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14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一百四十七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
卷一百四十八
卷一百四十九 

紹興十有三年 嵗次癸亥.金熙宗亶皇統三年 春正月 己丑朔

上不受朝,詣慈寧殿賀皇太后,太師秦檜率百官詣文德殿拜表稱賀,遙拜淵聖皇帝於行宮北門。

癸巳

太傅醴泉觀使潭國公韓世忠請以其私産及上所賜田統計從來未輸之稅,併歸之官,從之,仍賜詔奬諭。

戊戌

上蔬食齋於常御殿,遣太師秦檜冊加徽宗諡曰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徳憲慈顯孝皇帝。

己亥

上親饗太廟,秦檜爲大禮使,簽書樞密院事程克俊爲禮儀使,普安郡王亞獻,皇叔光州觀察使士銜爲終獻。士銜,儀恭孝王子也。是日平旦,上自宮乘玉輅,祕書少監秦熺執綏,大臣兩省監察御史、武臣正刺史以上朝服,分左右騎道,禮畢,鈞容直作樂,導駕還宮。

辛丑

立春節,學士院始進貼子詞,百官賜春幡勝,自建炎以來久廢,至是始復之。

壬寅

徽猷閣直學士致仕廖剛卒,年四十七。

癸卯

太師秦檜等上表請立中宮,詔答不允。 熊克《小曆》在壬寅,葢誤

詔度牒並權住給降,諸路已降未賣者,拘收繳尚書省。

戶部尚書張澄、入內內侍省都知邵諤,並進秩一等,以車輅仗衞畢工故也。

臨安府言獄空,詔奬之。

詔以錢塘縣西嶽飛宅爲國子監太學,舊太學七十七齋,今爲齋十有二,曰禔身、服膺、守約、習是、允蹈、存心、持志、養正、誠意、率履、循理、時中。 髙閌擬齋名在二月乙酉,今併書之

乙巳

詔保信軍節度使兩浙東路馬步軍副都總管李顯忠,今任俸給特免減借,從所請也。

丙午

權禮部侍郎兼實録院修撰王賞言:「皇帝親饗太廟,聖孝格天,前數日陰雲欲雪,至日澄霽,伏望宣付史館,以昭聖孝。」從之。

左奉議郎提舉台州崇道觀李誼,復祕閣修撰知廬州。

左朝散大夫許中,復直祕閣知揚州。直徽猷閣知揚州陳兗,移知潭州。

集英殿修撰新知湖州秦棣,乞前後御書經史,並以墨本頒賜諸州學宮,從之。

丁未

安吉縣布衣談庚言:「本邑去秋有圓瓜並蒂,合而爲一,此實皇帝孝治天下,故見祥瑞,以昭天意。」詔勿受,自今有似此投獻者,皆卻之。

武功大夫吉州刺史閣門宣贊舍人鄂州駐劄御前㨗勝軍副將楊浩,除名,昭州編管。浩,岳飛部曲,坐謗訕朝政及私令人上書詐不實也。

己酉

上謂宰執曰:「朕不畏多事,事若多,必入思慮,大抵無事則怠忽易生,不可不戒。」於是秦檜等贊聖謨宏逺,天下幸甚,又曰:「此所謂勅天之命。」上大喜。

殿中侍御史江邈,權尚書吏部侍郎。

詔大理寺丞袁柟、燕仰之往靜江府,推劾徽猷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觀胡舜陟不法事以聞。先是舜陟帥廣西,因奉詔討郴賊駱科餘黨,以饋餉不繼,與轉運副使呂源有隙,舜陟劾源沮軍事,時有府吏徐竽者,因獲罪,舜陟杖而逐之,竽乃隂求舜陟過失,得其邕州買馬折閲事以告源,源卽奏舜陟因生日受知邕州俞儋百金,又盜官馬八百餘匹,贓汚僭擬,傲慢不恭,萬一別生不測,爲患不輕,又以書抵秦檜,言舜陟非笑朝政,檜素惡舜陟,入其說,遂奏遣柟等雜治。仰之,瑛子也。 瑛,青州人,宣和戶部尚書

直祕閣新知卭州宇文郴,勒停,以言者論其夙負,故有是命。

監文思院何幾先罷。言者論:「席益之守平江府,幾先出入其門,是時同朝大臣協心體國,力佐恢復之勲,而益嘗受知呂頤浩,幾先傅㑹其意,屬頤浩被命按閲江上屯營,經由平江,幾先乘此設爲秘計,勸益力說頤浩此行非策,當有擠公於後者,頤浩大以益說爲然,於是託疾於常,不復前進,是時朝論由是不復和一,實自幾先發之,今近居轂下,安知其不包藏禍心,密籌詭計,以俟投隙而發。」故有是命。

辛亥

監察御史李文㑹,守殿中侍御史。

丁巳

興寧軍承宣使張子蓋,爲兩浙西路馬步軍副都總管。初張俊之薦王德代掌其軍也,德以子蓋及俊親將馬立、顧暉爲軍中統制,及俊罷樞柄,德乃不禮子蓋等而罷之,故有是命。俊與德始有隙。

戊午

右廸功郎監潭州南嶽廟畢良史獻《春秋正辭》二十卷,是書良史在汴都所著也。奏入,詔右諫議大夫兼侍講羅汝檝、國子司業髙閌看詳來上,遂特改京官。 趙甡之《遺史》云:「良史初補文學,旣得三京地,東京留守司俾權知東明縣,良史乃搜求京城亂後遺棄古器書畫,買而藏之,㑹金人敗盟,良史無所用心,乃教學講《春秋》,及復得還,遂盡載所有骨董而至行在,上大喜,於是以解《春秋》,改京秩,自此人號良史爲畢骨董。」

二月 己未朔

詔自今宰執轉官加恩正謝日,衣帶鞍馬並依格全賜,更不減半。

庚申

國子司業髙閌特引對,閌言:「陛下復興太學,凡養士取士之法,當取聖裁。」上曰:「自有祖宗成法。」閌曰:「有慶曆、元祐、紹聖、崇寧法。有司未知適從,若出於聖裁。則行之乃久。」閌又奏:「舊太學辟雍皆有御書,今亦乞建閣以藏御書,仍願特灑宸翰,加惠多士。」上許之。閲又奏:「有一事最先,經術是也。」上曰:「經不易通,士習詩賦已久,遽能使之通經乎?」閌曰:「先王設太學之意,惟講經術而已。」上曰:「近侍讀官程瑀亦論經術。」閌曰:「國初猶循唐制用詩賦,神宗始以經術造士,遂罷詩賦,又慮不足以盡人材,乃設詞學一科,試以雜文。」上曰:「詩賦亦雜文也。」閌曰:「取士以經義爲主,不過三場,後加詩賦爲四場,不能無礙,今欲經義第一,詩賦第二,論策各一第三,上可之。」

辛酉

太師秦檜等三上表,乞選正中宮,詔俟懿節皇后撤几筵日取㫖。

太師尚書右僕射秦檜以進書恩,再封秦魏國公,檜不受。

壬戌

上初御前殿,特引四參官起居,自建炎以來,始有此禮。

癸亥

上曰:「近代獻書者,時有怪誕祥瑞之說,此興譌之漸不可長也,前代往往喜聞圖䜟,朕所不取。」

乙丑

更名永祐陵曰永固。先是有㫖從官同議定,自是權戶部尚書張澄等言永固二字不犯歷代陵名,從之。 此似因王銍建言,已見紹興九年二月

殿中侍御史李文㑹入對,文㑹以朝廷方守和議,不言兵,乃奏仁義之說曰:「陛下至孝格天,文徳來逺,慈寧以寧親,永固以寧神,偃兵息民,天下大安,則其仁固大矣。曩者金人犯闕,陛下毅然請行,志存宗社,及登大寳,力圖恢復,任賢去邪,斷自宸衷,而宗社再安,則其義固大矣。臣以是知陛下足以大有爲,願愼守此道而力行之,太平之基實在於此。」後五日,上謂秦檜曰:「文㑹力陳仁義甚善,朕令録一本,置之几案,欲常觀覽。」 上語在庚午,今併附文㑹入對之日,熊克《小曆》修潤其詞,非文㑹本語也,今從元奏

丙寅

上曰:「爲君不知《春秋》,昧爲君之道;爲臣不知《春秋》,昧爲臣之道。此書褒貶甚嚴,眞萬世之法。」上又曰:「爲政之要在辨忠邪,此治亂所由分也。」秦檜曰:「書生喜論王霸,臣謂推誠任賢,是爲儒學,施於有政,是爲王道;挾術任數,是爲雜學,施於有政,是爲霸道。」上以爲然。 《中興聖政》臣留正等曰:「爲國而或王或霸,治道之所出者,同源異派耳。霸政雖曰駁雜,而有紀綱,有政事,恩威足以使民,勢力足以強國,如管仲、晏子所以用於齊國者,謂之不純於道徳則可,舉而謂之挾術任數則不可,人而挾術任數,邪孰甚焉,未有不亂天下者,是以太上皇帝曰辨邪正,治亂之所由分也。」

揚武翊運功臣太傅橫海武寧安化軍節度使醴泉觀使潭國公韓世忠,進封咸安郡王。時劉光世始薨,舊功大臣惟世忠與張俊在,俊勲譽在世忠左,特以主和議,故爲秦檜所厚顧,先得王,至是世忠願輸積年租賦於官,乃有是命。時上又數召世忠等兼家屬,燕於苑中,賜名馬、寳劍等甚渥。 世忠所以得王,《墓碑》及諸書皆不載,其制詞云:「願㑹賦租,併歸官府,重惟逺識,實麗前賢,葢度越於常人,宜顯頒夫異授。」卽指此也。世忠奏請已見今年正月癸巳,王明清《揮麈第三録》:紹興癸亥,和議初成,有南雄太守黃逹如者,考滿還朝,獻言請盡誅前此異議之士,庶幾以杜後患,秦㑹之喜之,薦爲監察御史,方數日,廣東部使者韓球按其贓汚鉅萬,奏牘旣上,雖秦亦不能揜,僅止罷黜,人亦快之

皇叔保慶軍承宣使知大宗正事權主奉濮安懿王祠事士夽,爲安徳軍節度使,以迎䕶之勞也。

己巳

上謂大臣曰:「古人琴制不同,各有所屬,朕近出意作盾様,以示不忘武備之意。」

詔清河郡王張俊、咸安郡王韓世忠、平樂郡王韋淵,並五日一朝。

庚午

詔自來年鰊始,令太史局遞賜諸路監司守臣曆日,以廣西轉運判官李紹祖省記有請也。

乙亥

減雷、化、髙、融、宜、亷、邕、欽、賀、貴十州免行錢,用去年七月詔㫖也。提刑司初請其半,上特命除之。 十七年四月丙申又減

左承事郎沈介、潘良能、左宣教郎洪适、左宣義郎游操,並爲祕書省正字。良能,良貴弟。操,建陽人也。四人皆以勅局進書恩,自刪定官改秩,而有是命。

左朝散郎提舉江州太平觀蘇符,知遂寧府。符有田在蘇,因留居之,秦檜不樂符,遣還蜀。

丁丑

詔自今宰臣已下遇節序,令客省依格,簽賜節料。

己卯

宰執奏福建安撫使葉夢得措畫弭盜之事,上曰:「盜之竊發多,縁守令非人,掊克所致,宜令帥司條具,凡有害於民者除之。」自此夢得或招或捕,或誘之相戕,三策並用,然頗與監司相異,至交奏其事,監司謂盜魁林元仲必不可致,旣而夢得遂招致之,又謂俞徹明必再叛,萬少佺必大熾,而夢得處之皆定,異議遂息。

國子司業髙閌言:「太學者,教化之本,而最所當先者經術是也,自漢以來,多置博士,而後世所謂詩賦論策,皆經術之餘耳。太學舊法,每旬有課,月一周之,每月有試,季一周之,亦皆以經義爲主,而兼習論策爲三場,苟加一場,則旬課季攷之法遂不可行。自元祐以來,雖臣僚累奏,請加詩賦,通爲四場,而終不施行者,葢爲此也。自罷詩賦之後,朝廷恐專門之學未足以收實用,乃別設詞學一科,試以制詔表章之類,通謂之雜文。臣今參合,條具太學課試及科舉三場事件:第一場,大經義三道、《論語》《孟子》義各一道;第二場,欲以詩賦;第三場,以子、史論一首,並時務策一道,永爲定式。」閌又言:「今比嵗郡國雖有學,而與選舉不相闗,今參取祖宗舊制,通以當今之宜,補太學生,以諸路住本貫學滿一年三試中選不曾犯第三等以上罰 游學者同,或雖不住學而曾經發解委有士行之人,教授保委申州,給公據,赴國子監補試。諸路舉人以住本貫學半年,或雖不住學而兩預釋奠及齒於鄉飲酒禮者 縣學同仍籍記姓名,本學次第委保,教授審實申州,聴取應,仍自紹興十四年爲始。」皆從之。 何俌《龜鑑》:「或者乃曰:『敵勢如焚,國勢如綫,彌文縟典,何暇蒐舉,得無蹈宣靖之覆轍乎?』愚應之曰:『不然,科舉固所以沮天下豪傑之氣,亦所以収天下豪傑之心。茍無科舉以取之,學校以養之,則士之不知愛重者,不入於敵,則入於盜矣,張九成之策、李時雨之書,何由而來哉!』」

辛巳

祕書省著作郎王揚英、周執羔,並爲尚書吏部員外郎。先是日曆所修書,自建炎元年至去年,成五百九十卷,祕書少監秦熺因與揚英等書皇太后回鑾本末上之,壬午,詔熺、揚英、執羔各進官一等。自秦檜再相,取其罷相以來一時詔㫖,與夫斥逐其門人章疏或奏對之語稍及於己者,悉更易焚棄,由是日曆、時政記亡失極多,不復可以稽考,逮其擅政以來,凡所記録,莫非其黨姦佞之詞,不足以傳信天下後世矣。 王明清《後録》云聞之徐度

祕書省校書郎兼益王府教授嚴抑,守秘書丞。祕書省校書郎兼吳王府教授張闡,爲祕書郎兼國史院檢討官,專修祖宗寳訓。

尚書右司員外郎李若谷、右司郎中王師心,並遷左司。吏部員外郎梁弁、考功員外郎游損,並遷右司。

左文林郎眞州州學教授楊邦弼、左廸功郎陳鵬飛,並爲太學博士,初除博士員也。鵬飛,永嘉人,秦熺唱榜名第四。故事廷試三人,兩任囘,始召,至是熺已爲祕書少監,故並擢之。

川陝宣撫副使鄭剛中言:「奉㫖相度茶馬兩司每年應副都轉運司錢物,今相度乞將成都府路提刑轉運司合樁坊場、鼔鑄、食茶稅錢三色,共二十三萬緡,令都運司徑行取撥外,更那融續添錢八萬緡,通作四十萬緡,並取博馬絹一萬八千七百五十匹,自紹興十二年爲頭應副。」從之。自趙開行鈔法,每茶百斤爲一大引,令商人輸引錢市利,共六引八百文,至是遞增爲十一引 紹興七年李迨增一引二百文,八年張深増四引八百文,九年趙開減三引,十年馮康國增一引半,共為此數。時物價騰湧,茶商取息頗厚,自得㫖取撥之明年,主管官左朝請大夫賈思誠又增為十二引三百文,於是諸場類皆溢額,而買馬之數復不加多。人但知茶馬司之富甲天下,其實所収引錢,視建炎增倍,後雖破敗,不可復減矣。 淳熙十四年李大正裁減事可考

乙酉

詔令臨安府建景靈宮。先是言者謂:「自元豐始廣景靈宮以奉祖宗衣冠之游,即漢之原廟也。自艱難以來,庶事草創,而原廟神遊,猶寄永嘉,四孟薦享,旋即便朝設位,未副廣孝之意,望命有司擇地,倣靈宮舊規,以建新廟,迎還列聖粹容,庶幾四孟躬行獻禮,用慰祖宗在天之靈。」事下禮官,至是權禮部侍郎王賞等乞體倣溫州見今安奉殿宇,令本府同修內司隨宜修葢 熊克《小曆》載此事在三月丁酉,與《日曆》不同。其後創於新莊橋之西,以劉光世賜第爲之 光世家進納賜第在三月庚子,今併附此,築三殿,聖祖居前,宣祖至徽宗居中,昭憲而下二十一后居後,掌宮內侍七人、道士十人、吏卒二百七十六人。上元結燈樓簾幙,嵗一易,嵗用酌獻二百四十羊,凡帝后忌辰,通用僧道士四十七人作法事。 《中興聖政》呂中《大事記》:「秦檜始則倡和議以誤國,中則挾敵勢以要君,終則飾虛文以爲中興,使一世酣豢於利慾之中,奉敵稱臣,而不以爲恥,忘讎事敵,而不以爲怪,其弊可勝言哉!紹興十一年置玉牒所,十二年作崇政、垂拱二殿,十三年築圜丘,建太社、太稷、國子監、太學,十四年置宗子學、建祕書省御書院,十六年建武學,二十五年建執政府,二十六年築兩相第,二十七年建尚書六部,定都二十年而郊廟宮省之制亦已具備矣。紹興十年明堂,備大樂,十三年初謁景靈宮,合祭天地,建金雞肆赦,班鄉飲酒儀,十四年作渾天儀,復教坊樂工,十五年行大朝㑹禮,十六年製常行儀衛、耕籍田郊,備祭器,設八寳,作景鐘,閲禮器,奏新樂,十七年祠髙禖,十九年定蠟義,十八年圖景靈宮,酌享功臣,息兵三十年而禮樂文物亦畧備矣。國家靖康之禍,乃二晉之所未有,中國衣冠禮樂之地、宗廟陵寢郊社之所,盡棄之敵,禮器樂器、犠尊彞鼎、馬輅冊冕、鹵簿儀仗之物,盡入於敵,渡江以來,庶事草創,皆至檜而後定。然耕籍朝覲,祀明堂,養老更,武王克商後事也,辟雍、明堂、籍田,光武平隴蜀後事也,今果偃武修文時耶?果息馬論道時耶?宮室雖備,而忘前日巡幸之懼矣,郊廟雖具,而忘前日宵旰之憂矣,朝儀雖肅,而忘前日扈從之勞矣,文物雖新,而忘前日根括之慘矣,趙霈告髙宗曰:『願陛下毋忘親征時。』王庶謂秦檜曰:『公不思東都抗節存趙時,而忘此敵乎?』洪皓曰:『錢塘暫居,而太廟、景靈宮皆極土木之華,豈非示無中原意乎!』」

三月 辛卯

詔宴殿陳設止用緋黃二色,勿以文繡。上以祖宗朝殿帷但用純綵,後來寖多文繡,故屏去之也。 熊克《小曆》附此事於正月癸巳,今從《日曆》

國子司業髙閌請在學人依徽宗御筆,復立三年歸省之限,以彰孝治,上曰:「舊有九年之法,至徽廟方改作三年,豈有士人九年而不省其親者乎?其從之。」

川陝宣撫副使鄭剛中乞增印錢引四百萬緡,許之。先是直祕閣四川轉運副使井度言右䕶軍嵗計闕七百七十八萬緡,乞撥四川免行錢五十萬緡,仍添印錢引,戶部奏免行錢乃朝廷窠名,不可予,止命增印焉。

癸巳

資政殿大學士左正議大夫提舉臨安府洞霄宮張守,貶秩二等。時右宣教郎添差通判常州陳袤以貪贓屬吏,而言者謂守實庇之,故繫久不服,遂有是命。

武節郎閤門宣贊舍人趙瓌等並轉一官,以初御正殿,應奉無差失故也。

直龍圖閣葉三省,知信州代還,言:「鉛山縣民王小十取肝以愈母病,葢陛下躬行孝徳,風化之所致,乞詔有司旌其門閭,易其鄉號,仍宣付史官。」從之。

右武大夫榮州防禦使新知辰州邵隆與武功大夫貴州刺史知敘州劉光弼兩易。

乙未

詔文宣王廟門立㦸二十四。

中書舍人兼修玉牒官楊愿,兼侍講。國子司業髙閌,兼崇政殿說書,閌仍進《講左氏傳》。

丙申

拱衞大夫貴州防禦使殿前司忠勇軍統制輔逵,爲江南東路馬步軍副總管,罷從軍。

左從事郎廣南鹽事司幹辦公事鄭厚罷,以言者論厚頃縁劉大中力薦,及爲泉州察推,唯知諂事趙鼎,比因誤殺罪囚,例與衝替,乃謗議朝政,簧鼔衆聴故也。

乙巳

詔臨安府建太社、太稷。言者以謂「社稷之祠,王者所重,故漢光武東遷,則置於雒陽。國家南渡以來,上戊之際,寓於佛祠,未副事神保民之意,望下禮官講明,擇地爲壇,以備春秋之禮。」故有是命。

詔昭慶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致仕平樂郡王韋淵依舊行在居住。初令淵致仕,居處州,未行,復留之。 淵致仕,諸書全不見,不知何故,當考

丙午

詔臨安府同殿前司修築圜丘於龍華寺之西,壇四成,上成縱廣七丈,下成二十有二丈,分十三陛,陛七十有二級,壇及內壝凡九十歩,中壝、外壝共二十五步,以龍華寺爲望祭,不築齋宮。

詔僧及道士於淮南、京西沿邉行遊者,禁之。

辛亥

明州言自廢廣徳湖田,嵗失官租三千餘斛,請復以爲田,從之。 事祖見九年五月

甲寅

中衞大夫慶逺軍承宣使劉光烈,落階官,爲崇信軍承宣使,以光世薨,特遷之也。

乙卯

初命官告院監官書綾紙之背,以防姦弊。 熊克《小曆》在甲寅,葢誤

丙辰

直祕閣兩浙西路提㸃刑獄公事王鈇,陞直徽猷閣。鈇獻《親享太廟賦》,而後省官言其古雅,故有是命。

左宣教郎汪勃,爲太常寺主簿。勃,黟縣人也。 紹興二十八年六月庚寅葉義問奏:「勃爲建徳縣丞,贓汚不法,爲邑人所訟,秦檜與之有舊,監司庇之,寖得美官。」

起居舍人兼侍講兼權中書舍人程敦厚言:「臣昨侍經筵,恭聞聖訓,以通和之初,異議者甚衆,今皆退聴,葢異議小人,初不爲陛下社稷計,務於不靖,以售其姦,今事旣大定矣,固不容不退,然而其所以退聴者,則不可不察。臣觀異議小人,其罪惡顯白者,陛下雖已爲社稷棄之,而其黨猶衆,匿情詭跡,布於中外,旣不得於其前,則將害於其後,故今朝廷一有所成,尚相與詆曰『是墮隣謀也』『是非國福也』,一有所作,又相與詆曰『是不節財也』『是重困民力也』,曾莫知悛,至於甚者,輒更肆險詖,以中傷善類,欲惑移上意,以規取顯美,期於必勝而已,幸陛下明良胥契,鎭以一德,然風俗如此,臣實寒心。臣益願陛下謹察其㣲,而大明賞罰,焉庶使異議絶息,風俗歸厚,永固丕圖,臣不勝拳拳之心。」 敦原文集云紹興十三年所上,而無其月,按敦厚以六月一日罷,而此疏首云「昨侍經筵」,則必春講之時也,故且附三月末

夏四月 己未

右朝奉大夫通判臨安府万俟虎,爲荊湖南路轉運判官。虎,卨兄也。

庚申

上諭宰執曰:「郡政以循良稱者,便與擢用,庶爲郡守之勸。今兵事少息,當以民事爲先,卿䓁宜博詢之。」

壬戌

御史臺檢法官詹大方、祕書省正字游操,並爲監察御史。大方,建德人也。

右承事郎知嚴州淳化縣孔括,爲右宣義郎。先是浙西提㸃刑獄公事王鈇言括治狀,輔臣進呈,上曰:「可與轉一官,令再任,任滿更與陞擢。縣令最親民而員最多,難於一一選擇,但有治狀者進用之,有過惡者黜責之,使知所勸懲,則人自勵而不害吾民。」

癸亥

詔禮部以鄉飲酒儀制鏤板,遍行郡國,比部郎中林保請之也。

翰林司言依例自五月下旬進時果一合,至八月初止,詔御前權不供進,皇太后如例。

丁卯

昭慶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平樂郡王韋淵,落致仕,充萬夀觀使,乃奉朝請。

癸酉

右諫議大夫兼侍講羅汝檝,試御史中丞。

監察御史詹大方,守右司諫。

丙子

左朝奉大夫知漳州韓岊代還,入見,請復孝悌力田科,上謂大臣曰:「漢有此科,固可以厚風俗,然祖宗未嘗行,可令講究,不可輕易創立租宗未行之法也。」 岊初見紹興七年四月

丁丑

直祕閣主管台州崇道觀喻汝礪卒。

庚辰

兩浙轉運副使張叔獻等乞依元祐古迹,於華亭置閘,以捍鹹潮,上曰:「今邊事初息,當以民事爲急,民事當以農爲先。朕觀漢文帝詔書,多爲農而下,以農者天下之本,置閘,其利久逺,不可憚一時之勞也。」乃令叔獻措置。

殿中侍御史李文㑹論:「寄居士大夫干擾州縣,又監司郡守類皆親故,莫敢誰何,望嚴加戒約,儻或不悛,令監司郡守密具姓名聞奏,重寘典憲,不以赦原。」從之。時士大夫與奏檜異論者多奉祠里居,或僑寄他郡,自是以次被罪矣。

祕閣修撰張祁、直祕閣李健,並落職,祁監漢陽軍,健監德安府在城酒稅。以李文㑹奏祁治獄不當爲不仁,健甞仕僞庭爲不義也。健之制曰:「往者元惡盜我魁柄,濁亂國經,爲不道之宗主,故汝得以免,頼天之靈,國是大定,汝曾不知而從搢紳之後,罪豈勝誅。」制詞所云,葢指趙鼎與張浚也。

左朝議大夫提舉洪州玉隆觀胡思、左朝散郎直顯謨閣徐林,並勒停,思南劍州,林興化軍居住。兩浙轉運副使李椿年言二人廣爲謗訕,必欲沮經界之政,故責之。

皇伯保平軍節度使安定郡王令懬薨,贈少師,後追封惠王,謚襄靖。

癸未

懿節皇后撤几筵,上素服焚香,以太師秦檜爲禮儀使。是日禁在城音樂、屠宰,及停決大辟囚。

丙戌

詔宰執四參官赴垂拱殿,習看石位。

是日宰執奏事,上曰:「數日來太后趣行策命中宮之禮,朕乞太后降一指揮,太后不肯,云『我但知家事,豈預外廷。』太后知國體,故重愼如此。」秦檜等曰:「太后有定命,陛下奉行可也。」

丁亥

國子司業髙閌言舉人《春秋》,欲依舊制,止於正經出題,從之。先有是㫖許於三《傳》解處出題,閌謂如此則是三家者與六經並行,以《春秋》之法繩之,三家者當被僭聖作經之罪,乃下禮部如所請。

是月 蒙古復叛,金主亶命將討之。初魯國王昌旣誅,其子星哈都郎君者,率其父故部曲以叛,與蒙古通,䝉古由是強取二十餘團寨,金人不能制 此據王大觀《行程録》。案《松漠記聞》達賚長子大伊瑪被囚,遇赦得出,達賚次子勖今爲平章,皓以今年六月歸,乃不見此事,未知孰的,今姑附見,更俟考詳,十六年八月末可參考。先是都元帥越國王宗弼疑知亳州王彥先至南朝,常泄其國中陰事,乃徙彥先知澶州,而調其子保義郎大觀從軍北討,實質之也。大觀者,年二十餘,驍猛善騎射,以事劉麟擊踘得官,宗弼以爲保義校尉。

閏四月 戊子朔

上曰:「祖宗時,殿宇皆用赤土刷染,飾以桐油,葢以國家尚火德故也,所以只用赤土桐油者,弊則易於更修,後來多用朱紅漆,不維所費不貲,且難於修整。」檜等曰:「此有以見陛下追述祖宗之儉德也。」

己丑

立貴妃吳氏爲皇后,制曰:「顧我中宮,久茲虛位,太母軫深逺之慮,羣臣輸悃愊之忠,宜選淑賢,以光冊命。」敷文閣直學士兼直學士院秦梓所草也。三省行首司言事大體重,乃詔太師尚書左僕射秦檜押麻。

右從政郎兩浙東路安撫司準備差遣楊遹,特改右宣教郎。遹,時子也,上召見,遂以爲司農寺主簿。 遹除寺簿在六月壬寅

庚寅

上諭大臣曰:「近右朝請大夫吳說上殿,言湖台之士大夫家多藏書者,縁未立賞,故不肯獻,卿等可求太宗朝訪遺書故事,依倣行之。」 是月己亥行下

壬寅

宰執奏兩浙漕臣張叔獻言;「天申節鍚宴在邇,本司合造山樓,而木植未備,欲借慈寧殿山樓用之。」上曰:「此皆朕自置,專奉太后宴設,不欲他用,姑借與木植,其綵段不可假,恐或損汚,非朕所以奉太母之意也。」

御史中丞羅汝檝奏太常寺主簿王勃充本臺檢法官,從之。

丁酉

詔金州撥屬利路。

直寳文閣提㸃江淮荊浙福建廣南路坑冶鑄錢韓球,請籍坑場戶姓名,約定賣納銅數,許之。先是贛、饒二監,歳鑄錢四十萬緡,提㸃坑冶趙伯瑜以爲所得不償所費,遂罷鑄錢歲額,銅鐡積而不用,盡取木炭銅鉛本錢及官吏缺額衣糧水腳之屬,湊爲年計,至是球必欲盡鑄新錢,調民興復廢坑,至於發墳墓,壞廬舍,而終無所得,郡邑或毀錢爲銅以應其命,民大以爲擾,其後歳收銅二十萬斤 潼川府、興、利、饒、信、池、潭、連、韶、汀、建、南劍州、卲武軍,凡十四場,總二十六萬三千一百六十九斤九兩,係黃膽二色、鐡二十八萬斤 洪、信、饒、池、徽、撫、吉、江、舒、潭、辰、處、建、韶、黃、惠、賔、鬱林州、興國軍,凡三十八場。總二十八萬三百二斤十三兩、鉛十九萬斤 信、舒、潭、衡、峽、衢、處、溫、韶、連、潯、邕、建、賔、南劍、南恩州、興國、桂陽軍,凡二十四場,總十九萬一千二百有十九斤十三兩、錫二萬斤 衡、郴、賀州、桂陽軍,凡五場,總二萬四百五十八斤,皆不登祖額。 此紹興三十二年虞部數也。祖額銅七百五萬斤、鐡二百十六萬斤、鉛三百二十一萬斤、鍚七十六萬斤

戊戌

殿中侍御史李文㑹論前知閩縣李汝明贓污,上謂大臣曰:「縣令最衆,安得人人而知之,若一一待臺諫論列,何用監司?今後贓污人爲臺諌所論,而監司失按發者,量與降官,庶知所懲,行之數年,贓吏自然少矣。」時本路提轉黃積厚、陳桷、賀允中、余應求已代去,皆坐貶秩焉。 八月癸卯行遣。呂中《大事記》:「檜雖監司帥守到闕,必要珍寳數萬貫乃得差遣,而上則嚴監司失按發贓污爲臺諫所論者,監司量與降官,又令監司按縣令,申嚴監司巡厯法,其飭吏之嚴自若也」

己亥

詔紹興府守臣,卽直祕閣陸寘家録所藏書,以實三館。

壬寅

詔人戶應管田産雖有契書,而今來不上砧基簿者,並拘沒入官,用兩浙轉運副使措置經界李椿年請也。時椿年行經界法,量田不實者,罪至徒流,江山尉汪大猷覆視龍游縣,白椿年曰:「法峻民未喻,固有田少而供多者,願許首,復改正。」又謂:「每保各圖頃畆林塘,十保合一大圖,用紙二百畨,安所展視?」椿年聽其言,輕刑省費甚衆。大猷,鄞縣人也。

詔諸州自長貳外,非公筵,若休告,毋得用妓樂燕集,違者坐之。

癸卯

詔少保兼領殿前都指揮使職事楊存中遇合執仗子侍立,特令依舊窄衣,執骨朶。

甲辰

冊皇后吳氏。太師尚書左僕射秦檜爲奉冊寳使,參知政事王次翁爲副使。冊文檜所撰,而參知政事万俟卨所書,寳文則簽書樞密院程克俊所篆也。權禮部侍郎直學士院王賞爲禮儀使。上御文徳殿授冊,后卽穆清殿廷受之,通設黃麾半仗千四百九十九,用宮架樂,其受冊、讀冊、舉冊,悉以內侍爲之,時太常無女工,乃命設於穆清殿門外。

丙午

新除宗正少卿何麟,依舊直祕閣知嘉州,以殿中侍御史李文㑹論其浮薄夸誕也。

戊申

敷文閣直學士提舉萬壽觀兼侍讀直學士院資善堂翊善秦梓,爲翰林學士。梓直北扉踰半歳,至是草后制而命之。

己酉

吏部員外郎王揚英乞命史官編《靖康建炎忠義録》,俾見危致命,臨大節而不可奪者,託無窮之傳,詔付史館,其後書不克成。

庚戌

賜武當軍節度使川陝宣撫司都統制楊政漢中田五十頃,政自興元入朝,故有是命。

辛亥

權尚書禮部侍郎兼實録院修撰兼侍講權直學士院王賞,落權字,以中宮冊寳成禮也。

壬子

戶部供上諸路月樁錢,上諭輔臣,令析其數爲二,存其有窠名者,餘悉蠲之。 十七年八月丁巳又減

癸丑

太常寺言皇后受冊畢,依儀詣景靈宮行恭謝之禮,從之。

甲寅

上諭大臣曰:「昨日上殿,楊大任其人昏老,難當郡寄,可處以宮祠,似此等人作郡,臺諌欲論,又無顯過,但千里之民,陰被其害,今後郡守,卿等宜審擇之。」秦檜等曰:「謹遵聖訓。」

吏部員外郎王揚英,兼國史院檢討官。 此恐是專修《忠義録》,當考

乙卯

參知政事王次翁,充資政殿學士提舉臨安府洞霄宮。次翁執政凡三年,至是引年求去,而有是命。 王明清《揮麈録》所云上終惡次翁,秦檜諭使辭位,已見紹興十一年八月丙寅皇太后渡淮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