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巍巖遺稿/卷十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二 巍巖遺稿
卷之十三
作者:李柬
1760年
卷十四

雜著

[編輯]

未發辨後說己亥

[編輯]

或曰。子於德昭昏惡之心單指之中。辨之固詳矣。獨於心與氣質者。無或有未盡辨者乎。曰。心體實精微難見。而但前言已備。則其名目之辨。似不至甚難矣。彼於此。特地儱侗。曾是意外。故從前辨論。此亦未甞勘究到底。請試言之。夫氣一也。而語其粗則血氣也。語其精則神明也。統精粗而謂之氣。而所謂心則非血氣也。乃神明也。心體也至精。而氣質也至粗。心體也至大。而氣質也至小。虗靈洞澈。神妙不測。非至精乎。包括宇宙。無內無外。非至大乎。九竅百骸。血包氣袋。粗而已矣。行住坐臥。尺七軀殼。小而已矣。以其體段。則精粗大小之分。判於霄淵。語其樞紐。則綱紀主宰之地。不過方寸耳。心與氣質之間。事實俱在。若於此都無辨別而滾謂之一物。則安得爲識心之論也。或曰。彼之所難。則有說矣。性是太極。而心是陰陽。則陰陽非氣質乎。曰。然。彼元不識心矣。安能獨辨於氣質也。夫方寸之地。陰靜陽動者。非氣也。乃神也。張子所謂兩在不測之神。非氣質也。乃本心也。朱子所謂元無不善之本心。氣無知而心有知。則這陰陽。果無知之物乎。所謂氣質。則是只血氣而已。充於一身。而本心纔有不宰。則便已用事於方寸。而實則心體自心體。氣質自氣質矣。或曰。夫然則彼又有說矣。本心在內。血氣在外。是將本然之性。氣質之性。各自窠窟於內外乎。曰。彼之實見已差。善思之端塞矣。奚稽於事實。奚盡於人言也。程子曰。神氣相極周而無餘。氣外無神。神外無氣。惟此方寸之地。其量也固涵天涵地。而其寓也本血包氣袋也。志帥氣徒。部伍雖井井。而槩言之。則精粗一氣也。大小一體也。其灌注動盪之機。亦無一髮之或間。無一息之蹔停。故天君主宰。則血氣退聽。而方寸虛明。此卽本然之心。而其理卽本然之性也。天君不宰。則血氣用事。而昏明不齊。此卽氣質之心。而其理卽氣質之性也。血氣之用事與否。都在方寸而言。則內外窠窟之說。亦彼不識心之支辭也。何足於辨也。或曰。夫然則彼又有說矣。氣不用事。是未發也。氣已用事。是已發也。是將本然之性爲體。而氣質之性爲用乎。曰。然。是彼主張之大端也。雖然。元來不用事一句。彼此所指者異。而古人之論未發。亦原有兩般說。於此辨則餘可見矣。夫本心宰而血氣退聽於百體。此愚之所謂不用事也。朱子曰。若論原頭。未發都一般。自堯至於塗人。一也。此一說也。善惡混而猶未應接於事物。此彼之所謂不用事也。朱子曰。衆人未發。已自汩亂。其感發處。如何會中節。此又一說也。然則所謂本然之性者。已就夫本心而言之矣。其發獨爲氣質之用哉。或曰。非謂是也。氣已用事。則不成爲未發。而性則又非已發之目也。今不曰情而曰性者。何歟。曰。大抵論性之義有二。一則只理在氣中之稱也。如今本然之性。氣質之性者。皆卽此理氣上。或單指或兼指焉。此論性之大體然也。一則就心上。以動靜部伍。分而言之。卽對情之性。而其言蓋益密矣。今夫衆人未發。若以子思之旨準之。則皆屬已發。而朱子亦或以未發言之者。蓋亦不接事物。故粗謂之未發。不見情用。故亦謂之性。而實則其性麤在靠不得。故君子不性焉。自孔子相近之性。至退栗性亦有善惡者。本皆論性之大體者。而其境則實在此矣。或曰。性是根極之言也。若自已發而言之。則惡在其根極乎。曰。無論應接與不應接。根極於氣質用事之始。此非根極之言乎。若復根極於不用事之原頭。則卽大本矣。君子何不性之有哉。此處義理極精微。界分極分曉。須着眼可也。或曰。古人以本然氣質。對待論性則有之矣。未嘗有以對待論心者矣。今子氣質之心。無乃涉於刱新乎。又論本然之性者。只單指一言已該矣。今子又必就本心而單指。此亦見理未熟。言不得簡要而然乎。曰。心一也。上面着箇道字。則是本心也。着箇人字。則是氣質之心也。言似刱新而理實無疑。夫何嫌乎。且性爲中乎。性之立爲中乎。其立與不立。又不待此本心之存亡而能自由乎。今不計心體之善惡。而惟單指爲中。則亦當不計心用之善惡而單指爲和矣。子思未發之說。果本懸空說理。不就本心而言乎哉。或曰。夫然則彼此同異之所在。固聞之矣。其得失之歸。又可聞歟。曰。噫。未發是何等精義。何等境界。此實理氣之大原。心性之築底處。而謂之大原築底處者。無他。正以其理氣同實。心性一致而言也。聖人則合下以理爲心。故心卽性。性卽心。體卽中。用卽和。無容可議矣。自聖人以下。則恆患氣不循理。心不盡性。故凡自戒懼愼獨。以約之精之。以至於其守不失。無適不然者。正欲其理氣同實。心性一致之工也。而其工程階級。則亦已精深巂絶矣。此。鄙說本末也。今彼於未發一言。看得未透。只以不應接時節。作未發之案。此其從初眼目。已隔一重關嶺於原頭未發矣。彼未嘗自謂未透。而未發之心。昏惡之氣。是氣已用事後事實也。何可諱得也。寂然湛然等語。彼亦尋常承用。而不過失實之言也。心體旣昏且惡。則寂然二字。已不容着得矣。況湛然者乎。又於古人所謂心有善惡及單指。則是本然之性等說。自謂得綱領。故問者曰。未發之心。昏惡之論。於理無未安乎。彼曰。性無不善。而心則有善惡矣。問者曰。心體之惡。不妨於大本乎。彼曰。單指之大本。何干於心體之惡也。問者曰。旣單指之大本。不干於心體之惡。則亦單指之達道。不干於心用之惡矣。是將跖,蹻之凶。禽獸之頑。糞壤之賤。初不假一辭。不犯一手。而與神聖同有中和之德矣。然乎。苟如是則單指二字。一番打過於口角。猶涉費辭。況彼戒懼愼獨許多說話。從上聖賢。何爲此無用之辨。不急之察歟。此彼說歸宿也。彼於此。蓋亦不得於言者。殆甚矣。惟汲汲反而求之於同得之本心。則庶幾爲死中求活。絶處逢生之妙諦。而彼方且以性善惡三字。作千聖傳授之說。以張皇之。此已足使人破閒矣。至於師門之旨。則又本不如彼之云云。而彼急於引重。不免一切傅會之間。有朋友欲辨爭於義理。則彼輒盛氣以待之。令人不敢開口。夫人之見。固各有不同者矣。其得失何關焉。只此盛氣一着。眞不可使聞於他人矣。何彼不善於思。一至是哉。或曰。雖然。彼未必有意於打訛作乖。只坐實見之偶誤。主張之久穿鑿之深。不覺輾轉至此耳。朱子謂雖其昏蔽之極。而介然之頃。本體已洞然。此亦心與氣質之說也。彼雖不識於本心。而其本心則亦未嘗亡矣。早晩豈無洞然之時也。朋友之欲辨於是者。其亦除卻許多閒說話。惟靜而俟之。爲究竟之地歟。曰。然。子之說殊極公平而忠厚矣。此當謹以識之以竢焉。

題林趙二公理氣辨後丙申

[編輯]

栗谷先生理氣說。實有擴前聖之未發。建天地俟後聖。決然無疑者。誠如先生之所自言矣。後雖有作者。其可易評乎是哉。余於頃年。得所謂林滄溪集者。觀其書牘疏箚若讀書錄。甚愛其言語詳懇。理趣親切。有似非文人無實之口氣。至所謂日錄。則有一段說話。深攻先生理氣說。而夷攷其所自辨駁之言。則直甚可笑孤陋無見之說也。惜哉。偏邦風氣人才。元有此數。若通論公之全集。則識解見趣。甚有意思。又其間名言妙論。種種新警。又觀公之去就。亦不汲汲於進取。似此頭角。要之。可謂傑然於流輩矣。末路人物得如公者。實甚難値。而何志不少遜。學未知方。畢竟以傲兀自大。歸宿於文人浮薄而止哉。最後見詩集則有曰。云何五百載。未見傳道士。又曰。上法程朱下不論。噫。其全局在是矣。人之言語氣象。若是輕脫。全沒點檢。而其能深得而遠到乎哉。近日。又得所謂趙拙修集者。其所謂四七人道理氣辨者。無慮數千餘言。其旨則滄溪也。其說則支離冗雜。殆不可讀。而其所凌駕先生者。則又益無忌憚矣。滄溪差少於拙修。意其淵源本出於此者乎。雖然。之二公者。世不過指爲文學之士。狂狷之流。則其言雖有不中者。亦何足深責哉。獨農巖丈之序滄集曰。所見者大。所存者實。其所贊詡。抑何其無當歟。以巖丈鑑識之精。言論之篤。顧於一時儕友之所造。宜有不易之品題。而其言若是。則此無乃前人眞有所未到。後賢眞有所獨契。而又其未到與獨契之間。地位已自絶巂。有不容人人之可與議者乎。是則有不然者。卽其原說在矣。百世何盡誣也。滄溪之言曰。善心非無氣也。以其由理而發。故謂之理發。惡亦非無理也。以其由氣而不由理。故謂之氣發。如此則謂理氣不相離者得矣。謂善惡皆氣發理乘者。恐未爲得云云。愚於此試下一問着。無論其由理與由氣。其發者是何物耶。如其發者是或心或非心。則後賢之度越前人。眞箇是卓絶矣。如未而其由理與由氣。無非此心之發。則所謂理發氣發者。無乃有不得於言而未能再思者歟。原說全段。煩蕪重複。今不可盡錄。其大約曰。理氣不相離者。指何理而言乎。若淸氣之爲善。濁氣之爲惡者。皆謂之理。則誠不能相離。不可以互發言也。但如此。則所謂理者爲善爲惡。卻無定向。若非空虛無主宰之物。卽是夾襍汩董之物矣。此非聖賢傳授純粹至善之理。豈眞理哉。雖是惡也。而本然至善。無物不在之意。卻有隔絶不到處。以此而論不相離。又非古人不可須臾離之本旨矣。若只見此。便謂善亦氣發而理乘。初無互發之事雲爾。則理之本體。終不能自明。惟氣所爲。茫無主宰矣。亦豈可以一切悖理者。同於一切循理者而渾稱曰。氣發理乘而已哉。滄說止此。噫。此其爲妙悟獨契五百年不傳之秘者耶。何甚疎略不成模㨾也。爲善者。理之常也。爲惡者。理之變也。而其本體則隨處固自若矣。何卻有隔絶不到處也。其常其變。皆理之爲。而其善其惡。本體固自若。則其爲主宰。又孰遍焉。信如滄意淸氣。理爲主宰。濁氣。氣爲主宰。則其半宰半不宰之間。眞有隔絶不到處矣。子思所謂不可須臾離。則只以善而言之。先生所謂不能相離者。則通善惡而言之。言理殊而指各有當矣。一切悖理者。固氣發而理乘矣。一切循理者。果理發而心隨之耶。大抵義理精奧。開有後先。先生之說未出。而天下有互發之論。卽非異事也。以退陶德學之盛。猶有未勘底公案。況餘人哉。至於先生之說出。則理氣根窟。不啻如日中天。有目者皆可覩矣。如是而猶爲互發之論。則此若非暗滯執拗之見。卽是穿鑿求異之說也。庸非妄乎。發之者氣也。所以發者理也。非氣則不能發。非理則無所發。此先生之論。而滄意不滿於是。以爲此只是氣發邊也。試就其所謂理發邊。作對語曰。發之者理也。隨而發者氣也。非理則不能發。非氣則無所乘。必如是立言而後。始快滿於滄意。而理之本體。方能成主宰耶。若爾則其純粹與否。則未知。而其所謂主宰雲者。合下指作用有爲而言也。作用有爲者。是理乎哉。使造化發育萬物而渾然無跡者。理也。使人心酬酢萬變而寂然無爲者。理也。其使也。本以不使使之。此其所謂主宰也。若眞有一物憧憧於萬物萬變之間而爲之倡。則其言雖甚新妙。而於實理何哉。況聖賢相傳之理。先生而不識。則誰其識之。空虛無主。夾襍汩董之物。古人有眼寒臀煖,自作元隻等說。愚於今日。信然矣。以此而指議先生。無乃謬乎。蓋先生之言。只有兩句。一則曰理氣不相離。一則曰氣發而理乘。滄溪則於上句不敢動。而於下句。斥而非之。拙修則並與下句亦不敢動。故曰氣發理乘而已。是其言。可謂幾矣。而畢竟以理乘氣氣寓理六字。又細分於氣發理乘之中。其謂理乘氣者。卽理發也。氣寓理者。卽氣發也。其未瑩也依舊。是一說矣。又其言曰。若槩以理無所爲。而遂以心之善惡。只屬乎氣。則是理無所與於善惡。而所謂理者。直一箇儱侗物事。有亦可無亦可。烏足爲萬物萬事之主宰乎。栗翁於此。自欠一段語意。而其失不待辨說而可知云云。此蓋言天理本有自主張一途。而先生未有所見。故於理發一着。終未說出雲爾。其言蓋與滄說。如出一口矣。又其言曰。心之惡。固由於濁氣。而其善者。乃是是理之本體。自當如是。故得氣之淸者。直遂其本然之善而已雲。此卽自家所意天理本有自主張一途也。噫。天理果能自主張。則不論氣之淸濁而直遂其本善。方可見其自主張之實也。今必得淸氣而直遂。不得淸氣。則不能直遂。惡在其自主張歟。性理之善。雖則不本於心氣。而其善之存亡。實係心氣之善否。心之不正而性能自中。氣之不順而理能自和。天下有是乎。故其本善之體。若汎論物理。則可自不涉其器而言矣。今論人心道心發用酬酢之機。而謂性理本有自主張之妙雲。則愚誠不思其說也。又其言曰。善固淸氣之發。惡固濁氣之發矣。淸氣發之外。顧不有出於天命之所不能已。而氣之淸濁。無關於其間者乎。又曰。人心之善者。固是四端矣。其未善未惡。直是飢欲食渴欲飮。未得乎飮食之正者。是果爲四端乎。旣不爲四端。則是果濁氣之發而害本性之人慾乎云云。噫。理氣之發。其端萬變。而大分則淸濁而已。善惡而已。今曰出於天命之不能已。則其氣之淸。其理之善。亦無疑矣。若是而又謂不關淸不關濁。則天下果有是物乎。人心善則善矣。惡則惡矣。安有旣未善而又未惡之心也。飢食渴飮。天理也。不得其正。人慾也。安有旣非天理。又非人慾之物也。然則自家所謂一箇儱侗物事。有亦可無亦可者。無乃非此物之類耶。噫。眞可笑矣。以如此之見。求異於先生之論。而一筆句之曰。其言論過高之病。反有甚於依㨾之失也。人之不自量。何一至是哉。大家義理於頭腦。十分分曉。則餘可免大段差謬矣。今此理氣之頭面。如的然於心目。則其不離之實。當不待言諭。而不離之實。不待言諭。則其必氣發而理乘。又何疑乎。氣發理乘。旣無所疑。則於此所辨。善與惡而已。公與私而已。其乘而不成寓。寓而不成乘者。又何說乎。然則滄溪所見不離之實。不過如蚷蛩狼狽之相首尾。理發之時。理作頭而氣不能離。氣發之時。氣作頭而理不能離耳。其於先生所謂不離之實。奚啻朔與南霄與壤也。拙修之見。差進於滄。則於一發一乘之言。蓋屢言而不一言矣。獨不能不纖細分張於兩一不離之中。十分喚醒其理發一邊。此若善看其意。只作主理主氣之說。則先生所已言者。無復餘憾矣。雖使公口倒天河。終日言之。而其能出其範圍乎。如出一毫於此。則卽滄說矣。所謂氣發理乘一句。雖沒身誦讀。而何涉於事哉。況其言。旣曰理氣之發。分而爲二。又曰。氣不蔽理。故謂之理發。此雖使善觀者辨之。殆與滄說無以間矣。其於理氣頭面。皆無的然之見。則蓋非所謂魯衛之政者乎。三淵作拙誌曰。嘗讀栗谷理氣辨。勘究三年。始知其差處。又曰。論理須以四種立說。一曰本然命物。一曰乘氣流行。一曰渾融合一。一曰分開各主張。應作如是觀。而栗谷見處偏於流行渾融云云。蓋本然命物。卽所謂天理自主張之妙也。分開各主張。卽所謂理乘氣氣寓理互發之說也。而先生於此。都無所見雲爾。噫。古人謂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又曰。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今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則於人何哉。見其禮聞其樂而不知其政德。則於政德何哉。夫子曰。道之不行不明。我知之矣。千載之下。使人讀之。眞有三復慨然而太息者矣。然而有子曰。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古人之於言論。其不苟也有如是夫。嗚呼。此豈易與俗人言哉。

師說上辛丑

[編輯]

師。倫不當於君臣。屬不係於父子。而聖人經訓。必與君父參焉。何。道德在躬。推以及人。陶鑄成就。俾全天性。此天下之至恩。亦天下之至義也。恩義之至。君父何以加焉。生三事一。服勤致死。實天理人心之當然而不可易者。初非聖人強爲之訓焉爾。然而父子則恩義並盡。固無可議者。至於君臣若師生。則其恩或不無親疎淺深之分。而義亦有所不至於盡者。若是者。其視父子。疑若有所輕重之差歟。曰。體統名分之義大。隨恩輕重之義小。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曰師曰生。此體統名分也。以父子言之。其分定。則雖非冥造生育之親。義不可以二視於所生者。大義然矣。苟君臣師生之分定。則其隨恩服事。固有親疎淺深之不齊者。而至其體統名分之大義。則實天地之綱常也。何可以一毫有所輕重於是也。其常則經訓已盡之矣。其變不可不之熟講。世固有不慈之父。而申生則其天下之至恭也。有無恩之君。而伍胥則其天下之大惡也。若師則旣道德在躬矣。天下初無無義之師。則爲其徒者。亦豈有可處之變哉。設恩義在師。而爲徒者不識其恩義。則歷選前古。惟一邢恕而已。此固人理之變。而處之亦無足費辭者矣。或疑道德在躬。此大賢以上事。自此以下。至於一善一長凡爲師者。不一其人。而又儒學之外。如文字技藝之類。亦莫不有師。是皆可一視君父而無別歟。曰。所謂師者。卽道之所存也。自一善一長。以至於大賢。其道雖有高下。而自闇求明。相與傳受。其先後尊卑之分定。則此卽師生也。合下體統之尊。名分之嚴。旣未可以親疎淺深而異議。則獨可以其人道德之高下而殊觀哉。若夫一技一藝之師。則固未可以師生爲言。而至於逄蒙之惡。則亦上通於天矣。百世之下。惡得以貰之哉。

尼人誣悖。師生以來。一初變故也。自我辨之。亦殆無餘說。若所謂以其偸生與黨惡而棄之。以其悔過與絶鑴而收之。此其父未死前事實也。張皇薦鑴之說。著爲年譜。而絶鑴之言。虛矣。褒揚不死之義。抵書史局。而悔過之說。誣矣。此其父已死後事實也。使其父無是而誣之。則陷親之惡。上通於天。有是而暴之。則證父之直。難立於世。有是無是。陷親證父。尼人兩世本末如斯而已矣。又所謂父事四十年。至托以金石之重。彼乃不知其不賢而爲之。則其爲庸暗。殆未足以不知言之。知其不賢而猶且爲之。則其爲陰譎。亦不足以不仁言之。又碣文未撰之前。彼事之如父。旣撰之後。彼視之如仇。而所謂碣文。則未甞有一惡言矣。安有一文字前後。其人賢否。判於霄淵之理乎。向使其文一如其所望。則其師之賢固自若。而其服勤盡誠。亦當如前日矣。且其師之賢否。宜自有大體之不可易者。誠小人也。則其爲文雖善。而何遽變爲君子。誠君子也。則其爲文雖未善。而亦何遽爲小人哉。凡此數說。皆得其要領。彼之囊槖眞贓。無復餘蘊矣。而獨父師輕重之說。雖以睡村李相國之明辨。猶有些未盡致詳者。世之心公而識未高者。或不能無聽瑩。故今於事實之外。獨以其體統名分之大者。提挈綱領而言之如右。以爲師說上。

師說下

[編輯]

隱而無犯。事親之道也。犯而無隱。事君之道也。無犯無隱。事師之道也。親未必有道。而又至恩所在。故雖有過失。而隱忍不敢爲顯諫。此所謂隱而無犯也。唐虞以降。君未必有道。而又至義所係。故凡有過失。則犯顔敢諫而不諱。此所謂犯而無隱也。至於師。則道之所存也。初無過失之可議。非有可犯而不可犯。可隱而不容隱也。雖欲犯隱。而實無所事於犯隱耳。此所謂無犯無隱也。然而程,朱以降。師亦未必於盡道。而或不無過失之可言。則爲其徒者。將隱忍不敢顯諫。以附於父子之恩乎。將犯顔敢諫不諱。以附於君臣之義乎。欲隱則乖於無隱。欲犯則傷於無犯之二者。此得則彼失。必居一於是矣。爲其徒者。無亦難於自盡其誠乎。惟從容幾諫。不至於犯。開陳善諭。無過爲隱。則其爲道最善。而此自非識見通明。義理純熟。而又必誠意充積。信在言前。則亦難人人而遽進於是矣。然則凡爲人師者。萬善畢備。無一過失則善矣。如其不然。則犯之一言。爲杜塞忠諫之巨防。而畢竟隱之則亦甚矣。一主師席。終身無聞過之日。此豈天下之理也哉。無已則有一焉。自程,朱以上。至姚,姒之聖。聖何嘗自聖也。其心誠不知有餘在己。不足在人。故其所虗受樂聞。與人爲善。發於誠心。無一日而或怠。故到頭智益明而德益盛。師道之隆。在是矣。然則承學之所欲請者。不過義理耳。寧有師道隆。而其徒不得於盡言之理哉。噫。師生之倫。本爲道義而設。無恩者以之而恩。無義者以之而義。綱紀人倫。棟樑宇宙。百行萬善。皆由是出焉。則此非濂翁所謂天下之至善乎。雖運有淳漓。道有高下。而闢不諱之門以來。天下之善。開無隱之路。以輸天下之誠。此宜爲一初建立之大基根也。交修共勉之道。於此而忽焉。則餘何足觀也。今之所謂無隱。非無隱也。乃誣也。今之所謂無犯。非無犯也。乃諛也。千秋在前。萬世在後。一時求道就正之論。辭或不盡於從容。意或不達於開陳。則此可恕而不可過也。可奬而不可戒也。不然而只要講於同異。而不講於得失。審於取捨而不審於是非。則此不幾相率而歸於不明不行而已乎。以量而容之。擇合而受之。非聖人有感必通之道。而厥或自附於父子之恩者。又以責難陳善。謂非事君之敬。則是何異魯,衛之政乎。

法門變故之後。吾黨君子。大加懲毖。凡於尊事先覺之道。非不一意致謹。而惟輸以實心。講以實事。公誠坦蕩。充積發揮。眞能卓然。建明吾道。以復衰敗之遺緖者。則不能無未充其力量。又無犯一義。不免爲後學求道之一大魔障。雖於性命之實。禮義之大者。至或有疑而不敢請。有說而不敢究。其亦懲羹而吹虀矣。此非吾黨之所深羞。而亦宜所深反者乎。聖門三千之列。有聽受而無問難。惟顔子一人而已。顧今承學者。英材固衆矣。而不違如愚。亦豈人人而可言乎。區區常愛有是哉迂也之言。雖其知未足以知聖人。而據己所見。直陳無隱。其忠實樸直之味。則千載之下。猶可想見其萬一矣。區區蓄疑之餘。聊作此講說之一端。續爲師說下。若同好之人。恕其愚而進敎之。則區區之幸也。

偶記朱子曰。實心。便是學者之關中河內。必先有此而後。可以有爲。若無此。則若存若亡。烏能有得乎。

[編輯]

先覺之接後進。朋友之相麗澤。必審其性氣之純襍。才分之高下。病痛之淺深。而斟酌其分數。隨人撥轉。又看其實心之辦否。工力之至不至。喫緊提醒。隨事鍛鍊。此其大約也。所謂德義相勉。威儀相攝。忠告而善導之者。聖賢言語。題目常寬。學者。若不切己體會。自出手眼。則亦何以覔其一直門戶也。天地之間。事物衆矣。擧其大者。五典而已。而其明晦興喪之機。專在師友。則天德王道。雖在自修。而其感發興起。引入塗轍者。伊誰之力歟。今之所謂士友。則自家初無實見得實用工。故當初旣無及人底根本。又衰俗人心於世態物情曉得。煞占分數。故雖於同好。畢竟泛泛相接。全不撞着偲切底膜子。率爲平平諛悅之辭。以不失其相知之分而已。此豈友道也哉。末梢不過自欺欺人。相率而歸於愚下而止矣。況今向善之士。合下根基深厚。志力專確者。顧未一二於十百。或有詳言正色。略知檢攝。以此爲言行之歸宿而止者。又有追逐師友。上上下下。以爲半間不界底講論而止者。又有一念之內。三分要做好人。七分要做達官。內外賓主交關。不能一劍判截。荏苒馳驟。生熟不相入。則居然爲口談聖賢。身猶九分九釐爲流俗而止者。凡此數者。以前言格之。則似皆在中人以下之科。雖彼先覺者。只能與飯人喫。而終不能嚼飯與人喫。則以朋友固難驟語於上矣。然而此固自家實志未立。誠意未至之故。而亦其從初感發處。見識不能深入而然也。此若有朋友。赤心開喩。築底提撕。則亦豈無可與適道之望哉。至於爲學䂓模。門路工程。自家旣粗有一副現成底定本者。不過若而人而獨至。難持者人心。至難矯者氣質。而又至難辦者。索性理會。接續存省也。此處正要朋友十分扶豎。以作其志。十分講貫。以進其識。十分孚感。以長其精神力量。則此非古人所謂輸以實心。講以實事者然乎。彼同則謀。不同則乖。一理未契。病敗百出者。則固無足言矣。通一世。元只若而人中。又只唯唯諾諾。無甚䂓箴。無甚講論。此於流俗面交者。相去又幾何哉。寤言永念。深究厥由。此只無他。正坐自家精神志念。始銳終怠。不知不覺。通身悠泛。旣踈於自檢。又惰於檢人。而於看書閱理。無入手頭緖切己講明者。故畢竟成就箇鹵莽苟循。至無可講說而止耳。所謂友道。元只如是而已。則從上聖賢。何獨眷眷於此。以爲出於天性。銷鑠不得。其分若踈。而所關爲至親哉。此吾輩今日所宜徹頭理會。徹頭感勵處也。偶讀前言。於師友交修至誠相與之誼。深有所感。聊識此以自省焉。且將以求敎於同志。

浩然章記疑乙酉

[編輯]

動心否乎

此心字。實一章頭腦。丑合下設問孟子。若擔當得此㨾大事。則能無所動心乎。故孟子卻就此反復。極言其所以能不動之由。○尤庵先生質疑曰。此心字。雖似泛說。實一章之骨子云雲。謹按。雖似泛說一句。恐合商量。凡文字。辭若泛設而旨實在此者。須合如此說。今此心字。則丑之第一設問。卻起此孟子第一所答。亦卻承此說下來。其辭確其旨著。未甞見有泛說底意。如何如何。

夫子過孟賁吾往矣

丑觀孟子自道便卻勇其所存。而引孟賁以贊之。然丑實未嘗知孟子所存。卻是甚㨾底勇。而其所見識。依然在小勇一路。故孟子答底。卻提出一告子。以待他下面開闔了。便引黝舍說去。蓋姑就他所明。說破小勇底情狀面貌。更無餘地。以觀他心會意到。然後卻說出大勇一路。點醒其心目。此孟子一生轉移闔闢之機也。中間舍約於黝。曾子又約於舍之句。亦見其轉移煞有漸次耳。○又按。孟子與丑。一初答問。卻提出一箇告子。便甚話頭。蓋告子在當時異言之黠者也。其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冥然無覺。悍然不顧之害。在所深闢。故適因丑說。便答去無論道理與否。只管說不動心。則此人亦嘗先我雲爾。蓋其深所指斥之意。已不啻凜然於辭氣之間矣。到下面更被問了。方說倒其根株枝葉。

曾子謂子襄一段

質疑曰。於此雖無浩然之名。而其根本血脈。則已具矣。按此一欵。未知先生之意。只就自反而縮言之耶。纔到下句千萬人吾往底。則其氣便自浩然。塞乎天地而莫之禦矣。所未名言。特浩然二字。而其體段面貌。則全然自在。何但謂本根血脈之已具雲耶。又按先生論以直養云云曰。方其縮時。此心無所愧怍。故不懼千萬人。至於以此而養成浩然。則塞乎天地。不但不懼千萬人而已也。竊詳所謂至於以此以下語意。則分明以無所愧怍。不懼千萬人。爲非浩然時節。而至以此養成。然後方可言浩然。未知理果如此否。然則夫子所謂大勇千萬人吾往矣者。猶低浩然一等。只得爲其根本血脈。而夫所謂浩然者。則到孟子身上。方能做到乎此。恐未然。朱子曰。人能仰不愧俯不怍時。看這氣。自是浩然。塞乎天地之間。又曰。俯仰並無愧怍。故其氣自然盛大流行。又曰。仰不愧天。俯不怍人。便是浩然之氣。詳此三條。愚意千萬人吾往與塞乎天地雲者。同是浩然。而所指有廣狹耳。奈可以語有闊狹而歧其實際耶。蓋人得天地之氣以生。其體本自浩然。而一爲私慾所汩。便卻壞了多少。今能自反。頭頭合義。事事皆直。直是俯仰。並無愧怍。則不自知自會與天地泯然無間矣。於此雖欲遏其浩然。怎生奈何得。且千萬人吾往。是或縮或不縮。養未到時事耶。是將事事皆縮。養得到後事耶。此處下一轉語。則其浩然與否。可以立判矣。未知如何如何。

告子曰。不得於言無暴其氣。

夫志氣以下。承上面勿求於氣。反復論之。而不連下勿求於心說。然則勿求於心不可一句。似當以段落句絶。諺解吐。恐欠商量。○又按。故曰以下。疑皆孟子語也。一書中。故曰者。凡數處。首篇第五章。則註曰蓋古語也。第三篇許行章。則曰此皆古語。而孟子引之云云。其餘如下篇首章。離婁首章告子等諸篇。則一無所訓。若是一切引用之語。則集註豈盡無說也。竊詳文勢。蓋如是。故我曰如是云云。正如下文我故曰之類。而諺解則率以他語引用之例釋之。此恐未然矣。愚意許行章。則或於傳記。明有出處。故直曰。皆古語而無疑辭。首篇第五章。則未有出處。而其文勢引重之意。明非自家語。故曰。蓋云云。其餘則自相呼喚。都只自家語。故無所事於訓說耳。未知是果如此否。○質疑曰。言出於心。則固不可不以心爲主。然亦豈可恃此而不愼其言乎云云。按告子之失。不在於不得於言。而在於勿求於心。要救其失當。專以心爲主。而一一反求其心。明乎正理。則其言自無不得之患矣。今先生之言。則似若病其專主於心。而於言或有所不愼者然。是果如此否。若論其恃本遺末之失。則正在下句勿求於氣。而初未嘗在此耳。孔子所謂非禮勿言。大易所謂修辭立誠。溫公所謂不妄言。皆是存誠乎內而愼出之謂也。未始爲不得於言而反求之術。則其論離外遺內。初無大本之告子。似亦泛然而不切矣。未知如何如何。

旣曰志至焉反動其心

此段。言志氣互相壹動。不可專恃志之爲帥而不檢其卒徒之意。所謂蹶趨者。蓋擧其一端而諭之也。○質疑曰。此一節。只言氣反動其心之意。所謂蹶者趨者。蓋借至近易見者以曉之也。以其大而言。則太極爲陰陽之主。而反爲陰陽之所運用。凡生於太極陰陽者。莫不皆然。故氣之動心與助其心。只在得養失養之間而已。按先生所謂太極陰陽之說。恐拖引太長。此若泛取氣反動志之譬。則未見其不可。而竊詳所謂以其大言之及凡生於太極陰陽莫不皆然等語。則初非取譬之語也。直是推廣之言也。未知太極陰陽上。如何着志壹氣壹字。而太極又何嘗失養而爲陰陽之所動乎。○質疑。又曰。此段七志字。當以心字看。蓋以用言則謂之志。以體言則謂之心云云。按旣有以用以體之別。則七志字。如何皆作心字看耶。○質疑。又曰。心者。氣之精爽。然實該貯此理。故有以氣言者。亦有以理言者。今此所謂心。旣對氣而言。則當以理看。然亦不可全然離氣看。按滾言之。則心卽氣氣卽心。而分而對言之。則氣是心之體質。而心是氣之精爽。故心有知而氣無知。心爲帥而氣爲徒。此爲本爲內。而彼爲末爲外。此卻有物而彼單指作用。今此志氣二字。只合如此看。未知得否。先生所謂此心。旣對氣而言。則當以理看者。殊不敢曉也。下梢亦不可全然離氣看雲者。可以救得一半。而終是欠透。未知如何如何。

其爲氣也至大至剛。小註。輔氏云云。

按。輔氏就剛大字。分說盛大流行。其意何謂。大底說盛大亦得。至以剛便作流行。此恐不然。所謂至大至剛。卽是盛大流行之體段也。盛大流行。卽是至大至剛之體用也。然則所謂盛大者。便合就剛大上說。而流行者。則特剛大上活潑潑者耳。今何可指大爲體。指剛爲用也。旣以盛大流行。分配剛大。而曰不言用云云。未知盛大流行之外。又有可言之用歟。先儒之言。不敢妄議。而此等說話。全未曉其情理。如何如何。

不慊於心餒矣。小註。饒氏二餒字之分。

按集註兩言其體有所不充。訓二餒字。旣如此明白。大全所謂餒則形體餒也者。又如彼丁寧。饒氏一則屬之道義。一則屬之氣。果何說也。沙溪只言與集註不同。尤庵則斷以非是。而所論止下餒字屬氣之非。上餒字屬道義之非。則又未嘗及焉。是或偶失照勘而然耶。愚意孟子合下論氣之首曰。氣。體之充也。故朱子直承其語。訓浩然之氣曰。卽所謂體之充者。然則今於是體無所充之氣。則其所餒者。非體而何。首尾貫徹。都只一丳語脈。而饒氏不察乎此。有所云云。殊不可曉也。○質疑。第三問答捴論曰。理無窮。故氣亦無窮。而心得之以爲心。故其體廣大無窮。其所生之氣。亦隨而廣大無窮。不但充滿天地之間。雖天地之外。亦無所不包。故曰天地者。特道中之一物。然孟子只以天地之間爲言者。蓋孟子以前聖賢之言。未嘗及於天地之外。論天地之外者。實原於莊周。而程邵,朱子。始極言之。孟子非不知也。特從人所易見者言之。故只曰天地之間。學者。不可窮高極遠。恐於道無補而有別處去之弊也。按此一欵。竊意先生爲學者設要。令其大着心目。而終亦慮其高遠之弊也耶。然其所推說抑揚之間。正不能無後生之疑。蓋詳先生之意以爲理氣無窮。故心體無窮。心體無窮。故所生於是者亦無窮。而通貫天地。無內無外。孟子亦嘗知此。而姑從人所易見者言。故只曰天地之間云云。似此說着。正亦不妨。而但愚意。則恐不必如此說也。元來孟子所言氣者。卽天地之氣在人者也。人能直養無害。則與其本源之氣。同其盛大流行。而泯然無所間隔。所謂塞於其間者。亦指其天地人純然一體而塡實彌滿者而言也。非謂別有生於人心之氣。自此張皇。亘塞於彼軀殼之內而止也。且夫所謂天地爲道中之一物者。道體初無形器之限量。而天地不過形器之大者耳。然其形也有涯。其氣也無涯。通有涯無涯而擧天地言之。則更無餘物矣。孟子何嘗分內外。而亦何嘗計較人之見不見而言之也。此處如使程朱下語。則果不使天地之間字耶。

何謂知言云雲

質疑曰。孟子論告子之病。而必以不得於言一句爲先者。其意可謂深矣。按。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氣此兩句。愚意則恐渠所言。本只如此。其語序文勢。亦自是倒換不得也。孟子果用意之深而必以是爲先耶。

宰我子貢未有盛於孔子也

第一節。丑觀孟子以知言養氣自許。而卻疑如此。則豈不旣聖矣乎。故引夫子設問。第二節。孟子不敢當。亦引夫子答問而深拒其聖。孟子旣不敢比夫子之聖。則第三節。丑卻低一等。引數子之賢而問其所安。第四節。孟子不欲以數子自處。則第五節。丑又引夷尹一等聖人而問其高下。欲以微觀孟子之所安。孟子於是各擧二子之大致。而終亦病其微有所偏。乃進言夫子之全而願學焉。上面姑舍是之意。至是說破矣。第六節。丑觀孟子於三聖。雖有所取捨。而猶疑其一齊等說。孟子始極言夫子之聖。從古無配。第七節。丑然之。而卻問此三聖。又不無所同者乎。孟子於是言聖人之德盛心正者。此則三聖無不同也。第八節。丑又問所同之中。夫子之所以異於二子者。孟子於此。卻廣引前賢定論。而又先贊其人之必可信。而後以下。乃歷敘其人之言。而不復加己辭矣。然而三子中。宰我之言。又卻約而盡。故特引於子貢,有若之言之先也歟。愚見如是。未知是否。○質疑曰。此問答反復。曲折雖多。不過明言大聖人䂓模氣象。以見君子之道當不止於不動心而止。必如孔子之大聖。然後能盡其性。故於其終也。發明極致。無復餘蘊云云。按。此段所見大聖人䂓模氣象處。孟子何嘗爲見君子之道不止不動心而發也。而又其所引三子贊頌之言。亦何嘗爲是而設也。愚意是不過被他提出一聖字。一高一低。問得無了期。故亦上上下下。以至此耳。此若後學就此答問。通一章觀之。於前段知言養氣上。卻識得孟子不動心之大段。於後段仕止久速出類拔萃上。又卻見孔子盛德神化之不可尙已。而知君子之道。不惟不動心而止。必期以大聖人而後已。如此看得。則初未有不可也。不然而必謂孟子本意。合下爲見君子之道。不止不動心。而明言大聖人䂓模氣象云云。則卻非本文文勢語脈矣。只將本文。讀去讀來。何曾見有絲髮意思在。何謂知言小註。陳氏所謂此章。雖未終於此。而正意止於此。與章末小註胡氏所謂丑疑孟子動心。孟子遂極言知養之功。丑疑知養之旣聖。孟子遂極言夫子之聖雲者。多少平實分曉。可謂審於全章大指矣。未知如何如何。○質疑。又曰。其所謂泰山河海。諸聖人又不足以當。大聖氣象。則其爲浩然而塞乎天地者。又何如哉。按此等議論。先生從特地說。大聖人浩然之氣。自別於諸聖人浩然之氣耶。然此本非孟子意。而又卻與朱子所論大相逕庭。甚不敢知也。語類問浩然之氣後面說伯夷,伊尹,孔子。曰後面自是散說出去。不須更回引前頭。這裏地位極高。浩然之氣又不足言。不須更說氣了。有百里之地。則足以有天下。然行一不義。殺一不辜。則有所不爲。此是甚麽㨾氣象。大段是極至處云云。竊詳此段。則浩然二字。已不須拖引於此處。又其所謂後面自是散說出去不須回引前頭雲者。正與先生所謂明言大聖人䂓模氣象。以見君子之道不止不動心雲者。節節相左。未知此果如何如何。○朱子曰。浩然之氣。淸明不足以言之。纔說浩然。便有箇廣大剛果意思。如長江大河浩浩然而來也。富貴貧賤威武。不能滛移屈之類。皆低不可以語此也。又曰。孟子本說得來麤。只看他一章本意。是說箇不動心。所謂浩然之氣。只似箇麤豪之氣。他做工夫處。雖細膩。然其成也。卻只似箇麤豪之氣。但非世俗所謂麤豪者耳。又曰。浩然之氣一章。說得稍麤。大意只是要仰不愧天。俯不怍人。氣便浩然。如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自家有道理。對着他沒道理。何畏之有。又問浩然之氣。仁義禮智充溢於中。睟然見面盎背。心廣體胖。便自有一般浩然氣象。曰。此說甚細膩。然非孟子本意。此段須從頭看來。方見得孟子本意。孟子當初。如何便當大任而不動心。如何便過孟賁遠矣。如何便自反而縮千萬人吾往矣。只此勇爲不懼。便是有浩然之氣。此說似粗而實精。又曰。李復潏水集。有一段說。浩然之氣。只是要仰不愧俯不怍。便自然無怯懼。其言雖麤。卻盡此章之意。前輩說得太高。如龜山爲某人作養浩堂記。都說從別處去。謹按。此數段。朱子於浩然之氣。說得已如此。正當加一毫不得。減一毫亦不得。讀此章者。恐不可不考也。○質疑。又曰。其中所謂得百里何足言哉。按此一欵。先生又喚一等眼目於本文言意之外。以示學者歟。○先生又曰。論孔子。必擧夷惠,尹並論之。蓋不如是。無以以彼較此。以明偏全大小之異矣。按此若論萬章下篇首章章旨則可。若論此章。則恐欠照勘。或疑惠是衍字。而此亦有未然者。此章夷與尹。合下因丑提問而答之。孟子何嘗爲不如是。無以較偏全。而必擧並論之也。

宰我曰以予觀

韓永叔弘祚曰。此予字。當是宰我名。諺解。以吾義釋之。非是。其說甚當。

孟子疑目乙酉

[編輯]

梁惠王觳觫章

[編輯]

後世無傳焉傳홈이。無傳者。事無傳也。諺解所釋就人上說。恐欠精。

不忍其觳觫若。栗谷先生所句。恐甚當。

是乃仁術也이仁術이니。仁術只是仁底術也。諺解釋以爲仁之術。恐非是。集註。此所以爲仁之術也一句。文義甚分曉。所以爲當句不當連仁字讀。若如諺解所釋。則爲下又有一爲字。始成文理。如何如何。

爲巨室章

[編輯]

何以異於敎玉人彫琢玉哉哉리잇고다ᄅᆞ리잇고此句諺解音釋吐。皆非是。竊詳所釋之意。敎玉人之敎。全看以俾使之意。與上面使玉人句。作一㨾看。故其意以爲治玉則必使玉人。而治國則不使賢者。何其異也雲爾。然若如此說則何以異一句。一以字。已是剩文矣。愚意敎正是敎誨之敎也。蓋玉人自會治玉。賢者自會治國。今不聽賢者治國之學。而有所指揮。則是何以異於不聽玉人治玉之方。而身自敎誨也哉。如是看去。文義似順。如何如何。

齊人伐燕取之章

[編輯]

若時雨降。民大悅이라ᄒᆞ고。民大悅以上。與今書文有異。而但上下兩引書之間。無孟子自家語。則諺解大悅吐。恐欠照勘。

公孫丑首章

[編輯]

文王何可當也ㅣ리오。沙溪先生說然。

浩然章

[編輯]

勿求於心不可ᄒᆞ니라。按。此句。已自段落。諺解吐欠精。

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라ᄒᆞ노라。按。故曰。通是孟子語。則此末句吐。當改之。以下諸故曰處。亦當隨文勢改吐。

以予觀於夫子。予字。當釋以人名。已上三段。並詳記疑。

人皆有不忍人章。知皆擴而充之다擴ᄒᆞ야充ᄒᆞᆯ줄을알면。栗谷,沙溪說然。

滕文公第二章

[編輯]

定爲三年之喪定ᄒᆞ야三年ㅅ喪을ᄒᆞᆫ대

問爲國章

[編輯]

稱貸而益之稱貸ᄒᆞ야益ᄒᆞ야。右二段。諺解釋欠精。

許行章

[編輯]

勞力者治於人ᄒᆞ며。治人者食於人이라ᄒᆞ니。沙溪說然。

惟堯則之。註。法也。則訓與論語註不同者。恐不無精義。蓋此則就用心上說故歟。

魯頌曰註。斷章取義。僖公之頌以周公言。此果爲斷章取義乎。屢思不得其旨。

離婁伯夷避紂章

[編輯]

聞文王作。作爲句興。連下文讀。沙溪說然。

君子不敎子章

[編輯]

繼之以怒ᄒᆞᄂᆞ니。繼之以怒。則反夷矣。所擬改者。與舊吐無甚得失。而但反夷矣以上。父傷子也。出於正也以上。子傷父也。語意各有段落。不可不考也。則是父子下亦當有吐。

仲尼亟稱於水章

[編輯]

其涸也ᄅᆞᆯ。諺解吐未精。

逄蒙學射章

[編輯]

宜若無罪焉이라ᄒᆞ니。按。公明儀若有與孟子同時者。則集註。豈無其說也。諺解釋以若與孟子酬酢者然。恐非是。栗谷所辨前段甚明。

匡章。通國皆稱章。

[編輯]

章子。不曰匡子而曰章子者。何。

萬章首章

[編輯]

共爲子職恭히ᄒᆞᆯ。諺解不釋爲字。踈漏。

妻帝之二女。二女。一則必媵。而統言之爲妻。此當不以辭害義可也。

娶妻如之何章

[編輯]

詩云註。詩。齊國風。凡引衛風豳風曹風邶風等處。皆無國字。惟此章及盡心不素餐章。有國字。此似是文字之未盡刪減者耳。

咸丘蒙問章

[編輯]

詩曰。永言孝思孝히思ᄒᆞ논디라。孝思。諺解以旣孝又思釋之。恐非是。

萬章問人有言章

[編輯]

匹夫而有天下天下ᄅᆞᆯ두ᄂᆞᆫ者。諺解釋未精。

伊尹以割烹要湯章

[編輯]

與我處畎畒。諺解不釋與字。踈漏。

天之生此民也。諺解吐未精。

敢問交際章

[編輯]

供簿正簿로正혼ᄃᆡ。此句諺解釋未瑩。

告子富歲子弟章

[編輯]

地有肥磽。甲曰。地有肥磽。則上面其地同者。何事歟。或可以高下燥濕言歟。乙曰。此只泛言。同是地而同時樹之。則亦一齊成熟。雖有穀之多寡不同。是則不過同是地中差有肥磽之異雲。高下燥濕之說。未知其然也。兩說中乙說。恐得。如何如何。

魚我所欲章

[編輯]

鄕爲身死。死爲句。沙溪說然。辨疑。此段誤在學問之道之下。

求放心章

[編輯]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學問의道ᄂᆞᆫ。諺解釋未精。○按此一句。朱子已有舊看近看之異。亦嘗有文字極難理會之歎。後學。可不深考其言乎。然朱子曰。學問之道。皆所以求放心。又曰。如灑掃應對博學審問謹思明辨。皆所以求放心。此兩條。正解孟子意已足。集註能如是以下。則乃極其歸趣而言之耳。退溪以顔子纔差失。便能知之。爲求放心之類。栗谷以爲學者工夫之極處。兩先生說。則又極細膩。沙溪所引朱子說下段及語類數條。乍看似說先着求放心而後。方可學問思辨者然。而其實皆謂學問思辨。皆以求放心爲主也。細玩則其旨分曉矣。或問舊看謂放心旣求。儘當窮理。今聞此說。乃知前說已是隔作兩段。須是窮理而後。求得放心。不是求放心而後窮理。曰。然。右一條。又最分明。蓋知求放心而理有未明。則求不能盡道。所存或非正心。故必須理明識到。然後心無些子放失而不違於仁矣。然則一念之求。求放心之始也。全體卓然。求放心之極也。以學問思辨而竭其兩端。則此一句之旨。蓋亦無復餘蘊矣。未知如何如何。

敎亦多術章

[編輯]

不屑之敎誨也者屑히아니너기ᄂᆞᆫ敎誨ㅣ不字。諺解釋於敎誨下者。非是。中間一之字當看。況註說十分明白。何直爲此錯解耶。若如諺解說。則註內拒絶二字。當換以敎誨字。又所謂以下省。則凡十九字。必刪沒而後。乃與相合耳。未知然否。按小註曰。不屑之敎誨。謂不以其人爲㓗而敎誨之云云。諺解或坐誤看此段而然歟。然其所謂不以其人爲㓗而敎誨之此十字。只亦正解不屑而拒絶之義。而之敎誨三字。則未嘗不在拒絶之之中耳。如何如何。

盡心首章

[編輯]

盡其心註。盡心。則知至之謂也。按語類。以意誠論盡心者。多至五六段。而竊詳其語意。則似是集註後定論。故謹抄錄於左。○語類曰。某初間。亦把做只是知得盡。如大學知至一般。未說及行。後來仔細看。如大學誠意字摸㨾。是眞箇恁地盡。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某前以孟子盡心。爲如大學知至。今思之。恐當作意誠說。蓋孟子當時特地說箇盡心。煞須用功。所謂盡心者。言心之所存。更無一毫不盡。好善便如好好色。惡惡便如惡惡臭。徹底如此。沒些虗僞不實。○盡心。是竭盡此心。今人做事。那曾做得盡。只盡得四五分心。便道了。若是盡心。只是一心爲之。更無偏傍底心。如盡心力而爲之之盡。○盡心只是誠意。知性卻是窮理。心有未盡。便有空闕。如十分只盡得七分。便是空闕了二三分。須是如惡惡臭。如好好色。孝便極其孝。仁便極其仁。性卽理。理卽天。我旣知得此理。則所謂盡心者。自是不容已。旣能盡心知性。則胷中已是瑩白凈潔。卻要時時省察。恐有汙壞。故終之以存養之事。○盡心者。發必自慊而無有外之心。卽大學意誠之事也。○問。盡心莫是見得心體盡。或只是如盡性之類否。曰皆是。○按。盡心以意誠言。則旣聞命矣。知性獨無以知至言者。何。知性二字立言。以集註所謂物格。語類所謂窮理解之。終未若以知至言之爲順比。而旣無師說。不敢質言。且當錄之。以俟先覺。更考大全答朱飛卿書曰。盡心之說。當時見得如此。故以爲意誠之事。後來思之。似只是知至之事。當更尋舊說攷之云云。

覇者之民章

[編輯]

上下與天地同流。諺解以上下爲句。非是。

人之所不學章

[編輯]

達之天下達ᄒᆞ니라。諺解釋欠精。

道則高矣章

[編輯]

引而不發이나躍如也ㅣ라發티아니ᄒᆞ나躍ᄃᆞᆺᄒᆞᆫ디라此兩句。諺解音釋吐。皆未瑩。

能者從之從ᄒᆞᆯ디니라。此句釋亦欠精。

有人曰我善爲陳章

[編輯]

各欲正己也ㅣ어니

好名之人章

[編輯]

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이어니와

之滕舘於上宮章

[編輯]

往者不追。往者不追。只是不念舊惡之意。註說甚分曉。而諺解。對下句以人往釋之。恐非是。

晦菴,尤齋二先生影堂移建上樑文。癸巳

[編輯]

兒郞偉。瞻遺像而景慕。幾年江漢於飛鵾。値事變而更新。卽日宮墻於居馬。山川貿景。士林改觀。竊惟洙泗以還。莫如滄洲之盛。以述夫道德。則天高而地厚。以言乎權綱。則夷攘而周尊。凡含生孰不尊親。敎化無極。而東民獨深感慨。時勢則然。粵若文正先生。實是潭溪嫡統。坑聖門辭闢之義。則擔當乎宇宙。承寧考世道之責。則把握乎綱常。丈尺分明。宛出全閩成法。光燄震耀。亶爲左海宗師。是以凡今炳義而求仁。靡不羹朱而墻宋。星山玄子。奮興晩出。篤慕耿光。鳩材建祠。計實協於申氏。拂絹寫照。事克完於金台。嗟吾道之甚孤。居然同好之淪謝。噫實理之易昧。誰哉私意之橫生。此若據事而正言。直是無忌。深愧抱憫而後死。端負素交。理義張皇。奈如多士之通諭。情志阻隔。徒然舊識之長吁。斯誠有不忍撕捱。末乃爲苟且遷就。任城之士友斐蔚。方講經遠之良圖。烏山之澗壑靑蒼。竟從函丈之定論。故知廟貌等耳。事體雖倣於院䂓。眞像儼然。奉守宜愼於吾黨。於是薦紳章甫。合辭齊聲。捐俸役丁。賴神明之太守。辨方葉吉。俾慈祥之主人。一壑一丘。已有近前之小築。爰棟爰宇。遂隆就後之新觀。材不易舊。制不侈前。而瞻視皆聳。水若闢深。山若陡巂。而物色交輝。始緣事勢之推遷。甚不得已。終覺造物之宛轉。似有協成。蒿里空山。荒涼喧穢者其幾。誦庭絃廡。光明儼肅者自今。此使故友而有知。何啻存者之興感。春秋俎豆。當視事力之屈贏。昕夕瞻依。惟竭身心之誠敬。偉哉先民之德業。縱未揄揚。猗歟今日之奐輪。曷欠頌禱。玆獻兒郞之曲。用贊許邪之聲。

兒郞偉拋樑東。烏山直上揷靑空。朝朝縹氣連窓曙。翠巘千重埋早紅。

兒郞偉拋樑南。蒼厓恠石何巉巖。平章一壑雲煙手。分付聲詩畫亦堪。

兒郞偉拋樑西。大野遙岑翠色齊。極目蒼茫星月夜。乾坤軒豁露端倪。

兒郞偉拋樑北。靜聽雲泉流汩㶁。一脈巴溪秋月虛。那知不接武夷曲。

兒郞偉拋樑上。瑤空積翠垂光朗。英靈萬古臨在玆。對越常如儼陟降。

兒郞偉拋樑下。寄語升堂諸大雅。不識其心徒拜眞。世間何異悠悠者。

伏願上樑之後。榱桷長新。衿佩恆聚。朝程暮課。遵鹿洞之弘䂓。忍痛含寃。闡麟史之遺意。道學明而論尙百世。節義崇而壁立千尋。用力眞則。效法多。何但一邦之矜式。觀感深者流風遠。庶幾四方之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