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實錄/卷之182
外觀
< 康熙朝實錄
卷之一百八十一 ◄ | 康熙朝實錄 卷之一百八十二 |
► 卷之一百八十三 |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夏。四月。庚戌朔。享太廟。遣禮部尚書佛倫行禮
- 上駐蹕狼居胥山。
- 駕出行宮、親臨大路、閱視八旗槍手、綠旗兵起行。
- 諭議政大臣等、此地至兩狼山地方、一百二十里、無水。應于于成龍等未到之先、集軍中駱駝、送米過此無水之地。令內大臣明珠、都統噶爾瑪、王永譽、押去。到後、著噶爾瑪、王永譽、留彼守米。著明珠、帶回駱駝。舊𡻕中路進兵、各驛備米、供給兵廝商販、故人不至饑。此次進兵、所關甚要。凡事不得不周詳籌畫。朕已遣往寧夏、取米五百石矣。俟到後、留貯於此。隨來兵丁、亦酌量留之。著一大臣駐此管轄。將此米從驛站陸續緩運每驛量留米、俟回即之兵廝商販乏糧者給之上駟院趕來馬一千四百餘匹、亦留於此擇水草善地、牧放肥壯俟回師之兵、有乏馬者給之。鄂克濟哈仍駐寧夏。凡馳報之事由新設邊外驛站馳送則路近而無誤總督吳赫船站照常安設船站以外、令設蒙古驛站、馳報軍機
- 理藩院以行途宿次奏言黃河內地荊棘叢密沿岸泥濘難行湖灘河朔不知其路但知車根穆冷、至穆納和朔之路自此地渡河、為第一宿、駐於布克忒、有五十餘里、食黃河之水。第二宿、駐於和多都、五十里、食車根穆冷之水。第三宿、駐於阿齋五十里食車根穆冷之水第四宿、駐於巴顏和邵、五十里食車根穆冷之水第五宿、駐於哈喇圖以內、有四十餘里、食車根穆冷之水。第六宿、駐於濟爾馬台、有四十餘里、食車根穆冷之水。第七宿、駐於塔巴納、有五十餘里、食車根穆冷之水。第八宿、駐於呼戶烏素、四十里、食黃河之水。第九宿、駐於穆納和朔之南濟勒磨墩四十里、食黃河之水。下所司知之。
- 辛亥。上駐蹕黃河西岸船站地方
- 壬子。諭議政大臣等、自寧夏往拏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圖之西安兵、回日、著仍赴寧夏。其由西路往拏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圖之西安兵、綠旗兵、回日、著俱留甘州。護軍統領圖席希等回日、著乘驛趕來。
- 命留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於船站、管理水路設站事務。
- 命原任陝西巡撫黨愛、赴昭武將軍馬思喀軍前效力
- 癸丑。上由船站、至黃河西岸歐德地方駐蹕。
- 撫遠大將軍伯費揚古疏言、黑龍江兵、願備四個月口糧、隨徵效力。從之
- 甲寅上駐蹕黃河西岸達希圖海地方。
- 諭大學士伊桑阿、四川總兵官馬子雲、欲率回子襲噶爾丹之後回子生生無義曾三擒其主、以獻噶爾丹其兵豈可用乎本朝之兵、所向無敵若有事時、已不可勝用矣安用外國之兵。古來用外國兵、鮮有善者。宋用金兵滅遼、復用元兵滅金、金既滅、元遂滅宋、此其明驗也。初噶爾丹併吞吐魯番、葉爾欽、薩馬爾漢、哈薩克等千餘部落、本朝並不之問當厄魯特與喀爾喀戰時、本朝若助厄魯特今如何能破噶爾丹乎噶爾丹既克喀爾喀、直侵內地、朕始領兵剿滅前定海總兵官藍理、曾請率所屬藤牌兵進剿沙漠地寒冰凍、與南方迥別。藤牌兵雖強、夏尚可用、自八月以至三月、豈但交戰、即藤牌亦不能執。此皆人地不相宜所謂紙上談兵者也。馬子雲粗鄙不識大義、可曉示之
- 諭議政大臣等、今諸事俱畢、惟噶爾丹僅存、各處逃竄、大兵前進搜剿、不久旋師、路必由此。當逐站致米、師回乏糧者以米給之。來降之厄魯特、青海來朝之台吉等、俱由此來。米糧馬匹、已留於此、則駐此而理事者、尤為緊要。朕本欲駐此、親理其事、但天下事大、是以回鑾。著留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並都統阿席坦、噶爾瑪、王永譽、護軍統領蘇曷、副都統巴賽等於此。
- 丙辰。上登舟起行。泊海喇圖地方。
- 揚威將軍覺羅舒恕疏言、厄魯特俄爾遮圖、祈齊克來降。據雲噶爾丹留我捕獸以供其女鐘齊海。三月十一日、到阿察阿穆塔臺地方。我乘夜逃來。來時、噶爾丹曾遣人約丹濟拉、會於阿察阿穆塔臺一同屯紮。後商往厄黑阿喇兒西北遊牧。噶爾丹下人、但捕獸為食困窘已極。特此奏聞。報聞。
- 提督浙江學政工部右侍郎李楠丁母憂命回籍守制
- 丁巳。御舟泊薩爾奇喇地方。
- 揚威將軍覺羅舒恕疏言厄魯特丹木巴扎木素來降據雲我於三月十五日自阿察阿穆塔臺處來歸聞噶爾丹、諾顏格隆阿喇爾拜、丹濟拉、阿巴拉爾孫、吳爾占扎卜、色楞、車陵布木、吳思塔等俱會於阿察阿穆塔臺、次日將過楚呼裏、渡瀚海而去不知其何往噶爾丹之人不過五六百馬駱各有一二匹。每日殺馬而食噶爾丹之子塞卜騰巴爾珠爾被擒、噶爾丹未曾聞知特此奏聞。報聞
- 戊午。御舟泊崇奇克地方。
- 予故福建福甯總兵官許靖國、祭葬如例。
- 己未。御舟泊庫克布里圖地方。
- 庚申。御舟泊阿拉克莫里圖地方。
- 喀爾喀多羅貝勒根敦戴青故遣官致祭。
- 升監察御史戴納、為山西按察使司按察使。
- 命直隸各省、選拔文行兼優之士、府學起送二名州縣學各起送一名、滿洲蒙古各起送二名漢軍起送一名為拔貢生赴國子監。
- 辛酉。御舟泊布祿爾拖惠地方
- 予故原任江寧副都統穆成額祭葬如例。
- 壬戌御舟泊鄂兒繃阿木地方。
- 賜喀爾喀額爾德尼班第達胡土克圖、及其弟子尚柱普蟒衣銀幣有差。
- 癸亥。御舟泊達拉布隆地方
- 賜撫遠大將軍伯費揚古上駟院馬五十匹、駱駝十匹
- 旌表直隸烈婦朱氏拒奸身死。給銀建坊如例
- 甲子。御舟泊布古圖地方。
- 撫遠大將軍伯費揚古疏報、康熙三十六年四月初九日、臣等至薩奇爾巴爾哈孫地方、厄魯特丹濟拉等、遣齊奇爾寨桑等九人來告曰、閏三月十三日、噶爾丹至阿察阿穆塔臺地方、飲藥自盡。丹濟拉、諾顏格隆、丹濟拉之壻拉思倫、攜噶爾丹屍骸、及噶爾丹之女鐘齊海、共率三百戶來歸。丹濟拉因馬疲瘠、又無糧糗、是以住於巴雅恩都爾地方候㫖。其吳爾占扎卜、色棱、阿巴塔爾、阿喇爾拜、額爾德尼吳爾扎忒喇嘛等帶二百戶、投策妄阿喇布坦而去。額爾德尼寨桑、吳思塔臺吉、博羅齊寨桑和碩齊車林奔寨桑等、帶二百戶、投丹津鄂木布而去除將齊奇爾寨桑等九人、馳送行在外。臣等於十三日、統領大軍前往丹濟拉所住巴雅恩都爾地方、即押丹濟拉等前來如其心懷反覆即行剿滅上諭今噶爾丹已死其屬下三百餘戶、帶噶爾丹之屍噶爾丹之女來降。著大將軍伯費揚古、精選帶去之兵、往覓丹濟拉所在、押護前來。餘兵遣回。黑龍江兵路遠、亦遣回。費揚古所統之兵既足、阿南達一路兵、亦令徹回。遍檄商南多爾濟、杜思噶爾、及眾扎薩克、俱令知悉。于成龍等所運之米、亦令停止
- 議政大臣等奏、噶爾丹乃狡猾巨寇、獲罪於天。皇上不憚勤勞、三次出討。噶爾丹勢盡途窮、今果自盡、悉符聖算。臣等請行慶賀禮。上曰、噶爾丹之死、乃天之所助。宜先謝天。遂設香案於行宮外。上率文武官員、行拜天禮畢。上回行宮、文武官員行慶賀禮。是日、甘霖大沛。
- 吳喇忒達爾馬什裏公旗下臺吉南沖、來朝。
- 乙丑。御舟泊薩察莫墩地方。
- 丙寅。孝端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
- 御舟泊都惠哈拉烏蘇地方。
- 丁卯。御舟泊都勒地方。
- 授奉國將軍永德子寧精、為奉恩將軍
- 丹濟拉使人齊奇爾寨桑至、奏曰、噶爾丹閏三月十三日身死、即於是日焚其屍、攜噶爾丹之女鐘齊海、及諾顏格隆拉思綸、程貝臧布、尼爾巴、噶卜楚陳奔、自阿察阿穆塔臺起程、宿十站、到巴雅恩都爾、候㫖而行見在右翼壯丁四百、共人口千餘、每丁各有馬一匹、共駱駝一百五十頭、此外並無他物。上曰、據奏噶爾丹屍已焚、著大將軍驛遞其骨速來。齊奇爾寨桑、應令乘驛發至大將軍軍前或先遣彼即赴丹濟拉所。或同大兵帶往大將軍身臨邊地、聽其酌行
- 賜厄魯特齊奇爾寨桑、蟒袍褂帶。
- 戊辰。御舟泊烏闌拖羅海地方
- 己巳。御舟泊特木爾吳爾虎地方。
- 以通政使官夢仁、為福建巡撫。
- 庚午。御舟泊烏闌腦爾地方。
- 辛未。御舟泊濟特庫地方
- 議政大臣等議奏塞卜騰巴爾珠爾乃獲罪於天逆賦之子。今噶爾丹既死、其子當即梟示傳首於四十九旗喀爾喀眾扎薩克噶爾丹骸骨到日粉骨揚灰其徽特和碩齊、乃塞卜騰巴爾珠爾乳父、亦應斬首免其梟示得㫖俟朕回鑾後再奏
- 壬申御舟泊哈喇烏蘇地方
- 癸酉。御舟泊鼐珠爾地方
- 甲戌。上登陸駐蹕黃河西岸喀喇蘇巴克地方
- 厄魯特降人諾爾布寨桑等、以剿滅噶爾丹、奏請行慶賀禮。上諭之曰、往者噶爾丹、以追逐喀爾喀為名、直入我扎薩克烏闌布通地方、故朕命裕親王、及皇長子率師往剿之。噶爾丹大敗。使濟隆胡土克圖、往復陳說。自今以往、不敢再犯邊陲。噶爾丹頭頂威靈佛以誓。此爾眾所共聞者也。嗣後無故過土喇、潛處巴顏烏闌地方、掠我臣服之納木查爾拖音、故朕親率六師、聲罪致討。然猶不忍遂加誅滅、再四遣使、諭以和好、而噶爾丹怙惡不悛、朕故整師進剿。噶爾丹不能當我軍威、驚潰奔逃、遇我西路大兵奮擊、大敗之。此皆噶爾丹違天背盟、以致禍患及身、國隨以亡。朕但思掃除殘暴、拯救群生、誠悃懇懇、求符天理。故大軍所向、無水之方、靈泉觱沸。不毛之地、瑞草蕃滋。山川效靈、百神顯佑。聞噶爾丹所至之處、必有烈風暴雨災異頻逢、驚聞我軍之來、寢食俱廢反復思維、無計能逃窮急仰藥而亡。由此觀之、天可違乎。其助順惡逆、亦顯然矣。夫與朕為敵者、惟噶爾丹而已。與眾何涉不惟噶爾丹在日、爾等降者必加恩撫恤。即今噶爾丹已死、凡有降者、朕亦如爾輩恩育豈忍異視耶。然噶爾丹之滅、朕之大小官員、當奏請慶賀。爾輩素皆受恩於噶爾丹之人、不當奏請。
- 諭大學士伊桑阿、前山西巡撫倭倫、以去𡻕山西數州縣歉收、今米價甚貴、奏聞。頃噶爾丹殲滅、天下悉已無事唯愛養兵民為要務、山西米價騰貴、民生困苦、朕聞之中懷軫惻。扈。從前來大臣、侍衛、官員、執事人、自船站坐來之船、見有水手。若至湖灘河朔後、將自船逆流牽挽、回至寧夏甚難。前亦曾諭總督吳赫、就此船將湖灘河朔積貯米或五千石、或再加多、量行裝載、交巡撫倭倫、派賢能屬員轉運、順流而下、至保德州、比時價減糶於民大有禆益。著學士黃茂、率同部院司官二員前往。侍郎安布祿、留此監發米石。
- 予故原任鑾儀衛鑾儀使鮑敬、祭葬如例
- 乙亥。上駐蹕喀喇蘇巴克地方。
- 革侍郎席密圖職。以採買牛羊事畢、不趨赴行在也
- 丙子。上駐蹕鄂爾紀庫布拉克地方
- 撫遠大將軍伯費揚古疏言、厄魯特車陵台吉、並屬下龔格厄爾克、率部眾百許人、及其妻孥來降。報聞
- 丁丑。上駐蹕烏闌巴兒哈孫地方。
- 散秩大臣巴當阿護軍統領圖席希等疏言、臣等至恩克所逃洪郭羅地方、並不見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圖蹤跡。聞其向祁齊希納洪郭羅阿濟而漢去矣是以臣等各從原路還師。報聞
- 護軍統領鄂克濟哈疏言、厄魯特滾木察罕等、率其家屬來降。上命送至張家口
- 以原任兵部右侍郎提督順天學政李光地、為工部右侍郎。
- 戊寅。上駐蹕席納拜星地方。
- 己卯。上駐蹕呼呼烏蘇地方。
五月。庚辰朔上駐蹕諾木渾畢喇地方。
- 喀爾喀扎薩克多羅郡王色冷阿海、阿霸垓多羅郡王吳爾占噶喇卜、阿霸哈納貝子額林臣達西等、來朝。
- 辛巳。夏至。祭地於方澤。遣戶部尚書馬齊行禮。
- 上駐蹕阿祿十八里台地方。
- 阿霸哈納多羅貝勒薄昭等、來朝。
- 撫遠大將軍伯費揚古奏報、遵㫖選擇前鋒四百名、護軍槍手五百名、每旗炮各一門、八旗驍騎炮手八十名、察哈爾兵二百名、寧夏綠旗兵二百五十名、往覓丹濟拉所在巴雅恩都爾地方、收集丹濟拉、餘俱遣回。左都御史于成龍所運之米、請以三分之一、運至郭多裏巴爾哈孫、以備回歸之用。其餘二分、即留見在運到之地。至遣回一千一百餘官兵僕從、止給一月口糧、可以到歸化城等處。其黑龍江官兵、俟到歸化城、再支倉糧帶去又臣等公議、遣散秩大臣丹巴哈什哈等、前往曉諭丹濟拉曰、爾既誠心來歸、何不輕身先攜噶爾丹骸骨、並其女來其屬下人、隨後徐來。方為恪遵上意以是作蒙古書、用印鈐封令丹巴哈什哈持往訖。上曰、使人於蒙古、應遣從軍效力者。乃差散秩大臣丹巴哈什哈前去、殊為草率。至發回黑龍江等處兵、及撥糧諸事俱如所奏行
- 壬午。仁孝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 副都統阿南達疏言、臣等率兵於四月十八日、至巴爾庫爾、哨探者報雲、丹濟拉已起行、不在屯劄之地。乃問逃來之杜喇爾、據稱我未出逃之前、丹濟拉與眾議時、皆言我等或暫棲巴爾庫爾、不則往投聖上。丹濟拉言、我等不便久居巴爾庫爾、當乘人未覺之先、急從噶斯渡瀚海、將噶爾丹骸骨、及鐘齊海、送至達賴喇嘛所、吾心盡矣。是以臣等至彼營地視之、行跡似向布克達額冷哈巴爾罕而去。臣等急向瀚海南、竟趣噶斯口以禦之、十九日自巴爾庫爾起行矣。上命議政大臣等議尋議覆、前者大將軍伯費揚古、遣散秩大臣丹巴哈什哈、至丹濟拉所、令其來降、已作蒙古書用印發去矣。又齊奇爾寨桑來奏曰、丹濟拉言爾往投聖上。此處四圍、皆我仇人、如久住巴雅恩都爾、倘人知之未必不來侵犯。故我於瀚海四圍處處留蹤如我離巴雅恩都爾而他往、我必埋書於此而去爾、往奏聖上歸來、若我不在此、則覓得我所埋之書、便知我所在矣。曾以此言密語我、人無知者。又問厄魯特降人格壘沽英言噶爾丹身存之日、曾集眾寨桑商其所往一無可去而止令丹濟拉以寡弱之眾、遊行數月、欲往達賴喇嘛所、料其必無是事此正合齊奇爾寨桑處處留跡之言。逃人杜喇爾不知、故言欲向達賴喇嘛而去應將目下大將軍伯費揚古疏、抄發阿南達等知悉。從之。
- 諭議政大臣等、著將戴罪圖功之趙山思格色遣一人於丹津鄂木布、遣一人於丹津阿喇布坦、副以蒙古將領、筆帖式、曉諭噶爾丹已死、招撫其眾伊等若招得丹津阿拉布坦丹津鄂木布、即與俱來。如事不成、或未至其地、半塗而回、著大將軍即于軍前正法
- 又諭肅州總兵官李世達病故。地方緊要。定邊副將麥良璽、人著健壯。著授為肅州總兵官。速令赴任不必從征。
- 賜厄魯特投誠台吉等、馬匹有差。
- 阿霸垓多羅卓禮克圖郡王達馬林紮布及達爾漢貝子策林敦羅布等、來朝
- 癸未上駐蹕格爾齊老地方
- 蘇尼特多羅杜楞郡王達禮扎卜、蒿齊忒多羅郡王雅穆畢爾、蘇尼特多羅貝勒沙利等。來朝
- 甲申。上駐蹕色德勒黑地方是日、閱太僕寺牧場馬匹
- 撫遠大將軍伯費揚古疏報、厄魯特鄂裏哈之子車陵率其屬七十餘戶、男婦共二百五十許來降。得㫖將車陵遣赴御營其屬下人等、令解至張家口、交監養厄魯特官員、一同安插
- 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土謝圖汗等來朝
- 乙酉、上駐蹕察木喀地方
- 賜阿霸垓、蘇尼特蒿齊忒、阿霸哈納郡王貝勒貝子等馬匹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土謝圖汗等牛羊
- 蘇尼特一等台吉徒巴西希布等、來朝
- 丙戌上駐蹕齊齊爾哈納地方是日、閱慶豐寺牧場牛羊。
- 予故議政大臣刑部尚書圖納、祭葬諡文恪。
- 丁亥。上駐蹕魁吞布拉克地方是日、閱禮部牧場牛羊
- 以翰林院侍講張希良提督浙江學政
- 蘇尼特多羅郡王額駙薩穆紮子垂基恭蘇隆來朝。
- 戊子上駐蹕布林哈思蘇台。是日、閱上駟院牧場馬匹。
- 賜科爾沁、喀喇沁、阿霸垓、喀爾喀、阿霸哈納、王、貝子等牛羊
- 賜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黃蟒喇嘛衣一領帕十五方紀十疋銀五百兩士謝圖汗、貂帽一頂蟒衣一襲金帶一副紀十疋銀五百兩。達西察木皮爾陀音金黃蟒喇嘛衣一領紀二疋銀五十兩
- 蘇尼特多羅郡王額駙薩木紮來朝
- 己丑上駐蹕三岔地方
- 賜蘇尼特多羅郡王額駙薩穆紮等牛羊
- 庚寅。上進張家口文武官員兵丁士民等跪迎是日駐蹕宣化府城內
- 撫遠大將軍伯費揚古疏言都統碩鼐、送到厄魯特吳蘭等三人、稟稱我等系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圖下逃出之人。去年九月、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圖、已離噶爾丹、采穭為食至伊克敖拉等處度冬。今年三月、自納默黑圖雅蘇圖、向西遊牧。其下人口、共有三百許。向薩克薩特呼裏克而去。是以臣等率領大兵、照常前進。一面撥兵、交昭武將軍馬思喀、同參贊都統侯巴渾德、都統齊世、都統前鋒統領碩鼐、都統石文英往追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圖。務期剿滅。即遣降人吳蘭、在馬思哈軍中引路。上以示議政大臣。
- 理藩院員外郎常祿疏言、臣偕喀爾喀伊爾登濟農、郡王彭蘇克往收喀爾喀逃出齊卜齊努特人等。於閏三月初四十二等日、至噶爾達台河等處、收服喀爾喀齊卜齊努特之窩齊爾圖、孟克、舒棱格、俄木布、齊齊克土卜新等、及其下弓箭手共一百五十餘人、安插於吳爾順河。報聞
- 辛卯。上駐蹕新保安城內
- 諭議政大臣等溫保居官甚劣苛虐百姓、至於已極。前乃自奏其居官甚善萬民頌美欲為樹碑由今觀之、沿途眾庶無不願食其肉而怨讟之者況溫保不比他人彼嘗為學士朕愛惜斯民之意豈不知之甘度居官亦最庸劣今蒲州民變逃入山中若輩如能素勤撫恤百姓豈遂抗匿至此巡撫倭倫往彼招撫、倘不順從欲將溫保甘度拏赴彼處正法、然後用兵今思其服官污濁朘削小民、殊為可恨此等貪官不加誅戮眾不知警著議政大臣部院堂官會同議奏。尋議覆溫保甘度居官惡極應皆正法以警眾人請將溫保、甘度、革職嚴拏赴京交與刑部從之
- 壬辰遣官祭關聖帝君上駐蹕懷來縣城外黃寺
- 皇太子允礽大學士阿蘭泰尚書馬齊佛倫等迎駕
- 策妄阿喇布坦遣使進貢賞賚如例
- 癸巳。上駐蹕昌平州城內
- 命皇太子允礽大學士阿蘭泰尚書馬齊佛倫等、先回京師。
- 升內閣學士朱都納為兵部督捕左侍郎。太常寺卿楊爾淑、為通政使司通政使
- 升江南京口水師總兵官林本植為湖廣提督
- 甲午上駐蹕清河地方
- 乙未駕發清河。設鹵簿皇太子諸皇子諸王及在京文武大小官員出郭外五里跪迎八旗護軍驍騎步軍及京城附近紳衿士庶工商耆老男婦俱扶老攜幼陳設香案沿門結彩執香跪迎上由德勝門入詣堂子行禮畢回宮詣皇太后宮問安。
- 丙申。諭大學士及九卿等曰、朕前巡行直隸、山東、江南、浙江、見地方人民、皆各安生業、大小官員、恐朕不時臨幸、咸兢兢守法奉職、以為他省類皆如此、頃由大同、曆山西、陝西邊境、以至寧夏、觀山狹民生、甚是艱難交納錢糧、其火耗、有每兩加至二三錢不等者。前曾面問總督吳赫、據言、西安等府、距省甚近、收耗尚輕。若沿邊所在地方、火耗不免加重矣。至於山西、特一小省、聞科派竟至百萬、民何以堪。科道官因朕已經訪聞、始行參劾。並未有言於未發覺之前者、亦屬何益。
- 又諭曰、塞外情形不可臆度。必身曆其境、乃有確見。昔朕欲親征噶爾丹、眾皆勸阻。惟伯費揚古、言其當討。後兩次出師、皆朕獨斷。若非朕親統大軍、追襲噶爾丹、使少留餘息、彼必復聚、難以遽滅矣明時為恢復河套、議論紛紜、致大臣夏言、曾銑、受戮、自朕觀之、此地無甚關係若控馭蒙古有道、則河套雖為所據、安能為患。控馭無道、則何地不可為亂。蒙古遊行之地、防之不可勝防。專言收復河套亦何益乎。至行師之道、調軍轉餉、必一人兼綜其成、事乃易濟。前西路進兵時、將軍博霽、孫思克等、專管軍務不與挽運專責地方巡撫等官轉餉迨後糧餉稽遲、兵丁困餒致有道殣。頃朕自白塔至船站、猶見有遺骸皆遣鄉導沿途掩埋朕統大兵由中路進時、多方籌畫、催督糧餉、比及旋師、無一人受餒且支給西路之兵。俱獲全還。又令沿途各站、多貯米糧、雖隨營貿易之人、皆不乏食。此次寧夏之行、料理糧餉、悉有次第然後進兵所以直至回軍、供應皆足、無或稍誤以此觀之、兵食兩事、斷宜一手區畫此後倘遇行師、當永以為法朕又觀塞外運糧最難昔唐宋及明嘉靖時、皆用兵西陲、不知當日作何轉運之法。朕此次寧夏之行、不用車輛。所需駝馬騾驢、悉自京城發往。恐有不敷、復給公帑採買預備。一切什物、皆由官運略不累民。
- 又諭曰、御史甯爾講、奏諸朕回鑾。以為回鑾之後、賊必潛來、因而擒之。此真不諳事理之言。塞外荒漠、雖甚寥闊、而蒙古所行之路、所居之地、必依水草資生、是以亦有定所。朕於蒙古等經行路徑、一一洞悉、所以遣發官兵、數道圍困、皆扼賊之要害。噶爾丹迫蹙已極、計無所出遂飲藥以死。甯爾講全不知兵、故其言如此
- 丁酉。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諭吏部、國家舉行大計、原期黜幽陟、明使大法小廉、以為乂安民生之本、所關甚重比年以來、督撫等官視為其文每將微員細事填注塞責至真正貪酷官員、有害地方者、反多瞻徇庇護、不行糾參以致吏治不清、民生莫遂重負朕愛養元元之意、殊可痛恨今當舉行大典、各督撫等官、應洗心滌慮力改前轍、矢公矢慎、整肅官方務期薦舉一人、俾眾皆知勸。糾劾一人、俾眾皆知儆。倘仍苟且因循、徇私溺職。國法具存、必不輕恕。
- 升左都御史傅臘塔、為刑部尚書。左副都御史努赫、為禮部右侍郎。
- 升護軍參領胡式巴、為白都納副都統。
- 以領侍衛內大臣公鄂倫岱、兼管鑲黃旗漢軍都統事。
- 戊戌。諭吏部等衙門、朕頃以狡寇噶爾丹未滅、調度軍務、親蒞塞外。因念切民依、巡曆邊境。所至咨訪。目擊山西陝西緣邊一路、地皆沙磧、難事耕耘。人多穴居、類鮮恆業。其土壤磽瘠。固已生計維艱、而地方遼遠、疾苦無由上聞。大小官吏、不能子愛小民、更恣橫索、遂使裏井日漸虛耗。比年用兵以來、一應軍需芻糗、俱動支正項錢糧、儲峙供應。從不取辦閭閻乃各府州縣官員、藉端私征、重收火耗。督撫布政使等官、又不仰體朝廷恤民至意、糾察貪污、禁革加派。反多瞻徇曲庇。又或該督撫庸懦懈弛、因而筆帖式、及衙門人役、無所忌憚、擅作奸弊、以致民生滋蹙朕心深切軫惻。今外寇已經蕩平、惟以綏乂地方、拊循百姓為急務。山狹兩省、關係緊要。應作何撫恤休養、著九卿詹事科道、詳議以聞。尋議覆、山狹裏井艱難、皆緣督撫有司、不能仰體皇上軫恤黎民之意。橫徵私派之所致也。應請敕下山狹督撫、務期洗心滌慮、正己率屬嚴飭所屬官員、屏絕苞苴、嚴禁私徵重耗。其貪污虐民者、立行糾參。至筆帖式、衙門人役、擅作奸弊、滋擾地方者、亦必嚴加懲處。凡有不利於民、應革事宜、督撫即為確查革除。或遇水旱災傷、當即奏聞。如督撫仍前因循、徇庇屬員不能撫綏百姓、將督撫革職、從重治罪。從之、
- 諭大學士等爾等可傳諭兵部、選擇少壯而善馳騁者。或司官、或筆帖式一員、馳驛速往山西巡撫倭倫處、問伊招撫之事若何並沿途田禾、及天時雨水協和否。詳閱還奏。
- 己亥。上奉皇太后、幸暢春園。
- 辛丑。升禮部左侍郎席爾達、為都察院左都御史。內閣侍讀學士布泰、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 刑部尚書翁叔元、以病乞休。命原品休致。
- 壬寅。以左都御史吳琠、為刑部尚書。升兵部右侍郎張鵬翮、為都察院左都御史。
- 諭大學士等、今噶爾丹已平、天下無事、惟以察吏安民為要務。然官吏之賢否、民生之休戚所關。朕一人端居深宮、何能遍知。此番巡行山狹、或先聞其有聲名、而居官不善者有之。或並未聞其聲名、而居官實善者有之。此皆上下相隔、不能通達之故也。雖古聖君、以知人為難。朕豈料溫保行事、一至於此。往者浙江山東等處地方官、以朕不時巡幸、各加勉力、操守皆優山狹官員、則劣甚朕恨貪污之吏、更過於噶爾丹、此後澄清吏治、如圖平噶爾丹、則善矣
- 給事中鄭昱條奏平定噶爾丹慶賀大禮。頒詔款項上曰、凡頒赦詔、皆人主之事、非人臣所宜言自古不以頻赦為善政者、以其便於惡人而無益於善人也鄭昱妄以詔款陳奏、念系言官、特從寬宥。著大學士嚴飭之
- 癸卯禮部題平定噶爾丹武功告成、臣等詳稽典禮、應遣官祭告天地太廟、社稷、永陵、福陵、昭陵、暫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及嶽鎮海瀆、歷代陵寢闕里。並加上徽號。命史館諸臣、編輯平定北寇方略、昭示無極。上曰、喀爾喀、厄魯特、原皆納貢之國。因其交相不睦屢諭和好乃仍構釁、致起兵爭。噶爾丹曾破回子中之薩馬拉罕、布哈爾哈薩克、布魯特、葉爾欽、哈思哈爾、賽拉木吐魯番哈密諸國、其所攻取降服者、一千二百餘城、乃習於戰鬥之國也喀爾喀焉能抵敵是以七旗數十萬眾一
𡻕之中喪亡略盡喀爾喀之汗諾顏台吉等、知朕豢養蒙古、夙有厚恩、悉皆款塞來歸。其時若不允其內附、恩養得所、必皆淪入於厄魯特則爾時噶爾丹之勢力、不言可知矣。允其內附而恩養之、噶爾丹必假此釁端、與我朝構難。凡此情事、皆經熟籌。受納喀爾喀、非漫然而為之也。噶爾丹假索取喀爾喀為名、遂犯我邊境、尚書阿喇尼、帥蒙古兵、逆戰於烏爾會之地、我師大北、噶爾丹乘勢、遂直抵烏闌布通、距京師未及七百里、斯時諸王大臣、及國家諳悉軍務之人、不在行間者少矣。適朕躬以違和還京、左翼軍雖能勝敵、而右翼軍不能制勝、大臣而下、以至軍士、陣亡被創者甚眾。噶爾丹亦自知其無濟、歸路遭罹瘟疫、得還科卜多者、不過數千人耳。當是時、即豫知其勢雖大損、必復稱兵報怨、六年以來、烏闌布通之役、時廑朕懷因是訓練軍旅、咨訪形勢正經理武備之時、噶爾丹果復舉兵、寇掠喀爾喀之納木扎爾托音、於克魯倫之地、朕思此賊不可以尋常寇盜視之。詔武臣三品以上、咸陳滅賊方略、會同詳議、舉朝皆以為難。其言賊當討滅者、不過四人。朕以為此賊、斷當亟圖遂昭宣大義、祭告於天地、宗廟、社稷之靈克成厥勳。倘事或未成、則受喀爾喀之內附、致厄魯特之兵爭。糜中國之脂膏事朔荒之邊塞。窮兵黷武、其名恐未能免矣。今我師所至、上天佑助。無水之地、而靈泉湧出。不毛之地、而庶草蕃蕪。事悉稱意者、此皆國家之福、將士之勞所致也。今西北永遠寧謐、其不致蒙咎者即幸矣。自今以往、務益殫勵精、始終如一治安之日、愈求治安。其祭告諸典禮、俱依議行。徽號不必上。
- 和碩顯親王丹臻等疏言、皇上聖德神功、超越千古。臣下私衷請崇加尊號、以光鉅典、未蒙俞允。臣等欽惟十餘年以來、皇上永清四海、手致太平下臺灣殲滅察哈爾、定鄂羅斯收喀爾喀。從古未經服屬之疆土、悉隸版圖其梗化於朔漠以外者獨厄魯特噶爾丹耳。今噶爾丹、又復剿滅。其同族之青海台吉、皆刻期來朝。又素臣服於厄魯特之哈密諸回人、亦皆輸誠效命治化之隆蔑以加矣。昔年三逆蕩平、群臣請崇上尊號。奉㫖不允及收服喀爾喀又經上請亦未允行於時廷臣再疏陳奏曾有諭㫖、以噶爾丹尚未撲滅命將原本收貯閣中茲噶爾丹既滅群臣遭遇昌時、欣睹盛事合詞上籲實出至誠。仰乞皇上曲鑒下情、特賜俞允。臣等幸甚。天下臣民幸甚。得㫖、所奏已悉。著仍遵前㫖行。
- 大學士等奏請上尊號、再三陳懇。上曰、朕覽史書、帝王事業、貴始終如一、不以徽號為貴。上世無論矣。即明代、亦無受尊號者。後人並不非之。朕自御極以來、不曾念及一己、只為天下生民計、夙夜焦勞惟恐一時怠慢、不克有終況噶爾丹之滅、由於上天之篤祜、祖宗之福祐眾將士之勤勞也。朕何有焉。皇太后崇加尊號允宜。朕之徽號、不必加。亦不必再奏
- 乙巳。升戶部郎中齊世武、為山西布政使司布政使。
- 丙午。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轉禮部右侍郎努赫、為左侍郎。升內閣學士楊舒、為禮部右侍郎
- 旌表福建烈婦鄧氏、拒奸殞命給銀建坊如例。
- 丁未。升左副都御史嚴曾榘為兵部右侍郎
- 浙江黃岩總兵官趙弘燦、丁父憂。命回籍、守制
- 予故荊州副都統和索利祭葬如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