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工信部電子﹝2018﹞276號
2018年12月21日
發布機關:工業和信息化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工信部電子﹝2018﹞27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有關行業組織,有關單位:

虛擬現實(含增強現實、混合現實,簡稱VR)融合應用了多媒體、傳感器、新型顯示、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多領域技術,能夠拓展人類感知能力,改變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給經濟、科技、文化、軍事、生活等領域帶來深刻影響。全球虛擬現實產業正從起步培育期向快速發展期邁進,我國面臨同步參與國際技術產業創新的難得機遇,但也存在關鍵技術和高端產品供給不足、內容與服務較為匱乏、創新支撐體系不健全、應用生態不完善等問題。為加快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發展,推動虛擬現實應用創新,培育信息產業新增長點和新動能,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把握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孕育發展機遇,堅持市場主導、應用牽引、創新驅動、協同發展,以加強技術產品研發、豐富內容服務供給為抓手,以優化發展環境、建立標準規範、強化公共服務為支撐,提升產業創新發展能力,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在各領域廣泛應用,推動我國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動能。

(二)發展目標

到2020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鏈條基本健全,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的應用得到深化,建設若干個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核心關鍵技術創新取得顯著突破,打造一批可複製、可推廣、成效顯著的典型示範應用和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創建一批特色突出的虛擬現實產業創新基地,初步形成技術、產品、服務、應用協同推進的發展格局。

到2025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整體實力進入全球前列,掌握虛擬現實關鍵核心專利和標準,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虛擬現實骨幹企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應用服務供給水平大幅提升,產業綜合發展實力實現躍升,虛擬現實應用能力顯著提升,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

二、重點任務

(一)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合作,推動虛擬現實相關基礎理論、共性技術和應用技術研究。堅持整機帶動、系統牽引,圍繞虛擬現實建模、顯示、傳感、交互等重點環節,加強動態環境建模、實時三維圖形生成、多元數據處理、實時動作捕捉、實時定位跟蹤、快速渲染處理等關鍵技術攻關,加快虛擬現實視覺圖形處理器(GPU)、物理運算處理器(PPU)、高性能傳感處理器、新型近眼顯示器件等的研發和產業化。

——近眼顯示技術。實現30PPD(每度像素數)單眼角分辨率、100Hz以上刷新率、毫秒級響應時間的新型顯示器件及配套驅動芯片的規模量產。發展適人性光學系統,解決因輻合調節衝突、畫面質量過低等引發的眩暈感。加速硅基有機發光二級管(OLEDoS)、微發光二極管(MicroLED)、光場顯示等微顯示技術的產業化儲備,推動近眼顯示向高分辨率、低時延、低功耗、廣視角、可變景深、輕薄小型化等方向發展。

——感知交互技術。加快六軸及以上GHz慣性傳感器、3D攝像頭等的研發與產業化。發展魯棒性強、毫米級精度的自內向外(inside-out)追蹤定位設備及動作捕捉設備。加快浸入式聲場、語音交互、眼球追蹤、觸覺反饋、表情識別、腦電交互等技術的創新研發,優化傳感融合算法,推動感知交互向高精度、自然化、移動化、多通道、低功耗等方向發展。

——渲染處理技術。發展基於視覺特性、頭動交互的渲染優化算法,加快高性能GPU配套時延優化算法的研發與產業化。突破新一代圖形接口、渲染專用硬加速芯片、雲端渲染、光場渲染、視網膜渲染等關鍵技術,推動渲染處理技術向高畫質、低時延、低功耗方向發展。

——內容製作技術。發展全視角12K分辨率、60幀/秒幀率、高動態範圍(HDR)、多攝像機同步與單獨曝光、無線實時預覽等影像捕捉技術,重點突破高質量全景三維實時拼接算法,實現開發引擎、軟件、外設與頭顯平台間的通用性和一致性。

(二)豐富產品有效供給

面向信息消費升級需求和行業領域應用需求,加快虛擬現實整機設備、感知交互設備、內容採集製作設備、開發工具軟件、行業解決方案、分發平台的研發及產業化,豐富虛擬現實產品的有效供給。

——整機設備。發展低成本、高性能、符合人眼生理特性的主機式、手機式、一體機式、車載式、洞穴式、隱形眼鏡式等形態的虛擬現實整機設備。研發麵向製造、教育、文化、健康、商貿等重點行業領域及特定應用場景的虛擬現實行業終端設備。

——感知交互設備。研發自內向外(inside-out)追蹤定位裝置、高性能3D攝像頭以及高精度交互手柄、數據手套、眼球追蹤裝置、數據衣、力反饋設備、腦機接口等感知交互設備。

——內容採集製作設備。加快動作捕捉、全景相機、浸入式聲場採集設備、三維掃描儀等內容採集製作設備的研發和產業化,滿足電影、電視、網絡媒體、自媒體等不同應用層級內容製作需求。

——開發工具軟件。發展虛擬現實整機操作系統、三維開發引擎、內容製作軟件,以及感知交互、渲染處理等開發工具軟件,提升虛擬現實軟硬件產品系統集成與融合創新能力。

——行業解決方案。發展面向重點行業領域典型應用的虛擬研發設計、虛擬裝配製造、虛擬檢測維修、虛擬培訓、虛擬貨品展示等集成解決方案。

——分發平台。發展端雲協同的虛擬現實網絡分發和應用服務聚合平台(CloudVR),推動建立高效、安全的虛擬現實內容與應用支付平台及分發渠道。

(三)推進重點行業應用

引導和支持「VR+」發展,推動虛擬現實技術產品在製造、教育、文化、健康、商貿等行業領域的應用,創新融合發展路徑,培育新模式、新業態,拓展虛擬現實應用空間。

——VR+製造。推進虛擬現實技術在製造業研發設計、檢測維護、操作培訓、流程管理、營銷展示等環節的應用,提升製造企業輔助設計能力和製造服務化水平。推進虛擬現實技術與製造業數據採集與分析系統的融合,實現生產現場數據的可視化管理,提高製造執行、過程控制的精確化程度,推動協同製造、遠程協作等新型製造模式發展。構建工業大數據、工業互聯網和虛擬現實相結合的智能服務平台,提升製造業融合創新能力。面向汽車、鋼鐵、高端裝備製造等重點行業,推進虛擬現實技術在數字化車間和智能車間的應用。

——VR+教育。推進虛擬現實技術在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領域和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實驗性、演示性課程中的應用,構建虛擬教室、虛擬實驗室等教育教學環境,發展虛擬備課、虛擬授課、虛擬考試等教育教學新方法,促進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個性化學習,推動教、學模式轉型。打造虛擬實訓基地,持續豐富培訓內容,提高專業技能訓練水平,滿足各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培訓需求。促進虛擬現實教育資源開發,實現規模化示範應用,推動科普、培訓、教學、科研的融合發展。

——VR+文化。在文化、旅遊和文物保護等領域,豐富融合虛擬現實體驗的內容供應,推動現有數字內容向虛擬現實內容的移植,滿足人民群眾文化消費升級需求。發展虛擬現實影視作品和直播內容,鼓勵視頻平台打造虛擬現實專區,提供虛擬現實視頻點播、演唱會、體育賽事、新聞事件直播等服務。打造虛擬電影院、虛擬音樂廳,提供多感官體驗模式,提升用戶體驗。建設虛擬現實主題樂園、虛擬現實行業體驗館等,創新文化傳播方式。推動虛擬現實在文物古蹟復原、文物和藝術品展示、雕塑和立體繪畫等文化藝術領域應用,創新藝術創作和表現形式。

——VR+健康。加快虛擬現實技術在醫療教學訓練與模擬演練、手術規劃與導航等環節的應用,推動提高醫療服務智能化水平。推動虛擬現實技術在心理輔導、康復護理等環節的應用,探索虛擬現實技術對現有診療手段的補充完善,發展虛擬現實居家養老、在線診療、虛擬探視服務,提高遠程醫療水平。

——VR+商貿。順應電子商務、家裝設計、商業展示等領域場景式購物趨勢,發展和應用專業化虛擬現實展示系統,提供個性化、定製化的地產、家居、家電、室內裝修和服飾等虛擬設計、體驗與交易平台,發展虛擬現實購物系統,創新商業推廣和購物體驗模式。

(四)建設公共服務平台

依託行業龍頭企業、行業組織和金融機構等其他第三方機構,面向虛擬現實產業發展需要,建設和運營產業公共服務平台,提供技術攻關、資金支持、成果轉化、測試推廣、信息交流、創新孵化等服務,推動構建集規模化創新、投資、孵化和經營為一體的虛擬現實生態系統,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共性技術創新服務。圍繞虛擬現實產業技術創新需求,以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支撐為重點,集聚骨幹企業、知名高校院所及虛擬現實領域專業實驗室、研究院、研發中心、技術中心、工程中心等創新機構資源,共同推進虛擬現實共性技術創新。指導和幫助企業、專業機構申報國內、國際專利,及時形成知識產權。探索建立虛擬現實科技成果轉化和激勵機制,推動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域的成果轉化。

——創新創業孵化服務。整合創新創業要素資源,提供開放式、低成本、便利化的全要素綜合服務,推動虛擬現實創新資源共建共享,提供虛擬現實研發資源。支持各類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載體面向虛擬現實領域打造專業化、全流程覆蓋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為初創企業和創新團隊提供創業輔導、創新資金、輔助技術、法律幫扶、教育培訓等服務。

——行業交流對接服務。集聚行業組織和第三方機構服務資源,建立虛擬現實產業信息交流與合作對接公共服務體系,提供虛擬現實產業諮詢培訓、項目對接、應用促進、技術交易、成果轉化、知識產權、會展商務、融資租賃、人力資源、行業研究等服務,促進產業信息共享,推動產業生態發展。

(五)構建標準規範體系

發揮標準對產業的引導支撐作用,建立產學研用協同機制,健全虛擬現實標準和評價體系。加強標準體系頂層設計,着力做好基礎性、公益性、關鍵性技術和產品的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工作,有效支撐和服務產業發展。着力推動標準國際化工作,加快我國國際標準化進程。

——建立標準規範體系。研究確定虛擬現實綜合標準化頂層設計,構建虛擬現實領域標準化體系,提出標準化路徑和時間表。鼓勵發展具有引領促進作用的團體標準,完善團體標準轉化機制,形成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協同發展、協調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機制。積極引導和支持國內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加快重點標準研製。加大基礎類、安全類、應用類等標準制定力度,規範接口數據、程序接口、互聯互通等標準,推進不同產品和應用系統間互換互認。制定符合人體視覺、聽覺習慣和滿足生理、心理健康要求的虛擬現實產品安全和健康等標準,提高虛擬現實產品基本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制定根據兒童、青少年、成人、特殊人群等不同受眾人群劃分的內容分級標準體系。

——開展檢測認證工作。研究建立虛擬現實產品檢驗檢測與評估機制,構建涵蓋虛擬現實技術、產品、服務等方面的測試評估體系,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虛擬現實重點標準宣貫和產品質量評估測試工作。組織開展對市場主流虛擬現實產品的標準符合性測試,發布質量分析報告。

(六)增強安全保障能力

強化虛擬現實系統平台安全防護能力建設。研究針對虛擬現實的攻擊監測及防禦技術,推動針對虛擬現實重點產品的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加強安全威脅信息共享,及時發布虛擬現實安全漏洞風險和預警信息,推動政府、行業、企業間的虛擬現實安全信息共享和協同聯動。

加強虛擬現實領域重要數據和個人信息保護。落實數據安全和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政策文件要求,針對虛擬現實產業技術及產品特點,指導企業規範對用戶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和銷毀等行為,提升企業在開展虛擬現實業務過程中對用戶個人信息的保護水平。

三、推進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緊密結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利用現有渠道,創新支持方式,重點支持虛擬現實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加強對產業發展情況的跟蹤監測和發展形勢研判。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符合虛擬現實產業特點的融資業務和信用保險業務,進一步拓寬產業融資渠道。

(二)發揮地方政府作用。加強對地方工作的指導協調,引導地方結合實際出台配套政策和具體落實措施,支持地方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平台,開展地區間交流合作。各地要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力量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豐富產品供給,在民生、公益項目中積極選用虛擬現實產品和解決方案。

(三)推進示範應用推廣。鼓勵重點地區、重點行業企業,瞄準特色應用需求,加快虛擬現實應用技術和行業解決方案應用。支持地方、企業組織實施虛擬現實應用項目,探索形成可推廣、可複製的應用模式和商業模式,及時總結優秀案例和發展經驗向全國推廣。

(四)建設產業發展基地。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虛擬現實產業發展基地,引導虛擬現實企業向基地集聚。組織開展虛擬現實產業特色基地認定工作,引導差異化的建設方向。統籌布局虛擬現實產業載體、創新中心建設,形成網絡化、協同化發展促進體系。

(五)加強產業品牌打造。加大對優秀虛擬現實企業、產品、服務、平台、應用案例的總結宣傳力度,提高我國虛擬現實品牌的知名度。加強對優秀產業發展基地、行業組織的推廣,激發各界推動產業發展的積極性。

(六)加強專業人才培養。依託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實施優秀人才引進計劃,加快引進一批高端、複合型虛擬現實人才。依照產業發展需求進行課程體系設置改革試點。鼓勵高校和企業創新合作模式,共建實訓基地,積極開展互動式人才培養。健全虛擬現實人才使用、評價和激勵措施,推動完善從研發、轉化、生產到管理的人才生態結構。

(七)促進行業組織發展。支持產業聯盟、研究機構等行業組織的創新發展,打造產業發展促進平台,在技術攻關、標準制定、人才對接、應用推廣、投資促進、品牌宣傳和國際合作等方面發揮組織協同作用。支持行業組織開展虛擬現實相關創新促進活動、展示體驗活動以及應用推進活動。

(八)推動國際交流合作。加強虛擬現實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推進技術、人才、資金等資源互動,提升全球資源聚合能力,加快提升研發創新能力。支持虛擬現實企業加大海外市場拓展力度,建立以專業化、市場化為導向的海外市場服務體系,提高產業國際化發展能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8年12月21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