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黎公社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巴黎公社
《人民日報》編輯部
1971年3月18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一八七一年三月十八日,法國巴黎的無產階級和革命群眾舉行了反對資產階級反動統治的武裝起義。偉大的巴黎公社誕生了。這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演習。

巴黎公社革命,是在法國同普魯士之間爆發戰爭,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極端激化的情況下產生的。

一八七○年七月,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路易·波拿巴(即拿破崙三世),發動了對普魯士的戰爭。法軍接連失利,普軍進入法境。九月一日至二日,拿破崙三世在色當大敗,向普魯士投降並被俘。法軍在戰爭中的潰敗,削弱了統治階級的力量;同時,戰爭促進了人民的覺悟,加速了革命的到來。九月四日,巴黎爆發了革命,第二帝國象紙房子一樣倒塌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宣告成立。但是,政權仍然落在資產階級手裡,由反動軍官特羅胥組成了所謂「國防政府」。 這個「國防政府」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開始進行一連串通敵賣國的陰謀勾當。一八七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它同普魯士簽訂了《停戰和巴黎投降協定》。二月十七日,由地主、保皇分子拼湊的議會,抬出劊子手、賣國賊梯也爾組成新的反動政府。二月二十六日,梯也爾同俾斯麥簽訂臨時和約,把法國的亞爾薩斯和洛林東部割讓給普魯士,並賠款五十億法郎。

當普魯士軍隊逼近和包圍巴黎的時候,巴黎人民普遍武裝起來,編入了國民自衛軍。國民自衛軍迅速擴大到三十萬人,其中工人占絕大多數。武裝的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反動政府之間的對立,日益尖銳地暴露出來。一八七○年十月三十一日和一八七一年一月二十二日,巴黎人民曾經兩次舉行起義,反對賣國政府,都被鎮壓下去。但是,廣大工人並沒有放下武器。因此,梯也爾政府成立後,立即策劃解除工人的武裝。三月十八日凌晨,梯也爾派遣反動軍隊去奪取國民自衛軍在巴黎市區北部蒙馬特爾高地的大炮,被英勇的巴黎群眾和國民自衛軍擊退。當天,在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的領導下,巴黎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舉行武裝起義,占領了巴黎的政府機關。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成為革命的臨時政府。梯也爾反動政府逃往凡爾賽。

三月二十六日,巴黎人民進行了公社委員的選舉。二十八日,巴黎公社莊嚴宣告成立。

馬克思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於:它實質上是工人階級的政府」。(《法蘭西內戰》)

巴黎公社成立後宣布的第一個法令就是廢除資產階級的常備軍,代之以武裝的人民。

巴黎公社打破了奴役人民的資產階級官僚機構。公社委員會把立法和行政結合在一起,對國家進行管理。為了使政府公職人員真正成為人民的公僕,公社廢除了高薪制和舊政府官員的一切特權。

巴黎公社在經濟上採取了一系列維護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利益的措施。它把資本家已逃跑或已停業的工廠和作坊交給工人合作團體掌管。它禁止廠主向工人罰款和剋扣工人工資。公社下令把勞苦人民抵押在當鋪里的物品歸還原主;頒發了關於延期交付和免除一部分房租的法令,等等。

巴黎公社宣布國家同教會分離,剝奪教會所占有的財產,把一切宗教象徵和宗教活動從學校中排除出去,着手摧毀長期對人民進行精神壓迫的工具。

許多國家的工人階級優秀兒女參加了公社的革命事業,有的擔任了公社委員的職務。公社曾宣布專門的法令,拆毀了豎立在巴黎中心的、象徵資產階級沙文主義的「旺多姆圓柱」。巴黎公社革命體現了崇高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精神。

巴黎飄揚着的無產階級革命紅旗,是對舊世界的致命威脅。梯也爾反動政府在凡爾賽糾集反動武裝,於四月二日開始向巴黎公社進攻。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把在普法戰爭中俘虜的十萬波拿巴軍隊,交給凡爾賽政府去屠殺巴黎工人。五月二十一日,凡爾賽的反動軍隊攻入巴黎,英勇的巴黎工人築起街壘進行武裝抵抗。歷史上稱為「五月流血周」的激烈巷戰開始了。巴黎人民,包括婦女和兒童都參加了保衛無產階級政權的戰鬥。每一條街道,每一座房屋,都成了公社戰士防守和殺敵的堡壘。二十四日,梯也爾反動軍隊占領了公社委員會所在地市政廳。二十七日,公社戰士們最後退到巴黎東部的拉雪茲神甫墓地,同敵人進行了頑強的決死搏鬥,直到全部壯烈犧牲在墓地圍牆旁邊。五月二十八日,凡爾賽匪徒占領了整個巴黎,開始對巴黎人民進行殘酷的大屠殺。巴黎重新陷入資產階級的黑暗統治。

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始終熱情地關心巴黎無產階級的鬥爭,高度讚揚巴黎工人的英雄氣概和革命首創精神。他們在倫敦利用一切可能與巴黎公社取得聯繫,給予支持和幫助。馬克思親自給了巴黎公社許多寶貴的指示,並且給第一國際各支部發出了數百封信,號召各國工人援助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失敗後,只過了兩天,馬克思就在第一國際總委員會會議上宣讀了他的著名著作《法蘭西內戰》,全面論述了巴黎公社的豐功偉績,總結了巴黎公社的經驗和教訓。馬克思指出:「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並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無產階級必須用革命暴力摧毀和打碎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實行無產階級專政,才能實現無產階級的全部歷史任務。

巴黎公社失敗的一個根本原因,是當時還沒有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公社在一些問題上犯了嚴重錯誤,正如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公社沒有乘勝向反革命巢穴凡爾賽進軍;沒有堅決果斷地鎮壓反革命;沒有沒收象法蘭西銀行這樣重要的金融機構。同時,公社沒有能夠同農民結成聯盟和得到農民的支持。

巴黎公社雖然只存在了七十二天,但是它為建立和保衛無產階級專政而創造的英雄業績,永遠放射着奪目的光輝。「公社的原則是永存的」。它的英烈們永遠銘記在各國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的心坎里。三月十八日,永遠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光榮節日。一八七一年三月十八日,法國巴黎的無產階級和革命群眾舉行了反對資產階級反動統治的武裝起義。偉大的巴黎公社誕生了。這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演習。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