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太平御覽/05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宗親部一 太平御覽
卷五百一十二.宗親部二
宗親部三 

伯叔

[編輯]

《釋名》曰:伯,把也,把持家政也。父弟爲仲;仲,中也,位在中也。仲父之弟曰叔父;叔,少也。叔父之弟曰季;季,癸也。甲乙之次,癸在下也。

《說文》曰:伯,長也。

《爾雅》曰:父之昆弟,先生爲世父,後生爲叔父。

《禮記·檀弓》曰:滕伯文爲孟虎齊衰,其叔父也;爲孟皮齊衰,其叔父也。伯文,殷時滕君也。爵爲伯名文。

《家語》曰:孔子兄子有孔蔑者,與宓子賤偕仕。孔子往過孔蔑而問焉。曰:「自汝之仕,何得何亡?」對曰:「未有所得,而亡者三:王事若聾,聾宜爲襲,前後相積襲也。學焉得習,言不得習學者。是學不得明也;俸祿少,飠亶粥不及親戚,是骨肉益疏也;公事多急,不得吊死問疾,是朋友道闕也。其所亡者三,即此謂矣。」孔子不悅,往過子賤,問如孔蔑。對曰:「自來仕者,無亡而得者三:始誦之,今得而行之,是學益明也;俸祿所供,被及親戚,是骨肉益親也;雖也有公事,而兼以吊死問疾,是朋友信篤也。」孔子喟然,謂子賤曰:「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也!」

漢書》曰:初,高祖微時,嘗避事,時與賓客過其丘嫂食。應劭曰:丘氏女也。孟康曰:西方謂亡女胥爲丘胥。丘,空也。兄亡,空有嫂也。晉灼曰:丘,大也。大嫂爲家嫂也。嫂厭叔與客來,陽爲羹盡轢釜,客以故去。而已,視釜中有羹,由是怨嫂。及立齊代王,而伯子獨不得侯。太上皇爲言,高祖曰:「某非敢忘封之也,爲其母不長者。」封其子信爲頡羹侯。

又曰:疏廣字仲翁,東海蘭陵人也。宣帝時爲太子太傅。兄子受字公子,爲少傅。太子每朝,因進見,太傅在前,少傅在後。叔侄幷爲師傅,朝廷以爲榮。

又曰: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輔政凡九侯、五大司馬,惟莽父曼早死,不侯。五侯子爭侈靡,莽獨孤貧,折節爲儉;受《禮經》,勤身博學,事母及寡嫂,養孤兄子,行甚整;又外交英俊,內事諸父。世父鳳病,莽侍疾,亂首垢面。鳳且死,以托太后。及帝,拜黃門侍郎。

《東觀漢記》曰:鄭均好義篤實,事寡嫂,收兒,恩禮甚至。

又曰:魏譚有一孤兄子,年一二歲,常自養視。遭饑饉,分升合以相生活。譚時有一女,生裁數月,念無食,終不能兩全,棄其女,養活兄子。州郡高其義。

又曰:桓榮卒,子鬱當襲爵,讓於兄子。顯宗不許,不得已,受封而悉以租入與之。

又曰:淳于恭養兄崇孤兒,教訓學問。時不如意,輒呼責數,以捶自擊其脛,欲以感之。兒慚負,不敢復有過。《袁子》又載。

又曰:郅惲友董子張,叔父及爲鄉里民所害,子張病,惲往候之,氣絕良久,復視惲,欷不能言。惲曰:「知子不悲天命,痛仇不復也。」惲即起,將客取仇人頭以示。子張見之,悲喜,因絕。

《後漢書》曰:劉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更始時,天下亂,平弟仲爲賊所殺。其後,賊復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難。仲遺腹女始一歲,平抱仲女而棄其子。母欲還取之,平不聽,曰:「力不能兩活,仲不可以絕類。」遂去不顧。

謝承《後漢書》曰:魏霸字嶠卿,濟陽人。爲鉅鹿太守,與兄子同苦樂,不得自異。

又曰:許荊兄子世嘗報仇殺人,怨家會衆操兵至荊家,欲殺世。荊始從府休歸,與相遇,因出門,解劍長跪曰:「前無狀相犯,咎皆在荊不能相教。旣兄早歿,一子爲嗣,如令死者,傷其滅絕。今願殺身代世塞咎。雖死以往,猶謂更生。」怨家扶起荊曰:「許掾,郡中稱爲賢,吾何敢相侵。」因遂委去。

華嶠《後漢書》曰:薛苞弟子求出,苞不敢止,乃中分其財,奴婢引其老者,曰:「與我共事久,若不能使也。」田廬取其荒頽,曰:「吾少時所治,意所戀也。」器物取其朽敗,曰:「我服食久,身口所安也。」

袁山松《後漢書》曰:範丹爲萊蕪長,去官於市賣卜,妻紡績以自給。丹弟子愷見丹在蕃不完,載柴將客藩之。時丹適行,還,怒敕子拔柴,載以還之。

《後漢書》曰:馬援字文淵,扶風茂陵人也。援兄子嚴敦,幷喜譏議,而通輕俠客。援前在交趾,還書誡之曰:「吾欲聞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而口不可得言也;好論議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寧死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復言者,施襟結,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吾愛之重之,願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清濁無所失,父喪致客,數郡畢至,吾愛而重之,不願汝曹效之。效伯高不得,猶爲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得,陷爲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訖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將下車,輒切齒。州郡以爲言,吾常寒心,是以不願子孫效也。」

又曰:範遷字子廬,沛國人也,爲司徒。及在公,公輔有宅數畝,田不過一頃,復推與兄子。其妻謂曰:「君有四子,而無立錐之地,可餘俸祿,以爲後世。」遷曰:「吾備位大臣而蓄財求利,何以示後!」在位四年,薨,家無擔石焉。

又曰:張堪字君游,南陽宛人也。堪早孤,讓先父餘財數百萬與兄子。

又曰:第五倫字伯魚,京兆長陵人。或問倫曰:「公有私乎?」對曰:「吾兄子嘗疾,一夜十往,退而安寢;吾子有疾,雖不省視,竟夕不眠,若是者豈可謂無私乎?」

又曰:張屬字伯達。父歆爲淮陽相,終於汲令。屬性篤節儉,父卒,汲吏人賻送前後百萬,悉無所受;又以田宅推與伯父,自身寄止。

又曰:中常侍趙忠言於省內曰:「袁本初坐作聲價,好養死士,不知此兒終欲作何?」叔父太傅隗聞而呼紹,以忠言責之。紹終不改。

又曰:戴封遭伯父喪,去官。

又曰:沮授爲曹操所執,授曰:「叔父母弟懸命袁氏,若蒙公靈,速死爲福。」操嘆曰:「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也」。遂赦而厚遇焉。

又曰:劉矩字叔方。少有高節,以叔父遼未得仕進,遂絕州郡之命。

又曰:伏恭字叔齊,司徒湛之兄子。湛弟黯位至光祿勛,無子,以恭爲後。

《魏書》曰:荀攸字公達,祖父曇。攸少孤,及曇卒,故吏張推求守曇墓。攸年十三,疑之,謂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將奸亂。」衢悟,乃推問,果殺人亡命。因是異之。

又曰:盧毓字子家,涿郡人也。父植有名於世。毓十歲而孤,遇本州亂,二兄死難。當袁紹,公孫瓚交兵,幽冀饑荒,養寡嫂孤兄子,以學行見稱。

又曰:王昶字文舒,太原人。其爲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一依謙實,以見其意。故兄子默字處靜,沉字處道,其子渾字玄沖,深字道沖。遂書戒之曰:「夫爲人子之道,莫大於寶身全行,以顯父母。」

又曰:毛居顯位,常布衣蔬食,撫育兄孤子甚篤。

又曰:張范子陵及弟子戩爲山賊所得,範直詣賊,請二子。賊以陵還范,范謝曰:「諸君相還兒,厚矣。夫人情雖愛其子,然吾憐戩之小,請以陵易之。」賊義其志,悉以還範。

又曰:王基字伯與,東萊曲城人也。少孤,與叔父翁居,撫養甚篤,亦以孝稱。

又曰:高慎字孝甫,敦厚少華,有沉深之量。撫育孤兄子五人,恩義甚篤。琅琊相何英嘉其履行,以女妻焉。

《蜀志》曰:諸葛亮初未有子,求兄子喬爲嗣。瑾啓孫權遣喬來西,亮以喬爲嫡子,故易其字焉。拜爲駙馬都尉。

王隱《晉書》曰:庾袞孤兄女曰芳,將嫁,美服具矣,袞刈荊苕爲箕帚焉,召諸子集之於堂,男女以班而命芳曰:「汝芳少孤,今汝適人,將事舅姑,灑掃庭內,婦人之道也。故賜汝以此,匪器之美,欲汝之溫恭,朝夕雖休,勿休也。」

又曰:魏舒容貌質樸,少號遲鈍,人莫之知。惟叔父衡知其奇,每有賓客造己,常勸使過舒,言吾兄子非常人也。

臧榮緒《晉書》曰:阮籍隨叔父至東,兗州刺史王昶聞籍奇偉,請與相見。乃嘆息,以不能測也。

又曰:王湛字處沖,司徒渾之弟也。兄子濟輕之,嘗詣湛,見床頭有《周易》,問曰:「叔父何用此爲?」湛曰:「體中不佳,時脫復看耳。」濟請言之。湛因剖析玄微,妙有奇趣,皆所未聞也。濟才氣抗邁於湛,略無子侄之敬。旣聞其言,不覺忄栗然,心形俱肅,遂留連彌日,累夜自視缺然。乃嘆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濟之罪也。」濟有從馬絕難乘,濟問湛曰:「叔頗好騎否?」湛曰:「亦好之。」因騎此馬,姿形旣妙,回策如素,善騎者無以過之。又濟所乘馬,湛愛之。湛曰:「此馬雖快,然力薄不堪苦行。近見督郵馬當勝,但芻秣不至耳。」濟試養之,而與己馬等。湛又曰:「此馬雖快,任方知之,平路無以別也。」於是當蟻封內試之。濟馬果躓,而郵馬如常。濟益嘆異,還白其父曰:「濟始得一叔,乃濟以上人也。」武帝亦以湛爲痴,每見濟,輒調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濟常無以答。及是,帝又問如初。濟曰:「臣叔殊不痴。」因稱其美。帝曰:「誰比?」濟曰:「上比山濤不足,下比魏舒有餘。」湛聞曰:「欲處我季孟間乎?」

又曰:殷浩字深源,陳郡長平人也。叔父融,俱好《老》、《易》。融與浩口譚論詞屈,著篇則融勝浩。由是爲風流談論者所宗。

又曰:鄧攸逃奔,石勒,以牛馬負其妻子而去,擔其兒及其弟子緩,度不能兩全,遂棄其己子,卒以無嗣。緩服攸喪三年。

又曰:謝安字安石,於山東營墅樓館,林竹甚盛。每攜中外子侄,往來游集,肴饌亦屢費百金。世頗以此譏焉,安殊不以屑意。

又曰:徐苗字叔胄,高密淳于人也。其兄弟皆早亡,撫養孤遺,慈聞州里。田宅奴婢,盡推與之。

又曰:謝玄罪褡度,以勛封康樂縣公。陳以先封東興侯,賜兄子玩。詔聽之,更封玩豫寧伯。

又曰:羅憲兄子尚,字敬之。少孤,依叔父憲。

又曰:劉曜逼長安,涼州刺史張紘叔父、西海太守肅請爲先鋒擊曜,曰:「孤死首丘,心不忘本。鍾儀在晉,楚弁南音。肅受晉寵,割符列位。羯逆滔天,朝廷傾覆,晏安方裔,難至不奮,何以爲人臣?」曰:「門戶受重恩,自當闔宗效死。但叔父春秋已高,氣力衰竭,軍旅之事,非耆耄所堪。」乃止。旣而聞京師陷沒,肅悲憤而卒。

又曰:慕容超字祖明,德之兄北海王納之子也。苻堅破鄴,以納爲廣武太守。數歲去官,家於張掖。德之南征,留金刀而去。及垂起兵山東,苻昌收德諸子,皆誅之。納母公孫氏以耄獲免。納妻段氏方娠,未決,囚之於郡。獄掾呼延評,德故吏也,嘗有死罪,德免之。至是,將公孫及段氏逃於羌中而生超焉。年十歲,而公孫卒。臨終,授超以金刀,曰:「若天下太平,汝得東歸,可以此刀還汝叔也。」

何法盛《晉中興書》曰:何充字次道。道年在童齔,伯父遂謂之曰:「我爲小兒時,亡伯車騎。」謂我:「汝後當與伯父爭名。汝令器宇深弘,亦當出我右。」

又曰:時氐賊強,侵寇無已,朝議求文武良將可以鎮遏北方者。衛將軍謝安曰:「惟有兄子玄可堪此任。」中書郎郤超聞而嘆曰:「安違衆舉親,明也。玄必不負舉,才也。」於是征還,拜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

又曰:陸納字祖言,爲吳興太守。衛將軍謝安嘗欲詣納,納兄子ㄈ怪納無供辦,復不敢問,乃密作數十人供。安至,納設茶果而已。ㄈ下精飲食,客罷,納大怒,杖ㄈ四十,雲︰「旣不能光益父叔,乃復穢我素業。」

《三十國春秋》曰:羊祜都督荊州,鎮襄陽。時祜有平吳之志,方樹基址,擢王浚爲巴郡太守,將委以巴峽之任。祜兄子暨謂祜曰:「觀浚爲人,志大者侈,不可專任。」祜曰:「有大才,必可用也。」識者謂祜可謂能舉善矣,知人則哲,叔子之謂乎?

又曰:安帝時,以劉鎮之爲散騎常侍、光祿大夫,不受。鎮之,毅季父也。義熙初,謂毅蕃曰:「汝輩才力勢運,足以得志,當身爭耳。我不就汝求位求財,又不受汝罪累。」每見毅等道從吏卒,到門,輒駡詬之。毅甚敬畏,每未至宅數百步止,與白衣數人而進,儀衛悉不自隨。及至毅敗,天下服其先見,而劉裕甚敬遇之。

又曰:燕金紫光祿大夫高平公平歆。初,歆伯父左光祿大夫熙拊歆首而告之曰:「汝儀容偉茂,志節果當,有佐命之功,顯吾門者必汝也。」

孫岩《宋書》曰:許昭先,義興人也。諸父肇坐事,繫獄七年,不判。子侄三十餘人,昭先家最貧薄,專獨斷訴,無日在家,餉饋肇,莫非珍新。家産旣盡,賣宅以充之。肇諸子倦怠,惟昭先無有懈息。如是七歲。尚書沈演之嘉其操行,肇事由此得釋。

沈休文《宋書》曰:宗愨字元叉,徵士柄兄子也。年少時,炳問愨所志,答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貴,必破我門戶。」

又曰:何承天叔爲益陽令,隨之官。隆安四年,南蠻校尉桓偉命爲參軍。時殷仲堪、桓玄等互舉兵以向朝廷,承天懼禍難未已,解職還益陽。

又曰:劉凝之字志安,小名長年,南郡人也。推家財與弟及兄子,立屋於野外,非其力不食。

《典略》曰:鄭均字仲虞,任城人也。好黃老,兄亡後,養嫂、兄子恩,禮甚篤。及居幷門,盡推財産與之,由是名稱。

《風俗通》雲︰周字孟玉,爲右將軍掾。弟子使客殺人,被罪。諸府,與太守盛亮相見,了不論弟子之命,遂俱盡於獄。弟婦不哭其子,但哭孟玉。孟玉由此爲高。

《曹瞞傳》曰:太祖一名吉利,字阿瞞。少飛鷹走狗,游蕩無度。其叔父數言之於嵩,操患之。後逢叔父於路,乃陽敗面口。叔父怪而問其故,太祖曰:「卒中惡風。」叔父以告嵩。嵩驚愕呼操,操口貌如故。嵩曰:「叔父言汝中風,已差乎?」操曰:「初不中風,但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嵩乃疑焉。後叔父有所告,嵩終不覆信。操於是益得肆意。

《陳留耆舊傳》曰:高慎字孝甫。敦厚少文華,有沉深之量,撫育孤兄子五人,恩受甚篤。琅琊相何英嘉其行,以女妻焉。

又曰:爰彌字伯仁。年十歲,叔父蘭部濟陰從事,與禦卒俱獵。縣送酒肉,彌不肯嘗。問其故,答曰:「聞之於諸侯,夫臨其事,不食其食。」蘭然其言,還而不受。貞潔之質,由是以彰也。

《海內先賢傳》曰:故南郡太守南陽程堅,體履仁孝,秉志清潔。少讓財兄子,仕郡縣。居貧無資,磨鏡自給。

《襄陽記》曰:龐統字士元,德公從子也。少未有識者,惟德公重之。年十八,使往見司馬德操,與談,旣而嘆曰:「德公誠知人,此實盛德也。」

張方賢《楚國先賢傳》曰:陰嵩字文王,南陽新野人,衛尉興從祖兄也。少喪父母,與叔父居,恭謙婉順,溫良節儉。王莽末,義兵初起,乃與叔父避世蒼梧。後征拜謁者,以叔父憂,棄官。

張瑩《漢南記》曰:北海靖王興,性敦篤仁厚,長有明略。兄弟少爲光武所撫育,恩愛如子。

劉彥明《敦煌實錄》曰:固字孔完,大將軍掾純之孫也。推家財百萬與寡弟婦,二百萬與孤兄子。於是三府競辟,皆不就。

張騭《文士傳》曰:桓ら字元鳳。伯父焉知名,官至太尉。精察好學,年十三四,在焉坐,有宿年客,焉告之曰:「吾此弟子,頗有異才,今已涉獵《書》、《傳》,殊能作詩賦,君試爲口賦試與之。」客乃爲詩曰:「甘羅十二,楊烏九齡。昔有二子,今則桓生。參差等蹤,異世齊名。」ら即答曰:「邈矣甘羅,超等絕倫。卓彼楊烏,命世稱賢。嗟予弱,殊才侔年。仰慚二子,俯愧過言。」

《傅子》曰:傅燮字南容。奉寡嫂甚謹,食孤侄如赤子。

《世說》曰:郤鑒遭永嘉喪亂,窮餒,鄉人共飴之。公常攜兄子、外甥周翼二小兒往食,鄉人曰:「各自窮餒,以君之賢,共欲存君耳,恐不能兼飴。」公於是獨往,食輒含飯著兩頰,還吐與二兒。後鑒亡,巽時爲貿阝莫候切。縣,解職歸,席苫於公靈,心喪三年。

又曰: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散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弈之女,左將軍王凝之之婦也。

 宗親部一 ↑返回頂部 宗親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