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卷0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五 清世祖實錄
卷六
卷七 

順治元年。甲申。秋七月。丙戌朔。兵部右侍郎金之俊啟言、凡土寇率眾歸順者。應赦罪勿論。縛渠來獻者。應分別敘功。就撫之眾。州縣官編置牌甲。令安故業。無恆產者、設法安插。請頒諭各鎮道府、以便遵行。攝政和碩睿親王諭、土寇本皆吾民、渠魁能率眾來歸。自當赦罪、同黨能縛獻賊首。自當論功。其就撫之民。必馬匹兵器、盡數交官。方見真心就撫。牛驢乃農事必需。毋得括取滋擾。作速行文各道府、轉行所屬。將地方有無土寇、曾否歸降、據實詳報。即以此定各官之殿最。如有玩寇殃民、或貪功生事者。必罪不宥。  

  ○丁亥。禮部啟言、定鼎燕京。應頒寶曆。據欽天監稱改用新法推注已成。請易新名。伏候欽定。以便頒行。攝政和碩睿親王諭治歷明時。帝王首重。今用新法正歷。以敬迓天休。誠為大典。宜名時憲歷。用稱朝廷憲天乂民至意。自明歲順治二年為始即用新曆頒行天下監局各官、仍公同證訂新法注歷。作速繕寫裝潢呈覽。  

  ○戊子。令平定山東固山額真覺羅巴哈納、石廷柱等移師會固山額真葉臣軍。平定山西。  

  ○己丑。禮部議覆順天督學御史曹溶條議、考拔貢生。應聽學臣於所至之地、便宜考試。至褒揚節孝、原屬舊制。自逆寇荼毒京師。誓節死難之臣、所在多有。宜聽學臣詳訪啟聞。恤其子孫。旌其門閭。以勵風節。攝政和碩睿親王從之。  

  ○庚寅。天津衛民訐告巡視南城監察御史熊世懿、隱糧二千餘石。下刑部勘實。削其職。  

  ○壬辰。擢吏部員外郎吳孳昌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宣大山西等處軍務兼管巡撫事以侍郎劉余祐金之俊保舉故也。  

  ○以招撫山東監軍副使方大猷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山東。  

  ○升戶部郎中向列星、為山西按察使司僉事保定南道。  

  ○癸巳。上以中原平定。遷都於燕。遣官祭告上帝。太廟。福陵。告上帝文曰。荷天眷命。錫我以故明燕土。撫乂中邦。蕩平寇亂茲者俯徇群情遷都定鼎。作京於燕。用紹皇天之休。永錫蒸民之慶齋祓告虔。惟帝時佑之。告太廟文曰。臣聞流寇李自成、鴟張肆逆。陷明北京。崇禎帝自經。隨命攝政睿親王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統師西征。未抵山海關。明總兵吳三桂遣使來迎我師比至、開門納款。我兵即以是日、整伍入關。自成猶擁馬步軍二十餘萬、逆我顏行。大將軍多爾袞、奮張三軍。一戰敗之。追逐四十餘里。俘斬無算。賊首尾不相顧。狼狽西遁。我大兵躡其後。撫諭所過郡縣。直抵燕京。自成惶懼。焚明宮闕。竄走西秦。大將軍復簡精兵。令各王同固山額真等、統領追賊。隨親率師入京。安撫百姓。其大軍追擊賊兵至真定之慶都、兩戰兩敗之。賊勢益不支。鳥獸駭散。河北山東、山西郡縣人民。悉聞風歸降。接踵恐後。此皆我皇祖之素志也。茲特虔告。仰慰在天之靈。至燕地為歷代帝王都會。諸王朝臣、請都其地。臣順眾志、遷都於燕。以撫天畀之民。以建億萬年不拔之業。謹告祭福陵文同。  

  ○甲午。月祭大行皇帝。並告遷都。文與祭太廟文同。  

  ○升禮部郎中黃熙允、為尚寶司少卿。  

  ○改刑科都給事中孫承澤、為吏科都給事中。  

  ○以故明給事中袁愷、為禮科左給事中。  

  ○改戶部郎中孫襄、為刑科給事中。刑部主事黃徽允、為浙江道監察御史。  

  ○以故明御史盧世㴶、為福建道監察御史。  

  ○修政曆法湯若望啟言、臣制就渾天星球一座。地平、日晷、窺遠鏡、各一具。並輿地屏圖。恭進王覽。再照臣所修西洋新法。已蒙欽定為時憲寶曆。所有應用諸歷從此永依新法推算。其頒行民歷式樣、俟完日進呈。攝政和碩睿親王諭、所進測天儀器准留覽。應用諸歷、一依新法推算其頒行式樣作速催竣進呈。  

  ○天津總督駱養性、啟請豁免明季加派錢糧。止徵正額並火耗。攝政和碩睿親王報曰、官吏犯贓審實論斬。前諭甚明、所啟錢糧徵納、每兩火耗三分。正是貪婪積弊。何雲舊例。況正賦尚宜酌蠲。額外豈容多取。著嚴行禁革。如違禁加耗、即以犯贓論。  

  ○乙未。宣府巡撫李鑒、啟薦故明宣大總督江禹緒。令吏部行取來京錄用。  

  ○以故明戶部侍郎黨崇雅、通政使司通政使王公弼、俱為原官。  

  ○錦衣衛官舍李諫善、啟進自置莊田。攝政和碩睿親王諭、故明勛戚贍田已業、俱准照舊。乃朝廷特恩。不許官吏侵漁。土豪占種。各勛衛官舍、亦須加意仰體。毋得生事擾民。  

  ○丙申。吏部侍郎沈惟炳、啟請徵聘逸賢、以收人望。攝政和碩睿親王從之。  

  ○丁酉。朝鮮國王李倧、遣陪臣表賀平定燕京並謝停解瓦爾喀人民、及復用李敬輿等免罪恩。附貢方物。宴賚如例。  

  ○索倫部落牛錄章京敖爾拖木爾等、貢貂狐皮。宴賚如例。  

  ○招撫山東河南侍郎王鰲永、啟薦山東故明大學士謝升等四十餘人。事下吏部。  

  ○王鰲永又啟報濟南、東昌、青州、臨清等州郡、以次撫定。並齎送故明德王朱由<⿱弼木>降表。  

  ○王鰲永又密報南中情形。言近聞南中已擁立福王。改元弘光。以史可法為內閣。封總兵劉澤清、劉良佐、黃得功、高傑等、分據各鎮。江北之地、彼所必爭。請亟補鎮臣。移駐曹單。控扼淮徐。啟入。下所司確議。  

  ○己亥兵部右侍郎金之俊、啟薦故明薊遼總督丁魁楚、陝西總督丁啟睿、陝西巡撫練國事、副都御史房可壯、吏部員外郎左懋泰、河東守道郝絅等。攝政和碩睿親王、令衛送來京錄用。  

  ○戶科給事中郝傑、條陳四事。一勸農桑以植根本。一撫逃亡以實戶口。一禁耗贖以除苛政。一嚴奢侈以正風俗。攝政和碩睿親王、以其言有裨新政。令該部院即飭行。  

  ○山東巡按朱朗鑅啟言、中外臣工。皆以衣冠禮樂。覃敷文教。頃聞東省新補監司三人、俱關東舊臣。若不加冠服以臨民。恐人心驚駭。誤以文德興教之官疑為統兵征戰之將、乞諭三臣。各制本品紗帽、圓領、臨民理事。攝政和碩睿親王諭、目下急巢

  □刀逆賊。兵務方殷。衣冠禮樂、未遑制定。近簡用各官、姑依明式。速制本品冠服以便蒞事其尋常出入、仍遵國家舊例。  

  ○庚子。中元節。享太廟。遣公塔瞻行禮。  

  ○遣官祭福陵。  

  ○以投誠寧遠兵備道韓昭宣、為山東布政使司參議兼按察使司僉事青州道。進士王標極、為山東按察使司僉事濟南道。李永昌、為山西按察使司僉事薊州道。  

  ○大同總兵官姜鑲因王諭切責、內不自安至是具啟引罪求罷攝政和碩睿親王諭令洗心易慮管總兵官事如故倘仍前不悛越分干預國有定法毋自取戾。  

  ○設故明長陵以下十四陵司香內使各四人。  

  ○辛丑上以中原平定免盛京滿洲漢人額輸糧草布疋。  

  ○壬寅。攝政和碩睿親王諭官吏軍民人等曰、嘗聞德惟善政。政在養民。養民之道必省刑罰薄稅斂。然後風俗醇而民生遂。自明季禍亂以來刀風日競閭閻細故、輕瀆聽聞。以越訴為等間。以誣告為常事。設機構訟。敗俗傷財。心竊痛之。自今以往、嘉與維新。凡五月初二日昧爽以前。不拘在京在外、事無大小、已發覺、未發覺、已結正、未結正、悉行宥免。如違諭興訟者、即以所告之罪罪之。官司受聽者、並治。以後鬥毆婚田細事止就道府州縣官聽斷歸結。重大事情方赴撫按告理在京仍投通狀。聽通政司查實、轉送刑部問擬其五城御史有例應受理送問者。照舊送問。非系機密重情不許入京越訴倘奸棍訟師、沿襲惡俗。陷害良民。定加等反坐。以挽澆風。至於前朝弊政、厲民最甚者。莫如加派遼餉。以致民窮盜起而復加巢□刀餉。再為各邊抽練。而復加練餉。惟此三餉。數倍正供苦累小民。剔脂刮髓。遠者二十餘年近者十餘年。天下嗷嗷。朝不及夕。更有召買糧科。名為當官平市實則計畝加徵。初議准作正糧既而不與銷算。有時米價騰貴。每石四五兩不等。部議止給五分之一高下予奪惟賄是憑而交納衙門、又有奸人包攬猾胥抑勒明是三餉之外、重增一倍催科。巧取殃民。尤為秕政。茲哀爾百姓困窮。夙害未除。痌瘝切體。徼天之靈為爾下民請命。自順治元年為始。凡正額之外一切加派如遼餉巢□刀餉練餉及召買米豆、盡行蠲免。各該撫按、即行所屬各道府州縣軍衛衙門大張榜示。曉諭通知。如有官吏朦朧混徵暗派者察實糾參。必殺無赦。倘縱容不舉。即與同坐。各巡按御史、作速叱馭登途。親自問民疾苦。凡境內貪官污吏、加耗受賕等事。朝聞夕奏。毋得少稽。若從前委理刑官查盤。委府州縣訪惡。純是科索紙贖。搜取贓罰。各為除害。實屬害民。今一切嚴行禁絕。州縣倉庫錢糧、止許道府時時親核。衙蠹豪惡、止許於告發時從重治罪總不容假公濟私。朘民肥已。有負朝廷惠養元元至意。  

  ○又諭諸王及官民人等曰、凡我黎民。無論新舊。同屬朝廷赤子。近聞有將歸順人民給與滿字背帖、徑充役使。或給發資本令其貿易。同於家人或擅發告示占據市行與民爭利虧損國稅。亂政壞法莫此為甚。除已往姑不追究外。自今傳諭以後、宜亟改正。若仍怙勢不悛定置重典。決不輕宥。其新附軍民、力能自贍者宜各。安本業。不許投充勢要甘為奴僕。如有奸棍土豪、自知積惡畏懼有司。因而委曲鑽營。結交權貴。希圖掩飾前非。仍欲肆志害民者。定行加等重治。如果鰥寡孤獨、無計自存。許親赴順天府呈告、轉咨戶部啟聞。  

  ○以錦州投誠副將高勛、為寧武總兵官。  

  ○平定山東固山額真覺羅巴哈納、石廷柱言、前遣人招故明總督李化熙、已約期來見。尚有王副將、趙旗鼓、懼罪不降。攝政和碩睿親王、令兵部移咨招化熙、並王副將趙旗鼓降。  

  ○癸卯。左春坊左庶子李若琳、啟薦故明詞臣陳具慶、韓四維、林增志、高爾儼、張懸錫、成克鞏等。攝政和碩睿親王令衛送來京錄用。  

  ○御用監太監吳添壽等、請照舊例遣內員徵收涿州、寶坻縣、皇莊錢糧。攝政和碩睿親王諭、差官必致擾民。著歸併有司。另項起解。  

  ○順天督學御史曹溶條陳三事一開支廩餼請仍明制。在京者戶部支給。在外者州縣官支給一賑助貧生。兵燹之後士有菜色。請廣新恩給以錢粟。一優恤死節。寇亂時臨難殞身者順天一學不下百人。請沛浩蕩之恩用勵風化。下所司亟議行  

  ○甲辰以內秘書院學士楊方興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河道都察院左僉都御史馬國柱、為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內院副理事官陳錦、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登萊等處地方。  

  ○以內院副理事官李棲鳳、為山東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僉事、分巡東昌道。李翔鳳為山東布政使司參政、分守濟南道。戶部啟心郎朱國柱、為山東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僉事、分巡濟寧道。高士俊、為山東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僉事、分巡武德道。禮部啟心郎章於天、為山東布政使司參政、分守兗東道。兵部啟心郎丁文盛、為山東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僉事、分巡登萊道。工部啟心郎馬鳴佩、為山西布政使司參政、分守冀南道。內院副理事官遲變龍、為山西布政使司參政、管理糧儲道。崔光前、為山東布政使司參政、分守青登萊道。戶部啟心郎蘇弘祖、為河南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僉事、分巡河北道。刑部啟心郎申朝紀、為河南布政使司參政、分守河北道。吏部啟心郎焦安民、為山西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僉事。管理屯田。  

  ○吏部左侍郎沈惟炳、啟薦故明尚書張忻等三十餘人。令詳註履歷以聞。已奉諭起用者、仍行文催取。  

  ○遣官往房山、訪金朝陵寢。仍繪圖進覽。  

  ○戶部侍郎黨崇雅、以老病請罷。不允。  

  ○招撫山東河南侍郎王鰲永、啟報撫定青州郡縣。並齎故明衡王降書以聞。  

  ○王鰲永又請蠲免山東錢糧、如河北例。從之。  

  ○修政曆法湯若望啟言、謹按敬授民時。全以節氣交宮、與太陽出入、晝夜時刻為重。若節氣之時日不真。則太陽出入、晝夜刻分俱繆矣。歷稽大統回回舊曆。所用節氣止泥一方。且北直之節氣。春分秋分、前後俱差一二日。況諸方乎。薄海內外、盡知紕繆。安可謂敬授民時之信歷也。新法之推太陽出入地平環也。則有此晝而彼夜、此入而彼出之理。若舊法以一處而概諸方、不明經緯之奧。故日月多應食而不食當食而失推。五星當疾而反遲。應伏而反見。種種差訛、難以枚舉。今以臣局新法所有諸方節氣、及太陽出入、晝夜時刻俱照道里遠近推算。共增數葉、加於歷首。以協民時。以前民用裝潢告成恭呈王覽。舊於曆尾、附列五官等職名。今用新法、不系監官推算。亦應更改。庶於大典有光。攝政和碩睿親王諭、新曆節氣交脫、與太陽出入、晝夜時刻、按道里遠近推算。諸方各有不同。果為精確。但字畫細小。行款稠密。宜更定式樣、以便頒行。瀋陽改寫盛京。曆尾五官等官職名、既系舊例。著附列湯若望之後。仍取該監更定歷樣呈覽。  

  ○招撫山西應襲恭順侯吳惟華啟報山西代州闔城歸順。工科給事中朱鼎□□清啟言從來撫按鎮道、各有職掌今總兵官位敵王侯。脅令監司以下、悉行屬禮剛愎自用全無和衷之誼。其鎮委添設各弁、擾民滋害。挾制有司。致使畏縮不能盡職是地方有官而無官。民未蒙福而先受害也請嚴飭各鎮道臣。文專理民。武專緝賊。民失撫字罪文。賊縱剽掠、罪武仍責令撫按嚴核、不時糾參其濫委雜弁、盡行斥革。各州縣土寇竊發、小者守令緝捕。大者撫鎮巢□刀除。庶權一而法行矣攝政和碩睿親王從之。  

  ○丁未。兵部左侍郎劉余祐、以京東土寇竊發。請移順天巡撫駐密雲。薊州道駐遵化攝政和碩睿親王從之。  

  ○劉余祐又啟薦故明尚書仇維禎等八人下吏部知之。  

  ○戊申兵部右侍郎金之俊、啟劾通州道鄭煇、優遊養寇巢□刀撫無聞三關鎮臣郝之潤借名誅偽縱兵肆掠並請趣畿南北按臣及監司以下官、速補赴任啟入攝政和碩睿親王令解煇之潤任仍諭御史叱馭星馳毋滋觀望。其地方緊要員缺、吏部速與銓補。  

  ○庚戌。順天巡撫宋權、請行久任考成之法。下部知之。  

  ○辛亥。工部左侍郎葉初春、以新鑄制錢、每七文作銀一分。錢價日增。民未稱便。請頒內庫舊鑄當五制錢、並鑄當二錢、以濟民用。不允。  

  ○壬子。攝政和碩睿親王、令南來副將韓拱薇、參將陳萬春等齎書致史可法曰予向在瀋陽。即知燕山物望。咸推司馬。及入關破賊。得與都人士相接見。識介弟於清班。曾托其手勒平安。拳致衷緒未審以何時得達。比聞道路紛紛。多謂金陵有自立者夫君父之讐。不共戴天。春秋之義。有賊不討則故君不得書葬新君不得書即位。所以防亂臣賊子法至嚴也闖賊李自成稱兵犯闕手毒君親。中國臣民。不聞加遺一矢。平西王吳三桂、介在東陲。獨效包胥之哭朝廷感其忠義。念累世之宿好。棄近日之小嫌爰整貔貅驅除狗鼠。入京之日。首崇愍帝及後諡號。入葬山陵。悉如典禮。親郡王將軍以下、一仍故封。不加改削。勛戚文武諸臣、咸在朝列恩禮有加耕市不驚秋亳無擾方擬秋高氣爽遣將西征。傳檄江南聯兵河朔陳師鞠旅。戮力同心。報乃君國之讐彰我朝廷之德豈意南州諸君子、苟安旦夕弗審事機。聊慕虛名。頓忘實害予甚惑之國家之撫定燕都。乃得之於闖賊。非取之於明朝也賊毀明朝之廟主。辱及先人。我國家不憚征繕之勞悉索敝賦代為雪恥。孝子仁人、當如何感恩圖報。茲乃乘逆寇稽誅。王師蹔息。遂欲雄據江南、坐享漁人之利。揆諸情理、豈可謂平。將以為天塹不能飛渡。投鞭不足斷流耶。夫闖賊但為明朝祟耳。未嘗得罪於我國家也。徒以薄海同讐。特伸大義。今若擁號稱尊。便是天有二日。儼為勍敵。予將簡西行之銳轉旝東征。且擬釋彼重誅命為前導。夫以中華全力受制潢池。而欲以江左一隅。兼支大國。勝負之數。無待蓍龜矣予聞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則以姑息。諸君子果識時知命。篤念故主。厚愛賢王。宜勸令削號歸藩永綏福祿朝廷當待以虞賓。統承禮物帶礪山河。位在諸王侯上。庶不負朝廷伸義討賊、興滅繼絕之初心。至南州群彥。翩然來儀。則爾公爾侯。列爵分土。有平西之典例在。惟執事實利圖之。挽近士大夫、好高樹名義。而不顧國家之急。每有大事、輒同築舍。昔宋人議論未定。兵巳渡河。可為殷鑑。先生領袖名流。主持至計。必能深維終始。寧忍隨俗浮沉。取捨從違、應早審定。兵行在即。可西可東。南國安危、在此一舉。願諸君子同以討賊為心毋貪一時瞬息之榮、而重故國無窮之禍。為亂臣賊子所笑。予實有厚望焉。記有之、惟善人能受盡言。敬布腹心。佇聞明教。江天在望。延跂為勞。書不宣意。可法旋遣人報書。語多不屈。  

  ○裁六部蒙古侍郎。  

  ○升工部理事官巴山、為本部侍郎。  

  ○升鑲紅旗滿洲護軍參領羅弼、正藍旗滿洲甲喇章京葉赫朱瑪喇、各管本旗梅勒章京事。  

  ○以鑲紅旗滿洲吳喇禪、為護軍參領。正藍旗滿洲精奇尼、管甲喇章京事。  

  ○以內弘文院學士王文奎、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保定等處地方。內國史院學士羅繡錦、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  

  ○升河南道御史塗必泓、為太僕寺少卿。  

  ○以故明給事中馮傑、為戶科右給事中。御史趙繼鼎、為浙江道御史。劉今尹、為廣東道御史。兵部員外郎趙開心、為陝西道御史。刑部員外郎黃昌允、為江西道御史。禮部主事高去奢、為湖廣道御史。行人李之奇、為福建道御史。  

  ○升兵部郎中張正聲為山東布政使司參議糧儲道。戶部主事賀久邵、為山西按察使司僉事、分巡口北道。苑馬寺卿林德馨、為山西布政使司參政、兼按察使司僉事、分巡蔚州道。戶部員外郎婁惺伯、為山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守冀寧道。長蘆運同康萬民、為長蘆鹽運使。  

  ○設京城巡捕南北營參將二員把總十員。巡兵二千名以兵部主事一員督之。  

  ○癸丑酉刻。雨雹。  

  ○太常寺請於仲秋祭社稷。攝政和碩睿親王諭、俟聖駕至京。南郊禮成後奏行。  

  ○甲寅。攝政和碩睿親王、諭官民人等曰、書有雲、惟後非賢不乂故帝王圖治。必勞於求賢、而逸於任人。得賢則治理雍熙。不得賢、則民生憔悴。予所以展轉夙夜、寤寐思服者。皆深為斯世慮也。近見廷臣所舉。類多明季舊吏。及革職廢員。未有肥遁山林、隱跡逃名之士。豈謂前朝官吏、無補於清時。廢員沉淪、鮮資於經濟。但其中有賢有不肖惟在舉薦之人、公與不公耳。舉主公則所薦必賢。社稷蒼生並受其福。舉主不公、則結連黨與。引進親朋。或受私賄或受囑託。混淆名實。標榜虛聲。誤國妨賢。莫此為甚。自今以後、須嚴責舉主。所舉得人、必優加進賢之賞。所舉舛謬、必嚴行連坐之罰。至於薦舉本章、止許開具鄉貫履歷。其才品所宜應聽朝廷定奪。不許指定某官、坐名何地。無論貴賤遠近。隱顯升沉。果有灼見真知、悉許薦舉。倘以貲郎雜流、市傭村叟、及革黜青衿、投閒武弁、妄充隱逸。以致流品不分。選法壅滯。如前朝保舉故事咎有所歸。若畏避連坐、因而緘默不舉者。亦必治以蔽賢之罪。  

  ○又諭都察院六科十三道曰舊制政事悉歸六部而復設都察院及科道衙門者。所以繩愆糾繆。匡正闕失法至善也爾等既職司風紀為朝廷耳目之官。一有見聞。即當入告。凡貪污枉法暴戾殃民者。指實糾參。方為稱職。近觀爾等未嘗明舉一清廉持正之賢。未嘗明劾一受賄貪贓之輩然則朝廷設立風憲衙門、亦復何益自今以後。凡六部卿寺堂屬大小官員爾等宜從公舉劾直言無諱。賢者即實稱其賢。內勿避親。外勿避仇。不肖者、即實指其不肖。勿徇私情。勿畏權勢。詩不云乎。柔亦不茹。剛亦不吐。果能如此、則升賞有加。垂名不朽。儻黨同伐異。誣陷私仇。門戶相持。援引朋類。必置重法。吏科都給事中孫承澤、啟薦霸州道劉芳久、才堪辦賊。請加銜久任以收成效。攝政和碩睿親王、以霸州一帶、土寇紛紛。未見斷絕。此啟似屬徇私切責之。  

  ○順天巡按柳寅東、陳民間疾苦二事。一驛遞累民近畿為最。法莫善於按地派銀。召募給養。莫不善於按地派差貧富俱困。請速議徵銀召募。俾小民得以息肩。一解京錢糧頭緒紛雜。擾累滋多。有一縣正額三千餘兩、而起解分四十餘項者有一項錢糧、止一兩六七錢。而解費至二三十兩者。請總計各款、分四季解府匯解戶部。俾免賠累下戶兵二部酌議。  

  ○以故明諸帝后遺像同歷代帝后像藏通集庫  

  ○令故明妃嬪各帶內使侍女一二人於空閒府第居住戶部量給養贍並設守護  

  ○乙卯以都督僉事杜應登為通州總兵官  

  ○是月興乾清宮工  

  世祖實錄卷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