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宣宗成皇帝實錄/卷4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清宣宗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成皇帝實錄卷四百四十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體仁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管理戶部事務上書房總師傅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管順天府府尹事務隨帶加五級紀錄十八次臣賈楨總裁官經筵講官吏部尚書鑲藍旗漢軍都統管理新營房城內官房大臣稽察內七倉大臣稽察會同四譯館事務加一級隨帶加六級軍功加三級紀錄五次臣花沙納經筵講官文淵閣提舉閣事兵部尚書總管內務府大臣鑲白旗滿洲都統稽察內七倉大臣管理宗人府銀庫左翼幼官學寧壽宮圓明園等處精捷營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造辦處事務隨帶加十八級臣阿靈阿副總裁官經筵講官兵部尚書隨帶加六級紀錄二十次臣周祖培等奉敕修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三月。庚辰朔。賞乾清門二等侍衛德勒格爾、黃馬褂。  

○賞蹕路經過看守各行宮弁兵半月錢糧。  

○是日。駐蹕隆福寺行宮。  

○辛巳。上恭謁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裕陵。俱未至碑亭。即降輿慟哭。步入隆恩門。詣寶城前行禮。躬奠哀慟。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均隨行禮。  

○遣官祭先蠶之神。  

○是日。迴鑾。駐蹕桃花寺行宮。  

○壬午。駐蹕白澗行宮。  

○癸未。諭內閣、關亮、曾任總兵大員。其因案獲咎。降補副護軍參領之處。玉明不得諉為不知。乃於揀發參將。率行保送。殊屬不知事體。玉明著交部議處。  

○又諭、李星沅奏、官兵圍剿回匪。首要各犯。續行拏獲勒交。余匪漸就肅清一摺。所辦甚好。可嘉之至。滇省回匪。由緬寧竄入雲州。勾結拒捕。節被攻擊。獻出重犯。復經該督嚴飭密速勒拏首犯。即據續獲要犯多名。又據回寨續交指拏首犯馬登宵一名。余仍延未交出。該提督等復行督剿。殲斃無算。賊營驚潰。該寨衿耆等疊次詣營泣訴。旋續拏到馬幗海、海連升、兩犯。又設伏生捦馬效青一犯。張富、已據供被傷致斃。著名首惡。現已一律殲滅。余匪漸就肅清。李星沅調度有方。辦理迅速。著賞加太子太保銜。並賞戴花翎。以示優獎。所有在事出力文武員弁、著擇其尤為出力者。據實保奏。候朕施恩。毋許冒濫。  

○又諭、李星沅奏、遵旨確查原辦回務實在情形一摺。覽奏均悉。此次殲捦雲州回匪。多系永昌前案逸出之犯。是該匪等反覆滋擾。顯因上屆辦理回務之告病道員羅天池、未能詳慎區分。率行掩捕。以致眾回寒心。有所藉口。實屬貽誤大局。前任雲南迤西道告病回籍之羅天池、著即行革職。永不敘用。以為輕發躁妄者戒。賀長齡、於羅天池摉殺過多。託疾以去。並不從嚴參劾。止請撤銷議敘。又率准張富等投誠。代請免罪。種種謬妄。實屬辦理不善。亦著一併革職。  

○命署雲南提督蔭德布、以總兵官留雲南候補。調湖北提督榮玉材、為雲南提督。以直隸正定鎮總兵官閔正鳳、為湖北提督。  

○是日。駐蹕煙郊行宮。  

○甲申。上詣元靈宮拈香。  

○以湖南永綏協副將侯鳳岐、為直隸正定鎮總兵官。  

○封閉甘肅玉門縣磺洞。從總督布彥泰請也。  

○是日。上至南苑。駐蹕舊衙門行宮。  

○乙酉。上詣關帝廟安佑廟拈香。  

○行圍。  

○以大學士潘世恩、為會試正考官。工部尚書杜受田、內閣學士署戶部右侍郎朱鳳標、吏部右侍郎福濟、為副考官。  

○以禮部左侍郎連貴、署戶部左侍郎。兼管三庫事。禮部右侍郎吳鍾駿、署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吏部左侍郎惠豐、署鑲藍旗滿洲副都統。刑部左侍郎賡福、署京營右翼總兵。  

○福建汀州鎮總兵官徐太平、因病解任。調四川建昌鎮總兵官恆裕。為汀州鎮總兵官。以四川督標中軍副將馬慶封、為建昌鎮總兵官。  

○以圍場槍獲黃羊。賞乾清門藍翎侍衛托雲、特克慎、三等侍衛。並黃馬褂。  

○是日。駐蹕團河行宮。翼日如之。  

○丙戌。上行圍。  

○諭軍機大臣等、耆英等奏、夷船突入省河、堅請進城、現在防堵酌辦情形一摺。<?口英>酋藉詞夷人被華民欺淩之嫌。輒帶領兵船。突入省河。在十三行灣泊。並令夷兵潛上炮台。釘塞炮眼。先經委員探詢。該督復前往面見。據該酋聲稱。欲往佛山與華民較論。並堅請即行進城等語。該夷遵守成約。邇來頗為安靜。此次所請。殊為意料所不及。該督等惟當一面督飭文武員弁。迅速布置。嚴密防堵。一面向該酋剴切曉諭。相機妥籌。固不可過事張皇。尤不可稍形疏懈。並著嚴飭地方官。彈壓鎮靜。勿令匪徒竊發。致擾居民。至炮台疏防各營弁。著查明嚴參。該督自請嚴議之處。著俟事定後再行奏請。將此由五百里加緊諭令知之。  

○又諭、基溥奏、查核粵海關稅課現在情形等語。所有應進貢品。著准其暫行停緩。仍俟一二年後、酌定貢物。先行具奏。候旨遵辦。將此傳諭知之。  

○賞御前大臣鄭親王端華、御前行走阿拉善扎薩克親王貢桑珠爾默特、黃馬褂。  

○賞御前侍衛齊克唐阿、乾清門三等侍衛剋星額、黃馬褂。  

○賞南苑看守各行宮園戶一月錢糧。海戶銀一千兩。  

○丁亥。上行圍。  

○遣官祭先農之神。  

○是日。駐蹕新衙門行宮。  

○戊子。上還圓明園。  

○詣綺春園問皇太后安。  

○己丑。諭軍機大臣等、耆英奏、夷情漸已就範。兵船陸續退出。現仍督率文武鎮靜防備一摺。覽奏均悉。此次該夷突入省河。其堅求不已者。尤在究辦佛山毆逐夷人之華民。及准伊等進城二事。該督現已委員馳往佛山。將當日在場鬨鬧之匪徒關亞言等拏獲懲辦。自可釋其嫌怨。其進城一節。亦經委員反覆開導。寬其日期。徐圖控馭。其餘所請租地建房等事。均經按照條約。次第妥辦。現在夷船陸續退出。此後該督惟當曉諭居民。自相保衛。尤當隨時開諭。事事務協公平。固不可任聽華民糾毆啟釁。亦未便縱令該夷忿爭。時來滋擾。總期民夷兩安。怨讟悉泯。以定民情而消夷釁。是為至要。將此由五百里諭令知之。  

○賞已革廣東巡撫黃恩彤、六品頂帶。交兩廣總督耆英、差遣委用。  

○庚寅。孝賢純皇后忌辰。遣官祭裕陵。  

○貸湖北公安縣修理民堤銀。  

○辛卯。旌表守正捐軀河南新野縣民馬和尚妻李氏。  

○壬辰。諭內閣、耆英奏、請將列款稟訐之被劾教職、及被控之代理知州一併革職一摺。廣東甄別勒休之前任萬州訓導潘學海、前代理萬州知州候補直隸州州判金天成、著一併革職。將要證潘亞立、門丁朱五、速交到案。徹底嚴究。按律懲辦。  

○以正白旗漢軍副都統聯順、為正紅旗護軍統領。  

○癸巳。上詣綺春園問皇太后安。  

○諭內閣、此案給事中安詩、朱昌頤、於核議知縣逾限處分成案辦理兩歧之處。各懷意見。並不虛心妥議。殊失和衷之道。秀毓、興福、與安詩意見參差。復補畫所行片文。亦涉游移。安詩、朱昌頤、興福、秀毓、均著交部分別議處。  

○又諭、陸建瀛奏、幫船延未過關。請將各員弁摘去頂帶等語。蘇州前後等幫。自開行後延未具報過關。以致在後各幫。為其阻壓。實屬玩延。蘇州前幫押運千總潘佐庭、蘇州後幫押運千總劉椿齡、署崑山縣知縣劉琅、署新陽縣知縣邱詠思、著一併摘去頂帶。仍一面押令迅速銜尾前進。毋得再有遷延。  

○又諭、存興奏、疲幫運費缺乏。請將余米價銀。仍行給丁一摺。浙省各幫余米。既據該護撫查明。於例限一月內、業已糶變。勢難再令糴回兌運。著准其將余米價銀。仍行給丁。以濟運務。  

○旌表守正被戕直隸固安縣民宋簡妻史氏。  

○甲午。諭內閣、陸建瀛奏、籌撥桃源等縣衛口糧銀款一摺。江蘇桃源、銅山、蕭、大河、徐州等五縣衛應需一月口糧銀七萬八千五百兩。著准其在於龍江關徵存商稅款內、協撥濟用。如有餘賸。按數解司報撥。設有不敷。另於司庫正項銀內湊足。事竣匯冊報銷。並飭該管道府、督同印委各員。確查戶口。核實易錢散給。務期實惠均沾。儻查有剋扣冒濫情弊。立即據實嚴參。  

○緩湖北荊州、荊左、荊右、沔陽、湖南嶽州、五衛被災幫丁應扣借造剝船銀。  

○以山西遼、代、絳、解、臨汾、襄陵、洪洞、浮山、太平、曲沃、翼城、鄉寧、長治、襄垣、靈邱、廣靈、陽高、陽城、永濟、猗氏、榮河、萬泉、武鄉、安邑、夏、芮城、河津、聞喜、絳、靈石、三十州縣糧價增昂。命平糶常平倉谷。並緩徵寧遠、保德、霍、隰、右玉、寧鄉、陽曲、靈石、臨汾、九廳州縣積欠谷石。  

○乙未。以兩江總督壁昌、為內大臣。管健銳營事。  

○調雲貴總督李星沅、為兩江總督。以陝西巡撫林則徐、為雲貴總督。未到任前。以雲南巡撫程矞采、兼署。以陝西布政使楊以增、為巡撫。山西按察使恆春、為陝西布政使。山東鹽運使劉源灝、為山西按察使。  

○丙申。以山西太原鎮總兵官蔣柏齡、為鑾儀衛鑾儀使。  

○調廣東潮州鎮總兵官祥麟、為山西太原鎮總兵官。以廣東廣州協副將余萬清、為潮州鎮總兵官。  

○丁酉。上詣安佑宮行禮。  

○諭內閣、楊殿邦等奏、請將撈穵運河不力之知縣。摘去頂帶等語。徒陽運河。上冬雖屆小挑。亦應認真撈浚。無誤漕行。茲據該漕督等奏稱、長淮等幫。行至丹徒武進等處。仍復阻淺起剝。是該縣等於撈穵事宜。漫不經意。疲玩成風。實堪忿恨。江蘇武進縣知縣陳嘉勛、丹徒縣知縣張元揆、俱著摘去頂帶。勒令加緊撈深。儻在後各幫。仍復淺滯難行。即將該管知府、及督挑各員。一併從嚴參辦。無稍姑容。  

○又諭、楊殿邦等奏、請將不遵文檄玩視漕糧之知縣革職一摺。江蘇寶山縣知縣劉果、於該縣額徵漕糧。並不遵例採辦。輒稱該縣並無漕倉。實屬強辯飾非。劉果、著即革職。以示懲儆。  

○以雲南曲尋協副將邵鶴齡、為湖北鄖陽鎮總兵官。  

○禮部議准、山東巡撫崇恩疏報、採訪萊陽縣貞節婦女崔李氏等一百一口。署廣西巡撫孔繼尹疏報、鬱林州陳羅氏等十二口。各請建總坊旌表。從之。  

○戊戌。諭軍機大臣等、耆英等奏、夷船一律退出虎門。省城安靜如常一摺。此次夷船突入省河。所帶夷兵祇千餘名。若以粵省兵勇之眾。調齊攻擊。亦何難聚而殲旃。惟此時夷船既已退歸夷巢。原不妨姑為息事安民之計。犬羊反覆無常。難保不歸巢以後。又復別生事端。不可不於安靜無事之時。豫為防範。惟在該督留心人材。勤加操演。練兵尤在練將。有勇更期知方。平日固結民心。以為根本。臨時激揚士氣。以作干城。總期未雨綢繆。有備無患。方為妥善。諒該督必能仰體朕意。不待再三誥誡也。將此諭令知之。  

○禮部以宗室會試中額請、得旨、取中二名。  

○以盛京刑部侍郎廣林、暫署盛京將軍。  

○旌表守正捐軀四川灌縣民馮爾登妻高氏。  

○己亥。上詣綺春園問皇太后安。  

○諭內閣、戶部奏、請飭催銅鉛船隻等語。銅鉛為鼓鑄攸關。斷不容遲延貽誤。所有已入江南境之滇員。乙巳年正運三起。已入湖北境乙巳年正運四起。加運一起。在四川瀘州開行之乙巳年加運二起。丙午年正運一起二起。已入湖北境之黔員。丙午年下運二起。丁未年上運二起。下運二起。在四川瀘州開行之丁未年下運一起。均著沿途各督撫、迅即派委幹員。會同經過地方文武員弁。無分晝夜。迎提催趲。迅抵清江。責成漕運河道各總督、飭令跟隨首進糧船。相機插檔行走。俾資迅速。其已咨報起程尚未開行之滇員桂文奎、已報接運未據盤兌開行之湖北運員德通、二運。著雲貴、四川、湖廣、各督撫、嚴飭該委員等迅即兌交。盤兌開行。無令稍事耽延。儻運員藉詞延宕。地方官不實力催趲。著即指名嚴參。毋稍隱飾。  

○庚子。諭內閣、從前鄉會試迴避士子。雍正年間。曾於內閣另行考試。或將試卷另封進呈。派員校閱。均系出自特恩。並未著為定例。迨乾隆年間。即經先後停止。嗣因御史眭朝棟、率行陳請。瞻顧徇私。當奉嚴旨將該御史拏交刑部治罪。至嘉慶四年。復有御史郭儀長、條陳此事。經部議准。仍奉特旨駁飭。是迴避士子另行考試。事屬難行。疊奉聖訓昭垂。豈容臣工任意瀆請。祝慶蕃、現任禮部尚書。明知此事早經停止。乃因本科迴避士子人數較多。獨出己見。率行面奏。實屬沽名釣譽。冒昧瀆陳。著交部嚴加議處。嗣後鄉會試迴避士子。無論人數多少。其另行考試之處。並著永遠停止。  

○以前任安徽壽春鎮總兵官岱昌、為三等侍衛。在大門上行走。  

○辛丑。禮部以會試中額請。得旨、滿洲取中六名。蒙古取中二名。漢軍取中五名。直隸取中二十名。奉天取中二名。山東取中十七名。山西取中九名。河南取中十五名。陝甘取中十七名。江蘇取中十七名。安徽取中十名。浙江取中十八名。江西取中十七名。湖北取中九名。湖南取中八名。福建取中九名。廣東取中十名。廣西取中七名。四川取中八名。雲南取中八名。貴州取中七名。  

○緩徵陝西蒲城、高陵、醴泉、扶風、乾、武功、富平、三原、涇陽、興平、澄城、郃陽、韓城、大荔、朝邑、咸陽、長安、白水、臨潼、渭南、華陰、咸寧、華、二十三州縣上年被旱村莊上忙額賦。  

○壬寅。諭內閣、廉敬等奏、請將游擊交部議處等語。駐防察木多四川黎雅營游擊李陸師、因乍了諾們汗所屬各站。阻滯官兵。札催不遵。輒即派員守取諾們汗原領敕書。並派弁兵提拏頭人。實屬任意妄為。李陸師、著即行革職。以示懲儆。  

○諭軍機大臣等、前據耆英奏稱<?口英>夷前請。已有轉圜。請飭駐藏大臣。就近體察情形。已有旨諭知琦善、遵照辦理矣。茲據琦善奏、查訪<?口英>夷請於後藏通商實情一摺。覽奏並圖說均悉。堆噶爾本迤北峻岭。下有金礦。又地盡斥鹵。穵即成鹽。該夷惟利是圖。自系垂涎此地。希圖居奇。其前請定界通商。繼復祇欲指明舊界。仍照舊章之處。未必非有意含混。潛肆貪求。著琦善仍遵前旨。體察情形。就近酌辦。即於四月青草方生之時。派人前往相機辦理。一面仍教練弁兵。妥為防備。毋有疏虞。至前令偵探加治彌耳夷人等。是否實有合謀驅逐夷酋等事。並西藏與加治彌耳有無舊界可循。是否向系通商。著仍詳細查明。迅速覆奏。將此諭令知之。  

○又諭、廉敬等會奏、籌議乍了地方控案、設法曉諭一摺。乍了為西藏進出要路。前因控案未結。降旨令該督等會同籌議。揀員曉諭。以止爭端。茲據奏稱、該兩造均有不合。空言開導。恐難望其懾服。自應勸戒兼施。使之迅速就範。該督等業經就商上所屬。及土司管轄附近乍了之土兵。分飭豫備。揚言進剿。使知儆懼。仍專派噶布倫汪曲結布。直至乍了。向兩造喇嘛詳晰開導。並曉諭夷民。隨宜懲戒。相機酌辦。著即照議妥辦。總期夷情帖服。道路常通。是為至要。再川省無藉棍徒糾搶。本名<?口固>嚕。嗣因奏摺率寫嘓匪字樣。乾隆年間奉旨改正。嗣後遇有此等案件。著仍遵照改為<?口固>嚕匪犯。不得率寫嘓字。將此並諭令知之。  

○又諭、琦善等奏、照錄覆諭廓夷底稿等語。廓爾喀國王、以本年系值貢期。未奉行催具稟。該大臣等。已擬覆諭行知。令其自悟。該國王蠻夷性成。難保不如從前之藉故改期。或於表文內任意冒瀆。著俟該國噶箕齎表前來之時。儻再有妄行干瀆。即駁回飭令另繕。毋庸呈遞。總期於撫馭之中。仍寓震懾之意為要。將此諭令知之。  

○旌表守正捐軀安徽宿州民任連興妻葛氏。  

○癸卯。以陝西華山嶽靈顯應。頒御書扁額曰澤流玉井。  

○甲辰。以故敖漢固山貝子諾爾布桑子達克沁、襲爵。  

○乙巳。諭內閣、前因祝慶蕃以本科迴避士子人數較多。率請另行考試。冒昧瀆陳。當交部嚴加議處。茲據該部議以降三級調用。因該員任內有革職留任之案。照例請革任等語。祝慶蕃著加恩改為降二級調用。  

○又諭、布彥泰奏、請將營私朦混、負氣捏病之游擊、革職懲辦一摺。所參甚是。署陝西固原提標中軍參將陝安中營游擊仇懷瑛、於伊子仇永清、同標服官。並不迴避。已屬違例。迨出有前營把總弁缺。復將伊子保送擬正。更屬有意營私。經該督撤署改委。該游擊旋即捏稱患病。呈請開缺。其為負氣規避。尤屬顯然。仇懷瑛、著即革職。發往新疆效力贖罪。固原提督石生玉、於仇懷瑛父子同標。匿不呈請迴避。並擬正請拔。又於該革員負氣捏病。率行照轉。均有不合。石生玉、著交部議處。  

○以都察院左都御史魏元烺、為禮部尚書。戶部左侍郎賈楨、為都察院左都御史。調兵部左侍郎孫瑞珍、為戶部左侍郎。兼管三庫事。  

○丙午。上詣綺春園問皇太后安。  

○轉兵部右侍郎趙光、為左侍郎。未到任前。以內閣學士黃琮、署理。以內閣學士朱鳳標、為兵部右侍郎。仍署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  

○丁未。以貝子奕縉、署鑲白旗蒙古副都統。  

○調荊州左翼副都統托恩東額、為廣州漢軍副都統。廣州漢軍副都統官文、為荊州左翼副都統。  

○戊申。諭軍機大臣等、國家設兵衛民。雖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全在封疆大吏。於無事之時。籌久遠之計。平日留心營政。選擇將材。事事俱有把握。設遇有事。自可隨機策應。措置周全。粵省近年以來。海氛甫靖。經朕再三訓諭。思患豫防。上年又經耆英疏陳練兵籌餉事宜。已通諭各省督撫、體察情形。妥為籌辦。耆英身任重寄。自能仰體朕意。通籌大局。計出萬全。斷不至稍形疏懈。惟粵省民情浮動。加以諸夷雜處。易起爭端。多非意料所及。儻遇有需用之處。徒恃本省兵力。既恐防範難周。若向他省調兵。又慮鞭長莫及。惟廣西地界毗連。且同屬該督管轄。呼應較靈。著耆英接奉此旨。即於廣西鎮將中留心察看。擇其實能訓練士卒者。責令不動聲色。認真操演。務使技藝精熟。紀律嚴明。其有壯健驍勇。可稱勁旅者。密為存記。約共豫備二三千名。一遇有事調遣。即令剋期就道。毋致臨事張皇。是為至要。此外各省、惟江西最為切近。已諭知李星沅、密為經畫。以備不時調遣。凡此皆於平時操演之餘。寓先事防維之意。於粵省籌備機宜。更有裨益。至前次夷船突入省河時。何以夷兵遂得偷上炮台。釘塞炮眼。自因該處弁兵防守不嚴之故。除飭查明懲辦外。以後應如何嚴密防範。方不至再有疏虞。亦著妥速籌議具奏。將此諭令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