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扁鵲心書/汗後發噫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汗後大便下赤水或膿血 汗後發噫
卷中
作者:竇材
肺傷寒
↑ 返回《扁鵲心書

由於脾腎虛弱,冷氣上奔也,服姜附湯、來復丹。(此症當是發呃,若噫證無死人之理,觀後二案可見。)


治驗

一人傷寒至八日,脈大而緊,發黃,生紫斑,噫氣,足指冷至腳面,此太陰證也,最重難治。為灸命關五十壯、關元二百壯,服金液丹、鍾乳粉,四日汗出而愈。

一人患傷寒至六日,脈弦緊,身發黃,自汗,亦太陰證也。先服金液丹,點命關穴。病患不肯灸,傷寒唯太陰、少陰二證死人最速,若不早灸,雖服藥無效。不信,至九日瀉血而死。(不聽良言,往往至此,及至證變而下血,俗醫猶謂硫黃熱迫,痛為排擠,反用寒涼,以下石,至死眾口呶呶,總咎熱藥之害,婆心遭謗,不一而足,然有天道,何恤人言。)

一人病傷寒至六日,微發黃,一醫與茵陳湯。次日,更深黃色,遍身如梔子,此太陰證誤服涼藥而致肝木侮脾。余為灸命關五十壯,服金液丹而愈。(傷寒發黃,雖有陰陽之異,然脾家陰濕而為陰黃者多,不可不知。)

一人患傷寒,初起即厥逆,脈一息八九至,諸醫以為必死,余曰∶乃陰毒也,與姜附湯一盞,至半夜,汗出而愈。若以脈數為熱,下涼藥,必死無疑。(俗醫視此,必以為痧證,禁服官料藥,專行焠刺,縱飲冷水,不致冰脫不已。)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