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幼幼新書/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八(驚疾潮發)凡九門

[編輯]

驚候第一

[編輯]

《巢氏病源》驚候∶小兒驚者,由血氣不和,熱實在內,心神不定。所以發驚甚者,掣縮變成癇。又小兒變蒸亦微驚,所以然者,亦由熱氣所為。但須微發驚以長血脈,不欲大驚,大驚乃灸驚脈。若五、六十日灸者,驚復更甚。生百日後,灸驚脈乃善耳。

《小兒形證論》五臟驚傳候∶一肝臟驚風,令小兒非時竄上眼睛,手腳冷。二腎臟驚風,令兒齧齒,面色赤。

三脾臟驚風,令兒夜啼,白日多睡。四心臟驚風,令兒發心熱,四肢逆冷。五肺臟驚風,令兒口內熱喘,出氣細微。五臟驚邪,皆因驚風傳受。緣初驚有涎,涎在膈上不發,或即涎潮臟腑入驚邪也。日久不醫,致傳邪氣入於心、肺,或傳肝、脾、腎等也。卻被巫師皆言有祟妖禍,求神漸加深重,即令小兒枉喪性命。雖有名方千道,須曉病源,今具傳入五臟於左。

一驚邪入脾。鄭沖虛雲∶令兒非時噴乳,嘔逆翻吐,不思飲乳,故成慢驚也。二驚邪入心。周奇雲∶令兒非時面上赤紅,惡叫,四肢緩慢,故成慢驚也。三驚邪入肝。鄭沖虛雲∶令兒眼目上翻,眼多白,睛上竄,引飲,故驚癇也。四驚邪入腎。趙氏雲∶令兒忽然面上黑色,惡叫咬人,故驚啼也。五驚邪入肺。崔氏雲∶令兒夜多虛汗,狂言亂叫,或傳下利,是虛驚也。

《惠眼觀證》論小兒驚候∶急驚者,本內有風熱,面色紅赤。又因乳母不自調攝,酒食過度;或涌乳飲兒;或涎停膈中;或風感身內,故中此疾。遍身壯熱,吊上眼睛,四肢搐搦,牙關不開。胎驚者,在母胎內八、九月時,母曾中驚,胎納邪氣,傳之心臟,發時亦壯熱吐涎,眼帶翻張。此候生一月日或半月後發。慢驚者,榮衛皆受邪氣,面無血色,臟腑久冷,或瀉或吐,或自驚撲因而成之。

《惠眼觀證》論小兒元有驚候∶白日多睡,遍身虛汗,是驚氣納脾;喘氣微細,是驚氣傳肺,無故咬奶,是驚氣傳腎;非時忽然眼睛吊上,是驚氣在脾;夢裡多切牙,是驚氣在骨;夜啼至曉,是驚氣傳心;面色非時紅赤,是驚氣在心;上喘吃水,是驚氣在肝;惡聲啼叫,是驚氣在腎;前後心及四肢熱,是驚氣傳脾,欲吐瀉。

凡小兒驚風,切忌爪甲青黑及吐出白蟲有血,瀉下啼叫無淚。與夫眼直,半開半閉,兼亦咬人時復鴉聲,皆不可用藥。

《嬰童寶鑑》驚癇死候∶項軟無力,魚口開,氣粗喉中如鋸,頭不直,面紅如妝,目陷無光,齧衣並咬人,兩目似開不開,瀉下如瘀血,身體若無筋骨。

胎驚第二

[編輯]

張渙論∶嬰兒在母胎中之時,腑臟未具,神氣微弱,動靜喘息,莫不隨母。母有所動,胎必感之。母若調攝失宜,食飲不節,喜怒不常,坐臥當風,遇酒房勞,一切禁忌,致生下兒形多怯弱,頭顱開解;或乳食失理,洗浴當風,則令兒壯熱吐 ,心神不寧,手足抽掣,身體強直,眼目張反,此乃胎驚風病也。

《石壁經》三十六種胎驚候歌∶

未出胎中一月來,母驚成患子臨胎。腰直哭時先口撮,面青拳搐縮雙腮。眼閉切牙筋脈急,(《鳳髓經》雲∶眼閉膠生。注云∶眼有眵,此是受氣之時,若陰氣弱,則胎易驚而落也;陽氣弱,則胎難驚而落也。陽弱則手足細,肌肉瘦;陰弱則肉消甚,然皆不能盡其天年。若日月滿,因驚而落者,使口撮腮,臉起如拳,鼻多塞,口噤不開,甚不可作驚風醫,先當微發汗,次治驚調氣,乳母當服調氣藥,孩兒貼囟門去邪。)任喚千聲眼不開。醫者見形須問母,方知此患所從來。退卻風涎為治療,涎去驚邪自不回。(失次則目瞑不開,若先治驚則作吐或瀉,在秋夏必作脾風。始初見之,亦不可作脾風治,恐汗不出,而作別候也。《鳳髓經》雲∶歌括一同。仍注云∶與烏犀膏,次與生銀丸。二方與《玉訣》同並見急慢驚風門中。)

《小兒形證論》四十八候胎驚歌一同,後說雲∶此患在胎中時母受驚,生下後二十五日發是也。若不定或三十五日、別日者不是胎驚。醫人不識,多作驚風誤矣。目閉腰直,腮縮拳握,只與 丸下涎(方見一切癇門中),或下半丸大青丹(方見急、慢驚風門中。)

《飛仙論》胎驚候說雲∶凡母懷胎之日,曾受驚氣傳入胎中,致孩兒生下青紅色,口唇時動,夢裡多驚,五心常熱,囟門不合,動多驚叫,身體壯熱,此胎驚候也。

《顱囟經》治小兒胎驚及癇,或心熱。牛黃丸

牛黃 龍齒 馬牙硝 鐵焰粉(各一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乳食前,熱水調破一丸灌下。令母忌口。

張渙治胎驚聖星丹方凡諸癇皆宜服之,曾經大效。

天南星揀四十九個一般大者,五月五日取活蠍四十九個,用瓦器內盛之,以鹽泥固濟吊於靜室中,至臘日取出。揀天南星蠍螫着處有小竅子者,其餘不用。只將蠍螫天南星,以酒浸一宿,焙乾,研為細末,次用∶

好辰砂(一分,細研、水飛) 真牛黃 麝香 龍腦(各一分,細研)

上件再一處研,拌勻,用生薑汁和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粒至二粒,煎人參薄荷湯化下,神驗。

張渙治胎驚白金散方又治諸癇,潮發不醒者。

好白僵蠶半兩,揀淨,湯洗,炒微黃色,搗、羅為細末,次用∶真牛黃(一錢) 麝香 龍腦(各半錢,並細研) 天竺黃(一分,細研)

上件同拌勻。每服半錢,用生薑自然汁調,放溫灌。

張渙治胎驚烏金膏又治胎癇,潮發頻並。

烏梢蛇(一條,水浸,去皮骨,酒浸一宿,焙乾) 蠶紙(一張,燒灰) 蟬殼 全蠍(各半兩)

以上為細末,次用∶好硃砂(半兩,細研,水飛) 金箔(二十片,細研) 龍腦 麝香(細研。各半錢)

上件一處研勻,煉蜜和成膏如皂皂大。每服一粒,煎人參薄荷湯化下。

張渙治胎驚太一散方凡病瘥亦宜常服。

天漿子(干者微炒) 干蠍梢(各二十一個) 防風(銼) 天麻(各半兩)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硃砂(半兩,細研,水飛)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再細研。每服半錢,乳汁調下。

張渙治胎驚天南星煎方又治胎癇,潮發遲省。

天南星(微炮) 白附子 白花蛇(酒浸,洗去皮骨,炙令黃。各一兩) 干蠍(炒) 天麻(各半兩)

以上搗,羅為末,用好酒兩大盞,攪令勻,於慢火上熬,不住手攪,以酒盡為度,次用∶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 膩粉(一分) 牛黃 麝香 龍腦(各半錢,並細研)

上件都入膏子內一處和,看硬軟成膏如皂皂大。每服一粒,取竹瀝化下,不計時候。

張渙治胎驚祛風散方又治胎癇多啼叫。

胡黃連(半兩取末) 全蠍(取細末) 犀角屑(取末) 天竺黃(別研) 麻黃(各一分,去節)

上件都研令勻細末。每服半錢,研入麝香一字,乳汁調下。

張渙治胎驚鐵粉散方(若驚風,或多面赤口乾,大便不利尤宜服)

鐵粉(半兩,研) 鬱金(研) 牛黃(研) 真珠末(別研) 胡黃連(取末。各一分)

上件拌勻,研細。每服一字,溫蜜湯調下。

張渙治胎驚羌活方又治胎癇昏困不省。

羌活 獨活(各一兩) 天麻 全蠍 人參(去蘆頭) 白僵蠶(微炒。各半兩) 烏蛇肉(一兩,酒浸一宿,焙乾)

上件搗,羅為細末,煉蜜和成膏。每服一皂皂大,用麝香荊芥湯化下。

張渙治胎驚麝香膏方又治胎癇不得安臥。

麝香(研) 牛黃(研) 白附子(取末) 蠶蛾(微炒取末) 白僵蠶(微炒取末。各一分) 全蠍(二十一個,取末)

上件都拌勻,研細,煉蜜和膏如皂皂大。每服一粒,煎人參荊芥湯化下。

張渙治胎驚銀硃丹方又治胎癇昏困涎盛。

干蠍(微炒) 天漿子(微炒) 露蜂房(各一分,微炒)

以上三味搗,羅為細末,次用∶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 水銀(一分,用黑鉛一分同結為砂子,細研) 牛黃(細研) 麝香(細研。各一錢)

上件都一處拌勻,研細,用白麵糊和如黍米大。每服五粒,煎金銀薄荷湯化下。

乳後三十六種治胎驚。硃砂膏

硃砂 粉霜 輕粉 水銀砂子(各一錢) 乳香 牙硝(各半錢)

上為末,入麝香少許,棗肉為膏如皂角子大。前胡湯化下。

《孔氏家傳》治小兒胎驚,涎盛不飲乳。

半夏一枚,炭火內炮令黃色,研令細,生薑自然汁取為丸如粟大。乳汁下一丸,無時服之。

《王氏手集》如聖消驚丸方 治新生兒在胎中之時,其母宿挾驚、憂、喜、怒,舉動驚胎,致兒生後常饒驚悸,眼睡不穩,精神恍惚,搖頭上視,溫壯多睡,反折啼叫,口眼相引。

羚羊角屑 犀角末 麝香(各一分) 牛膽囊 天南星(四兩) 天麻 人參 白茯苓(各一兩) 白僵蠶(炒) 全蠍(炒。各半兩) 硃砂(一兩三錢半) 龍腦(一錢)

上件為細末,煉蜜為丸,一兩作八十丸。一方加硃砂一兩,牛黃一分。每服一丸,麝香湯化下。兒小塗乳上,令吮之。常服消磨一切驚癇。

驚熱第三

[編輯]

《聖惠》論∶夫小兒驚熱者,由血氣不和,熱實在內,心神不定,所以發驚,甚者掣縮變成癇也。又小兒變蒸亦微驚。所以然者,亦熱氣盛所為者也。

《顱囟經》治孩子驚熱入心,擬成癇疾,面色不定,啼哭不出,潮熱無度,不吃乳食,大假眼翻露白,手足逆冷,呼喚不應。牛黃丸

牛黃(研) 大黃 獨活(各一分) 升麻 琥珀(炙,別研) 綠豆粉 大麻仁(別研。各半兩)

上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熟水下一丸,頓服之,食後再服一丸。至十歲加金銀箔各五片。忌爆炙毒物。

《外台》劉氏療小兒眠睡不安,驚啼不吃乳。虎睛丸方(小兒熱甚效)

犀角(十二分,屑,《聖惠》用一兩) 子芩(二分,《聖惠》用半兩) 梔子仁(十分,《聖惠》用半兩) 大黃(十分,《聖惠》用半兩) 虎睛(一枚,《聖惠》用二枚)

上五味搗、篩,蜜和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大小量之。乳母忌熱面。小兒熱風癇,以乳汁或竹瀝,研三丸服之。漸增,以瘥為度。小兒百日以下,蓐內壯熱,以奶汁研四丸與服即瘥。

陶隱居治小兒驚熱,時氣煩悶,止渴。

瓦屋上青苔衣,名屋游,剝取煮服之。

陶隱居《本草》療小兒驚熱。

取雞子煎,用發雜熬,良久得汁,與兒服。

陳藏器《本草》治小兒心熱驚癇,止消渴,除痰唾。

荊木取莖截,於火上燒,以物盛取瀝,飲之良。

《食療》治小兒驚熱。

犀牛角可以水磨取汁,與小兒服。

《聖惠》治小兒夜啼,多驚煩熱。牛黃丸方

牛黃(細研入) 硃砂(細研入) 蘆薈(細研) 麝香(細研) 龍齒(細研) 當歸(銼,微炒) 赤芍藥 鈎藤 蝸牛(麩炒令黃) 代赭 牡蠣(燒為粉。各一分) 白僵蠶(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一月及百日兒,每服用薄荷湯下三丸。半年至一歲兒,每服五丸,連夜三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熱,睡臥不安,筋脈抽掣。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 人參(去蘆頭) 茯苓 黃芩 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 龍齒 麥門冬(去心,焙。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半合,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熱。鈎藤散方

鈎藤 蟬殼(微炒) 馬牙硝 黃連(去須) 甘草(炙微赤,銼) 川大黃(銼,微炒) 天竺黃(細研) 以

上各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半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

《聖惠》治小兒驚熱,心神煩亂,手足縮掣不定。龍齒散方

龍齒(細研) 犀角屑 茯神 人參(去蘆頭) 赤石脂(各一兩) 牛黃(細研) 蟬殼(微炒。各一分) 黃芩牡蠣粉 川升麻(各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荊芥薄荷湯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熱煩悶。天竺黃散方

天竺黃(細研) 甘草(炙微赤,銼) 川大黃(銼碎,微炒) 馬牙硝(各一兩) 膩粉 藿香(各一分) 蒲黃(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熟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熱,下瀉不定,兼渴。龍齒散方

龍齒 蘆薈 硃砂(以上各細研) 黃連(去須) 赤石脂 鐵粉 牡蠣(燒成粉。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一字。

《聖惠》治小兒驚熱,心煩不得睡臥。龍腦散方

龍腦(細研) 麝香(細研。各半錢) 甘草(炙微赤,銼) 牛蒡子(微炒) 梔子仁 馬牙硝(細研) 鬱金(各一分) 牛黃(細研,半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薄荷湯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驚熱,煩躁不得眠臥。虎睛散方

虎睛(一對,酒浸,炙令微黃) 蘆薈(細研) 硃砂(細研) 黃連(去須) 鐵粉 赤石脂 牡蠣粉(各一分)

上件藥細羅為散,都研令勻。不計時候,以暖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熱煩躁,手足抽掣,心悸。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 龍齒 川升麻 犀角屑(各半兩) 寒水石 石膏(細研,水飛過。各一兩) 牛黃(半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竹瀝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熱,心神煩悶。硃砂散方

硃砂(細研,水飛過) 鐵粉(各半兩) 遠志(去心,為末) 馬牙硝 膩粉 牛黃(各一分) 龍腦 麝香(各半分)

上件藥都細研如粉。不計時候。以冷水調下半錢。看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驚熱,客忤煩悶。牛黃散方

牛黃(一兩,細研) 麝香(半兩,細研) 雄黃(細研) 硃砂(細研) 子芩 梔子仁 人參(去蘆頭) 川大黃(銼碎,微炒) 肉桂(去粗皮) 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分) 龍腦(半分,細研) 虎睛仁(一對,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更研令勻。不計時候,以薄荷湯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熱。延齡散方

鈎藤(一兩) 硝石(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熱。鐵粉丸方

鐵粉 豬糞(燒灰) 麝香(細研) 地黃(以火 後,着冷水潑三五遍,搗,研細末。各一兩)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端午日大蟬(一枚,生薑汁浸,炙令黃焦,為末)

上件藥都研為末,用糯米飯和丸如麻子大。一二歲兒每服用金銀湯下三丸,人參湯下亦得。三四歲兒每服五丸,每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從盈月至百日以來,五臟多熱,夜間驚搐。牛黃丸方

牛黃 白龍腦 干蠍末(各一分) 烏犀末 硃砂(細研,水飛過) 黃芩(各半兩)

上件藥都研如粉,以粟米飯和丸如麻子大。一二歲兒,每服以溫水下三丸。三四歲每服五丸,日三服,夜一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驚熱,化涎除煩渴。鐵粉丸方

鐵粉(半兩,細研) 牛黃(細研) 硃砂(細研) 黃芩 人參(去蘆頭) 川大黃(銼碎,微炒) 犀角屑 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分) 金箔 銀箔(細研。各三十片)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研破三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驚熱,煩躁多渴,少睡。鎮心丸方

牛黃(細研) 麝香(細研。各一分) 金箔(細研,三十片) 銀箔(細研,二十片) 龍齒(細研,一兩) 犀角屑 川大黃(銼碎,微炒) 茯神 子芩 馬牙硝(細研) 硃砂(細研,水飛過) 天竺黃(細研。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竹瀝研三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驚熱,鎮心。犀角丸方

犀角屑 川升麻 子芩 龍齒(細研) 鐵粉(細研) 麝香(細研。各半兩) 蚺蛇膽 牛黃(細研。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軟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驚熱,心神忪悸,痰涎壅滯。宜服鉛霜丸方

鉛霜 巴豆霜(各半分) 滑石 膩粉 真珠末 麝香 光明砂(各一分)

上件並都細研,以蒸餅和丸如粟米大。二歲,以薄荷湯下一丸。

《聖惠》治小兒驚熱,喘粗,腹脹,有食壅滯不消。青黛丸方

青黛(細研) 木香 麝香(細研) 續隨子(各一分) 蝦蟆(一個,炙令黃色) 檳榔(一顆大者)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勾,用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水化破一丸服之。其水於銀銚子內煎,不得犯鐵器,甚效。

《聖惠》治小兒驚熱,口乾煩悶,眠臥不安及變蒸諸疾。真珠丸方

真珠末 牛黃 雄黃 龍齒(各一分) 犀角末 硃砂(細研,水飛過。各半兩) 麝香(二錢) 金銀箔(各三十片)

上件藥同研如粉,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煎金銀湯下。三丸。

《聖惠》治小兒驚熱,鎮心神。鉛霜丸方

鉛霜(細研) 人參(去蘆頭) 茯神 硃砂(細研,水飛過。各半兩) 麝香(細研,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驚熱,乳食積聚不消。硃砂丸方

硃砂 膩粉 麝香 雄黃(各半分) 巴豆(七粒,去皮心,研,以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都研為末,煉蜜為丸如黍粒大。每服以溫荊芥湯下一丸,三歲以上加丸數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熱,化聚滯乳食,墜涎利大腸,宜服真珠丸方

真珠 天竺黃 硃砂(各一分) 丁頭代赭 雄黃 麝香(各半兩) 杏仁(三十粒,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巴豆(十粒,去皮,用油煎令黃褐色,與杏仁同研)

上件藥都細研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一丸,二歲以上加丸數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熱及疳氣。保童丸方

牛黃(細研) 赤芍藥 赤茯苓 甘草(炙微赤,銼) 牡蠣(燒為粉) 犀牛角屑 熊膽(細研。各一分) 麝香(細研)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半分) 虎睛(一對,微炙) 真珠(細研) 硃砂(細研,水飛過。各三分) 蘆薈(細研) 胡黃連(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水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熱不退。胡黃連散方

胡黃連 牛黃(細研) 犀角屑(各一分) 麝香(半分,細研)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用乳汁調下一字,二歲以上用溫水調下半錢。

《聖惠》治小兒驚熱,發歇不定。半黃丸方

牛黃(細研) 蟬殼(微炒。各一分) 川大黃 子芩 龍齒(細研。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煎金銀薄荷湯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熱,心神煩悶,多啼。鐵粉丸方

鐵粉 青黛(細研) 茯神 羚羊角屑(各三分) 硃砂 麝香(細研。各半兩) 蛇蛻皮(一條)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五丸。看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驚熱不退,變為發癇。龍膽丸方

龍膽(去蘆頭) 龍齒(各三分) 牛黃(細研,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二錢,煉蜜和丸如黃米大。不計時候,荊芥湯下五丸。

《聖惠》治小兒驚熱至甚,必效方。

天竺黃 馬牙硝 鉛霜

上件藥等分,同細研為散。不計時候,以熟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臨時增減。

《聖惠》治小兒驚熱。川硝散方

川硝(半兩)

上件藥細研為散。每服以雞子清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心熱多驚,宜服解心熱,止虛驚土瓜丸方

土瓜根(五兩)

上搗、羅為末,以粳米飯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薄荷湯生薑湯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博濟方》治小兒驚涎壅熱,睡中驚搐,驚叫。解心臟,安神魂。紫霜散

硃砂(一兩半,好者) 鐵粉(半兩) 鉛霜 天竺黃(各一錢) 龍腦(半錢。以上五味,並用細研) 甘草(炙,一錢) 人參(一分) 使君子(一錢面裹,煨)

上件八味,後三味先搗為末,細羅了,卻入前五味,同研令極細,和勻後,以銀器或新瓷器內貯之。每服一字,蜜水調下。看兒大小加減用之。

《博濟方》治小兒驚熱有痰及多溫壯,夜臥不穩,吃食過多。真珠丸

天南星(末) 半夏(末) 膩粉 滑石(末。各一錢) 巴豆(二十四枚,去心膜,以水浸一宿,研細,不出油用)

上件五味,先研巴豆令熟,次下眾藥,以糯米粥為丸如綠豆大。隨兒年歲服之。瀉痢用飲米下,取食蔥湯下。如膈上有食即吐出;如在中脘即瀉下。驚悸,薄荷荊芥湯下。

《博濟方》治小兒驚熱,化痰利膈。金花散

川大黃(紙裹煨) 干葛 甘草(炙) 川甜硝(別細研。各等分)

上件同為細末。每服半錢,水一盞,煎至六分,食後溫服。

《靈苑》牛黃膏退小兒夾驚積熱,心悶煩躁,赤眼口瘡,遍身壯熱,大小便多秘。或生瘡癬,咳嗽頑涎,睡臥驚叫,手足搐搦,急慢驚風,渴瀉等疾。

牛黃(一分,研) 硃砂(研) 雄黃(研) 黃芩 山梔子仁 栝蔞根 白藥子 甘草(炙) 天竺黃(研。已上各半兩) 馬牙硝(研) 川大黃(飯上蒸三度) 鬱金(用皂角水浸三宿,煮令軟,切作片子,焙乾。各一兩) 麝香(研) 腦子(研。各一錢)

上十四味研,搗、羅為細末,拌合令勻,用白沙蜜煉熟,搗為錠子。每服一黑豆許,量兒大小,加減與服,用金銀薄荷湯下。

《靈苑》甘遂丸搜疳取懨食,疏臟腑積滯,風熱驚熱。

甘遂(洗二度) 漢防己 檳榔(各半兩) 輕粉(二錢) 乾薑(銼碎,微炒令黃色) 青橘皮(湯浸去瓤)巴豆(去殼,水浸,冬五日,夏三日,遂日用兩度換水,去心膜,研。各一分)

上件七味內,除輕粉、巴豆外,並各細銼相拌和,同焙令幹得所,杵、篩為末。先研巴豆如泥,次入軟飯再研令極細,次下輕粉並諸藥末,搜和,杵合為丸如綠豆大,曬乾。如是吃食不着及風熱積滯,或大假驚,用煎生薑湯下,空心服。三歲、四歲每服七丸;五歲、六歲九丸;十歲以上十丸;十五歲以上十二丸。取下積傷粘液惡物為度,後更服和氣藥補之。如未轉快,再用三丸至五丸,投之取快為度。膈上有風壅,吐出粘涎物勿疑。如春間要疏轉,看風熱可甚,臨時加減一兩粒,勿令嚼破。如有急疾驚熱,不拘早晚服用,忌生冷油膩等物。

《靈苑》桃紅散壓驚。治風化涎,解傷寒,退驚熱方。

半夏(四兩,用水浸。每一日一度換水,從夏至前五日,浸至立秋後五日即止。待自成粉,曝干,用細羅子羅去粗者不用,細者取二兩) 龍腦(研) 硃砂(研。各一錢) 石膏(細研,以水飛過,用一兩半)

上四件並用,一處拌合,再研令勻。每服用生薑熟水調下一字。

《靈苑》至寶丹方

生犀角 生玳瑁屑 琥珀(研) 牛黃(研) 硃砂(研,水飛過) 雄黃(研,水飛。各一兩) 金銀箔(各五十片) 龍腦(研) 麝香(研。各一分) 安息香(一兩半,去石,酒浸,重湯煮,直候化成水,再濾去滓石,約取淨數一兩熬成膏)

上件藥末,同入安息香膏內,研杵為丸如梧桐子大。以新瓷器內盛,具病湯使下。項急中風,陰陽二毒,傷寒,卒中熱 ,卒中惡,產後血暈迷悶,卒中疫毒,中諸毒,產後諸疾,山嵐毒氣,卒暗風,胎死不下,誤中水毒,卒氣絕,中風不語,中蠱毒,夢中驚厭,以上諸疾以童子小便入生薑汁少許,同暖令溫化下。心肺壅熱,霍亂吐瀉,神夢不安,頭目昏眩,不得睡臥,傷寒發狂,積痰 瘧,邪氣攻心,小兒驚風,小兒諸癇,小兒心熱,卒中客忤,以上諸疾,以人參湯化下。大人三丸至五丸,小兒只一丸至二丸。更量疾狀大小服食。

《太醫局方》牛黃清心丸治諸風緩縱不隨,語言謇澀,心忪健忘,恍惚去來,頭目眩冒,胸中煩郁,痰涎壅塞,精神昏憒。又治心氣不足,神志不定,驚恐怕怖,悲憂慘戚,虛煩少睡,喜怒無時,或發狂癲,神情昏亂。

牛黃(研,一兩二錢) 金箔(一千二百片,內四百片為衣) 麝香(研) 龍腦(研) 羚羊角末(各一兩) 犀角末(二兩) 干山藥(七兩) 雄黃(八錢,飛研) 薄黃(炒) 人參(去蘆頭) 神曲(研。各二兩半) 桂(去粗皮) 大豆卷(炒香) 阿膠(炒碎。各一兩七錢半) 當歸(去蘆頭) 防風(去苗) 黃芩 麥門冬(去心) 白芍藥 白朮(各一兩半) 甘草(銼,炒,五兩) 柴胡(去苗)桔梗 白茯苓(去皮) 芎 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研。各一兩二錢半) 白蘞 乾薑(各七錢半) 大棗(一百枚,蒸熱去皮核,研成膏)

上除大棗,杏仁、牛黃、腦、麝、金箔、雄黃七味外,為細末,同以研藥拌勻,用煉蜜與棗膏為丸,每兩作一十丸,用金箔為衣。每服一丸,溫水化下,食後服之。小兒驚癇,即酌度多少,用竹葉溫湯化服。

《太醫局方》五福化毒丹治小兒蘊積毒熱,驚惕狂躁,頰赤咽干,口舌生瘡,夜臥不寧,譫語煩渴,頭面身體多生瘡癤。

元參(洗,焙) 桔梗(各六兩) 茯苓(去皮,五兩) 人參(去蘆頭) 牙硝(枯過) 青黛(研。各二兩)甘草(銼,炒,一兩半) 麝香(研,半錢) 金銀箔(各八片,為衣)

上為細末,入研藥拌勻,煉蜜為丸,每兩作十二丸。每一歲兒一丸,分四服,用薄荷水化下。及瘡疹後,餘毒上攻,口齒鮮血宣露致生臭氣,以生地黃自然汁化一丸,用雞翎掃在口內;熱疳肌肉黃瘦,雀目夜不見物,陳粟米泔水化下,食後臨臥服。

《太醫局方》辰砂金箔散治小兒心膈邪熱,神志不寧,驚惕煩渴,恍惚忪悸,夜臥不安,狂語咬齒及痰實咳嗽,咽膈不利。

辰砂(水飛過,七十兩) 桔梗(五十兩) 金箔(二百片,入藥) 人參(去蘆頭) 茯苓(去皮) 牙硝(枯,研。各三十兩) 蛤粉(水飛,八十兩) 甘草(炙,銼,二十五兩) 生腦子(二兩,研)

上為細末。一歲兒每服半錢,薄花湯調下。未滿百 兒,腑臟多熱,睡臥不穩,大便不利,用蜜湯調下一字,更量兒大小加減。如大人、小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每用少許,摻在患處,咽津立效。大人膈熱,每服一錢,新水調下,食後臨臥服。

《太醫局方》牛黃膏治驚化涎,涼膈鎮心,祛邪熱,止痰嗽。

人參(去苗,二十五兩) 甘草( ,五十兩) 牙硝(研,枯過,十兩) 雄黃(水飛,七十五兩) 蛤粉(水飛,二百兩) 硃砂(水飛,十兩) 生龍腦(四兩,研) 金箔、銀箔(各二百片,為衣)

上為細末,煉蜜搜和,每一兩八錢作二十丸,以金箔、銀箔為衣。一歲兒每服如綠豆大。薄荷溫水化下。

量歲數臨時加減,服之食後。

《太醫局方》虎睛丸治小兒驚風壯熱,痰涎壅滯,精神昏憒,睡多驚啼或發搐搦,目睛直視。

硃砂(水飛,二兩) 麝香(研) 天南星(炮) 白附子(炮。各三兩) 天漿子(微炒,一百四十個) 使君子(一百個) 胡黃連 天麻(去苗,秤) 茯神(去心木) 膩粉(研) 天竺黃(研。各五兩) 青黛(七兩,研)

上為細末,以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一歲兒服一丸,薄荷湯化下,更量虛實加減,乳食後服。

《太醫局方》驚風積滯,夜臥驚叫,涎熱痰嗽。金箔鎮心丸

紫河車(二兩半) 人參 茯苓 甘草(銼, 。各五兩) 山藥(十五兩) 硃砂(飛,十兩) 牙硝(一兩半)金箔(二十片) 生腦(一兩) 麝香(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雞頭大,金箔為衣。每服半丸,薄荷水化下。

《譚氏殊聖方》治小兒痰涎驚熱。

寒水石 滑石 甘草(炙)

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一字,薄荷湯化下。

《嬰孺方》治小兒驚熱欲發疹。消熱定驚煎

柴胡(十分) 寒水石(十二分) 升麻 梔子仁 芍藥(各七分) 子芩 知母(各八分) 竹葉(一升,切)杏仁(六分,去皮尖,炒) 鈎藤皮 甘草(炙。各二分) 生葛汁(三合) 蜜(四分)

上以水四升七合,煎取一升半,去滓,納蜜,葛汁,慢火上煎,勿住手攪,存一升二合。一二歲服二合,日再服,夜一服,冬夏過服。

錢乙治肝外感邪風,呵欠煩悶,口中氣熱,當發散,宜大青膏方

天麻末(一分) 白附子末(一錢半,生) 蠍尾(去毒,生) 烏蛇梢肉(酒浸,焙乾,取末。各半錢) 硃砂(研) 麝香 天竺黃(研匕謂起也。各一字匕) 青黛(一錢,研)

上同再研細,生蜜和成膏。每服半皂子大至一皂子大。月中兒粳米大,同牛黃膏溫薄荷水化一處服之。五歲以上同甘露散服之。(牛黃方膏見後。)

錢乙玉露散(一名甘露散)

寒水石(軟而微青黑,中有細紋者是) 石膏(堅白而有牆壁,手不可折者是好,無,以方解石代之。堅白以石膏敲之段段皆方者是。各半兩) 甘草(生,一錢)

上同為細末。每服一字或半錢、一錢,食後溫湯調下。

錢乙治驚熱,上竄切牙。導赤散方

生干地黃(焙,秤) 木通 甘草(炙。各等分)

上同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竹葉同煎至五分,食後溫服。(一本不用甘草,用黃芩。)

錢乙治肝熱,手尋衣領及亂捻物,瀉青丸主之。壯熱飲水喘悶,瀉白散主之(瀉白散方見喘咳上氣門中)。

瀉青丸方

當歸(去蘆頭,切,焙,秤) 龍膽(焙,秤) 川芎 山梔子仁 川大黃 濕紙裹,煨) 羌活 防風(去蘆頭,切,焙,秤)

上件等分為末,煉蜜和丸如雞頭大。每服半丸至一丸,煎竹葉湯同沙糖溫水化下。

錢乙牛黃膏治驚熱。

雄黃(小棗大,用獨莖葡蘿根水並醋共一大盞煮至盡) 甘草末 甜硝(各三錢) 硃砂(半錢匕) 龍腦(一字匕) 寒水石(研細,五錢匕)

上同研勻,蜜和為劑,食後薄荷湯溫化下半皂子大。

錢乙牛黃膏治驚熱及傷風溫壯,疳熱引飲。

雄黃(研) 甘草末 川甜硝(各一分) 寒水石(生,飛,研,一兩) 鬱金末 腦子(各一錢) 綠豆粉(半兩)

上研勻,煉蜜和成膏,薄荷水化下半皂子大,食後。

錢乙五福化毒丹治驚熱,涼心脾。

生熟地黃(焙,秤。各五兩) 元參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焙,秤。各三兩) 甘草(炙) 甜硝(各二兩) 青黛(一兩半)

上八味為細末,後研入硝、黛,煉蜜丸如雞頭大。每服半丸或一丸,食後水化下。

錢乙軟金丹治驚熱,痰盛壅嗽膈實。

天竺黃 輕粉(各二兩) 青黛(一分) 黑牽牛(一粒,取末) 半夏(用生薑三分,搗成面,焙乾,再為細末。

各三分)

上同研勻,熟蜜劑為膏。薄荷水化下半皂子大至一皂子大,量兒度多少用之,食後。錢乙鎮心丸涼心經,治驚熱痰盛。

甜硝(白者) 人參(切去蘆頭,取末) 硃砂(各一兩) 甘草(炙,取末) 寒水石(燒。各一兩半) 干山藥(白者) 白茯苓(各二兩) 龍腦 麝香(與前腦並研。各一錢)

上為細末,熟蜜丸雞頭大。如要紅,入坯子胭脂二錢(即染胭脂),溫水化下半丸至一二丸,食後。

《良方》小兒之病,因驚則心氣不行,郁而生涎,逆為大疾。宜常服,行小腸去心熱。兒自少驚涎,驚亦不成疾。寒水石膏

寒水石(二兩) 滑石(水研如泔,揚取細者,瀝乾,更研無聲及止,二兩) 甘草末(一兩)

上量兒大小,熱月冷水下,寒月溫水下。凡被人驚,心熱不可安臥,皆與一服,加龍腦更良。

《良方》治小兒驚熱,多涎,身熱痰瘧,久痢,吐乳,或午後發熱,驚癇等疾。辰砂丸

辰砂 粉霜 膩粉(各一分) 生龍腦(一錢)

上軟粳飯為丸綠豆大。一歲一丸,甘草湯下,大人七丸。

《萬全方》治小兒血脈盛實,寒熱時作,四肢驚掣,發熱大吐。兒若已能進哺,中食不消,壯熱及變蒸不解,中風,客忤人鬼氣並諸癇等。並宜服龍膽散方

龍膽(擇去蘆頭) 鈎藤 柴胡(去苗) 甘草(微炙) 赤茯苓 黃芩 桔梗 赤芍藥 川大黃(銼,炒。以上各一分)

上杵,羅為末。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五分溫服。

《萬全方》治小兒驚熱至甚。鬱金散

鬱金 天竺黃 馬牙硝 鉛霜(各半兩) 龍腦(一分)

上搗、羅為末。每服半錢,以熱水調下。

《惠眼觀證》牛黃散大解驚熱。

鬱金(半兩,皂角水浸) 牙硝 甘草(炙) 石膏(各一分) 雄黃(一錢,用米醋煮,別研) 龍腦 麝香(各少許)

上為末。每服五分,以熟水調下。

《惠眼觀證》硃砂膏治襁褓內牙兒等,因驚風後,余涎響。及初生下,患鵝口重舌 ,心熱夜啼,發病搐搦,項背強直,痰涎壅並目帶上翻,進退無時。

硃砂(好者,別研) 硼砂(通飛者,研。各半兩) 甘草(炙,一分) 牙硝(一兩半, 過,少分生,別研) 麝香(研) 龍腦(研。各一字)

上先研硃砂四五百轉,又別研硼砂同前數,入諸藥再研,出,方研腦子,再入諸藥末,滾合滴水、研成膏,攤一宿以油紙單內。每服皂皂大,更加減吃。若更滾涎,用雞子清化下,常服甘草湯。

《劉氏家傳方》驚熱風涎,前後不通。

大黃(二錢) 甘草 牙硝(各一分)

上生銼為粗末。每服半錢,水半盞,入蜜少許,煎至五分,去滓,冷服。入腦、麝尤妙。

《劉氏家傳方》天竺黃散治驚風熱。

天竺黃 鬱金 山梔子 白僵蠶 蟬蛻 甘草

上等分,生用,日干末之。每半錢或一字,冷生水、熟水亦得調下。量兒大小加減。

《劉氏家傳方》鎮心丸治驚風熱積,驚瀉痰涎,壅滯咳嗽,善退壯熱,逐惡涎。

硃砂(研) 雄黃(通明者,研。各一錢) 干蠍(全者,七個,生,末之) 腦麝(各半字) 巴豆(七粒,去皮,研,以紙出油盡成霜,同眾藥和勻,出油了,取十二字)

上研勻,白水糊丸粟米大,陰乾。一歲一丸,二歲二丸,三歲三丸,隨年數。用煎金銀薄荷湯下,常服二丸,不拘時候。

《劉氏家傳方》阿膠丸治上焦風壅,咽喉澀痛。鎮心臟,去邪氣,化痰涎,解傷寒煩熱兼小兒驚涎,五般潮熱。

阿膠(麩炒焦,三分) 人參 甘草 硃砂(各一兩) 腦(一分)

上除砂、腦別研,前三味末之和勻,再砂煉蜜丸○大,每服一丸,細嚼麥門冬,溫熟水下,食後夜臥服。

解煩熱,研薄荷,井花水下。小見一丸分兩服,煎荊芥薄荷湯化下。看兒大小加減。

《劉氏家傳方》安神丸治驚鎮心臟,退熱化涎,小兒常服,永無驚悸之疾。

琥珀如無用茯神 人參 遠志(去心) 天麻 花蛇肉(酒浸,去皮骨) 白附子 麻黃(去節) 羌活 大川烏(炮,去皮臍) 蟬蛻(洗去泥土,去內白筋) 南木香(不見火) 真珠末 白僵蠶(直者,去絲,淨洗) 全蠍(生薑自然汁炙。各半兩) 硃砂(二錢,研極細) 金銀箔(別研入。各三十片) 麝香肉(一錢,別研入)

上為細末,煉蜜和為丸龍眼大,以硃砂為衣。一丸作四服,用薄荷煎湯化下。

《劉氏家傳》睡驚丹治小兒驚邪,風熱痰壅,咽膈不利,夜臥不安,睡中啼哭,驚風搐搦,常服安神鎮心,定驚控疾。

鐵粉(重羅) 使君子肉 茯苓 蛇含石(炭火燒令紅,用米醋淬,凡五遍再搗,醋煮干為度) 天南星(研為粉,用薄荷汁搜和為餅,炙熟)

上五味各半斤,為末。金銀箔各一百箔,麝香一兩,腦子半兩拌勻,糯糊丸,皂皂大,硃砂為衣。五歲以下一丸,分二服。三歲以下一丸,分三、四服,薄荷湯磨下。

《張氏家傳方》治小兒驚熱。

全蠍(一兩,炒香,熟) 地龍(去土淨,半兩,炒香熟)

上搗為細末,酒麵糊為丸如豌豆大,荊芥湯下。更隨兒加減大小丸數。及治大人小兒諸病,發搐無 等。

(丸了硃砂為衣)

《莊氏家傳方》治小兒驚熱。水銀丸

水銀 黑錫(火熔結為沙子。各半兩) 天麻(一分) 干蠍(十個) 白附子(五個,炮) 半夏(十個,炮) 鬱金(一個)

上為末,燒飯為丸麻子大。每三丸薄荷湯下。

《莊氏家傳方》治小兒驚熱。婁金丸

牡蠣(左顧者) 黃芩 龍骨 川大黃(各半兩) 龍腦(少許) 雄黃(一錢,用一半入藥中,一半作衣)

上件六味,各細為末後一處更研,煉蜜為丸如豌豆大,以雄黃滾作衣。每服一丸,金銀薄荷湯化下,服溫水下亦得,不拘時候。

《莊氏家傳方》治小兒驚風,鎮心,退上焦熱。生砂膏

硃砂(三錢) 龍腦 牛黃(各一字) 大硼砂(一錢) 甘草 人參 白茯苓(各半兩)

上件為末,再研勻,入生蜜和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新水化下服之。

《莊氏家傳方》治小兒驚熱,消疳氣。牛黃膏

綠豆粉(二兩) 光明雄黃 硼砂 甜硝 甘草末(各一分) 龍腦 牛黃(各少許)

上件藥同研勻,煉蜜為劑。薄荷水破一雞頭大下。

《孔氏家傳方》硃砂丸治傷寒及小兒熱,鎮心壓驚。

天南星末(看牛膽大小,着未釀) 牛膽(一個,臘月黃牛者)

上釀牛膽了,吊往透風處至四十九日取,合時用硃砂三錢、麝香一錢同研細,入前末拌和勻,浸牛膽皮子湯為丸,丸如雞頭大。每五丸用新汲水嚼下,薄荷湯亦可。

《孔氏家傳方》小兒辰砂膏壓驚化涎,理嗽利膈,退風熱。

天南星(炮熟) 辰砂(研。各一分) 蠍梢 僵蠶(炒,研) 乳香(研。各一錢) 麝香(研,半錢)

上六味,並須制訖秤,再同研勻,煉蜜少許,和劑蜜不欲多。每服量度多少,煎金銀湯或熟水化下,乳後。

《王氏手集》治風邪驚熱燥悶。雄珠丸方

天麻(半兩) 防風 全蠍(炒) 僵蠶(炒。各二錢) 甘草(炙) 牛黃(別入) 麝香(各半錢) 雄黃 硃砂(各一錢)

上末之,煉蜜丸如雞頭大,煎皂兒湯化下半丸。

《王氏手集》治小兒驚風,潮熱涎盛,咳嗽吐逆,躁悶煩渴,瘡疹不快,心胸不利,睡臥不安,驚怖大啼,虛風目澀,四肢不收。辰砂餅子(宋羲叔方)

硃砂(一分) 膽星(臘月用牛膽一枚,天南星末填滿,於風中懸干) 天麻 甘草(炙) 白附子(各半兩) 蠍梢(二十一個) 梅花腦子(一字)

上為末,稀麵糊為丸桐子大,捻作餅子。每服一丸至兩丸,薄荷湯化下。量兒大小加減。(仍留少硃砂為衣。)

《趙氏家傳》袖桃丸鎮心安魂魄,散小兒驚熱方。

桃奴(去毛) 辰砂(研) 人參(各半兩) 真珠 犀角(鎊) 玳瑁(各一分) 雄黃(研,一錢) 牛黃(研)

生腦子(各半錢)

上為末,外入乳缽同研,生蜜丸,隨大小丸。麥門冬或人參湯化下。常服如雞頭肉大,小兒半之。

《吉氏家傳》治取諸驚氣,風熱由末退,臉赤唇紅者,散方

(生) 白僵蠶(各半兩) 白附子(生) 硃砂(各一錢) 甘草(一分,生) 麝香 腦(各少許) 羌活(半錢)

上末。每服半錢或一錢,金銀薄花湯化下。或有丹毒赤腫,以蕓薹菜湯調下。忌豬肉、豉汁動風物。

《吉氏家傳》治驚,退風熱,解傷寒。佛手散方

川烏頭(炮) 麻黃(去節。各一兩) 大黃(煨) 甘草(炙) 天麻(生。各一分) 全蠍(七個)

上末。每服半錢,水半盞,坯子兩粒,煎溫服。

《吉氏家傳》治小兒心臟驚熱,睡臥不穩,膈實涎盛多驚。紅餅子方

硃砂(半兩,細研) 乳香(三塊,水研令勻,水浸,蒸餅心,同硃砂一處劑成) 龍腦 麝香(各半錢) 牛黃(一字)

上將龍腦、麝香、牛黃一處研入劑內,和勻,丸如梧桐子大,捻作餅子。每服一二餅子,令薄荷湯下。如痰盛加半夏一分,洗七遍,姜制為末入之。

《吉氏家傳》治小兒驚熱。

鬱金 黃連 甘草(炮。各二兩) 蛤粉(三兩) 蜜(一兩生,一兩煉)

上將蜜和前藥,研勻,更入腦麝各一錢,用熟水化開,入納膏。每服半皂子大,薄荷湯化下。

《吉氏家傳》驚熱及晝夜俱熱,或往來不定者,宜服清涼膏

甘草(炙) 大黃 紅芍藥 馬牙硝(各等分)

上末入麝少許,蜜為膏。每服一皂子大,含化,量虛實與服。

《吉氏家傳》驚熱牛黃丸

人參 茯神(各一錢) 鬱金(四錢) 雄黃(半錢)

上末,水化熊膽,煮糊為丸如綠豆大,以薄黃為衣。每服五七丸,淡薑湯下。

《吉氏家傳方》鬱金散退小兒一切驚熱。

川細鬱金(半兩,皂角水煮,切碎,焙乾) 白芍藥 天竺黃 甘草(炒) 硼砂(各一分) 硃砂(一錢)

上為末。每服半錢至一錢,薄荷蜜水下。

《朱氏家傳》治驚退熱。牛黃散

鬱金(半兩,皂角半條同煮,俟鬱金軟去皂角,不用切) 大黃(蒸三度) 山槐 甘草(炙) 牙硝 硃砂 腦麝(各半兩)

上為末,一字半錢,蜜水調下。

《朱氏家傳》治小兒驚熱。越桃散

山梔子(去皮,炒) 石膏(生) 藿香(各一兩) 甘草(炙,三分)

上件為末。每服一錢,小兒半錢一字,水一盞,煎七分,麥門冬熟水下亦得。大小便痛澀皆治。

《朱氏家傳》治小兒心肺壅盛,口舌生瘡,澀壅氣促,驚熱。牛黃膏

鬱金 葛粉(各一兩) 甘草(炙,三分) 山梔子仁(半兩) 雄黃(二錢)

上件為末,煉蜜成膏。每服一皂角子大,薄荷湯化下。

長沙醫者丘松年傳青龍膏治驚風潮熱昏困,涎盛

全蠍(七枚,微炒) 白附子(炮裂) 人參 白茯苓 水銀砂子(各一錢) 防風 天麻 獨活 螺青(各二錢)

上除螺青、水銀砂子外為細末,次研入一處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煎金銀薄荷湯化下。

長沙醫者丘松年傳鎮心散鎮心安神,壓驚涎,涼膈,祛一切風邪客熱。

人參 遠志(去心,秤) 白茯苓 甘草(炙。以上各一分)

上為細末,入硃砂一錢,牙硝一分細研勻。每服半錢,金銀竹葉湯調下。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治驚風熱方。孩兒驚熱或悲哀,咳嗽頻頻喘上來,奶乳相停胃膈上,轉增虛汗用心猜。宜紅桃散

天南星(一個小者,開坑入硃砂半錢,入在土坑內,蓋蓋,少火 存性) 滑石 輕粉(各半錢) 腦麝(各少許)

全蠍(二十一個,全者)

上件為末。每服一字或半錢,薄荷湯調下。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牛黃散治小兒驚熱、潮熱、傷風風熱,壯熱夾驚,傷寒不解,涎潮發搐搦,退諸般熱候。

鬱金(一兩,皂角七寸,巴豆二十一粒,用水一升,煮干,去巴豆,焙乾) 甘草(炙) 大黃 茯苓 硃砂 人參(各一分) 牙硝(半兩) 輕粉(一錢半) 麥門冬(去心,焙乾,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麥門冬湯入蜜調下。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小兒心驚,化涎退熱。鈎藤散

鈎藤 山梔子仁 防風 甘草(以上各半分)

上件為末。每服一平錢,用水四分,煎二分與服。

長沙醫者王 傳變蒸散治小兒體性常熱及變蒸驚熱不解,夾熱煩躁,時叫泣無歇。及骨熱生瘡,面色常黃瘦瘁,不進奶食。

柴胡(去蘆,洗,銼) 甘草(炙) 人參(去蘆,洗,銼) 元參(淨洗,銼。各一兩) 麥門冬子(去心,一兩半) 龍膽草(半兩,若變蒸或常服只一分,隨時加減)

上件為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三五沸,溫服,一日三、五服。常服去疳。若骨蒸煩熱服尤妙。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小兒一切驚熱,生涎方。

龍骨(一錢) 龍齒(二錢) 鉛白霜(三錢) 硃砂(半錢)

上件為末。每服半錢,煎金銀薄荷湯調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壓驚退熱下涎。牛黃膏

鬱金(三錢) 雄黃 甘草(炙) 干葛(各二錢) 輕粉(半錢) 川消(一錢)

上為末,煉蜜為膏梧桐子大。每服一粒,薄荷湯化下,加減用之。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小兒獨體。硃砂膏壓驚鎮心,化風涎,除溫壯,益小兒,利榮衛,散膈熱。

硃砂 人參 茯苓(各二錢) 蠍梢(七個) 硼砂(一錢) 牛黃 腦麝(各少許) 金銀箔(各七片)

上件為末,入乳缽研,煉蜜為膏,梧桐子大。每服一餅,食後溫薄荷湯化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硃砂膏治小兒驚熱涎潮方。

甘草(炙,四錢) 蠍(生用,一分) 腦麝(各少許) 硃砂(半兩,一半入藥,一半為衣) 半夏(二兩,用皂角水、白礬水浸一伏時久取出,湯洗去滑為度,切作片子,焙草)

上件為末,煉蜜為丸如皂角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薄荷湯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牛黃散治小兒驚熱涎作方。

鬱金 白藥 甘草(炙) 天南星(用濃即皂角水煮干為度。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半錢,薄荷湯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鎮心丸治小兒驚涎盛,發熱,目上眼急。

硃砂 鐵粉(水飛) 天竺黃 鈎藤(各半兩) 麝香(一分)

上件為末,生蜜為丸如綠豆大。薄荷湯化下一二丸。

驚積第四

[編輯]

茅先生小兒有驚積候∶忽然地身熱氣喘,啼聲低,夜睡覺腹里有物跳動,此候因驚久而不安,傳此所治者、用牛黃膏(方見膈熱門中)夾硃砂膏(方見本門中)調理即愈。

《五訣》驚積候歌∶(先真烏犀膏,取方見急慢驚風門中,次調氣,鎮心下涎。)

小兒驚積每因涎,積熱肝心腑臟傳,哽氣面青痰愈盛,胃虛頻嘔利多般。

《石壁經》三十六種內驚風漸熱候歌∶

漸熱多因積在脾,瀉如白土又如脂。朝來發內頻生汗,次後多煩渴水啼。若取轉虛其熱盛,涼心此患始相宜。更看耳畔為形候,赤者為風黑熱隨。

因積聚致深,故使腹肚熱,手足心亦熱。又發驚候∶飲冷水,又多煩躁渴飲,至夜則多啼叫,其瀉有如豆沙之狀。若失治,則睡重仍加手足發搐搦也。治須分水谷調氣,旋旋去其積,次止渴,發汗即愈。(《鳳髓經》此候歌括一同,仍注云∶有風與生銀丸,有熱與金葉散。生銀丸方與《玉訣》同,見急慢驚風門,金葉散方見本門中。)

《小兒形證論》四十八候驚風漸熱歌一同,後雲∶此候是驚積相兼潮熱,早晨額上有汗便是形證,只與丸(方見一切癇門中)與服便安。或不退,微似疏瀉,次調氣。

《仙人水鑒》取小兒驚積,不動臟腑。乳香丸

乳香 輕粉 白丁香 白附子(生用) 夜明砂(各一錢) 巴豆(二七粒,去油) 麝香(一字)

上為末,研勻,麵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淡薑湯下。

《仙人水鑒》又犀角膏方 取驚積。

犀角(一分) 天南星(一個) 干蠍 白僵蠶(炒) 鐵粉(各一錢) 巴豆(三七粒) 白附子(生用、二個)

輕粉 麝香(各少許)

上為末,研勻,用蜜煉成膏,丸如黑豆大。薄荷湯下。

茅先生治小兒驚積,驚熱。硃砂膏

硃砂(半兩) 硼砂 馬牙硝(各三錢) 真珠末(一錢) 元明粉(二錢。以上並別研) 腦麝(各一字)

上件各為末,於一處拌和合,用好單角起,不久其藥自成膏。如小兒諸般驚,用藥一黃豆大,常用金銀薄荷湯少許化開下;如遍身潮熱,用甘草煎湯下;狂躁惡叫,用生地龍汁化下。一臘及一月日內小兒不通下藥,可用藥使乳調塗在奶上,令牙兒吮奶吮下。

《博濟方》治小兒驚積,鎮心臟,化疾涎。小硃砂丸

硃砂(一分,細研) 巴豆(三十粒,去皮膜,出油盡) 杏仁(五枚,於熟灰內過湯退皮尖。一本用杏仁五十粒)

半夏(湯洗七遍,焙為末,二七錢)

上件四味,一處同研令細勻,以麵糊和為丸如綠豆大。二歲只服一丸,荊芥薄荷湯下。三歲加一丸,五歲服三丸。如有驚伏在內,即行盡仍舊藥出;如無驚,藥丸更不下,甚妙而復穩。

《博濟方》治小兒伏驚積在內,壅並痰涎及奶癖取虛,中積轉驚。辰砂丸

辰砂 膩粉(各一錢) 定粉(半兩) 粉霜(一錢半) 麝香(少許) 白丁香(半字)

上件六味,同研為細末,用粟米飯和為丸如綠豆大,捏作餅子,慢火內微炮令紫色。用粟米飯飲化一丸,微利為度。

《博濟方》治小兒驚積壯熱。錢湯丸

豬牙皂角(燒灰) 硃砂 滑石末(各一錢) 天南星(末,半錢) 輕粉(一分) 巴豆(二十四粒,去皮尖)

上件六味,同研至細,以寒食麵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歲一丸,二歲二丸,三歲三丸,煎錢湯下,臨臥服。

《靈苑》治脾積氣及夾食,結胸傷寒,四肢逆冷,久患冷疾,兼小兒驚積食勞大效。水銀丸

水銀 硫黃(與水銀結成沙子) 巴豆(去心皮,不去油,與前二味沙子同研。各一兩) 礞石 砂(同研。各半兩)

上五味,都更研令極細,以好米醋合和得所,先作一地坑如茶盞大,深四指,浮火 通赤,去灰火,以醋紙襯攤藥在內,將碗子蓋土培之一宿,取出浪干,又再研,用熟水麵糊作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丸或三丸,用生薑棗子湯下。傷寒用橘皮生薑棗子蔥湯下五丸至七丸。或四肢冷及時疾五七日不得汗者,用龍腦,麝香,膩粉、牛黃各少許研末,調冷水吞下五七丸。更看大人小兒虛實加減服。

《靈苑》取小兒急、慢驚風熱積大效。虎睛丸方

干蠍 天南星 半夏 膩粉 白附子(各一分) 滑石末(一錢) 巴豆(二十五粒,去皮膜,細研入)

上件七味藥,並為末,用粟米飯研合為丸如綠豆大。每一歲一丸。如大腸風熱,一歲二丸,並用薄荷冷熟水吞下。

《靈苑》治小兒急、慢驚風,夜啼,虛積痰毒,宜用硃砂丹

巴豆霜 干蠍 天南星 硃砂(別研。各一錢) 木鱉子(一個,炮去殼,研為末)

上件並為末,用蒸餅心研合為丸如綠豆大。每一歲二丸,用桃白皮煎湯,令溫吞之。

《靈苑》治小兒驚風積,大效。軟金丹

白附子(大小二枚) 蠍尾(七個) 金汞沙子(豌豆大) 硃砂 鉛白霜 粉霜 青黛(各一錢) 膩粉(一錢)

白礬(一錢,燒令汁盡) 巴豆(二十個,細研,新瓦上油出)

上件藥,並為細末。用天南星劈破,漿水煮令軟爛,和前藥末研合為丸如梧桐子大。每用荊芥龍腦湯磨下半丸至一丸,便取下驚涎,並不撓人,有患者只一服取效。

《譚氏殊聖》治小兒驚積。青龍丸

青黛 輕粉(各一錢) 蠍梢(三個) 麝香(少許) 巴豆(二七粒,去皮膜油)

上先將巴豆於缽內細研令如面泥,後入諸藥研令極細,用硃砂為衣如粟殼大。看小兒肥瘦,加減五三丸,薄荷湯下。

《三十六種》治驚風,漸熱有積。羚羊角湯

子芩 羚羊角屑(等分)

上件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分作二服,如未解加煎。

《鳳髓經》金華散退小兒一切驚風,積實潮熱方。

鬱金(皂角水煮) 天竺黃(各一錢) 牙硝(煨) 甘草(炒。各一分) 硃砂(一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或一字,薄荷蜜水調下。

《聚寶方》真珠丸治小兒驚積、食積,溫壯,喘粗痰滯。

真珠末(半錢) 天南星(炮黃) 膩粉 白滑石 續荽子(去皮) 半夏(漿水煮軟,切、焙。各一錢) 巴豆(二十一個,去皮膜,水浸一宿,留油)

上七味為末,糯米飯為丸如綠豆大。二歲以下一粒,二歲以上二粒,三歲以上五粒,七歲以上七粒。取驚積,蔥湯下。只驚,荊芥薄荷湯下,臨臥服。

《劉氏家傳》香犀丸治小兒驚積,鎮心臟,化涎,一切無辜驚疾。

金銀箔(各三十片) 羌活 遠志 使君子(炮) 京墨(燒過) 全蠍 白附子 麻黃(去根節) 犀角(各三錢) 青黛(細研) 滴乳(別研) 熊膽 蘆薈(各湯化) 硃砂(別研) 陳臘茶(第一等好者) 天竺黃(別研。

各二錢) 真麝香(別研,一錢)

上件為細末,煉好蜜丸如小彈子大。一丸分作六服,用薄荷湯化下。

《張氏家傳》順氣丸治小兒驚積及男子、婦人血氣臍腹疼痛。大人、小兒或有所傷並宜服之。

甘草( ) 芍藥(洗) 官桂(去粗皮,秤) 川當歸(焙) 蓬莪朮 乾薑(各炮) 陳橘皮(去瓤,秤) 川大黃(濕紙裹,煨,切片子,焙) 巴豆(去皮,用醋五升,入巴豆在銀石器中熱,醋盡取出,研令細) 宣連

上件等分為末,以糯米粥為丸如麻子大。常服三五丸至十丸,茶湯溫水下。如要宣轉,量虛實加至十丸或十五丸。食積、氣積,生薑橘皮湯下。丈夫元氣,炒茴香鹽湯下。婦人血氣,當歸醋湯下。胸膈不快或瀉痢,生薑湯下。小便淋瀝,燈心湯下。小兒驚積,薄荷湯下。

《莊氏家傳》治積驚氣。

牛黃 夜明砂(各一分) 苦楝子(十個,去皮) 川大黃(一兩) 胡黃連(半兩)

上為末,用蜜丸如桐子大。溫水化一丸,取下為度。

《莊氏家傳》治小兒五驚積。硃砂丸常服方

硃砂 雄黃(各二字) 麝香(一字) 檳榔(一分) 大南星末 白附子(各一字) 蠍梢(七個) 巴豆霜(五個,水浸,研出油,瓦上泣盡)

上件為末,煮白糊為丸如粟米大。一歲二丸,常服,荊芥湯下。渾身熱亦可服三五丸。

《王氏手集》治驚積風涎,潮發不住,手足搐搦,不省人事。一醉膏方

辰砂(上等好者) 人參(好者。各一兩) 乳香(一兩半,明者) 真珠末 生龍腦(各一分) 飛羅面(秤六分) 酸棗仁(溫湯浸,去皮,二兩)

上件碾為細末,一處勻和,再研令細,以煉蜜和,新竹筒內盛,用 葉油紙封定,飯上蒸一時辰,取出丸如小彈子大。每服一丸,以法酒一大盞溫化下。更以一盞投之,未愈再服,涎多即吐,小病大便出。小兒潮發搐搦,以薄荷水化皂角大。

《吉氏家傳》治驚風取積及慢驚,或才生下三、兩日後,便宜服桃紅散

天南星末 白附子末 硃砂(各一錢) 全蠍(二十個) 麝香(少許)

上同研為細末。每服一字,金銀薄荷湯下。

《吉氏家傳》治驚積。青金膏

水銀 青黛(各一錢) 蠍(四個,全者) 輕粉 麝香(各少許) 巴豆(七粒,去油) 棗子(十個,去皮核,同水銀入缽內研如泥)

上將棗肉、水銀一處為膏,丸如綠豆大。一歲一丸,金銀薄荷湯下。

《吉氏家傳》治諸般積,或驚怯不通,取積。木香散此藥立取下。

木香(一錢) 陳皮(去白,二錢) 巴豆(五粒,去皮膜)

上三味炒巴豆黃色,只取五片,不用以前藥,為末。每服半錢或一字,陳米飲調下。如吐瀉,瓦瓶煎香附子湯下,大小加減服。

《吉氏家傳》治夾驚傷寒驚悸,食積瀉等疾。青金餅子

白附子 天麻 僵蠶 大附子(炮。各一錢) 全蠍 青黛(各半錢) 天南星(酒浸,煮熟,三錢)

上件為末,入水銀一錢、輕粉二錢、麝香半字、巴豆十五粒去心膜,同研細為餅子,如此○大。每餅用腦子薄荷湯化下。

《吉氏家傳》蔥湯丸取驚積、食積、潮熱、煩躁面赤、氣喘腹脹。

南星(末) 白附子(末) 滑石(末) 硃砂(末。各挑二錢匕) 全蠍(十個) 輕粉(挑一錢匕) 麝香(少許) 粉霜(挑半錢匕) 巴豆(十四個,去皮心膜,出油)

若作真珠丸,加硃砂為衣。

上為末,稀麵糊為丸如此○大。每服五七丸加減。取積,蔥白薄荷湯,臨睡時下。

《吉氏家傳》烏犀膏治小兒急驚、風熱、涎積。但是一切熱積,宜用此藥取。

京墨(火 ) 水銀砂 犀角屑(各一分) 輕粉 牛皮膠(蚌粉炒) 粉霜(各一錢) 硃砂(一錢半) 滑石(末,一錢) 白附子(一錢匕) 麝香(少許) 巴豆(三十粒,去殼,針穿,燈燒存性)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服一皂子大或半豆大,加減服,食後用薄荷湯化,下涎為效。

《朱氏家傳》驚積八寶散

大天南星(一個,文武火炮微黃色、存性,勿太過,蓋地上出火毒,為末) 輕粉(三錢) 雄黃(通明者) 腦子(研) 麝香 蠍(焙為末) 硃砂(各半錢) 生犀角(末,二錢)

上件勻研。一月三歲以下一字,以上半錢。看大小加減,用金銀薄荷湯下。重者連服,二服了睡,或瀉或吐自止,用和氣藥。

草果子(一個,去皮) 丁香 木香(各一錢 蒸一度) 青皮(五片,去瓢,炒)

上件末。熟水下一字半錢。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驚積方。孩兒驚積事難明,涎上時時不少停,眼畔山根如碧色,急須與取便醒醒。滾痰丸

青黛 粉霜 水銀 滑石(各半錢) 輕粉(一分) 蠍(十四個) 巴豆霜(二錢匕) 硃砂 乳香 百草霜(各一錢) 香墨(一寸) 腦麝(各少許)

上件為末,蜜丸如此○大。三歲以上五丸,隨年歲加減,用金銀薄荷湯吞下。

驚虛第五

[編輯]

《小兒形證論》四十八候驚虛候歌∶

長虛齧齒面青黃,噎乳涎高胃氣傷。 饒啼眠不得,上竄氣急瀉偏黃。風盛涎多應發搐,變異時時色不常。退取虛驚無別候,痰涎墜下病何妨。

此候因虛成驚虛,涎上可下變涎丸,次補虛勻氣。如切牙啼哭,微下,數服通心行小腸藥即痊,宜服安神散。(方見本門。)

《四十八候》變涎丸

牙硝(一錢) 硼砂 南星 粉霜(各半錢) 半夏(十個,去皮臍) 硃砂(一分,醋面裹) 巴豆(不拘多少,同半夏、硃砂入水煮,去豆為膏用)

上為末,皂角膏丸如綠豆大。每服十粒至七粒,取下驚涎。次補氣,凡有涎,皆用此藥。

《四十八候》安神散治驚虛。

人參 茯苓 硃砂(各一錢) 真珠(半錢) 甘草(炙,三寸) 蟬蛻(七個) 麝香 犀角屑(各少許)

上為末。薄荷湯下一錢,又解夜啼。

《四十八候》定魂湯治驚虛。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一錢) 酸棗仁(半兩)

上為末,飯飲下一錢。如驚,薄荷湯下。

《趙氏家傳》治小兒因虛生驚。烏蛇丸

烏蛇肉(炙) 全蠍 神曲(炒) 白僵蠶(各半兩) 蠍梢(一分) 螻蛄(細研,候諸藥成末方用)

上為末,酒糊丸如黃米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

搐搦第六

[編輯]

錢乙論肝有風。目連扎不搐,得心熱則搐。治肝瀉青丸,治心導赤散主之。(瀉青丸方見驚熱門中,導赤散方見實熱門中。)

錢乙論肝有熱。目直視,不搐,得心熱則搐。治肝瀉青丸,治心導赤散主之。(方見同前。)

錢乙論肝有風甚,身反折強直,不搐,心不受熱也,當補腎治肝。補腎地黃丸,治肝瀉青丸主之。凡病或久皆引肝風,風動而止於頭目,目屬肝,風入於目,上下左右如風吹,不輕不重,兒不能任,故目連扎也。若熱入於目,牽其筋脈,兩 俱緊,不能轉視,故目直也。若得心熱則搐,以其子母俱有實熱,風火相搏故也。

治肝瀉青丸,治心導赤散主之(方見同前。)

錢乙論驚癇發搐。男發搐,目左視無聲,右視有聲。女發搐,目右視無聲,左視有聲,相勝故也,更有發時證。

錢乙論早晨發搐。因潮熱,寅卯辰時身體壯熱,上視,手足動搖,口內生熱涎,項頸急,此肝旺,當補腎治肝也。補腎地黃丸,治肝瀉青丸主之。(地黃丸方見虛寒門中,瀉青丸方見驚熱門中。)

錢乙論日午發搐。因潮熱,己午未時發搐,心神驚悸,目上視,白睛赤色,牙關緊,口內涎,手足動搖,此心旺也,當補肝治心。治心導赤散、涼驚丸,補肝地黃丸主之。(導赤散方見實熱門中,涼驚丸方見一切驚熱門中,地黃丸方見同前。)

錢乙論日晚發搐。因潮熱,申酉戌時不甚搐而喘,目微斜視,身體似熱,睡露睛,手足冷,大便淡黃水,是肺旺,當補脾治心肝。補脾益黃散,治肝瀉青丸,治心導赤散主之。(益黃散方見胃氣不和門中,瀉青丸、導赤散方見同前。)

錢乙論夜間發搐。因潮熱,亥子丑時不甚搐而臥不穩,身體溫壯,目睛緊斜視,喉中有痰,大便銀褐色,乳食不消,多睡,不納津液,當補脾治心。補脾益黃散,治心導赤散、涼驚丸主之。(方見同前。)

錢乙論傷風后發搐。傷風后得之,口中氣出熱,呵欠頓悶,手足動搖,當發散,大青膏主之。小兒生本怯者,多此病也。(大青膏方見驚熱門中。)

錢乙論傷食後發搐。傷食後得之,身體溫,多唾多睡,或吐不思食而發搐,當先定搐。搐退,白餅子下之。

後服安神丸。(白餅子方見本門中,安神丸方見虛熱門中。)

錢乙論百日內發搐。真者不過三兩次必死,假者發頻不為重。真者內生驚癇,假者外傷風冷,蓋血氣未實,不能勝任乃發搐也。欲知假者,口中氣出熱也。治之可發散,大青膏主之,及用塗囟浴體法。(大青膏方見同上,塗囟及浴體法方見本門中。)

錢乙論搐別真假雲∶李司戶孫病生百日,發搐三五次。請眾醫治,作天 或作胎驚癇,皆無應者。後錢乙用大青膏如小豆許,作一服發之,復與塗囟法封之及浴法,三日而愈。何以然?嬰兒初生,肌骨嫩怯,被風傷之,子不能任,故發搐。頻發者輕也。何者?客氣在內,每遇不任即搐。搐稀者,是五內發病,不可救也。搐頻者宜散風冷,故用大青膏,不可多服,蓋兒至小易虛易實,多即生熱,止一服而已。更當封浴,無不效者。

錢乙論發搐逆順雲∶李寺丞子三歲,病搐自卯至巳,數醫不治。後召錢氏視之。搐目右視,大叫哭。李曰∶

何以搐右?錢曰∶逆也。李曰∶何以逆?曰∶男為陽而本發左,女為陰而本發右。若男目左視,發搐時無聲,右視有聲;女發時右視無聲,左視有聲。所以然者,左肝右肺,肝木肺金。男目左視,肺勝肝也。金來刑木,二髒相戰,故有聲也。治之瀉其強而補其弱,心實者亦當瀉之。肺虛不可瀉,肺虛之候,悶亂哽氣,長出氣,此病男反女,故男易治於女也。假令女發搐,目左視,肺之勝肝,又病在秋,即肺兼旺位,肝不能任,故哭叫。

當大瀉其肺,然後治心續肝。所以俱言目反直視者,乃肝主目也。凡搐者,風熱相搏於內,風屬肝,故引見之於目也。錢用瀉肺湯瀉之,二日不悶亂,當知肺病退。後下地黃丸補腎三服,後用瀉青丸、涼驚丸各二服。

凡用瀉心肝藥,五日方愈,不妄治也。又言肺虛不大瀉者,何也?曰∶設令男目右視,木反克金,肝旺勝肺,而但瀉肝,若更病在春夏,金氣極虛,故當補其肺,慎勿瀉也。

錢乙論熱必驚搐∶廣親宅七太尉方七歲,潮熱數日欲愈。錢謂其父二大王曰∶七使潮熱將安,八使預防驚搐。王怒曰∶但使七使愈,勿言八使病。錢曰∶八使過來日午間即無苦也。次日午前,果作急搐,召錢治之,三日而愈。蓋預見目直視而腮赤,必肝心俱熱,更坐石杌子,乃欲冷,此熱甚也。肌膚素肥盛,脈又急促,故必驚搐。所言語時者,自寅至午,皆心肝所用事時,治之瀉心肝補腎,自安矣。

《石壁經》三十六種驚風搐搦候歌∶

多啼急搐更無偏,吐瀉風傳氣不宣。先愛睡中微有汗,(《鳳髓經》至此乃雲∶原看眼中微有淚,始見兒家本病源。

此因胃氣盛,乳食太過,又被物驚,是致作吐或即作瀉,失治,即白日睡重至夜哭叫不休,手足或搐搦。)氣粗眼急自當然,面紅患在非為瘥,愛哭心中卻聚涎,臉有紅筋癇病作。亂紋生指病應傳,(《鳳髓經》此一句雲∶指內青紋病又傳。)

看形定色須明審,靈藥除風不在言。(氣粗發熱當微涼胃氣,次去驚候,後散其涎。若涎可更看兩臉上有青色或紫紅絲,如結螺之狀者,其疾病未全效,當調氣,次去其驚風候。兩手第二指亂紋生如魚刺之狀者,亦同前治之也,當調氣須去其驚。《鳳髓經》驚風搐搦散句頗同。仍又有注云∶與烏犀膏下涎,次與生銀丸,二方與《玉訣》同,並見急慢驚風門中。)

《石壁經》三十六種急驚偏搐候歌∶

先看孩兒面臉青,次看背上冷如冰。陽男搐左無妨事,忽然搐右便驚人。女搐右相猶可治,搐歸左畔不須聞。更忌手心如水汗,皺眉高腹豈安存。(四十八候此末二句乃雲∶人忌悶涎傳入肺,結在心中病轉深。)

此候因受寒邪所致也。若治則先調胃氣,次當發汗。如背上復暖則可治,若根據前冷則不可治。更手中汗出或臭氣或叫不止,乃內 也,不治。(《鳳髓經》此歌並同。但有注云∶如順搐,與生銀丸、鎮心丸。生銀丸方見一切驚門中。)

《仙人水鑒》治小兒驚風搐搦。龍腦膏

生白龍腦(半錢) 膩粉(一分) 石腦油(少許) 水銀(一分,好酥一塊如棗大,同研細) 白附子(一錢,輕炮過) 天南星(二錢,輕炮過)

上為末,麵糊少許,研令熟,於瓷石器內盛貯,不得透風,丸如綠豆大。一、二歲每服一丸,三、四歲以來每服二丸,煎金銀薄荷湯下,乳香湯亦得。

《博濟方》治小兒驚風搐搦,化涎鎮心。神效歸魂丹

使君子(二枚,以面裹於慢火中煨,候面黃為度,去面用之) 水銀(結砂子) 香細墨 蘆薈 真熊膽 臘茶 龍腦乳香(各一錢) 辰砂 天竺黃 青黛(各半錢) 蠍梢(二七枚) 輕粉(二錢) 寒食麵(一錢半)

上件十四味,同研令勻細,滴水和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薄荷蜜水化下。如小兒稍覺驚着,化半丸與吃,若能常服永無驚疾。

《博濟方》治小兒驚搐不定,或因驚風已經取下,此病再作,氣粗喘促。宜服此延壽散

雞舌香(大者,三枚) 硃砂(半錢) 五靈脂(一錢半) 黃 (一錢)

上件四味,同研為細末。每服半錢,用研糯米泔調下。如孩子小隻服一字。

《博濟方》治小兒驚風搐搦,痰塞在心,戴眼直視,或眼不開,口噤,四肢或冷或熱,大便或秘或泄。神效龍腦膏

生龍腦(一錢,用柳木槌子研,以熟腦代亦得) 膩粉(一錢) 水銀(半兩,用臘茶半錢,好酥一塊如棗大,以水銀一處揩磨,調塗殺研之) 天南星(二錢,先去皮臍,濕紙裹,熱灰內煨、炮,取出為末用,同研) 石腦油(冬天用半兩,夏天用一分將前末同研,候油入和調,硬軟得所)

上件五味,為丸如綠豆大。一歲、二歲、三四歲一服一丸、二丸,煎乳香湯下,不得化破。服後三五頓食久,取下惡物痰涎,大有奇功。

《靈苑》治小兒驚風搐搦,宜服水銀丸方

白附子 天南星(各燒黑) 天麻 水銀 白僵蠶(各一兩) 干蠍 犀角 腦麝(研。各一分)

上件九味細搗、羅,更研令極細。先用煮棗肉研,殺水銀令無星後,卻入諸藥末同研,合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一丸,用薄荷湯化下,汗出瘥。如小可只用半丸,先滴好酒浸開,臥時溫酒下,薄荷湯亦得。

太醫《局方》太一丹 治小兒諸風驚癇,潮熱搐搦,口眼相引,項背強直,精神昏困,痰涎不利及一切虛風,並皆治之。

天南星(炮) 烏蛇(酒浸,取肉。各三錢) 干蠍(微炒,一錢半) 白附子(炮,三錢半) 天麻(去蘆頭)

麻黃(去根節) 大附子(炮,去皮臍。各半兩) 白僵蠶(揀淨,碎,炒,四錢)

以上為細末,以水一升,調浸三日,以寒食麵一斗拌勻,踏作曲,須六月六日以楮葉罨七日取出,逐片用紙袋盛掛當風,十四日可用。每曲末一兩入下項∶

琥珀(研,一錢) 辰砂(飛,研,六錢) 雄黃(飛,研,三錢) 甘草(炙,銼為末,半錢)

上合研勻,煉蜜和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溫水化下,不計時候。

《譚氏殊聖方》∶小兒驚搐眾疾先,且用紅龍散半錢,分作三服根據使下,十個之中十個痊。龍珠龍齒鉛霜末,天南星水浸七宵間,若獲此方神妙理,他年功行滿三千。紅龍散

龍腦(少許) 硃砂(半錢) 龍齒(二錢) 天南星(五錢,先須水浸七日,逐日換水,日滿取出,切作片子,曬乾為末) 鉛白霜(三錢)

上件並研令極細。每服一字,蔥白金銀湯下。此善治小兒急慢驚風及四時傷寒,渾身壯熱,唇口焦干,兩目翻露,手足搐搦宜服之。連吃三兩服,候驚汗出為妙,忌一切毒物。

《譚氏殊聖方》∶小兒掣搐似癇風,眼白唾涎向後弓,聚氣擁毒心臟熱,看看大命即須終。雄黃犀角蛇黃等,用棗為丸氣必通,輕粉蜜調傾入口,水銀相共立神功。水銀丸

水銀(一錢) 輕粉(二錢) 蛇黃 雄黃(各一大錢,研) 生犀末(半錢)

上同研,令永星盡,以陳青州棗肉丸如大豆。看小兒大小加減。百日內兒,蜜水研下一丸,忌毒物。

《譚氏殊聖方》∶小兒偏搐一相頻,《秘錄》分明母受驚,忽若發時唇口動,剎那搦撮築心神。潮來手腳皆牽動,退後皮膚面色青,但取茯苓參一分,雄朱和合便惺惺。寶壽散(一名金砂散)

雄黃 茯苓 人參 馬牙硝(研。各一分) 硃砂(半兩,研,水飛過)

上研末。熱水下半錢,一歲以下一字。

《譚氏殊聖方》∶小兒頭痛目無光,恍惚時便冷水漿,頻吃水來不解渴,看看手足又翻揚。鬱金寒水生犀角,和合沙糖服最良,更取金箔粳糯米,洗心除熱便安康。罷搐散

寒水石(半兩) 英粉(三錢) 犀角(末,一錢) 鬱金(一個。二味同為末)

上為末。沙糖調下半錢,一歲以下一字。

《譚氏殊聖》遺方治小兒驚搐。

黑狗糞 青狗糞(不以多少。二味以火 白色)

上二味同共研為細末,入麝香少許。每服一錢,冷水調下。

《譚氏殊聖》遺方 治小兒驚風及癇疾,手足搐搦,涎潮不定,目睛直視,不醒人事,並宜服之。大驚丸

硃砂(三錢) 蝦蟆灰(一錢半) 青礞石(一錢半。《局方》用一錢) 鐵粉(一錢。《局方》二錢半) 雄黃(一錢,好者。《局方》用一錢半) 蛇黃(一錢, 碎。《局方》用二錢)

上為末,水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薄荷磨剪刀水送下。《局方》雲∶此藥治驚化涎,不用銀粉。

小兒臟腑、口齒、腸胃柔弱,凡用銀粉藥,切須慎之,則無他苫。

錢乙塗囟法

蜈蚣(末) 牛黃(末) 麝香 青黛(末。各一字匕) 蠍尾(去毒,為末) 薄荷葉(各半字匕)

上同研勻,熟棗肉劑為膏,新綿上塗勻,貼囟上,四方可出一指許大,上灸,手頻熨。百日里外兒,可用此塗浴法。

又浴體法

天麻(末,二錢) 蠍尾(去毒,為末) 硃砂(各半錢匕) 麝香(一字匕) 白礬 青黛 烏蛇肉(酒浸,焙為末。各三錢匕)

上同研勻。每用三錢,水三碗,桃枝一握,並葉五、七枚,同煎至十沸,溫熱浴之,勿浴背。

錢乙麝蟾丸治驚風涎熱潮搐。

大干蟾(燒灰) 硃砂末(各二錢匕) 龍腦(一字匕) 麝香(別研,一錢匕) 鐵粉 雄黃(末) 蛇黃(燒淬,取末) 青礞石(末。各三錢匕)

上拌研勻,水浸蒸餅心,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薄荷水化下半丸至一丸,無時。(與《譚氏殊聖》大驚丸方同,但此方有腦、麝,及分兩不同爾。)

錢乙白餅子又名玉餅子

巴豆(二十四個,去皮、膜。水一升,煮水盡為長) 滑石 輕粉 半夏(湯浸七次,切、焙秤,為末) 天南星(同上為末。各一錢)

上研勻,巴豆後入,眾藥以糯米飯為丸小豆大,捏作餅子。三歲以上三、五餅子;以下一、二餅子,煎蔥白湯下。臨臥。

《旅舍備用》麝香膏治小兒諸風驚涎熱、發搐。

麝香(研) 乳香(研) 青黛(各半兩) 防風(末) 硃砂(研) 龍膽(各三錢) 甘草(炙,四兩) 龍腦膩粉(各一錢匕) 天南星(炮) 墨(燒。各半錢)

上研勻,蜜劑成膏。每二歲兒服半皂子大,薄荷湯化下。

張渙遺方大黃丸治驚風潮搐,背脊強直,牙關緊急,發歇無時。

白附子 全蠍(炒黃。各三分) 烏蛇(酒浸,取肉) 天麻(酒浸,焙乾) 白僵蠶(直者,麩炒黃) 硃砂(研半日,各一兩) 麝香(與硃砂同研) 雄黃 牛黃 真珠(末) 腦子(各一分) 金箔(三十片) 天南星(十個,水浸三日,逐日換水。取出慢火煮一復時,切作片子,焙乾麩炒黃色,用一兩)

上件同研,前藥一處研一、二日許,須要極勻,煉蜜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荊芥茶清化下。

張渙遺方龍腦散治脾胃虛弱,生風發搐。

全蠍 白附子(各二錢半) 烏蛇(酒浸,肉焙乾) 天南星(各三錢) 白僵蠶(四錢) 天麻(半兩,酒浸焙乾) 附子(一個半兩者,炮去皮臍)

上 咀一處,用水一升,浸三日,取出焙乾,為細末。每服一錢,腦子湯調下。

張渙遺方呼魂丹治驚風潮搐。

烏蛇(一寸,生用) 全蠍 白附子(末) 干蟾(各一分) 天漿水(半分,去殼) 青黛(二錢) 白僵蠶(直者,二十一枚)

上為細末,用 豬膽汁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冷水化,滴鼻內,候嚏噴是效。然後薄荷湯化下一、二丸服之。

《張渙遺方》硃砂丸治身熱涎盛,發驚潮搐。

天漿子(一十四個,七個去殼) 硃砂(半兩,細研) 腦麝(各一錢) 胡黃連(一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二丸,薄荷湯化下。

《聚寶方》黑散子化風涎,定搐,開口噤,利膈,正狂躁。

雄豬指甲(白黑二色,各揀取空甲洗浴,各人通泥罐子內放干,旋炙燒通赤,上留小穴子,候煙出才止,去火,用黃土蓋一宿,別研三伏時) 青礞石(好者為末,各入小合子,通泥後,燒通赤,冷各細研水飛,紙隔候干,各收之)

金星石(末) 銀星石(末)

上四味,每料用錢,抄黑白甲末各五匕,三石末各抄一匕,同研。每服二錢匕,漿水半盞許,生油一、兩滴,打勻調下,入口即瘥。並不吐瀉,自然壓下,風涎。小兒亦根據此減服,立效。

《惠眼觀證》生犀丸治急驚風,發搐涎壅。

水銀砂子(半兩,用棗四個結之) 天麻 犀角屑(各一分) 腦麝(各少許,研) 干蠍 天南星(燒過) 白附子(飛過,各一兩)

上八味為末,用棗砂肉為丸如此○大。若驚頗甚,以酒研下一丸。常服降涎壓驚,薄荷湯下半丸。

《三十六種》治驚風搐搦。梨汁丸

水銀(半兩) 真蠟茶(末,半錢)

上件研勻,梨汁為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丸或十丸,薄荷湯吞下,連三服。

《三十六種》治驚搐。蠍梢丸

蠍梢 巴豆(各半兩) 青黛(一兩) 木香(一錢) 輕粉(半分)

以銚子炒,仍以物覆,勿令氣出,用慢火於銚下,使豆黑裂取出,去殼用。

上五味,先以蠍梢同研輕粉於乳缽內,煞極細入餘三味藥,末用糊丸如小綠豆大。一歲一丸,薄荷湯下。

《鳳髓經》玩月散治小兒驚風搐搦,眼目上視。此藥搐鼻,目睛便下,搐搦便定。才搐鼻如嚏噴,可治。不爾死。

獨角仙(一個,用利刀對中切作二片,輕粉拌和炙令干) 大全蠍(一個,酒浸軟,利刀對中切為二片,輕粉拌和炙令干)

上右邊蠍共右邊角仙同為細末,入細辛末匕半錢,麝一豆大,研勻成藥。左邊蠍、角仙同前法,卻與貼藥。

上書左右二字,記認男左女右用起。

《劉氏家傳》治小兒驚風,眼上搐。金花散

川鬱金(慢火炮熱,打入地內,候冷取出)

上末之。二歲以下用半錢,二歲以上用一錢。金銀薄荷湯調下,微利。

《劉氏家傳》治小兒驚風,定搐搦,去涎喘。

硃砂 膩粉 天麻 白僵蠶(炒) 白附子(炮。各半分) 金箔(四片) 干蠍(七個,全者) 半夏(湯浸,煮洗七遍,焙,半分)

上前二味同金箔研,外五味末之,和勻,煉蜜丸綠豆大。每服二丸,荊芥薄荷湯化下。或如餅,以金箔為衣。(張渙治慢驚方同,用棗肉為丸。)

《張氏家傳》治小兒急慢驚,涎潮,熱搐不定者。褊銀丸

水銀(鉛結砂子) 膩粉 牛黃 全蠍 黃明膠 鉛白霜 青黛 香細墨(各一分) 川巴豆(一兩,去皮、心,用米醋煮令黃色,干為度)

上件合和研令勻,以粟米煮飲和為丸,如細小綠豆大,捏褊丸。每服三粒至五、七粒。五歲以來三粒。八、九至十歲五粒。分減虛實用之。如二、三歲發之,盛時三、五粒,取下涎,正氣決效。如小兒常時有虛積,看大小分減用,取驚涎積,乃妙不誤爾!薄荷金銀湯下。

《張氏家傳》治小兒、孩兒肝經壅,目直視,手足拳攣,伸舒立地,不得寬筋。定搐。羌活膏

牛膝 羌活 蠍梢 防風 天麻 人參 干木瓜(老者) 當歸 紫蘇根(淨洗,焙乾) 真麝香(各一分) 硃砂白附子(各半錢)

上件除麝香外細銼,用酒浸一宿,來日慢火焙乾,搗為細末,入麝香令勻,用沙糖和為膏,常服一皂子大。

如筋急作搐及瘡子螈 ,每服龍眼大,濃煎荊芥湯化下。先搐鼻,後下藥,若不嚏,難醫。

《張氏家傳》治驚癇風痙,搐搦不知人事,及治小兒驚風,搐搦墜涎。經驗靈砂丹

銀(錯末,一分) 水銀(一分,二味研作母砂子,分為七處) 真鉛丹(半錢,為七處)

上用淨熱白絹七片,各包鉛丹一分,銀母砂子一塊,以熟白絹系之,緊慢得所。卻於淨水中浸少時,候浸透取出,置在一淨磚上,各相離HT ,小後用熟炭三斤許 過,令藥包子通赤色去火,停冷收之,藥自成塊子。大人急病,一服一塊。小兒分四服,用蛇皮煎湯磨化下。服後便睡勿怪,或痢下惡物更妙。

《張氏家傳》把搐膏治小兒一切驚風方。

藿香葉(三錢) 天南星 白附子 麻黃(去節) 天麻(各二錢) 白僵蠶(一錢半) 蠍梢(十兩) 腦麝(各少許) 蜈蚣(一枚)

上件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蔥白湯化下。

《莊氏家傳》治急慢驚,搐搦。定命丸

蠍(七個) 蘆薈 熊膽 龍腦(各半錢) 瓜蒂(七個) 蟾酥(一皂大) 膩粉 牛黃(各二錢) 麝香(一錢) 硃砂 蛇蛻皮(燒灰) 雄黃(各一錢)

上研如粉,用湯浸蟾酥軟,用薄麵糊同搜丸如黍米大。如有驚,用倒流水化二丸,滴在鼻內,良久嚏則搐搦定。如人行一、二里,更化二丸灌。常服一歲一丸,臨臥以金銀薄荷湯下,不化也。

《孔氏家傳》治小兒驚風,四肢搐搦。五靈脂丸方

五靈脂 白附子(生用) 天南星(生用) 干蠍(生用) 蟬殼(各半兩)

上為末,以釅醋二大盞,藥末一兩熬成膏,入余藥末和勻,丸如綠豆大。未過百 ,乳汁化破一丸。二歲以下二丸。漸大以意加減丸數,並用金銀薄荷湯化下。鼻上汗出為效。

《王氏手集》治小兒虛風潮搐。一捻散方

赤足蜈蚣一枚,尋脊分開,各令為末,左右搐入鼻中。左邊用左,右邊用右。

《王氏手集》治小兒一切驚風夜啼,搐搦潮發。辰砂丹

硃砂 天麻 南星(炮) 僵蠶 白芷(各一分) 牛黃 腦麝(各少許)

上同末,研勻,粳米飯丸桐子大。每服一粒,金銀薄荷湯化下。

《王氏手集》治小兒驚風搐搦。大驚丸方

蛇含(一個) 天麻(半兩) 乳香(一分) 犀角(屑,半錢) 真珠(末,一錢) 蠍梢(四十九個) 白附子(二個) 蓮心(四十九個)

上為細末,粟米粽為丸小雞頭大,金銀箔為衣。薄荷湯磨下,甚者煎乳香湯送下。

《吉氏家傳》雄朱丸治驚風、潮熱發搐,睡臥不穩,涎痰滯塞等疾。

干蠍 白僵蠶(炒。各半兩) 天南星(炮去皮、臍) 天麻 附子(炮裂,去皮臍) 硃砂 雄黃(同硃砂作一處,別研和勻。各一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以瓷合貯之。每服一丸或二丸,金銀薄荷湯化下。量兒大小加減與服。

及治感寒咳嗽等疾,或丸如雞頭子大亦得,硃砂為衣。

《朱氏家傳》治驚搐鼻。定命散

麝香(少許) 蘆薈 蟬蛻 瓜蒂 蚯蚓 蛤粉 葶藶子

上等分為末,吹入鼻中。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治搐搦方∶孩兒搐搦漸加頻,見母搖頭轉被驚,忽爾發時唇眼動,面還土色救無因。惺惺散

白附子(一個,炮) 蠍(三十個,全者) 輕粉(二錢匕) 僵蠶(三個,直者) 白姜(二塊,皂子大) 鉛白霜(一錢匕) 蟬蛻(七個,全者)

上件為末。每服一字或半錢,荊芥湯調下。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硃砂丹治小兒驚風。定搐搦,主上喘咳嗽。

硃砂 鐵粉 干蠍 天麻(酒浸) 半夏(湯浸十,炮、焙乾) 白姜 白附子(各一分) 金箔(十四片)

上為細末,蒸棗肉為丹。每服一餅或半餅,荊芥薄荷湯化下。

長沙醫者丘松年傳乳香丸治驚風潮搐。

白附子 白僵蠶 天南星(薑汁制) 半夏(薑汁制) 琥珀 全蠍(薄荷自然汁浸一宿,焙乾。各二分) 白朮 人參(各一分) 烏蛇(酒浸取肉,半兩)

以上九味為細末,次入∶真珠末(半兩) 硃砂(半兩,別研) 腦麝(各一字,別研

上件一處為細末,研令極勻,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煎人參蔥白湯化下,不拘時候服。

長沙醫者丘松年傳針頭丸治驚風潮搐。

韭菜地上地龍(一條,白頸者佳,活,放盤子內用) 輕粉(炒一錢,摻於地龍上蓋定,候地龍死,刮下體上粉,不用地龍) 硃砂(一錢,細研) 全蠍(七個,取末)

上一處研勻,乳汁為丸如粟米大。每服三、五丸,量歲數加減,煎金銀燈花湯送下。

長沙醫者毛彬傳蠍梢丸治小兒驚風生涎,時作搐搦,壯熱驚掣,夜臥不安,牙關緊急。

麝香(研) 芎 羌活(各洗) 天麻(洗) 當歸(去蘆) 膽釀南星 半夏(湯洗七次,薑汁煮一伏時。各半兩) 蠍梢 白僵蠶 辰砂(各一分。研一半入藥,一半為衣)

上件同為末研,再拌勻,糯米清糊為丸雞頭大。用一丸,荊芥湯化下。如口噤,用藥擦牙。

長沙醫者毛彬傳硃砂丸治小兒驚風搐搦,涎潮發作,睡中不安,氣急喘悶。

硃砂(研) 僵蠶(直者。各一分) 干蠍(全者) 白附子(炮) 人參(各一錢半) 南星(半個,炮裂,銼)

牛黃 麝香(研勻。各半字)

上件為末研,再拌勻,白麵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薄荷湯送下,無時。

長沙醫者毛彬傳奪命散治小兒驚風,涎潮搐搦,眼上不下,喘急,急慢風搐,皆可用。

赤頭蜈蚣(一條,去足生用) 瓜蒂 藜蘆(去須、蔥頭者。各一分)

上件為細末,每發搐,筆管子抄一字,吹入鼻中極妙。

長沙醫者鄭愈傳 治小兒驚搐,硃砂散

白僵蠶(七個) 腦麝(各一字) 天南星(一個) 硃砂(二錢) 輕粉(抄一錢匕)

上為末。每服半錢或一字,以金銀薄荷湯調下。小兒常服理驚毒。

狂語第七

[編輯]

《聖惠》論∶夫心者,火也。主於血,神之所舍。小兒蘊積邪熱,臟腑壅滯,則令氣血不和,心神煩亂,故夜臥多狂語也。

《嬰童寶鑑》雲∶小兒心中有客熱者,即睡中語也。

姚和眾方。小孩夜後狂語。

竹瀝,每一歲兒,連夜二合服,令盡之。

《聖惠》治小兒心臟壅熱,夜臥狂語,及手足多掣。犀角散方

犀角(屑) 川升麻 黃芩 柴胡(去苗。各三分) 茯神 川大黃(微炒) 鈎藤 麥門冬(去心,焙)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六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聖惠》治小兒心熱多驚,睡中狂語,煩悶。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 龍齒 黃芩 甘草(炙微赤,銼) 鈎藤 元參 石膏(以上各半兩) 川升麻(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熱,夜臥狂語,煩渴。黃連散方

黃連(去須) 川升麻 黃芩 犀角(屑) 川大黃(銼碎,微炒) 麥門冬(去心,焙) 甘草(炙微赤,銼。

以上各半兩) 茯神(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竹瀝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心熱,不睡多驚,狂語。犀角散方

犀角屑 茯神 人參(去蘆頭) 天竺黃(研) 硃砂(研) 川升麻 麥門冬(去心,焙) 葛根(銼) 子芩黃(銼) 羚羊角屑 赤芍藥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分) 柴胡(去苗) 龍齒(細研。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聖惠》治小兒心臟風熱,神思恍惚,夜多狂語,不得安眠。牛黃散方

牛黃(細研,飛過) 白龍腦(一錢) 金箔(五十片。各細研) 硃砂(細研,飛過) 寒水石(各半兩) 真珠(末) 鉛霜(細研) 犀角屑 甘草(炙) 防風(去蘆頭) 黃芩(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每服以蜜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壯熱,心神煩躁,夜臥狂語。龍腦散方

龍腦 牛黃(並細研。各一錢) 黃連(去須,一分) 犀角屑 羚羊角屑 琥珀末 甘草(炙微赤,銼) 真珠末鐵粉(細研。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用蜜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心肺積熱,黃瘦毛焦,睡臥多驚,狂語。硃砂丸方

人參(去蘆頭) 馬牙硝(各半兩) 腦麝(細研。各一錢) 牛黃 天竺黃(各細研) 麥門冬(去心,焙) 犀角屑 茯神 升麻 子芩 甘草(炙赤,銼,以上各一分) 硃砂(三分,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溫水研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又方

鉛霜 牛黃(各半分) 鐵粉(一分)

上件藥,用細研令勻。每服以竹瀝調下一字。

《聖惠》又方

硃砂(半兩) 牛黃(一分)

上件藥同研如面,每服以水磨犀角調下一字。

驚悸第八

[編輯]

《聖惠》論∶夫小兒驚悸者,由心臟壅熱,為風邪所乘。邪搏於心,則令多驚不安。驚不已,則悸動不定也。

《外台秘要》鈎藤湯療小兒壯熱,時氣,驚悸,並熱瘡出方。

鈎藤 人參 蚱蟬(炙) 子芩(各一分) 蛇蛻皮(炙,三寸) 龍齒(四分,碎) 防風 澤瀉(各二分) 石膏(一兩,碎) 竹瀝(三合)

上十味切,以水二升,並竹瀝煎取七合,細細服之,以瘥為度。

《外台秘要》又方

茯神 蚱蟬(炙。各二分) 人參(三分) 鈎藤(一分) 牛黃(兩大豆許,研) 杏仁(十二枚,去皮,研)

龍齒(碎) 麥門冬(去心。各四分) 蛇蛻皮(三寸,炙,末之)

上九味切,以水三升,煎取六合,去滓,下牛黃末,分六服。消息服之,令盡瘥。

《聖惠》治小兒心驚悸、煩亂。茯神散方

茯神 川升麻(各三分) 龍齒 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 寒水石 石膏 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二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驚悸,情思不安。人參散方

人參(去蘆頭) 甘草(炙微赤,銼) 犀角屑(各半兩) 麥門冬(去心焙) 龍骨(各一兩) 茯神(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地黃汁半合,更煎一兩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溫服。

《聖惠》治小兒風熱驚悸。蚱蟬散方

龍齒(細研) 人參(去蘆頭。各三分) 鈎藤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二分) 牛黃(二錢,細研) 蛇蛻皮(五寸,燒灰) 蚱蟬(去翅、足,微炒) 茯神 麥門冬(去心焙。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每服以新汲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身體壯熱,驚悸神不寧。安心神。遠志煎方

遠志(去心) 羚羊角屑 茯神 甘草(炙微赤銼)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紫菀(洗去苗土)

龍骨 防風(去蘆頭。各半兩) 龍膽(去蘆頭) 蚱蟬(去翅足) 百合 牛黃(細研) 麝香 川升麻(三分) 川大黃(一兩,銼,微炒) 酥(三兩) 蜜(半斤)

上件藥先研牛黃、麝香二味為粉,除酥、蜜等二味粗搗,用水三升入銀鍋內煎至半升,以新綿濾去滓,卻入鍋內,下牛黃、麝香、酥、蜜等,以柳篦不住手攪,慢火熬如稠餳方止,瓷合內盛。每服取兩豆許大,用溫水調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熱多,驚悸,晝瘥夜甚,象鬼神所着。鐵粉煎方

鐵粉(一兩) 牛黃(細研,一分) 菖蒲(三分) 酥(三兩) 犀角屑 人參(去蘆頭) 茯神 百合 防風(去蘆頭) 川大黃(銼碎) 青黛(細研) 細辛 遠志(去心) 芎 麻黃(去根節) 薯蕷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 蜜(半斤)

上件藥先粗搗諸藥,用水三升入銀鍋中,煎至半升,以新綿濾去滓,卻入銀鍋內入攪如稠餳,收瓷合中。

每服以溫水調二大豆許,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心熱,多驚悸。金泥煎方

金箔(七十五片) 水銀(一兩半) 遠志(一兩,去心) 青黛 麝香 牛黃(各一分) 蚱蟬(三枚,去翅足)

虎睛(一對,微炙) 酥(四兩) 蜜(半斤) 菖蒲 鈎藤 龍膽(去蘆頭) 龍齒 人參(去蘆頭) 赤茯苓 甘草(炙微赤,銼。各三分)

上件藥水銀、金箔同研如泥;又別研麝香、虎睛、牛黃、青黛四味如粉,其餘藥搗、篩為散,入銀鍋中。先以水二升,慢火煎取半升,以新綿濾去滓,再入鍋內,下酥、蜜及金泥並研了藥等,慢火煎,不住手以柳篦攪如稠餳,入瓷合內盛。每服取二大豆許,以溫水調服。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驚悸,壯熱黃瘦,不思乳食。天竺黃丸方

天竺黃(細研) 黃連(去須) 柴胡(去苗) 羚羊角(屑) 蔓荊子 犀角屑 防風(去蘆頭) 子芩 川升麻麥門冬(去心,焙) 甘草(炙微赤,銼) 元參 白蒺藜(微炒,去刺) 硃砂(研) 木香(以上各一分) 腦麝(研) 牛黃(研。各一錢)

上件藥搗,羅為末,與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水化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驚悸壯熱,黃瘦發立。牛黃丸方

犀角屑 天竺黃(細研) 白附子(炮裂) 茯神 黃連(去須) 羚羊角屑 防風(去蘆頭) 元參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甘菊花 人參(去蘆頭) 黃 (銼) 甘草(炙微赤,銼) 黃芩(以上各一分) 牛黃(細研,一錢) 硃砂(細研,水飛過,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淡竹葉湯研下五丸,日三、四服。

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壯熱驚悸,不得眠睡。天竺黃丸方

天竺黃(細研) 黃連(去須) 川大黃(銼碎,微炒) 牡蠣粉 黃芩 梔子仁 遠志(去心。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新汲水下五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心熱驚悸。竹瀝磨犀角飲子方

竹瀝(二合) 犀角

上件藥,將犀角於竹瀝內磨,令濃。量兒大小分減服之,日三、四服。

《靈苑》抱龍丸解一切熱,化風痰。治大人、小兒風癇、驚癇,陽毒狂躁;及心熱驚悸,夜臥不安,胸膈壅痰,厥頭痛,心神恍惚等疾。(翰林院方。)

天南星(一斤,生) 硃砂(細研,水飛) 紫石英(研、飛) 白石英(研、飛) 犀角(銼末。各一兩) 牛黃(研) 阿膠(銼碎,炒如珠子) 藿香 麝香(研。各半兩) 金箔(五十片) 雄黃(水磨通明者,四兩,研)

上件一十一味搗,羅、細研為末,更入乳缽內研如粉,以黃牛膽四十五個,取汁和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以鹽一捻,和藥細嚼,新水吞下。如牛膽少,以煎水相和。諸疾服之,心膈清涼如冰雪,便覺精神爽快也。

《靈苑》辰朱虎睛丸壓驚悸,鎮心臟,兼治小兒諸驚癇。(此方柏溫恭進過,甚有功效)

辰錦硃砂 白茯苓 黃芩 山梔子仁 人參(各一兩) 虎睛(一對,用人) 牛黃 腦麝 犀角屑(各一分) 鈎藤大黃(用濕紙裹,煨熟。各四兩)

上件一十二味並搗,羅為細末,以煉蜜為丸如雞頭肉子大。每服一丸至二丸,用金銀湯下。人參湯亦得。

多困第九

[編輯]

《博濟方》治小兒久患,轉瀉過多,脾胃虛弱,不進飲食,眼澀饒睡。脾困散

天南星(末,半錢,生用) 冬瓜子(二十七粒)

上件二味,用漿水一盞半,同煎至四分,空心溫服。

《譚氏殊聖方》∶小兒多睡患心中,漸困沉沉轉疾濃,乳食昏昏全不吃,四肢無力改形容。莫怨灶神並家鬼,《秘錄》分明內印風,求取真珠琥珀散,靈方指授急寬通。琥珀散

琥珀(末) 真珠(末。各一分) 硃砂 鉛白霜(各半分) 紅芍藥(一分半)

上為末。每服一字,金銀薄荷湯下。

《保生信效方》蘭台散治小兒骨蒸勞熱,骨肉、五心煩躁。又大病後或大下後多睡,或全睡。

烏梅肉(一兩,焙乾) 蛇黃(二兩,醋淬二十遍)

上同為末。每服二錢,以 汁調下。若小兒睡起不了了者,此為神不聚,此能收斂之。

《鳳髓經》神白散治小兒脾困冷瀉,多睡不醒,嘔逆,心悶亂,喉內生涎。

神曲(炙) 人參 茯苓 藿香葉 甘草(炒) 黃 (蜜炙,各一分) 白附子(炮,一錢) 大附子(一個,炮去皮、尖)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紫蘇湯調下。

《趙氏家傳》六神湯治小兒因病氣弱,或因吐瀉,胃虛生風,精神沉困,不思乳食,時時欲吐。養氣、補虛、進食。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干山藥 綿黃 (炙,刮去皮,細銼。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白湯點服。

《吉氏家傳》治瀉後脾胃虛,四肢逆冷,眼慢多困,心躁吃水。惺脾散

冬瓜子(去殼,一兩) 桑白皮 硫黃(生。各半兩) 膩粉

上四味同研勻和,每服半錢至一錢,煎冬瓜皮湯調下,日進四服。服後體熱可困,良久瀉疏且住,卻服蘆薈丸。(方見疳瀉門中。)

《朱氏家傳》治脾積冷多困。醒脾散

天南星(一兩) 大麥 白附子 良姜(用水煮天南星,煮干盡用南星,去良姜。以水一盞煮干,焙。各一兩)

草果子(去皮,用面裹,煨香,二兩)

上為末,每服半錢。用冬瓜子煎湯調,不去瓜子服。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小兒驚風耽睡,然後取下驚涎。睡驚丸

龍腦(半錢) 硃砂(二錢) 京墨 青黛 蘆薈(各二錢半) 使君子(七個) 膩粉(二錢) 牛黃(一字)

麝香(半字) 干蠍(三個) 金銀箔(各五片為衣)

上為末,以寒食麵糊丸如梧桐子大,金銀箔為衣。二歲、五歲以上二丸,薄荷湯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