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卷005
卷四 ◄ | 清世祖實錄 卷五 |
► 卷六 |
順治元年甲申。五月戊子朔。以破流賊李自成捷音。宣示朝鮮及外藩蒙古諸王貝勒。
○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師至通州知州率百姓迎降諭令薙髮。
○己丑。師至燕京。故明文武官員、出迎五里外。攝政和碩睿親王進朝陽門。老幼焚香跪迎內監以故明鹵簿御輦、陳皇城外。跪迎路左。啟王乘輦。王曰予法周公輔沖主不當乘輦。眾叩頭曰。周公曾負扆攝國事。今宜乘輦王曰。予來定天下、不可不從眾意。令將鹵簿向宮門陳設。王儀仗前列。奏樂。拜天、地三跪九叩頭禮復望闕行三跪九叩頭禮。畢。乘輦入武英殿升座故明眾官俱拜伏呼萬歲王下令諸將士乘城。廝養人等概不許入百姓安堵。秋毫無犯。
○庚寅。大學士范文程等啟攝政和碩睿親王言燕京百姓假託搜捕賊孽首告紛紛。恐致互相仇害轉滋惶擾。應行嚴禁王嘉其言。下令禁止。
○攝政和碩睿親王諭兵部曰今本朝定鼎燕京天下罹難軍民皆吾赤子出之水火而安全之。各處城堡著遣人持檄招撫檄文到日薙髮歸順者地方官各升一級軍民免其遷徙。其為首文武官員即將錢糧丹籍兵馬數目、親齎來京朝見。有雖稱歸順而不薙髮者是有狐疑觀望之意宜核地方遠近定為限期屆期至京。酌量加恩如過限不至顯屬抗拒定行問罪。發兵征巢□刀。至朱姓各王歸順者亦不奪其王爵仍加恩養。
○又諭故明內外官民人等曰各衙門官員俱照舊錄用可速將職名開報。如虛飾假冒者罪之。其避賊回籍、隱居山林者亦具以聞。仍以原官錄用兵丁願從軍或願歸農者許該管官送至兵部。分別留遣凡投誠官吏軍民皆著薙髮。衣冠悉遵本朝制度。各官宜痛改故明陋習共砥忠廉。毋朘民自利。我朝臣工、不納賄。不徇私。不修怨。違者必置重典。凡新服官民人等、如蹈此等罪犯。定治以國法。不貸。
○辛卯。攝政和碩睿親王諭故明官員耆老兵民曰流賊李自成原系故明百姓糾集醜類逼陷京城。弒主暴屍。括取諸王公主、駙馬官民財貨酷刑肆虐。誠天人共憤。法不容誅者。我雖敵國、深用憫傷。今令官民人等為崇禎帝服喪三日以展輿情。著禮部太常寺備帝禮具葬除服後、官民俱著遵制薙髮諭下官民大悅皆頌我朝仁義聲施萬代雲。
○壬辰宗室碩塞、娶護軍參領費揚古女令內大臣以下牛錄章京以上俱往赴宴。
○征黑龍江等處梅勒章京俄羅塞臣巴都里、甲喇章京沙爾虎達等凱旋。遣侍郎明安達禮等往迎。宴勞之。
○攝政和碩睿親王、以三河縣民為亂。諭令縣官加意防輯。仍曉諭亂民曰。昔流寇猖獗。肆虐民人。我朝興仁義之師。大張撻伐。出斯民於水火。所在安居。獨聞三河縣無知奸民、乘機竊發。謀害邑令。法宜剪除。但念爾等皆屬吾民。不忍加兵。以故先行馳諭。其速改前非。遵制薙髮。各安生業。儻仍怙惡。定行誅巢□刀。
○故明總兵高第率所部將領、自山海關。副將高中選、自薊鎮。都司文盛、陳尚禮、推官袁宗震自遵化。俱詣攝政和碩睿親王軍前降。賜高第蟒衣。余各賜衣幣有差。
○賜總兵官唐鈺蟒衣。副將趙國祚、尤可望。緞衣各一。
○癸巳。攝政和碩睿親王、令在京內閣六部都察院等衙門官員。俱以原官同滿官一體辦事。
○昌平州賊作亂。遣固山額真巴顏、石廷柱等、統兵巢□刀之。
○正黃旗尼雅翰牛錄下三人屠民家犬、犬主拒之、被射、訟其事。攝政和碩睿親王令斬射者。余各鞭一百、貫耳鼻。因下令。凡強取民間一切細物者鞭八十。貫耳。
○乙未。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等追擊流賊於慶都縣。大獲其輜重。
○丙申。月祭大行皇帝。
○丁酉。紅西口賊作亂。遣固山額真李國翰劉之源統兵巢□刀之。
○戊戌。攝政和碩睿親王、諭故明官員軍民人等曰。明季驕淫壞法。人心瓦解。以致流寇乘機肆虐我朝深用憫惻。爰興仁義之師、滅爾仇讐出爾水火。綏安都城兆姓歸心。近聞土寇蜂起。烏合倡亂。念爾等俱吾赤子、不忍即加兵革。已往者姑從寬宥。諭到、俱即薙髮。改行安業。毋怙前非。儻有故違、即行誅巢□刀。
○己亥。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袞。遣官奏報底定燕京捷音。奏言、臣統大軍、前往燕京。自山海以西各城堡文武將吏、皆爭先奉表迎降。四月二十六日流賊李自成盡括金銀幣帛、載發長安。三十日自成焚毀宮闕遁走。臣隨遣內外藩王貝勒、貝子、公、固山額真、護軍統領等、率師追擊。臣親率余兵於五月初二日抵燕京。京城文武官吏耆老士庶、悉出城迎降。以巳刻入城。
○都察院參政祖可法、張存仁言、今王代天行仁。澤及萬姓。內外歡忭。戡定之速。莫逾於此。竊以削平禍亂。肇成大業。所當急圖敉寧、不可或緩。蓋京師為天下之根本、兆民所瞻望而取則者也。京師理、則天下不煩撻伐。而近悅遠來、率從恐從矣。然致治亦無異術、在於得人而已。臣等所慮者、吏兵二部、任事不實。仍蹈漢習、互相推諉。任用匪人。貽誤非小。今地廣事繁。非一人所能理。安內攘外。非一才所能任。宜將內院通達治理之人、暫攝吏兵二部事務。至於山東乃糧運之道。山西乃商賈之途。急宜招撫。若二省兵民歸我版圖則財賦有出國用不匱矣啟入攝政和碩睿親王報曰爾等言是但內院機務殷繁、不便令其署理部務。
○遣固山額真金礪梅勒章京李率泰安撫天津等處亂民。
○追擊賊兵之諸王貝勒等還京。遣大學士范文程等、迎。勞之。王等入城。謁攝政和碩睿親王。行三跪九叩頭禮。
○辛丑攝政和碩睿親王、以書徵故明大學士馮銓銓聞命即至。王賜以所服衣帽並鞍馬銀幣。
○賜投誠總兵官孔希貴、蟒衣一襲副將唐銓等十四人各緞二疋令往三河縣巢□刀滅土寇
○壬寅上以燕京底定率攝政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暨諸王貝勒群臣拜天行三跪九叩頭禮畢御殿諸王貝勒群臣上表行慶賀禮。
○癸卯以底定燕京捷音宣示朝鮮、及外藩蒙古諸王貝勒。
○甲辰以山陵寢殿內寶座告成。祭大行皇帝。
○攝政和碩睿親王、設防守燕京內外城門官兵嚴禁士卒搶奪。
○以故明巡撫宣府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李鑒仍為原官。
○乙巳上命學士詹霸侍衛巴泰齎敕諭大將軍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袞諭曰朕聞王招降山海關總兵官吳三桂大敗流賊自山海至燕京沿路城堡歸順及燕京官民迎降捷音不勝嘉悅此皆王運籌有方諸臣協心戮力之所致也茲遣官往勞王其益殫忠誠統率臣工佐成大業焉
○以故明天津副將婁光先為總兵官招撫各城稽核天津糧儲諸務。
○保定副將王應登等條陳七事。一立綱紀。二任賢良。三靖遺寇。四申招撫。五和兵民。六重農務。七懲貪婪。攝政和碩睿親王是其言。
○攝政和碩睿親王下令、禁隱匿宮女。及無主財物子女。犯者籍其家。
○丁未。以多羅饒余郡王阿巴泰、越次與攝政和碩鄭親王並坐。下所司議罪。擬加倍罰銀。奏入從寬免之。
○己酉。宣府巡撫李鑒捕斬偽權將軍黃應選、偽防禦使李允桂等十五人以祭明崇禎帝。並上安撫機宜。攝政和碩睿親王。令鑒加意招集防守。
○以禮葬明崇禎帝后及妃袁氏、兩公主、並天啟後張氏、萬曆妃劉氏、仍造陵墓如制。
○應襲恭順侯吳惟華、請招撫宣天山西自效。攝政和碩睿親王許之。
○故明東原王、長子朱弘橞等、奉表歸誠。
○庚戌。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奏言、諸王大臣等、統兵追巢□刀統寇於慶都、大破其眾。固山額真譚泰、准塔、護軍統領德爾得赫哈寧噶等率前鋒兵、追至真定。又破之。賊焚輜重倉皇敗走燕京迤北居庸關內外各城、及天津真定等處皆降。
○辛亥。攝政和碩睿親王諭諸王群臣曰。今荷天祐、底定中原。宜各殫忠誠。永保富貴有貪婪不檢、自蹈罪愆者、雖有功不敘毋得苟且一時、失子孫久遠之計也。
○又諭兵部曰。我國建都燕京天下軍民之罹難者如在水火之中。可即傅檄救之其各府州縣、但馳文招撫文到之日即行歸順者、城內官員、各升一級。軍民各仍其業。永無遷徙之勞。予前因歸順之民、無所分別。故令其薙髮、以別順逆。今聞甚拂民願、反非予以文教定民之本心矣。自茲以後、天下臣民、照舊朿發。悉從其便。予之不欲以兵甲相加者、恐加兵之處、民必不堪。或死或逃、失其生理故耳。今特遣官傳諭、凡各府州縣軍衛衙門、來歸順者、其牧民之長。統軍之帥。匯造戶口兵丁錢糧數目、親來朝見。若逆命不至。當興師問罪而誅之。其朱氏諸王、有來歸者。亦當照舊恩養。不加改削。山澤遺賢、許所在官司、從實報名。當遣人徵聘。委以重任。至於明朝之破壞。俱由貪黷成風。德不稱任。功罪不明所致。自茲以後。凡我臣民、俱宜改弦易轍。各勵清忠。此不特沾祿秩於一時。功名且傳於奕世矣。
○壬子。以故明真定府知府邱茂華、為井陘道。署巡撫事。
○以故明山東布政使司參議兼按察使司僉事霸州道劉芳久、布政使司參議天津道孫肇興、按察使司僉事通州道鄭煇、按察使司副使懷隆道魏知微、山西按察使司僉事昌平道孟良允、按察使司僉事易州道黃圖安、俱仍為原官。
○以故明井陘道方大猷、為監軍副使招撫山東。
○甲寅。攝政和碩睿親王入武英殿。升御座。設故明鹵簿。鳴鐘鼓。奏樂。大學士馮銓、應襲恭順侯吳惟華、率文武群臣上表稱賀。
○王退朝。謂眾官曰。予見爾等有過、即行誡飭。乃予自攝政以來、並未聞爾等一言規諫。豈所行盡合於道耶。眾曰。王所行盡善。一無可議。儻有未安。我等寧肯緘默。王曰。爾等此言殊謬。雖聖主行政、亦不能盡善。故諫諍時聞。予之所行。豈遂一無可議。爾等皆先帝宣力之臣。諳練政事。以後遇事有未當者、應抗顏陳說。予實於爾等有賴焉。
○以投誠總兵官劉芳名、為柳溝總兵官
六月。丁巳朔。以正藍旗滿洲薩齊庫、管甲喇章京事。
○以巴爾珠、為兵部理事官。
○以俄羅塞臣、沙爾虎達等、征黑龍江等處所獲男婦一千九百五十六名口、分隸八旗。其貂、狐、水獺、裘衣等物。分給出征將士。
○令洪承疇仍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同內院官佐理機務。
○戊午。大學士馮銓、洪承疇啟言、國家要務。莫大於用人行政臣等備員內院。凡事皆當與聞。今各部題奏。俱未悉知。所票擬者、不過官民奏聞之事而已。夫內院不得與聞、況六科乎儻有乖誤。臣等憑何指陳。六科憑何摘參。按明時舊例。凡內外文武官民條奏、並各部院覆奏本章。皆下內閣票擬。已經批紅者仍由內閣分下六科。抄發各部院。所以防微杜漸意至深遠。以後用人行政要務、乞發內院擬票。奏請裁定。攝政和碩睿親王是其言。
○己未。初多羅饒余郡王阿巴泰、以女嫁色冷之子色爾古倫、五載不睦。及色冷、色爾古倫往訴於王。王乃使人謂之曰。勿得犯吾女。坐是論奪王爵。疏上。免奪王爵。罰銀一千兩。
○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何瑞徵、為禮部右侍郎。翰林院檢討李若琳、為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署詹事府事。
○令故明太子太傅左都督駱養性、仍以原官總督天津等處軍務。
○庚申。令戶部右侍郎王鰲永、招撫山東河南。
○以投誠總兵官高第、為山海總兵官。
○河南道御史曹溶啟陳六事。一定官制。一議國用。一戢兵丁。一散土寇。一廣收糴。一通煤運。下所司知之。
○壬戌。大同總兵官姜鑲啟言、臣世受明恩。誓滅流賊、以圖恢復。近者殺賊首柯天相等、撫定大同等處。恐無主生亂、因以臣境內棗強王朱鼎言□冊、續先帝之祀。適接告諭。開載前朝諸王、仍照舊爵。眾心悅服。大同兵荒相繼、逃散流離、向難禁止。一經頒示。宣布德意。無不欣戴。謹專官馳報。攝政和碩睿親王報曰。撫定大同陽和等處。誅戮賊首。厥功甚懋。但議委棗強王以國政、使續先帝祀。大不合理。不特棗強王先在明時、系何等級、仍當照舊。即明之嫡系將軍、亦宜照舊。不許干預一切國政軍務、致違我法。其地方流離、應作何撫綏姜鑲仍詳議以聞。
○癸亥。以故明巡撫劉漢儒、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升太常寺少卿提橋、為刑部右侍郎。光祿寺少卿李元鼎、為太僕寺少卿。
○以行人司行人向玉軒、為吏科給事中。郝傑、為戶科給事中。知縣孟明輔、為禮科給事中。朱鼎□□清、為工科給事中。
○甲子。故明宗室朱帥<⿰釒炊>具啟投誠。攝政和碩睿親王嘉其知命來歸。諭以俟地方底定時、入朝優用。
○戶科右給事中劉昌啟陳十事。一立規模。一審廟算。一推誠心。一集群策。一施實惠。一定經賦。一定官制。一頒俸祿。一明等威。一重守令。攝政和碩睿親王是其言。
○乙丑。月祭大行皇帝。
○攝政和碩睿親王諭、各衙門應責人犯、悉遵本朝、鞭責舊制。不許用杖。
○以故明山西按察使司僉事定州道李固本、仍為原官。
○丙寅。攝政和碩睿親王諭、京城內官民房屋被圈者、皆免三年賦稅。其中有與被圈房屋之人同居者、亦免一年。大兵經過之處。田地被傷者、免今年田賦之半。河北各府州縣免三分之一。
○遣固山額真覺羅巴哈納、石廷柱、率將士平定山東一路地方。
○丁卯。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袞、與諸王貝勒大臣等定議、應建都燕京。遣輔國公吞齊喀、和托、固山額真何洛會等、齎奏迎駕。奏言、仰荷天眷。及皇上洪福。已克燕京。臣再三思維。燕京勢踞形勝。乃自古興王之地。有明建都之所。令既蒙天畀。皇上遷都於此。以定天下。則宅中圖治、宇內朝宗。無不通達。可以慰天下仰望之心。可以錫四方和恆之福。伏祈皇上熟慮俯納焉。
○招撫山西應襲恭順侯吳惟華啟言、故明督理漕運總兵官撫寧侯朱國弼、見在淮揚。宜遣其部將張國光、諭令來歸。攝政和碩睿親王從其言。以書招諭之。
○庚午。酉刻太白見。有白氣自西南至東北。
○遣固山額真葉臣、率將士平定山西一路地方。
○升戶科右給事中劉昌。為太常寺少卿。
○辛未以故明臨清副將王國棟、署臨清總兵官事。以擒斬偽將功也。
○壬申。升刑部郎中陳鵬舉、為山東按察使司僉事河間道。真定府同知程紹孔、為山西按察使司僉事宣府口北道。
○遣官祭先師孔子。
○故明參將唐虞時啟言、逆賊張獻忠、自江西轉掠江南、勢甚猖獗。臣惟南京形勝之地。閩浙江廣等處、皆視其順逆、以為向背。今宜乘其危懼。即頒令上□日賞格。臣齎往南京。宣諭官民。江南之地、可傳檄而定也。若慮張獻忠、左良玉首鼠兩端。則有原任鎮臣陳洪範、可以招撫。乞即用為招撫總兵。臣子起龍、乃洪範壻。曾為史可法標下參將。彼中將領多所親識。乞令其齎諭往招。則近悅遠來、一統之功可成矣。下所司知之。
○癸酉。攝政和碩睿親王諭禮部曰。古來定天下者、必以網羅賢才為要圖。以澤及窮民為首務。我國家求賢之心。眾已共曉。而京城內流賊蹂躪之後。必有鰥寡孤獨、謀生無計。及乞丐街市者。著一一察出。給與錢糧恩養。
○甲戌。兵部右侍郎金之俊啟言、聖朝之德意方新。畿甸之望恩甚切。乞先下蠲租之詔於直隸、以大慰民望。下所司速議。
○攝政和碩睿親王諭京城內外軍民曰。我朝巢□刀寇定亂。建都燕京。深念民為邦本。凡可以計安民生者、無不與大小諸臣、實心舉行。乃人民經亂離之後。驚疑未定。傳布訛言。最可駭異。聞有訛傳七八月間東遷者。我國家不恃兵力。惟務德化。統馭萬方。自今伊始。燕京乃定鼎之地。何故不建都於此、而又欲東移。今大小各官、及將士等、移取家屬。計日可到。爾民人豈無確聞。恐有奸徒、故意鼓煽。並流賊奸細、造言搖惑。故特遍行曉示。務使知我國家安邦撫民至意。
○順天巡按柳寅東啟言察吏務清其源安民務定其志。吏部掌銓衡、統百官、吏治之源也。若監司守令各當其職。自然政治廉平。太平可致。近見升除各官。凡前朝犯贓除名、流賊偽官、一概錄用。雖雲寬大為治。然流品不清。奸欺得售。非慎加選擇之道。其為民害不可勝言是所當亟清其源也。民值亂離之後。心志彷徨。鼎革以來政教未敷蠢然之民。莫知所守。奸惡之輩。靡所顧忌。蓋聞帝王弼教、不廢五刑。鞭責不足以威眾。明罰乃所以敕法。宜速定律令。頒示中外。俾民不敢犯。而禍亂自清矣。攝政和碩睿親王報曰。經綸方始。治理需人。凡歸順官員。既經推用。不必苛求。此後官吏犯贓審實立行處斬。鞭責似覺過寬。自後問刑。准依明律。副予刑期無刑之意。
○柳寅東又啟言時已屆秋廟堂宜早定大計。今日事勢、莫急於西賊。欲圖西賊、必須調蒙古以入三邊。舉大兵以收晉豫。使賊腹背受敵。又須先計扼蜀漢之路。次第定東南之局。攝政和碩睿親王是其言。
○故明三邊總督李化熙、遣官上所部兵馬數目、及地方土寇情形。具啟歸順。攝政和碩睿親王優答之。即令入朝。效用。
○盛京四郊塔工成。賜諸喇嘛宴。及鞍馬幣帛器皿等物有差。
○丙子。攝政和碩睿親王諭眾官民等曰。明國之所以傾覆者。皆由內外部院官吏、賄賂公行。功過不明。是非不辨。凡用官員有財之人雖不肖亦得進。無財之人、雖賢才亦不得見用。所以賢者皆抱恨隱淪。不賢者多夤緣幸進。夫賢既不得進國政何由而理。不賢用。賄得官。焉肯實心為國。甚至無功者以行賄而冒功。有功者以不行賄而功掩。亂政壞國。皆始於此。罪亦莫大於此。今內外官吏。如盡洗從前貪婪肺腸。殫忠效力。則俸祿充給。永享富貴。如或仍前不悛。行賄營私。國法具在。必不輕處。定行梟示。
○丁丑。以故一等梅勒章京查雅翰瞻子巴特瑪、二等甲喇章京趙萬璧子國珍、三等甲喇章京邱國玉子紀從、襲職。
○升刑部郎中甘文奎、為山西按察使司僉事順廣道。
○戊寅。侍衛巴泰等自燕京來復命。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袞附表奏謝言臣等恭聞皇上詔諭、不勝歡忭竊思臣等同心戮力擊破流寇平定燕京實由上天眷祐皇上弘庥所致今更仰仗天威自大同以西黃河以北、盡皆底定燕京以南、順德以北、俱已來歸。疆圉日擴。一統有基矣。
○宣府巡撫李鑒啟言、上谷一府。在明朝為邊鎮。在我朝為腹里。前定經制。兵多而員冗。今宜急議裁汰。查得宣鎮原額經制官軍七萬六千九百二十九員名。索之簿籍則有兵。用之戰守則無兵。總由前朝法紀廢弛無核實之政也日來索餉者紛紛。宜早定經制撫鎮道協、以及各路堡。應設營馬步兵若干應支月餉馬乾及將領月廩若干。均應酌立成規。至於冗員、如宣府城內有萬全都司。有管屯都司。又有巡捕都司今宜照大同例改設知府而以徵收屯糧之事。歸併於府官則管屯之都司可裁也在城管糧同知。加以緝捕一銜則巡捕都司又可裁也。保安延慶兩州、斗大一城既有州官。又設守備似宜裁去守備。而以城守之務、專責正印官料理。若永寧縣、距柳溝止二十里。而有兩參將。尤屬濫冗。似宜裁去永寧之參將。專其責於縣官東路一隅。設總鎮又設兩協其間宜留宜汰。尤宜急議。懷來一城內有道有廳。又有參將。守備亦屬贅疣。似宜裁去參將而留守備以司城守若援營之兵有名無實。不如簡其精壯者付之守備。而以道廳為之提挈。兵馬既減。錢糧出納有數。其舊設同知通判多員。亦宜量加裁減歸併下所司議行。
○令河南道御史曹溶提督順天學政。
○己卯吏科給事中向玉斬啟言土寇未平。皆因向來地方官、不能綏輯解散。致煩今日撲巢□刀。此後當慎擇守令。俾其弭盜安民。且官多俸薄。原非舊制。宜汰冗員以省擾。增常祿以養廉。至府升轉銓除。具有往例。須詳核履歷。杜絕幸端。下所司議。
○庚辰。上賜攝政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等、蟒緞有差。
○順天巡撫宋權獻治平三策。一請議崇禎廟號、以彰我朝厚德。一禁革加派弊政、以蘇民生。一廣羅賢才、以佐上理。並薦故明薊遼總督王永吉。井陘道今授監軍道方大猷。薊州道楊毓楫南京禮部尚書朱繼祚、戶部侍郎葉廷桂、俱堪擢用。於是攝政和碩睿親王、諭廷臣各舉所知。
○天津總督駱養性啟薦故明戶部侍郎黨崇雅、兵部侍郎李化熙、通政使王公弼品望素著。乞賜徵用從之。
○壬午。上以底定燕京。殄滅流寇。遣官賜諸王、貝勒、貝子、公、及將士牛羊有差。
○攝政和碩睿親王以書招故明總兵陳洪範。
○平定山西固山額真葉臣啟報饒陽一路土賊。悉已平定。
○修政曆法西洋人湯若望啟言、臣於明崇禎二年來京魯用西洋新法釐正舊曆制有測量日月星晷定時考驗諸器盡進內廷用以推測。屢屢密合。近聞諸器、盡遭賊毀臣擬另制進呈。今先將本年八月初一日日食、照西洋新法。推步京師所見日食限分杪。並起複方位圖象。與各省所見日食多寡先後不同諸數。開列呈覽。乞敕該部屆期公同測驗。攝政和碩睿親王諭舊曆歲久差訛。西洋新法屢屢密合。知道了。此本內日食分杪時刻、起複方位、並直省見食有多寡先後不同、具見推算詳審。俟先期二日來說。以便遣官公同測驗。其窺測諸器、速造進覽。
○癸未。鎮國公固山額真艾度禮於誓期前日、私言二王迫脅盟誓。我但面從心實不服主上幼沖。我意不悅。今雖竭力從事、其誰知之二王擅政之處亦不合我意。每年發誓予心實難相從天地神明。其鑑察之。遂書其詞於誓期之晨焚之。有穆成格、卓佛和欲發其事令醫者占何時可首。因具道始末醫者以告艾度禮子海達禮。艾度禮遂自首於攝政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事下法司鞫問得實。艾度禮及妻、並其子海達禮及醫者並棄市。家產及所屬人口、俱交與和碩鄭親王。
○攝政和碩睿親王遣大學士馮銓、祭故明太祖及諸帝。文曰。茲者流寇李自成、顛覆明室。國祚已終。予驅除逆寇。定鼎燕都。惟明乘一代之運以有天下。歷數轉移、如四時遞禪非獨有明為然乃天地之定數也。至於宗廟之主、遷置別所。自古以來厥有成例。第念曾為一代天下主。罔宜輕褻。茲以移置之故、遣官祀告、遷於別所。
○禁軍民侵擾聖賢祠廟。
○甲申。以故明太祖神牌、入歷代帝王廟。
○乙酉未刻至申刻。日生左右珥。青黃色。良久漸散。
○革牛錄章京李都、黃得功王奎職以擅於昌平州牧放駝馬故也。
○牛錄章京郭紀元、坐強姦民婦、棄市。
○錦衣衛百戶危列宿啟言、臣招撫至天津地方。咨訪流寓。及在籍官員、黨崇雅、張端、高爾儼、戴明說等、四十三員。招回逃海難民一萬七千餘名。攝政和碩睿親王諭、此天津等處流寓及在籍各官、著吏部詳察履歷。確核才品其堪用者、作速催來。即與起用。仍行文各撫按。凡境內隱跡賢良逐一啟薦、以憑徵擢但不許以貪官酷吏、及貲郎雜流、朦朧充數。其招回難民著地方官安插撫輯。毋致失所。
○平定山東固山額真覺羅巴哈納、石廷柱等、啟報霸州滄州德州、臨清、先後俱下各城無官者已酌量委署。
○令內外各衙門印信、俱並鑄滿漢字樣
世祖實錄卷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