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般若經第六會(天王般若):第566卷至第573卷/卷57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五百七十二 大般若經第六會(天王般若):第566卷至第573卷
卷五百七十三
卷五百七十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七十三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六分勸誡品第十四之二

佛告曼殊室利菩薩:「假使碎此三千大千堪忍世界悉為極微,一一極微為一聖者。有善男子、善女人等盡彼聖眾壽量短長,以諸世間上妙飲食、衣服、臥具及醫藥等,起殷淨心奉施供養。般涅槃後各收馱都,起窣堵波嚴飾供養,或以七寶滿如前說爾所極微大千世界,上復積至色究竟天,於彼聖者各別奉施爾所大千世界七寶,畢自壽量晝夜三十牟呼栗多相續不斷。曼殊室利!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緣獲福多不?」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前說施福尚難思議,何況於此所獲福量!」

佛告曼殊室利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等受持此經流通演說,所獲福聚於前施福,百倍為勝,千倍為勝,乃至鄔波尼殺曇倍亦復為勝。

「曼殊室利!如是功德若不迴求佛菩提者,應經爾所極微數劫當作他化自在天王,復經爾所極微數劫當作樂變化天王,復經爾所極微數劫當作覩史多天王,復經爾所極微數劫當作夜摩天王,復經爾所極微數劫作天帝釋,況轉輪王!以彼迴求一切智故,能得成辦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當證無上正等菩提。

「曼殊室利!假使充滿此贍部洲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如粟、稻、麻、竹、荻、蘆葦、甘蔗林等中無間隙。有暴惡人起極瞋恚,皆悉殺害爾所聖者。曼殊室利!於意云何?彼人由斯獲罪多不?」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殺一聖者尚墮無間大地獄中一劫受苦,何況殺害爾所聖者!彼所獲罪不可稱計。」

佛告曼殊室利菩薩:「若有毀謗此經典者,其罪過前百倍、千倍乃至鄔波尼殺曇倍。

「曼殊室利!假使充滿東勝身洲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如粟、稻、麻、竹、荻、蘆葦、甘蔗林等中無間隙。有暴惡人起極瞋恚,皆悉殺害爾所聖者。曼殊室利!於意云何?彼人由斯獲罪多不?」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殺一聖者尚墮無間大地獄中一劫受苦,何況殺害爾所聖者!彼所獲罪不可稱計。」

佛告曼殊室利菩薩:「若有毀謗此經典者,其罪過前百倍、千倍乃至鄔波尼殺曇倍。

「曼殊室利!假使充滿西牛貨洲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如粟、稻、麻、竹、荻、蘆葦、甘蔗林等中無間隙。有暴惡人起極瞋恚,皆悉殺害爾所聖者。曼殊室利!於意云何?彼人由斯獲罪多不?」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殺一聖者尚墮無間大地獄中一劫受苦,何況殺害爾所聖者!彼所獲罪不可稱計。」

佛告曼殊室利菩薩:「若有毀謗此經典者,其罪過前百倍、千倍乃至鄔波尼殺曇倍。

「曼殊室利!假使充滿北俱盧洲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如粟、稻、麻、竹、荻、蘆葦、甘蔗林等中無間隙。有暴惡人起極瞋恚,皆悉殺害爾所聖者。曼殊室利!於意云何?彼人由斯獲罪多不?」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殺一聖者尚墮無間大地獄中一劫受苦,何況殺害爾所聖者!彼所獲罪不可稱計。」

佛告曼殊室利菩薩:「若有毀謗此經典者,其罪過前百倍、千倍乃至鄔波尼殺曇倍。

「曼殊室利!假使碎此四大洲界悉為極微,一一極微各為一佛。有一極惡邪見眾生,起毒害心殺爾所佛,劫奪一切法財、資財,破滅世間法王、法藥。曼殊室利!於意云何?彼惡眾生獲罪多不?」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彼所獲罪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不可稱計,我於彼事尚不忍聞,況能說其獲罪多少!若害一佛猶墮無間大地獄中多劫受苦,況殺爾所諸佛世尊!如是眾生定受無間大地獄苦無有出期。」

佛告曼殊室利菩薩:「若有毀謗障礙此經,不令演說、流通、供養,其罪過前百倍、千倍乃至鄔波尼殺曇倍。

「曼殊室利!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各經百千無數大劫,備修種種諸菩薩行,皆證無上正等菩提。彼惡眾生罪業重故,猶未能出大地獄苦。曼殊室利!彼惡眾生於十方界無間地獄,無一不經多劫受苦,況餘地獄、傍生、鬼界!何以故?彼愚癡者毀壞十方三世諸佛法身母故。設彼經前極微數劫受重苦已,出三惡趣來生人中,得大惡疾,一切醫藥所不能救。復經爾所極微數劫,生便無舌或無手等,各經爾所極微數劫。曼殊室利!我以神力住世一劫或一劫餘,說彼眾生毀謗、障礙此經罪報亦不能盡。曼殊室利!諸有智者欲得現在、未來安樂,勿於此經毀謗、障礙。」

第六分二行品第十五

佛告曼殊室利菩薩言:「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宜應成就前後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諸菩薩摩訶薩有二種行:成就般若、化導有情。」

爾時,曼殊室利菩薩便白佛言:「世尊!云何諸菩薩摩訶薩成就般若、化導有情?」

佛告曼殊室利菩薩言:「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從初般若乃至後際,離功用心說法無盡中無間隙,為脫有情惡趣三有令住善趣,或令證得三乘聖果。曼殊室利!是名菩薩摩訶薩眾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化導有情。曼殊室利!若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成就無邊無為般若,是名菩薩摩訶薩眾自行般若。何以故?此能圓滿一切德故。」

曼殊室利復白佛言:「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修何法行能與一切智相應?」

佛告曼殊室利菩薩言:「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修一切智真實之法,遠離思議、微妙、無相甚深理趣,不可觀察極難通達,常住寂靜清涼遍滿,無有分別無著無礙,隨順正理不可執取,極靜大寂,一切法中無上無等。曼殊室利!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修此法行能與一切智相應。」

曼殊室利復白佛言:「諸菩薩摩訶薩於何境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佛告曼殊室利菩薩言:「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決定應於甚深境界、廣大境界、功德境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曼殊室利!甚深境者,體是無為,不著二邊亦不相離,自性清淨諸障解脫,不可思議、不可稱計,不共一切聲聞、獨覺。曼殊室利!廣大境者,諸佛如來一切功德,大悲、般若二法為性,離分別相無功用心,利樂有情無時暫捨,諸所說法皆稱彼意。曼殊室利!功德境者,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所與相應一切功德、三十二相、八十隨好。隨諸有情根欲性行,所樂種種形相差別,佛威神力悉能示現,所謂或現昇覩史多,或現從天下生贍部,或現處胎,或現初生,或現童子,或現遊戲,或現出家,或現苦行,或現往詣菩提樹下,或現證得無上菩提,或現轉法輪,或現般涅槃,如是示現諸相差別,皆為有情解脫生死。曼殊室利!如是名為諸菩薩摩訶薩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行境界。」

曼殊室利便白佛言:「希有!世尊!菩薩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是佛境界不可思議。」

佛告曼殊室利菩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是不共法、不可思議。何以故?一切異生、聲聞、獨覺不能通達,非其境故,除佛世尊無能得者。何以故?諸法真如義甚深故。自在不動無漏界攝,令有情類利樂圓滿,是故名為諸佛境界過語言道勝義諦攝,遠離尋伺分別思議,非世間法所能比喻,一切法中最為上品,不在生死、不住涅槃。

「曼殊室利!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凡有五事不可思議:一者、自性。二者、方處。三者、諸住。四者、一異。五者、利樂。

「曼殊室利!云何自性不可思議?即色真如求不可得,離色真如求不可得,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即眼真如求不可得,離眼真如求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即色真如求不可得,離色真如求不可得,聲、香、味、觸、法亦復如是;即眼識真如求不可得,離眼識真如求不可得,耳、鼻、舌、身、意識亦爾;即地界真如求不可得,離地界真如求不可得,水、火、風、空、識界亦爾;有法真如求不可得,無法真如求不可得,是故自性不可思議。

「曼殊室利!云何方處不可思議?如是真如若在欲界不可思議,若離欲界不可思議,色、無色界亦復如是;若在東方不可思議,若離東方不可思議,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是故方處不可思議。

「曼殊室利!云何諸住不可思議?若安樂住不可思議,若寂靜住不可思議,若有心住不可思議,若無心住不可思議,是故諸住不可思議。

「曼殊室利!云何一異不可思議?三世如來同在一處,自性清淨無漏界攝,若一、若異不可思議,是故一異不可思議。

「曼殊室利!云何利樂不可思議?智慧神力同一法界,般若、方便二相平等,能作有情無量利樂不可宣說、過語言境,而順有情根性差別作種種說、種種示現;三十二相、八十隨好,隨有情心皆能示現。」

曼殊室利白言:「世尊!何等名為三十二相、八十隨好?」

佛告曼殊室利菩薩言:「善男子!如來相好無量無邊,我若廣說不可窮盡,但隨世間所樂,略說三十二相、八十隨好。

「曼殊室利!云何名為三十二相?如來足下有平滿相,妙善安住猶如奩底,地雖高下,隨足所蹈皆悉坦然無不等觸,是為第一。如來足下千輻輪文,輞轂眾相無不圓滿,是為第二。如來手足悉皆柔軟,如覩羅綿勝過一切,是為第三。如來手足指皆纖長,圓妙過人以表長壽,是為第四。如來手足一一指間,猶如鴈王咸有鞔網,金色交絡文同綺畫,是為第五。如來足跟廣長圓滿,與趺相稱勝餘有情,是為第六。如來足趺脩高充滿,柔軟妙好與跟相稱,是為第七。如來雙腨漸次纖圓,如黳泥耶仙鹿王腨,是為第八。如來雙臂脩直傭圓,如象王鼻平立摩膝,是為第九。如來陰相勢峯藏密,其猶龍馬亦如象王,是為第十。如來毛孔各一毛生,柔潤、紺青、右旋宛轉,是第十一。如來髮毛端皆上靡,右旋宛轉、柔潤、紺青,嚴金色身甚可愛樂,是第十二。如來身皮細薄潤滑,塵垢、水等皆所不住,是第十三。如來身皮皆真金色,光潔晃曜如妙金臺,眾寶莊嚴眾所樂見,是第十四。如來兩足、二手、掌中、頸及雙肩七處充滿,光淨柔軟甚可愛樂,是第十五。如來肩項圓滿殊妙,是第十六。如來髆腋悉皆充實,是第十七。如來容儀洪滿端直,是第十八。如來身相脩廣端嚴,是第十九。如來體相縱廣量等,周匝圓滿如諾瞿陀,是第二十。如來頷臆並身上半,威容廣大如師子王,是二十一。如來身光面各一尋,是二十二。如來齒相四十齊平,淨密、根深、白踰珂雪,是二十三。如來四牙鮮白鋒利,是二十四。如來常得味中上味,喉脈直故,能引身中千肢節脈所有上味,是二十五。如來舌相薄淨廣長,能覆面輪至耳毛際,是二十六。如來梵音詞韻弘雅,隨眾多少無不等聞,其聲洪震猶如天鼓,發言婉約如頻迦音,是二十七。如來眼睫猶若牛王,紺青、齊整、不相雜亂,是二十八。如來眼睛紺青鮮白,紅環間飾皎潔分明,是二十九。如來面輪其猶滿月,眉相皎淨如天帝弓,是第三十。如來眉間有白毫相,右旋柔軟如覩羅綿,鮮白光淨踰珂雪等,是三十一。如來頂上烏瑟膩沙,高顯周圓猶如天蓋,是三十二。是名如來三十二相。

「曼殊室利!云何名為八十隨好?如來指爪狹長薄潤,光潔鮮淨如花赤銅,是為第一。如來手足指圓纖長,傭直柔軟節骨不現,是為第二。如來手足各等無差,於諸指間悉皆充密,是為第三。如來手足圓滿如意,軟淨光澤色如蓮花,是為第四。如來筋脈盤結堅固、深隱不現,是為第五。如來兩踝俱隱不現,是為第六。如來行步直進庠審如龍象王,是為第七。如來行步威容齊肅如師子王,是為第八。如來行步安平庠序不過不減猶若牛王,是為第九。如來行步進止威儀譬如鵝王,是為第十。如來迴顧必皆右旋,如龍象王舉身隨轉,是第十一。如來支節漸次傭圓、妙善安布,是第十二。如來骨節交結無隙猶若龍盤,是第十三。如來膝輪妙善安布、堅固圓滿,是第十四。如來隱處其文妙好,威勢具足圓滿清淨,是第十五。如來身支潤滑柔軟,光悅鮮淨塵垢不著,是第十六。如來身容敦肅無畏常不怯弱,是第十七。如來身支堅固稠密善相屬著,是第十八。如來身支安定敦重,常不掉動圓滿無壞,是第十九。如來身相猶若仙王,周匝端嚴光淨離翳,是第二十。如來身有周匝圓光,於行等時恆自照曜,是二十一。如來腹形方正無欠,柔軟不現眾相莊嚴,是二十二。如來臍深、右旋圓妙、清淨光澤,是二十三。如來臍厚、不凹不凸、周匝妙好,是二十四。如來皮膚遠離疥癬,亦無黶點、疣贅等過,是二十五。如來手掌充滿柔軟,足下安平,是二十六。如來手文深長、明直、潤澤、無斷,是二十七。如來脣色光潤丹暉,如頻婆果上下相稱,是二十八。如來面門不長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嚴,是二十九。如來舌相軟薄廣長如赤銅色,是第三十。如來發聲威震深遠,如象王吼明朗清徹,是三十一。如來音韻美妙具足如深谷響,是三十二。如來鼻高脩而且直,其孔不現,是三十三。如來諸齒方整鮮白,是三十四。如來諸牙圓白光潔漸次鋒利,是三十五。如來目淨青白分明,是三十六。如來眼相脩廣,譬如青蓮華葉甚可愛樂,是三十七。如來眼睫上下齊整、稠密不白,是三十八。如來雙眉長而不白、緻而細軟,是三十九。如來雙眉綺靡,順次紺琉璃色,是第四十。如來雙眉高顯光潤形如初月,是四十一。如來耳厚、廣大、脩長、輪埵成就,是四十二。如來兩耳綺麗齊平離諸過失,是四十三。如來容儀能令見者無損無染皆生愛敬,是四十四。如來額廣、圓滿、平正、形相殊妙,是四十五。如來身分上半圓滿,如師子王威嚴無對,是四十六。如來首髮脩長、紺青、稠密不白,是四十七。如來首髮香潔、細軟、潤澤、旋轉,是四十八。如來首髮齊整無亂亦不交雜,是四十九。如來首髮堅固不斷永無褫落,是第五十。如來首髮光滑殊妙、塵垢不著,是五十一。如來身分堅固充實踰那羅延,是五十二。如來身體長大端直,是五十三。如來眾竅清淨圓好,是五十四。如來身支勢力殊勝無與等者,是五十五。如來身相眾所樂觀常無厭足,是五十六。如來面輪脩廣得所,皎潔光淨如秋滿月,是五十七。如來顏色舒泰光顯,含笑先言有向無背,是五十八。如來面貌光澤熈怡,遠離頻蹙、青赤等過,是五十九。如來身支清淨無垢、常無臭穢,是第六十。如來所有諸毛孔中,常出如意微妙之香,是六十一。如來面門常出最上殊勝之香,是六十二。如來首相周圓妙好,如末達那亦猶天蓋,是六十三。如來身毛紺青光淨,如孔雀項紅暉綺飾,色類赤銅,是六十四。如來法音,隨眾大小不增不減應理無差,是六十五。如來頂相無能見者,是六十六。如來手足指約分明,莊嚴妙好如赤銅色,是六十七。如來行時,其足去地如四指量而現印文,是六十八。如來自持不待他侍,身無傾動亦不逶迤,是六十九。如來威德遠震一切,惡心聞喜、恐怖見安,是第七十。如來音聲不高不下,隨眾生意和悅與言,是七十一。如來能隨諸有情類言音意樂而為說法,是七十二。如來一音演說正法,隨有情類各令得解,是七十三。如來說法咸依次第必有因緣,言無不善,是七十四。如來等觀諸有情類,讚善毀惡而無愛憎,是七十五。如來所為先觀後作,軌範具足令識善淨,是七十六。如來相好,一切有情無能觀盡,是七十七。如來頂骨堅實圓滿,是七十八。如來顏容常少不老、好巡舊處,是七十九。如來手足及胸臆前,皆有吉祥喜旋德相,文同綺畫、色類朱丹,是第八十。是名如來八十隨好。」

第六分讚歎品第十六

爾時,曼殊室利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如來功德希有、無等、不可思議,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無有異。若見如來或聞功德,此有情類亦難思議。今重見佛轉大法輪,得未曾有歡喜踴躍。」

作是語已,即昇虛空七多羅樹,合掌讚曰:

「一切有情類,  唯佛最為尊,  尚無有等者,  況復當有勝!  我法二俱空,  妙理無等等,  唯我佛世尊,  能等無等等。  煩惱並習氣,  俱盡永無餘,  能知一切法,  無不皆明了。  若智若說法,  無能及佛者,  三千大千界,  唯佛獨為尊。  十力無畏等,  定有非虛妄,  帝釋與梵王,  咸所不能得。  世尊大恩德,  普洽諸有情,  此事難思議,  定無能及者。  能以微妙慧,  及方便善巧,  化導諸有情,  皆令得利樂。」

爾時,會中有一天子名曰妙色,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頌讚曰:

「有說世間等佛者,  彼言非實為虛誑;  若說法王最極尊,  此言非妄為諦語。  人天之儔正問難,  無有能折我大師;  善逝降魔伏外道,  將導世間至解脫。  清淨四辯無窮說,  甘露妙藥施有情,  遍觀諸法智無礙,  一切剎那不減失。  大悲平等視有情,  清淨之心世不染,  善能了知根欲性,  隨所樂聞而應說。  煩惱差別非一種,  為示無量對治門,  唯佛巧說彼因緣,  專為利樂有情故。  值佛聞法不得聖,  如是有情度極難;  如來大名應渴仰,  若得見者無限益。  佛智能令心清淨,  得聞正教出生死;  聞佛名號大吉祥,  常念世尊恆喜樂。  發心詣佛生慧解,  如教勤修成種智,  戒品清淨無垢濁,  靜慮第一心澂明。  智慧最勝難傾動,  法海清淨如甘露;  一切有情憙放逸,  諸佛專精離世間。  等慈有情如一子,  恩德深厚無能報,  先說能破結賊法,  久摧天魔幻化軍。  世尊已說三有過,  廣示涅槃無量德,  百千大劫甚難聞,  故我至誠今讚禮。」

爾時,會中有一天子名曰善名,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頌讚言:

「如來平等行大慈,  設可度智與他者,  尚令天授最前得,  況復其餘有情類!  我今不愜為空過,  修持大行報佛恩。  有唯自證無漏滅,  彼於佛恩未為報;  若有修行佛深教,  乃得名為佛真子。  佛久勤苦為有情,  無上大恩罕能報;  大慈開顯真妙法,  令眾修行兼化他。  若佛不出於世間,  一切有情受大苦,  則無人天唯惡趣,  但聞種種苦音聲。  諸趣受苦無能免,  煩惱繫縛有情故,  佛欲解他諸毒結,  翻為大悲之所縈。  如來是世大福田,  依教正修離惡趣,  若違佛教不修行,  彼定不得生人天。  有於佛所起惡心,  或復不樂聞深法,  是等有情甚可愍,  決定永當處黑暗。  如佛世尊自知智,  其等如來乃能了,  佛智非我所測量,  稽首敬禮十方佛,  無畏智力不共法,  唯佛世尊獨圓備。  相好莊嚴微妙香,  觀者無厭超眾色;  三種開敷不暫息,  清淨佛華我今禮。  唯佛善知無上覺,  能永出離諸險難;  佛為第一最無上,  稽首歸命兩足尊。  佛以功德正法水,  普能洗除諸垢穢;  世尊本來內外淨,  我今頂禮真淨身。」

爾時,堪忍界主大梵天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頌讚言:

「如來具足勝福慧,  利樂有情無暫息,  常雨甘露濟飢渴,  我今稽首能利他。  世間最勝可敬者,  彼類猶來供養佛,  諸惡斯盡眾善備,  我今稽首無等尊。  普為濟拔諸有情,  靡有一行不修學,  令度生死得安樂,  我今稽首救世師。  稽首微妙金色身,  稽首所說甘露法,  稽首清淨無垢智,  稽首一切功德林。」

爾時,佛告大梵天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讚。如來此事是實非虛。何以故?諸佛世尊於無量劫,修集種種福德智慧,由斯果位無不備足。所以者何?如來具足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身、語、意三無不清淨,故能通達真如、實際,住實際故所言不虛。」

時,大梵王頂禮佛足,合掌恭敬復白佛言:「唯願世尊以神通力,令此般若波羅蜜多久住世間利樂一切!」

爾時,佛告大梵天王:「十方三世一切如來以大神通,咸共護念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久住世間利樂一切,天魔、梵志、外道、沙門,皆無有能滅壞障礙。何以故?我念過去有佛名曰寶月如來,十號圓滿,國名無毀,劫名喜讚。彼佛有二苾芻弟子,作大法師善說深法,一名智盛、二名諦授,常隨彼佛轉正法輪,經一劫中宣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三千大千百億魔眾悉皆受化發菩提心。是故此經,諸天魔等皆無有力滅壞障礙。」

爾時,寂靜慧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寶月如來住在何所?為猶住世?為已涅槃?」

爾時,世尊告寂靜慧言:「善男子!東方去此過十千億諸佛世界,曾有世界名曰無毀,其中如來壽十千劫。彼佛世界常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彼諸天魔及外道等,於此經典不能障礙,皆發無上正等覺心。智盛苾芻即是今者曼殊室利,諦授苾芻即是今者最勝天王,此二菩薩方便善巧,種種擁護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令久住世。十方佛國若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此二菩薩即往聽受,如我今者說是法門放大光明,尋光來集。」

第六分付囑品第十七

爾時,佛告阿難陀言:「汝可受持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勿令忘失!」

時,阿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云何受持如是經典?」

於是佛告阿難陀言:「受持此經有十種法:一者、書寫。二者、供養。三者、施他。四者、諦聽。五者、披讀。六者、受持。七者、廣說。八者、諷誦。九者、思惟。十者、修習。依斯十法受持此經。譬如世間一切草、木、華、果、藥等皆依大地;如是一切殊勝善法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轉輪王若住在世七寶常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若住在世三寶不滅。」

爾時,大眾瞻仰尊顏,異口同音俱傷歎曰:「如來滅後,誰能荷擔如是世尊大法重擔,謂於無量無邊大劫修集所得無上菩提?」

爾時,眾中便有一萬二千菩薩為護此法,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說頌言:

「我等捨身命,  不求未來福,  護持佛所說,  此甚深法要。」

爾時,眾中五百天子賢王為首,復從座起頂禮佛足,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說頌言:

「為度諸有情,  成大悲願力,  護持佛所說,  此甚深法要。」

時,天帝釋、持髻梵王、毘沙門王,皆從座起頂禮佛足,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說頌言:

「能療一切病,  世尊今所說,  般若微妙藥,  我等頂戴持。」

執金剛神亦從座起頂禮佛足,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說頌言:

「法本無名字,  佛以名字說,  大悲真教法,  我今頂戴持。」

爾時,佛告持髻梵言:「梵天當知!佛讚三事最為無上,何等為三?一者、發菩提心。二者、護持正法。三者、如教修行。如是三法最為無上,能修行者真供養佛。我若住世一劫或一劫餘,說此功德亦不能盡。護持如來一四句頌,所獲功德尚不可盡,況能護持三世佛母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三世諸佛皆因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生故。以法供養真供養佛,若以資財非真供養,故法供養最為第一。若有護持佛正法者,當知彼類二世安樂。是故,梵天!常應擁護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汝由護法,已當得見賢劫千佛悉為請主。梵天當知!於此穢土護持正法須臾之間,勝淨土中若經一劫或一劫餘所獲功德,故應精勤護持正法。」

世尊復告天帝釋言:「憍屍迦!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隨所在處,當知即是如來生處、得菩提處、轉法輪處、入涅槃處。何以故?憍屍迦!一切菩薩、一切善法、一切如來皆從此生。若有法師宣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此地即為佛所行處;諸有情類於法師所,當生善友、尊重佛心恭敬、歡喜、供養、讚歎。若我住世一劫或一劫餘,說此法師流傳此經所獲功德亦不能盡。憍屍迦!若此法師所行之處,善男子等有能刺血灑地供養,未足為多。何以故?無上法輪難受持故。」

時,天帝釋白言:「世尊!未來世中說此經處,我及眷屬皆當擁護彼地方所及說法師,若見此經所在之處,即生前說四種處心。」

爾時,世尊讚天帝釋:「汝能如是,善哉!善哉!吾以此經付囑於汝,宜於來世擁護流通。」

時,天帝釋即白佛言:「我等諸天得生善趣,皆由般若波羅蜜多,發菩提心亦復由此,是故我等不顧身命擁護世尊如是深法。」

時,佛復讚天帝釋言:「善哉!善哉!如說能作。」

時,薄伽梵說是經已,最勝天王及十方界諸大菩薩、一切聲聞、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茶、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卷五百七十二 ↑返回頂部 卷五百七十四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