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奮起彩筆繪英雄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奮起彩筆繪英雄

——贊《智取威虎山》連環畫
上海國棉三十廠工人寫作組 洪山石
1970年8月5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在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文藝路線的指引下,上海市最近出版了連環畫《智取威虎山》。這本連環畫的出版,在廣大工農兵群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工農兵非常喜愛,熱烈讚揚:革命的連環畫就是好!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革命文化,對於人民大眾,是革命的有力武器。」

在兩條路線的激烈搏鬥中誕生的革命樣板戲,是宣傳毛澤東思想的生動形象的教材,是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強大精神武器。運用各種形式,把革命樣板戲普及到廣大工農兵群眾中去,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正當各地在大力普及革命樣板戲的時候,《智取威虎山》連環畫及時出版了。這本連環畫,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剛勁有力的筆法,濃淡相宜的色彩,體現了革命樣板戲的革命精神,塑造了「胸有朝陽」的無產階級英雄楊子榮的高大形象,熱情地歌頌了毛主席關於人民戰爭的光輝思想,把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準確而又及時地移到了連環畫的畫面上,迅速而又廣泛地傳送到廣大工農兵和革命青少年手裡,怎不叫人拍手稱快呢!大家讚揚說:「看一本《智取威虎山》連環畫,等於上了一堂生動的毛澤東思想教育課。」

《智取威虎山》連環畫發表和出版後引起的強烈反響,證明連環畫是普及革命樣板戲的一種重要形式。一本小小的連環畫,簡明易懂,便於流傳。翻山涉水可以帶,車間、地頭可以讀。廣大工農兵,都能看得到;老人孩子,都能看得懂。正因為這樣,它容易為廣大人民群眾所迅速接受。回想《智取威虎山》連環畫在《文匯報》上第一次跟群眾見面的情景,是多麼激動人心啊:許多人把它精心剪貼成冊,爭相傳閱;許多人寫信、打電話給報社編輯部,熱情讚揚,要求能夠迅速看到全部畫本。幾幅連環畫竟然受到廣大工農兵群眾如此熱烈的歡迎,這難道是偶然的嗎?這反映了廣大工農兵群眾和革命青少年熱愛革命樣板戲、渴望看到革命樣板戲的心情。

連環畫是勞動人民和青少年所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如何利用這種藝術形式來為普及革命樣板戲服務,來為廣大工農兵服務,這是一個新的課題。《智取威虎山》連環畫在這方面進行了成功的試驗。

毛主席教導我們:「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為工農兵而創作,為工農兵所利用的。」

過去,在周揚等「四條漢子」把持下的連環畫陣地,毒草叢生,烏煙瘴氣,成了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的樂園。周揚之流在「有益無害論」「間接服務論」的煙幕下,把大量的封、資、修黑貨塞進了連環畫陣地,藉以腐蝕工農兵和青少年的靈魂,為復辟資本主義鳴鑼開道。

《智取威虎山》連環畫把革命樣板戲移到了連環畫畫面上,為工農兵徹底占領連環畫陣地打響了第一炮。看了《智取威虎山》連環畫,我們工農兵感到很親切,因為這本畫是為我們工農兵而創作的,它歌頌了工農兵,塑造了無產階級英雄形象,使連環畫別開了新生面。 這套畫基本上是按照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一九六九年十月演出本和舞台演出情況進行剪輯描繪的。它根據「三突出」(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創作原則進行再創作,保持了劇本和舞台演出的主要成就,成功地塑造了楊子榮的英雄形象。《打虎上山》一場,楊子榮的一段十分精彩的馬舞,僅用三幅畫,就把楊子榮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描繪了出來:一株株挺拔的棟梁松,從他身旁飛馳而過,一縷縷金色的陽光,穿過樹隙灑落在征途上,楊子榮迎風冒雪,穿山越嶺,縱橫馳騁,引吭高歌……。壯麗的畫面,深刻地展現了楊子榮「心紅紅似火,志堅堅如鋼」的英雄性格。《計送情報》一場,楊子榮敞開胸懷,無限深情地遙望遠方,思念戰友,豪邁高歌「黨的話句句是勝利保障,毛澤東思想永放光芒。」這時,一輪紅日騰空升起,朝霞染紅了群山。連環畫用這瑰麗絢爛的畫面,熱情地歌頌了哺育英雄成長的毛澤東思想。

這套畫在忠實於演出本和演出情況的基礎上,運用連環畫的傳統表現手法,緊緊抓住劇本提供的材料,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進行再創作,千方百計地突出最主要的英雄人物。《定計》一場中參謀長為楊子榮立傳一段,巧妙地用「畫中有畫」的手法,把楊子榮「炸碉堡」、「擒欒平」的英雄事跡用美術形象勾畫出來,鮮明而生動地展示了楊子榮「一顆紅心似火焰,化作利劍斬凶頑」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誓殲頑敵的堅強信念。第六十七幅畫,用近乎電影特寫鏡頭的手法,對楊子榮的英雄形象作了突出的處理。看,楊子榮迎着朝陽,心情激盪,豪情滿懷。英雄伸展的兩手都作了「破格」的處理。右手反轉馬鞭,倒背在後,如持利劍,誓斬凶頑;左手揮向前方,喜迎春風,抒發了他「願紅旗五洲四海齊招展」的革命宏願。英雄的背後配以昂首怒放的紅梅,形象地刻畫了楊子榮「為人民開出萬代幸福泉」的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真是妙筆生輝,恰到好處。

《智取威虎山》連環畫,在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楊子榮的同時,還精心描繪了參謀長、李勇奇、小常寶等英雄形象,有力地烘託了主要英雄人物。在處理反面人物時,則着眼於深刻揭露其反動本質和必然滅亡的命運,從反面陪襯主要英雄人物。

許多工人老師傅異口同聲地說:「這樣的連環畫,我們就是愛看,越看越愛看。」「楊子榮畫得真神氣。看了這樣的連環畫,渾身都是勁」。

奮起彩筆繪英雄。廣大工農兵和革命青少年殷切地希望革命美術工作者在同工農兵相結合、不斷改造世界觀的同時,拿起紅畫筆,把光輝燦爛的革命樣板戲,把李玉和、郭建光、洪常青等英雄形象都描繪出來,為大力普及革命樣板戲,為進一步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創作出更多的無愧於我們偉大時代的新作品來!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