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宣宗成皇帝實錄/卷2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宣宗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成皇帝實錄卷二百二十三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體仁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管理戶部事務上書房總師傅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管順天府府尹事務隨帶加五級紀錄十八次臣賈楨總裁官經筵講官吏部尚書鑲藍旗漢軍都統管理新營房城內官房大臣稽察內七倉大臣稽察會同四譯館事務加一級隨帶加六級軍功加三級紀錄五次臣花沙納經筵講官文淵閣提舉閣事兵部尚書總管內務府大臣鑲白旗滿洲都統稽察內七倉大臣管理宗人府銀庫左翼幼官學寧壽宮圓明園等處精捷營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造辦處事務隨帶加十八級臣阿靈阿副總裁官經筵講官兵部尚書隨帶加六級紀錄二十次臣周祖培等奉敕修

  

道光十二年。壬辰。冬十月。癸卯朔。享太廟。上親詣行禮。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裕陵。昌陵。  

○遣官祭孝穆皇后殯宮。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寢。  

○頒道十三年時憲書。  

○甲辰。上幸圓明園。  

○詣綺春園問皇太后安。  

○緩徵山東東阿、東平陽穀、菏澤、城武定陶、鉅野、鄆城、濮、觀城、嘉祥、曹、滕、聊城、鄒平章邱、朝城、夏津、十八州縣暨東昌、臨清、濟寧、三衛被水被旱村莊新舊正雜額賦。  

○乙巳。諭內閣、前據張井奏、節交霜降。黃運兩河並堰盱二廳埽石各工。搶修防守。一律穩固。水勢消落等語。本年黃河來源較旺。疊次長水。較上年大至五六七尺不等。現在節逾霜降一月有餘。水勢消落。其龍窩汛決口。系桃源縣奸民陳端等盜穵所致。咎在疏於防範。而黃水並未淤湖。自吳城七堡以下、至海口刷深四五尺。此皆仰賴河神默佑。朕心益深寅感。著發去大藏香十炷。交張井虔詣河神廟。代朕敬謹祀謝。用答神庥。  

○又諭、陶澍奏、兩淮各口岸銷鹽缺額。上年江南江西水災。民商交困。河南亦因商運久懸。仍前缺銷。尚非督銷不力等語。所有江西監道及江南河南各州縣、道光十一年銷鹽考核均免開揭議處。至本年淮北改行票鹽其滯岸自七月至閏九月初。已請運十五萬引。較原額多逾半倍。現系初次試行。將來考核缺溢。未便照商運舊例辦理。著俟試行一二年後。察看情形。酌議具奏。以歸核實。  

○又諭、降調按察使以道員用之慶林。於辦理猺匪案內。吏部議降二級調用。當降旨交盧坤檢查文卷。將該員前後稟辦情形。據實具奏茲據奏稱、該員於二月內。經李鴻賓委赴連州。自三月至五月。節次具稟。並未將如何難辦情形。切實聲明。而李鴻賓批示各稟。本無專主招撫之見。該員亦未稟商如何招撫、及奉有諭帖等語。此案辦理不善。李鴻賓固咎無可辭。該員於起事之先。即派赴軍營。乃未能將切實情形。稟詳籌辦。以致曠日持久。老師糜餉。實屬畏葸無能。部議尚覺輕縱。著改為降四級調用。不准抵銷。以示懲儆。  

○又諭、本日據盧坤由驛馳奏、韶州府曲江乳源兩縣土盜。勾結猺匪。出掠滋事。道府督屬帶兵殲捦多名。地方肅清一摺。本年七八月間。連猺未靖。鎮兵多經抽調防剿。曲江縣土盜周癙□□裡頭等、潛入猺山。勾結猺匪。乘機搶掠。該道楊殿邦督屬捕獲三十餘名。復捐廉雇練鄉勇千餘名。親駐曲江縣適中之桂頭鄉。飭署知府汪忠增由乳源進兵。使該匪首尾牽制。並籌給經費銀二千兩。募良猺趙得學、並精壯鄉勇五十名。從僻路直撲大廖坑。督率知縣侯之翰、署乳源縣謝嵩齡、帶領兵勇良猺。負木囊土、架梁填路而入。該匪放槍擲石滾木。抵死抗拒。曲江兵勇用炮轟擊。乳源官兵由後擁進。腹背夾攻。槍斃數十名。生獲逸盜鄧復辛等、猺匪趙連復等、三十餘名。余匪四竄。投崖落澗無算。千總楊愈將、試用從九品馬長庚等、率兵勇直入大廖坑水長坑。摉獲鳥槍刀械。獲取衣糧。分犒兵勇。將匪巢焚毀。割取首級七十一顆。提出猺匪盤雲錢。土盜陳考淐等辦認。有大廖猺目趙潰選、及其子趙得流。其餘趙石養等、皆大廖水長兩坑著名猺匪。及潛匿土盜。曲江鄉勇鍾國富等、猺目盤安良等、各在山內摉獲盜首鄧添一、周癙□□裡頭即周牛仔。所辦甚好。被傷兵丁三名。鄉勇四名。良猺三名。縣役一名。著該督查明咨部賞恤。中塋坑匪首盤得復等、尚竄山內。鎮標右營都司劉際昌、並該府縣分路摉拏。乳源鄉勇林文聰、鍾幅遠於丹竹坑遇猺匪兩人。奮勇前追。被旁出猺匪六人。放槍拒傷。都司劉際昌督兵接應。將猺匪七人打斃。生捦猺匪趙有安。訊出槍斃各匪姓名。該兩縣續獲猺匪盜匪趙老四等十九名。都司劉際昌、署曲江縣侯之翰、獲中塋坑首夥猺匪盤得復等五名、並垂斃猺匪趙有明。乳源縣役協獲逸猺趙端養、趙潰彩、二名。計先後殲斃捦獲各犯一百四十六名。猺山匪類廓清。該道等不動聲色。辦理妥速。兵勇俱著撤回歸伍歸農。懸崖邃谷。恐有漏逸。著該督懸賞曉示。俾人自為捕。不得擾及良懦。此案人犯眾多。無庸解赴連州。著盧坤於赴省時、取道韶州審辦。出力文武員弁。據實保奏。候朕施恩。毋稍冒濫。  

○諭軍機大臣等、前據禧恩等奏、拜摺後即率同司員起程回京。禧恩現丁母憂。該尚書勤勞王事。不遑將母。聞訃自必星奔前進。著即到家守制。料理喪務。以盡人子之情。瑚松額著來京覆命。將此各諭令知之。  

○命戶部尚書禧恩、毋庸管鑾儀衛事。以御前侍衛載銓、為鑾儀衛掌衛事大臣。  

○禮部左侍郎鑲黃旗滿洲副都統舒英、因病解任。轉禮部右侍郎色克精額、為左侍郎。以內閣學士文慶、署禮部右侍郎。調正紅旗蒙古副都統恩銘、為鑲黃旗滿洲副都統。以前鋒參領善英、為正紅旗蒙古副都統。  

○調雲南鶴麗鎮總兵官馬金魁、為直隸正定鎮總兵官。正定鎮總兵官榮玉材、為鶴麗鎮總兵官。  

○蠲緩兩淮富安、安豐、梁垛、東台、何垛、丁溪、草堰、劉莊、伍祐、新興、廟灣、板浦、中正、臨興、十四場被水被旱村莊新舊額賦有差。賑板浦、中正、臨興、三場灶戶。並給一月口糧。  

○蠲緩安徽五河、宿、靈壁、鳳台、鳳陽、懷遠、泗、壽、建德、東流、望江、太湖、青陽、涇、寧國、太平、懷寧、桐城、潛山、貴池、銅陵、當塗、繁昌、定遠、盱眙、天長和、巢、毫、南陵、合肥、阜陽、穎上、霍邱、太和、宿松、蕪湖、無為、廬江、三十九州縣並屯坐各衛被水被旱村莊新舊額賦有差。賑五河縣軍民。給五河、宿、靈壁、鳳台、鳳陽、懷遠、泗、壽、建德、東流、望江、十一州縣並屯坐各衛軍民一月口糧。  

○丙午。諭內閣、吏兵兩部奏、議處山東失察尹老須案內從犯之各地方官。分別降調降留罰俸。各該員於蕭滋等隨同習教。未能先事覺察。固有應得之咎。惟尹老須於乾隆六十年。在該縣學習離卦教。煽惑多人。黨羽多籍隸本省。直隸地方官毫無聞見。以致蔓延。其咎較重。是以前經降旨。概予降革示懲至山東從犯蕭滋、孫老書、劉述現、閻老志、曲塘等、起於近年。不過惑於禍福。隨同習教。尚無謀為不軌情事。若使尹老須早經破案。該犯等或不至為其所愚。山東失察各官。與直隸一律懲處。轉不足以昭平允。所有失察習教從犯孫老書等之歷任署任臨清州知州張光熙、周履端、張廷模、周林、徐紹薪、楊嗣曾、汪汝弼、葉肇楠、馮春暉、王鎮、陶鎔等十一員。失察從犯劉述現等之歷任署任夏津縣知縣陳廷鎮、王令份、馬振玉、宗殿揚、楊廷桂、葉泰階、貴格、任士謙、喻貴忠、方熙、潘觀寶、程志堅、覺羅增齡、汪封渭、鄒景興、章寶綸即章熲、胡慶元張鍾珽等十八員。失察從犯蕭滋等之歷任署任清平縣知縣伍靈阿、李孟皋、王士銘、粟作貢、方傳榮、鄭澐、姚學淳、張廷鏡、戚澤溥、王仲清、王秋元、陶鎔、王發越等十三員。失察從犯閻老志等之歷任署任冠縣知縣汪星橋、朱溶、王殊渥、李文耕、李象溥、王楷、興謙、楊紀堂、程輔辰、張恪、王懷曾、嵩山、陳星景、楊麟生、音德等十五員。失察從犯曲塘之歷任署任高唐州知州汪星橋、孫良炳、翟笏、周雲鳳、王元輔、李應曾、彭應煦、周貽綸、吳璋、蕭榘、普恆、鄭澐、崔<?土貢>、邵元章、俞觀堉等十五員。部議降二級調用。俱著加恩改為降三級留任。鄭澐、部議共降四級調用。著加恩改為降五級留任。張光熙、周履端、周林、徐紹薪、汪汝弼、宗殿揚、楊廷桂、喻貴忠、潘觀寶、程志堅、伍靈阿、王士銘、粟作貢、姚學淳、戚澤溥、朱溶、興謙、李應曾、均經另案革職、俱著註冊。失察所屬從犯之歷任署任臨清州知州葉肇楠、馮春暉、王鎮、陶鎔、覺羅增齡等五員。歷任署任東昌府知府李文耕、劉煜、王殊渥、馮春暉等四員。俱著照部議降一級留任。歷任署任濟東泰武臨道惠吉、何天衢、鍾祥、恩特亨額、王殊渥、靳會昌、楊惠元等七員。俱著照部議罰俸一年曆任署任山東按察使石韞玉、丁楷朱錫爵、德啟、童槐、琦善、福珠隆阿、何天衢、盧元偉、訥爾經額、賀長齡、韓文綺、劉斯嵋、梁章鉅、恩特亨額、鍾祥、李文耕、趙盛奎、靳會昌等十九員。歷任署任山東布政使石韞玉、丁楷、朱錫爵、慶保、慶炆、福珠隆阿、徐炘、琦善、程祖洛、盧元偉、朱桂楨、訥爾經額、韓文綺、梁章鉅、鍾祥、賀長齡、李文耕、劉斯嵋等十八員。俱著照部議罰俸九個月。朱錫爵、慶炆、盧元偉、均經另案革職。俱著註冊。以上降留罰俸各員。俱不准抵銷。  

○又諭、陶澍著加恩改為降四級留任。林則徐改為降五級留任。此案穵堤要犯。非尋常案犯可比。迄今兩月有餘。首犯未獲。捕務廢弛已極。該督等務即密速查拏。儻日久無獲。定將該督等從重治罪不貸。  

○又諭、奕顥等奏、審明占種地畝。聚眾抗傳。分別定擬一摺。牛莊防禦鍾音、與遼陽城守尉宗室明琇、奉委查辦地畝。未能查出私開情弊。實屬勘辦不實。該署將軍等僅請將鍾音交部查議。未免過輕。明琇復於緝拏程明貴時。轉令法林開導投案。亦屬錯誤。鍾音、明琇、俱著交部議處。  

○給奉天錦州府被旱被蟲旗民一月口糧。  

○丁未。諭內閣、武忠額等奏、同知辦案專擅。請解任提審一摺。多倫諾爾同知萬保、承審回犯穆全等案。捏稱專委。不與該旗理刑官雙福等會辦。實屬違例妄為。又承審吳來慶等三案。並不悉心研鞫。固執己見。出入人罪。將應行會畫之案。均不與旗員畫行。擅自擬報。更屬剛愎自用。萬保著解任。即飭口北道委員將各案犯證卷宗、及刑仵差役幕友代書人等、一併提集。解交武忠額等秉公嚴訊。多倫諾爾同知。著直隸總督遴員署理。  

○又諭、順義縣知縣朱希賢、於平糶重務。並不赴廠監視。輒假手門丁書吏。所領升斗。既不敷用。不再請領。竟自私造。已屬辦理不善。迨事後聞知夜糶米豆。又不立時究辦。意存回護。復失察丁吏舞弊得贓。其咎較重。著交部嚴加議處。  

○諭軍機大臣等、據御史周彥奏、票鹽之法。與場灶起徵。名異實同。場灶起徵。利於私而不利於商。給票行鹽。利於梟而不利於國。其可慮有三等語。著穆彰阿、陶澍、將現在淮北鹽務情形、及該御史所列各條。詳加審度。該御史既言有三可慮。又雲利多害少。即移其法於淮南。豈非自相矛盾。現在試行尚未定局。須通盤籌畫。總期有利無弊。不可以目前而忘久遠。因鹽務而累及地方也。該御史摺著鈔給閱看。將此各諭令知之。  

○又諭、本日據張井奏、尚書穆彰阿已起程北上。陶澍因武闈在即。趕緊回省等語。昨降旨令穆彰阿折回清江浦。俟拏獲首犯陳端辦結後。再行回京。陶澍一面飭屬嚴拏陳端等交穆彰阿審辦。一面趕緊辦理武闈事務。揭曉後仍即赴清江浦。會同審訊可也。將此諭令知之。  

○又諭、前據穆彰阿奏、閏九月二十二日拜摺後。率同司員起程回京。當經降旨令穆彰阿無論行抵何處。迅即折回清江浦。會同陶澍將要犯陳端等務獲審辦。本日據張井奏、陶澍因武闈在即。趕緊回省。已降旨令陶澍。武闈事竣。仍即回清江浦。此案首犯陳端等如已獲案。陶澍武闈未竣。穆彰阿即先提該犯等、督率司員審辦具奏。將此諭令知之。  

○又諭、前降旨令訥爾經額於到任後。即赴湖南衡州。辦理善後事宜。茲據奏稱、湖南善後章程。業經擬定入奏。似無急需應辦要件。而湖北現當請帑賑恤。武昌、漢陽、荊州、襄陽、德安、安陸、各府屬十五州縣潰堤。計共三千餘丈。尚未堵合。請先將賑恤堵築兩事。籌辦妥協。即於查閱湖南營伍之便。前往衡州等語。已批令依議行矣。著訥爾經額將該省應辦事宜。會同該撫酌籌妥辦。將來前赴湖南時。一面奏聞。一面起程前往。將此諭令知之。  

○命工部尚書朱士彥、戶部左侍郎敬徵、馳往江南查辦事件。  

○以都察院左都御史白鎔、署工部尚書。吏部右侍郎桂輪、署戶部左侍郎。貝勒奕繪、署管理欽天監事。  

○裁馬蘭鎮標左右兩營經制外委二員。馬兵二十四名。守兵五十六名。從總兵官特發額請也。  

○浚江蘇桃南北下汛、外南北上汛河道。從總督陶澍等請也。  

○戊申。上詣安佑宮行禮。  

○諭內閣、琦善奏、遵旨查明據實覆奏。並自請交議一摺。前據刑部覆奏、御史金應麟參奏直隸州縣漏開處分。當降旨將王仲槐等三員職名因何開送遺漏。王仲槐在該部呈遞各情。是否捏飾。交該督查明回奏。茲據奏稱、尹老須匿名揭帖一案。李德立、張學詩、系專委查辦之員。辛文沚、徐寅第、系承審及審轉之員。應行開參。王仲槐、熊光禧、均未會稿會行。王仲槐並未會印。查系臬司委審牌文。保定府漏未轉行到縣。王仲槐無從會審。惟尹老須之戚趙桂蘭、經臬司札飭王仲槐查傳到案。並查尹老須換銀下落。亦未飭令訊供。至首府案件繁多。熊光禧系試用人員。尹老須到案之初。曾代首府訊供一次。其如何成招定讞。無從主持。亦非該督與臬司所專委。又威縣知縣曹謹、系李德立前赴清河查辦邪教。帶往彈壓摉查。並未隨同訊供。亦未會銜具稟。該督將該三員逐細核查。實無承審及查辦確據。是以未經一併奏參。王仲槐在部呈遞各情。尚無捏飾。該督於查辦習教重案。已開參數十員。於王仲槐等三員。自無所用其回護。惟前次具奏時。未將所以未經開參之故。詳晰聲明。究屬疏漏。琦善著交部議處。前任保定府知府辛文沚、於臬司委審牌文。漏未轉行。亦有應得處分。業因此案從重革職。著毋庸議。  

○又諭、蘇成額等奏、回空漕船。渡黃完竣一摺。本年回空漕船。業經全數渡黃。該漕督等派委員弁。分段催趲。可期及早歸次。至來年新漕。必須迅速兌開。趁黃水未漲之前完渡。著有漕各督撫、督飭各糧道早兌早開。總令於四月初十日以前。全數趲至清江。剋期抵壩渡黃。無許稍有延誤。將此通諭知之。  

○賞福建督糧道富兆、副都統銜。署正白旗漢軍副都統。  

○命陝甘總督楊遇春、撥銀一十九萬八千三百二十六兩有奇。解往葉爾羌、巴爾楚克、和闐、喀什噶爾、英吉沙爾、備道光十三年經費。並命嗣後各城常年應需經費。仍歸各城大臣自行奏撥。  

○蠲緩直隸吳橋、東光、通、固安、懷柔、密雲、平谷、安肅、新城、大名、保安、蔚、宣化、龍門、懷來、延慶、赤城、十七州縣被水被雹村莊新舊正雜額賦有差。賑吳橋、東光、二縣災民。  

○己酉。上詣綺春園問皇太后安。  

○諭內閣、昨壁昌因皇太后萬壽。恭遞賀摺。並遞請朕安摺。理應早日計算程途。照常驛遞。何得擅發四百里。實屬糊塗冒昧。不知緩急。著交部議處。尋議上。得旨、壁昌著降一級調用。不准抵銷。該員系新疆大臣。著暫停開缺。俟事竣回京。該部再行具奏請旨。  

○又諭、吳邦慶奏、濟城以南湖河工程情形一摺。本年東省運河。水勢浩大。及微山湖異漲。該河督奏明啟放藺壩。以資分洩。茲據奏稱親往查勘。泇河廳屬之滕嶧二汛、臨湖土石堤工蟄塌各段。經運河道分別鑲護。均屬合宜。惟湖河水勢。尚在內外相平。湖堤之在水中蟄陷者。既難得其底里。恐此後水消。殘塌尤甚。已令該道飭廳多購秸石。以備擇要修工之用。又運河廳屬之魚臺汛兩岸纖道。多在水中。浸泡日久。殘塌亦多。先將平水漫水、堤身壁立、基址尚存者。設法通纖。俟堤頂涸露。審擇估辦等語。所有該二廳已辦未辦各工。著該河督迅速勘估。擇要興修。毋誤來年重運。此項工程。務須撙節估辦。勿任浮冒。  

○諭軍機大臣等、昨據耆英等奏、盛京禮部未將冬至承祭三陵職名開送。無憑具題。當即降旨、著太常寺查照向例應開各職名。開單具奏。現在朕派出奉恩將軍富松阿、依力布、吉泰、三員。屆期分詣永陵。福陵。昭陵。敬謹致祭。如三人內別有事故。即將那當阿景年、另派承祭。冬至大祀。典禮攸關。斷不可有遲誤。向例開列承祭職名。於祀前四十日。咨送太常寺具題。系盛京禮部之事。此次因何漏送。及由何處遲延。著奕顥等詳細查明具奏。將此由四百里諭令知之。  

○以東河防汛出力。予道員張坦等議敘加銜升補有差。  

○予故喀爾喀扎薩克圖汗部落鎮國公蘊端達什祭如例。  

○旌表守正被戕四川眉州民陳其照孫媳王氏。  

○庚戌。添制涼州營馬兵鳥槍二百杆。莊浪營一百杆。從副都統壽昌等請也。  

○辛亥。上奉皇太后幸同樂園。進膳。賜內廷王大臣食。  

○命禮部尚書耆英、恭修泰陵寶城工程。  

○命吏部尚書潘世恩、教習庶吉士。  

○以修建葉爾羌城垣衙署兵房完竣。副將任貴邦等下部優敘。賞伯克毛拉黑孜滿花翎。伊斯拉木等藍翎。余加銜升補有差。  

○壬子。皇太后聖壽節。遣官祭太廟後殿。奉先殿。上詣綺春園。率王公大臣官員行慶賀禮。奉皇太后幸同樂園。進膳。賜內廷王大臣食。  

○命乍浦副都統哈興阿來京。調荊州右翼副都統成順、為乍浦副都統。正紅旗蒙古副都統善英、為荊州右翼副都統。  

○以杭州乍浦兩處軍政年逾六十官十九員精力未衰。命留任。  

○癸丑。以署正白旗漢軍副都統富兆、為正紅旗蒙古副都統。  

○甲寅。諭軍機大臣等、前據祁<?土貢>奏、廣西芳林渡追捕逆猺盤均華等戰功。保全頗大。當降旨令該督於到任後。會同祁<?土貢>將出力文武各員詳查保奏。此時自已接奉諭旨。著盧坤迅速核實具奏。候旨施恩。至廣東錢糧較多。布政使吉恆、年近六旬。平日辦事。精神是否周到。按察使楊振麟、雖在廣東多年。而臬司甫於今春接印。該省獄訟滋多。命盜案件尤鉅。該臬司是否勝任。此時盧坤兼署巡撫。若兩司不能得力。更覺棘手。著盧坤留心察看。據實覆奏。毋稍瞻徇。將此諭令知之。  

○又諭、廣西按察使多容安、朕召對時時其人似老成。惟聞辦事姑息軟弱。不能振作。伊到任將及一年。祁<?土貢>諒所深悉。盧坤甫經到任。更無所用其回護。著留心察看。能否勝任。據實覆奏。毋稍徇隱。將此各諭令知之。  

○山東巡撫鍾祥奏報到任謝恩。得旨、一切政務。業經面諭。實心實力而行可也。汝在東省服官有年。故識故交。必有其人。今既授以巡撫重任。一概皆當屏除。所謂在官言官。各揚其職。斷不可遲疑瞻顧。誤公事而汝亦有損。慎之戒之。  

○乙卯。諭內閣、前壁昌奏、請將喀什噶爾等處班滿撤回防兵。酌給鹽菜口糧。並西五城換防官兵。作為三年班滿。當交戶兵二部速議具奏。茲據該部查明此次班滿撤回之喀什噶爾、英吉沙爾、舊額防兵。自道光七年。調赴征剿善後。就近留防。在戍多年。情形不無拮据。且隨同守城打仗。著有微勞。與尋常換防不同。該官兵等鹽菜口糧。著加恩自肅州以西。按軍營例支給。肅州以東。俱照凱撤之例辦理。嗣後換防各兵。並此外各城非徵兵留防者。不得援以為例。至喀什噶爾、英吉沙爾防兵。前經改為三年班滿更換。其葉爾羌、和闐、舊額防兵。若仍定以五年。未免向隅。且巴爾楚克一城初設。地方瘠苦。調度不免有所趨避。所有西五城換防官兵。著一律作為三年班次。以歸畫一。  

○以盛京兵部侍郎德興、兼署戶部侍郎。  

○以江寧京口兩處軍政年逾六十官十七員精力未衰。命留任。  

○丙辰。諭內閣、貴慶等奏、整頓倉務一摺。各倉額設巡邏弁兵。原以嚴防竊匪。嘉慶年間。劉彬士曾任巡倉御史。奏定章程。責成管旗大臣。派員實力點查。毋許短少雇替。其失察倉米被竊之監督。亦經吏部按照次數。遞加處分。定例綦嚴。自應各知儆惕。乃日久生懈。現在步軍統領衙門拏獲竊匪。復有偷竊倉米之事。似此因循玩忽。不可不嚴行整頓。嗣後著城內巡倉旗分。暨城外巡倉營汛。僉派妥員。督率該班兵丁實力巡邏。毋得視為具文。如有倉米被竊。該部務將被竊月日訊明。傳問該班弁兵是否知情。仍治以疏防之罪。失察之該監督。按照次數。遞加議處。並著查倉御史不時巡察。倉場侍郎一體稽查。毋稍疏懈。  

○又諭、貴慶等奏、查勘護城河。請仍照歲挑辦理。河沿石岸等處。請飭部估修一摺。前以朝陽門迤南至東便門河道。系大通橋承管。每年例應挑穵。上游既挑。恐下游不能通暢。降旨交倉場侍郎察看。茲據勘明各處城河。均未興工。此處亦無庸大加挑浚。請仍照年例辦理。著照所請、准領歲挑銀六百兩。責成大通橋監督、督率車戶。雇募妥人。盡心辦理。務使挑穵足供一年之運。其自朝陽門至大通橋護城河東岸一帶。石塊坍卸十分之四五。侵占河面。必應撈砌。又掣解廳以左。石岸均已坍裂。亦應亟修。著工部即行勘估。奏明興修。  

○丁巳。試中式武舉張金華等七十三人於太和殿前。  

○馬蘭鎮總兵官特登額奏、巡查後龍風水情形。得旨、東陵竊木偷牲之案。層見迭出。不可因業已親查。概置度外。尤當刻刻留心。密行查訪。不准稍有懈怠。勉之。  

○以密雲等六處軍政年逾六十官十五員、吉林六員、精力未衰。命留任。  

○蠲緩江蘇桃源、海、山陽、清河、銅山、蕭、沭陽、句容、江浦、六合、武進、丹徒、丹陽、全壇、溧陽、阜寧、安東、鹽城、高郵、泰、東台、江都、甘泉、儀徵、興化、寶應、豐、沛、碭山、邳、宿遷、睢寧、鎮洋、贛榆、長洲、元和、吳、吳江、震澤、常熟、昭文、崑山、新陽、華亭、奉賢、婁、金山、上海、南匯、青浦、川沙、宜興、荊溪、靖江、太倉、五十五廳州縣暨太河、徐州、淮安、揚州、蘇州、太倉、鎮海、金山、八衛被水被旱村莊新舊額賦有差。賑桃源、海、二州縣及大河衛軍民。並給桃源、海、沭陽、三州縣及大河衛軍民一月口糧。  

○緩徵福建長樂、福清、二縣被水村莊額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