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工農兵文藝方向的偉大勝利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實踐工農兵文藝方向的偉大勝利

——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二十九周年
人民解放軍瀋陽部隊某部 勇征
1971年5月22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光輝著作《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已經二十九周年了。正當全國億萬軍民響應黨的九屆二中全會號召,進行思想和政治路線方面的教育,無產階級文藝革命大步前進的時候,我們重新學習《講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毛主席在《講話》中指出:「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毛主席用這簡潔精闢的語言,在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個階級的世界觀之間,在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個階級的文學藝術之間,劃出了一條鮮明的分界線。

毛主席教導我們:「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為工農兵而創作,為工農兵所利用的。」閃耀着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光芒的革命樣板戲,縱情歌頌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豐功偉績,精心塑造了頂天立地的無產階級英雄典型,是實踐毛主席指出的文藝為工農兵服務方向的光輝成果。這些革命樣板戲,在社會主義文藝舞台和銀幕上大放異彩,在億萬工農兵群眾中得到了廣泛的普及,有力地推動着無產階級文藝革命波瀾壯闊地向前發展,鼓舞着工農兵群眾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

是地主資產階級所謂的「英雄」創造歷史,還是奴隸們創造歷史?這是真假馬克思主義在歷史觀上鬥爭的一個焦點。

馬克思、恩格斯早在一八四四年就提出了「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的偉大思想。列寧也指出:「世界所以有這種突飛猛進的發展,其基本原因是有成億成億的人卷進這個發展的洪流了。」毛主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革命的文藝,就是要揭示「歷史是人民創造的」這樣一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就是要歌頌創造歷史的真正主人工農兵,為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大造輿論,使廣大工農兵「認識自己的利益,並且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利益而奮鬥。」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除非是反革命文藝家,才有所謂人民是『天生愚蠢的』,革命群眾是『專制暴徒』之類的描寫。」

歷史上一切反動統治階級,無不吹噓自己是「天才」,是天生的「真命天子」,是凌駕於群眾之上的「聖人」。他們總是把人民群眾看作是「愚昧無知」的「群氓」,看作是被他們任意操縱的「馴服工具」。他們利用各種手段,也利用文藝的手段,同廣大的人民群眾拚命爭奪歷史主人的地位,以維持或復辟他們的反動統治。王明、劉少奇一類假馬克思主義的政治騙子,就曾吹捧為帝王將相歌功頌德的「傳統戲是介紹中國歷史經驗的,可以古為今用」,他們提出「在文學上,在一切藝術範圍內,應該強調『人的文學』……」。在階級社會裡,超階級的「人」從來是不存在的。王明、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鼓吹「人的文學」,實際上是鼓吹寫地主資產階級的「人」,他們竭力主張在文藝舞台上表現的,無非是帝王將相的榮祿史,才子佳人的戀愛史,地主資產階級的發家史。

毛主席在《講話》中尖銳地指出:「你是資產階級文藝家,你就不歌頌無產階級而歌頌資產階級;你是無產階級文藝家,你就不歌頌資產階級而歌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二者必居其一。」主張在文藝作品中歌頌超階級的「人」,完全是王明、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的騙術。

江青同志親自培育的革命樣板戲,區別於一切剝削階級的文藝,它以飽滿的革命激情,謳歌了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在偉大領袖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奪取政權、鞏固政權的光輝業績,鮮明、生動地表現了「歷史是人民創造的」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極大地鼓舞着革命人民推動歷史的前進。

吳清華為什麼受盡鞭笞奴役?喜兒為什麼橫遭迫害欺凌?小常寶為什麼女扮男裝充啞人?……革命樣板戲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封建地主階級、官僚資產階級對中國人民的殘酷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

有壓迫,就有反抗。面對兇狠殘暴的反動統治階級和侵略成性的帝國主義者,是象王明、劉少奇一類無恥叛徒那樣跪倒乞憐呢,還是揭竿而起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指出,階級鬥爭是「歷史的直接動力」和「現代社會變革的巨大槓桿」。革命樣板戲生動地展示了中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在偉大領袖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波瀾壯闊的階級鬥爭的宏偉畫卷。他們用槍桿子掀翻了椰林寨的地主莊園,橫掃了沙家浜的日寇偽軍,生擒了頑匪座山雕,殲滅了隆灘鬼子兵……。這一幕幕中國人民在民主革命時期勝利進行武裝鬥爭的壯麗場景,突出歌頌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偉大真理,並且指明:革命人民只要敢於拿起武器,堅持鬥爭,弱者可以戰勝強者;武裝鬥爭的道路,是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翻身解放的必由之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前進的動力,是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展開的階級鬥爭。

革命樣板戲還通過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活生生的階級鬥爭現實,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社會這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階級鬥爭的規律,熱情地歌頌了毛主席關於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偉大理論,歌頌了我們黨的基本路線,使廣大工農兵認識到:「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最後勝利,不但需要本國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努力,而且有待於世界革命的勝利,有待於在整個地球上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使整個人類都得到解放」,因而,必須在文武兩條戰線上堅持鬥爭,繼續革命,象方海珍那樣,「勝利中須保持頭腦清醒」,不忘「征途上處處有階級鬥爭」;象嚴偉才和他的戰友那樣,「對敵決不抱幻想,提高警惕緊握槍」,不斷鞏固和加強無產階級專政,全力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鬥爭。

「全憑着勞動人民一雙手,畫出了錦繡江南魚米鄉」,壯美秀麗的河山,是人民群眾辛勤勞動的成果;「紅旗指處烏雲散」,「消滅反動派改地換天」,歷史前進的車輪是階級鬥爭推動的。從小在生死線上受煎熬的解放軍戰士楊子榮,窮苦的生活幾十年的扳道工人李玉和,陽澄湖畔的沙家浜群眾,上海港的碼頭工人,戰鬥在敵人心臟的志願軍偵察排……,就是億萬人民群眾,創造了人間奇蹟,書寫着世界歷史。革命樣板戲通過藝術形象的強烈感染力,突出反映了當代無產階級的偉大革命鬥爭,捍衛了工農兵的歷史地位,體現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偉大思想,奏響了一曲曲歌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革命鬥爭的震天凱歌。

舞台上樹立哪個階級的代表人物,就傳播哪個階級的理想、願望、意志、主張,傳播哪個階級的世界觀。任何階級的文藝,都是通過塑造代表本階級利益的理想人物,宣傳本階級的世界觀,以達到按照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的目的。

古羅馬的奴隸主階級塑造他們遠征軍的「英雄」形象,中國封建統治階級塑造帝王將相的形象,十八世紀歐洲資產階級塑造野心勃勃的冒險家的形象,都是力圖表明人類歷史的道路是他們開拓出來的,力圖向人們灌輸腐朽糜爛的剝削階級思想意識,來配合他們手裡的槍桿子和印把子,對被壓迫的階級和人民實行殘酷的專政。

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恩格斯曾經熱切地期望文藝作品「歌頌倔強的、叱咤風雲的和革命的無產者」。毛主席在《合作化的帶頭人陳學孟》一文的按語中也指出:「在中國,這類英雄人物何止成千上萬,可惜文學家們還沒有去找他們……。」我們無產階級的文藝,就是要經過藝術概括,精心塑造無產階級的英雄典型,幫助群眾按照無產階級先鋒隊的面貌改造世界。

王明、劉少奇一類假馬克思主義的政治騙子,本來就是地主資產階級的孝子賢孫,他們極端害怕他們的老祖宗被趕下舞台,於是就拚命鼓吹什麼:「帝王將相也有智慧」,「中國歷史上大人物對於民族和社會的一切立德、立言、立功、為中國人服膺不忘的,都應以之充實文藝內容。」他們吹噓的什麼「智慧」,什麼「德」、「言」、「功」,就是剝削階級的血腥「事業」,以及為鞏固剝削階級反動統治服務的意識形態。他們的目的,就是拚命爭奪文藝陣地,妄圖依照他們地主資產階級的面目改造我們的黨,改造千百萬工農兵群眾。毛主席一針見血地戳穿了他們的險惡用心:「你們那一套是不行的,無產階級是不能遷就你們的,依了你們,實際上就是依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就有亡黨亡國的危險。只能依誰呢?只能依照無產階級先鋒隊的面貌改造黨,改造世界。」無產階級必須在上層建築其中包括在各個文化領域對資產階級實行全面的專政。

革命樣板戲成功地塑造了楊子榮、李玉和、郭建光、洪常青、方海珍等一批用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無產階級英雄典型。這些藝術作品中的無產階級英雄典型,是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傑出的代表。在他們的身上,集中地、突出地表現了作為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的人民群眾的崇高理想和優秀品德。革命樣板戲正是通過這些光芒四射的英雄典型,歌頌了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勝利,實踐了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這部光輝文獻中指出:「共產黨人可以用一句話把自己的理論概括起來:消滅私有制。」為公還是為私,這是無產階級世界觀同資產階級世界觀的根本區別。無私才能無畏,只有一心為公,才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為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優秀品德。楊子榮為了普天下勞動人民「美好的日子萬年長」,「越是艱險越向前」、「刀叢劍樹也要闖」。李玉和在日本法西斯劊子手鳩山的利誘和恫嚇面前巍然如山,為了「幾萬萬同胞脫苦難」,他「窮苦的生活幾十年」,以苦為榮;「粉身碎骨也心甘」,視死如歸。革命樣板戲塑造了一個個生為人民而戰鬥,死為人民而獻身的高大英雄形象,歌頌了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優秀品德,顯示了無產階級世界觀強大的戰鬥力和無限的生命力。

無產階級革命的最終目的,是要「在整個地球上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使整個人類都得到解放。」一個真正樹立了無產階級世界觀的革命者,必須具有為解放全人類奮鬥終身的徹底革命精神。「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無產階級自己」。這是革命現代舞劇《紅色娘子軍》中黨代表洪常青給吳清華上的極其重要的一課,也是革命樣板戲給我們上的極其重要的一課。楊子榮把掃平威虎山的具體戰鬥任務,和「願紅旗五洲四海齊招展」的宏偉理想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方海珍身在社會主義祖國的海港碼頭,耳聽五大洲的進軍號聲……。革命樣板戲通過展示工農兵英雄典型最美好的內心世界,傳播了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誓把剝削根子全拔掉」的戰鬥宣言。

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無產階級革命戰士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是指導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郭建光等十八名新四軍傷病員,在浪激水淹、藥盡糧缺的蘆盪里,用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駕馭戰爭,胸懷全局,堅守待命,英勇奮戰在水鄉。李玉和在白色恐怖中堅持地下鬥爭,以鮮血和生命執行和捍衛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自覺地為黨領導的武裝鬥爭服務。革命樣板戲謳歌了無產階級英雄典型無限忠於毛主席、無限忠於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優秀本色,謳歌了他們在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與天斗、與地斗、與階級敵人斗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樹立了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扭轉乾坤的豐功偉績。

革命樣板戲塑造了一個個具有無產階級世界觀的英雄典型,把剝削階級顛倒的歷史再顛倒過來,恢復了歷史的本來面目,粉碎了王明、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鼓吹的為剝削階級的「大人物」「立德、立言、立功」的一派胡說。 在毛主席文藝思想的光輝照耀下,江青同志精心培育的一個個革命樣板戲,象一簇簇戰地黃花,盛開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前進道路上;象一面面火紅戰旗,迎風招展在世界人民的偉大革命風暴之中。革命樣板戲激勵着億萬工農兵,高舉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偉大紅旗,為埋葬帝、修、反而戰,為人類的徹底解放而戰!

讓我們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去奪取更大的勝利!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