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子長市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子長市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制定機關:子長市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子長市自然資源局
http://www.zichang.gov.cn/xwzx/tzgg/1585077165513261057.html

根據《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的通知》(國發〔2017〕48號)、《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的通知》(陝政辦發〔2017〕94號)文件精神,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總體方案》、《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實施方案》、《陝西省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實施方案》(陝土調查辦( 2019 )4號)、《延安市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實施方案》等技術規程規定 ,全面組織實施子長市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以下簡稱三調)。

子長市自2018年6月啟動三調工作,歷時3年。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以及上級部門的指導下,在技術單位、相關部門的配合和努力下,順利完成了全市2396.29平方公里範圍內的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權屬調查、專項用地調查、數據庫建設,成果匯總等工作。

通過開展全市三調工作,掌握了詳實準確的國土基礎數據,健全了國土調查、監測和統計制度,強化了自然資源信息社會化服務,實現了調查成果信息化管理與共享應用,為子長市生態文明建設、空間規劃編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宏觀調控、自然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和統一確權登記、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及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

經市政府批准,現將全市主要地類數據公布如下:

(一)耕地 28401.02公頃(42.60萬畝)

其中,水澆地298.94公頃(0. 45萬畝),占1.05%;旱地28102.08公頃(42.15萬畝),占98.95%。

位於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269.07公頃(1.90萬畝),占4.47%;位於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2421.26公頃(3.63萬畝),占8.52%;位於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7162.38公頃(10.74萬畝),占25.22%;位於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4789.84公頃(7.19萬畝),占16.87%;位於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12758.47公頃(19.14萬畝),占44.92%。

(二)園地3863.42公頃(5.79萬畝)。

其中,果園3689.87公頃(5.53萬畝),占95.51%;其他園地173.55公頃(0.26萬畝),占4.49%。

(三)林地84970.48公頃(127.46萬畝)。

其中,喬木林地52198.21公頃(78.30萬畝),占61.43%;灌木林地2917.44公頃(4.38萬畝),占3.43%;其他林地29854.83公頃(44.78萬畝),占35.14%。

(四)草地107570.74公頃(161.36萬畝)。

其中,天然牧草地103214.31公頃(154.82萬畝),占95.95%;人工牧草地12.91公頃(0.02萬畝),占0.01%,其他草地4343.52公頃(6.52萬畝),占4.04%。

(五)濕地8.43公頃(0.01萬畝)。

濕地是「三調」新增的一級地類,我縣濕地為內陸灘涂,全縣內陸灘涂8.43公頃(0.01萬畝)。

(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6471.26公頃(9.71萬畝)。

其中,建制鎮用地1120.71公頃(1.68萬畝),占17.32%;村莊用地4234.66公頃(6.35萬畝),占65.44%;採礦用地1044.75公頃(1.57萬畝),占16.14%;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71.14公頃(0.11萬畝),占1.10%。

(七)交通運輸用地3293.29公頃(4.94萬畝)。

其中,鐵路用地128.93公頃(0.19萬畝),占3.91%;公路用地590.94公頃(0.89萬畝),占17.94%;農村道路2573.29公頃(3.86萬畝),占78.14%;管道運輸用地0.13公頃(1.95畝),占0.01%。

(八)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729.06公頃(4.09萬畝)。

其中,河流水面2099.95公頃(3.15萬畝),占76.95%;水庫水面248.98公頃(0.37萬畝),占9.12%;坑塘水面206.96公頃(0.31萬畝),占7.58%;溝渠114.05公頃(0.17萬畝),占4.18%;水工建築用地59.12公頃(0.09萬畝),占2.17%。

(九)其他土地2321.69公頃(3.48萬畝)。

其中,設施農用地87.31公頃(0.13萬畝),占3.76%;田坎2058.95公頃(3.09萬畝),占88.68%;裸土地175.43公頃(0.26萬畝),占7.56%。

子長市三調數據是對全市土地利用狀況的全面清晰的調查,是真實準確的土地利用基礎數據。三調基礎數據共享使用,統一數據口徑,保證全市經濟發展和自然資源管理使用統一的數據平台,對全市經濟發展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義。將「三調」成果作為國土空間規劃和各類相關專項規劃的統一基數、統一底圖,推進我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根據三調數據成果,我市將嚴格落實耕地利用優先順序,保證耕地主要用於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糧食生產,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於糧食生產。合理確定新增建設用地規模,科學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將城鎮建設嚴格限定在開發邊界之內。積極盤活農村存量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