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廿二史劄記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文檔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內容還未錄入。請盡量協助改善這個頁面
廿二史劄記
簡介
作者:趙翼

廿二史劄記,清趙翼撰。

趙翼二十二史劄記為清代史學考據重要著作(與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並稱清代歷史考據三大名著)。其以筆記條列方式,考據包括史記至明史等二十四史,(其時舊唐書及舊五代史尚未列入正史,故稱二十二史)計三十六卷,補遺一卷。內容主要就史書的編撰(編撰過程、時間,史料來源、真偽)、體例(異同優劣)加以考據,兼論政事、制度、人物之優劣臧否。

趙翼(雍正五年~嘉慶十九年,西元1727~1814)字耘松,號甌北,江蘇陽湖人。精於史學考據,著有二十二史劄記(三十六卷,補遺一卷)、陔餘叢考(四十三卷)、簷曝雜記(六卷,續一卷)。記事有皇朝武功紀盛(四卷)。史學之外,兼擅詩名,有甌北集(五十卷,續三卷)、甌北詩鈔(二十卷)。詩文評論有甌北詩話(二卷)。

清史趙翼傳謂翼有經世之略,未盡其用。

翼先由舉人中明通榜,授內閣中書,入直軍機。後舉進士,授編修。(翼殿試擬一甲第一,王傑第三,高宗謂陝西自國朝以來未有以一甲一名及第者,遂拔傑而移翼第三)後出知鎮安府。傅恆至滇經略緬甸兵事,翼受命赴軍贊畫。尋調守廣州,擢貴西兵備道,以廣州讞獄舊案降級,遂乞歸,不復出。

臺灣林爽文之反,閩浙總督李侍堯赴閩治軍,邀翼與俱。時臺灣總兵柴大紀守諸羅被圍半載,以易子析骸上告,高宗諭以兵護民內渡。(大紀傳:上以諸羅被圍久,縣民困守,奮力向義,更縣名為嘉義)侍堯以詢翼,翼曰:「總兵欲內渡久矣,憚國法故不敢,今一棄城,則鹿耳門為賊有,全臺休矣!即大兵至,無路可入,宜封還此旨。」從之,追還前旨。後大將軍福康安續至,遂得由鹿耳門進兵破賊,皆翼計也。

案臺灣通志(疆域形勢)謂「彰化縣城,築於平陸,無險足據;又有八卦山,在城外東北隅,俯瞰全城,不得地利。陽湖趙翼嘗議改築於鹿港而未能也。」又彰化志載趙翼謂「彰化之鹿港,既通往來,其地居南北之中,為臺地最要門戶,鹿耳門更緩急可恃也,然海舟不能附岸,須鹿港出小船二十里渡兵。幸林爽文等皆山賊,但知攻城,不知扼海口,倘賊稍有智計,先攻鹿港,鹿港無城可守,其勢必拔,拔則據海口,禁小船,我師海舟雖至,亦不得薄而登。所恃以入臺者,祗鹿耳門一門耳!兵既由鹿耳入府城,又須自南而北轉多紆折,必不能如彼處之路捷而功速也。彰化城距鹿港二十里,不傍山、不通水,本非設縣之地,若移於鹿港,鎮以文武大員,無事則指揮南北,聲息皆便;有事則守海口,以通內地應援,與鹿耳門為關鍵,使臺地常有兩路可入,則永無阻遏之患。』然則趙翼可謂知臺灣地理形勢也。

廿二史箚記正文

[編輯]

廿二史箚記小引

  隠居無事,翻書度日。而資性粗鈍,不能研究經學,惟歴代史書,事顯而義淺,便於流覽,爰取爲日課,有所得輒箚記別紙,積久遂多。惟是家少藏書,不能繁徴博採,以資參訂。閒有稗乘脞説,與正史岐互者,又不敢遽詫爲得閒之奇。蓋一代修史時,此等記載,無不蒐入史局,其所棄而不取者,必有難以徴信之處。今或反據以駁正史之訛,不免貽譏有識。是以此編多就正史紀傳表志中,參互勘校,其有牴牾處,自見輒摘出以俟博雅居子訂正焉。至古今風會之遞變,政事之屢更,有關於治亂興衰之故者,亦隨所見附著之。自惟中歳歸田,遭時承平,得優游林下,寢饋於文史以送老,書生之幸多矣,或以比顧亭林日知録,謂身雖不仕,而其言有可用者,則吾豈敢。陽湖趙翼謹識。 乾隆六十年三月。

廿二史箚記巻一

1.司馬遷作史年歳   司馬遷報任安書,謂:「身遭腐刑而隱忍苟活者,恐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論者遂謂:「遷遭李陵之禍,始發憤作史記。」而不知非也。其自序謂父談臨卒,屬遷論著列代之史。父卒三歳,遷爲太史令,即紬石室金匱之書。爲太史令五年,當太初元年,改正朔,正値孔子春秋後五百年之期,於是論次其文。會草創未就而遭李陵之禍,惜其不成,是以就刑而無怨。是遷爲太史令,即編纂史事,五年爲太初元年,則初爲太史令時,乃元封二年也。元封二年至天漢二年遭李陵之禍已十年。又報任安書內謂:「安抱不測之罪,將迫季冬,恐卒然不諱,則僕之意終不得達,故略陳之。」安所抱不測之罪,縁戻太子以巫蠱事斬江充,使安發兵助戰,安受其節而不發兵。武帝聞之,以爲懷二心,故詔棄市。此書正安坐罪將死之時,則征和二年間事也。自天漢二年至征和二年,又閲八年。統計遷作史記,前後共十八年。況安死後,遷尚未亡,必更有刪訂改削之功。蓋書之成,凡二十餘年也。其自序末謂「自黃帝以來至太初而訖」,乃指所述歴代之事止於太初,非謂作史歳月至太初而訖也。李延壽作南北史凡十七年。歐陽修、宋子京修新唐書,亦十七年。司馬溫公作資治通鑑凡十九年。遷作史之歳月,更有過之。合班固作史之歳月並觀之,可知編訂史事,未可聊爾命筆矣。元末修宋、遼、金三史,不過三年。明初修元史,兩次設局,不過一年。毋怪乎草率荒謬,爲史家最劣也。

2.班固作史年歳   漢書武帝以前,紀、傳、表多用史記文,其所撰述,不過昭、宣、元、成、哀、平、王莽七朝君臣事蹟。且有史遷創例於前,其成之易易。乃考其始末,凡經四人手,閱三四十年,始成完書,然後知其審訂之密也。據後漢書班固傳,固父彪接遷書太初以後,繼採遺事,傍貫異聞,作後傳數十篇。是彪已有撰述也。固以父書未詳,欲就其業,會有人告其私改國史。明帝閱其書而善之,使固終成之。固乃起高祖,終於孝平、王莽之誅,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爲紀、表、志、傳,凡百篇。自永平始受詔,積二十餘年,至建初中乃成。是固成此書已二十餘年。其八表及天文志尚未就而固已卒。和帝又詔其妹昭,就東觀藏書閣踵成之。是固所未成,又有妹為之卒業也。漢書始出,多未能通。馬融伏於閣下,從昭受讀。後又詔融兄續繼昭成之。是昭之外,又有馬續也。百篇之書,得之於史遷者,已居其半,其半又經四人之手而成。其後張衡又條上漢書與典籍不合者十餘事。盧植、馬日磾、楊彪、蔡邕、韓說等校書東觀,又補續漢記,則是書亦尚有未盡善者。益信著書之難也。

3.各史例目異同   古者,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言爲尚書,事爲春秋。其後沿爲編年、記事二種。記事者,以一篇記一事,而不能統貫一代之全;編年者,又不能即一人而各見其本末。司馬遷參酌古今,發凡起例,創爲全史。本紀以序帝王,世家以記侯國,十表以繋時事,八書以詳制度,列傳以誌人物。然後一代君臣政事,賢否得失,總彙於一編之中。自此例一定,歴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範圍,信史家之極則也。魏禧序十國春秋,謂「遷僅工於文,班固則密於體。」以是爲史漢優劣。不知無所因而特創者難爲功,有所本而求精者易爲力。此固未可同日語耳。至於篇目之類,固不必泥於一定。或前代所有而後代所無;或前代所無而後代所有,自不妨隨時增損改換。今列二十二史篇目異同於左:   本紀。古有禹本紀、尚書世紀等書。遷用其體,以敘述帝王。惟項羽作紀頗失當。故漢書改爲列傳。後漢書又立皇后紀。蓋仿史漢呂后紀之例。不知史遷以政由後出,故高紀後,即立後紀。至班固則先立孝惠紀,孝惠崩,始立後紀。其體例已截然。以少帝既廢,所立者非劉氏子,故不得以偽主紀年,而歸之於後也。若東漢則各有帝紀,即女後臨朝,而用人行政已皆編在帝紀內,何必又立後紀?新唐書武后已改唐爲周,故朝政則編入後紀。宮闈瑣屑事,仍立後傳,較有斟酌。宋史度宗本紀後,附瀛國公及二王,不曰帝而曰瀛國公、曰二王,固以著其不成爲君,而猶附於紀後,則以其正統緒餘,已登極建號,不得而沒其實也。至馬令、陸游南唐書作李氏本紀、呉任臣十國春秋,爲僭大號者皆作紀,殊太濫矣。其時已有梁、唐、晉、漢、周稱紀,諸國皆偏隅,何得亦稱紀耶?金史於太祖本紀之前,先立世紀以敘其先世。此又仿尚書世紀之名,最爲典切。   世家。史記衛世家贊:「余讀世家言」云云,是古來本有世家一體,遷用之以記王侯諸國。漢書乃盡改爲列傳(按班固傳:改世家爲列傳,係其父彪變例)。傳者,傳一人之生平也。王侯開國,子孫世襲,故稱世家。今改作傳,而其子孫嗣爵者,又不能不附其後,究非體矣。然自漢書定例後,歴代因之。晉書於僭僞諸國數代相傳者,不曰世家而曰載記。蓋以劉、石、符、姚諸君,有稱大號者,不得以侯國例之也。歐陽修五代史,則於呉、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北漢、楚、呉、越、閩、南平皆稱世家。宋史因之,亦作十國世家。遼史於高麗、西夏,則又變其名曰外記。   表。史記作十表,仿於周之譜牒,與紀傳相爲出入。凡列侯將相三公九卿功名表著者,既爲立傳,此外大臣無功無過者,傳之不勝傳,而又不容盡沒,則於表載之。作史體裁,莫大於是。故漢書因之,亦作七表。以史記中三代世表、十二諸侯年表、六國表皆無與於漢也。其餘諸侯,皆本史記舊表,而增武帝以後沿革以續之。惟外戚恩澤侯表,史記所無。又增百官公卿表,最爲明析。另有古今人表,既非漢人,何煩臚列。且所分高下,亦非定評,殊屬贅設也。後漢、三國、宋、齊、梁、陳、魏、齊、周、隋及南北史皆無表。新唐書宰相、方鎮、宗室世系三表。薛五代史無表。歐五代史亦無表。但有十國世家年譜。宋史有宰相、宗室二表。遼史立表最多。有世表、皇子表、公主表、皇族表、外戚表、遊幸表、部屬表、屬國表。表多則傳可省,此作史良法也。金史宗室、交聘二表。元史后妃、宗室世系、諸王、公主、三公、宰相六表。明史諸王、功臣、外戚、宰輔、七卿,共五表。後人有因各史無表而補之者:伏無忌、黃景作諸王、王子、功臣、恩澤侯表。邊韶、崔寔、延篤作百官表,皆不傳。袁希之又有漢表,熊方有後漢表,李燾作歴代宰相年表,皆所以補前人之缺。近時萬斯同又取歴代正史之未著表者一一補之,凡六十篇,益以明史表十三篇,最爲詳贍。   書志。八書乃史遷所創,以紀朝章國典。漢書因之,作十志。律暦志則本於律書、暦書也。禮樂志則本於禮書、樂書也。食貨志則本於平準書也。郊祀志則本於封禪書也。天文志則本於天官書也。溝洫志則本於河渠書也。此外又增刑法、五行、地理、藝文四志。其後律暦、禮樂、天文、地理、刑法,歴代史皆不能無。後漢書改地理爲郡國。又增禮儀、祭祀、百官、輿服四志。三國無志。晉、宋、齊書,大概與前書同。惟宋書增符瑞志。齊書亦有祥瑞志。梁、陳書及南史無志。魏書改天文爲天象,地理爲地形,祥瑞爲靈徴,餘皆相同,而增官氏、釋老二志。齊、周及北史皆無志。隋書本亦無志,今志乃合梁、陳、齊、周、隋並撰者。其藝文則改爲經籍。新唐書增儀衛、選舉、兵制三志。薛五代史志類有減無增。歐五代史另立司天、職方二考,亦即天文、地理而變其名也。宋史諸志與前史名目多同。惟遼史增營衛、捺砵、部族、兵衛諸志,其國俗然也。金元二史志目與宋史同,惟少藝文耳。明史志目與宋史同,其藝文志內,專載明人著述,而前代書流傳於世者不載。   列傳。古書凡記事、立論及解經者,皆謂之傳,非專記一人事蹟也。(説見陔餘叢考)其專記一人爲一傳者,則自遷始。又於傳之中,分公卿將相爲列傳,其儒林、循吏、酷吏、刺客、游俠、佞幸、滑稽、日者、龜策、貨殖等,又別立名目,以類相從。自後作史者,各就一朝所有人物傳之,固不必盡拘遷史舊名也。如漢書少刺客、滑稽、日者、龜策四傳,而增西域傳。蓋無其人不妨缺,有其事不妨增。至外夷傳則又隨各朝之交兵通貢者而載之,更不能盡同也。惟貨殖一款,本可不立傳,而漢書所載貨殖,又多周秦時人,與漢無渉,殊亦贅設。後漢書於列傳,儒林、循吏、酷吏外,又增宦者、文苑、獨行、方術、逸民、列女等傳。三國志名目有減無增。晉書改循吏爲良吏,方術爲藝術,不過稍易其名。又增孝友、忠義二傳。其逆臣則附於卷末,不另立逆臣名目。宋書但改佞幸爲恩倖。其二凶亦附卷末。齊書改文苑爲文學,良吏爲良政,隱逸爲高逸,孝友、忠義爲孝義,恩倖爲倖臣,亦稍變其名。其降敵國者,亦附卷末。梁書改孝義爲孝行,又增止足一款。其逆臣亦附卷末。陳書及南史亦同。惟侯景等另立賊臣名目。後魏書改孝行爲孝感,忠義爲節義,隱逸爲逸士,宦者爲閹宦,亦稍變其名。其劉聰、石勒、晉、宋、齊、梁倶入外國傳。北齊各傳名目,無所增改。周書增附庸一款。隋書改忠義爲誠節,孝行又爲孝義,餘與前史同。而以李密、楊玄感次列傳後。宇文化及、王世充附於卷末。北史各傳名目,大概與前史同,增僭僞一款。舊唐書諸傳名目,亦與前史同。其安祿山等,亦附卷末,不另立逆臣名目。新唐書增公主、藩鎮、姦臣三款。逆臣中又分叛臣、逆臣爲二,亦附卷末。薛五代史增世襲一款。歐五代史另立家人、義兒、伶官等傳。其歴仕各朝者,謂之雜傳。又分忠義爲死節、死事二款。又立唐六臣傳。蓋五代時事多變局,故傳名亦另創也。宋史增道學一款及周三臣傳,餘與前史同。遼史改良吏爲能吏,餘與前史同。另有國語解。金史無儒學,但改外戚爲世戚,文苑爲文藝,餘與前史同。亦另有國語解。元史增釋老,餘亦與前史同。明史各傳名目,亦多與前史同,增閹黨、流賊及土司傳。

4.史記編次   史記列傳次序,蓋成一篇,即編入一篇,不待撰成全書後,重爲排比。故李廣傳後,忽列匈奴傳,下又列衛青、霍去病傳。朝臣與外夷相次,已屬不倫。然此猶曰:諸臣事皆與匈奴相渉也。 公孫弘傳後,忽列南越、東越、朝鮮、西南夷等傳,下又列司馬相如傳。相如之下,又列淮南、衡山王傳。循吏後,忽列汲黯、鄭當時傳。儒林酷吏後,又忽入大宛傳。其次第皆無意義,可知其隨得隨編也。

5.褚少孫補史記不止十篇   漢書司馬遷傳謂:「史記內十篇,有録無書。」顏師古注引張晏曰:「遷沒後,亡景紀、武紀、禮書、樂書、兵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蒯成列傳,凡十篇。元、成間,褚少孫補之,文詞鄙陋,非遷原本也。」是少孫所補,衹此十篇。然細按之,十篇之外尚有少孫增入者。如外戚世家:增尹、邢二夫人相避不相見。及鉤弋夫人生子,武帝將立爲太子,而先賜鉤弋死。又衛青本平陽公主騎奴,後貴爲大將軍,而平陽公主寡居,遂以青爲夫等事。田仁傳後增:仁與任安,皆由衛青舍人,選入見帝。二人互相舉薦,帝遂拔用之等事。又張蒼、申屠嘉傳後增記征和以後爲相者。車千秋之外,有韋賢、魏相、丙吉、黃霸,皆宣帝時也。韋元成、匡衡,則元帝時也。此皆少孫別有傳聞,綴於各傳之後。今史記內,各有「褚先生曰」以別之,其無「褚先生曰」者,則於正文之下,另空一字以爲識別。此少孫所補,顯然可見者也。又有就史遷原文而增改者。楚元王世家後,敘其子孫有至地節二年者,則宣帝年號也。齊悼惠王世家後,敘朱虛侯子孫,有至建始三年者,則成帝年號也。此皆在遷後,而遷書內見之,則亦少孫所增入也。李廣利之降年考又史記匈奴傳:「太初四年,且鞮侯單于立。其明年,浞野侯亡歸。又明年,漢使李廣利撃右賢王於天山。又使李陵出居延陵,敗降匈奴。」則天漢二年也。「又二年,漢使廣利出朔方,與匈奴連戰十餘日。廣利聞家已族滅,遂降匈奴。」則應是天漢四年事。然漢書武帝紀:「天漢二年,李陵降匈奴。」此與傳同。而「廣利之降,則在征和三年」。距「天漢四年」,尚隔七年,殊屬歧互。不知者,必以史遷爲及身親見,與班固事後追書者不同,自應以史記爲準。然征和元年,巫蠱事起。三年,太子斬江充,戰敗自殺。而廣利之降,則以太子既死之明年。廣利出撃匈奴,丞相劉屈氂餞於郊外。廣利以太子既死,屬屈氂勸上立昌邑王爲太子。昌邑王者,廣利妹李夫人所生子,廣利甥也。此語爲人所告發,帝遂誅其家。廣利聞之,乃降匈奴。是廣利之降,在衛太子死後。而太子之死,實在征和二年。此等大事,漢書本紀,編年紀載,斷無差誤。則廣利之降,必不在天漢四年明矣。再以漢書匈奴傳核對。則李陵降匈奴以前,皆與史記匈奴傳同。「陵降後二年,廣利出兵,與單于連戰十餘日,無所得,乃引還。」並未降匈奴也。「又明年,匈奴且鞮侯單于死,狐鹿姑單于立,是爲漢太始元年。狐鹿姑立六年,遣兵入寇上谷、五原、酒泉,漢乃又遣廣利出塞,戰勝追北,至范夫人城。聞妻子坐巫蠱事被收,乃降匈奴。」計其歳年,正是征和三年之事。與武帝紀相合。則知史記匈奴傳末所云「天漢四年,廣利降匈奴者」,非遷原本也。遷是時目撃其事,豈有錯誤年歳至此。蓋遷所作傳,僅至李陵降後二年,廣利出塞不利引還便止。(遷自敘謂訖於太初,則並在陵降匈奴之前)而褚少孫於數十年後,但知廣利降匈奴之事,不復細考年代,即以係於天漢四年出兵之下,故年代錯誤也。可知史記十篇之外,多有少孫所竄入者。   按史公自敘:「十二本紀、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是史公已訂成全書。其十篇之缺,乃後人所遺失,非史公未及成而有待於後人補之也。班固作遷傳,但云:「十篇有録無書」,而不言少孫所補。然班書內燕王旦等封策,及平陽公主以衛青爲夫等事,皆採少孫語入列傳。則知少孫所補,久附史記並傳矣。   又案史公自序,作武帝紀,謂:「漢興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內修法度,與封禪,改正朔,易服色,故作今上本紀。」是遷所作武紀,凡征匈奴、平兩越、收朝鮮、開西南夷,以及修儒術、改夏正等事,必按年編入,非僅侈陳封禪一事也。今少孫所補,則係全取封禪書下半篇所敘武帝事,遂以作武帝本紀。凡封禪書中所云「今上」,皆改曰「武帝」(中尚有一「今上」字未改),其文字稍異者,惟「亳人謬忌」,武紀改雲「薄誘忌」。「少翁以書置牛腹中,天子識其手書。」武紀改雲「天子疑之,有識其手書者」而已。武紀贊亦全用史公封禪書後文,無一字改易。因思少孫所補,大概多鈔録舊文,不必自作。如龜策傳內「宋元王與衛平論龜之文」,皆是韻語,此必掌故中本有此文字。其後所云:「首仰首俛,足開肣開」之類,亦是當時龜卜成法,特少孫鈔入以補缺耳。至扁鵲、倉公傳,雖非少孫所補,然淳于意答文帝詔問之語,所治何人,所療何症,自成一篇。亦必當時有此現成文字而鈔入者。使史遷爲之,必不如此瑣屑。竊意扁鵲傳,史遷原文也;倉公傳,亦少孫鈔入者也。   褚少孫,沛人。嘗受詩於王式。後應博士弟子選。由是魯詩有張、唐、褚氏之學。(張長安、唐長賓與少孫同受業王式。漢書儒林傳)

6.史記有後人竄入處   史記田儋傳贊,忽言蒯通辯士,著書八十一篇。項羽欲封之而不受,此事與儋何渉而贊及之。司馬相如傳贊,謂「相如雖多虛詞濫説,然其要歸,引之節儉。揚雄以爲靡麗之賦,勸百諷一,猶馳騁鄭衛之音,曲終而奏雅,不已虧乎!余采其語可論者,著於篇」云云。按雄乃哀、平、王莽時人,史遷何由預引其語?此並非少孫所補,而後人竄入者也。漢書相如傳贊正同,豈本是班固引雄言作贊,而後人反移作史記傳贊耶?外戚世家敘衛子夫得幸之處,不曰今上而曰武帝,此或是少孫所改耳。

7.史記律書即兵書   史記所缺十篇,張晏謂「禮書、樂書、兵書」。顏師古據史記目録「但有律書而無兵書」以駁張晏之誤。不知律書即兵書也。遷自序云:「非兵不強,非德不昌。司馬法所從來尚矣。太公、孫、呉、王子(徐廣曰王子成甫)能紹而明之,故作律書」云云。是遷所作律書即兵書也。今褚少孫所補序亦云:「六律爲萬事根本,其於兵械尤重,遂極論秦時黷武,漢定天下,偃兵息戰等事。」是亦尚見兵律相關之意。而其傳則又專序律呂上生下生之法,與兵事毫不相渉,此篇最無頭緒。蓋少孫補作時,見遷序目有司馬法、太公、孫、呉字樣,故其序以兵律相關爲言。至其正文,則以律書爲名,遂專取律呂以實之,而與兵事不相渉也。張晏謂兵書者,專指史遷序目而言。顏師古駁之者,專據少孫所補律呂而言。度史遷原文,必有兵與律相應之故,惜不可考矣。

8.史記變體   史記曹參世家敘功處,絶似有司所造冊籍。自後樊噲、酈商、夏侯嬰、灌嬰、傅寬、靳歙、周鰈等傳記功,倶用此法,並細敘斬級若干、生擒若干、降若干人,又分書身自擒斬若干、所將卒擒斬若干,又總敘攻得郡若干、縣若干,擒斬大將若干、裨將若干、二千石以下若干,纖悉不遺,另成一格。蓋分封時所據功冊,而遷料簡存之者也(張良傳:以諸將未定封,上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是必先有功冊)。然亦可見漢初起兵,即令諸將各立簡牘以紀勞績,無枉無濫,所以能得人死力以定大業也。又張蒼、任敖、周昌合爲一傳。竇嬰、灌夫、田蚡亦合爲一傳,似斷不斷,似連不連,此又是一體。漢書皆全用之。漢書韓安國傳下半篇,全載王恢與安國辯論撃匈奴事,一難一答,至十餘番,不下斷語,亦一奇格。

9.漢王父母妻子   高祖紀稱:「漢王之二年,定三秦,將五諸侯兵,破彭城。尋爲項羽所敗,西奔過沛,使人求家室,家室已亡去。道遇孝惠、魯元公主,載以行。而家屬反遇楚軍,爲羽所得,常置軍中爲質。」據史記謂是時羽取漢王「父母妻子」置軍中。漢書則但謂取「太公、呂后」而不言父母妻子。其後羽與漢王約,中分天下,以鴻溝爲界,遂歸漢王家屬。據史記謂歸漢王「父母妻子」。而班書亦但言歸「太公、呂后」,而不言父母妻子。蓋(班)以高祖之母,久已前死(高祖起兵時,母死於小黃),羽所得者,但有太公、呂后。而以史記所云「父母妻子」者,不過家屬之通稱,非真有母與子在項羽軍中,故改言太公、呂后也。不知高祖母雖已前死,而楚元王爲高祖異母弟,則高祖尚有庶母也。史記謂同母少弟,漢書則謂同父少弟。顏師古註言「同父,則知其異母也。」按呉王濞傳:「晁錯曰:『高帝大封同姓庶弟元王王楚四十餘城。』」則元王乃異母弟無疑。陸機漢高功臣頌:「侯公伏軾,皇媼來歸。」正指侯公説項羽,羽歸漢王家屬之事。曰「皇媼來歸」,明言漢高之母也。孝惠帝尚有庶兄肥,後封魯爲悼惠王。當高祖道遇孝惠時,與孝惠偕行者,但有魯元公主,則悼惠未偕行可知也。悼惠既未偕行,又別無投歸高祖之事,則必與太公、呂后同爲羽所得。故高祖有子在項軍也。然則史記所謂「父母妻子」,乃無一字虛設,而漢書改雲「太公、呂后」,轉疏漏矣。

10.五世相韓   史記稱張良以五世相韓,故爲韓報仇。然五世指韓王而言,謂韓王五世皆張氏爲相,非張氏五世皆相韓也。良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及宣惠王、襄哀王,良父相釐王及悼惠王,是爲五世。顏師古註,從昭侯至悼惠王,凡五君也。

11.過秦論三處引用   賈誼過秦論,大指謂秦尚法律,不施仁義,以至一夫作難,天下土崩。史遷用之秦本紀後,最爲切當。乃褚少孫又引之於陳渉世家後,則以其中有「陳渉甕牖繩樞之子」數語,故牽用之。然已非正旨矣。班固又於陳渉、項羽傳後引此及史遷所論項羽者,以作二人傳贊。未免數典而忘其祖也。再漢書武帝以前,紀傳多用史記文,而即以爲己作,未嘗自言引用史遷云云。所引過秦論及戰國策、陸賈新語之文,亦即以爲己作,未嘗自言引用某人。蓋古人著述,往往如此,不以鈔竊爲嫌也。(漢書五行志記秦始皇滈池君遺璧之事,卻書明引用史記之文。)

12.史記自相岐互處   史記田儋傳:項梁趣齊進兵,共擊章邯。儋欲楚殺田假,然後出兵。據項羽紀:項梁曰「假與國之王,窮來歸我,殺之不義。」而田榮傳則以此語爲楚懷王之言。   齊悼惠王世家,悼惠子哀王將發兵誅諸呂,乃先誘燕王劉澤入齊。使祝午至燕,發其國兵並將之。澤不得歸,乃願往長安,議立哀王爲帝。哀王遂資其行。而澤傳不言被誘入齊事,但云:太后崩,澤即曰:「帝少,諸呂用事,劉氏孤弱。」遂與齊合兵,而澤先至長安。(漢書亦同)    朱建傳謂,黥布欲反,建諫之不聽,布誅,建得不誅。事在黥布傳中云云。今布傳無此語。   佞幸傳序,高祖有籍孺,孝惠有閎孺。而朱建傳又雲孝惠有閎籍孺。是並二人爲一人。漢書亦云閎籍孺。   酈食其傳既敘食其見高祖之事,而朱建傳又重敘酈生見高祖之事,與彼傳小異。   周仁傳,仁以不潔清得幸。景帝崩,仁尚爲郎中令,終無所言,景帝以此再自幸其家。案既雲「景帝崩」,乃又雲「景帝再幸其家」,文義不順,漢書刪「景帝崩」三字便明。   田仁傳,戻太子斬江充,發兵與丞相劉屈氂戰」之事,既雲「丞相令司直田仁閉守城門,因縱太子,下吏誅死。」下又云:「仁發兵,長陵令車千秋上變,仁族死陘城。」文既繁複,且不可解。

13.史漢不同處   一代修史,必備衆家記載,兼考互訂,而後筆之於書。觀各史藝文志,所載各朝文士著述,有關史事者,何啻數十百種。當修史時,自必盡取之。彼此校核,然後審定去取。其所不取者,必其記事本不確實,故棄之。而其書或間有流傳,好奇之士往往轉據以駁正史,此妄人之見也。即如班固作漢書,距司馬遷不過百餘年,其時著述家豈無別有記載?倘遷有錯誤,固自當據以改正。乃今以漢書比對,武帝以前,如高祖紀及諸王侯年表、諸臣列傳,多與史記同。並有全用史記文,一字不改者。然後知正史之未可輕議也。其間有不同者,張泌有漢書刊誤、朱子文有漢書辨正、劉巨容有漢書纂誤,今皆不傳。現存者惟劉攽漢書刊誤、呉仁傑兩漢刊誤補遺,皆不過就本書中穿穴訂正,非於此二書外,別有援據以資辨駁也。劉仁翁有班馬異同,蓋亦就史記、漢書岐互處分別指出,今少有其本。姑以此二書比對,摘其不同者列於後。   韓信撃魏豹。史記在漢三年,漢書在二年。韓信襲殺龍且。史記在三年,漢書在四年。諸侯會垓下。史記在四年,漢書在五年。項羽使海春侯曹咎守成皋,爲漢王所虜。史記在劉項同軍廣武之後,漢書在同軍廣武之前。徙王韓信於楚。史記在漢王即帝位後,漢書在殺羽未即位前。蕭何造未央宮。史記在八年,漢書在七年。黥布封九江王後。史記謂七年朝陳,八年朝洛陽。漢書謂六年朝陳,七年朝洛陽。二書紀事,毎差一年。   項羽、陳渉二人。史記稱項王、陳王,漢書改爲列傳,故皆稱名。   史記項羽立田都爲齊王,田榮怒,乃殺都自立爲齊王。漢書謂榮攻都,都走降楚。   史記項紀、高紀皆言項羽徙義帝長沙都郴。使衡山王、臨江王撃殺義帝。漢書高紀則雲羽使九江王布撃殺義帝於郴。(顏師古註謂,衡山、臨江、九江三王,羽皆使殺義帝,而撃殺者乃九江王也。)   史記項紀,楚軍敗於定陶,項梁死,楚懷王恐,乃從盱眙徙彭城,並項羽、呂臣軍自將之。漢書謂羽與沛公等,聞項梁死,乃徙懷王,都於彭城。   項羽分王諸將,史記先敘諸將分王畢,方敘徙楚懷王於長沙。漢書則先敘徙懷王,然後分王諸將。   史記,分王諸將,韓王成都陽翟。漢書無「都陽翟」三字。以成雖有此封,實未至國也。(案史記成無軍功,羽不使之國,與倶至彭城,殺之。)   史記田榮撃殺濟北王田安,並王三齊。漢書彭越撃殺田安,榮遂王三齊。   史記項羽美人名虞。漢書謂姓虞氏。   史記漢騎將追項羽,爲羽所叱,人馬倶驚者爲赤泉侯,而不著姓名。漢書則曰楊喜。然史記羽死後,分其四體者有楊喜,又不言即赤泉侯。   史記張耳傳,外黃富人女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謂所嫁者乃庸奴,故逃之,至父客處也。漢書謂庸奴其夫,亡抵父客。則富人女以夫爲庸奴,故去之也。   史記盧綰、陳豨分兩傳。漢書兩人合爲一傳。以綰之反,因陳豨事見疑而起也。   荊王劉賈,史記謂不知其何屬。漢書謂高祖從父兄。   燕王劉澤,史記謂諸劉遠屬。漢書謂高祖從祖兄弟。   任敖傳,史記謂高后崩,敖不與大臣共誅諸呂,故免官。漢書皆與大臣共誅諸呂,後坐事免官。   史記倪寬在儒林尚書條內,董仲舒在儒林春秋條內。漢書皆改入列傳。   史記循吏傳載周秦間人,孫叔敖、子産、公儀休、石奢、李離。漢書所載則文翁、王成、王霸、朱邑、龔遂、召信臣,皆漢人也。   史記張湯在酷吏傳。漢書以其子孫多爲名公卿,乃以湯另入列傳。其他酷吏、游俠、佞幸,內較史記,各有所增,則皆遷以後人也。惟貨殖傳多仍史記之舊。列入白圭、猗頓、烏氏、巴寡婦清等,但去子貢耳。誠思漢書也,而敘周秦間人耶?   史記儒林傳以詩爲首,次尚書,次禮,次易,次春秋。漢書儒林傳以易爲首,次尚書,次詩,次禮,次春秋。   史記高祖爲亭長,以竹皮爲冠,令求盜之薛治之。(求盜者,亭長之副也。薛有作冠師,故令其副至薛,使冠師治之。)漢書但云令求盜之薛治。(刪一「之」字便不明。)   史記秦始皇以東南有天子氣,乃東游以厭之。高祖即自疑,隱於芒碭山澤之間。呂后以其所居處,常有雲氣,求輒得之。漢書刪卻即自疑三字。高祖以匹夫而以天子自疑,正見其志氣不凡也。漢書刪此三字,便覺無意。   史記沛公破豐,命雍齒守之。齒以豐降魏,沛公攻之,不能下。項梁益沛公五千兵攻豐。而不言攻之勝負。漢書則雲攻豐拔之,雍齒奔魏。   史記漢王敗入關,又東出。袁生説漢王出武關,令滎陽、成皋間且得休息。漢書作轅生。   陳渉傳。漢書改伍徐曰伍逢,朱房曰朱防。   史記項羽燒秦宮東歸,説者譏其沐猴而冠。漢書説者乃韓生也。   呉王濞傳。史記高祖封兄仲爲郃陽侯。漢書作合陽侯。   韓信傳。史記漢王之敗彭城,信收兵,與漢王會滎陽。漢書謂信發兵,與漢王會滎陽。案是時,信未有分地,從何發兵,蓋收集潰卒耳。收字得實。   張良傳。史記載其所致四皓姓名,東園公、甪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漢書但云四人,不著氏名。 周勃傳。史記沛公拜勃爲虎賁令。漢書作襄賁令。   史記周文,漢書作周仁,張叔,漢書作張敺。   史記梁平王傳有告變者曰『類犴反』漢書作犴反。又史記告變後驗實,削梁八城,梁尚有十城。漢書則雲削五縣,尚有十城。   史記田蚡傳景帝後三年,封蚡爲武安侯。漢書則雲武帝初即位,蚡以舅封武安侯。案景帝後三年,正是武帝即位之歳。蚡乃武帝所封,特是時尚未改元故耳。   李廣傳。史記廣爲匈奴所得,絡而盛兩馬間,廣佯死,睨其旁一胡兒,騎善馬,乃騰而上,推墮兒,乘其馬歸。漢書謂抱胡兒,鞭馬南馳。   李陵傳。史記陵降匈奴,漢聞單于以女妻陵,遂族其母妻子。漢書謂漢聞李陵教匈奴爲兵,遂族其母妻子。後乃知教兵者李緒,非李陵也。

14.史漢互有得失   垓下之戰,史記高祖紀,敘韓信、孔將軍、費將軍等戰頗詳,漢書高紀,但撮敘數語。然殺項羽是漢王一大事。漢書略之,殊失輕重。   高祖紀末,史記但記其諸子。漢書獨總敘高祖之明達好謀,雖日不暇給,而規模宏遠。史記少此議論。又史記高紀,既敘高祖八男,而呂后紀內又敘之,殊複。漢書兩紀倶不敘,另立高五王傳。   孝文紀,史記於後六年,忽總敘帝之節儉寬厚,下方敘後七年六月帝崩,殊屬非法。總敘自應在帝崩後也。漢書取此語作贊。   呉王濞傳,史記晁錯議削諸王地。楚王戊以在薄太后服中有姦,削東海郡。因削呉之豫章、會稽二郡。及前二年,削趙王河閒郡、膠西王六縣。漢廷臣方議削呉,呉王恐削地無已,因此發謀。案是時廷臣所議削者,即豫章、會稽也。故下文雲及削豫章、會稽,書至,呉王遂反。今先雲削呉之豫章、會稽,下又雲方議削呉,是又於二郡外,再議削矣。則下文所謂及削豫章、會稽,書至者,又何説耶?漢書先刪去削豫章、會稽字,但云削楚及趙膠西地,廷臣方議削呉,及削豫章、會稽,書至,呉王遂反。較爲明析。   七國反時,史記謂膠西王聽呉王計,約同反。遂發使約齊。臨菑、膠東、濟南、濟北皆許諾。漢書獨無濟北。按齊孝王傳是時孝王狐疑,不同反。尋被臨菑等三國圍急,陰與三國通謀,會路中大夫來,告漢兵且至,遂堅守。及漢將欒布等解三國圍後,聞齊亦通謀,將伐之,孝王懼自殺。而濟北王以城壞未完,郎中令劫守其王,不得發兵,故亦不同反。後聞齊王自殺,濟北王亦欲自殺,梁孝王爲之辨雪,乃得不坐。(鄒陽傳)據此,則齊與濟北二王,亦非必能堅守之人。史記謂膠西來約同反時,齊、濟北皆許諾。從其實也。漢書獨無濟北,則以其未成反也。然以其未成反而遂不列於約反之內,則齊王不惟不反,且有堅守之功,何以轉列於從反之內乎?豈以齊王自殺,遂坐以反謀,濟北免罪,則並其先欲從而不得反之處,概爲隱諱耶? 四國攻臨菑時,史記謂膠西爲渠率,與膠東、菑川、濟南共攻臨菑。漢書則雲膠西、膠東爲渠率,與菑川、濟南共攻臨菑。案膠西聽呉王之謀,使人約諸王反,則主兵者膠西也。漢書增膠東爲主謀,亦非。   淮南厲王傳,史記高帝過趙,趙王獻美人,帝幸之,有身。會貫高等謀反,帝令盡捕趙王家屬繋之。美人亦在繋中。告吏曰:『得幸上,有身。』吏以聞,上方怒,未理。及美人生厲王,即自殺。吏奉厲王詣上,上令呂后母之。漢書敘事亦同。而改美人告吏曰:得幸上,有子。案是時厲王尚未生也,何得先言有子。史記以爲有身,較穩。   厲王以罪廢徙蜀,史記謂一路傳送者,皆不聽發車封。王謂侍者曰:『吾以驕故,不聞過至此。人生一世間,安能邑邑如此?』乃不食死。至雍,雍令發封,以死聞。案既不發封,則王在車中與誰語,若有人共語,則餓死後,豈不聲言,直待雍令發封始知耶?漢書先敘王語,方敘傳送者不敢發封,以致餓死。文義較明。

外部鏈接

[編輯]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res=1998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