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思南縣人民政府《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顧

2020年,是極為艱難、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脫貧攻堅「必答題」、疫情防控「加試題」,我們積極應對發展變局,常態化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統籌推進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在大戰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我們凝心聚力打贏兩場戰役,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及時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應急響應,迅速構建群防群控、聯防聯控體系,實現「零疑似、零確診」,在全省率先進入低風險地區。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奮力「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確保高質量、打好收官戰」,紮實開展掛牌督戰,動態補齊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人口「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短板,成功撕掉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標籤。我們全力以赴推進經濟恢復增長,用好用足減稅降費、紓困惠企系列政策,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經濟運行逐月回暖、逐季向好。地區生產總值在上半年扭負為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在三季度實現正增長、51家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全部恢復營業,全年增長4.2%、3.2%、4.6%,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群策群力防範化解風險,嚴格落實「七嚴禁」「1+9」規定,採取清理盤活資源資產、推動國有企業轉型發展等方式,債務風險等級降為「黃」,金融市場秩序良好。紮實抓好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命案防控專項治理,全面啟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60%、85%,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我們千方百計增進民生福祉,堅持把穩就業作為「六穩」之首,多舉措穩崗位、促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低於省控線1.31個百分點。銅仁幼專思南分校、第七中學掛牌招生,思南中學升為一類省級示範性高中。完成發熱門診等九大能力建設,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明顯提升。發放保障金2.6億元,救助困難群眾70348人次,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4%、8.2%,人民群眾幸福感、滿意度持續提升。

各位代表,2020年主要目標任務的完成,標誌着「十三五」規劃收官。回首過去五年,面對嚴峻複雜的經濟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監督支持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主基調主戰略,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綜合實力實現全方位躍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過去五年,我們盡銳出戰攻貧困,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選派貧困村第一書記、駐村幹部、結對幫扶幹部萬餘名,接連發起「春季攻勢」「夏秋決戰」「冬季充電」等戰役,27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5.87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脫貧成效考核連續三年進入全省第一方陣。縱深推進產業革命,實現貧困村、貧困戶產業全覆蓋,帶動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投入55.35億元,實施水利扶貧一二期工程,建成通組路6300公里,農村飲水安全保障率、30戶以上自然村寨通暢率均為100%。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8712戶39431人搬進新房子,融入新生活。資助學生131.59萬人次、8.74億元,實現零輟學、零失學;行政村衛生室、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三重醫療」保障實現全覆蓋;改造農村危房20433戶、整治透風漏雨老舊住房6493戶、拆除危爛房3221棟,安全住房保障率100%,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發生歷史性改變。常熟·思南扶貧協作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62億元、實施項目160個,產業扶貧被國務院扶貧辦評為全國優秀案例。有研集團、大連民大、省移民局等定點幫扶,「千企幫千村」「春暉行動」社會幫扶成效明顯。

各位代表,在這場史無前例的脫貧攻堅大決戰中,70萬思南人民凝心聚力、同頻共振,湧現了很多先進典型、書寫了眾多感人故事、鍛造了大批基層幹部,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日夜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甚至有8名幹部永遠倒在扶貧路上,以實際行動踐行「扶貧路上不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的莊嚴承諾,歷史將銘記這濃墨重彩的一頁。在此,我們向為脫貧攻堅作出貢獻的廣大幹部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

過去五年,我們全力以赴擴投資,發展基礎日益夯實。累計投入13.6億元,建成國省道、縣鄉公路392.5公里,湄石、德余高速公路有序推進,金豐市場客運站整體搬遷,雙塘客運站建成投運,創建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實施水運工程38個,烏江500噸級航道全面復航,水陸互補、內外聯動的交通運輸體系初步形成。花灘子水庫列入國家重大水利工程,過水灣、枹木寨等水庫建成供水,雙河口、楊家灣水庫下閘蓄水,沙壩、龍洞水庫主體完工,水利基礎日趨完善。湄潭至思南天然氣管道建成投用。新建/改造400伏以上線路4514.9公里,城鄉居民端通電率100%、供電可靠率99.8%。新建通訊網絡線路22071公里、4G基站1790個,30戶以上自然村寨4G信號覆蓋率90%、行政村100兆以上光纖接入率100%。建成市政道路14條、山體公園和休閒場所3個、停車場6個,縣城面積拓展至23.13平方公里,塘頭、長壩分別被評為省、市級示範小城鎮,許家壩被評為省定市級示範小城鎮,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0.02%。「黔中首郡·烏江明珠」城市名片更加靚麗。

過去五年,我們搶抓機遇促轉型,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全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三產結構調整為26.1∶23.88∶50.02。發展生態茶18.9萬畝、優質水果10.7萬畝、中藥材8萬畝、油茶10萬畝、紅薯等特色產業4萬畝,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30萬畝以上,年出欄生豬穩定在50萬頭以上。建成農業園區48個,培育縣級以上龍頭企業11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067家,「思南黃牛」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思南晏茶」註冊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陳薯」被認定為全國第一批扶貧產品,貴州佳里佳被列為全省首批15家農產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長性企業,周寨村獲農業農村部命名「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我縣成功創建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茶葉)質量安全示範區。實施工業「百千萬」「雙千」工程等,完成「千企改造」61家、「千企引進」2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8家。產業大招商行動累計引進項目180個,到位資金340.24億元。持續完善經開區配套設施,有效盤活機電產業園、自行車產業園等閒置資產,建成標準廠房49萬平方米,入駐企業116家。建成4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1個,舉辦全國舞龍舞獅邀請賽等大型活動32場次,榮獲美麗中國·十佳旅遊縣。建成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290個,發展網貨供應商35家、物流企業39家,培育大數據深度融合實體企業13家、示範項目7個,大數據主營業務收入突破4.5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5億元,成功創建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實體經濟發展邁出新步伐,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台階。

過去五年,我們堅持不懈抓環保,生態建設成效明顯。實施大生態戰略行動及全域綠化「六綠」攻堅、森林擴面提質三年行動計劃,推進退耕還林、植樹造林及國家儲備林一二期工程,完成全域綠化14.97萬畝、工程性營造林51萬畝、石漠化治理19.26萬畝、水土流失治理1.72萬畝,修復礦山55座,森林覆蓋率從「十二五」末50.15%提高至60.01%,榮獲首批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認真落實大氣、水、土壤「十條」,穩步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河長制、長江「十年禁漁」制度全面落實,拆除思林電站庫區養魚網箱72.18萬平方米,縣城空氣質量優良率96%,集中式飲用水水質達標率100%。文家店等8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建成投運,城鎮污水處理率92%。城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穩步推進、收運處置系統投入運營,建成壓縮中轉站12座,生活垃圾實現「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全覆蓋,無害化處理率78%、五年淨增加10個百分點。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正成為思南綠色發展的最強音。

過去五年,我們堅定不移推改革,發展活力疊加釋放。全面完成政府系統機構改革,組建雙塘麗景、塘頭旗山、板橋後屯3個社區,行政區劃設置進一步優化。深化「放管服」改革,458項行政審批事項進駐政務服務大廳,縣、鄉、村三級審批事項全部接入貴州政務服務網,一窗分類受理率80%。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雙隨機一公開」「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成果有效鞏固,招商引資項目全程代辦率100%。農村「三變」改革深入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全面完成。集中治理食品小作坊守護「舌尖上的大安全」、編織「骨幹水網」破解山區用水難題等改革經驗在全省推廣。城鄉供水一體化開貴州先河。長征村鎮銀行入駐我縣。獲市級以上科技項目立項18項,申請專利76件、註冊商標248件,培育貴州玖捌汽車大數據等高新技術企業4家,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提高至55%。分級診療、醫共體建設等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實效,被列為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省級示範縣。充滿生機活力的思南,正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擁抱美好明天。

過去五年,我們持之以恆惠民生,群眾福祉明顯增強。投入民生資金116.2億元,是「十二五」時期的4.1倍。實施教育項目111個,搬遷/改擴建中小學68所,正式入列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縣人民醫院、縣民族中醫院完成整體搬遷,分別創建為三級乙等綜合醫院、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新建/改擴建村衛生室254個,實現縣鄉醫療機構「互聯網+醫療健康」平台全覆蓋,成功創建為國家衛生縣城,初步建成銅仁市西部、烏江中下游區域醫療衛生服務中心。發放創業擔保貼息貸款1.14億元,完成勞動力全員培訓3.2萬人、城鎮新增就業3.12萬人。城鄉居民參保率95.3%,累計發放低保金14.2億元,惠及困難群眾60.2萬人次。建成農村幸福院195個,基本實現城鄉居民養老服務全覆蓋。深入推進軍民融合發展,連續7次被表彰為「全國雙擁模範縣」、9次被表彰為「全省雙擁模範縣」。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全面提升。

過去五年,我們狠抓自身建設,行政效能持續提升。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服從縣委統一指揮,紮實抓好「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把依法行政貫穿政府決策執行、監督管理各環節全過程,自覺接受縣人大法律監督、縣政協民主監督,積極支持縣紀委縣監委、縣法院、縣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廣泛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意見建議,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案756件、政協委員提案508件,辦復率、滿意率100%。嚴格落實債務管理各項規定,嚴厲打擊非法集資,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紮實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消防安全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等行動,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持續開展命案防控、早婚早育專項治理和信訪積案化解,平安思南建設邁出堅實步伐。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省委、市委、縣委各項規定,狠剎「四風」,嚴懲腐敗,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得到解決,政府凝聚力、執行力、公信力不斷提升。

各位代表,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回顧過去五年發展歷程,我們深切體會到,做好新時代政府工作,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必須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機制障礙,構建內陸開放型經濟新格局,持續激發發展活力動力;必須堅持依法行政,持續提升政府效能,以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贏得信賴。

各位代表!五年來的成績,來之不易、成之惟艱,必須倍加珍惜。這是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親切關懷的結果,是縣委統攬全局、科學決策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鼎力支持、有效監督的結果,是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團結奮鬥、頑強拼搏的結果,也是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積極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縣紀委縣監委、縣法院、縣檢察院,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駐思部隊、武警官兵和消防指戰員,向省市駐思單位,以及所有關心、支持思南建設發展的各位老領導、老同志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我縣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城鄉發展不均衡,綜合實力還不強;產業結構不盡合理,農產品加工轉化率低,工業帶動力不強,第三產業發展滯後,群眾持續增收渠道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還不完善,尤其是教育、醫療衛生、基礎設施等資源配置不均衡、不充分;政府債務、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社會治理等領域風險防範壓力依然較大;少數幹部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仍然存在,抓具體抓深入還有差距。針對這些困難問題,我們必須以坐不住的緊迫感、慢不得的責任感、等不起的危機感,拿出務實管用舉措,切實加以解決。

二、「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

「十四五」時期是我縣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與全國全省一道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根據縣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部署,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已印發大會審議。這裡,着重從五個方面作簡要說明。

(一)關於奮鬥目標。到2035年,與全國全省一道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譜寫經濟更加發達、環境更加優美、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更加幸福的美好思南新篇章。「十四五」時期,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左右,經濟綜合實力、創新發展能力大幅提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邁上新台階,成為烏江中下游經濟文化中心;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經濟體系;創新發展取得重要進展,建成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形成內陸開放型經濟新格局;生態環境優勢持續鞏固,美麗思南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通達程度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建成教育強縣、文化思南、健康思南,基本實現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關於總體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以及對貴州對銅仁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記囑託、感恩奮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落實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市委二屆十次全會、縣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深入實施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大力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產業化,着力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不斷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推進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成烏江中下游具有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的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奮力譜寫百姓富、生態美多彩貴州新未來的思南篇章。

(三)關於主攻方向。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統攬,主攻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產業化,奮力跑出思南發展加速度。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擦靚「思南名片」。圍繞建成烏江中下游具有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的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實現「撤縣設市」目標,持續優化空間布局、做強城鎮經濟、提升城鎮品質,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全力打造「黔中首郡·烏江明珠」。到2025年,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發展格局逐步形成,城鎮常住人口達30萬、城鎮化率55%以上。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思南製造」。緊扣建成500億級園區目標,紮實推進「千企引進」工程,持續提升園區承載力、集聚度。加快推進以食品、藥材等為重點的輕工業向雙塘園區集聚,着力打造區域性綠色農產品加工中心;以建材為支撐的重工業向燈油壩園區集聚,着力打造西部新型建材加工貿易基地;以船舶製造為主導的產業向關中壩園區集聚,着力打造先進裝備製造基地。到2025年,基本建成貴州省紅薯全產業鏈發展中心、先進裝備製造基地和西部新型建材加工貿易基地。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創建「思南品牌」。緊扣「六穩、三增、五提升」目標,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持續壯大生態茶、生態畜禽、優質蔬果菌、中藥材四大主導產業及紅薯等特色優勢產業。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穩定發展糧油基礎產業。以貴州佳里佳、詹姆斯芬利等農業企業為載體,大力引進培育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深入推進農產品加工轉化,實現農業接二連三。到2025年,糧食產量穩定在20萬噸以上,茶園20萬畝,蔬菜種植面積32萬畝以上,水果、中藥材、油茶各10萬畝以上;年出欄肉牛8萬頭、生豬70萬頭、家禽700萬羽。大力推進旅遊產業化,增強「思南印象」。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目標,以舉辦銅仁市第十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為抓手,立足生態、烏江、歷史文化等資源稟賦,着力加強文化建設,推進景區提質升級和服務業創新發展,持續豐富旅遊業態和人文內涵,推動「旅遊+多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高品質打造「千年古郡邑·百里水天堂」文化旅遊勝地。

(四)關於發展支撐。主要有四大支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支撐,在消除絕對貧困基礎上,繼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做大做強農業產業,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帶動群眾穩定就業增收,推進鄉村「五個振興」。強化基礎設施支撐,深入實施「六網會戰」,加快重大交通、水利、通訊、能源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構建綜合交通、智慧水務、新型能源等基礎設施體系,全面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強化生態文明支撐,堅決落實「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抓實生態保護、污染防治,加快發展綠色產業,培育綠色文化,建設綠色思南。強化改革創新支撐,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政府權責清單制度,簡化企業生產經營審批程序,切實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依法平等保護各類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營造清新清朗、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

(五)關於發展的落腳點和保障。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努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奮力建設幸福思南。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發展的落腳點,積極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和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不斷提升城鄉居民收入,推進共同富裕。聚焦人民群眾最關心的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事業,加快建設教育強縣、文化思南、健康思南。堅持把安全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保障,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堅決築牢債務金融風險防線。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平安思南、法治思南建設,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入推進早婚早育、命案防控等專項治理,構建高質量社會治理體系,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各位代表!藍圖已繪就,征程已開啟。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奮力拼搏、開拓創新,為建成烏江中下游具有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的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續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思南新篇章,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勝利而努力奮鬥!

三、全力做好2021年工作

2021年,是邁入全面小康社會起始之年,是啟動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乘勢而上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第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義重大。

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農業總產值增長6.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5%、10.5%;城鎮新增就業497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節能減排降碳指標等控制在省、市下達範圍內。

高質量發展主要目標是:製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13%左右;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22.2%;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40%左右;研發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達0.6%;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2%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下降到3.02;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幅控制在省、市下達計劃範圍內。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九個方面工作:

(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不斷提高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一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緊盯「3+1」核心指標,持續完善防貧防返貧監測預警長效機制,加強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動態監測,堅決防範化解返貧致貧風險。細化產業幫扶、就業援助等政策,通過產業帶動、勞務協作、公益崗位等方式,促進有勞動力脫貧家庭1戶1人以上穩定就業。高質量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建成投用安置點扶貧產業車間,提升教育、醫療、社保等公共服務水平,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加強扶貧項目管理,確保持續發揮效益。深化扶貧協作,用好「東部企業+貴州資源」「東部市場+貴州產品」等模式,深入研究幫扶城市產業結構、市場需求、龍頭企業等情況,項目化、清單式、點對點溝通對接,確保引進入園項目3個以上。二是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做大做強優勢產業,結合主導產業布局、現狀等,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持續抓好壩區建設、基礎管護及穩產增效。新發展油茶1.3萬畝、中藥材2.6萬畝、「雙高」紅薯4萬畝,確保糧食總產量21萬噸、食用菌8000萬棒,蔬菜(含辣椒)種植面積32萬畝。圍繞恢復生豬產業發展及「221」肉牛產業總體布局,新增家禽養殖場15個、生豬代養場30個,實現肉牛出欄4萬頭、生態畜禽300萬頭(羽)以上。統籌用好財政扶貧資金、涉農整合資金,加大科技、設施、保險等投入力度,持續完善農村產業發展基礎。狠抓加工轉化及品牌創建,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建設加工基地,開展粗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加工等,提高標準化、規模化水平。引進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7家,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家、合作社示範社2家,加工轉化率達56%以上。實施「思南綠色農產品」整體品牌培育行動,用好「梵淨山珍·健康養生」公共品牌,爭創省級以上品牌。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採取「反租倒包」方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群眾穩定增收。抓好產銷對接,紮實推進農產品「七進」行動,同質同價條件下,引導機關單位、教育醫療等公共機構及流通企業優先採購縣內農產品,確保購買縣內農產品年均占比提升到85%以上,在縣內社會化市場採購年均占比不低於40%。大力開拓縣外市場,緊盯湘、渝、川等周邊地區及東部沿海城市,建立穩定供銷關係。積極支持龍頭企業出縣參加茶博會、辣博會等宣傳推介活動,每季度外出參展2次以上。三是務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強村莊規劃和風貌管控,注重傳統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分類推進村莊建設,打造「十百千」鄉村振興示範工程升級版,確保建成省級以上鄉村旅遊重點村2個以上。鞏固提升水、電、路、能源、通訊、物流等基礎設施,構建長效運營管護機制,確保已建成基礎設施有人管、管出效益。啟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三年行動計劃,加強城鄉垃圾收運處置系統運營管理,確保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理、生活垃圾收運全覆蓋。深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確保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0%以上。嚴格執行基礎設施和村民建房用地標準,嚴禁未批先建,堅決遏制亂占耕地建房、破壞永久紅線等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現象。健全村規民約,強化鄉村治理,持續建設鄉風文明、民風淳樸的美麗鄉村。

(二)全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以省委、省政府推動縣城和特色小鎮發展,市委、市政府支持思南「撤縣設市」、推進「思德印融合發展」為契機,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推進中心城鎮建設。進一步優化縣城「三生」功能分區,統籌推進「產城景互動、城鄉一體化」發展,提升首位度。實施城鎮品質提升「十大工程」和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838戶。深入推進縣城區基礎設施補短板強弱項,有序推進大岩關隧道、雙塘二道等市政道路建設,建成太陽堡連接線、縣城新區連接路等市政工程。加快棚戶區改造進度,建成涼水溝、清塘溪安置房。加快金府壹號、麒龍香山美域等項目進度,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0億元以上,銷售商品房50萬平方米以上。持續推進塘頭、許家壩等示範小城鎮建設。全面放開城鎮落戶政策,確保城鎮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以上。加快城鄉融合發展。積極引導農村群眾向縣城、集鎮或條件較好的中心村轉移,推進偏遠、分散的自然村寨整體搬遷。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等配套政策,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以縣城為軸心,塘頭、許家壩為兩翼,輻射帶動周邊鄉鎮及行政村,瞄準城鎮人口生產生活需求,大力發展綠色、康養產業,推進城鄉產業配套融合發展。健全人才流動機制,鼓勵教育、醫療、農技等專業技術人員向農村流動,紮實開展「送教下鄉」「科技下鄉」等,提升鄉村人才綜合素質。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農業企業授信支持力度,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提升城鄉治理水平。充分發揮居民自治和社會組織作用,逐步構建以政府引導為主的公共治理、社區為載體的社區治理、行業和群眾為主體的社會治理體系,形成共治共享格局。依託「數字城管」「雪亮工程」等,加快推進城市管理數字化平台建設及功能整合,全面加強建築工地、重要通道、餐飲文娛、公共區域等環境衛生動態管控,確保不留盲區、死角,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深入開展違法建築、濫辦酒席、早婚早育、殯葬服務等專項治理,培育文明新風。

(三)全力推動產業提質升級,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主動融入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工業強省、產業強市等戰略布局,全力抓好產業轉型、主體培育及基礎配套,切實提升產業質效。狠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生態畜禽、生態茶、油茶、中藥材等產業優勢,促進農產品加工轉化升級,打造中藥材和綠色食品工業基地。啟動五盛肥業搬遷、思南紅薯產業園項目建設,全面推進特色產業集群抱團發展。加大船舶製造、新型建材等產業投入力度,加快推進40萬噸碳酸鈣項目建設,大力推進西南水泥、巨鼎石材提級改造,建成200萬噸精品砂石骨料暨配套120萬方商品混凝土項目,全年生產水泥80萬噸、石材180萬平方米。狠抓市場主體培育壯大。深入推進工業「百千萬」「雙千」工程,確保新引進工業企業10家以上,庫內企業實現應改盡改。落實縣級領導抓工業企業上規入統行動,積極培育工業企業增量,支持烏江酒發展壯大,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以上。深化服務民營企業發展「六大行動」,全面落實減稅降費、紓困惠企等政策,激發民間投資,新增市場主體3000戶以上。深入推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建成示範項目5個,新增大數據企業1家,謀劃大數據應用場景10個以上。狠抓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深入推進經開區動力電供應、「光網思南」及市政設施建設,實施骨幹網、城域網、接入網升級改造工程,確保雙塘大道沿線高壓輸電線遷改項目建成投用。啟動邵家橋綜合港項目前期工作,開工建設雙塘現代商貿物流集聚區,完善縣級倉儲配送中心功能,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四)全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推進旅遊產業化。以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抓手,發揮旅遊「一業興百業」的綜合效應,打造旅遊「聚集地」,形成新的增長點。深化拓展合作模式。強化市場需求導向,積極引進投資型、管理型經營主體,對縣域旅遊資源整合重組、整體開發,提升旅遊產品競爭力和景區運營管理水平。開工建設烏江大峽谷項目,完善思南古城、白鷺湖、郝家灣、石林景區服務功能。持續豐富旅遊業態。探索推進「文旅、農旅、城旅、康旅」等業態融合,做強藤編、龍鳳花燭、薯類等特色產品,推出一批採摘式、體驗式旅遊產品,打造思南—鳳岡—遵義、思南—梵淨山—銅仁等短途旅遊精品線路,確保創建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大力實施旅遊行業經營主體培育專項行動,改造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酒店、旅行社、農村民宿等專業性旅遊服務企業。積極支持旅遊企業上規入統,全年入庫2家以上。全面提升服務水平。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引導企業增加質量好、性價比高的商品和服務,促進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行業提檔升級,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緊盯商貿物流、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等領域,大力推動「互聯網+流通」、快遞物流等發展,新增農村電子商務站點14個以上。積極培育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直播帶貨、夜間經濟、地攤經濟等新業態,加快打造商業集聚區、夜間消費區等,建成具有較強輻射帶動力的消費核心商圈1個,引進大型商貿零售企業5家,培育上規入統企業15家以上。結合省、市促消費活動方案,引導企業舉辦產品展銷、降價促銷、短途旅遊等,激發消費者購買慾。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營造安商惠企的良好環境。

(五)全力擴大有效投資,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充分發揮有效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創新投融資模式,持續增強發展後勁。抓好項目謀劃。深入研究中央、省、市關於推進「兩新一重」「六網會戰」、長江經濟帶發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等一攬子政策,結合實際認真謀劃儲備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力爭擠進省市重大項目庫。抓住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的重大機遇,積極向上對接爭取,確保全年爭取中央(省)預算內資金3億元以上、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8.5億元以上,申報儲備重大項目550個、總投資850億元以上,完成項目批覆40個、總投資50億元以上,新增5000萬元以上項目入庫35個以上。抓好項目建設。全面梳理2020年實施的省市重大項目、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兩直達」抗疫特別國債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在建項目進度,及時驗收已完工項目,確保形成更多實物工程量。開工建設花灘子水庫、S304大河壩至青槓坡公路改擴建、烏江航道提級改造等項目,加快推進德余高速、湄石高速、思印城市快速幹道、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縣鄉公路路面提升工程、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建設,創建「四好農村路」160公里以上。大力推進趙家壩、何家灣、爛田溝水庫建設,啟動實施農村水利扶貧三期工程。推進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及「寬帶鄉村」工程,新建4G基站30個、5G基站60個。同時,抓好交通、水利、教育、衛生、旅遊等重大項目建設入統,形成新的投資增量。抓好要素保障。大力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切實保障重大項目、民生工程、扶貧領域基本用地。進一步落細落實縣級領導聯繫、行業部門包保項目機制,做好用工、水電、材料等要素供應及矛盾糾紛調解,確保項目如期開工、有序推進。認真研究中央增加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系列政策舉措,做好土地儲備專項債券、紓困資金項目申報,深化政金企對接協作,爭取更多銀行信貸資金支持。同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

(六)全力推進綠色發展,牢牢守住生態底線。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切實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競爭優勢。全面加強污染防治。深刻吸取《國家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教訓,舉一反三推進中央、省、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和轉辦信訪投訴件辦理,紮實做好迎接中央第二輪、省委第三輪生態環保督察工作。深入推進「雙十」工程,縣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96.5%以上。紮實開展長江經濟帶「三水」共治和「清水清岸」行動,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制度,深入推進烏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切實加強烏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確保烏江監測斷面水質優良率100%。建成投運建制鎮污水處理廠,加快推進縣城污水處理一期擴容及三期建設,持續完善污水收集管網,推進城鎮污水處理體系提標,生活污水處理率96%以上。統籌抓好垃圾填埋場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管護、畜禽糞污治理利用,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污染地塊風險管控修復等。探索構建城鄉垃圾收運處置長效機制,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和減量化、資源化利用,確保中心城區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5%以上。全面推進生態建設。紮實開展新一輪綠色貴州建設行動,深入實施森林擴面提質三年行動計劃,統籌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石漠化綜合治理和退耕還林還草。大力發展林禽、林菌、林藥等林下經濟,撫育管護油茶、花椒等林業產業10萬畝,完成油茶、花椒低產低效林改造各1萬畝,加快實現「林業+」產業融合發展。完成易地扶貧搬遷遷出地生態修復1000畝、石漠化治理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0.5%。深入實施烏江流域生態保護工程,推進白鷺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與開發、森林康養基地等項目建設。大力鼓勵企業探索低碳轉型新路徑,培育綠色園區、綠色企業。積極倡導綠色出行、低碳節約生活方式,建立綠色消費激勵機制,不斷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加強執法監管。大力推進「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構建縣、鄉、村三級監管網格。用好「三線一單」成果,強化「雙隨機一公開」執法監管,認真辦理環保熱線和群眾來信來訪。加強違法排污和飲用水水源地、自然保護區等執法監管,增加動態抽查、暗查暗訪頻次。嚴格落實河長制、生態文明績效考核評價和責任追究制度,保持執法高壓態勢,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七)全力推進改革創新,持續優化發展環境。緊盯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釋放發展潛力,激發發展活力。下大力氣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減證便民」專項行動,公開辦事流程,一窗分類受理事項達90%以上。深入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郵政速遞」服務模式,大力推行「零見面」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辦理,網上可辦率100%。切實加強「黑中介」等清理整頓,嚴查已取消、下放事項「留尾巴」現象,嚴厲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務環境。持續推進「1+N」保姆式服務,探索行業主管部門駐點聯繫企業、項目模式,幫助協調解決問題。完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發展支持政策體系,平等保護企業產權,依法維護企業家權益。下大力氣開展招商引資。堅持把招商引資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認真落實「管行業管招商」職責,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深入實施「千企引進」工程,強化領導帶隊招商、行業招商、以商招商,緊盯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開展「點對點」招商,確保全年引進項目40個以上、優強企業5家,到位資金50億元以上。下大力氣推動創新發展。聚焦新品種選育、標準化創建和技術集成應用,加大與貴州大學、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力度,推進水稻、「雙高」紅薯選育及「思南黃牛」等優良品種提純復壯,申報技術規程2項以上。支持貴州玖捌汽車大數據等高新技術企業自主創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4家,全年獲批省、市科技項目6個,實現產值10億元以上。

(八)全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深入實施「和諧穩市」工程,加大統籌發展和安全力度,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持「外防輸入、內強管控」,嚴格落實「科學防控、精準防控、人物同防、閉環管理」策略,加強來思人員、物品排查管控,紮緊「外防輸入」口子。做好防疫物資儲備,有序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堅決鞏固疫情防控「雙零」成果。防範化解債務金融風險。嚴格落實「七嚴禁」「八個一批」等舉措,嚴控新增債務。依法依規抓好財稅征管,持續調優支出結構、打緊行政開支,全力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深入推進國有企業轉型發展,有效盤活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學校閒置資源資產,提高償債能力。加強與金融機構溝通對接,對符合條件的政府債務展期降息,堅決守住金融風險底線。拓展政金企合作模式,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優化服務,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強化「五類」金融機構監管,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非法金融活動,營造良好金融生態環境。防範化解安全生產風險。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嚴格落實「三個責任」,聚焦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企業等,採取「四不兩直」方式,常態化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切實把各類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堅決遏制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防範化解社會風險。深入推進平安思南、法治思南建設,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依法嚴厲打擊「黃賭毒」「盜搶騙」及網絡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全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完善城鄉網格化治理體系,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及命案防控,做好信訪積案化解,建成智能平安小區10個。抓好十一屆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加強政務輿情收集、研判和處置,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九)全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心盡力辦好民生事業。紮實抓好就業創業。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持續實施「留雁行動」和勞務就業扶貧專項行動,完成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培訓600人以上、農村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3400人以上,實現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1.5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深入實施「萬名大學生創業行動計劃」,穩步推進創業擔保貸款落地,引導扶持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自主創業40人以上。認真落實「貴州無欠薪」行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啟動第六中學、城北幼兒園項目建設,建成投用板橋幼兒園,完成青槓坡中學等4所學校整體搬遷。紮實推進第八中學申創省級二類示範性高中覆核,縣民族中學、第九中學申創省級特色學校,完成1所省級、2所市級示範幼兒園申創工作,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完善特殊教育體系,全面加強民辦學校管理,加快發展縣職校、銅仁幼專思南分校。精準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和控輟保學「七長制」,實現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動態清零。全面加強師德師風教育,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確保義務教育、高中教育教學成績穩居全市前列。加快發展醫療衛生事業。推進縣人民醫院三級甲等、縣民族中醫院三級乙等和塘頭、許家壩衛生院二級醫院創建工作,完成縣民族中醫院改擴建和思唐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整體搬遷,建成中醫康養基地、縣人民醫院專家交流中心。啟動思林、楓芸、長壩3個鄉鎮衛生院整體搬遷。加強縣疾控中心建設,強化重大疫情監測預警,提升公共服務能力。規範建設發熱門診、腸道門診和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全面落實「千人支醫計劃」,探索衛生人才招培、選用、激勵和村醫保障機制,加強民辦醫療機構管理,挖掘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提升基層醫養水平。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申創一批市級以上衛生鄉鎮。夯實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行電子醫保,完善醫保「一站式」結算、「一單制」補償、異地就醫轉診備案制度,充分發揮「三重醫療」保障作用,堅決遏制因病致貧、返貧。加大對城市低收入人群、困境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的保障和救助力度,做到應保盡保、應助盡助。完善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和社會養老保障體系,促進社會保險與補充保險、商業保險有效銜接,不斷提高養老、失業等基本待遇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服務水平。

統籌推進國家安全、國防動員、雙擁共建、民族宗教、審計監督、外事僑務、檔案方志、氣象地震等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文聯、科協、殘聯、紅十字會等事業發展。

四、全面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黨對政府工作的全面領導,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及「牢記殷切囑託、忠誠乾淨擔當、喜迎建黨百年」專題教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持續轉作風、強執行、提效能,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一)強化決策執行能力建設。弘揚「調查研究」之風,紮實抓好政策研究,動態分析研判經濟運行形勢。全面提升工作執行力,切實把上級決策部署落實到責任人、到具體措施、到時間節點。強化工作調度和績效考核,完善政務督查、行政問責等機制,堅決克服懶政、怠政,切實提高政府效能和服務能力。

(二)強化依法行政能力建設。堅持把依法行政貫穿政府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強化政府系統領導幹部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健全依法決策機制,規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管理經濟社會事務,推動政府工作法治化運行。

(三)強化社會治理能力建設。深入推進政府系統效能提升行動,堅持抓具體抓深入,推動政府運行體制機制、工作方式方法創新,加強統籌統攬,着力構建職責明晰的政府治理體系。落實「兩要點兩清單」制度,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履行職責、行使權力、推動工作,切實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四)強化政府公信力建設。加強政府誠信平台建設,建立健全守信踐諾機制,對承諾的行政事項、行政服務要按時兌現,建立提醒、追蹤、反饋、評價等機制。充分發揮媒體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作用,嚴肅追究在行政執法、行政許可等方面的失信行為,嚴肅處理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現象,切實提高政府公信力。

(五)強化勤政廉潔能力建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省委、市委、縣委相關規定,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監察監督、司法監督和社會各界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緊盯工程招投標、政府採購、民生資金等領域,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持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嚴控一般性支出,確保「三公」經費只減不增,始終做到務實勤政、廉潔為民。

各位代表!使命催征風正勁,重任千鈞奮力行。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堅強領導下,大力弘揚「三牛」精神,攻堅克難,苦幹實幹,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向着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

2021年十件民生實事

1.新建/改建農村戶用衛生廁所300戶。

2.創建「四好農村路」160公里以上。

3.新建4G基站30個、5G基站60個。

4.建成農村電子商務站點14個以上。

5.建成鄉鎮標準化應急救援站2個以上、行政村應急廣播系統20個以上。

6.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838戶。

7.建成智能平安小區10個。

8.開展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培訓600人以上、農村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3400人以上,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1.5萬人以上,新增城鎮就業4970人以上。

9.啟動第六中學、城北幼兒園項目建設,建成投用板橋幼兒園,完成青槓坡中學、長壩中學、亭子壩中學、合朋溪小學4所學校整體搬遷。

10.完成縣民族中醫院改擴建和思唐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整體搬遷,建成中醫康養基地、縣醫院專家交流中心。啟動思林、楓芸、長壩3個鄉鎮衛生院整體搬遷。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