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康熙朝實錄/卷之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一百十三 康熙朝實錄
卷之一百十四
卷之一百十五 

監修總裁官 光祿大夫 太保兼太子太傅 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 二等伯加四級 馬齊

      光祿大夫 經筵日講官 起居注 少保兼太子太保 保和殿大學士仍兼管吏部戶部尚書 翰林院掌院事 加二級又加一級 張廷玉

      光祿大夫 經筵講官 太子太傅 文華殿大學士仍兼理戶部尚書事務 加五級又加二級 蔣廷錫

總 裁 官 光祿大夫 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朱軾 等奉敕修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春。正月。丁卯朔。上詣堂子行禮還宮。拜神畢。率諸王、貝勒、貝子、公、內大臣、大學士、侍衛等、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行禮。御太和門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賀。照例筵宴

  • 朝鮮國王李焞、遣陪臣趙師錫等、表賀冬至、元旦、萬壽節及進歲貢禮物。宴賚如例
  • 辛未。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癸酉。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 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甲戌。孟春。享太廟。遣領侍衛內大臣公舅舅佟國維行禮
  • 遣官祭太𡻕之神
  • 庚辰。以上元節、賜外藩科爾沁、蘇尼特、蒿齊忒、紮魯特、烏朱穆秦、翁牛特、土默特、郭爾羅斯、四子部落、鄂爾多斯、敖漢、喀爾喀、阿霸垓、阿霸哈納、紮賴特、巴林、吳喇忒、喀喇沁、克西克騰、阿祿科爾沁、杜爾伯特、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及內大臣、大學士、上三旗都統、副都統、尚書、侍郎、學士、侍衛等宴
  • 辛巳。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上元節。賜外藩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及內大臣、大學士、上三旗都統、副都統、尚書、侍郎、學士、侍衛等宴
  • 上幸南苑行圍
  • 癸未。上回宮。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乙酉。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等疏言、牛滿羅剎抵恆滾、同來自北海之羅剎、與飛牙喀戰、退居河洲。若不速計剿撫、則赫哲、飛牙喀、奇勒爾人民、必被殘害。且恐羅剎復增發前來。宜乘四月冰解時、即遣誇蘭大二員、率官兵三百人、並發紅衣炮四具、令附近恆滾口飛牙喀、噶克當阿等嚮導、抵羅剎所據地、先行招撫。不即歸降、則進兵剿滅。如羅剎聞風先遁、所發之兵、即乘機安輯。赫哲等處人民、未經來附者、亦招撫之。報聞
  • 升浙江溫州總兵官陳世凱、為浙江提督
  • 丙戌。陝西按察使布喀陛辭。上諭曰、按察使職司一省刑名、必事到隨結、不使遲誤、方有益於事。凡弊之生、及百姓苦於牽累、皆由遲延不速結之故。爾當潔己勤政、將遲延牽累積弊、詳行糾察、勿致煩苦良民。庶可表率屬員
  • 諭刑部、禪塔海自為刑部侍郎以來、益無效力處。每緣事降級、戴罪留任、仍不悛改盡職。凡事遣大臣往審者、求其得實。沈上達事發覺後、朕知巡撫金俊、行事汙濫、故遣禪塔海前往嚴審。乃不將金俊汙濫、及致死沉上達滅口之處審出、妄奏縊死是實。朕面質其妄。禪塔海堅稱縊死是實、如有別情、願甘受死。即此觀之、雖下等司屬、亦不如矣。此人不行懲治、則汙濫者不知畏懼。著將禪塔海拘禁。與此事一併嚴議具奏
  • 封和碩安親王岳樂子袁端、為多羅勤郡王。多羅貝勒魯克度子魯賓、為固山貝子。鎮國公蘇努子蘇爾錦、為輔國公。授輔國公法塞子鄂密、輔國將軍吳錫子齊克吞、輔國將軍德倫子額爾赫圖、俱為三等奉國將軍
  • 升吏部左侍郎杜臻、為工部尚書。江甯巡撫余國柱、為都察院左都御史
  • 以翰林院掌院學士孫在豐、充日講起居注官
  • 升陝西西寧河州副將馮德昌、為江南京口右路總兵官
  • 丁亥。福建提督海將軍侯施琅、疏請設臺灣鎮守官弁。上問大學士等曰、爾等之意若何。李霨等奏曰、據提督施琅奏雲、臺灣有地數千里、人民十萬、棄之必為外國所踞。奸宄之徒、竄匿其中、亦未可料。臣以為守之便。上曰、臺灣棄取、所關甚大。鎮守之官、三年一易、亦非至當之策。若徙其人民、又恐失所。棄而不守、尤為不可。爾等可會同議政王大臣九卿詹事科道、再行確議具奏。尋議政王大臣等議覆、行令福建督撫提鎮詳議。從之
  • 予故原任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楊正中、祭葬如例
  • 調直隸天津總兵官陳奇、為江南京口左路總兵官
  • 廣西道御史錢玨疏言、請申刑具畫一之令。刑部議覆、有司濫用酷刑、已經通禁、毋庸再議。得㫖、刑罰關係人命。凡審讞用刑、理應恪遵定製、精詳慎重、不得恣行酷虐。致滋冤濫。這本內事情、雖經條奏申飭、恐不肖官員、日久玩忽、仍於法外妄用重刑、有負欽恤之意。爾部仍通行內外問刑各衙門、嚴加申飭。如有故違、即行指參、從重治罪
  • 賜朝正外藩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銀幣鞍馬有差
  • 戊子。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辛卯。祈穀於上帝。上親詣行禮
  • 壬辰。禮部題、嗣後筵宴、請撥兵部司官、及每旗護軍參領、護軍校監察。得㫖、筵宴關係大體。百僚齊集、宜各加敬謹、始無失儀之愆。朕見元旦朝會、旗下官員、雜坐無紀。大禮所在、豈容慢忽。禮部可會同兵部、及八旗都統、嚴加申飭
  • 升山西雁平道張道祥、為湖北按察使司按察使
  • 諭大學士等、各部院司官內、才具庸劣者、曾經有不時糾參之㫖。然參處者甚少。雖有一二糾參、皆系末員。其實系庸劣無能者、多徇情面、不行參處。其狂妄好勝、專恣行事者、較之庸劣無能、為害更甚。各部院中、有朕所明知而徇情不參者、亦有之。可嚴諭部院衙門、各該所屬司官內、有庸劣無能、狂妄好勝、專恣行事之員、即行指名題參
  • 癸巳。命翰林院掌院學士孫在豐、教習庶起士
  • 升正紅旗滿洲副都統護巴、為護軍統領
  • 乙未。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諭大學士等曰、朕思京口有兩總兵、似應裁去一員。李霨奏曰、京口之兵、原因防禦海寇而設。今海疆大定、裁去總兵一員極當。上曰、總兵官雖裁、但京口之兵、向稱精練、不可遽行撤散、當以漸去之。再提督總兵標下兵丁、數本不足、而頂名冒餉者甚多、若裁總兵、宜專遣司官一員、將實數察明減汰。所余之兵、設立營伍可也。其總兵官應裁之處、著議政王大臣九卿詹事科道、會議具奏
  • 調禮部左侍郎陳廷敬、為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
  • 丙申。諭大學士等曰、副都御史塞克德、自簡任以來、並未見陳奏一事。才具庸劣、且非淳良之人。可令解任。朕觀部院官員、懶惰者甚多。一遇苦差、或有稱病規避者。嗣後部院官員、或病、或有事故、俱著註冊、以憑分別。勤惰。今觀尚書薩穆哈、黽勉供職、部務漸覺整理。且各處工程錢糧、俱得節省。著察所降之級復還。又諭曰、督撫乃封疆大臣。通省民命所關。世祖皇帝時所用者、尚屬循良。逮至輔臣時、自用張長庚、白如梅、張自德、賈漢復、屈盡美、韓世琦等、匪人以來、擾害地方、以致百姓困苦已極。今之督撫、較前雖覺稍愈、而相沿成習、尚未盡改。見在浙江湖廣總督江甯巡撫員缺、最為緊要。必擇賢能補授、方於地方有濟。如不得其人、則百姓受害、不可勝言矣。此三缺、爾等加意詳審、務得相宜之人補授為當。尋大學士等、遵㫖公同舉出浙江巡撫王國安、湖廣巡撫王新命、安徽巡撫徐國相等。得㫖、王國安、升補浙江總督。徐國相、升補湖廣總督。王新命、調補江甯巡撫
  • 以內閣學士胡簡敬、充經筵講官

二月。丁酉朔。遣大學士李霨、祭先師孔子

  • 刑部尚書魏象樞、以病乞休。慰留之
  • 戊戌。祭大社大稷。上親詣行禮
  • 己亥。諭翰林院掌院學士牛紐、孫在豐、翰林院、乃儲養人材之地。教習庶常當以品行文章為事。一切交際禮文、皆宜杜絕。近聞有饋送重禮者。庶常等俱甚寒苦。自翰墨外、不應別有所取。前拉薩禮在時、待伊等甚善。所以至今有感念者。至庫勒納以來、交際之風寖盛。爾等宜加洗剔、無負朕簡任之意
  • 庚子。春分。朝日於東郊。上親詣行禮
  • 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先是、喀爾喀右翼扎薩克圖汗兩次疏言、自康熙元年、羅卜臧變亂以來、我弟兄子侄、多投左翼、屢索不還。曾往訴達賴喇嘛、蒙諭七旗曰、爾七旗當共尊扎薩克圖汗、其投左翼人民、俱應發還。為此差劄爾布奈前來蒞盟、而左翼土謝圖汗不至。皇上系我大眾之主。謹以此情上聞。至是、上念喀爾喀累世恭順、職貢有年、不忍其子弟人民離散、遣阿齊圖格隆等、齎敕往諭達賴喇嘛、令彼遣使議和。敕曰、朕統御寰區、願中外無征戰之勞、離散之苦、使群生皆臻安樂。近者喀爾喀扎薩克圖汗、屢次疏言、右翼子弟人民離散、奔入左翼。索之未還。爾喇嘛、從來積大福力、永遠真誠、慈悲濟眾。聲聞炳著。無不欽乃高行而讚頌之者。喀爾喀諸汗、貝子、皆供奉爾喇嘛、信爾之教、而尊崇道法。爾於本朝、亦誠心敬慎、進貢來往不絕。今天下共用太平、而扎薩克圖汗人民離散、未得完聚。朕心大為軫側。念其中必有父子兄弟、骨肉分離者、未必不生事互殺、交相戰爭。兵戎一起、姑不論人民困苦、即兩汗亦豈能並存。伊等於朕、向來恭順、竭誠奔走。於爾喇嘛、亦為護法久矣。何忍默視使至此極乎。朕與爾、俱當遣使往諭。將扎薩克圖汗離散人民給還。俾兩翼永歸於好。既副朕一視同仁之至意、而於爾喇嘛六度之行、四無量之心、亦符合矣。爾喇嘛、其遣大喇嘛一人、與朕去使、會於喀爾喀境內、定期而遣之。朕於此亦遣使臣赴所約之地、與爾使同往
  • 辛丑。上御太和門視朝。文武升轉各官謝恩
  • 轉刑部右侍郎佛倫、為左侍郎。補原任刑部侍郎鄂爾多、為右侍郎
  • 予故四川巡撫杭愛、祭葬。諡勤襄
  • 調正紅旗蒙古副都統查喇克圖、為滿洲副都統
  • 壬寅。江南狼山總兵官姚儀、丁父憂。命回旗守制
  • 甲辰。太皇太后聖壽節。上率王以下、文武大臣、侍衛等、詣太皇太后宮行禮。遵懿㫖、停止筵宴
  • 乙巳。上御經筵。講畢。賜大學士、九卿、詹事、及講官等宴
  • 諭兵部、步兵看守街道、司更巡警、原以防閑匪類。近見凡系貴顯之人、多帶僕從夜行、並不緝拏。惟微賤單身行走、即行緝拏、勒索財物。甚而向負販者、索取所賣薪炭等物、以致民人嗟怨。似此必特加究治。庶幾此風可息。可將步軍統領、嚴行申飭。爾等亦宜不時加意巡視
  • 轉禮部右侍郎張玉書、為左侍郎。升內閣學士胡簡敬、為禮部右侍郎
  • 丙午。遣官祭先農之神
  • 予故鎮國公拔喀、祭葬、立碑如例
  • 丁未。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 升太常寺卿席爾達、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九卿等議覆、四川陝西總督禧佛疏言、漢中有駐防滿洲大兵、並城守副將一員、兵八百餘名。此外又有漢中所屬略陽、陽平、寧羗、漢鳳等營官兵、將及二千、分駐各處。迤東有興安州、迤西有褒城縣、系北棧道。西南有沔陽縣、系南棧道。凡此深山要隘之口、俱有駐防官兵。臣標官兵七千有餘、並家口共三四萬餘、今又移往漢中駐劄、距四川西安甚遠。南北皆有棧道相隔。臣身駐劄彼地、無益於兩省。且漢中所屬州縣、𡻕徵糧米、散給本處城守各營、尚且不敷。又加以臣標下官兵。漢中無糧、勢必令西安州縣饋餉。西安去漢中、千有餘里、棧道相隔。若值雨雪、轉運更難。請撤漢中駐防。仍照舊例、駐劄西安。臣撥標下將官、馬兵五百名火器營兵五百名、同滿洲兵、輪班前往駐防。臣於秋收之後、一年一次、親往巡察。如此、則兵民俱無所累。應如所請。得㫖、著撥該督標下官一員、兵一千名、駐守廣元縣。其廣元駐防川北鎮標官兵、仍令回保寧。餘依議
  • 戊申。遣官祭歷代帝王
  • 予貴州陣亡鑲黃旗一等侍衛護軍參領薄洛、正紅旗護軍參領覺羅戴袞、各祭葬如例
  • 己酉。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以左副都御史趙士麟、為浙江巡撫。太常寺卿薛柱鬥、為安徽巡撫
  • 予岳州陣亡鑲黃旗副都統二等阿思哈尼哈番魯西巴圖魯、正紅旗蒙古副都統穆舒、秦州陣亡正紅旗佐領護圖、各祭葬如例
  • 青海厄魯特古魯木西台吉、遣使進貢。宴賚如例
  • 庚戌。遣往設立自烏喇至黑龍江一路驛站之郎中包奇、能特、額爾塞等、奏請訓㫖。上諭曰、此乃創立驛站之地、關係緊要。爾等會同彼處將軍、副都統、詢明熟識地方之人、詳加確議安設。凡住驛人役、及馬匹牲畜需用之物、並所食糧米、今𡻕耕種不及、須計及明年、多為儲備。倘過於儉嗇、食用諸物、或至匱乏。宜從長計議、使其久遠可行。毋得狃於目前之見、草率完事
  • 福建提督靖海將軍侯施琅疏請、將揀選征台官兵九百餘名、補入內地官兵數內。上曰、進剿臺灣官兵、沖冒險阻、遠涉波濤、效力甚久。今海逆方平、即行裁去。殊屬可憫。理當存留。應行文展界尚書杜臻、學士席柱、並料理錢糧侍郎蘇拜等、公同會議、將閩省陸路官兵內、裁汰老弱、即以征剿臺灣官兵補額。務令得所
  • 內閣及各部院寺等衙門、遵㫖糾參才力不及、暨狂妄行事、內閣侍讀王三省等三十八員、分別降革有差
  • 辛亥。上御太和門視朝。文武升轉各官謝恩。次厄魯特使臣等行禮
  • 吏部題、故定南王孔有德下阿思哈尼哈番胡同春親弟胡同文等叩閽、言胡同春與提督王永年等、俱被孫延齡所害。求賜恩恤。查無城守功績。應不准行。得㫖、王永年等、雖無守城功績。但不肯從逆、被害可憫。其世職、著九卿再議具奏。尋會議、阿思哈尼哈番胡同春、孟一茂、李一第、阿達哈哈番王永年、洪恩廣、張明德、拜他喇布勒哈番徐文登等世職、俱准應襲之人承襲、從之
  • 壬子。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提督九門步軍統領費揚古、以老病乞休。允之
  • 升左春坊左庶子湯斌、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 癸丑。上巡幸畿甸。命皇太子允礽、隨駕。是日啟行。駐蹕南苑
  • 甲寅。諭扈從大學士等曰、朕凡理政事、務得其當。故於部院所上奏章、雖小事、未有不盡心窮究者。近見戶刑二部啟奏之事、最為繁冗。皆錢糧刑名所關。若一時不加詳閱、恐有遺誤。前此奏章、俱三日一送。此後、令兩日一送
  • 乙卯。上駐蹕南哥驛
  • 升翰林院侍講學士葛思泰、為太常寺卿
  • 丙辰。清明節。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
  • 上駐蹕霸州南關
  • 乙太僕寺卿張可前、為太常寺卿
  • 丁巳。上駐蹕雄縣南十里鋪
  • 戊午。上駐蹕段村北
  • 己未。上駐蹕趙北口
  • 以原任江甯巡撫慕天顏、為湖廣巡撫
  • 大學士黃機、以老病乞休。允之
  • 庚申。上駐蹕苑家口
  • 辛酉。上駐蹕信安鎮
  • 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等疏報、誇蘭大鄂羅舜等、今年正月十一日、抵羅剎地方、遣宜番等造其居、開諭之。先取其鳥槍二十具、並鄂羅春留質之子三人、招撫羅剎米海羅等二十一人。上命遞送米海羅等至京、交戶部安插
  • 壬戌。孝昭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 癸亥。上駐蹕範甕口
  • 以故吳喇忒輔國公禇崇克子達爾瑪、襲爵
  • 乙丑。上駐蹕洛發村
  • 吏科給事中王承祖、疏請巡狩。燔柴泰山。即過孔林、觀禮器。九卿等議、應准行。得㫖、著候㫖行。其合行典禮、察明具奏
  • 以兵部督捕右理事官麻勒吉、為提督九門步軍統領
  • 旌表陝西節婦、高拱極妻袁氏、給銀建坊如例
  • 丙寅。上回駐南苑

三月。丁卯朔。裁河南衛輝府管河同知缺。將河務歸衛輝府通判兼理。添設南陽府同知。分轄鄧州、內鄉、新野、淅川、鎮平五州縣。駐劄淅川。專司捕務

  • 三等阿思哈尼哈番胡圖克故。無應襲之子。以其。從兄那木僧、襲職
  • 戊辰。上回宮。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諭吏部、州縣官遇易結之事、曠日遲延、竟不完結者甚多。其違限三四月者、即系不能稱職。應行罷斥、以疏進士出身之仕路。令九卿詹事科道、會同確議定例具奏。尋議。州縣官將易結之事、遲延不結、除違限一月二月者、照舊例處分外、違限三月者、降三級調用。違限四月者、革職。再查吏部定例、知縣出有十缺、除推升二缺外、其大選八缺、進士、舉人、貢監、選授三缺。捐納人員、選授五缺。嗣後大選八缺、議將進士、選授二缺。舉人貢監以知縣用者、選授三缺。捐納人員、選授三缺。庶進士仕路疏通。從之
  • 己巳。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庚午。升右通政邊聲廷、為太僕寺卿
  • 辛未。福建巡撫金鋐疏報、海上烏洋、舟山、偽將軍房錫鵬、周雲隆、偽都督阮繼先、率偽官一百餘員、兵四千一百餘名、投誠。下部知之
  • 以吳喇忒故鎮國公諾門子達喇瑪迪、襲爵
  • 壬申。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升太常寺卿張可前、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 以福建投誠偽將軍劉國軒、為直隸天津總兵官
  • 癸酉。上諭大學士等曰、戶部管理各省錢糧、一時難以清楚。地方督撫、將在庫銀兩、那移私用。雖雲補墊、及題奏時、每多朦混銷算、部內無憑稽察。百姓深受其害。即今原任廣西巡撫郝浴、侵欺銀至十九萬兩。由此觀之。天下類此者不少。朕日夜思維、欲清查各省錢糧。訪之外任官員、及督撫等。皆云清出存留錢糧、則別項錢糧、自必清楚。朕思此事一行、雖在外督撫司道、不無被罪。實於國家有益。果錢糧充足、更可為加恩百姓之用。今九卿曾為外官者多、知之必詳。爾等會同詳議以聞。尋大學士、會同九卿等條議具覆、一、凡奏銷錢糧、應將存留、起運、逐項分晰、並報部年月、明白造冊。毋致朦混駁查。如有駁回者、將該督撫照朦混例處分。戶部司屬、不行詳查、亦交吏部議處。一、支給各省駐防官兵、綠旗官兵、米豆草束、除折價地方不議外。如支本色地方、盡本省所收支給。如有不敷、照時價給發。官兵自行採買。如有將價值浮折具題者、將該管官、並督撫、照例處分。一、各省採買米豆各項、從前有價值浮多者。有支領並無實據者。應行令該督撫清查。定限一年追完。如不完、將經催官、並督催之督撫、俱照承追不力例處分。一、兵馬錢糧數目、有舛錯者、應令各省將軍督撫提鎮、將各弁印領結狀、按季送部、以便查對。如有不符、照朦混例處分。一、直隸各省奏銷錢糧、凡有駁查者、俱令具題完結。不得以諮文塞責。得㫖、本內第一款奏銷駁察事情、著照見行例行。餘如議
  • 吏部、兵部、刑部會議、廣東查看尚之信家產侍郎宜昌阿、同巡撫金俊、侵蝕兵餉、及入官財物。又乾沒尚之信商人沈上達財賄、恐後告發、將沈上達謀害滅口。應立斬。道員王永祚等、分取財物。又同金俊、謀死沉上達。應立斬。郎中宋俄托、員外郎卓爾圖等、應擬斬、秋後處決。伊等共侵銀八十九萬餘兩、並財帛等物、應追入官。差審金俊刑部侍郎襌塔海、將沈上達事不行審出。及皇上問時、又奏稱沈上達縊死是實。應擬絞、秋後處決。都統賴塔、私取入官之人。亦應從重治罪。得㫖、金俊居官、本無善狀。所行貪穢。罪應如是。宜昌阿、事有不同、一例問罪。稍過、此系大案、仍令議政王大臣九卿詹事科道、三法司衙門會議。使眾知之上幸鑲黃旗演武場。閱滿洲、蒙古、漢軍、文武大臣官員。騎射
  • 甲戌。予雲南陣亡三等阿達哈哈番舍爾圖、祭葬如例
  • 乙亥。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予故一等伯巴特馬藏、祭葬如例
  • 丙子。正陽門外、民居失火。上幸正陽門樓、遣內大臣、侍衛、撲滅之
  • 丁丑。諭大學士等、昨正陽門外被火。朕數遣人往視、該城及司坊巡捕營等官、並無一人在者。亦無一救火之人。因遣內大臣侍衛往救。火勢方熾、未能旋熄。朕親往登城指揮、方得撲滅。該城及司坊巡捕等官、是其該管之處。職分所在。平日不加謹堤防。遇災又不急救。殊為怠忽。左都御史科爾坤、兵部侍郎郭丕、阿蘭泰、奏稱臣等留視、俟火勢熄滅方回。及朕還宮、使人看時、伊等亦已散去。城外系漢官所居之地、遇此等事、亦應協力料理。乃置若罔聞、袖手不顧。則他事亦因循坐視可知。伊等皆國家大臣官員、凡事當視若一體。乃於身外一不關心可乎。爾等可將此㫖、傳諭吏兵二部、及都察院知之上幸正黃旗演武場。閱滿洲、蒙古、漢軍、文武大臣官員騎射
  • 以翰林院侍讀學士多奇、盧琦、侍讀郭棻、左贊善李元振、俱充日講起居注官
  • 己卯。上幸正白旗演武場。閱滿洲、蒙古、漢軍、文武大臣官員騎射
  • 庚辰。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辛巳。上幸正紅旗演武場。閱滿洲、蒙古、漢軍、文武大臣官員騎射
  • 壬午。乙太僕寺卿邊聲廷、為太常寺卿
  • 癸未。諭戶部、民為邦本。必年穀順成、家給人足、乃愜朕撫育群生之意。比者巡行近畿、見閭閻生計、僅支日用。乃米價漸貴、民食維艱。又聞河南地方、年𡻕荒歉、所在苦饑、小民無以資生、恐致流移失所。朕心深切軫念。直隸、應作何平糶、及勸諭捐輸。河南、應行緩徵、並鼓勵捐輸、設法賑濟等項事宜。著九卿詹事科道、會同確議具奏
  • 河南巡撫王日藻疏請、以常平積穀、散賑饑民。得㫖、設立常平、原以備荒。著速行賑濟
  • 甲申。萬壽節。上率諸王、貝勒、貝子、公、內大臣、大學士、侍衛等、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行禮。御太和門。王以下、文武各官、上表慶賀。停止筵宴
  • 遣官祭福陵、昭陵、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
  • 遣官祭真武、東嶽、城隍之神
  • 上幸鑲白旗演武場。閱滿洲、蒙古、漢軍、文武大臣官員騎射
  • 升前鋒參領穆呈額、為正紅旗蒙古副都統。步軍總尉朱山、為杭州副都統
  • 丙戌。戶部等衙門議覆、錢法侍郎李仙根、將寶泉局康熙二十二年分鼓鑄、用過銅觔具題。得㫖、管理錢法、俱應另行選差。將鑄錢事宜、並耗費等項、詳加察看、親督鑄造。務期盡除積弊、永為定式。應差各官、該部開列具奏。尋戶部、將各部院堂官列名請㫖。上命吏部侍郎陳廷敬、兵部侍郎阿蘭泰、刑部侍郎佛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馬世濟、管理錢法
  • 浙江巡撫趙士麟、安徽巡撫薛柱鬥、陛辭。上諭曰、在內部院、在外督撫、職任最為緊要。爾等至地方、務期實心任事、潔己愛民、奉公守法、方為盡職。近見各省督撫、行事多涉虛偽。若能行事以實、乃於國家有益
  • 丁亥。諭大學士等、朕前奉太皇太后、詣五臺山。覽觀山川形勢。一一親歷其地。每台各制碑文。今錄出、翻譯滿書、與漢書並勒於石。朕所撰碑文、一時結構。爾等可與漢大學士等、詳加斟酌。近見漢人中、有自負才高、每一文出、不容人點竄。此習俗之可鄙。文之所以不工也。大學士明珠等奏曰、皇上聖學天縱。睿藻夐絕。出入經史。臣等豈能仰窺萬一。而謙抑之懷、尤為古帝王所不及上曰、文章貴於簡當、可施諸日用。如章奏之類、亦須詳明簡要。明朝典故、朕所悉知。其奏疏、多用排偶蕪詞。甚或一二千言。每日積滿几案、人主詎能盡覽。勢必委之中官。中官復委於門客。此輩何知文義、訛舛必多。奸弊叢生。事權旁落。此皆文字冗穢以至此極也。又諭曰、爾等所修之書、往日告成呈覽。朕萬幾之餘、講求經史、無多暇晷。而成書盈帙、堆積几案、一時急於披閱、未得從容研索、體驗於身心政事。今聞明史將次告成。若將已成者、以次進呈、亦可徐徐繙閱、考鏡得失、不致遺漏
  • 江甯巡撫余國柱疏言、上用緞疋、皆系寬機織造。請增設機房四十二間。得㫖、寬大緞疋、亦間時所用。非常用物也。何為更勞民糜費。余國柱所奏、不准行
  • 上幸鑲紅旗演武場。閱滿洲、蒙古、漢軍、文武大臣官員騎射
  • 戊子。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予故正藍旗滿洲副都統阿思哈尼哈番佟世德、祭葬如例
  • 己丑。上幸正藍旗演武場。閱滿洲、蒙古、漢軍、文武大臣官員騎射
  • 庚寅。宴衍聖公孔毓圻等於禮部
  • 辛卯。升護軍參領阿第、為歸化城副都統上幸鑲藍旗演武場。閱滿洲、蒙古、漢軍、文武大臣官員騎射
  • 旌表陝西節婦孟氏、給銀建坊如例
  • 壬辰。諭兵部、朕閱視八旗文武大臣官員騎射。八旗驍騎校、五旗護軍校、盡屬庸劣。此輩官資雖小、協理佐領事務、統轄大眾、將來即升章京之職。今見除授時、不過以此為升階、捱次充補。並未選擇可否。嗣後令該旗、擇其向曾效力、能為統御者、坐名保舉、咨送爾部補授。爾等將此意、嚴加傳諭、俾悉知之。又諭曰、凡賞罰、為勸賢懲奸。語雲、使功不如使過。近見緣事宗室、及有罪大臣、行間得罪官員、優閑者甚眾。此輩與其置之間散、何如查出、委以一職、則賢能者可得其用。況伊等、或任統兵、或曆部院、較之旗下人等必優。已為大臣者、姑勿論。其以下者應行選用護軍令其效力。如此、可漸得升遷之路。今如譚泰席漢等子孫、朕試用之、頗有優者。又鑲藍旗原任郎中鐘俄爾岱、人材壯健、為人亦優。但以醴陵軍前、不得已治罪。似此者各旗亦殊不乏。爾等即照此諭遵行
  • 以故三等精奇尼哈番薩爾圖之子三太、襲職
  • 癸巳。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諭大學士等曰、滿文中書筆帖式、皆論旗分。漢文中書、筆帖式、不論旗分。如此、則一旗或多、一旗或少、殊屬不均。今應照旗均分。其有餘者、令解者任候缺。不足者、即為增補。且讀書之人、明於理道、與不讀書者不同。況中書、筆帖式、乃滿洲人進身之階。不可不加選擇。嗣後部院各衙門中書、筆帖式缺出、俱令考試補授。如是、則人人鼓舞、勤於誦習、而學問優長之人必眾矣。又諭曰、凡政事必勤敏速結、方有實益。朕於部院大臣、屢經嚴飭。今事務較前漸簡。爾等可傳知部院大臣、見在事件、咸令速結
  • 九卿等議、賑濟直隸河南、除將存倉米穀、令各該撫確查賑給外。如米穀不敷、請暫開捐例、限三個月停止。再移咨豫撫、本年錢糧、於秋收後徵收一半、次年帶徵一半。得㫖、捐納事例無益。不准行。著戶部賢能司官一員前往、會同該撫、鼓勵地方官員、設法散賑。並將饑荒最甚地方、速行察明。具題到日、將應徵錢糧、酌量蠲免。餘依議
  • 甲午。升左僉都御史陳汝器、為太僕寺卿

大清聖祖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

成仁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十四

 卷之一百十三 ↑返回頂部 卷之一百十五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