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天啓贛州府志 (清順治十七年刻本)/卷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四 天啓贛州府志 (清順治十七年刻本)
卷五
卷六 
本作品收錄於:《天啓贛州府志


贑州府志卷之五

 營建志二

  學宮

府儒學在府治東宋慶曆中創于澄清坊治平

甲辰提刑蔡挺知州元積中徒於豐樂寺王安

石記紹興壬申火甲戌知州趙善繼重脩元燬

兵間元貞丙申分省左丞董士選重建劉岳申

記至正癸未達魯花赤伯篤魯丁撤而新之戊

戌又火 國朝洪武甲辰叅賛贑衛中書右司

郎中張民瞻知縣崔天錫陳益民再建成化戊

子知府曹凱易景德寺改建府縣二學知府謝

㫤姜璉相繼竣事大學士彭時記嘉靖壬戌陸

都御史穩按志舊學在紫極觀今爲祥符宮遂

從諸生之請遷復舊地中爲先師廟後爲敬一

亭爲尊經閣爲饌堂爲神廚爲泡湢兩翼爲東

西廡前爲臺護以石凐又前爲廟門爲𣠄星門

東爲明倫堂堂左右爲明德率性克巳持志四

齊後爲教後廨東爲訓導廨四又後爲肄業舍

十八門又東爲啓聖名宦鄉賢祠前爲儀門又

前爲儒學門循之東西爲崇正學育真才二坊

春坊賛善羅洪先記廟仍宮舊久而就圯萬曆

庚寅郡守黃公克纉請於督府三公敬民撤而

新之廟貌尊崇宮墻改觀矣大學士張位記

贑縣儒學按圖經舊有孔子廟近紫極宮宋祥

符中詔康紫揚爲大中祥符宮廟遂廢春秋釋

奠附社稷壇者越四十年皇祐初知縣王希迪

卽故址東南數百武創建廟學孫明復記紹興

壬申火知縣黃文暠重建慶元嘉定中知縣司

馬逓董南一增脩 國朝成化戊子知府曺凱

並徒景德寺嘉靖壬戌陸都御史穩遷復祥符

宮與府學並萬曆甲辰督府李公汝華監司丁

公繼嗣龔公道立協議仍遷於景德寺故址中

爲先師廟前爲臺護以石欄又前爲廟門爲𣠄

星六爲泮池爲屏墻後爲明倫堂爲養正明善

齊又後爲尊經閣左爲啓聖宮會饌堂右爲教

論訓導詭名宦鄉賢土地祠左爲門爲青雲坊

通衢左右爲興賢育才坊衢東爲文昌閣震方

爲凌雲閣春坊諭德楊守勤記庚申明倫堂爲

濕蠧傾壤督府周公應秋下檄郡縣余太守文

龍經費翟貳守元肅助三百餘金劉縣尹永基

助三十餘金而木植取之橋關則司榷朱別駕

凌霄爲之經理天啓元年夏堂成周公有記

濓溪書院在府治宣明樓右舊在水東玉虛觀左弘治庚申知府

何珖改建於欝孤臺祭酒羅璟記 舊有義泉 正蒙 鎮寧

 澄清 夜光五書院俱廢

貢院舊在登雲坊宋制每在歲詔各郡開科舉

士今廢爲民居

雩都儒學在城西隅宋天聖辛未知縣陳希亮

建景祐丙子知縣陳槖徒縣北至和甲午知縣

陳用之徒縣東南今賑濟倉卽其址建炎中火

紹興戊午知縣董逵重建元至正初縣尹孫元

傑徒縣西北隅甘棠園大德至順間縣尹曹勳

施德遠相繼重脩 國朝洪武正統中知縣徐

遜縣丞蔣逵增建弘治庚戊張副使璁撤而新

之正德庚午又火知縣劉天錫廼以學址易紫

陽觀改建嘉靖庚子復今址邑人袁淳記中爲

先師廟東西爲廡爲神廚爲庖湢爲祭器射噐

庫前爲廟門爲泮池爲𣠄星門後爲明倫堂爲

敬一亭又後爲啓聖名宦鄉賢祠左爲崇德齊

右爲廣業齋爲訓導廨𣠄星門東爲儒學門西

爲教諭廨

龍溪書院在縣南 社學二一在城隍廟左一在城隍廟右

信豐儒學在縣東南宋景德申知縣方恬創建

紹興嘉定元至大中屢火知縣彭令張廉張琯

陳梓李泉呂天倪崔思孝繼建 國朝成化中

火弘治巳酉張副使璁檄知縣倪俊建珔德巳

巳推官張憲移置𣠄星門乙亥通判徐珪購氓

廛以廣之丙子火丁丑楊副使璋重建嘉靖庚

子明倫堂傾圮辛丑同知張銓脩中爲先師廟

東西爲廡前爲廟門門內左右爲神廚爲祭噐

射器庫又前爲泮池爲石橋池右爲庖湢又前

爲𣠄星門後爲明倫堂左右爲日新時習齊筆

爲敬一亭爲饌堂東西爲肄業舍又後爲教諭

廨右爲訓導廨兩翼東西序前儀門儒學門

射圃在禾豐門外奉真觀右

陽明書院在儒學右久廢萬曆庚申縣令朱之玉修復啓蒙社

學在南門內 養正社學在寶塔寺左俱知縣述浩建

興國儒學宋始建學於南門外治平甲辰縣令

何述遷於縣北紹興癸亥縣令韓暉遷於西隅

又徒北隅 國朝嘉靖壬子推官許錀來視邑

篆從諸生考卜主遷治平觀以舊學址易之落

成督學副使鄭廷鵠記辛酉罹兵燹同知毛汝

麒請於督撫陸公穩發帑金鼎建隆慶戊辰知

縣盧晉拓而新之萬曆甲寅知縣吳宗周重脩

中爲先師廟東西爲廡前爲大成門又前爲𣠄

星門爲泮池左右爲坊廟後爲明倫堂爲敬一

亭堂左爲祭器庫右爲文昌祠兩翼爲成德達

材齊前爲露臺東西爲肄業舍舍外之右爲教

官廨爲啓聖祠名宦鄉賢附焉後爲射圃𣠄星

門左爲儒學門門內左掖爲碑亭

安湖書院舊在衣錦鄉宋知縣何時創建

國朝正德間知縣黃泗改建於城內大乘寺之

隙地萬曆巳亥知縣何應彪改爲名賢祠

社學二一在城內一在城南門外正德丁丑知縣黃泗建

會昌儒學舊在縣西北隅元對正中火知州常

方壼倏建 國朝洪武戊申知縣張桂徒於東

北壬申火永樂癸未知縣王文孜重建成化壬

辰知縣梁潛購千戶自瓊故宅廓而新之萬曆

三十二年諸生勸募改脩猶屬草創萬曆四十

二年知縣昌夢齡從新脩建中爲先師廟東西

爲廡前爲廟門門右爲啓聖公祠左爲鄉賢祠

廟後爲明倫堂堂左右爲進德育材齊後爲敬

一亭爲尊經閣閣左爲教諭訓導廨爲講堂爲

祭噐庫右爲訓導廨爲饌堂兩翼爲肄業舍廟

門左爲儒學門神牌諸額皆係自書

射圃在儒學故址 湘江書院在射圃後嘉靖乙酉

監生賴貞捐貲創建 小學在尊經閣嘉靖壬辰知縣陶秀創建李璋脩

安遠儒學在縣東宋慶曆甲申創建紹興癸丑

知縣王澹徒興慈寺元大德中知縣趙敏復徒

今所元末火 國朝洪武內午知縣周泰重建

弘治癸丑知縣甘文紹修葺中爲先師廟東西

爲廡前爲廟門爲𣠄星門廟後爲明倫堂爲日

新時習齊爲肄業舍又左爲啓聖祠爲敬一亭

𣠄星門右爲教諭訓導廨左爲訓導廨爲射圃

爲儒學門

小學在文廟左 社學五坊各一區正德巳卯知縣顧守

寧都儒學在縣南宋崇寧中知縣胡邃置縣東

隅紹興丁巳攝縣梁岳徒城隍廟右壬戌僉判

餘思忠再徒崇寧故址紹定巳丑火壬辰攝縣

贑尉趙糾夫改徒西城外覆船岡麓元延祐乙

卯火明年知州也孫不花重建 國朝洪武丙

寅邑人兵部侍郎彭祥繼倏正德戊寅知縣王

天與徒於崇福寺以舊學基易之萬曆甲辰知

縣林挺仍改建於西城舊址中爲先師廟東西

爲廡爲神廚爲祭噐庫前爲臺爲石欄爲廟門

門左爲鄉賢祠右爲名宦祠又前爲泮池爲石

橋爲𣠄星門廟後爲明倫堂爲成德育才齊後

爲尊經閣堂兩翼爲肄業樓前爲坊曰聖學心

傳東西爲門左爲教諭廨前爲啓聖祠祠前爲

敬一亭右爲訓導廨東南爲儒學門

小學在縣西南城隍廟右嘉靖壬辰知縣陳大綸創建 社

學四一在西關城內一在南關城內二在北關

城外 梅江書院拱辰橋後合三江之上宋初

瑞金儒學在縣西舊在城隍廟宋崇寧中徒縣

東再徒北紹興辛酉知縣郭貽仲又徒縣右

國朝正統巳巳火景泰甲戌知縣徐安脩建弘

治乙卯知縣李綸徒東嶽廟正德甲戌知縣葉

繼李新之嘉靖甲申知縣鄧杞復徒故址隆慶

辛未知縣呂若愚以學靣逼城垣購民間隙地

廣之制始閎豁中爲先師廟東西爲廡前爲廟

門門左爲敬一亭右爲名宦鄉賢祠又前爲𣠄

星門爲泮池護以石欄廟後爲明倫堂爲進德

脩業齊堂後爲啓聖祠左爲教諭訓導廨廨前

爲儒學門萬曆間知縣堵奎臨潘舜曆重脩

綿江書院舊爲鄉校嘉靖辛酉改爲行臺隆慶

巳巳知縣呂若愚恢復舊址扁今名

龍南儒學舊在縣東南集賢坊宋元祐戊辰知

縣許彥光慶元庚申憲節陳讜通守王煥本縣

知縣鄭輪相繼管繕 國朝洪武庚戌知縣莘

持敬重建丙寅宼燬庚午教諭陳九思議省併

郡學正統庚申知縣唐瑜請復建學設官如故

成化辛卯遷城中沒官隙地弘治辛亥知縣張

文加葺戊午知縣胡弘仁教諭甘應奎繼脩鑿

石建𣠄星門正德丁丑知府邢洵崇士三尺以

杜水患隆慶辛未改遷於城南巽隅都御史張

公翀殷公從倹李公棠劉公思問知府黃公扆

黃公學海知縣文程王繼孝相繼畢工中爲先

師廟左右爲兩廡前爲㦸門左爲神廚右爲祭

器庫又前爲𣠄星門爲泮池後爲明倫堂爲愽

文約禮齊左爲禮門爲宿齊所右爲義路爲會

饌堂東後爲教諭衙前爲訓導衙爲啓聖祠爲

忠節祠再前爲儒學門西爲名宦鄉賢祠

名城儒學舊在縣治東北太極觀之左始建於

後唐長興二年中罹兵燬宋紹興中寅邑令李

杞重建慶元丁已令黃岌徒郭頭嘉定壬申徒

迎恩坊元至正庚子兵燬 國朝洪武巳酉主

簿吳敬重脩洪武丙辰徒孝義坊再徒忠節坊

弘治辛亥訓導魏儞請於兵憲張公璁郡守周

公鳳徒安仁門南正德丙子洪水圮訓導黃存

禮請遷舊基力復侵地教諭金祥繼成其事嘉

靖癸丑邑令莊嚴請於郡守李公丕顯鼎建一

新歲久且圮萬曆壬寅邑令唐元嘉捐俸爲倡

鳩工改剏邑令黃廷鳳訖其工遂爲完美中爲

先師殿東西爲廡前爲㦸門又前爲𣠄星門殿

之後爲明倫堂堂左右爲宿齊所爲諸生號舍

堂後爲尊經閣爲名宦鄉賢祠爲敬一亭爲啓

聖祠爲土地祠爲訓導廨西爲文昌祠爲教諭

廨門以前𥪡興賢育才二坊

定南儒學在縣治左隆慶庚午張都御史翀知

府黃扆議建辛未殷都御史從倹知府黃學海

檄知縣陳時範重脩中爲先師廟東西爲廡前

爲廟門爲𣠄星門廟右爲敬一亭爲射圃後爲

明倫堂堂左爲教諭廨又左爲啓聖祠𣠄星門

左爲儒學門

長寧儒學在縣治左萬曆乙亥知縣沈文淵都

諭陳九韶督工創建中爲先師廟兩翼爲廡前

爲㦸門爲𣠄星門後爲明倫堂爲兩齊又後爲

教諭廨右爲啓聖祠爲敬一亭前爲儒學門後

爲射圃

社學在縣前知縣黃源建

 論曰里選之法至公也而冒籍之禁至嚴也

 夫人知之宜夫人共守之矣而胡今之不然

 也隣郡寄居於贑者寔繁有徒非藏於廛市

 則役於公家彼其人多智善營居亡幾時卽

 化瘠爲腴求田問舍稱寄莊矣未幾又別立

 一戶矣夫其立戶也非自外省轉徒而占籍

 者比也隣封相距不數舍盈盈一水間慶吊

 問遺不絕也昏嫁䘮葬如故也直以殖產於

 斯不得不繋之籍耳奈何長子孫卽欲與士

 著子弟競進取乎一爲衆所阻輙曰有近曰

 禮部三十年之例在不知部議止爲彼處久

 脫戶籍此立籍巳及三十年者言也若原籍

 自在公然蔑之而利他處易考有所假冒此

 正例之所禁也況附同姓之籍爲籍認他人

 之祖爲祖甚者關謁通賄百計彌縫顯貴爲

 之先容巧猾爲之竊弄衆寔有口不曰脩郄

 則曰索財顛倒是非熒惑上聽致令公舉之

 士有坐罪而被褫者事體決裂何至此極邪

 乃隣國之人旣兼膏腴之產以作僑居復奪

 仕進之路以爲捷徑亦何所欲者之太奢邪

 歷稽

祖宗朝查革冒籍中式者屢矣夫豈不曰莫非

 王土乎蓋大造並生並育而必使不相凌奪

 王政之所以如天也卽督學主在羅才而臨

 試首嚴保結非以遵王之制乎故有意阻人

 進取者非也卽有意容人冒進者亦非也一

 人冒進繼者踵至謂分土分民何一旦得志

 卽掉頭不顧謂此籍彼籍何要以愛兄之子

 與隣之子固有差等巳申明律例以扶持公

 義母令登壟之徒雜進切有望於 大師帥

 父母

  賑卹

贑州府

大濟倉在城東登雲坊六座共一十八間

水次倉在西門外

慈幼院在城外朝天坊宋郡守鄒應龍收養貧

家生子不舉者括諸邑逋逃租贍之

居養院在慈幼院南宋時建收養鯀寡孤獨病

患之人歲支常平米一千四百八斛八斗

福地院歲支常平米三百七十八斛九斗

廣惠舘在水西臨江寺側郡守陳升憲鍾時建

踵趙清獻公護遣出嶺孤婺之遺制中爲堂左

右爲庖湢寢食之所籍廢寺田以資之其出納

屬左司理元時俱廢

贑縣

預備倉四處東倉四座八間在七里鎮南倉二

座三間在苑田西倉二座三間在赤原嶺北倉

二座五間在大坪頭俱洪武丙寅建今俱廢止

存一座天都察院左俗稱老倉

養濟院舊在忠惠坊弘治間知縣何文縉改創

於天竺山署其門曰春風不擇這頭地仁政先

施此樣人後徒南城仙今在廉泉亭左

漏澤園四處一在城東坊地名竹掃巷縱一十

七丈橫八丈原係官地一在南門外縱二十一

丈橫二十八丈係王都御史守仁檄知縣宋瑢

買本坊民羅志隆謝璁池通遜地東至李家墳

西至官濠南至鄒家屋基北至官路一在水東

坊東留巷一在苑田者係知府戴記新置

㤗昌元年錢都御史桓置潤枯園於城外東坊

二號凡三處一買潘可選地在竹箒園計長一

十六丈廣八丈一買郭尚義王佑地在天花園

計長一十二丈廣七丈下廣十丈一買孫橋孫

松地在上打鄉計長一十五丈廣六丈

雩都縣

預備倉四處一在縣堂東一在縣堂西俱弘治

間知縣高伯齡建萬曆巳丑知縣陳士俊脩

東西坊社倉在城內羅屋塘

長樂里社他 佛㜑里社倉 安仁里社倉

唐村里社倉俱貯有榖

養濟院在西城外洪武初知縣宋弘建萬曆癸

巳災知縣黃應元重建

漏澤園舊在北關外去縣二里廣五頃宋嘉定

甲申知縣余機繚以垣墻前爲門扁曰澤泉今

址已盡萬曆癸巳知縣黃應元另購民地二區

長仞坪與土著北關外與寄寓

信豐縣

豐積倉在縣治治洪武丙寅知縣袁經建

預備倉舊在南山觀右成化中知縣何讓改射

圃爲之儲榖賑濟今併入豐績倉

養濟院舊在寶塔寺左正德間遷置禾豐門外

左隅嘉靖丙申知縣徐鑾脩葺

漏澤園在縣治南二里榟崇寧間置

興國縣

預備倉四處東倉一座四間在寶城鄉南倉一

座一間在儒林鄉西倉一座五間在清德鄉北

倉一座一間在太平鄉俱洪武丙寅建今廢

預備倉在縣儀門左

存留倉在縣儀門左一十八間正德丙寅知縣

曾文煥嘉靖巳酉盧寧繼脩

養濟院舊在縣南洪武初知縣賈思復建正德

戊寅黃泗徒迎恩坊東鼎建正廳廊房門樓

漏澤園在縣太和門外一里宋寶慶丙戌知縣

李德剏郡人趙東野記

會昌縣

預備倉四處一在城東北隅四間一在洛口三

間一在承鄉三間俱天順中建一在長河營三

間成化中建

養濟院在富尾下市淇武已酉知縣周文秀建

漏澤園舊未有設萬曆甲寅知縣冒夢齡置陵岡壩爲之又諭民停櫬久者悉歸於土

安遠縣

預備倉在縣治前知縣甘文紹建同知李多祚

撤而新之廳事扁曰有備無患左右倉厫三十

八間砌以磚石

存留倉在樵樓西知縣甘文紹建今廢

養濟院在西門外塔下洪武初知縣李玉建嘉

靖辛亥吳卜相改建新教塲後李多祚重脩

漏澤園在古田坊

寧都縣

永寧倉今改曰永盈在縣治西南卽常平義倉

故址三座十五間洪武丁未知縣莊濟翁建弘

治丁巳平世用重建隆慶庚午繆一鳳增脩

水次倉在文明門外嘉靖乙酉知縣李夢周建

預備倉五處東倉七座十七間在太平鄉西倉

八座十六間在懷德鄉南倉九座二十一間在

仁義鄉北倉八座十五間在太平鄉俱洪武丙

寅建一在布政分司前今俱廢併入永盈倉

養濟院在南關外淇武丁未知縣莊濟翁建萬

曆四十四年知縣時敦中重建周圍友石墻護

之又造店房二間收稅給孤貧養贍

漏澤園一在河東山一在南塘背一在鑄爐巷

一在北當嶺皆舊設一在五里排邑人李性騰

置一在黃毛坪邑人曾彛祿置其南郊北郊外

二處則萬曆甲寅知縣顧居仁新置也

瑞金縣

預備倉原名永豐在縣治東正德辛未知縣林

禋改建隆慶三年知縣呂若愚增建廳房門樓

南北倉厫十二間萬曆二十二年倒塌知縣石

有聲重脩併爲九厫

養濟院舊在城中隆慶四年知縣呂若愚改建

城西勝因寺之右

漏澤園在舊軍營嘉靖巳丑知縣林椿建

龍南縣

預備倉在縣東隅凡一十間成化丙午知縣蕭

經建弘治巳酉知縣張文增脩二十一間嘉靖

丙寅隆慶辛未萬曆丁丑知縣龔有成文程王

繼孝相繼脩葺

養濟院舊在縣治西洪武初建嘉靖間知縣施

廷美建於教塲左隆慶五年知縣文程改建坊

內保金鉤里縱一十九丈橫一十三丈

漏澤園亦任金鉤里卽今叢塚

石城縣

預備倉原設四所阜康門外曰南倉栢中里曰

東倉長上里曰北倉石中里曰義民倉成化丁

酉知縣吳文瑞添設四所豐上里曰許方倉石

上里曰宋江倉禮上下里曰秋溪倉龍上里曰

濯龍倉今俱廢

存留倉在縣治西二十步儲榖偹賑歲以爲常

養濟院之阜康門外瑞昌橋右

漏澤園一在縣南椐林壩一在縣北門外

定南縣

預備倉在縣治土地祠左萬曆五年知縣鄒兆

陽建左右倉厫各六間

新倉在下歷保鎮守公舘左萬曆九年知縣劉

世懋建左右倉厫各三間

養濟院在教塲右隙地知縣章瑩建

漏澤園一在城東教塲前一在城東塔下一在

西門外寰

長寧縣

預備倉在儒學後

養濟院在北城外

漏澤園在北城外

 輸榖備賑一千石以上奉

旨給銀𥪡枋旌表義民

 郭文斌 呂彥文 郭執栢 黎金球通海衛經

 歷以上俱贑縣人郭彥英彭克誠 曾文綬

 蔡楚義 蔡廷韞 彭秉雅 詹處大

 鍾子常 魏樂秀 賴如玉以上俱寧都

 論曰周官一書拳拳荒政而保息六養及於

 貧窮疾掩骼埋載之令以時下其周恤民隱

 何厚也我 皇祖開天首禁火塟乃倉廥之

 制頒在郡邑必分設於東西南北方隅母使

 移民移粟至養濟院之詔生者計口賦錢故

 者官給棺槥薪蒸布縷月支歲支各有差可

 謂繊悉詳偹矣夫非周官之遺法乎顧立法

 在上行法在有司儻無哀㷀澤枯之意始而

 玩終而廢卽欲民免饑寒暴露胡可得邪且

 是三者自上施之則爲仁政自下行之則爲

 義舉衆舉義而仁益溥矣世固不乏卜式其

 人者風之勸之窮民尚亦有利哉

  津梁

贑縣

東津橋 在建春門外宋郡守洪邁始造浮梁

改名惠民嘉定甲申左史鄭性之用鐵索聯舟

以濟後廢 國朝宣德庚戊知縣李素重造正

統丙辰通判鄭暹脩又廢正德間王兵使秩重

建自是有司脩葺以歲爲差

西津橋 在西津門外舊名知政宋熈寧間王

師南征郡守劉瑾始造浮梁宣和間秘閣李邁

寶慶間侍郎聶子述繼脩元廢以舟渡 國朝

宣德庚戌知縣李素重造尋廢正德間王兵使

秩重建自是有司修葺以歲爲差

南橋 在鎮南門外宋郡守周必正始造浮梁

國朝宣德間知縣李素重脩

留公橋 在百勝門外宋郡守留正建故名

中書橋 在西津門外元行中書省翁丹山建

度龍橋 在城東方卽水站里人封邑建

赤瀾橋 在桃源灘之濱邑人劉志隆重建

惠仁橋 在貢水東里人朱永琦重建

白土橋 在貢水東邑人謝時重脩

大由鄉小橋 晉咸和元年裡人架石爲之洪

武丙子謝志高重脩 白塔大橋 宋里人郭

世傳郭紹宗建淳祐辛丑進士王庸立碑正德

戊寅郭仁重立碑亭 梅林坑口橋 去縣三

十里 文溪橋 山坑橋 在西水二都里人

劉深重建 黃鱤橋 在西水二都知縣李素

建里人劉滄脩

四會鄉馬圳橋 元大德三年建永樂壬寅里

人鍾寬緣重建 大猶橋

章水鄉長步橋 洪武知縣崔天錫建永樂檢

校李慎重建 千秋橋 化龍橋 石舖橋

雲泉鄉桂源橋 知縣崔天錫建 䨇秀橋

長興鄉移溪橋 洪武知縣邵宗質建 龍溪

橋 坑口橋 林口橋 安湖橋 志步橋

建春門東津渡 西津門西津渡 南門鄧湖

渡 湧金門渡 水東謝家渡

大由鄉梅林渡 石瀨渡 竭步渡

愛敬鄉源頭渡 郭口渡 藍江渡

四會鄉王母渡

章水鄉懷人渡 楊梅渡 黃金渡 郎中渡

白澗渡 上灘渡 長步渡

雲泉鄉攸鎮渡 良富渡 望南渡 小猶渡

錫口渡

長興鄉吉步渡 平固渡 江口渡

雩都縣

東門阜民橋 朝佛橋 西門西成橋 東南

廂躡虹橋 縣南由義橋

宣義鄉東溪橋 禾溪橋 黃金橋 利涉橋

承口橋一下耆橋 唐村橋 峽尾橋 筠竹

橋 太白橋 下官橋

黃金鄉銀坑橋 紫薇橋 石陂橋

知義鄉佛㜑橋 平頭橋

通津門攀桂渡 縣之東十里率口渡 東南

四裏白口渡 城西壩中心渡

宣義鄉龍門渡 新池渡 烏株渡 橫石渡

鷄棲渡 承口渡 合江渡

黃金鄉苦竹渡 赤口渡 上吉渡 車頭渡

孤潭渡

知義鄉水廻渡 楓柯渡

信豐縣

嘉定橋 在上東門外宋淳熈間邑令趙師俠

建名平政景德間邑侌倪千里新之更名桃江

嘉定甲申蕩邑令張熅重脩改今名 國朝弘

治知縣倪俊因其故址作浮梁其上萬曆庚寅

甘御史士價倡議鼎建石橋工訖未幾被水衝

圯今仍浮橋

迎恩橋 在縣北門外舊名虹橋架木爲之後

易以石邑今倪千里脩之更名朝天 國朝洪

武乙卯知縣彭奉先脩改今名成化初知縣何

讓甃石爲七堰梁木其上而屋覆之正德初知

縣沈潔嘉靖丁酉知縣徐鑾甲辰知縣沈學先

後繼脩丙辰洪水圮同知趙時齊重建石橋仍

屋其上

縣東長壽橋 公橋 黃泥坑橋

縣南蓮花橋 烏舖橋 袁婆橋 太塘橋

火鍬坑橋

縣西竹橋知縣倪俊改名永興 錢岡橋 白竹橋 延

壽橋 桃枝橋 古木橋

縣北雞社橋 三板橋

縣東南火坑橋

縣西南張公橋 七星橋 谷溪橋 延齡橋

東門桃江渡

縣東黃沙渡 龍湖主渡 吳村渡 王公渡

縣南七里渡 油洲渡 烏傳渡 東塘渡

小河渡 蓮池渡 大吳渡 長濱渡 劇付

渡 水口渡 方溪渡 劉公渡 九龍渡

崇仙渡

縣北東傳渡 營潭渡 龍王渡 俱通贑縣

縣西南參口渡 通南雄

縣東北吳村渡 通贑縣

興國縣

南門興衆橋 廣志橋 西門山下橋 西山

塔下橋 北門濊江橋俱通判王熊建龍興橋

在龍王潭 萬曆辛亥知縣吳宗周創建以障

水口橫列七墎架木爲梁繼任蔡鍾有訖其工

上覆以屋傍置欄楯未幾被水衝圯

衣錦鄉小奮橋 空心佛橋 五郎橋 龍子

橋 黃枝橋 竹箘橋

清德鄉荷塘橋 小花橋 武昌橋 池口橋

長安橋 節義橋 兔口橋 靈山橋 赤岡

儒林鄉德星橋 結傳橋 惲院橋 廖屋橋

雲溪橋 桐陵橋 圳下橋

大足鄉馬良橋 上過橋 下過橋 桐溪橋

通衆橋 獨江橋 水南橋 下獨橋 屋山

上中橋 黃龍橋

太平鄉大陂橋 迎薰橋 清泉橋

寶城鄉大花橋

縣南隅竹壩渡 東城外武塘渡

清德鄉溫陵渡 孟口渡 新水渡 澄塘渡

白沙渡 程渡 儒林鄉曲列渡 程水渡

大足鄉龍下渡 太平鄉方流渡 寶城鄉苦

蒲渡

會昌縣

東門抑洪橋 萬曆癸丑知縣冒夢齡鼎建爲

石墎凡九枕以木墁以磚護以欄表以坊計廣

二丈長五百餘尺高二十有八尺費一千六百

有奇

縣西會通橋 在舊會通舘前今廢 懷仁橋

上中下三座 縣北五里牌橋

珠瀾舖廣濟橋 居民婁應奎造萬曆癸丑知

縣冒夢齡重脩長七丈上覆以屋

懷仁保龍至橋

白雲山下虎溪橋

二都五陂橋

西門臨清渡

一都湘鄉渡 冷水渡 石門渡 羊角渡

峽頭渡 大會渡 葉坊渡 榭坊渡

懷仁鄉黃坊渡 莊埠渡 懷仁渡 小化渡

鸕鷀渡

溪背魚溪渡 桂林渡 麻州渡 龍船渡

安遠縣

城橋三座一在迎薰門一在賓陽門一在拱極

門俱知縣甘文紹建

縣南大橋 宋縣令王澹建 西瓜埧橋

縣西濓川橋 宋嘉定丙子縣令袁士表建嘉

靖乙卯知縣吳卜相伐石重建改名羅星

脩田坊拱橋 南逕橋

南水鄉黃土潭橋 龍安橋 望恩橋 利涉

北水鄉龍頭橋 吊梘口橋

長沙保逕口橋

固營保滑石橋 龍石橋

龍頭渡在大枯頭 板石渡在官坑垇下 湯

邦渡在龍泉保 社山渡在龍泉太平二保之

界 河口渡在固營保

寧都縣

縣東苦竹橋 土鞷橋 長江橋

縣南第一橋 第二橋 第三橋 第四橋

文昌橋 毛坑橋 桑園橋

縣西長逕橋

縣北拱辰橋 宋淳熈知縣趙不低建

美山橋 獅子橋 田西橋 流芳橋 蓮湖

橋 蓮陂橋 姜逕橋 吳池橋 清平橋

駱駝潭橋 杉口橋 百路石逕橋 曾公橋

楓逕橋 黃潭橋 山角橋 下沽橋 月桂

橋 古坑橋 遙步橋 廖元橋 龍舌橋

廖屯橋

縣東南江東橋 浮藍橋 石溜橋 雲逕橋

縣東南通濟渡 下謝渡 渡頭渡 璜溪渡

鍾公渡 鹿江渡 黃村渡 陳村渡 古蛟

渡 長勝渡 羅口渡 通天渡 曾坊渡

薴畚渡 大龍渡 小龍渡 龍下渡

縣北朱家渡 魚江渡 羅巷渡 羊灌渡

鰲口渡 中傳渡 林池渡 棠梨渡 苦株

渡 孚惠渡 南當渡

縣西北蓮塘渡

瑞金縣

縣南雲龍橋 舊名綿福宋縣令孟植建 羅

溪橋

縣西嚴坑橋 大埠橋

縣北菱角橋

東北壬溪橋 西南武陽橋 會通橋 西北

通濟橋

南門縣前渡 北門䨇清柳渡

浮鄉漁船埧渡 武陽圍渡

招召鄉譚屋渡 白杭渡

龍南縣

東門橋 東江橋 宋縣令林克思鄭輪建

南門橋 西門橋

縣東下汶橋 長橋

縣南䨇院橋 橫溪橋 尹山橋

縣北龍頭橋 灑口橋

縣東北寧江橋 縣西北樓皆橋 南逕橋

縣東東山寺前渡 里仁渡 上營渡 縣南

蓮塘渡 縣西水西渡 象塘渡 滸坊渡

縣北北門渡 關西渡 寧溪渡

縣西南羅盤石渡 龍眼渡

石城縣

西門瑞昌橋

北門興賢橋 小石橋

縣南臥虹橋 縣北延慶橋 赤江橋 通濟

橋 杉溪橋

長上里西坑橋 李獵石橋 石排橋 長樂

橋 苦班隴橋

石上里羅源橋 分水橋 㪭坑橋 東門嘴

橋 柞竹坑橋

石中里何石橋 龍坑橋 舖背橋 石板橋

南嶺橋

禮上里䂥石橋 顧車橋

龍上里秋口橋 楊源磜橋 磜下橋

東門渡 南門渡 古樟渡

定南縣

南門橋 西門橋 水東橋 泥竹園橋

高砂保一坊橋 黃乾頭橋 下池橋

下歷保司灣橋 鄭屋橋 司前橋 大湖橋

譚慶保盤古橋 十二坵橋 魚逕橋

太石保逕口橋 粗石橋

橫中保僊嶺橋 上坑橋 黃砂橋 官橋

安寧橋 江南里程嶺橋

南門渡

高砂保火甲渡 大竹園渡

大石保九洲渡 石頭渡 月江舖渡

小石保長布渡 鶴子渡 內江官渡知縣章

犖設

長寧縣

縣南太平橋 福善橋

縣西通濟橋 縣北東拱橋

河嶺渡 城江渡 新村渡 車頭渡

 

 

 

 

贑州府志卷之五終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