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多種經營 增加社會財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開展多種經營 增加社會財富
新華社
1972年2月21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我國地大物博,各種土特產品和各種野生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廣大農村人民公社社員在毛主席的「以糧為綱,全面發展」方針指引下,不斷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積極發展各種土特產品生產,並對一些有用的野生植物進行培植、引種,為繁榮社會主義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豐富的物質條件。下面介紹的就是這方面的幾個事例。

南竹北移綠滿枝[編輯]

竹子,是常綠的多年生植物。其中有一種叫做毛竹,可以用作建築材料。這種竹子歷來產於長江以南的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區。近幾年來,長江以北、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廣大群眾,也已經引種,使毛竹在山東、陝西、山西、河南等地安家落戶。一九七一年山東引種的七千六百多株毛竹,成活率達百分之五十以上;陝西秦嶺以北的長安、臨潼、華縣、周至等縣農民,從湖南、福建等省引種的毛竹,現在長得枝葉茂盛,有的已經出筍。實踐證明,江南的竹子完全可以在乾旱、寒冷的北方生長。

我國北方每年都需要大批毛竹,歷來都靠南方供應。早在一九五八年,北方有些地方就開始試驗引種毛竹。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山西省芮城縣算了一筆賬:全縣每年僅打井用的毛竹就要三千多根,一九六五年修建黃河鐵橋時,毛竹用量共達三萬多根。這些毛竹都從遙遠的南方運來。如果本地能自己解決,就可以為國家節省大量人力和物力。通過算賬,大家都積極設法引種毛竹。現在,黃河兩岸各省的有關領導部門都把南竹北移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抓緊了這項工作。

毛竹性喜潮濕,怕冰凍,要把它從江南移植到雨水少、氣溫低的北方,的確有許多困難。引種單位多次組織人員到南方了解毛竹的習性,請江南種竹老農到北方傳授種植技術,並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毛竹的生長規律,積累保護毛竹越冬的經驗,改進竹園管理辦法,因此許多單位引種的毛竹,都枝葉茂盛,一片翠綠。

南方北方都養蜂[編輯]

過去,有人認為我國有些地區不適於養蜂,其實不然。現在,我國南自海南島,北到黑龍江,東起江浙一帶,西到青藏高原和新疆,到處都在放養蜜蜂。每當春秋季節,它們採集百花甜汁,釀成醫藥價值和經濟價值很高的蜂蜜、蜂蠟。冬天,北方的蜂群或就地入窖越冬,或被運到四季花開、蜜源不斷的南方,轉地放養。

青海高原過去沒有養蜂習慣,每年靠國家調給大量蜂蜜供應市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青海省各級革委會帶領廣大社員群眾,積極發展養蜂事業:一是把適應性強和生命力強的土蜂,加以改良,進行放養;二是在試驗取得經驗的基礎上,有計劃、有步驟地從外省引進蜂群。由於採取了許多措施,這個省的養蜂事業迅速發展起來。一九六六年以來,全省商業部門共收購蜂蜜五百二十多萬斤和蜂王漿近兩千斤。

位於大興安嶺高寒地帶的呼瑪縣,過去一直被人認為是「養蜂禁區」。在文化大革命中,這裡的群眾解放思想,辦了一個小型養蜂場,進行試驗。為了讓蜂群在嚴寒地區過冬,他們採取了各種有效措施,如深挖蜂窖,嚴密封窖,經常檢查蜂窖防寒設備,仔細觀察蜂群冬季活動規律,及時供應飼料等,終於保證了蜜蜂在北方安全過冬。經過三年試養,現在全縣蜂群已從原有八十六箱發展到二百五十多箱。

積極發展藥材生產[編輯]

在毛主席的無產階級衛生路線指引下,近幾年來,我國的中草藥材生產發展很快。無論是南藥北移,北藥南種,還是變野生藥材為家種家養,都取得了顯著成績。一九七一年全國種藥面積比一九六五年增加百分之五十,國家收購藥材總值增加百分之六十,銷售總值增加百分之六十四。

我國有些中草藥材過去產區集中。例如「四大懷藥」(山藥、地黃、牛膝、菊花)、人參、三七、川芎、浙貝等著名的「地道藥材」,主要出產在河南、吉林、雲南、四川、浙江等省。但是,隨着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主要產區的「地道藥材」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各地醫藥經營部門、衛生科技人員和廣大群眾,積極進行引種試種。河南省的「四大懷藥」,現在已在二十多個省、市、區擴大種植。光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種植的山藥平均畝產量就比河南省畝產高一倍左右。人參適宜於生長在蔭蔽、涼爽、土壤濕潤的地方。過去,一般人總認為只有東北才能種植。經過多年試種,現在人參已在山西的絳縣、河北的平山和靈壽、湖北的利川等縣「安家落戶」,並且有了收穫。名貴藥材三七,過去人們以為只有雲南、廣西才能生長。然而目前已在江西、湖北、湖南、貴州、廣東、四川、福建等省種植,有的已為國家提供了商品。

我國除了國內生產的中草藥外,每年還要從東南亞國家進口一部分,習慣稱之為「南藥」。近年來,各地也大力引種試種,並取得初步成果。從國外引種的大楓子、豆蔻、丁香、木香、玉桂、檀香等藥材,生長良好。木香已在雲南、四川等省進行大面積種植。

中草藥材中野生的約占百分之八十左右,易受自然災害影響,產量不夠穩定。為了使中草藥材穩產高產,各地積極地變野生為家種家養。天麻是一種野生的名貴藥材,它以地下塊莖作藥用,生長不易,資源越挖越少。一九五八年以來,不少地方就進行試種。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四川省中藥研究所南川藥物試驗種植場的職工,通過多次試驗,認識到天麻是一種菌科植物,它和蜜環菌是共生關係,他們採用人工培養蜜環菌的辦法,解決了天麻繁殖增產問題。目前,天麻已在四川、湖北、雲南、陝西、貴州等省試種成功。

近幾年來,各地還挖掘不少新的藥材資源。例如,雲南發現柯子,廣西發現安息香,廣東發現千年健,西藏發現胡黃蓮,新疆發現阿魏。許多新藥材的發現,進一步豐富了我國中草藥材的品種,促進了醫藥學的發展。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