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 (四庫全書本)/卷038
太平寰宇記 卷三十八 |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三十八
宋 樂史 撰
闗西道十四
綏州 銀州 振武軍廢 麟州 勝州廢府州
綏州
綏州上𨛦今理㡣泉縣禹貢雍州之域春秋白翟所居七國時屬魏秦為上郡䝉恬將兵於此公子扶蘇監之處是也在漢為雕隂縣地高帝元年項羽立董翳為翟王七月廢後為上𨛦武帝徴六郡良家子上郡即其一也後漢末荒廢年乆俗是稽胡又赫連勃勃部落所居後魏明帝於此置上郡廢帝元年郡內分置綏州今延綏等州並為右部都尉理隋開皇初郡廢而軍如故煬帝初改綏州為上州尋廢州置雕隂𨛦以𨛦西南有雕隂山復漢縣名唐武徳三年遂於延州豐林縣置綏州總管府管西河南平北基銀雲真上珍北吉匡龍等十一州其綏州領上大斌城平綏徳龍泉延福五縣六年移治所於延州縣界七年又移治城平縣界魏所廢城平貞觀二年平梁師都罷府移州治上縣其城則據山四面甚險真邊陲之郡也天寶元年改為上郡乾元元年復為綏州自唐末蕃冦侵擾所管五縣並廢或䧟在蕃界亦無鄉里其民皆蕃族州差軍將徴科
元領縣並廢 綏徳 龍泉 城平 延福 大斌
州境
東西一千里 南北〈闕〉 里
四至八到
東南至東京一千七百四十里 東南至西京一千三百二十里 西南至長安一千里 東至石州界黃河一百三十里河上有孟門闗東去石州九十五里 西南至延州三百四十里 北至夏州三百六十里 西北至銀州一百六十里 西至夏州四百里 東南至隰州石樓縣西北黃河為界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銀州二百四十里
戶
唐開元戶一千七百一十五皇朝管主客戶二千八百八十五
風俗
與夏州同
土産
胡女布貢 蠟燭貢
廢龍泉縣四鄉本秦膚施縣二漢同後魏廢帝元年於此置上縣取郡為名隋開皇三年上縣屬綏州唐天寶元年改為龍泉縣以隴水為名
皇朝見管蕃戶 長城一在州西一十五里大力川一在州北二十五里無定河川是蒙恬所築之遺跡疏屬山山海經雲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殺窫
窳帝乃梏之疏屬山桎其右足反兩手與髮繫之於山西北漢宣帝使人發上郡疏屬山於盤石室中得一人徒裸被髮反械一足因問羣臣莫能知惟劉向按山海經對宣帝驚異上始重學於是時人競學山海之説 無定河一名奢延水北自撫寕縣界銀州入境 州城唐貞觀元年築四面石崖東面高八十尺西面高一百四十尺南面高四十尺北面高一百二十尺周迴四里二百步 上郡古城在縣東南五十里始皇使扶蘇監蒙恬之處 呉皃城在縣西北四十里赫連勃勃破劉裕子儀真於長安遂擄其人築此處以居之 秦扶蘇冡在無定河東去州地八里 䝉恬冢在州之西大力州西上去州二里
廢城平縣西南一百里二鄉本秦膚施縣地二漢不改後魏神龜元年於本縣西三十里庫仁川置城中縣隋諱中改為城平縣仍自庫仁川移於今理今廢為城平鎮見差蕃人為鎮將管蕃戶 吉魚山 阿班山青澗川水已上並在縣界 保定嶺在縣界蕃部族帳內
廢綏徳縣南一百里元二鄉亦秦膚施縣地二漢不改魏省上郡後魏大統十二年分上郡南郡邱尼谷置綏徳縣鎮見差蕃人為鎮將管蕃內戶 舊石城在縣東三十里今寛州是也僕射堡在縣界 骨悉箇堡在縣界骨悉箇者是胡音 科溪嶺在縣界蕃部族帳內廢延福縣南一百一十里元二鄉亦膚施縣地後魏廢帝元年於此置延陵縣屬撫寕郡隋開皇七年改為延福縣此縣城據崖三面夐絶攻守頗為邉防險固之所今廢為鎮差蕃人管蕃戶 青㡣山 洛陽山 橫山太和川水並在縣界 呉兒城在縣南四十里 彌
溺堡彌溺者胡語此谷地塞因以為名 同突箇堡在縣界胡語今蔥澤是也堡多此菜 聖佛崖 甬子山定仙嶺並在縣界 黃河北自撫寕縣界流入 故
匡州城隋置此州在縣西北五十里故城尚存唐武徳六年與六胡州又同置祿山之亂䧟入蕃界
廢大斌縣西北一百一十里二鄉亦膚施縣地後魏神龜元年於今縣東五里置大斌縣屬上𨛦唐武徳七年移於今城平縣界魏城平故城以置之即今縣也今廢為大斌鎮差蕃戶 柱天山 小力山 大力山 小力川並在邑界
銀州
銀州銀州𨛦理儒林縣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為翟地秦並天下屬上𨛦漢為西河𨛦圁隂縣晉時為戎狄所居符秦元年自騘馬城巡銀戎狄其城即今理是也周武帝保定二年於其城仍舊置銀防三年置銀州同谷為名舊有人牧驄馬於此谷之內胡語驄馬為乞銀隋大業二年廢銀州縣屬雕隂郡隋末䧟於冦賊唐貞觀二年平梁師都於此重置銀州天寶元年改為銀州郡乾元元年復為銀州
元領縣四
儒林 真鄉 開光 撫寕
州境
東西二百七十一里 南北三百八十里
四至八到
東南至東京一千八百二十里 東南至西京一千四百里 西南至長安一千一百六十里 東至石州界黃河一百六十里 南至綏州一百六十里西至夏州二百里 北至勝州柘珍驛二百五十里東南至綏州二百四十里 西南至綏州三交土
堠七十五里 西北至夏州二百三十里 東北至勝州二百六十里 東北至麟州五百里
戶
開元戶六千一百二十
風俗
與夏州同
土産
香子 貢女稽布
儒林縣舊四鄉本漢圁隂縣地以其在圁水之隂故名隋開皇三年置儒林縣屬銀州大業三年廢銀州以縣屬雕隂郡唐貞觀二年重置銀州又屬焉 無定河自夏州界流入
真鄉縣東北一百里依舊四鄉漢圁隂縣地周武帝保定二年於今縣理置中鄉縣以縣割𨽻銀州郡 茄蘆水源出縣西平地
開光縣東北二百里舊三鄉漢圁隂縣地周武帝於今理置開光郡宣帝大象二年廢郡置開光縣屬撫寧郡隋開皇三年置𨛦以縣來屬大業中縣廢以其地入真鄉縣唐貞觀二年平梁師都於此復立開光縣焉
撫寕縣東南八十里舊三鄉本漢圁隂縣地後魏廢帝於今縣東撫寕故城置撫寕縣屬撫寕郡隋開皇三年置郡以縣來屬 無定河在縣北二十里
廢靜邊州都督府舊治銀州𨛦界內管小州一十八
廢歸徳州寄理銀州𨛦界內處降黨項羌
已上二州並唐所置今廢
振武軍今廢
振武軍今理金河縣舊為單于大都䕶府即漢定襄𨛦之成樂縣也在陰山之陽黃河之北後魏所都盛樂縣是也歴周隋或沒入蕃唐武徳四年平突厥於此置雲中都督府麟徳元年改為單于大都督府初阿史徳請冊親王為可汗徳曰單于者天上之天也上曰朕兒與卿為天上之天可乎徳曰死生足矣遂此立單于大都䕶府以殷王為單于大都䕶垂拱三年改為鎮守使聖厯元年改為安北都督開元七年以其地𨽻東受降城八年又置單于大都䕶府後為鎮武節度兼神䇿軍長武城防秋兵馬使
領覊縻州八
金徽州 幽陵州 □休州 鷄田州 鷄鹿州赤野州 居延州 燕然州
右州民皆武徳已後降蕃部落所居
元領縣一
金河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闕〉南至西京一千七百里 西南至長安取太原府路一千九百三十里 南至朔州三百里東南至河東界靜邊軍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東受降城一百二十里 北至黒沙磧口七十里
戶
自立軍無戶數
風俗
尚氣強悍漢書曰定襄雲中本戎狄之地其人鄙朴少禮文好射獵
土産
香有榖撥甘松 藥有麻黃 升麻 當歸 菴閭柴胡 刺揪 逺白 白角簟
金河縣四鄉漢盛樂縣唐武徳四年於此立都督府遂立此縣北為金河以為邑稱天寳四年於城內置 善陽嶺在縣北一百四十里秦長城地漢書謂高祖困於平城即善陽嶺也武徳四年平突厥置雲中都督府於此地 青冡在縣西北漢王昭君塟於此其上草色常青故曰青冡 燕然按續漢書郡國志雲和帝永元三年車騎將軍竇憲出雞鹿塞逐至燕然山是在縣北近地 李陵臺疊石為之在府北單于探騎每多候於此五合城 雲中城 金河在縣西北 磨勒城水突
厥名魚為磨勒此水出魚倍美故以指名 濛水秋冬常有暖氣濛然故以為名在縣東南 延釋伽水
麟州
麟州新泰郡理新泰縣禹貢雍州之域漢武帝徙貧人於闗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泰中蓋其地周隋以降為銀勝二州地唐開元十二年割勝州之銀城連谷二邑新泰𨛦並縣至十四年又廢郡以屬邑還𨽻勝州天寳元年復置尋改為新泰郡乾元元年復為麟州升為振武麟勝等州節度兼都䕶以勝為支都
元領縣三
新泰 連谷 銀城
州境
東西 南北
東南至東京一千九百一十里 東南至西京一千五百一十里 西南至長安一千四百六十里 東至嵐州界黃河一百二十里河上有合水闗 東至嵐州一百八十里 西南至銀州三百里 東北至勝州四百里
戶
唐開元不供戶 長慶戶一千七百五十四皇朝管戶主二千三百五十
風俗
與振武同
新泰縣舊三鄉初武帝徙貧人於闗以西及朔方以南謂之新泰唐天寳元年置以為縣取漢舊名
連谷縣北四十里四鄉本漢圁隂縣地屬西河𨛦隋文帝於此置連谷鎮煬帝改為連谷戍太業十三年廢戍唐貞觀八年置連谷縣屬勝州天寳元年割屬麟州銀城縣州南四十里元四鄉本漢圁隂縣地後魏時置石城縣至廢帝三年改屬歸真𨛦𨽻綏州至周保定三年移縣於廢石龜鎮隋大業七年改為銀城縣以𨽻勝州開元中自勝州割𨽻麟州 成宜漢地理志成宜屬五原中部都尉理 西安陽 河隂 武都 稒陽塞已上皆漢縣城後廢俱在銀州界漢和帝永元元年車騎將軍竇憲出鷄鹿塞渡遼將軍鄧隲出稒陽塞南單于出蒲夷谷遂至燕山 造陽史記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造陽即縣西北之塞名也 五原塞城漢書雲光祿徐自為出五原塞數百里築城列障至廬朐山即今正北所謂光祿塞是也後魏曽於此立石城縣後改焉晉太康地理志自此地郡北行九百里得五原塞又北至九百得造陽即此
廢安北大都䕶府唐龍朔三年分豐勝二州界置瀚海郡都䕶府總章中改為安北大都䕶府北至隂山七十里至回紇界七百里去洛陽二千九百里在黃河北戶二千六領一縣隂山縣天寳元年置其州與縣今並廢
勝州廢
勝州榆林郡今理榆林縣禹貢雍州之域春秋為戎狄戰國為晉趙地漢書雲趙分晉國而有雲中五原是也秦併天下為雲中郡鎮雲中咸陽陶林楨陵犢和沙陵原陽沙南北輿武泉陽夀等十一縣王莽改曰受降屬并州兩漢之時雲中𨛦在今州東北四十里榆林縣界雲中故城是也按史記趙武侯自五源河曲築長城東自隂山又於河西造大城其一隅崩不得就乃改卜隂山河西禱焉晝見羣鴻俳徊竟日不去夜見火光在其下武侯曰此為城乎乃於其處築城今雲中古城是也漢末大亂匈奴侵邊其地遂空至晉末屬赫氏後魏大武平赫連昌之後迄於周代往往置鎮不立郡縣隋文開皇二年置榆林戍七年又置榆林縣屬雲州二十年割雲州榆林富昌金河三縣置勝州大業五年以勝州為榆林郡十年郡人郭子和以城入突厥唐武徳四年郭子和歸國其地䧟梁師都唐貞觀三年平之五年仍於隋舊理置州時柴紹劉蘭等破滅匈奴奪其河南之地因置勝州天寳元年改榆林郡乾元元年復為勝州
元領縣二
榆林 河濵
州境
東西 南北
四至八到
西南至東京一千二百五十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八百三十里 西南至長安一千八百六十里 正東至黃河四十里去朔州四百二十里 南至麟州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安北府二百五十里 正北至黃河五里去東受降城八里去單于府一百二十里 東南至合河闗五百里去嵐州二百三十里西南至夏州九百里 西北至黃河二十里 東北至黃河十里去雲州四百里
戶
唐開元戸四千九十五
風俗
與振武同
土産
鹿角
榆林縣二鄉本漢沙南縣城屬雲中郡漢末北狄侵擾歴魏晉及周此城並無縣邑隋開皇七年於此置榆林縣以榆林闗為名屬雲州二十年改屬勝州 拂雲堆縣北一百七十里 紫水河東北自朔州善陽西北一百七十里 金河泊在𨛦東北二十里周四十里上承紫河及濛水南流入大河 楨陵城莽曰楨陸在縣西北地理志謂勝胡州是也屬雲中 黃河西南自夏州朔方縣界流入 大葭蘆水縣西二百二十里小葭蘆水縣西三百四十里其間地甚良沃 平河水首受黃河隋文倉以通屯倉 雲中故城在縣東北四十里趙武靈王北破林胡樓煩所置秦因之 榆林闗在縣東四十里南臨河秦卻匈奴處隋置榆林闗總管後䧟賊貞觀十三年復置榆林闗
河濵縣南二百九十里三鄉本漢縣地屬雲中郡迄於魏晉此地不立縣邑至後魏及周復為銀城縣地隋帝時為榆林縣地貞觀三年於此置河濵縣東臨河岸為名改雲州為威州八年廢威州以縣屬勝州 黃河在縣一十五步濶不能半里不通船筏 河濵一在縣東北唐貞觀七年立 君子津水經雲河水於二縣之間有君子津昔漢桓帝十三年幸榆中東行代地洛陽大賈賫金貨隨帝後行夜迷失道困甚往役津長後死津長為埋之其子尋求父喪發冢舉屍資囊一無所損其子悉以金與之津長不受事聞於帝帝曰君子也改其津為君子津
府州
府州今理府谷縣本河西蕃界府谷鎮土人拆大山拆嗣倫代為鎮將後唐莊宗天祐七年有河朔之地將興王業以代北部屬為邊患於是升鎮為府谷縣至八年麟州刺史拆嗣倫男從阮招回紇歸國詔以府谷縣建府州以扼蕃界仍授從阮為府州刺史尋以契丹與小蕃侵擾移州於留得人堡即今州理是也晉高祖起義以契丹有援例之恩賂以雲中河西之地盡去焉契丹欲盡徙河南之民以實遼東人心大擾從阮因保險拒之晉少主嗣位北絶和好乃遣使詔從阮出師明年春從阮率衆歸之尋升府州為永安軍析振武之勝州並㳂河五鎮以𨽻焉乾祐元年從阮舉族入覲朝廷命其子徳扆為府州團練使周顯徳元年升府州為節鎮復以永安軍為軍額就拜拆徳扆為節度使顯徳二年夏州李彛興以土壤相接府州惡其與已並為蕃鎮乃扼塞道路阻絶使臣世宗因問宰臣如何宰臣以夏州地處邊徼朝廷向來常與優惜府州甚為逼小近建節旄得之何利失之無害且宜撫諭彛興上曰拆徳扆之數年竭盡心力禦捍劉崇如何一旦棄之度外且夏州雖産羊馬傳易資貨悉在中原倘與阻絶何能為者乃命使賫詔書責其悖慢諭以安危彛興果俯伏聽命皇朝因之
元領縣一
府谷
州境
東西 南北
四至八到
東南至東京二千一百二十里 東南至西京一千七百二十里 東過河至火山軍四十里 南過河至岢嵐軍一百四十里 西至麟州一百五十里北至二十六府勒浪尾馬直蕩啜娘等蕃族四百八十里 東南過河至火山軍桔橰塞四十里 西南至麟州杓枝谷三十里 西北至沒兒雀悉命女女越都等蕃族三百五十里 東北至唐㡣鎮一百五十里
戶
皇朝管主客漢戶五百七十
土産
羊馬
府谷縣一里一鄉本府谷鎮唐天祐七年升為縣
太平寰宇記卷三十八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