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復齋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六
存復齋文集 卷六 元 朱德潤 撰 景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明刊本
|
存復齋文集卷之六
元征東儒學提舉雎水朱徳潤澤民著
曽孫夏重編
賜進士湖廣按察使東吳項璁彥輝校正
譜傳
朱氏族譜傳序
昔周封曹末扵邾子孫去邑以朱為氏厯世既久源
長𣲖別支為百宗不可殫㝷其緒惟吾朱氏世系睢
陽宋朝議大夫兵部郎中贈司農少卿徳潤九世祖
也𥘉逺祖仁𮜿在唐咸亨中𨼆居於亳祖敬則累
官至正諌大夫兼史至十世祖漢賔事梁太祖
厯滋滑宋亳曹五州刺史贈太子少傅謚貞恵五季
艱難徏居睢陽宋景祐中九世祖貫積官至右司諫
進兵部郎中致仕偕杜祁公燕申睢陽爲五老㑹宋
人圖之七世祖喬年以子直講進郊社令六世
祖椿年入金爲國子校勘轉太常丞五世祖源潛𨼆
弗仕時金泰和中淮蔡擾攘四世祖直閣公子榮南
奔渡江年甫六嵗𥘉抵𤓰𡵯津舟人需渡錢無有因
爲竹篙拄墮江津俄而舟過丹陽公亦登焉舟人驚
訝問所以得渡公曰附舟拖來矣衆咸歎異同渡僧
𠃔謙因攜以詣呉郡守賈青青故慶暦相賈魏公之
孫也實與朱氏世𢍆乃俾托居扵史元長家及長好
讀書貧無以養時販繒自給寳慶𥘉為江州文學仕
止朝奉郎直祕閣此朱氏渡南之始傳也再傳而曽
祖大有仕止實録院撰三傳而祖應得仕止太學
正四傳而至考瓊朝𥘉授無錫縣學敎諭又調長
洲學諭即謂人曰吾家世儒冠自前代以來俱稱清
白今為學職而祿簿不贍豈將諸人乎遂𨼆居教
授不出専之睱至遺文小史隂陽卜筮之書靡不
周覧元統中卒扵家至徳潤凡五傳焉嗚呼禮以大
宗小宗之別著為大令而族屬之三再同堂者
則又盡扵緦麻然則大宗之家雖五世絶族者亦為
之齊衰三月則始祖者雖百世祀可也若夫嵗月之
悠久土地之遐隔仕止之異塗繆迷其宗族者有矣
今則以其在譜者緒其傳有銘誌者記其行事述為
小傳自少卿而下凡八人使吾朱氏之子若孫閱譜
而得其傳閱傳而知其行事庶乎嵗久之不忘而
有䏻聞風而作興者則亦朱氏之有人焉泰㝎元年
嵗甲子正月𥘉七日曽孫朱徳序
東陽桞貫填諱
髙祖諱貫字貫道世本毫人五季徙家遂為睢陽人
少警敏嘗讀書一覽不忘明道中登進士第積官
至右司諌進兵部郎中治平中贈司農少卿公愽學
有識度常上書言治道謂賢愚不當並処若賢者在
位則小人亦化為君子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上嘉
納之又言方今四方粗安然非謂太平也何則北有
強鄰西有叛虜數擾內地兵疲於外民竭扵內而廷
臣晏然自以為太平往年西師大舉州郡虗耗設有
乗弊而起雖善治者不䏻料其後也況秉樞�臣與
戚里同事忠勇之臣不得盡力邉隅此陛下所宜深
慮而明㫁也上奨諭之擢右司諌慶暦中將大用為
言者忌遂以兵部郎中𦤺仕退居睢陽偕祁公杜
衍司農卿畢世長禮部侍郎王渙駕部馮平為五老
㑹宋人形扵繪事歐陽公為之賦詩皇祐中卒年八
十九子喬年
八世祖喬年字公夀以䕃𥙷為太廟齋郎少英爽自
數上書言事為子監直講以毋憂結廬睢水村
躬耕五年倅劬骨立再起為郊社令卒年五十六子
椿年
七世祖椿年字崧之金天徳中海𨹧王南征盡有淮
蔡之地大定中公以選試義中格授子校勘文
字三年轉太常寺檢討因議封事不合乞㱕田裡十
年將有事南郊起復為太常丞上所撰郊祀禮書其
略曰人主事天所以崇報本也若幣帛犠牲儀衛音
樂過奢則煩民而瀆神𠩄費甚廣矣古者掃地而祭
蒲藁越席陶噐匏尊而䏻格神祈天者以盡誠敬故
也後世禮文滋多而誠敬甚闕蓋非報本之義也世
宗納之尋轉掌史判院事卒年七十三子源
六世祖源字昌本介潔不群嘗閉戶讀書數月不交
人事出謂人曰吾𠩄斈者古賢人事何暇與若軰言
稍出復閉戶如𥘉然少嬰疾金承安中卒年三十五
子子榮
五世祖子榮字公顯晚𭈹信庵少機警對人似不䏻
言金泰和中淮蔡擾攘公年甫六歲居人南奔至
揚子西津舟人需渡金無有因為竹篙拄墮江津俄
而舟抵丹陽公躍而登焉舟人驚訝問得渡意公徐
曰附柂來矣眾皆嗟異同渡僧𠃔謙竒之攜吳郡
守賈青得𭔃育於史元長家及長好讀書貧無以為
養時販繒自給寳慶𥘉詣行在所上書言時政授
政郎江州文學又言方今邉隅之臣常受制扵総領
官或不諳軍旅者畫之際成齟齬自今巳後朝
官雖帶総領亦須諳練軍事庻㡬調度合宜況邉庭
之上民情未浹險祖永知而易守臣此皆措置失
宜也書再上時相難之不報三年轉左蔵提轄進直
祕閣咸淳中因論事忤賈似道送大理寺問得祕書
家鉉翁力辨免然猶以㱕正人安置淮西至元十三
年江南㱕附公㱕卒扵吳年八十三子大有
曽祖大有字應之性嚴毅雖盛暑冠帶不裭景㝎中
㳺藝郷校赴部用黃甲免試授太學録録書言方今
川口襄陽淮陽三鎮糧草不而兵多疲弱宜遣㳂
邉州郡逓送糧草使持重之人深溝髙壘收丁壯為
守禦計設有北軍至堅壁不動則逺來之眾前進則
有後顧之慮退保則不䏻久𫝑自觧矣書上賈似道
以為切巳不報既而似道謂曰汝賈門壻也何言事
若此公荅曰某故賈魏公昌朝孫壻也由是似道益
銜之竟誣以事籍其家送大理寺問得祕書家鉉翁
力為之辨遂以㱕正人安置淮西至元十三年王師
駐維陽公即着青衫乗白馬詣軍前伯顔丞相以
為宋探馬俾引至前公具言似道悞國失信忮害忠
良故某得至此時平章尤公亦在因曰朱某宋名士
遂堅欲爵之公辭以仕宦非所𩓑但得正名義㱕田
廬𠯁矣南服既定丞相以尤平章至吳城凡宋所籍
朱某家産悉還之由是頗營業為𨼆居計晚愛內典
與阮登炳何䖏尹䓁結華嚴㑹大徳三年冬忽說梵
網曰予其逝矣熏沭危坐中宵合掌脫去年七十七
子應得
祖應得字仁仲聡敏有材幹事親至孝㝎省之暇議
論古今父子自為知巳咸淳庚午以上捨生㑹試授
祕書省檢閱文字再授太學正以父言三鎮事忤賈
似道安置淮西至元十三年江南㱕附後復吳中𨼆
居儒司以學校廢薦起提調學事改營廟學祀孔子
使〈諸先〉㳺詩邑子偉之學既成即復㱕𨼆𭄿之
在曰燭之寳巴之聲中牟之芻遇未遇彼何心㢤又
曰人生一夣水齊而汨火盡而傳天得也大徳五年
卒年五十四子瓊
老瓊字廷玉襁褓中隨父祖間𨵿淮椘得復㱕吳年
二十五儒司薦為無錫縣學敎諭又調長洲學諭嵗
餘謂人曰今世仕祿不𠯁養㢘將學而諸人乎抑
自營以資其生乎遂関門與諸生講授三十年不出
城府専之暇至百家子史隂陽卜筮之書靡不周
覽聞人有䏻學如不及窮老益堅至弗遑暇食遂與
世事日薄一室罄然陶噐琴書外無長物嵗久人持
去亦不較性踈坦毎㳺林泉佳処遇樵人牧子即與
忘情談咲終日清貧晏如也三山劉宗師贈𭈹明復
先生晚䆒易傳作先天後天八卦互屬之圖明動靜
𨼆顕屈伸之理占嵗時豐荒雨祥祲悉有徴驗至
順元年嵗庚午秋積雨後屋㟁崩忽謂徳潤曰明年
嵗在辛未幹金攴火火弗勝水民其災乎然吾大限
亦與嵗君併吾其弗攴矣曰來儆汝髙材博斈身之
勞也令聞廣譽忌之招也謙之曰人道𢙣而好
謙節之曰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凡人慾之過
者本扵奉養之厚也先王制其本以節之復天理也
然久扵其道者其惟恆乎以之身其惟復乎汝其
誌之吾家世儒冠先世渡江以來遭家多故不絶如
綫百年丘隴汝其保之汝毋兆在坐甲向庚前望有
水在艮之坤有剝復之象焉順而止之𠩄以觀象七
日來復利有攸往若順而守之其有復興者乎但隴
抱隂防隂險忌然吾擇之審矣宜弗踰此噫造物者
生我我亦與造物㳺耳葬祭之禮汝其勤之徳潤泣
拜曰敢不惟大人之言是聴至冬得寒疾明年春正
月卒年五十八
趙承旨䟦睢陽五老圖
五老遺象儀刑儼然觀之使人肅然起敬朱氏子孫
而䏻保之真盛事也吳興趙孟頫書
虞伯生學士䟦
歐陽公次韻謝借觀五老詩云脫遺軒冕就安間笑
傲丘園縦倒冠白髪憂民雖種種丹心許尚桓桓
鴻𡨋得路髙難慕松老無風韻自寒聞優㳺多唱
和新篇何惜𦘕圖看當時君子其敬愛想慕固巳如
此況二百數十年之後併得瞻拜五公遺象扵一日
豈勝幸𩓑乎想見其髙節盛徳㕘合扵治安極盛之
日三代之下不亦鮮乎卷尾諸公所䟦皆南渡名卿
賢大夫觀其書而思其人則有感慨係之者矣按䟦
語淳熈以前在畢氏紹熈以來在朱氏今㡬二百年
仍扵朱氏之曽孫徳潤見之信乎有徳者必有後也
歟泰㝎乙丑十月一日蜀郡虞集書
汶上曹元用馬祖常拜手敬觀
廣平程鉅夫拜觀
姚燧 馬喣 元明善
致和改元八月晦河東劉天台周仁榮宛
平曹鑑蠡吾鄧巨川同觀於吳福孫樂善齋
氷久之謹識
天暦巳巳清明日濟南韓鏞題於弼教堂
至順三年四月十二日宛丘趙期頥拜觀
至元六年後庚辰嵗西夏斡玉倫徒拜觀
至元七年後辛巳嵗春二月八日白野泰不華
觀於吳郡朱徳潤之集古齋
汴叚天祐敬題
朱氏故兵部郎中𦤺仕諱貫在五老中其次四㑹圖
時年八十八其孫後以金兵迫逐渡江僑居姑蘇今
曽孫徳潤復以藝文逰搢紳大夫間世澤之滋扵是
乎在東陽栁貫題
嘗讀睢陽五老詩喜遺像見光儀青雲事業俱休
謝白首衣冠各旄期喬木故家今尚在髙山景行有
餘思千秋萬古丹青在珎重仍孫為刻碑晉寧張翥
後學王守誠拜手
五老衣冠圖盛事丹青未數上煙典刑如在八九
十宴賞以來三百年珎重當時人物論風流在世子
孫慱悠悠㡬度東門市𦒿徳令人敬儼然俞焯拜題
睢陽五老並虗邪近代衣冠捴不如千載髙山存景
仰憶湓浦望匡廬湘人李祁書於范氏之義莊
嘗思拜觀五老圖象來吳中乃𫉬瞻拜扵朱公之孫
徳潤文房豈不榮幸㢤詩云㳤人君子其儀不忒其
儀不忒正是四杜夲敬題
右宋睢陽五老小象一卷當昭𨹧盛治之時人物不
減三代五老髙年雅望吿老燕居適同里閈遂為嘉
㑹圖而之以為衣冠盛事距今三百餘年儼然如
生𨹧谷變興獨吳中朱公之曽孫徳潤能寳蔵之徳
潤嘗以才學選為提學官時出此卷扵搢紳間因以
自勵予分省中吳𫉬拜觀焉扵乎文獻逺矣朱氏�
萬子孫其永保之番陽周伯竒敬書
右五老圖譜故宋楊誠齋范石湖諸名公題䟦
另有集卷不刻於此後學朱徳潤拜手敬書
存復齋文集卷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