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天工開物/攻稻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凡稻刈獲之後,離稿取粒。束稿於手而擊取者半,聚稿於場而曳牛滾石以取者半。凡束手而擊者,受擊之物,或用木桶,或用石板。收穫之時,雨多霽少,田、稻交濕,不可登場者,以木桶就田擊取。晴霽稻幹,則用石板甚便也。凡服牛曳石滾壓場中,視人手擊取者力省三倍。但作種之穀,恐磨去殼尖,減削生機,故南方多種之家,場禾多借牛力,而來年作種者則寧向石板擊取之。

凡稻最佳者九穰一秕。倘風雨不時,耘耔失節,則六穰四秕者容有之。凡去秕,南方盡用風車扇去。北方稻少,用揚法,即以揚麥、黍者揚稻,蓋不若風車之便也。凡稻去殼用礱,去膜用舂、用碾。然水碓主舂,則兼併礱功。燥幹之穀入碾亦省礱也。

凡礱有二種。一用木為之,截木尺許(質多用松),斫合成大磨形,兩扇皆鑿縱斜齒,下合植筍穿貫上合,空中受穀。木礱攻米二千餘石,其身乃盡。凡木礱,穀不甚燥者入礱亦不碎,故入貢軍國漕儲千萬,皆出此中也。一土礱,析竹匡圍成圈,實潔淨黃土於內,上下兩面各嵌竹齒。上合空受穀,其量倍於木礱。穀稍滋濕者,入其中即碎斷。土礱攻米二百石,其身乃朽。凡木礱必用健夫,土礱即孱婦弱子可勝其任。庶民饔飧皆出此中也。

凡既礱,則風扇以去糠秕,傾入篩中團轉。穀未剖破者浮出篩面,重複入礱。凡篩,大者圍五尺,小者半之。大者其中心偃隆而起,健夫利;小者弦高二寸,其中平窪,婦子所需也。

凡稻米既篩之後,入臼而舂。臼亦兩種。八口以上之家,堀地藏石臼其上。臼量大者容五鬥,小者半之。橫木穿插碓頭(碓嘴治鐵為之,用醋滓合上),足踏其末而舂之。不及則粗,太過則粉。精糧從此出焉。晨炊無多者,斷木為手杵,其臼或木或石,以受舂也。既舂以後,皮膜成粉,名曰細糠,以供犬豕之豢。荒歉之歲,人亦可食也。細糠隨風扇播揚分去,則膜塵淨盡而粹精見矣。

凡水碓,山國之人居河濱者之所為也。功稻之法省人力十倍,人樂為之。引水成功,即筒車灌田統一制度也。設臼多寡不一,值流水少而地窄者,或兩三臼;流水洪而地室寬者,即並列十臼無憂也。江南信郡,水碓之法巧絕。蓋水碓所愁者,埋臼之地,卑則洪潦為患,高則承流不及。信郡造法,即以一舟為地,橛椿維之。築土舟中,陷臼於其上。中流微堰石樑,而碓已造成,不煩椓木壅坡之力也。又有一舉而三用者,激水轉輪頭,一節轉磨成面,二節運碓成米,三節引水灌於稻田。此心計無遺者之所為也。凡河濱水碓之國,有老死不見礱者,去糠去膜皆以臼相終始。惟風篩之法者無不同也。


凡碾,砌石為之,承藉、轉輪皆用石。牛犢馬駒惟人所使。蓋一牛之力,日可得五人。但入其中者,必極燥之穀,稍潤則碎斷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