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宣宗成皇帝實錄/卷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宣宗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成皇帝實錄卷二十六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體仁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管理戶部事務上書房總師傅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管順天府府尹事務隨帶加五級紀錄十八次臣賈楨總裁官經筵講官吏部尚書鑲藍旗漢軍都統管理新營房城內官房大臣稽察內七倉大臣稽察會同四譯館事務加一級隨帶加六級軍功加三級紀錄五次臣花沙納經筵講官文淵閣提舉閣事兵部尚書總管內務府大臣鑲白旗滿洲都統稽察內七倉大臣管理宗人府銀庫左翼幼官學寧壽宮圓明園等處精捷營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造辦處事務隨帶加十八級臣阿靈阿副總裁官經筵講官兵部尚書隨帶加六級紀錄二十次臣周祖培等奉敕修

  

道光元年。辛巳。十一月。戊申朔。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諭內閣、本年尚在皇考仁宗睿皇帝二十七個月之內。一切筵宴典禮。皆不舉行。所有本年年班應來之東三省將軍、副都統、城守尉、總管、盛京五部侍郎、暨各省城將軍、都統、副都統、城守尉、熱河總管等。均毋庸來京陛見。俟明年年班。再行輪班陛見。  

○又諭、戶部議覆、延豐奏請減運賠課、清厘庫款一摺。淮鹽引課壅滯。節經加恩調劑。該鹽政以淮南商人藉資輸課。積引愈多。復懇請量為變通。著照部議、准其將辛巳壬午癸未三綱、淮南綱食引目。減半行運。仍按十分完課。奏銷期限。自壬午十月起。扣至甲申二月。復歸舊制。其分綱帶交之武陟儀封捐款等項。除庚辰初限已完外。余俱推展三年。自甲申綱起。分二十三限。按續帶交。至淮北未完底馬、及收買場鹽水腳銀一百八十萬兩。本係由淮南庫存雜款內墊借。現在北商未能歸還。而南商又有應解各款。亦著准其暫行劃扣。該鹽政即嚴督南商、將劃扣銀兩、同欠解節年匣費息銀。俱自甲申綱起。勒限五年。首先歸款。北商自辛巳年起。分綱所繳銀兩。亦令依限歸還。嗣後運庫錢糧支解。務當各清各款。不得任意通融。其辛巳等三綱、一應雜款利銀。著該鹽政分別應緩應解款目。及各案帑本銀數、並戊寅一綱、分年帶完課款。一併詳晰查明。逐一聲覆。再行核辦。  

○署閩浙總督福建巡撫顏檢奏、拏獲在洋疊劫、拒捕傷兵、及接贓服役、尚未行劫各犯。審明分別定擬。得旨、閩省洋面。雖無巨盜行劫。然土盜出沒。頗為行旅之害。即如此次拏獲蔡潮等犯。按律辦理。甚屬認真。嗣後務須隨時督飭所屬、嚴密查辦。毋稍疏懈。以致釀成巨案。特諭慶保顏檢知之。  

○己酉。諭軍機大臣等、孫玉庭等會奏、江廣代造直隸剝船。請改運木料一摺。直隸北河剝船。原議江廣二省造送。至十年拆造。則歸直隸辦理。嗣於嘉慶十年拆造時。經直隸省奏准、仍由江廣代辦。今據孫玉庭陳若霖等會籌、以江廣代造此項剝船。成造既多貼賠。駕運尤滋煩費。請仍歸直隸成造。其應需木料。由直隸豫計下屆排造年分。按應造船數、核定何項木料板片、長徑丈尺。先期咨會江西湖廣購辦運交。並由江廣各雇熟諳工匠十餘名。交委員帶往。以為教習直隸工匠之用。此項剝船由江廣成造。不特賠累滋多。且經涉江湖。運送北來。中途多有損壞。自不如運木就直成造之較可經久。惟北方工匠。雖有江廣教習。是否即能成造如式。其應修船隻。將可緩拆造者扣留。商捐之費。能否稍從節省。著方受疇詳核請形。據實具奏。候旨飭遵。孫玉庭等原摺。著鈔寄閱看。將此諭令知之。  

○山東巡撫琦善奏、請留調任濟東道陸言。得旨、所奏自屬確當。並無虛飾。然朕用人自有銓衡。難從所請。又奏、全省庶務殷繁。勢不得不藉資道府以為指臂之助。批、官有等差。必要看得真。認得透。斷不可盡委於人也。又奏、查濟東道駐劄省會。與兩司相助為理。而豫省糧道。與江浙糧道。情形難易不同。較之濟東道分轄四十六州縣。繁簡更屬迥別。批、俱朕所知。又奏、該道陸言、自署臬篆以來。事事認真辦理。批、不如是。亦不擢用矣。  

○賞順天等省鄉試年老諸生劉遇恩等二十五名舉人副榜有差。  

○浚安徽鳳陽縣新橋河。從協辦大學士總督孫玉庭請也。  

○准大通橋車戶承買現到牛莊黑豆七千二百石。余俟續到找撥。以資津貼。  

○庚戌。諭軍機大臣等、閩縣知縣鄧傳安、同安縣知縣李振青、惠安縣知縣姚觀、仙遊縣知縣杜紹祁、以上四員。朕訪得官聲頗好。著慶保、顏檢、悉心察看。如果有出色之處。參酌人地。出具切實考語。以次題請升用。若不確當。亦應據實奏聞。慎勿含混將就。有乖朕用人之本意也。將此諭令知之。  

○辛亥。吏部奏、雲貴總督史致光、請將服闋開復同知色克精阿、即由該省起復。留滇差委。核與定例未符。應一併交部議處。得旨、雲南開復同知色克精阿、前經史致光等奏、請留滇差委。降旨准行。茲據吏部查明、該員系丁憂人員。例應回旗呈報起復。所奏甚是。色克精阿著仍飭令回旗。加恩免其議處。史致光亦著加恩免議。  

○壬子。上詣時應宮拈香。  

○諭內閣、孫玉庭等奏、請動項籌辦土石工程。並展寬河面一摺。江境黃河水勢。自清口以下。經清水暢出。刷滌深通。惟徐城上下河身窄狹。本年伏汛盛漲。兩岸河灘。淤高七八尺不等。該督等請於冬令水落之時。及早籌辦。著照所請、銅沛一廳。及毗連豐、蕭、邳、睢、四廳上下。將堤工加培。並添築土壩。徐城北門石工。一律加高。徐城對岸河道。展寬四十丈。所有估需銀六十萬兩。現在兩淮運庫積欠河庫銀一百一十餘萬兩。著該鹽政即於年內解還銀三十萬兩。其不敷銀三十萬兩。著戶部於就近藩關各庫。照數借撥。該督等派員趕緊興工。務於來年桃汛以前。辦理完善。其借撥之銀。飭令兩淮陸續解還歸款。該部知道。  

○又諭、朱勛奏、錯擬罪名、自請交議一摺。此案嚴文潮將屈斗兒拴吊斃命。復將其子女扎死。原擬斬梟。經部議改為斬候。該撫既稱勘擬時、臬司曾經稟商。其拘泥例文。定擬錯誤。係由該撫主見。朱勛著交部議處。  

○癸丑。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守護東陵鎮國公果勒豐阿等奏參、不能約束兵丁之總管等、請交部議處。並請將逞刁辱罵本管官之兵丁等、解部訊究。得旨、武忠阿、慶祥、實屬藐法兇惡。然該總管翼長等、必有卑污不職之處。不然。何致兵丁等均不肯動手責打。著刑部先將該二犯嚴加審訊。其總管等暫行毋庸交議。審有別項情弊。據實奏明辦理。尋奏上。得旨、慶祥以閒散人役。詈罵本管官。著杖一百。加枷號一個月。馬甲武忠阿、不服責處。著杖八十。免其斥革。總管宗室明勷、翼長富倫、那永阿、防禦德亮、德成額、平日不能約束兵丁。著交宗人府兵部分別議處。  

○以阿克蘇屯田豐收。予員弁議敘。賞兵丁一月鹽菜銀。  

○甲寅。遣官祭先醫之神。  

○江南道御史常賡奏、嗣後宗室如有呈控事件。可否按照職官例、著派家人持呈赴官呈訴。得旨、該御史所奏。自系尊重天潢。然近日宗室等、太不知自愛。是以皇考嚴申飭諭。蓋不得不然耳。若一切呈訴。概遣家人。且無論其勢有能有不能者。必致多方狡賴。刁控不休。又將如何辦理。且與飭諭大相違悖。所奏毋庸議。  

○以故禮親王麟趾孫全齡、襲爵。  

○乙卯。上御乾清門聽政。  

○頒御製聲色貨利諭曰。孔子曰。放鄭聲。書曰。比頑童。時謂亂風。又曰。不役耳目。百度惟貞。玩人喪德。玩物喪志。記曰。奸聲亂色。不留聰明。淫樂慝禮。不接心術。由是觀之。聲色之為害大矣。因思我朝定製。皇子皇孫。均於六歲入學讀書。凡聖賢之所發言。自幼無不誦讀講肄。以為修身立志之本。其奈終身抱道克己復禮者甚難。蓋知之非艱而行之艱也。在常人猶不可不檢束身心。屏除聲色。為人君者。尤當以禮自防。無為所惑。常人惑之。害及一身。人君惑之。害及天下。敬思朕受皇考教育付畀深恩。欽承密諭。必當立除此弊。有損無增。茲難於概行除卻者。實朕之苦衷。不能以言喻之也。後世子孫。若能體朕之心。法朕之行。成朕未竟之事。造次無忘不邇聲色之諭。即我大清萬世天下臣民之福也。其後宮嬪御之制。簡約詳明。無庸復贅。遵而勿改可也。孔子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宮中府中。原屬一體。非同士庶之私自蓋藏也。故人君不可有私財。有私財必有私事。有私事必有私人。有私人則不為其所愚者鮮矣。是以貨利之害尚小。而立身行政之害大矣。我朝立法嚴明。言利之臣。立加貶斥。惠民之政。不惜拏金。故任土作貢。自古有之。惟是行之既久。未免世俗相因。漸生侈靡。要在為人上者。知稼穡之艱難。力崇節檢。返本還淳。然節儉之風。豈空言所能感化也。務在身踐力行。概從樸實。勿尚虛文。即向應入貢者。亦必察其義之所在。定以限制。不可稍存自奉之心。在諂諛者、必曰尋常之物。非珠玉可比。價廉值賤。獨不思一絲一粟。從何而出哉。且由數千里而來。以至達於九重。其費不知凡幾矣。故省一分、天下陰受一分之福。於吏治民生。不無小補也。至於亭台苑囿。夙有規模。淳樸之風。盡美盡備。足以供幾余遊憩。其可復待經營乎。書曰。峻宇雕牆。又曰。惟宮室台榭陂池侈服。不可不引為龜鑑也。即以當時而言。每歲應修應理者。即不能及時措置。何暇復有所加增乎。設遇容悅之臣。侵漁之吏。多方獻諛取巧。逢迎主意。則必曰。內廷之興造。不同往昔。今則自內發帑募夫。並非勞民力傷民財而成之也。此乃我大清萬世之罪人。即應立正典刑。暴白天下。試思府庫之藏。來自何所耶。變其名色。分其出納。又將誰欺耶。嗚呼。仍是吾民脂膏也。設非壇廟宮室城郭官署外。又何忍以有常之費。恣意消耗於無用之地耶。我後世子孫。若不遵循舊制。縱慾無厭。或有讒佞熒惑。罔顧是非。當時之滿漢大學士、軍機大臣、都察院堂官、暨科道等即持朕諭。交章進諫。若諫而弗納。則為君者甘為祖宗之罪人。臣工無與焉。若不能犯顏強諫。唯知自顧身家。苟且旁觀。尸祿保位。則是自外生成。為萬世不忠之臣矣。著將此諭、交內閣、軍機處、都察院、各錄一道。慎密存記。特諭。  

○諭內閣、富俊等奏、雙城堡向徵谷石、因建倉需費、酌徵折色等語。雙城堡屯丁。每晌徵谷一倉石。現在谷價過賤。糶谷建倉。既多折耗。改谷徵銀。又恐累丁。著照所請、准其每晌徵制錢三百文。此系因時制宜。將來處錢穀價值低昂不齊。或須改徵谷石。仍隨時奏明辦理。  

○諭軍機大臣等、本日富俊奏、請改撥廢員摺內。有來吉調用字樣。地名省文書寫。亦所常有。若吉林乃係清語對音。刪去一字。便不成文。著傳諭富俊。嗣後奏摺內如遇此等地名。均應書寫全文。毋得概從節省。將此諭令知之。  

○命戶部右侍郎王鼎、署刑部左侍郎玉麟、馳往湖南查辦事件。  

○以通政使司副使奎昌、為詹事府詹事。內閣侍讀學士長旺、為太常寺卿。鴻臚寺卿那丹珠、為太僕寺卿。大理寺少卿楊懌曾、為光祿寺卿。仍留湖北學政任。  

○以故云南臨安府屬納更山土巡檢龍恩弟夔、襲職。  

○丙辰。協辦大學士陝甘總督長齡奏、甘肅官兵出征借項。現奉恩詔豁免。查司庫尚有扣存銀一萬七千九百九十四兩零。閱歲既久。原借官兵。多已升遷事故。且扣收在先。未便發還。致滋影射之弊。請一律報部撥用。從之。  

○以吏部右侍郎常起、署刑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湯金釗、署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正黃旗蒙古副都統富爾嵩阿、署京營右翼總兵。  

○貸甘肅靖遠、秦、清水、禮、涇、靈台、靜寧、寧、平番、中衛、十州縣被災貧民兩月口糧。並沙泥州判所屬災民一月口糧。  

○丁巳。諭內閣、質莊親王之福晉病故。著加恩派大阿哥奠醊外。仍賞銀一千兩。令禧恩齎至伊家。辦理喪事。發引之日。再派惇親王、瑞親王、奠醊。奠醊後、仍令送至暫安處。所有應得典禮。交該衙門照例辦給。追封廣東翁源縣詹姓三神、為敬義侯、尚義侯、秉義侯、從總督阮元請也。  

○戊午。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諭內閣、本年歲暮祫祭太廟。應派獻帛之近支王公。人數不敷。著照太常寺官員之例。嗣後派獻帛爵。如遇人數不敷。凡服制已滿百日者。均准其一體當差。  

○又諭、陳若霖等奏、籌議查辦苗疆事宜一摺。前據張映漢奏、籌議苗疆事宜各條。當降旨交陳若霖、左輔、會同詳議。茲據該督等查明妥議覆奏。鳳凰等五廳縣額設屯丁。原定章程。應於均田本戶、及出力丁勇內挑補。其委員屯官等、有以隨帶私人頂充者。著悉令退田開缺。並永杜侵占。以安屯業。至屯防佃租。該處地本磽瘠。原額過重。現將各項浮費刪裁。則租額自可輕減。著照所議、於民苗佃種田土內。按則減去租谷一萬八千石。並將鳳永二廳最瘠之區。再減去租谷二千七百七十石。以紓佃力。嗣後責成該道等、撙節支銷。年清年款。毋任虛糜。其苗疆積貯銀谷。歷年動缺。現已加恩准其借谷歸補。務各認真經理。以裕儲備。屯防委員。概行裁撤。所有一切經費出納。即著該道等按限徵解。逐層稽核。嚴禁侵漁。至兵役擅入苗寨。本有例禁。嗣後務遵照舊章。凡有勾攝公事。由苗弁傳喚。其兵役藉詞擾累者。查出按律重懲。毋稍寬貸。苗舉人有願赴京會試者。即照本省舉人之例。給與公車銀兩。仍嚴禁書吏需索。俾令踴躍觀光。再苗疆遠處邊隅。如遇淮鹽不能接濟。著准其照湖北歸州等州縣之例。聽民買食川鹽。不得過十斤之數。如有大夥私販。仍責成該地方官嚴拏。以杜侵灌。該督等、督飭該道。董率廳縣。實心經理。加意撫綏。用副朕乂安邊圉至意。  

○又諭、陳若霖等奏、請借款買補苗疆儲積一摺。苗疆積貯緊要。歷年動缺銀谷過多。不足以備緩急。著照所請、准其於司庫收捐監生銀兩內。借動銀六萬九百兩。發交辰沅道、照時價採買谷石。先行歸貯廳縣等倉。仍照原案以銀二萬兩收貯道庫。其漢商每年生息銀一萬二千兩。以五千兩歸還地丁原款外。其餘銀七千兩。先盡本年經費不敷之用。余銀即飭盡數解交司庫。陸續歸還捐監及通米借款。仍隨時報部以憑查核。該部知道。  

○又諭、松箖奏、宗室佐領、請食本任俸銀、並請頒正管長圖記一摺。向來盛京宗室正副管長。補放佐領。仍食原俸。兼轄宗室覺羅學事務。定例相沿已久。辦理並無貽誤。該將軍何得率陳臆見。遽請紛更。所奏著不准行。  

○頒賞在京文武官員二千二十四人衣料有差。  

○己未。上詣雍和宮行禮。宣仁廟。凝和廟。火神廟。拈香。  

○庚申。聖祖仁皇帝忌辰。遣官祭景陵。  

○上詣壽皇殿行禮。  

○詣關帝廟拈香。  

○諭內閣、陳若霖奏、審明參將守備互揭各情、分別定擬一摺。此案荊州城守營中軍守備周甲萬、因負氣告假未允。輒攜帶鈐記。赴該管上司衙門稟繳。實屬任性乖張。周甲萬著即革職。參將托克通武、將應存守備署中公項銀兩。率行提取收貯。雖無私用情弊。亦屬不合。著交部議處。  

○諭軍機大臣等、據琦善奏、訪查匪徒散布邪言、並無確據、審訊民人黃二、亦無奸盜不法實情一摺。東省夏秋之間。時疫流行。民間求醫建醮。隨處皆有。其針灸治病。亦系恆有之事。因其應手奏效。民間致有訛言。該御史本系得之風聞。既據該撫查明、現在疫氣全消。民情安帖。自無庸紛紛查辦。致滋驚擾。黃二即黃廷玉、著即行釋放以省拖累。將此諭令知之。  

○修山西偏關垣曲二縣監房。從巡撫成格請也。  

○辛酉。諭內閣、昨據成格參奏、陳官俊在山西學政任內各款。當交軍機大臣、傳到陳官俊、逐加詰問。摺內所參責打家人、並途中納妾兩款。陳官俊俱已承認。學政按臨各處。州縣丁役。如有過犯。原應發交地方官懲處。乃陳官俊於道經晉祠時。自行責打辦差家人。未免輕躁。此猶其過之小者。至考試平陽時。買通判之婢為妾。學政本不應與地方官交結。乃不自檢束。顯違例禁。此實咎無可辭。其所參陳官俊在任干預地方公事一節。上年朕本有密旨諭陳官俊、令其留心察訪官吏賢否。政治得失。隨時密奏。詎意陳官俊卞急粗率。輒將晉省官員。大加訪問。以致聲勢侈張。物議滋起。殊與朕委任陳官俊之意大相徑庭。臣不密則失身。自干罪戾。陳官俊著降為中允贊善。候缺補用。念伊平日在上書房授大阿哥讀書。功課尚能認真。著加恩仍在上書房行走。  

○又諭、英和等議駁、武隆阿等奏請各省綠營馬兵、分半作為旗缺、並令駐防子弟、一體挑補綠營守戰馬糧一摺。所議甚是。我朝定鼎以來。以八旗滿洲蒙古漢軍。屯駐京師。以綠營兵隸督撫提鎮。分駐各省。其緊要地方。更設立駐防旗營。統以將軍、都統、副都統、城守尉。立法至為周密。現在八旗生齒日繁。未嘗不籌其生計。量為調劑。若以旗人挑補綠營兵缺。復以在京旗人往補駐防兵缺。無論兵丁得項本微。攜眷遠行。諸多不便。且從此不復回旗。是以百數十年豢養之旗人。無故屏之遠土。朕何忍焉。其忠愛固結之忱。豈能使之恝然。至綠營兵丁。平日在營差操。倚餉為生。一旦遽撤其半。亦何能使之帖服。紊舊制而失人心。莫此為甚。武隆阿、秀堃、均著交部嚴加議處。以為莠言亂政者戒。尋部議革職。得旨、武隆阿、著加恩降為二等侍衛。仍留參贊大臣之任。秀堃著加恩降為藍翎侍衛。仍留幫辦大臣之任。俱帶革職留任處分。八年無過。方准開復。  

○又諭、孫玉庭等奏、請將服闋候補知府、留蘇委用一摺。著照所請、俞頴達、准其留於江蘇差委。遇有相當缺出。奏請補用。此系朕因材器使之意。嗣後不准援以為例。動則濫請奏留也。該部知道。  

○諭軍機大臣等、武隆阿等奏、<?口英>咭唎夷人、給葉爾羌阿奇木伯克遞字、求來貿易買馬、現經駁斥一摺。<?口英>咭唎系海外夷人。向在廣東貿易。溫都斯坦一帶地方。並非伊國泊船口岸。今愛孜圖拉、執有夷字。據稱系<?口英>咭唎頭目果迺爾、輾轉所遣。要到西北一帶買馬貿易。並欲到布噶爾地方。先來給葉爾羌阿奇木伯克邁哈默特鄂散遞字。求向葉爾羌、喀什噶爾、一路行走。武隆阿等、令邁哈默特鄂散、以己意作字駁斥。所辦甚是。至所稱<?口英>咭唎據有溫都斯坦、已五六十年。其旁克什密爾音底亦皆聽從等語。外夷部落。荒遠難稽。疆圉以外。原可置之不問。惟葉爾羌、英吉沙爾、喀什噶爾、一帶卡倫。均與外夷接壤。地方緊要。總當留心稽察。嚴密防範。不可大意。武隆阿現已飭向在葉爾羌貿易之克什密爾回人、分起探訪此事。該夷人究有多少。其來意何居。一俟探有確情。即行迅速奏聞。將此諭令知之。  

○又諭、昨據成格參奏、前任學政陳官俊各款。當交軍機大臣、傳到陳官俊、詳加詢問。所參責打辦差家人。並途中納妾兩款。陳官俊俱已承認。至密陳地方官員賢否。則堅稱實未向人洩漏。陳官俊責打辦差家人。系嘉慶二十四年冬間之事。該撫既經查明。其年終為該學政出具密考時。何以並不據實陳奏。至途中納妾。系二十五年六月之事。該撫於上年進京時。猶得諉以正當悲戚之時。未敢以瑣屑之詞上陳。至該撫回任後。又屆年終密考。何以又不據實陳奏。直至陳官俊卸事回京後。始行參奏。在陳官俊戾由自取。實無可辭。而成格參奏此事。為公乎。為私乎。朕非童稚之君。不能受此欺詐也。至所參陳官俊在任干預地方公事一節。乃上年朕有密旨諭知陳官俊。令其留心察訪官吏賢否。政治得失。隨時密奏。今成格參伊竟敢公然告人。大開奔競之風。並未據指名參奏。究竟向陳官俊鑽營者何人。奔競者何人。有無指實。著成格一併明白回奏。將此諭令知之。  

○鑲黃旗滿洲都統英和等奏、會議清查八旗抱養民人為子一案。現辦另冊章程十條。一、已入仕者。系旗人、撥回本旗酌補。系民人、另冊註明。照常當差。及身而止。若曾經出兵得功牌及世職者。改入本旗漢軍當差。一、舉貢生監。系旗人、撥回本旗應試。系民人、改入民籍應試。如因食餉願留旗籍者。另冊註明。及身而止。不准由旗籍應試。一、現食餉者。系旗人、撥回本旗坐補。系民人、另冊註明。及身而止。一、現食養育兵錢糧者。系旗人、撥回本旗坐補。王公包衣。換補步甲。系民人、亦換補步甲。銷除旗檔。一、未食餉者。系旗人、撥回本旗。系民人、改入民籍。如本旗無名可查。自願出旗者。照民人例辦理。一、孀婦無依者。辦給孀婦錢糧。一、民人另冊註明者。不准領紅白賞銀。借過庫銀。照常坐扣。不許再借。如革退告退。未完錢糧。照例豁免。一、另冊註明之官員舉貢生監兵丁改入民籍者。咨明原籍。無原籍者。詢明願入何籍。咨明該地方官收管。一、鑲紅旗查出無本家姓氏者四十名。抱養屬實。應照前例分別辦理。一、正黃旗護軍保亮、馬甲花良阿、二名。均系民人之子。應照食餉民人例辦理。嗣後辦理章程四條。一、挑取養育兵。先盡本佐領內十歲以上者挑取。不得其人。准於參領內及通旗挑取。如仍不敷。再將本佐領下、九歲以下六歲以上者挑取。惟實在鰥寡及貧苦無依者。取具該旗族長及佐領圖結。方准不論年歲挑取。一、旗人新生子女及夭亡者。限十日內報明族長。親驗加結。並本旗近支連名保結。限十日內具報佐領。委領催查明。限五日內轉報參領。於每月十五日。加結呈報該旗都統查核。年終匯造戶口冊時。揀派參領二員覆查。三年比丁時。專派妥員再加詳查。一、挑取各項錢糧。俱於前期令參領佐領等公同看視。令同挑之人。當堂按名畫押。出具並無抱養虛捏情弊甘結。如無人承保。即不准挑取。徇情濫保。許同挑之人攻發。一、舊制旗人無嗣。先盡同父周親。次及五服之內。如俱無、方准擇遠房及同姓為嗣。如同姓無人。請繼另戶異姓親屬者。查非戶下家奴及民人子弟。取具兩姓族長參領印甘各結。准其過繼。嗣經刑部刪除。應請改復舊制。得旨、前經降旨、令八旗清查抱養民人之子。據該都統等先後覆奏。復經申諭將各旗奏摺匯交八旗都統等、查明另有別項情形者。公同會議。並令定立章程。俾嗣後弊絕風清。勿任仍前故轍。茲據該都統等會議具奏。所有世管佐領玉慶、富克善、雲騎尉扎普善、恩騎尉五聖保、特保、俱著銷除旗檔。改入民籍。其世職革退另襲。翼長雅爾哈、步軍校青山、富太、托克托布、護軍富隆阿、及已故城門領穆克登布、驍騎校富勒渾、均經出兵立功。本身及其子孫。俱著改入各該旗漢軍。外火器營。向無漢軍人員。俱著暫行留任。俟該旗對品缺出。再行調補。翼長雅爾哈、由外火器營出身。立有軍功。洊升翼長。熟悉營務。著加恩不必對品調補。仍留本營。其子孫不准挑選外火器營差使。委護軍參領莫爾賡額、護軍崇祥、存升、養育兵成祥、據該族長等連名呈首。本人堅不承認。俱著交刑部審明辦理。其餘官二十五員。兵兼十五善射一名。副榜一名。兵丁閒散二千三百六十五名。俱著免其治罪。照乾隆二十一年之例。另冊註明。及身而止。至該都統等所議章程。均屬妥協。著即照所議辦理。各該旗務當實力奉行。以期經久無弊。  

○協辦大學士兩江總督孫玉庭奏、淮關捐造剝船。每年供起剝漕糧裝運河料之用。歲久多有損壞。現已查明應行拆造船二隻。大修船一百十九隻。小修船三十六隻。擬請動工興修。得旨允行。  

○壬戌。諭內閣、昨據八旗都統等、會議清查八旗抱養章程。已降旨照議辦理矣。因思各旗設有查旗御史。其本旗挑補各項錢糧。一應戶口年歲冊籍。均有稽察之責。現經議定章程。嗣後著查旗御史、於挑缺之時。秉公查核。如有情弊。該御史即行指名參奏。儻扶同徇隱。一經發覺。定將該都統、副都統、及查旗御史。一併懲處不貸。  

○江南河道總督黎世序入覲。賜御製詩章。又諭、黎世序在江南河道總督任內多年。辦理修防事宜。不辭勞瘁。不避嫌怨。數年以來。有如一日。克臻頻歲乂安。厥功懋矣。著加恩賞加太子太保銜。其降三級留任處分。一併開復。該河督當益矢公勤。永保安瀾。以承恩眷而衛民生。  

○以候補四品京堂周系英、為翰林院侍講學士。  

○命總管內務府大臣、查明長泰寺等八廟工程。分別緩急。次第修理。  

○旌表守正捐軀江蘇碭山縣民王太來妻西氏。  

○癸亥。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諭內閣、方受疇奏、邪教案內、留於本境永遠枷號人犯、請即行解配等語。邪教案內應行發遣人犯。留於本境枷示。原以化誨愚蒙。俾知儆戒。今本犯既不知改悔。匪徒復踵習其教。自不若投之遐荒。免滋煽惑。著即照該督所議、昝明、李老和、二犯。仍照刑部原擬。一併解發回城為奴。嗣後拏獲邪教案犯。審明應發遣者。均即行解配。其有情節較重者。發往配所永遠枷號。毋庸留於犯事地方監禁枷示。以消萌櫱。  

○又諭、有人條奏驛站藉端累民一摺。向來雲貴舉人。每科會試。例得由驛進京。歸入正項奏銷。於民間毫無派累。茲據奏近來驛號夫馬。多不足額。遇會試之年。猾胥蠹役。藉此科派鄉民。任意需索。河南省石固滎澤等驛。其弊尤甚。現在會試期近。雲貴舉子。陸續來京。著沿途各省督撫、嚴飭各州縣、照例應付驛馬。毋得仍前濫派。其有驛馬缺額、藉端科派、累及閭閻者。查出嚴參懲辦。以祛夙弊。  

○又諭、御史文肅等奏、請造換庫秤一摺。銀庫設有官秤。原應輕重適均。不可稍有攲側。茲據該御史等、驗明大秤二架。小秤一架。年久磨鋊。奏請造換。著工部即派員另行製造。較准更換。其未造成以前。先將舊秤整理。以供收放。砝碼四副。俟新秤造換後。再行比較。以歸核實。  

○以拏獲直隸南皮等縣習教各犯。天津道李振翥、下部議敘。  

○甲子。諭內閣、戶部奏、查核豁免官項。各省冊報。迄未畫一。著各督撫嚴飭藩司、即照部議查明款目。及各員存歿。統造冊檔。迅速報部。以憑匯辦。其各省攤扣養廉一款。現經免扣。著查明起自何年。將每年應扣之數。除實用外、現存若干。造冊速行報部。內有未經奉文之先、豫扣在官者。並著分晰註明。以杜欺隱。  

○以乾清門侍衛福勒洪阿、為正白旗漢軍副都統。  

○賞廣西重遇鷹揚武舉秦燮守備銜。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靈寶縣民何萬善妻張氏。  

○緩徵甘肅寧、隴西、武威、古浪、鎮原、中衛、洮、靜寧、西寧、靈台、十廳州縣被災歉收新舊錢糧草束。並給靈、涇、二州災民口糧。房屋修費。  

○乙丑。熱河總管嵩年等奏、餧養麅鹿只數。得旨、所有餧養麅鹿四隻。俱著放入園內散養。其麅鹿兩圈。已屬無用。一併拆撤。  

○以前任西安將軍成德、為委散秩大臣。  

○旌表守正被戕四川樂至縣民王簡太妻劉氏。  

○丙寅。諭內閣、御史阿成奏、請修整堂子牆垣一摺。堂子圍牆外矮牆。既有坍塌處所。該管官何以未經呈報。著即查明據實具奏。其應行修整之處。著交工部迅速勘估興修。  

○又諭、阮元奏、請將徇隱夾帶鴉片之洋商摘去頂帶一摺。鴉片流傳內地。最為人心風俗之害。夷船私販偷銷。例有明禁。該洋商伍敦元、並不隨時稟辦。與眾商通同徇隱。情弊顯然。著將伍敦元所得議敘三品頂帶。即行摘去。以示懲儆。仍責令率同眾洋商實力稽查。如果經理得宜。鴉片漸次杜絕。再行奏請賞還頂帶。儻仍前疲玩。或通同舞弊。即分別從重治罪。  

○又諭、各省驛站買補馬匹。向有定額。報銷馬價。亦有定數。茲湖南省以大站買回余馬。牽混河南山東二省。經部駁查。歷久不覆。殊屬玩延。著各該撫迅即分案題覆。並查取督催不力及違例遲延各職名。交部分別議處。  

○諭軍機大臣等、據御史朱為弼奏、各省水師。每將該營額設兵船。不妥為看守燂洗。任其朽壞。以致不堪配駕。及屆配兵出洋之時。則封配商船。恣意婪索。最為商民之害。此風各省皆有。而閩省為尤甚。請飭水師提鎮等、務將戰船足額堅固。嚴禁封雇商民船隻等語。水師各營。原有額設兵船。動帑成造。以資巡緝。著慶保、顏檢、即飭查閩省各營戰船。是否足額。如有損壞。即應勒限修造堅固。以期駕駛得力。儻屆出洋巡緝之時。兵船適值不敷。不得不暫配商船應用。亦應定以限制。毋得濫拏商船。恣意婪索。致滋擾累。其應如何立法查禁。以杜強拏坐配之弊。著該督撫詳查妥議具奏。該御史原摺、著發交閱看。將此諭令知之。  

○又諭、給事中張鑒奏、請節省新疆冗費一摺。據稱嘉慶十九年。軍機大臣等、會議松筠條陳節省經費摺內、烏嚕木齊十二營兵。改支本色兩個月。如兵丁等生計無虧。酌量加放。其餘各營及伊犁等處。均可次第舉行。現在又閱七年。未據該將軍續奏。又烏嚕木齊因積糧漸多。奏請裁撤屯兵三千一百七十名。將撤出屯地。募民領種。計畝徵糧。較從前屯兵承種交糧之數。多寡不倫。亦當詳加裁定。其濟木薩地方。嘉慶十九年。經松筠等請廢馬廠。改辟屯田。該處是否更有曠地。可資墾闢。應令及時經理等語。新疆南北兩路。每年需用經費。皆由內地撥解。近來該處屯田。漸有成效。如能廣為開墾。益裕倉儲。即可多放本色。以減歲餉。庶內地帑項。漸歸節省。於經費不無裨益。著慶祥、德英阿、悉心籌畫。會同妥議具奏。該給事中原摺、著發交閱看。將此諭令知之。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孟縣民王明德妹王氏。  

○丁卯。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諭內閣、松筠奏、覆審汪復泰控案、按律定擬一摺。此案汪大鏞充當甲商。溢領款項最多。帥承瀛清厘庫項。查明著賠。乃敢添砌多款。遣人赴控。訊明多系虛誣。前已革去道員職銜。著發邊遠充軍。以懲刁詐。俟吳雲章一案質訊明確後。即行定地發配。前任運使昌德、現任運使方應綸、前任鹽政廣泰、於該革商借領公幫銀兩時。不傳集眾商。明白曉諭。另行立款歸補。辦理亦屬不合。俱著交部議處。帥承瀛將該商豫備貢件。飭令稟還織造衙門。未經備文移交。亦屬疏略。著交部察議。余俱照所擬完結。汪大鏞名下應追銀兩。除已繳外、其餘應追應輸。著該撫查明核辦。其織造衙門津貼絲斤銀兩。著照所請、於商綱減存項內、劃給五分。由鹽政衙門按銷引實數核明。移交織造衙門支領。以符舊制。  

○旌表守正被戕山東榮成縣民閻秉有女閻氏。  

○戊辰。東陵內務府大臣阿克當阿奏、東北兩路行宮。內有坍倒牆垣等項工程。現俱修理完竣。請敕交總理工程處派員查收。又東路隆福寺、桃花寺、白澗、煙郊、四處行宮。應行修理處所。亦請敕交總理工程處一併查勘。下所司知之。  

○以故輔國公恆英孫崇錫、襲爵。  

○協辦大學士兩江總督孫玉庭、七十生辰。賞御書扁聯、福壽字、並珍玩文綺。  

○己巳。諭內閣、文孚等奏、續行查出抱養民人為子、冒入旗籍一摺。旗人抱養民人為子。前經予限三個月查辦。鑲藍旗蒙古馬甲莫沁多爾濟、護軍德通、限內未經呈報。茲據該管參領等查出。本應交部治罪。但思法愈重則隱匿愈深。莫沁多爾濟、德通、俱著革退錢糧。出旗為民。免其治罪。嗣後如系自行呈首者。仍遵照前定章程。另冊註明。其現食錢糧。與所得官職。及身而止。如系該管官查出者。均照此案辦理。即行革除。文孚等及該參佐領族長。雖已屆限外。究能自行查出。均著加恩免其議處。  

○諭軍機大臣等、文乾等奏、哲孟雄部長、來藏熬茶、妄求地方人口、嚴行駁斥遣回、並擬定該部來藏年限一摺。哲孟雄部落。在唐古特邊外。從前福康安進剿廓爾喀時。曾檄令該部乘勢進攻。收回被奪之地。該部長觀望不前。及事定之後。屢次妄行祈求。均經駁斥。今來藏熬茶。又向噶勒丹錫哷圖薩瑪第巴克什稟懇。或賞給帕克哩營官之缺。或將所屬卓木族卓百姓、及卓木雅納綽松百姓、賞給管理。該部長貪鄙無知。竟敢妄求藏地所屬職官民人、交伊管理。文乾等飭令該喇嘛嚴行駁斥。以絕其妄念。仍酌賞銀物。以示體恤。所辦俱是。該部長向准來藏禮佛。文乾等因其每次來藏。輒多乞請。擬定以或五年、或八年、來藏一次。以示限制。著即以八年為限。但所定年限。乃杜其非時前來。若屆期不來。亦聽其便。如未至八年。即行斥駁。至邊防理宜嚴密。如該部長稟請來卓木避暑時。自當隨時批駁。江孜守備、帕克哩營官等、小心防範。以安邊圉。將此諭令知之。  

○緩徵江蘇上元、江寧、高郵、東台、桃源、五州縣被水被旱錢糧銀米有差。並給句容、阜寧、豐、三縣災民、及淮安、大河、徐州、三衛屯軍、一月口糧。  

○庚午。諭內閣、孫玉庭奏、請籌撥書院經費一摺。江南鐘山尊經兩書院。為教育人材之地。近年膏火不敷。著照所請、除動用上年充公銀兩餘賸銀一萬八百六十兩零外。准其於司庫新淤召買充公款內。撥給銀一萬三千一百三十八兩零。發典生息。以裕經費。  

○又諭、陳若霖等議奏、附近苗疆地方、移駐營汛一摺。湖南辰州府大油溪一帶。出產金砂。奏明封禁。恐巡察未周。匪徒尚有乘間偷穵之事。著照所議、將辰溪汛守備一員。移駐大油溪。並抽撥把總一員。外委一員。兵一百名。帶令駐守。其北溶界亭二汛。原設弁兵。均歸該守備管轄。俾資彈壓。仍令該管都司、及該府縣等、每月巡查一次。以肅防範。該部知道。  

○又諭、綿恩等奏、點驗紫禁城內外及圓明園各堆撥軍器。俱屬齊全。惟弓張因夏雨潮濕。間有歪斜。著各該處呈報武備院。速為修整。毋許遲延。  

○諭軍機大臣等、方受疇奏、現勘馬廠官荒地畝、請仍循向例升科一摺。據稱現勘馬廠官荒地畝。計已陸續升科三千二百八十餘頃。其未經墾種升科之地六萬餘頃。經委員等查報地本窪下。兼有鹽鹻。實在收成歉薄。未能按照下則地畝升科。請照該省歷次升科成案。每畝酌升科銀一分以上。其積澇鹻重及僅產蘆柴之地。酌升科銀一分以內等語。此項官荒地畝。據稱查有潮濕鹽鹻。收成歉薄。不能遵照部議。一律升科。該督前經奏請揀員來直、詳加履勘。著督飭該委員再行覆查。細為區別。有可升科之處。勿任隱匿。如民力實有不支。難以加增。再行據實具奏可也。將此諭令知之。  

○刑部奏參、承審命案辦理不公之郎中舒通阿、主事興貴、請革職嚴審。得旨、此案刑部郎中舒通阿承審命案。於應抵正凶。不收禁嚴究。實出情理之外。可惡之至。轉欲勒令屍親領棺。主事興貴、代犯人賄囑書吏。實屬骫法營私。刑部堂官於未經定案之先。查明據實參奏。不稍徇庇。甚屬可嘉。刑部堂官。俱著先行交部議敘。舒通阿、興貴、俱著革職。交軍機大臣、會同刑部、提集人證秉公嚴審。徹底根究。定擬具奏。在逃之書吏張庭榮、著步軍統領衙門、順天府、五城、迅速緝獲。歸案審辦。  

○修直隸良鄉、房山、宛平、三縣大道、河渠、橋座。從總督方受疇請也。  

○以江南糧價較昂。緩買各幫旗丁行月等米。  

○貸江蘇廟灣營兵丁一季餉銀。  

○辛未。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諭內閣、御史朱鴻奏、知縣玩視公事、致試院違例取物一摺。定例貢院考試。內簾官入闈後。一切供給。由首縣備辦運送。不准稍有短缺。此次考試繙譯中書。大興宛平兩縣。辦理供給。草率不堪。以致內簾各官。紛紛自向家中取物傳送。實屬不合。大興縣知縣潘勤、宛平縣知縣吳承寵、俱著交部議處。劉鐶之、申啟賢、失於查察。著交部察議。內簾各官違例取物。勢非獲己。御史朱鴻、業經據實參奏。均著免其議處。嗣後一應考試。該府尹務督率所屬、妥協辦理。毋得仍前草率。致滋弊竇。  

○諭軍機大臣等、前據成格參奏、陳官俊在學政任內、責打辦差家人、違例納妾、及藉舉劾為名、妄作威福等款。其責打家人納妾二事。已據陳官俊承認。至舉劾一節。堅稱並無洩漏。當經降旨、將陳官俊降調。成格何以不早行參奏。其所稱奔競鑽營。有無指實。令成格明白回奏。茲據成格覆奏前來。愈辯愈奇。必當徹底查辦。以核是非。成格摺內所指晉省傳說各員甚多。未便紛紛提京訊問。長齡來京陛見。計此時已將行近太原。著於接奉此旨後。即馳赴山西省城。將此事秉公查辦。如已行過太原。亦即馳回。現已有旨令陳官俊前往晉省。長齡即傳旨、成格與陳官俊俱各先行解任。即著長齡署理巡撫事務。令成格與陳官俊當面質對。如有應行革職之處。秉公具奏。務期情真罪當。不可稍有徇隱。其傳質之員。可就近提訊。孰是孰非。查明據實具奏。成格原參奏摺。軍機處詢問陳官俊奏片。前令成格明白回奏諭旨。及成格此次覆奏之摺。均著發交閱看。將此由四百里諭令知之。  

○又諭、前據琦善奏、東省三次清查、監追各員、實虧銀數一摺。當交戶部核議具奏。茲據英和等奏稱、查該革員等先後監追。早已家產查抄。與豁免條款相符。應在准免之例。惟東省三次清查。十四年以前。共虧缺銀三百五萬兩。迄今未據造具清冊送部。十五年以後。實共虧銀二百四十七萬九千七百兩零。除查繳追完及劃出捐款節省等銀外。約共應追銀二百七萬六千五百八兩零。清查以後。立定章程。一萬兩以內者。在任完繳。共完繳銀若干。二萬兩內外者監追。共追繳銀若干。其查抄家產者抵項若干。節經行催。總未造報登覆。至此次該撫所奏請免單內、一百六十五萬六百餘兩。是否即在前次二百七萬六千五百八兩之內。再該省去年接奉恩詔。不即先行奏聞。遲至一年有餘。計監斃者二十一員。未始非辦理延擱所致等語。辦理豁免等項。總須核定年月。按據劃清銀兩數目。若外省恃有豁免一端。或以後任欠項而捏稱前任。或以原數無多而任意添增。是於豁免虧空之中。轉生虧空之弊。不可不防其漸。著琦善將該省歷次清查各案虧缺銀數。分別已完未完、分人分任、造具細冊。並將各員參革定案年月。及所虧銀兩、在於造冊各員原參虧數內、詳晰註明。送部核辦。其現在請免各款。總應各歸各款。統案核算。毋任轇轕不清。至該省前任撫藩。是否僅止遲延。抑或有弊混之處。並著查明據實具奏。將此諭令知之。  

○又諭、海凌阿奏、宣化鎮各營操演章程一摺。兵丁各項技藝。長矛為軍中利用之器。自應人人演習。令其精熟。以成勁旅。至弓箭所長。要在矢無虛發。凡六力以上之弓。即能克敵制勝。亦不必定以挽強為優。其所稱多演馬槍一節。馬上鳥槍。亦軍械之一端。其實不如步槍之准。該總兵當令兵丁勤演步槍。務使發必中的。以收實效。不必專於馬槍求精也。將此傳諭知之。  

○壬申。諭內閣、南書房翰林英和等奏、請將朕在藩邸時所制養正書屋詩文全集刊刻頒行一摺。從前皇祖皇考御極之初。俱曾允臣工所請。刊刻聖制詩文集。頒行海內。天章焜耀。懋典昭垂。朕自維譾陋。曷敢仰媲前徽。惟是覽奏懇請甚殷。茲於幾暇、檢閱曩時舊槁。將可存之作。發交英和黃鉞等、詳加勘訂。著先錄槁本進呈。俟朕閱定後再行繕刻。  

○貸山西應、平定、代、三州司庫銀、修理倉廒。從巡撫成格請也。  

○以烏什屯田豐收。予員弁議敘。賞兵丁一月鹽菜銀。  

○上以冬至祀天於圜丘。自是日始。齎戒三日。  

○癸酉。諭軍機大臣等、據琦善奏、東平州境內、應修白公祠後柳園老堤。及迤北民堰。共估需土工銀二萬一千餘兩。汶上縣修築南旺湖堤工。估需土工銀二萬九千餘兩。請前往該處會同河臣覆勘等語。東平州堰工。系汶河當沖<?扌厄>要。攸關濟運。其南旺湖堤工。是否亟應興辦。該二處堤工。估計有無浮冒。既據該撫奏請親加覆勘。著琦善即會同嚴烺、前赴東平汶上二處、據實查勘。奏明辦理。以昭核實。將此各諭令知之。  

○又諭、向來蘇州織造、每月具奏晴雨錄及糧價單一次。各處鹽關織造。均無此奏。且江蘇巡撫駐劄蘇州。業將各屬雨水糧價情形。按月具奏。該織造復行陳奏。實屬重複。嗣後著即停止。以省繁文。將此傳諭嘉祿知之。  

○甲戌。上詣南郊齋宮齋宿。  

○乙亥。冬至。祀天於圜丘。上親詣行禮。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裕陵。昌陵。  

○遣官祭孝穆皇后暫安園寢。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寢。  

○停次日朝賀。  

○詣皇太后宮問安。  

○丙子。貴州巡撫明山奏、遵查鎮遠思南二府屬辦理糶濟事宜、業已完竣。報聞。  

○護江西巡撫邱樹棠奏、拏獲吉安贛州等府屬搶竊訛詐、並結盟拜會、販賣私鹽之棍徒。何經先等十六名。解省審辦。得旨、此等棍徒。必應隨時懲辦。以安良善而利行旅。亦須慎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