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太平寰宇記/卷0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四 太平寰宇記
卷五
卷六 

河南道

[編輯]

西京

[編輯]

伊陽縣

[編輯]

南三百六十里,舊三鄉,今四鄉。本陸渾地,唐先天元年十二月,割陸渾縣置伊陽縣,在伊水之南,去伊水一里。

女幾廟:在縣西三十里。

鳴皋山:在縣東三十里。鳴皋廟,則天立。

石扇山:在縣西三百里,有石如扇。

龍駒澗:在縣北十二里。

王母澗:在縣南六里。

蠻王城:在縣南五十里。新羅王子陵:在縣東北七十里,高二百尺。

元魯山墓:有碑見存,在縣北二十五里,李華文、李陽冰篆額,顏真卿書,魯山有德行,呼為四絕碑。

湯泉:在縣南一百三十里,即四眼泉。

鞏縣

[編輯]

東南三十里,舊四鄉今三鄉。郭緣生《述征記》云:「鞏縣,周之鞏伯邑。」《春秋左氏傳》:「晉師克鞏,逐王子朝。」杜預注云:「周地,河南鞏縣也。」《史記》:「周顯王二年,西周惠公封少子班於鞏,以奉王,號東周。」皇甫謐曰:「以王城為東周,以鞏為西周。」其子武公為秦所滅,秦莊襄王元年,韓獻成皋、鞏,秦界至大梁;漢以為縣,屬河南郡;晉、宋不改;李密自潁川率群盜十餘萬襲破洛口倉,因據鞏縣,仍築城,斷洛川,包南北山,周回三十里,屯營其中,後為王世充所破;縣本與成皋中分洛水,西則鞏,東則成皋,後魏始並焉。黃河西自偃師縣界流入,河於此有五社渡,又為五社津,後漢朱鮪遣賈強從五社津渡是也。

天渡山:在縣南六十里。潘岳《家風詩》所云天凌岩,謂此也。

侯山:在縣南二十五里,盧元明《嵩山記》云:「漢有王彥者隱於此,景帝累徵不出,遂就而封侯,山因為名。」後學道得成,至今指所住為王彥崖。

九山:在縣西南五十五里,《水經注》:「桐澗水流經九山東。」仲長統云:「昔密有卜成者,身游九山之上,放心不拘之鄉。」謂此山也,山際有九山廟碑,晉永康二年立,文云:九山府君太華元子之稱也。

岑原丘: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水經注》云:「鞏縣北有山臨河,謂之岑原,河下有穴,謂之鞏穴,言山潛通淮濟,北達於河。直穴有渚,謂之鮪渚,成公子安《大河賦》云:「鱣鱧王鮪暮春來游。」即此也。

洛汭:洛水入河之處,《水經注》云:「洛水東流經洛汭,北對琅邪渚,入於河,謂之洛口,清濁異流,皦焉殊別,亦名什谷。」《史記》:「張儀說秦王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是此也。一雲鞏縣鄩谷,皆是也。京相璠曰:「今鞏洛渡北有鄩谷水,東入洛,謂之下鄩,故有上鄩、下鄩,亦謂之北鄩,於是有南鄩、北鄩之稱也。

明溪水:《左傳?昭公二十二年》:「晉軍於溪泉。」杜預注云:「鞏縣有明溪泉。」又《水經注》云:「明洛泉,今俗謂之五道泉。」小平縣城:漢縣,廢城在今縣西北,有河津曰小平津,即城之隅也。

周王廟:在縣界。

鞏王廟:在縣西二十里孝義鎮西山上。大刀山神廟:在縣北八里。

青龍山:在縣西南十里。安陵與、永昌陵:並在縣西南四十里。

岐王墳:在縣西南四十里。

萬山:在縣西南六十里。

密縣

[編輯]

東南二百里,元九鄉。古密國也, 亦鄶國之地,《左傳》僖公二年:「諸侯伐鄭,圍新密。」漢為縣,屬河南郡;後漢卓茂理此,今縣東南三十里古密城,即漢理所,兼有茂祠尚存;晉太始二年,分河南置陽翟郡,以密縣屬焉;高齊文宣移理於今縣東四十里故密縣城為理;後周屬滎州;隋屬鄭州,大業十二年,又移於今理,即古法橋堡城; 唐武德三年於此置密州,四年廢以縣屬鄭州,隸河南府。《爾雅》曰:「山如堂者曰密,因以為名。」

方山:《山海經》云:「浮戲之山,汜水出焉。」《水經注》云:「汜水出浮戲山,世謂之方山也。」大騩山:在縣東南五十里,《水經注》云:「大騩山即具茨山也,黃帝登具茨之山升於洪堤之上,受《神芝圖》於黃蓋童子,即是山也。」莊子謂之具茨之山,潩水出於此。

馬嶺山:在縣南十五里,洧水源出於此山,故洧水在縣西南流,合汜水入河。

鄶水:《水經注》云:「澮水出鄶城西北雞絡塢下,東南流,世亦謂之鄶水。」

瀝滴泉:《水經注》云:「瀝滴泉出密縣深溪之側,懸水散注,故世以瀝滴稱。」

承雲水:《水經注》云:「出承雲山,二源雙導,世謂之東、西承雲。」

澠池縣

[編輯]

西一百五十里,舊三鄉,今四鄉。即古地名,秦、趙所會之地;漢為縣,屬弘農郡,今縣西十三里即秦趙所會,城猶存,漢為縣,理於此城西三里,今無基跡。高帝八年,複沔池中鄉民,景帝二年初城,徙萬家為縣;莽曰陜亭,《周地圖記》云:「魏賈逵為令時縣理蠡城。」又按《郡國縣道記》云:「漢沔池城與沔池水源南北相對。」 曹魏移於福昌縣西六十五里蠡城;後魏初猶屬弘農郡,大統十一年,又移於今縣理十三里故沔池縣為理,改屬河南郡;周改屬同軌郡;隋大業元年,又移於縣東二十五里新安驛置,屬熊州,十二年,複移理大塢城;唐貞觀三年,自大塢城移於今理,兼立穀州;後周廢為縣,今屬洛沔池。《史記》:「張儀說趙王曰:『莫如與秦王遇於沔池,面相見,請按兵無攻。』於是趙惠王、秦昭王相會沔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書:『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盆缶。』秦王怒,不許,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不肯擊,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斥之,秦王不懌,為一擊缶,相如顧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秦群臣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相如亦請以秦咸陽為趙王壽。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谷水:在縣南二百步。

俱利城:秦、趙二君會處,今縣西有俱利城,亦名秦趙城,東城在縣西十三里,西城在縣十四里。《水經注》:「谷水東經秦、趙二城。」《南續漢書》曰:「赤眉從沔池自利陽欲赴宜陽。」是此地,今俗謂之俱利城,於秦、趙各據一城,秦王擊缶、趙王鼓瑟,俱稱有利,名之。

千秋亭:在縣東二十里,潘岳喪子之處。《西征賦》云:「夭赤子於新安,坎路側而葬之。亭有千秋之號,人無七旬之期。」又有水曰千秋澗。

天壇山:在縣東北十八里,高五百丈,四絕如壇,後魏孝文帝西巡至此,祀天壇神。

廣陽山:在縣東北二十里,亦名澠池山。

柏王山: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 大媚山:在縣東北一百三十里。

谷山:在縣南八十步。

馬蹄泉:在縣界。

五戶祠:在縣北一百二十里。

禹廟:在縣西二十里。

周桓王陵: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

緱氏縣

[編輯]

東南六十里,舊三鄉,今二鄉。古滑國也,《春秋》云:「滑伯同盟於幽。」「鄭人入滑」皆此也,秦滅之,後屬晉,漢以為縣。《輿地誌》云:「因山以名縣。」漢屬河南;莽曰中亭,至宋猶屬河南。按此前緱氏縣在今縣東南二十五里緱氏故城,後魏太和十七年省並入洛陽;東魏天平元年複以洛陽城中置緱氏縣;後建德六年又自洛陽城移於今縣北七里鉤鎖故壘置;開皇四年又移於今縣北十里洛陽故郡城;大業元年複移於今縣東南十里置,十年又移縣據公路澗西慿岸;唐貞觀十八年省。上元二年又置,今回向南近孝敬陵西置,屬洛陽不改。

洛水:西自洛陽界流入。

緱氏山:在縣東南二十里。《列仙傳》云:「王子晉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緱氏山頭。』果乘白鶴駐山顛望之,不得到,拱手謝時人而去。」山上有石室飲鶴池。按盧氏《嵩山記》云:「覆釜堆,亦名赴父堆,即緱嶺也。」

玉女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轘轅山:在縣東南四十六里,《左傳》謂:「欒盈過周,王使候出轘轅。」

杜註:關名也。按轘轅道十二曲,今置關焉。又按薛綜《注東京賦》雲:「轘轅道阪十二曲,道將去複還,故曰轘轅,漢河南尹何進所置八關,此其一也。」

半石山:在縣南十五里。按《山海經》云:「半石之山,其上有草焉,生而秀,其高丈餘,赤莖赤華而不實,其名嘉榮,服之者不畏雷霆。」

景山:在縣東北八里,曹子建《洛神賦》云:「經通谷陵景山。」即此也。

鄂嶺坡:在縣東南三十七里,《晉八王故事》云:「范陽王保於鄂坡,後於其上置關。」即此地也。

黃馬阪:在縣西北十里,戴氏《西征記》云:「次前至黃馬阪,去計索渚十里。」即此地也。

半馬澗:按盧元明《嵩山記》云:「人或雲半馬澗為百里澗,亦曰拜馬澗。」《古老傳》:「王子晉得仙而馬還,國人思之不見,乃拜其馬於此也。」上接佛光谷,下徹公路澗。

靈星塢:一名延壽城,盧氏《嵩山記》云:「此塢有道士浮丘公接太子晉登仙之所也。」

袁紹固:一名袁紹塢,在縣西南十五里,四周絕澗,甚險。《宋武北征記》云:「少室山西有袁紹固,容十萬人,一夫守險,千人莫當。」

柏谷塢:戴延之《西征記》云:「塢在川南,因原為塢,高數丈,在縣東,姚洸部將趙元所守,為檀王所破。」塢西有二寺,亦在原上。入穀數百步又有二佛,精巧美貌,有牛舂、馬簸、水碓之利。

古緱氏縣城:在縣西北六里。

鉤鏁壘:在今縣北七里,按《宋書》:「武帝西征,營軍於柏谷塢西。」 即此壘也,有三壘相連如鎖,因以為名。

公路壘:公路澗也,在縣西南三里,有壘,以袁術字公路而稱。

少林寺:後魏孝文太和十九年立,西域沙門號跋陁,有道業,深為高祖所敬信,故制於少室山陰,立少林寺以居之,供給衣食。

曹城:在縣東十里,曹操與袁術相拒,築城於此。

古滑城:在縣東一十八里,城東角有招提寺。

唐昭宗陵:在縣東北五里。

百生墓:在縣東十里,《後漢書?獨行傳》云:「周暢字伯持,性仁慈,為河東尹。永初二年夏旱,久禱無應,暢因收葬洛陽傍客死骸骨萬餘人於洛陽北,應時澍雨,歲乃登今墓,有千數皆相類,對列成行,在洛城之東,而北近洛水,即周暢之遺址也,今號百生墓。

芝田鄉:在縣北。

啟母少姨廟:在縣東門外。

王仙君廟:在縣東八十里。

百工神廟:在縣南八里岡上。

九江娘子廟:在縣南八十里。

王子喬壇:在縣東五里。

則天行宮:在縣北十里。

仙鶴觀:在縣東三里。

賀蘭溪:在縣南八里。

雙泉:在縣南十里。

恭陵、唐孝敬陵:在縣東北五里。

古仄城:在縣西北八里。

鳳鳳台:在縣東三十里佛光谷內。

武三思塚:在縣西南十五里。

潁陽縣

[編輯]

東北九十里,元二鄉。本夏之綸國, 《竹書紀年》雲 「楚及秦伐鄭,圍綸氏」是也。漢置縣,屬潁川;後魏太和十三年,於綸氏城置潁陽縣,屬河內郡;後周省入堙陽縣;隋開皇六年改為武林縣,十八年改為綸氏,大業元年改為嵩陽。唐貞觀十七年廢,咸亨四年入河南、洛陽、伊闕、嵩陽等縣,又置武林縣;開元十五年九月改為潁陽縣。

大苦山:《山海經》云:「其陽狂水出焉,水多三足龜,食之無大疾,可以已腫。」

箕山:連亙郡界。

陽乾山:在縣東二十五里,按《說文》云:「潁水出陽乾山。」

八風溪:溪水南流合三交水,北岸有沙細潤可以澡濯, 隋代常進後宮,雜以香藥,以當豆屑,號曰玉女沙。」

三交水:按《水經注》:「三交水石上菖蒲一寸九節為藥最妙,服久化仙。」

古武林亭:按《水經注》云:「湮水西南流,經武林亭。」

倚箔山:在縣北十五里,望之如立箔山西北,崖下有鐘乳,隋時充貢。

太谷口: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孫堅停兵太谷,距洛陽九十里,即此谷。

太谷故關:在縣西北四十五里,何進八關,此其一也。

一斗泉:在縣西南十五里,汲與不汲,常有一斗。

勾龍本廟:在縣北一十三里。

醴泉:在縣西四十步, 源出嶽廟下。

七姑塚:在縣西三十里。

蠻王塚:在縣南二十里。

王屋縣

[編輯]

西北一百里,舊二鄉,今三鄉。本周畿內地,召公之邑,平王東遷亦為採地,今縣西有康公祠。六國屬魏;漢為河東郡垣縣地;後魏皇興四年於此分置長平縣,屬邵州;北齊置懐州;後周武成元年州廢,改為王屋縣,因縣北十里山為名,仍於縣理置王屋郡,天和六年又於郡理立西懐州,建德六年州省,又為王屋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邵州,大業三年省,以縣入河內郡;唐武德元年改為邵伯縣,後建都河洛,顯慶二年複為王屋,隸河南。

王屋山:在縣北十五里,《尚書》:「底柱析城,至於王屋山。」在縣北十五里,在河東垣縣之北,《古今地名》云:「王屋山,狀如垣形,故以名縣。」《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操蛇之神聞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神仙傳》:「甘始,太原人,善行氣,不食,服天門冬,療病不用針灸,在人間三百歲,乃入王屋山。」《茅君內傳》云:「王屋山之洞,周回萬里,名曰小有清靈之天。」

清靈洞:有垂簪峰。

天壇山:此山高登之,可以望海。

陽台觀:在縣西北八十里。

靈都觀:在縣東三十里。

齊子嶺:在縣東十二里,即宇文周與齊分境之所也。

黃河:在縣南五十里。 野王城:光武時寇恂所築。

石室:在縣西南七十里,有石室,即夫子昔與門徒講論之所,臨大河,水勢湍急,至此室五里之間,寂無水聲,似有聽講之意。

邵原:在縣西南四十里,即康公之採地也。

析城山:在縣西北六十里,峰四面其形如城,有南門焉,故曰析城。

中條山:魏王泰《地誌》云:「在縣西北九十里,東接王屋山,西入絳州垣縣界。」

邵康公廟:在縣西十五里,《輿地誌》云:「垣縣邵康公之邑。」《春秋注》云:「邵康公周太保召公奭也。」

河清縣

[編輯]

北六十里,元三鄉。本《左氏》所謂晉陰地。漢為平陰縣,屬河南郡;按《郡國縣道記》云:「唐武德二年,黃君漢鎮柏崖,遂於柏崖東置大基縣,八年省,先天元年,以諱改名河清縣,貞觀中縣界黃河清,因以為名,後廢,至咸通中,考功郎中王本立奏再置,複隸河南府,大順元年,因干戈毀壊,移在柏崖隙地權置。」皇朝開寶元年,移在白波。

河陰故城: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地理記》雲:「即漢平陰縣。」《左傳》云:「晉師在平陰。」杜預注云:「今河陰縣也。」

宋東垣縣: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地理記》云:「東垣縣屬宋河南郡。」

柏崖城:在縣西三里,臨黃河,侯景所築,唐高祖武德二年,滑州人黃君漢以城歸,乃屬懐州,四年,移懐州於河內縣,乾元中,太尉李光弼重修,以拒史思明。

冉耕墓:在縣東南一十七里,孔子弟子也。後漢靈帝陵:在縣東南三十里,高一十二丈。

晉景帝陵:在縣南三十里,高六丈四尺。

湯王廟:在縣南三十里。

柏崖廟:在縣西北三十二里。

堯廟:在縣西南八十五里。

後漢光武廟:在縣東南七里。

貓兒山:在縣西十里。

吉水:在縣西南六十里。 滽水在縣西南六十里 。

金谷水:在縣西南六十里。

迷仙崖:在縣五十里。

歇鶴台:在縣西北三十里,王子晉、浮丘公游王屋,歇鶴於此。

小郎水:在縣西四里。

偃師縣

[編輯]

東北七十里,元三鄉。本漢舊縣,帝嚳及湯、盤庚並都之,商有三亳,成湯居南亳,即此也。至盤庚,又自河北移理於亳,殷商從此改號曰殷,故殷有天下,此為新都。故城在本縣西十里,周武王伐紂回,息偃戎師,遂名偃師。周為畿內之邑,秦屬三川,漢屬河南,即今縣理是也,晉並入洛陽,隋開皇十六年複置。

北邙山:在縣北二里。

首陽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阮籍詩云:「步出上東門,北望首陽岑,下有採薇士,上有嘉樹林。」山上今有夷齊祠。按後魏正光元年夏,首陽山晚有虹飲於溪,樵人楊萬見之,良久化為一美女,乃竊告蒲津戍將宇文顯,顯取之進明帝,容貌姝美,掩於六宮。或問之,云:「我天女也,暫降人間。」帝欲逼幸,其色甚難,乃令左右擁抱,作異聲如鐘,複化為虹,經天而去,後帝尋崩。

魏文帝廟:在縣西北一十八里。

魏文帝陵:在首陽山南。

杜預墓:在首陽山南。

乾脯山:《九州島要記》云:「周敬王於此曝乾脯,因以為名。」

覆舟山:《九州島要記》云:「昔,盧世明登嵩岳,望覆舟如蟻蛭,黃河如帶。」又陶季述《京邦記》云:「周回二十里,下有林,號曰水苑是也。」

屍鄉:劉澄之《永初山川記》云:「屍鄉有石室,有仇生者居焉。」又云:「祝雞翁者,洛陽人,居屍鄉山下,養雞百餘年。」

盟津:在縣西北三十一里,河東經小平縣,俗謂之小平津,河南岸有鉤陳壘河,於斯有盟津之目,昔武王伐紂,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故曰盟津,亦曰富平津。

廢北陂義堂路:此古大驛路,唐天寶七年四月,河南尹韋濟奏於偃師縣東山下開驛路通孝義橋,故此路廢矣。

曲洛:《穆天子傳》曰:「天子東游於黃澤,宿於曲洛,今縣東洛北有曲河驛,以洛水之曲為名,洛經其南。」《續齊諧記》云:晉武帝問尚書郎摯虞曰:『三日曲水,其義何指』?答曰:『漢章帝時,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一村以為怪,乃攜之水濱盥洗,遂因水以流觴,曲水之義起於此』,帝曰:『若如所談,便非好事』,尚書郎束晢曰:『摯虞小生,不足以知此。昔召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云:羽觴隨波。又秦昭王三日置酒河曲,見有金人出,奉水心劍曰:令君制有西夏。及秦霸諸侯,乃因此處立為曲水祠,二漢相緣,皆為盛集。』帝曰:『善。』賜金五十斤,左遷虞為陽城令。

洛洞:劉義慶《幽明録》曰:「洛下有洞。昔有婦人推其夫下崖,乃得一穴,行百餘里,覺所踐如塵,啖之,裹以為糧。行至交州,以問張華,華云:『洛洞,仙人所處,在縣東南。』」

湯王廟:在縣東三百四十八步。

湯王陵坑:在縣東北山上八里。

湯王聖母廟:在縣西三里。

舜王廟:在縣西北二十里。

周王廟:在縣西二十五里。

薄妃廟:在縣西一十五里。

伊尹墓:在縣西北五里。

比干墓:在縣西北一十五里。

田橫墓:在縣西十里。

王弼墓:在縣南三里。

鍾繇墓:在縣東八里。

啟母少姨行廟: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杜預墓:在縣西北山上二十里。

割乳塚:在縣西二十五里。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