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傳/傳41
這份文獻應使用傳統漢字,而非簡化字。校對時應以原文為準,特別注意簡化字與繁體字之間的一對多的對應關係以及異體字的使用。如果無法直接校對原文,請勿進行機器或人工轉換,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問題。 一般而言,文獻應保留其底本所使用的漢字。漢字簡化方案於1956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施行,1969年在新加坡施行。施行之前的文獻(如1956年前的文獻、未施行簡化字的地區文獻,以及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之前的聯合國文件)通常應保留使用傳統漢字。在漢字簡化方案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只有部分漢字被簡化的文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人民共和國邊界條約等)通常應以原文形式保存。 |
傳四十 ◄ | 居士傳 傳四十一 |
► 傳四十二 |
|
居士傳四十一
[編輯]楊唐戈孫朱郭郝杜二吳張傳
楊邦華
[編輯]名嘉褘。江西泰和人。萬曆中諸生也。少好學。於書無所不窺。已而潛心內典。年十三持不殺戒。蚤虱無所傷。至二十餘入南京國子監。俄疾作。夢遊地獄。見地藏菩薩於冥陽殿。覺而放諸生物。延僧誦經。唱佛號。已而謂人曰。吾將逝矣。青蓮花現吾前。非淨土境乎。遂晝夜唱佛號不絕。命侍者息燭曰。吾常在光明中。不須燭也。問何所見。曰蓮開四色。問見彌陀否。曰見彌陀現千丈身。問觀音。曰身與彌陀等。惟不見勢至耳。言訖忽躍起拈香曰。彌陀經功德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吾已得上品生矣。寂然而逝(往生傳)。
唐體如
[編輯]名廷任。浙江蘭溪諸生也。天性醇愨。躬孝友之行。已而覺世無常。傾心至道。參雲棲宏公。受念佛三昧。遂力行之。閱十三年如一日。年六十。當仲冬之旦。謂諸子曰。新春十有一日吾行矣。至期。盥漱整衣端坐手結印口稱佛號微笑而逝。事在萬曆三十一年(往生傳)。
戈以安
[編輯]錢塘人。事雲棲宏公為師。法名廣泰。事親孝。好行陰德。晚歲奉佛甚虔。與僧元素結春秋二社為念佛會。誦華嚴經。已而曰。吾大限迫矣。當為西歸計。遂閉一室習禪誦。晨夕不輟。預克歸期。前二日家人來視甚悲。以安曰。生必有滅。奚悲為。吾方凝神淨域。面覲彌陀。若等勿以情愛亂我正念。請元素至。共唱佛號。及期而化(往生傳)。
孫叔子
[編輯]江南桐城人。父鏡吾居士。讀雲棲彌陀疏抄。喟然嘆曰。至哉妙用。旋乾轉坤。所謂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其惟念佛一門乎。鑄阿彌陀佛像。按四十八願以為莊嚴。像成送之雲棲。因乞法名為廣寓。稱弟子叔。子年十二從焉。遂受五戒。法名大圩。歸而斷葷血。棄科舉業。修念佛三昧。勤苦不惜身命。俄見兩比邱持蓮花立於前曰。孺子善哉。一心淨土。復見化人誦金剛經一晝夜。乃瞿然起坐曰。彌陀觀音皆來迎我。結金剛拳印。高唱阿彌陀佛數聲。泊然而寂。有淨土十二時歌傳於世。其室中歲產瑞芝。卒之歲有大如斗者。其色或如金。或如玉。或如赤白輪(往生傳.雲棲法匯)。
朱綱
[編輯]順天貢士。官終府同知。專修淨業。日誦佛名三萬聲。積十五年。一日坐榻上。方提珠誦佛名。忽異香滿室。曰佛來也。遂逝(徃生傳)。
郭大林
[編輯]湯陰人。亦專志淨業。年七十六。一日謂其子曰。明午吾去矣。無疾而逝(徃生傳)。
劉通志
[編輯]順天人。精勤念佛。年五十二得疾。念益切。其法侶李白齋先卒。通志絕而復甦。謂家人曰。白齋與我當同生淨土。已維舟相待矣。為我易衣掛念珠於項。從之。遂逝(徃生傳)。
郝熙載
[編輯]錢塘諸生。為人忠信不欺。晚歸雲棲之教法。名廣定。居家禪誦無間。已而得疾。一日忽舉首視窗外。謂其子曰。今者別一乾坤矣。夜半雲。佛坐蓮花台現吾前。吾往矣。遂逝。事在萬曆三十九年(往生傳)。
杜居士
[編輯]遺其名。順天宛平人也。隱西山瑞光寺側古齋堂中三十年。專志念佛。對人惟合掌稱佛號。預知將終。禮懺九日。誦至懺中懇切語。輙流涕哽咽。遂絕食。日飲水少許。懺畢坐脫。浹旬始殮。顏色如生。有五色雲盤旋屋上。山中人傳異之(徃生傳)。
吳大恩
[編輯]浙江仁和人。仁慈好施。恤孤窮。護生命。鄉里稱之。已而皈心佛法。晨夕誦經唱佛號。一日別眾跏趺而逝。神色煥然。室有香氣。事在萬曆四十年(徃生傳)。
吳用卿
[編輯]名繼勛。江南新安人。性沉毅。嗜善若渴。晚修淨業。持往生咒唱佛號。日有定課。嘗失足墮江中。有物籍之。流十里躍而登舟。眾以為神。已而患背疽。持誦自若。俄而正念示寂(往生傳)。
張愛
[編輯]萬曆間中官也。晚持金剛經。閱數年病死。至一王者所。謂曰。汝合向人間受胎。答曰愛持金剛經。願生淨土。不願受胎。王者曰。汝持經功少。奈何。愛曰。曾聞十念成就。況其久乎。王者曰。且放還聽持經去。既蘇。遂去之西山碧雲寺專誦金剛經。又十一年。一日集眾曰。我以持經力。今西去矣。沐浴更衣端坐而逝(金剛新異錄)。
知歸子曰。右錄雲棲往生傳而稍附益之。大都聞雲棲之風而興者也。其他學士大夫名節炳着者別有傳。嗚呼。自東林以來。樂邦之化莫盛於斯矣。孟子曰。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況於親炙之者乎。予於宏公亦云。
汪大紳雲。今者別一乾坤矣。如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到此地步。修行尚少證驗在。何以明為如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以十法界觀之。便是十個乾坤。佛法界是佛乾坤。菩薩法界是菩薩乾坤。緣覺法界是緣覺乾坤。聲聞法界是聲聞乾坤。此是四聖法界也。即為四聖乾坤。天法界是天乾坤。修羅法界是修羅乾坤。人法界是人乾坤。旁生法界是旁生乾坤。餓鬼法界是餓鬼乾坤。地獄法界是地獄乾坤。此是六凡法界也。即為六凡乾坤。修行到得超凡入聖時候。聖境自然現前。豈非別有一乾坤耶。何以明其證驗。以十法界之因觀之。一念起處於十惡境上生心即是地獄界因。念念不斷便造了地獄乾坤。於慳妬境上生心即是餓鬼界因。念念不斷便造了餓鬼乾坤。於痴淫境上生心即是畜生界因。念念不斷便造了畜生乾坤。於五戒境上生心即是人界因。念念不斷便造了人乾坤。於下品十善境上生心即是修羅界因。念念不斷便造了修羅乾坤。於上品十善境上生心即是天界因。念念不斷便造了天乾坤。於四諦境上生心即是聲聞界因。念念不斷便造了聲聞乾坤。於十二因緣境上生心即是緣覺界因。念念不斷便造了緣覺乾坤。於六度境上生心即是菩薩界因。念念不斷便造了菩薩乾坤。於無上菩提境上生心即是佛界因。念念不斷便造了佛乾坤。由此觀之。從樂邦生心念念不斷。有不往生者乎。有不往生者必其所發之因未真也。必其念佛有間斷也。故曰修行尚少證驗在。讚嘆此語。一以堅人決定心。一以發人精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