相。此四即涅槃樂常淨我故下。四段破之。一切第七三苦集成。但有妄苦而無真樂。二即第八因緣生滅無有常德。三即第九生滅繫縛。但是染縛無有淨德。四即第十隨順無所有盡。以順有故非是出世。故無我德也。

疏。此之四門下。第二出四所以。亦揀四門之別相也。

疏。第三一切相智觀中一染淨分別觀者。謂計我緣生為染。無我緣滅為淨。二依止觀攝初門。後半及第二門者。謂初門有二。佛子從後佛子明迷真起妄緣相。次第半門明依第一義。以不知故即起諸緣是為染依第二門明見第一義。諸緣轉滅便為淨依。三方便觀者。即第三自業助成門。謂因緣有支各有二業。為起後方便。若滅前前則後後不生。是解脫方便。四因緣相觀。即第四不相捨離門。謂有支無作故。既由前前令後後不斷。助成後後則後後無性。何有前前能作。後後即以無作為緣之相。五入諦觀者。即第五三道不斷門。三道苦集諦故。逆觀即滅道故。六力無力信入依止觀者。即第六三際輪迴門。謂此三際為因義邊名為有力。為果義邊名為無力。若約三際。前際於現五有力。於當二無力。中際愛等於當有力。於現無力。以斯三際化彼凡夫。令信入依行。七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觀者。即第七三苦集成門。不如實知微苦。我慢即增上慢。若知微苦非增上慢。不知令知名為信入。八無始觀者。此有二意。一約俗說因緣為生滅之本。生死無際故因緣無始。二約真說。見法緣集無有本性可為依止。故名無始。攝八九門者。第八門因緣生滅。但一念緣生即是不生。故云無始。第九門隨順轉故。而生非有本也。九種種觀攝第十門者。即隨順無所有盡門。由隨順有故有欲色愛等之殊。故云種種。

疏。然其三觀俱通二利下。第三二利分別。三觀為三。第三觀中先總。後於中下別明。言次二利他者。即六力無力及七增上慢。皆令他信入故。言初二通染淨者。初門名染淨分別故。次門迷為染依悟為淨依故。

疏。列雲一示染淨相。二示染淨依。

疏。後三唯觀染者。以第三方便觀一染法之因。自業助成故。上文雲亦解脫方便者。約逆觀說。本明染法。言二染法之緣者。即第四因緣相。觀前約業親能生後。故說為因。今約助成不相捨離故。說為緣言。後一就染觀過者。以入諦觀。正約順觀但苦集故。

疏。次二利他中等者。有力無力令凡信入。能所生義即增上慢非增上慢。令小信入。以微細行苦二乘不知故。

疏。初真諦觀者。上釋無始。雖通二義約真為正故。後俗諦觀者有種種故。

疏。次正釋文下。第三釋文。於中有三。一總示釋義。二指文分齊。三依論科釋。今初雲。並以三觀釋之。更無別理者。因古德總有四重。一直釋經文。後方依論三觀重釋。不知直釋名為何觀。既別無觀如何異論設有別觀。又不出名。亦令論主釋未盡理故。雲但以三觀釋之更無別理。

疏。經之十段下。第二指文分齊。

疏。先依相諦下。第三依論科釋。於中亦三。初依論正科。二此三若望十門下。總釋三意。三今初成者下。正釋經文。於中又三。初總出文意。二辯定所破。三方釋文。初一可知。

疏。此是正破我執習氣者。第二辯定所破。即唯識第八釋外難頌。難雲。若無外緣云何有情生死相續。故有頌曰。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釋曰。下取意釋熏習氣分名為習氣。即是種子諸業。習氣即罪等三業。二取習氣總有四種。一相見。二名色。三心及心所。四本末。第八異熟名之為本。六識異熟名之為末。業是增上緣。二取因緣互相助成。故生死流轉。此第一師義。第二師雲。生死相續由諸習氣。然諸習氣總有三種。下亦義引。一名言習氣。二我執習氣。三有支習氣。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業種。廣如下明。名言習氣前已頻引。即下經雲。於三界田中植心種子。言我執習氣者下。具引論文。謂虛妄執我我所種子。我執有二。一俱生我執。即修所斷我我所執。二分別我執。即見所斷我我所執。隨二我執所熏成種。令有情等自他差別。解雲。然俱生我執通六七識。分別我執唯第六識。因我執故。相分之中亦熏五蘊種子。即名言熏習我執種子。令自他差別故。別立之故。有支我執皆增上緣。頌明二取習氣即我執。名言取我我所。及取名言故皆名二取。釋曰。今經破此我執。亦即俱舍頌說前後中際。為遣他愚惑。以三際愚俱愚我故。如下三際輪迴中釋瑜伽論中亦遣三際愚惑。於我與俱舍同。又雲遣三際愚遣內無知。若遣非情無知即遣我所故。今破二我以顯二空。疏文中二句下。第三正釋經文。於中有三。初略釋經文。二舉論經會釋。三引論反徵。今初先正釋。後此直順下結成。今初言但是苦集者。世間受生即是妄苦。著我之心即是集因。言是滅道故者。若離此著即是道諦。則無生處即是滅諦。

疏。論經言下。二舉論經會釋。於中四。一舉論經。二以我執下。以唯識意釋成論經。唯識雲。隨二我執所熏成種。令有情等自他差別。三故論雲下。舉本論自釋。既言五道中所有生死。明是一一道中自他之身差別義耳。四若五道下。以業習氣成上我執但令自他差別之義。謂業能令自他共有。若人若天苦樂六道。即有支習氣。若我執習氣亦二取攝。已如上辯。

疏。又論主反徵下。第三引論反徵。釋於中三。初總標。二別徵釋。三結成無我。

疏。初徵著我下。二別徵釋中二句。先徵世間受生皆由著我。後徵若離此著則無生處今初於中二。先標舉。後若第一義下。舉論牒釋。然論但云若第一義中實有我相者。著我之心即是第一義智。不應世間受身處生。

疏。有二釋。一依百論縱奪勢釋。二依因明立量。以釋前中數節論文。以為三段。兼疏有四。一初句按定。二次句縱立。三後句正徵。四何以著我下。即疏舉經反質結破。但觀向引論文。自分主客云何結破。然有二意。一結成縱破。縱其有我已成過故。舉經反成。二著我既世間生。明知著我之心非第一義智。所著之我非第一義。明理無我矣。即奪破其我。

疏。此中應為立過下。第二依因明立量破。

疏。文已具。然總意雲。謂第一義我是有法。凡應同聖是宗法。以我是持自性法。有彼凡應同聖宗中法。法與有法和合為宗。因雲以有第一義中實我智故。同喻如生盡聖人。上三支已具。凡應同聖。此句合結應雲生盡聖人有實智。生盡聖人是聖人。凡夫既有實我智同彼聖人。是聖人而言生盡者。遮不定過。若但云聖人。恐有難雲。為如須陀洹七反受生之聖人耶。為如羅漢我生已盡之聖耶。故定取後句。大乘頓悟八地已上即同羅漢。漸悟初地許其生盡。從凡既同聖例成一過。凡應同聖是雜亂過。今無聖人是斷滅過。

疏。次反徵。後句下此第二反徵若離此著則無生處。文中二。先標舉。後又復下牒論解釋。然論但云若第一義中實有我相者。若離著我則應常生世間。今疏亦有兩重解釋。文小異前而分為三。初以百論縱奪勢釋。二以因明立量以釋。三舉經雙結反質以破。初中然準前論。亦應有三。而文稍略。兼疏為三。初按定所執。二若離此著我應常生世間。即以理正徵。三以不稱實下。

疏。釋論意。即同前第二反以縱立。而論含在前若離此著句中。謂第一義中實有於我以為真理。今離著我則不稱理。同於凡夫違理妄執。斯則縱成。

疏。此中應為下。第二立量。破應雲。第一義中實我是有法。聖應同凡是宗法。因雲以有無我迷理倒惑故。同喻雲如諸凡夫。則三支已具。疏雲此結成聖應同凡。即合結也。應雲。凡夫有倒惑。凡夫是凡夫。聖人有倒惑同彼凡夫。是凡夫成雜亂過。次雲聖既同凡下。例結一過成斷滅過。

疏。是以經雲下。第三舉經雙結反質以破。言雙結者。雙結百論因明。結百論者。謂縱其有我聖應同凡為縱破。今離我不生明定無我。即是奪破。若結因明立量。但是縱成其過。是他比量今舉經無我。則彼量不成。謂離我既不受生。則知第一義中定無有我。安有我智。故疏結雲反顯妄情定是過也。

疏。二過既成下。結成無我可知。

疏。第二倒惑起緣。即論明答下分四。一釋答。二就文分三下總科。三今初然十二下。以義收束。四且依十二下正釋經文。三中瑜伽對法。皆同為四。今依唯識第八。論文未盡下疏具之。然能所引皆在因中。能生所生因果對說故。唯識第八明十五依處。建立十因中。三習氣依處。謂內外種未成熟位。即依此處立牽引因。謂能牽引遠自果故。今取起種但名能引。其能所生即彼論雲。四有潤種子依處。謂內外種已成熟位。即依此處立生起因。謂能生起近自果故。正當今文。愛取有三是已潤故。

疏。此約二世下。會通經論。若準唯識。三世小乘。今案下經具明二義。言生引互通者。無明行中有愛取有。愛取有中有無明行識等五果。即生老死俱是果位。並如下說。言且依十二者。以此經中次第行列故。又欲總收二世三世故。然就經文且合分五。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合辯餘支。

疏。初至有無是無明支下。此段有五。一科經。二無智是癡。下略釋。故論雲。此示無明有愛。是二有支根本故。有愛即三有之愛也。亦同涅槃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愛。是二中間即有生老病死。三然依三世下。通難釋成。應有難雲既舉二支為有支本。那得上判唯屬無明故。為此通。初依三世。即俱舍雲宿惑。謂無明則過去。若無明若愛皆名無明。二依二世即唯識文諸惑皆能發業。豈無愛耶。四唯取能發下。正出其體。即唯識初能引後。彼論具雲。此中無明唯取能發正感後世善惡業者。即彼所發乃名為行。由此一切順現受業。別助當業皆非行支。釋曰。即彼已下出行支體。下文方用故。引此無明體是見道全修道一分。五希常為有下。以論釋經。論雲。是中無智至有無者。希求常斷餘文疏釋。疏初雲不正思惟是行俱無明者。此有二意。一者為無明支通諸煩惱。已如前明。今取正起行時迷於行過。即行俱無明。非前發業無明支攝。

疏。涅槃說此為無明因亦無明攝者。第二意為無明支。要與行俱獨頭起者。非無明支。則此一句猶是無明。故下疏雲躡前起後。論經但云恆隨邪念妄行邪道。邪念即是無明異名。故論雲恆隨邪念。示無明因。遠公釋雲。明行用無明為因。言涅槃說者。即三十七經。南經三十三迦葉菩薩品。因說無明是一切諸漏根本。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來昔於十二部經說言不善思惟因緣生於貪欲瞋癡。今何因緣乃說無明。佛言善男子。如是二法互為因果。互相增長不善思惟生於無明。無明因緣生不善思惟。善男子其能生長諸煩惱者。皆悉名為煩惱因緣。親近如是煩惱因緣。名為無明不善思惟。釋曰。既互相生故即無明。瑜伽亦云。問若說無明。以不如理作意為因。何因緣故。於緣起教中不先說耶。答彼唯是不斷因。非雜染因故。所以者何。非不愚者起此作意。依雜染因說緣起教。無明自性是染污法。不如理作意自性非染污故。彼不能染污無明。然由無明力所染污。又生雜染業。煩惱力之所熏發。業之初因。謂初緣起是故不說不如理作意。釋曰。若瑜伽意。則前凡夫無智是起業無明不善思惟。非無明體不立為支。今明能生無明。亦無明攝。瑜伽剋體。此經從通言躡前起後因果互舉者。此中正明行支。即無明緣行故云躡前起後。即舉其因。前正說起業無明。即舉其果。故云互舉。若準涅槃。無明能生不善思惟。則知無明亦有因義。正為支體不可說因耳。

疏。次句就人彰過。

疏。文有四。一釋經。二故初地下引證。既言顛倒相應。即是求有迷三界苦。謂為樂故。三反示菩薩勝義即是論釋。四謂菩薩下。是疏釋論。即唯識諸門分別中。第六有漏無漏門。謂有支皆是有漏。無漏非有支故。菩薩勝義即是無漏。亦是第十一學無學分別門故。彼論雲。一切皆唯非學無學聖人者。所起有漏善業明為緣故。違有支故。非有支攝。由此應知聖必不造感後有業。於後苦果不迷求故。故今疏文用彼論意。體虛不真故名妄行。菩薩善知故不名妄。

疏。若行涅槃下。是疏釋論。

疏。以三業相應思造三行故者。總出業體。亦即唯識第八三性分別門。大乘三業皆思為體。動身之思名為身業。發語之思名為語業。思之當體即是意業三行。即經中三句。皆通三業則通色非色位。謂由下顯三業相。然愚略有二。一迷異熟義愚。二迷真實義愚。初愚謂迷當報。不知善惡感當苦樂。故於現在恣情造惡。謂殺生等有三品故。成三塗因。如一地說。言及人天別報苦業者。五戒及下品十善。是人總報之業。前曾損他感諸根缺等。即是別報。曾決罰他亦招此報等。故為苦業。從然別必兼總下。釋感別報。非屬行支義故。唯識亦云。由此一切順現受業。別助當業。皆非行支。以無明支於發業中。有能通發總別報者。有能但發總報之者。亦有但發別報之者。唯取初二。為無明支之所發起行支所攝。第三非是行支所攝故。疏揀雲唯感別報非行支故。

疏。由迷真實義愚者。即第二愚。三界苦果業惑是集。即道理勝義故名真實。今謂苦為樂迷業是集。故起福行。八禪淨業亦是此愚。

疏。次於下明識支。疏文有二。先附經略釋。後即是所引下引證廣釋。於中三。一舉他教。二會今經。三申今論。初中引二論一經。明所引寬狹。初引唯識。但取識種於中分四。一總明五種是所引支。二約為異熟下。別示五相。既雲此五起無前後故不依次。而論具雲。此中識種謂本識因。除後三因。餘因皆是名色種攝。後之三因如名次第。即後三種。釋曰。三因即六處觸受。

疏。已別配識支。即是第八識種。望當異熟親因緣故。三因位難知下釋通妨難。謂有難言。既無前後。何以先識後觸受耶。故為此通。四五不離心下。會釋經文。既有五種。何以但名植心種子故為此釋。而有二意。一約總別雲不離心。二約隱顯兼會今疏。但名此段為識支故。識等五支皆通因果。識則顯因隱果。四則顯果隱因。後果但說生名色芽。不說識故。

疏。然唯識論下。第二會通集論。欲顯不同。故舉集論識通能所引。是彼所立正取業種。是出所以。以行薰心招當果識。故為識支。若爾識種何收故云名色名色寬故。

疏。緣起經說下。三會緣起經。於中三。初總舉二業種識種下正辯所立。由業熏識招於當識故。以二種名為識支。業種能引識種所引。共為識支。三識種但是名色所依者。出彼難意結彈集論。言但是所依非名色體。依根本識。方說餘識有羯剌藍故。為果既爾為因亦然。

疏。今經意同緣起經說下。第二會今經。故雙舉行識出同之文。既言於諸行中植心種子。義當識支明通取二。疏論雲此中下。第三申今論釋。顯心偏得種名。亦顯此是因緣之義。

疏。次有漏有取下。疏文有三。初總顯文意。二如初地下引證。彼經雲。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起心意識種子。三有漏是愛下。別釋經文。既舉愛取種。未潤時但名所引。愛取潤竟故名能生。

疏。復起下辯名色支。疏中二。先釋總句。後所謂下釋別句。總中言現行名等皆生老死者。等取五果。謂識名色六入觸受。此五從初結生。直至於受諸增長位。總名為生。諸衰變位名之為老。蘊壞為死。不離此五。依三世說。現在五果即是過去生老死也。

疏。二為顯前來下。此明二世一時。而辯能生所生支。於中有六。一略標舉。二引論證成。三會通異解。四結成正義。五傍攝異門。六依文正釋。今初有三。初標十因生於二果。二名色居初下通妨。謂有問言。若生二果應雲生生老死。何言生名色芽。答雲。為欲顯於當來二果差別之相。次第說五故。識在於種故名色居初耳。三謂由前心等下。就經略辯下。別當具。疏故唯識下。第二引論證成。論文具雲三能生支。謂愛取有近生當來生老死故。謂緣迷內異熟果愚。發生能招後有諸業。為緣引發親生當來生老死位五果種已(即指前也)復迷於外增上果愚(覆業無明也)緣境界受發起貪愛(即是愛支)緣愛復生欲等四取(即取支也)愛取合潤能引業種及所引因(即五果種)轉名為有。俱能近有後有果故。今疏略引。但取合潤成有義耳。

疏。瑜伽第十下。第三會通異解總有二文。皆唯識論暗通瑜伽。今顯所引論名及次第耳。初唯說業種者。意雲因是善惡果是無記。名異熟果。識等五種雖正為因能生。無力正生果故。不得名有。故瑜伽次問雲。何故不說自體為自體緣耶。答由彼自體。若不得餘緣。於自體雜染不能增長。亦不損減是故不說。即斯意也。言如後段說者。後段經雲取所起有漏業為有是也。

疏。三十八中下。即第二意唯取五種。意取因緣揀去業種增上緣故。

疏。實則總有八支下。第四結成正義。業種為一識等為五。則所潤有六是有支體。愛取令潤如水入芽能所合論故言有八。合八為有有無別體。故云假有。即唯識論諸門分別中假實分別論雲十二有支九實三假。一已潤六支合名有故。二即生死。三相位別立生死故。今當其一。

疏。若以十二下。第五傍攝異門。謂今世十因所依。即前世之二果故成十二。然生老死離識等五雖無別體。增長衰變相有異故。是假有故。故成十二。今文中無故云傍攝。

疏。且約有支文有六緣下。第六依文正解。上二句標。由上開二義。今廢識生名色。但取有生於生故云且約有支。

疏。一業為田下。別釋即是行種者。現行之業當念即謝。熏識為種是所潤故。望所生果但為增上緣者。如田無種不能生故。疏二識為種者。此識為種以識等五未至現行。即名言種望於後世生死之果。是因緣故。故云親因。此即自體緣起也。次如世下雙喻上二。若無業因識不成種故。感苦樂唯善惡業。是故識種三習氣中唯是名言非有支故。

疏。無明暗覆等者。釋此一句分四。一舉論釋。二此則下釋論意。三舉例。四引他論。二中言等能發起者。即俱舍論等起之義。論雲等起有二種因及緣剎那。如次第應知。名轉名隨轉。釋曰。初句標表無表色。等起有二種。次句分別。一因等起。二緣等起。發業前心名因等起。在先為因故。與業俱心名緣。剎那等起同剎那時故。下句立名。因等起心名轉。轉名為起。將作業時能引發故。剎那等起名為隨轉。謂隨業轉正作業時不相離故。解曰。今取業前無明即因等起也。故遠為助。

疏。亦是舉於前下。三引例。釋即依三世為例。前世無明既具一切煩惱。今現在愛取之中。亦具諸惑故。

疏。準唯識下四引他論。此之無明亦是能潤愛取所攝。前是發業無明。此是覆業無明故不同也。即迷外增上果愚者。出愛支中無明之相。亦唯識文如前已引。次又諸煩惱下。亦唯識文為成前義。又亦不局迷外增上故。唯識雲。一切煩惱皆能潤業。而潤業位愛取力勝耳。次雲。以約十因同一世者。十因同世必是生報之業。能發能潤一處俱故。若遠公意無明有四。一迷理無明。義通終始。二發業無明。在於行前。三覆業無明。此在行後識前。四受生無明與識同時。或在識後。望過去種子心識在於識後。望能生識與識同時。今是受生無明。

疏。論主指常求有無之愛。即是舉例者故。論雲常求有無愛水潤故。明是指前。今雲即是舉例者。此中之愛不異無明支中愛故。亦即是前標中有漏者。前雲有漏是愛有。取是取故。是此中愛支。次雲以前有愛無明攝者。彼是無明中愛。即發業愛耳。今是潤業之愛。故不同也。

疏。要數溉灌方生有芽者。故唯識雲。於潤業位愛力偏增。說愛如水能沃潤故。要數溉灌方生有芽。且依初後分愛取二。謂愛初名愛愛後名取。

疏。我語等取為我慢故者。即上論雲緣愛後生故等四取。釋曰。謂一欲取。二見取。三戒取。四我語取。今順經中。我慢之言先舉我語。以等餘三。言欲取者。謂取五妙欲境故。瑜伽雲。欲取云何。謂於諸欲所生貪欲。見取云何。謂除薩迦耶見。於所餘見所有貪欲。戒禁取云何。謂於邪願所有貪欲。我語取云何。謂於薩迦耶見所有貪欲。有人釋雲。戒謂惡戒禁謂狗牛等禁。我語謂內識依之說我故。有餘師說。我見我慢名為我語。云何此二獨名我語。由此二種說有我故。我非有故。說名我語。如契經說。苾芻當知。愚昧無聞於異生類隨假言說。起於我執。於中無我及與我所(云云)瑜伽雲。欲取唯生欲界苦果。餘三通生三界苦果。

疏。六見網下疏文有二。先出見網之體。後令無漏下。出見網名意。網即是喻。已下種子復加土覆。恐有蟲鳥。羅之以網則禽獸不能侵。今此已下生死之種。更羅見網則無漏鳥獸不能侵損。決定受生故。

疏。論總釋雲者。以論纔釋無明覆蔽故。常求有無愛水潤故。竟便雲如是住如是生心故。疏以此二句總顯生名色芽。謂識為能住種業為所住地。愛取無明是住因緣故。雲由無明愛令上識種安住業地。此釋如是住。下雲名色心生者。釋如是生心。名色為所生心。上皆為能生。疏。卻釋我慢等者。言卻釋者。經有六句。方釋前四慢。見未釋便即總釋。釋總已竟更釋慢見。故云卻釋。謂我是下。疏釋論文。論次釋見網等者。此中論文。具雲我生不生如是等種種見網。餘是疏釋。

疏。如初地下引證。意雲。初地從無明下有九句。經皆名邪見。今上六句。經文無明業識皆名見網。

疏。然上諸句下。釋生名色芽中三。初結前生後。即是所生下。二立理合雲生識故。引俱舍意識正結生蘊故。三今以前下。出稱名色所以。所以有二。一約隱顯故。二名色與識不相離故。前中亦二。一正明隱顯。二出所以。今初五種但顯心種。五現但顯後四。五種得名望於五果。豈得五果而無識耶。故云略其總報。總報即第八識。大乘第八是識支體。餘之七識名色支攝。故依於第八故云所依。

疏。欲顯識生下。第二出隱顯所以。所以有二。一欲顯識緣名色故。若種現皆五。則識緣名色不成。二復欲顯下顯通種現。通種異小。通現異於唯識之義。

疏。然名色下。第二名色與識不相離故。如二束蘆。先正明後故初地下引證。總引三文。一引前經但云苦芽不局名色。二引論釋既名色共阿賴耶生。則知名色依現行識。三即此後文下。引後文證次下當釋。以此三文。即知此中具於二支隱於識支顯名色耳。

疏。次名色增長下。疏文有二。先總指。後然此一段下。出指所以。以此段中未欲顯相故。

疏。下句揀邪因者。以我為因是邪因故。此衛世意。彼以神我為作者故。若僧佉師。則以冥性而為作者。我是知者而非作者。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