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 (四庫全書本)/卷1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一百五十二 太平寰宇記 卷一百五十三 卷一百五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五十三
  宋 樂史 𢰅
  隴右道四
  沙州
  沙州燉煌郡今理燉煌縣禹貢雍州之域亦西羌所居古流沙之地黒水所經書謂舜竄三苗於三危三危既宅即此地其後子孫為羌戎代有其地左氏傳謂允氏之戎是也昔晉范宣子數戎子駒支曰昔秦人迫逐乃祖吾離於𤓰州䝉荊𣗥以來歸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與汝剖分而食之即此地也按十三州志雲𤓰州戎為月支所逐並六國築長城西不過臨洮則秦未有此地漢武帝後元六年分酒泉之地置燉煌郡徙邊人以實之邵雲燉大也煌盛也故以名之後魏天興三年涼昭王立於燉煌以子讓為之郡守分燉煌之涼興烏澤晉昌之宜禾三縣置涼興郡焉昭王五年自燉煌遷於酒泉後為北涼所並其地屬沮渠䝉遜後魏平北涼燉煌仍舊不改隋廢郡置𤓰州煬(「旦」改為「𠀇」)帝初廢州後為燉煌郡唐武徳三年置𤓰州五年改為西沙州貞觀七年去西字只為沙州天寶元年改燉煌郡乾元元年復為沙州自天寶末陷西戎至大中五年七月刺史張義潮遣兄義譚將本道圖經戶籍來獻州歸順其年十一月制除義潮檢校吏部尚書兼金吾大將軍充歸義軍節度使河沙甘肅伊西等十一州管內觀察處置等使仍許於京中置邸舍地當乾位中外所交實都㑹之府也周顯徳二年甘州可汗沙州節度觀察使留後曹元忠各遣使進方物仍升𤓰州團練使仍舊𨽻沙州以歸義軍節度觀察留後曹元忠為節度使以知𤓰州軍事曹元恭為𤓰州團練使仍各鑄印以賜之皆旌來王之意也
  元領縣二
  燉煌 壽昌
  州境
  東西 南北
  四至八到
  東南至東京五千二十九里 東南至西京四千六百九里 東南至長安三千八百五十九里 東至𤓰州二百八十里 南至壽昌廢縣中界五十里以破石亭為界去鄯善國一千五百里 南至故南口烽三百五十里烽以南即吐谷渾界 北至故鹹泉戍三百三十六里與伊州分界 東南至𤓰州界三百五十里 西南至郡廢壽昌縣界二百九十里 西北至阿蒼烽二百四十二里與廢壽昌縣分界 東北至伊州界三百八十六里
  
  唐天寶戶一千二百六十
  風俗
  與甘肅州同人物尤繁富
  姓氏
  人物
  索靖字幼安燉人累榮官族草書尤絶人號得張芝肉為尚書郎
  郭瑀字元瑜燉煌人少有超俗之志好談論
  土產
  黃𥖎 碁子 名馬 麝香
  燉煌縣十二鄉本漢舊縣屬燉煌郡後周保定三年改燉煌為鳴沙以縣界鳴沙山為名隋帝初復為燉煌縣三危山其山有三峯故曰三危俗亦名為昇雨山在
  縣東南二十里書竄三苗於三危過梁州入南海山海經雲三危之山青鳥居之三青鳥主為西王母取食者別自棲息於此山也又按段國沙州記雲山中鳥鼠同穴者鳥如家雀而小白鼠小黃而無尾凡同穴地皆肥沃壤盡軟熟如人耕多生黃花紫草 鳴沙山一名沙角山亦名神沙山在縣南七里辛氏三秦記河西有沙角山峰㠋危峻逾於石山其沙粒粗黃有如乾䊟又山之陽有一泉雲是沙井綿歴今古沙填不滿人慾登峯必步下石穴即有鼓角之聲音震動人足又河西舊事雲沙州天氣晴明即鳴沙聞於城內又雲人遊沙山結侶少或未遊即生怖懼莫敢前其沙或隨人足自頓下經宿卻自還山上 羊膊山多巖石少樹木甚似魯國南鄒山山北三十里逺眺顧瞻百里但見山嶺巉巖無尺木把草 王母樗蒲山山有鹽池在縣西南懸泉水一名神泉在縣東一百三十里出龍勒山服按涼州異物志雲漢貳師將軍李廣利伐大宛還士衆渴乏水廣利乃引佩刀刺山飛泉湧出三軍賴此以獲濟今有祠甚嚴郡侯嵗謁 渥窪水漢元鼎中南陽新野人暴利長遭刑屯田於此水邊見羣野馬來飲中有奇者乃作土人持勅靽立後馬因玩乆之利長乃用人代土人收得馬以獻帝異之雲從水中出遂作天馬歌故漢書謂大宛出名馬亦相近也 雌黃洲其土出雌黃丹砂極為妙因產物以為名焉
  壽昌縣西南一百五十里三鄉本漢龍勒縣地地理志雲屬燉煌郡以縣東南有龍勒山以名縣後魏正光三年改為壽昌縣取縣界壽昌澤為名 三隴河西舊事雲流沙積在玉門闗外有三斷石極大呼為三隴 白龍堆按皇甫謐郡國記雲燉煌正西闗外有白龍堆北塞里河西舊事雲漢武遣貳師將軍伐大宛得天馬三感西風思歸遂頓裂羈絆驤首而馳晨𤼵京城食時至燉煌北塞山下嘶鳴而去此處為侯馬亭今晉昌及大武馬蹄谷石上有馬踐之跡猶存 玉門故闗在縣西北一百一十八里昔匈奴冒頓質於月氐忘歸乃射殺其父頭曼舉兵西擊走月氐後為霍去病所破因開玉門闗通西道七十餘國漢書地理志雲龍勒縣有玉門闗都尉治西域傳雲東則接漢扼以玉門陽闗又後漢班超上書願入玉門闗是此處 壽昌澤在邑界因名之 陽闗在縣西六十里以居玉門闗南故曰陽闗闗之西三百餘里有蒲昌海一名鹽澤廣袤三百里即蔥嶺于闐兩河之所注
  𤓰州
  𤓰州晉昌郡今理晉昌縣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戰國時為烏孫月氐居焉漢初為匈奴右地武帝拓開邊封立為燉煌郡後又為武威酒泉二郡之地歴漢至魏亦然晉惠帝始分二郡北置晉昌郡領寘安等八縣至苻堅時徙江漢流人萬餘戶於燉煌又徙中州不闢田疇民七十餘戶於此至涼武昭王遂以南人置㑹稽郡以中州人置廣夏郡至後周初併之復為晉昌郡至武帝改晉昌為永興郡隋初罷郡立𤓰州煬帝初廢之以其地併入燉煌至唐武徳五年復立𤓰州按其地出美𤓰故曰𤓰州今猶有大𤓰長者狐入其中食之不見首尾○仍置總管府管西沙肅三州八年罷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晉昌郡乾元元年復為𤓰州
  元領縣二
  晉昌 常樂
  州境
  東西三百九十三里 南北六百八十四里
  四至八到
  東南至東京四千七百二十六里 東南至西京四千三百六十里 東南至長安三千三百八十四里 南至新鄉縣鎮一百八十里 南至大雪山二百三十里 西至沙州二百八十里 北至豹門守捉四百五十里東南至肅州界三百四十里 西南至沙州一百六十里 西至伊州界土番兒山四百
  五十里 東北至酒泉郡三百四十里 西北至伊州九十里
  
  唐天寶戶四百七十七至長慶一千二百風俗
  與涼州同
  姓氏
  人物
  張煥字然明燉煌人
  土產
  野馬皮 革鼓子
  晉昌縣二鄉本漢㝠安縣地理志屬燉煌郡㝠水名也晉置晉昌郡及㝠安縣隋初改為常樂縣唐武徳四年又改為晉昌縣 籍湍水一名㝠水地理志雲㝠安縣南籍湍水出南羌中西北入㝠澤是也 白水有崑崙障在其陽 宜禾故城漢宜禾都尉所居城在縣西北界乃後魏明帝正光元年僑立㑹稽郡於此 伊吾故城今在縣北
  常樂縣一百五十一里二鄉本漢廣至縣地屬燉煌郡魏分廣至置宜禾縣十六國春秋雲涼武昭王元年分燉煌之涼興烏澤晉昌之宜禾三縣置涼興郡隋廢於三危山東置常樂鎮唐武徳五年改鎮為常樂縣也漢廣至故城在今西北恆以大石棧之稍開即風暴便至傷人
  伊州
  伊州伊吾郡今理伊吾縣本漢伊吾盧地漢書謂鐵勒國也在燉煌之北大磧之外非九州之域傳曰伊吾盧者蓋西羌舊號秦亦未有其地至漢宣帝時鄭吉為南北道都䕶居烏壘城即此也至元帝置戊巳校尉雖不立州郡其地葢統屬焉永平十六年明帝將北征此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建初二年復罷屯田匈奴遂遣兵守此地至永元元年大將軍竇嬰大破匈奴三年班超遂定西域及孝和晏駕西域又叛延光二年以班勇為西域長史順帝建元六年以伊吾舊膏腴之地傍近西域匈奴資之以為抄暴復令開設屯田如永元故事置伊吾司馬後魏及周為鄯善人居之隋遣兵鎮焉遂於舊城東築城立為伊吾郡隋末亡入西域不復置郡縣唐貞觀四年改為伊吾郡乾元元年復為伊州
  元領縣三
  伊吾 納職 柔逺
  州境
  東西一千一十五里 南北四百九十里四至八到
  東南至東京五千五百七十里 東南至西京五千一百五十里 東南至長安三千三百里 正北微東取梢竿館路至沙州七百里 西南至西州七百五十里 北至伊吾軍三百里即北戎界 東南至沙州沙磧無行路馬道至𤓰州郡界不知逺近西南入沙
  州沙磧無道路 西北至時羅漫山一百四十六里其山北有大川大磧入金歌羅祿住處 東北至時羅漫山三百四十里其山北有大川入迴紇界馬行三十日無里數
  
  唐天寶戶三千四百六十七
  風俗
  與甘肅州同
  姓氏
  人物無
  土產
  胡桐淚 隂牙角
  伊吾縣四鄉後漢置伊吾屯至後魏改為縣隋末為戎所據唐貞觀四年歸欵立州於此復置縣 烏壘城東去陽闗二千七百三十里 伊吾盧南去玉門闗八百里即匈奴地名 交河城漢武帝時築 天山一名白山今名析羅漫山在縣北一百二十里西河舊事雲天山最高冬夏長雪故曰白山山中有好木鐵匈奴謂之天山過之皆下馬在蒲𩔖海東一百里即漢貳師擊右賢王處山海經曰天山多金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海有神鳥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沌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奇觀
  納職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元三鄉唐貞觀四年置縣城即舊鄯胡所築因置納職縣 俱密山在縣西南 伊吾故城後漢書雲破匈奴呼衍王取其地置屯田為宜禾都尉理所在今納職界伊吾故城也
  柔逺縣東西二百四十里元十鄉唐貞觀四年置因縣東有隋柔逺故鎮以名縣焉 栁谷水南流入莫賀延磧 沙磧自縣之西皆沙磧磧內時聞語笑歌哭之聲審之即不見人物蓋鬼𩔖也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五十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