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君墓誌銘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張君墓誌銘
作者:元好問 金朝
本作品收錄於《元好問集/24

洺水張澄仲經狀其先人博平君行事,謂好問言:「澄不天,生四歲,先君捐館舍。愚幼,藐然不克當大事,至有旌紀寂寥之歎。二十年之間,蒙賴先德,得俎豆於士夫之末。念欲追誌墓穴,以俟百世,誠得吾子辱以銘賜之,不肖孤死不朽矣。」好問不敏,然以不腆之文,得幸於仲經,側聞先大夫之字有年矣,其可辭哉?乃述而銘之。

按張氏本出於遼東烏若族,國朝並烏若,遷之隆安,以世官統之。至公之考黃縣府君,諱某,字某,正隆間官洺水,遂為洺水人。公即黃縣之仲子也,諱某,字子厚。資穎悟,略通經史,工書翰,醫學亦過人。黃縣初令欒城,召趙雋德新授館,德新名士,仕亦達,公與兄瘦味道從之學。德新愛公,有「千里駒」之目。年十七,黃縣下世。太夫人吳氏,出介休衣冠家,治家嚴肅,人莫敢犯,知公有成人之量,即以家事付之。

公內事母兄,外睦宗族,鄉人稱焉。凡有新衣,必先其兄之子,貨財不以入其室,御童僕有恩信,不妄笞罵,而人人敬畏之。味道娶婦不諧,日致惡語,嘗欲絕之,公辭釋百至,味道為感動,乃歎曰:「負此嫗易,而違吾賢弟難。」嫂用是得不棄。太夫人疾病,公盛暑不解帶,藥必嘗而後進。及居喪,以孝聞。明昌初,歲艱,以饑死者十室而五,公日設麋粥,以贍旁近,病者親詣護之,賴以全活者甚眾。及公沒,人多為感泣。公以承安四年八月某日,春秋三十有五,終於洺州之寓居,葬城安呂彪,從太夫人之塋。

娶束鹿劉氏,同知睢州軍州事德溫之女。子男三人:長曰文,次曰慶,皆早卒,仲經其季也。女二人:長適成安溫氏,次適雲中谷氏。

公嘗用黃縣蔭,仕為監博平酒稅,然非其好也。嘗謂:「士之有立於世,必藉國家教育、父兄淵源、師友講習,三者備,然後可。」杜牧之論唐舜以來,下迨列國之賢大夫,皆出於公侯之世,傳記所載,有不可誣者。承安、泰和間,文治煟然勃興,士生於其時,蒙被其父兄之業,由子弟之學,而為名卿材大夫者,嘗十分天下寒士之九,要不必盡為公卿大夫,而公卿大夫之具故在也。古有之:「力田不如逢年,仕宦不如遇合。」又曰:「秪繫其逢,不繫巧愚。」如公者皆是也。今仲經學精而行修,聲光爛然,高出時輩,隆安張氏遂為海內文章家。推究源委,公可以無恨矣。銘曰:

履潔修體,柔嘉內美,充福不遐。哀哀蒼天,孰使然耶?天耶人耶?其父母耶?從容以思,其得之耶?茁其芽,鬱其華,其實孔多。父播而子獲,穰穰滿家。故曰其源濫觴,其流江河。淵兮其未涯,不有以浚之,某未奈何?然則古所謂「不於其躬,必於其子孫」者,尚信然耶!尚信然耶!

  ↑返回頂部

本金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