揅經室集 (四部叢刊本)/外集卷第一
揅經室集 外集卷第一 清 阮元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原刊本
|
揅經室外集卷一
禮記要義三十三卷提要
宋魏了翁撰宋史本傳稱其有要義百卷據藝文志
實二百六十三卷訂定精密先儒所不及方回跋了
翁所撰周易集義雲前丁酉歲以權工部侍郞忤時
相謫靖州取諸經註疏摘爲要義宋史藝文志分載
其書而讀書附志讀書後志書錄解題文獻通考皆
不著錄明時已無全本內閣所藏據張萱所述已闕
毛詩周禮其餘七經按其冊數太少知亦殘闕之本
今
四庫全書所采有周易尙書儀禮春秋四經周易乃
天一閣舊鈔本已蒙
高宗純皇帝親灑宸翰昭垂卷首嘉惠藝林洵奇遇
也其自周易儀禮外率非足本此書明聚樂堂藝文
目有之經義攷雲未見此本從宋刻影鈔存者三十
一捲曲禮上下雨篇亦以遺佚爲憾然較諸春秋之
所存者固已勝之案虞集九經要義序雲取諸經注
疏正義之文據事列類而錄之與方回之言合而張
萱則謂考究九經中義理制度今案其書刪節註疏
存其簡當去其煩穴每段之前各有標目以便讀者
之省覽了翁初無已說萱之所言葢未嘗詳核也諸
經註疏自宋遞傳至今脫文譌字不可勝舉了翁所
據猶宋時善本足資糾訂而禮記孔疏文繁義富未
易得其厓略了翁刪汰過半頗爲精允可以爲研經
者之津逮書中第五卷王制篇分上下實三十四卷
雲
九國志十二卷提要
宋路振撰案宋史本傳振字子發永州祁陽人淳化
中登甲科眞宗時知制誥嘗采五代僭僞吳南唐吳
越前後蜀東南漢閩楚九國君臣行事作世家列傳
未成而卒王應麟雲書凡四十九卷其孫綸增入荊
南高氏於治平中上之詔付史館實十國也書錄解
題則雲末二卷爲北楚張唐英補撰合五十一卷文
獻通考宋史藝文志總題爲路振九國志五十一卷
俱不及綸葢綸雖經增輯而當時所傳播者則唐英
所補也此書世久失傳惟曲阜孔氏尙有舊鈔殘帙
用以重錄得列傳百三十六篇編爲十二卷而世家
之文已不復見卷帙叢殘闕佚過半然藉此以裨五
代史之漏略已不少矣
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一百五十卷提要
宋楊仲良撰案李燾取北宋九朝事實仿司馬光長
編之體編年述事爲續資治通鑑長編成書一百五
十卷卷帙最爲繁重仲良乃別爲分門編類以成此
書每類之中仍以編年紀事太祖七卷太宗七卷眞
宗十四卷仁宗二十四卷英宗四卷神宗三十四卷
哲宗二十六卷徽宗二十八卷欽宗六卷共一百五
十卷各有事目目中復有子目汴京百七十年禮樂
兵刑之沿革制度政令之舉廢粲然具僃可以案目
㝷求李燾而後陳均之前煩簡得中洵可並傳而今
所傳長編足本徽欽兩朝皆已闕失藉此得以攷見
崖畧尢可貴也仲良之名不見於書中卷端有寶祐
丁巳廬陵歐陽守道序亦不言著書人姓名而陳均
九朝編年引用書目中有之雲長編紀事本末楊公
仲良故知此事出仲良手然其書不見於宋史藝文
志而趙希弁陳振孫馬端臨諸家亦皆不著錄近代
藏書家惟季振宜徐乾學兩家有之徐目雲闕一百
十四卷至一百十九卷今此舊鈔本亦闕此六卷又
闕六七兩卷而五八兩卷亦非完袠較乾學藏本蓋
又多闕佚矣據守道序此書實祐元年刻於廬陵郡
齋貢士徐琥重爲校刻則寶祐五年也
四書箋義纂要十二卷紀遺一卷提要
宋趙悳撰悳乃宋之宗室博學工文宋亡遂隱居南
昌之東湖因號鐵峯是書載朱彝尊經義考此從元
泰定間刋本影寫宋時儒者闡發四書之功爲多趙
氏此書一遵朱子凡章句集注所載一事一言必詳
考其本源而各箋義於其下箋義之後繼以附錄附
錄之後繼以註疏纂要宋淳熙已酉以前學者確遵
舊注自是以後幾不知註疏爲何物矣此冊載朱子
論孟序雲漢魏諸儒正音讀通訓詁考制度辨名物
其功博矣悳亦以四書之學必先觀註疏而後知朱
子發明之精因作纂要其所論說本末兼賅使章句
集注之義豁然無遺較之杜氏之旁通熊氏之標題
有過之無不及也曾翰稱其二十年之功力彚箋成
帙李粲稱其由是而知朱子之說由是而通聖人之
道洵不誣矣
漢官儀三卷提要
宋劉攽撰晁公武郡齋讀書後志以爲劉敞所撰非
也宋史藝文志亦沿其誤此書有攽自跋謂幼年時
所爲仲原父爲之序至爲亳州守因復增損之此可
以證讀書志之誤案宋史劉攽傳攽自京東轉運使
出知兗亳二州守亳時年逾六十而自言嬉戲不異
昔時攽與兄敞皆熟精漢書此雖適情之作而西京
職官之制度大僃可以資讀漢書者之參攷以之較
司馬光七國象戲似爲勝之宜公武稱其書爲雅馴
其法先置盆入金以家口錢非劉氏不得王爲宗正
及尙公主以象一姓漢爲土德之運其數五五五二
十五故率二十五擲乃一終局有免貼例有納貼例
有得盆例有雜例而遷資降資賜爵比視之道僃也
末附亡是公翰林主人二傳又案遼史國語解堂印
博採之名此書亦有之則知堂印不獨爲遼人語矣
此從影宋鈔本繕寫書後有一行雲紹興九年三月
臨安府雕印知爲南宋初刻本也
嘉定鎭江志二十二卷提要
宋盧憲撰宋史藝文志有熊克鎭江志十卷而無憲
此書書錄解題雲鎭江志三十卷教授天台盧憲子
章撰文獻通考亦著錄之此書中稱憲者四條稱盧
憲者一條故知是憲之書書中所載事蹟惟史彌堅
最詳趙善湘次之攷彌堅以嘉定六年九月守鎭江
八年九月請祠善湘以嘉定十四年十二月守鎭江
十七年召還寶慶二年再任案元至順鎭江志學校
正彌堅守郡之日書堂成於此時也此書不見於近
代藏書家著錄所存卷數與書錄解題不同中間脫
文錯簡往往而是案其目錄似於體例間有未協蓋
由原本巳多譌脫經後人重爲編次小有牴牾固所
不免然宋人地誌之存於今者十不得一而鎭江自
六朝以後遞爲重地南渡以前之遺文墜典如唐孫
處元圖經祥符圖經潤州集類京口集之類世無傳
本藉此以存厓畧零圭碎璧尤可寶惜今從舊鈔本
校正繕寫之
至順鎭江志二十一卷提要
此書不著撰人姓名案鎭江自東晉以來屹爲重地
志乘之書在宋乾道間有熊克所撰者十卷見於宋
史藝文志嘉定間盧憲所撰者三十卷見於書錄解
題今乾道志久巳失傳嘉定志尙有傳鈔之本巳出
後人掇拾此書體例大致取法於嘉定志而紀載詳
僃較爲過之大約宋志主於徵文此則重於攷獻宋
志旁稽典籍務覈異同此則僃錄故事多詳興廢鎭
江在宋爲邊防之地故其志岐守形𫝑網羅古今在
元爲財賦之區故此書物産土貢臚陳名狀其用意
各有所在不得而同也至於郡守參佐宋志近徵唐
代此則遠溯六朝鄕賢寓公宋志旁捜隋氏以前此
則詳於兩宋及元互爲補苴不可偏廢然此書自明
以來藏書家絶無著錄之者洵爲罕覯之秘笈此舊
鈔本編次失當文字多舛今重加校定繕寫俾考京
口故實者得以取資也以之抗行袁桷之志四明殆
無媿焉
續世說十二卷提要
宋孔平仲撰取宋齊梁陳隋唐五代事跡依劉義慶
世說之目而分隸之成書十二卷見於宋史本傳及
藝文志小說家𩔖卷袠相同書錄解題文獻通考皆
錄其書而近代儲藏家罕有著錄者王士禎居易錄
曾道及此書雲已失傳則士禎亦不得見此書也此
書平仲無自序有紹興戊寅長沙秦果序序言平仲
書成未刋從義郞李敏得善本於前靖守王長孺相
與鏤版王親受於孔知其不繆丁丑之春雒陽王濯
來守沅之明年李氏以其書版來售卽加是正鑱刻
以補其不足云云後有沅州公使庫總計紙版數目
並印造紙墨裱褙工食錢數目後又有右迪功郞司
法兼監使庫翁灌右從事郞軍事判官閔敦仁右迪
功郞州學教授胡摶左朝奉郎通判軍州事秦果左
朝散大夫知軍州事王濯五人題名皆沅州官也此
從宋沅州刻本傳寫者卷袠完整無闕特書中部次
錯雜有兩條合爲一條者抑且時代先後往往倒置
蓋校勘之時不免有私爲竄改之弊必非平仲元本
之誤也
嚴氏明理論三卷後集一卷提要
宋嚴器之撰取寒證分爲五十門詳爲之論又取仲
景一百二十方之中擇其世人所常用者二十方各
係之以論別爲後集一卷其說𩔖多精詣可爲讀仲
景書者之津笩讀書志讀書附志書錄解題文獻通
考皆無其書諸家著錄惟見於讀書敏求記案錢曾
雲此書尾斷爛序作於開禧改元稱成公當乙亥丙
子歲其年九十餘則必生於嘉祐治平之間成公不
知誰何蓋北宋時人也曾之言如此今此書首尾完
好無斷爛處而失去開禧中之序蓋曾所藏本非宋
刻也案宋史藝文志醫家𩔖有嚴器之傷寒明理論
四卷書名卷數若合符節此本從宋版影鈔雖不著
撰人姓名其爲器之之書當無可疑成公與器之之
名厥義相配殆卽器之之表德也
陸士衡文集十卷提要
晉陸機撰案隋書經籍志載機集十四卷又雲梁四
十七卷錄一卷亡唐書藝文志雲十五卷較隋志反
贏一卷殆傳寫之誤郡齋讀書志書錄解題文獻通
考宋史藝文志皆云十卷則卽此本也宋慶元庚申
奉議郎知華亭縣事信安徐民瞻曾合刻二陸文集
取張華之語目之曰晉二俊文集此卽影鈔民瞻之
本與
七閣所收陸士龍集相合計賦二十五篇爲四卷詩
五十八篇爲二卷樂府十首百年歌十首爲一卷演
連珠一首七徵一首爲一卷頌箴贊牋表文誄哀辭
共十五篇爲一卷議論碑五首爲一卷共一百七十
四首案晁公武雲機所著文章凡三百餘篇今存詩
賦論議牋表碑誄一百七十餘首厥數正同則民瞻
所刻卽公武之本也公武又雲以晉書文選較正外
餘多舛誤今案卷末周處碑中有韓信背水之軍一
叚乃以他文襍厠文義不相屬公武所指殆謂此類
其它文句譌脫未容枚數然北宋時已如此而機集
之傳於今者亦莫古於此本矣
註解章泉澗泉二先生選唐詩五卷提要
宋謝枋得撰案章泉者趙蕃字昌父澗泉者韓淲字
仲止皆江西上饒人爲淸江劉子羽之門弟子當時
名人魁儒如葉適湯漢皆推重之此書五卷自韋應
物至呂洞賓共五十四人計詩一百單一首皆七言
絶句也而李白杜甫韓愈元稹之流皆不在選惟劉
禹錫選至十四首爲最多其於諸家皆寥寥蓋其體
例出於唐人故與極元集之類相似枋得之註能得
唐詩言外之旨可以爲讀唐詩者之津筏卷端有枋
得自序序爲建安王道可而發此書世罕傳本惟錢
曾也是園書目有之而不載於敏求記枋得之書傳
世甚少宋史本傳藝文志皆不載書以人重不僅以
罕覯爲珍也
續復古編四卷提要
元曹本撰本字子學大名人嘗爲都昌丞後出外佐
信州幕與太僕危素相友善素撰三皇饗禮樂章本
爲之書詔藏祕閣本好古篆年十七八時輙喜作石
鼓嶧山篆師斯而主說文故下筆深穩圓動平生
志事功而不究其用是書著錄家絶不收采蓋補宋
吳興張有復古編而作張氏之書舊分𩔖爲六一曰
聯緜二曰形聲相類三曰聲相類四曰形相類五曰
筆跡小異六曰上正下譌本因其類而加二焉曰字
同音異曰音同字異自序雲題曰續復古編非敢增
多以爲功亦以發隱君之志僃拾遺耳姑存篋笥尙
俟博雅君子正是之是稿也四卷一十三𩔖六千四
三月蓋其一生精力所萃厯十九年之久而後成亦
可謂勤矣此從吳江潘耒家所藏舊鈔過錄前有危
素宇文公諒楊翮蔣景武及楊桓諸人之序惟尙缺
上正下譌一類無從補掇爲可惜也
四書待問二十二卷提要
元蕭鎰撰鎰字南金臨江人是書因當時取士以經
疑爲試藝之首厯採宋元諸儒如朱晦菴張南軒一
十三家之說而折衷之亦閒取時文之不倍師說者
設爲問答之義書前有邵陵冷掾季存所爲薈蕞述
及續抄兩序稱其於甲寅賓興之初嘗貢於鄕旣而
以漏字黜則此爲其發科決策之作大旨以新安朱
子之說爲主而以已意貫串之於四子書意頗多發
明近時目錄家所載甚少惟黃虞稷千頃堂書目中
有蕭鎰四書待問二十二卷泰定甲子序卽是此本
茲就元時刻本影鈔前有四書互義後分列論語大
學中庸孟子凡五百四十問七百一十七則書中各
條之下有注薈蕞者卽鎰自作有注自修者則爲龍
江歐陽蒙所作鎰序所謂比客建城與友人歐陽養
正讀書之次隨時採集因成是編卽其人也
道德眞經集解八卷提要
唐岷山道士張君相撰君相事蹟不可攷此書舊本
皆題爲吳徵士顧歡述攷顧歡齊時人隋書經籍志
載老子義綱一卷老子義疏一卷又唐書藝文志有
道德經義疏四卷義疏治綱一卷不特書名卷數均
與此不合不應齊時人而先引及陶隱居成元英諸
人惟晁公武讀書志王應麟王海有岷山道士張君
相三十家道德經集解一河上公二嚴遵三王弼四
何晏五郭象六鍾會七孫登八羊祜九羅什十盧裕
十一劉仁會十二顧歡十三陶宏景十四松靈仙十
五裴處恩十六杜弼十七節解十八張𠙖十九張嗣
二十臧元靜二十一大孟二十二小孟二十三竇畧
二十四宋文明二十五褚糅二十六劉進喜二十七
蔡子晃二十八成元英二十九車惠弼公武又言書
稱三十而列名止二十九蓋君相自爲一家言並數
之尒今以其言攷之頗與是書合則爲君相所集無
疑至書中兼有引唐元宗御疏則又爲後人所羼入
而所稱陳曰榮曰者殆杜光庭所云任眞子陳榮也
茲從道藏本錄出與天一閣所藏相同究係唐人所
纂六朝人遺說賴以不墜著錄家往往失之爲可惜
也君相不知何時人晁氏以爲成元英爲皇朝道士
則天寶以後之人案杜光庭道德經廣聖義序引著
述人名有岷山道士張君相集解在元宗御疏之前
則不在天寶後矣且晁氏之言書中亦不見未知何
據
聱隅子二卷提要
宋黃晞撰晞字景微蜀人嘗聚書數千卷學者多從
之游案趙希弁讀書附志晞好讀書著聱隅歔欷瑣
微論石介爲講聞其名使諸生如古禮執羔鴈束
帛就裡中聘之以補學職固辭不就故歐陽文忠爲
徂徠先生詩有羔鴈聘黃晞晞驚定鄰家之句嘉祐
中韓魏公爲樞密使薦之以爲太學助教而朱子近
思錄中亦嘗稱之爲聱隅黃先生洵乎儒者之流也
書錄解題嘗載此書至宋史藝文志家類又有歔
欷子一卷亦疑卽此本此從宋刻本影鈔
國初時曾收藏於泰州季振宜崑山徐乾學兩家書
目書凡十篇曰生學曰進身曰揚名曰虎豹曰仁者
曰文成曰戰克曰大中曰道德曰三王每篇冠以小
序卷首又有自序述十篇相承之㫖晞之文學在宋
初能見重於名臣大儒其辭受不苟殆有足稱者故
書中言論不詭於正體裁文句皆規撫楊雄法言王
應麟玉海著爲儒家似可無愧也
嘉量算經三卷提要
明朱載堉撰載堉鄭恭王厚焥世子所著樂律全書
及聖壽萬年書等已著錄其律呂精義內有據㮚氏
爲量內方尺而圜其外之文謂圜徑卽方斜命黃鍾
正律爲尺而用句股法相求此書蓋卽其意而推衍
之其所異者正論則主縱黍算經則主橫黍其實亦
互相發明也首載算經答問上卷先著圖說次乃推
明周徑容積相求之理中卷由開方以及十二律通
長面幕容積周徑下卷則因旋宮而兼識琴調大㫖
謂聲生於器而以度定量以量定權必叅相得而後
黃鍾之律可求數學之妙出於天地自然非由人力
所能杜撰也載堉學問已詳於樂律全書提要之內
此則成於庚戌在載堉二十三年進律書之後成書
較晩足與前書相輔而行茲本卷數與明史藝文志
及千頃堂書目所載相同猶是原本其設術皆得諸
心解固非空言無徵者所能及也
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二十二卷提要
宋劉克莊撰克莊有後村集五十卷及詩話十四卷
四庫全書已著錄茲其所選唐宋時賢之詩題曰後
村先生編集者著其別號也是書爲向來著錄家所
未見惟
國朝兩淮鹽課御史曹寅曾刻入楝亭樷書中前後
亦無序䟦案後村大全集內有唐五七言絶句選及
本朝五七言絶句選中興五七言絶句選三序或鋟
版於泉於建陽於臨安則克莊在宋時固有選詩之
目此則疑當時輾轉傳刻致失其緣起耳書分時令
節候氣候晝夜百花竹林天文地理宮室器用音樂
禽獸昆蟲人品十四門每門附以子目大致如趙孟
奎分類唐詩歌所選亦極雅正多世所膾炙之什惟
中多錯謬如杜甫王維趙嘏諸人傳誦七律往往截
去半首改作絶句甚至名姓不符然攷郭茂倩選古
樂府如風勁角弓鳴一律截其上四句題爲戎渾莫
以今時𠖥一絶加作八句題爲簇拍相府蓮則古人
多有此例不足以掩其瑜也
梅花喜神譜二卷提要
宋宋伯仁撰伯仁字器之湖州人所著有西塍集一
卷
四庫全書巳著錄此書宋史藝文志及諸家書目皆
不載惟錢曾述古堂書目中有之寫梅花百圖上卷
分五𩔖一蓓蕾四枝二小蕊十六枝三大蕊八枝四
欲開八枝五大開十四枝下卷分三類一爛漫十八
枝二欲謝十六枝三就實六枝每圖各綴五言絶句
曰喜神者殆寫生之意攷伯仁於嘉熙中曾爲鹽運
司屬官故末首雲商鼎催羮其平日多與高九萬孫
季蕃倡和自號雪巖耕田夫所吟亦見於陳起江湖
小集千頃堂書目並載其煙波圖一卷蓋江湖派中
人也茲從宋板影鈔前有伯仁自序後有向士璧葉
雙桂堂重刻之本也
晁具茨集十五卷提要
宋晁沖之撰沖之字叔用鉅野人卽侍郞公武之父
攷晁氏於咸平景德中爲天下甲門一時羣從之盛
多在黨中其富貴亦莫與倫比故著述之多如詹事
以道之景迂集朝請之道之崇福集進士伯宇之封
𨚑集吏部無咎之雞助集皆與沖之爲同軰沖之以
文莊爲曾大父以文元公爲高祖是以其學具有淵
源然公武作讀書志載喻汝礪序言叔用棲志林澗
曠遠之中遇事寫物形於興屬淵雅疎亮則其不溺
於聲色之場可知今景迂雞助兩集
七閣已著錄而此集流傳甚少卷首有喻序正與讀
書志合得古今體詩共一百六十七首劉後村曰喻
汝礪所作序筆力浩大與叔用之詩相稱余讀叔用
詩見其意度宏濶氣力寛餘一洗詩人窮餓酸辛之
態其律詩云不擬伊優陪殿下相隨於蔿過樓前追
書承平之事未有悲哀警策於此句者晁氏家世顯
貴而叔用不肯陪伊優之列甘隨於蔿之後可謂賢
矣他作皆激烈慷南渡放翁可以繼之克莊所稱
挹如此此詩今具載集中題作次二十一兄季此韻
則爲原編無疑視北山律式後附沖之之詩僅數首
則是爲足寶矣其注不知何人所作引書內有一統
志及韻會韻府等書當爲明時人
詳註周美成片玉集十卷
宋周彥所撰片玉詞二卷
四庫全書已著錄此宋陳元龍註釋本元龍字少章
廬陵人是書分春夏秋冬四景及單題雜賦諸體爲
十卷元龍以美成詞借字用意言言俱有來厯乃廣
爲考證詳加箋註焉
琴操二卷提要
漢蔡邕撰邕字伯喈陳畱圉人事載後漢書列傳案
唐史藝文志有桓譚琴操二卷無蔡邕琴操然桓譚
傳雲譚好音律善鼓琴著書號曰新論琴道一篇未
成肅宗使班固續成之今文選注引琴道甚多俱與
此不合則非譚書可知又隋唐兩志有孔衍琴操一
卷宋史志作三卷崇文總目曰晉廣陵相孔衍撰述
詩曲之所從總五十九章書錄解題曰止一卷不著
氏名中興書目雲晉廣陵守孔衍以琴調周詩五篇
古操引共五十篇述所以命題之意今周詩篇同而
操引財二十一篇似非全書也與此頗相近茲從徵
士惠棟手鈔本過錄上卷詩歌五曲一十二操九引
下卷雜歌二十一章今文選長賦李善注引琴操
曰伏羲作琴以修身理性反天眞也又演連珠歸田
賦注引蔡邕琴操曰伏羲氏作琴有五者象五行
也俱與此同則在唐世已然其爲舊題無疑雖中引
事實閒有如周公奔於魯之𩔖未免似沈約之注竹
書然越裳操見於大周樂正思親操見於古今樂錄
其遺聞佚事均足與經史相證非後世所能擬託也
詩傳註疏三卷提要
宋謝枋得撰枋得著有㬪山文集
四庫全書巳著錄是書宋史藝文志不載朱彜尊經
義考則雲巳佚惟元人解經如劉瑾詩傳通釋朱公
遷詩經疏義胡一桂附錄纂疏徐與喬初學解體中
互相徵引而陸元輔雲疊山詩傳發明透暢其書爲
當時所重茲本通計三百零一則分上中下三卷似
係後人編輯而成已非原書卷帙攷枋得生丁板蕩
故其說詩見志每多小雅憂傷哀怨之思然據理解
經亦絶非橫發議論若胡安國之春秋傳可比今書
中如無衣之與子同仇隱然見高宗南渡之事如皇
父之不遺一老輙復刺似道誤國之事至於蓼莪四
章尢詳明愷切然則禮之所謂溫柔敦厚與論語之
所稱興觀羣怨者於枋得實無愧焉
尙書要義三卷提要
宋魏了翁撰了翁尙書要義宋史藝文志本二十卷
其十七卷
四庫全書巳著錄此卽其中所佚之三卷攷了翁在
靖州時著九經要義凡二百六十三卷近惟周易要
義十卷儀禮要義五十卷尙爲全書其餘如春秋左
傳要義三十一卷內缺二十九卷尙書要義十七卷
內缺三卷蓋自明張萱重編內閣書目時載九經要
義止存七種儀禮七冊禮記三冊周易二冊尙書一
冊春秋二冊論語二冊孟子二冊巳率非全本今論
語孟子尙未見著錄而禮記已得三十三卷較明人
所見卷帙已不啻倍之矣此本從舊鈔傳錄第七卷
自甘誓至允征八卷自湯誓至咸有一德九卷自盤
庚至微子與
七閣中原載山陰祁彪佳家所藏本悉合洵足以補
從前之缺佚且所據疏本乃宋時善冊如卷七弟九
則烏焉解羽之焉弟十二則器用旣具之用弟十三
則故政由羿耳之故卷九弟七則之或稱商或稱殷
弟十二則夏惟作祫不作時祭之時弟十九則故絕
其惡類之惡並足補明以來刋本之脫如卷八弟十
則上故更致社稷之致弟十一則從謂逐討之逐弟
十六則故用元牡之用卷九弟三則亳殷在河內之
內治皆作亂之治從河南亳地遷於洹水之南弟十
三則延之使前而教告之之教弟廿六則且雲我徒
也之且亦足訂明以來刻本之誤不特其書採摘注
疏中精要可爲讀經之助而了翁諸經要義從此珠
聯璧合亦佳事也
左氏摘奇十二卷提要
宋胡元質撰元質字長文吳郡人官給事中攷宋史
藝文志於史部下載西漢字類五卷注胡元質撰而
於經部春秋類下載左氏摘奇十二卷則注不知作
者此疑當日或傳刻者失之惟陳振孫齋書錄解
題中載此稍爲詳悉其姓氏爵里實與今本相合此
本從吳中藏書家影宋鈔錄卷後有元質自記一條
雲左氏摘奇皆手所約鋟木於當塗道院與同志者
共之乾道癸巳元日書當係原刋所識書中摘錄經
傳一二字必兼採杜預集解其謹嚴處視林鉞漢雋
蘇易簡文選雙字類要爲勝宋史志入之經類似不
爲過至文獻通攷竟列於類書之中猶未盡此書之
要也
回溪史韻二十三卷提要
宋錢諷撰諷字正初本錢塘人爲吳越王之裔後卜
居於嘉禾之回溪故自號回溪其書爲近時著錄家
所罕見惟宋趙希弁讀書附志以爲依唐韻分四聲
以十七史之句注於下而陳振孫書錄解題亦云其
附韻類事頗便檢閱蓋宋人免園冊類摘雙字編四
聲以便㝷檢而回溪獨采成語多至三四句未嘗割
裂原文洵著書之良法也秀水朱彝尊跋此雲予嘗
見宋時鋟本於京師僅存七冊嫌其殘缺未之錄也
歸田後始大悔之從琴川毛氏長洲何氏訪其所藏
合之才十七卷亟寫而存之笥天下之寶離者會有
合時安知後來所求不適少此十七卷𫆀茲從影宋
本傳錄卷首祇存慶元五年四月旣望郡人鄭僑一
序而讀書志所云錢文子序已無從復得據明成祖
實錄纂永樂大典時諭解縉等稱嘗觀韻府回溪二
書事雖有統而採摘不廣紀載太畧爾等其如朕意
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僃輯爲一書無厭
浩繁則此在明時曾入祕府今書平韻自一東至四
江七之至十一模共五卷上聲一董至三十六養共
八捲去聲十四泰至五十九鑑共六捲入聲十二昔
至三十四乏共四卷通計二十三卷較彝尊見時已
多五卷安知後日不更有多於此者是可以寶也
梅花百詠一卷提要
元韋珪撰珪字德珪山陰人案
四庫全書所收梅花百詠乃元馮子振釋明本倡和
之詩德珪此作始以李仲山之命成詠梅二十六首
繼又摭拾見聞更成百首復以梅花未入楚詞作補
騷一章以附於後又嘗自署其讀書處曰梅雪窩蓋
其平生有嗜梅之癖矣首有楊維禎手書序文此從
元刻摹寫者
通元眞經注十二卷提要
文子二卷
四庫全書已著錄此注唐徐靈府撰靈府號黙希子
錢塘人爲元宗時徵士隱修衡嶽注文子書上進遂
封通元眞人名其書爲通元眞經見杜道堅通元眞
經讚義及全唐詩傳又西天目志載靈府由天目趨
天台憇雲二十餘年作言志詩辭武宗之徵著元鑑
五卷及三洞要畧則靈府又嘗作天台道士矣案唐
書藝文志有注文子十二卷徐靈府著而崇文總目
又雲文子十一卷徐靈府注闕則徐注在宋時傳習
巳少
四庫全書總目雲自北魏以來有李遲徐靈府朱元
三家注惟靈府注僅存亦大半闕佚茲從明道藏本
過錄題曰黙希子注者據晁公武讀書志王應麟玉
海皆云墨希子卽徐靈府自號墨與黙通也今觀是
注淸靈婉約而文子正文亦尙是舊時之本其自序
雲黙希以元和四載投蹟衡峯之表考室華蓋之前
迨經八稔夙敦樸素之風竊味希微之旨則是書當
成於居衡嶽之時據錢曾讀書敏求記曰子彚雲吳
中舊刻僅十餘葉近得黙希子本始覩其全不知何
故不照原書翻刻又盡削靈府之注殊所不解此是
太原祝氏依宋板摹寫者亦希有之本也是明時尙
有仿宋栞本今則捨此無從攷核矣
古逸民先生集三卷提要
宋汪炎昶撰炎昶字懋遠婺源人幼有奇志於書無
所不讀鈎深探賾洞極淵奧其學原本六經得程朱
性理之要宋末嘗從太學生孫嵩元遊遂不仕自號
古逸民學者稱爲古逸先生得年七十有八其門人
東山趙汸爲之狀而金華宋濓爲之銘皆極力推重
此本詩一卷文一卷附錄一卷爲近時藏書家所罕
覯惟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有之作五卷蓋與趙汸所
作行狀相合此則係後人所編輯非當時原本然詩
文簡淨古穆具有法度非明人叫囂者所及元代文
章遒上實源於此則猶有宋季學者之風也
漢文鑑二十一卷提要
宋陳鑑編按鑑建安人自稱石壁野人乃南宋遺民
此書不載宋史藝文志惟見明人百川書志及千頃
堂書目前有端平甲午鑑自序其文皆採自史傳不
無刪節之病然就西京文纂錄其要可以爲讀史之
助與前次所錄東漢文鑑同爲宋時巾箱本合之成
全璧雲
蘋洲漁譜二卷提要
宋周密撰密著有癸辛雜識
四庫全書已著錄是書乃其所作詩餘秀水朱彜尊
撰詞綜以爲草窗詞一名蘋洲漁譜今攷草窗詞
比斯譜實增多數闋則知譜是其當日原定草窗
詞或後人掇拾所成特以此爲藍本耳是書從長塘
鮑氏知不足齋舊鈔傳寫前有吳文英題詞後附徵
招酹月二闋並王橚識尾據琴川毛扆舊䟦雲西湖
十景詞嚮缺末二首偶閱錢塘志中載此亟命皃鈔
補之然其脫畧仍無從搜輯也
兩京新記一卷提要
唐韋述撰原本五卷見宋史藝文志及程大昌雍錄
明郞瑛七修𩔖稿亦嘗及之朱彝尊書熙寕長安志
後雲東西京記世無全書則彝尊所見已非完本矣
此一卷在原書爲第三卷所載坊寺宅觀園祠於東
西南北比次頗詳日本人採在佚存叢書中唐人著
述現存者少茲遵
四庫全書採錄莫休符桂林風土記之例爲錄存之
洞霄詩集十四卷提要
宋道士孟宗寶撰宗寶字集虛嘗築室於苕溪之上
曰集虛書院爲詩文咸有法度煉元養素居九鎖山
中三年積書至數千卷與鄧牧相友善牧爲洞霄宮
圖志曾載其人攷今道藏中大滌洞天記有至元三
年吳全節序雲道士孟集虛出所編洞霄圖記山川
之奇秀巖洞之深杳宮宇之沿革人物之挺特昔耳
目之未及者今一覽無遺是編行乎世集虛於茲山
之功亦懋矣大滌洞天記者卽今洞霄圖志也記本
鄧牧著而序以爲孟宗寶者疑當日兩書本合行耳
是本明有高以謨刋近亦不可得見此從舊鈔過錄
中有殘缺處宗寶後䟦雲宋紹定閒住山沖妙龔先
生與道士王思明裒𩔖大滌畱題刻版行世迄今大
德壬寅且三十年廢勿舉名勝入山咸謂闕典宗寶
以介石沈公命取舊集洎家藏詩與本山葉君牧心
鄧君暇日討論刪定唐宋賢及今名公題詠命工重
刻與好事者共之則其用力亦勤矣書中所載篇什
至元時元貞大德之間而於王思明則載入宋本山
高道𩔖因仿
四庫全書伯牙琴之例歸諸宋人焉
燕喜詞一卷提要
宋曹冠撰冠字宗臣號雙溪居士東陽人見縣志此
本有淳熙丁未長樂陳�及釣臺詹效之二序文雲
檢正曹公臺省舊人來游宣幕太守大監詹公歎賞
其文刋諸宣城學宮復以所著樂府析爲別集名曰
燕喜今從毛氏汲古閣舊藏本錄出
醉翁談錄五卷提要
宋金盈之撰案盈之家世汴京南渡後官從政郎衡
州錄事參軍此書載黃虞稷千頃堂書目第一卷名
公佳製載宋以來名大夫詩文各體第二卷榮貴
要覽畧述唐宋中恩榮遺制第三四卷則爲京城風
俗記僃載宋室全盛時汴京風物繁華之盛凡所見
聞案月搜記如四時風俗好尙無不畢載第五卷瑣
闥記聞載唐時遺事爲多書中所載詩文雜事雖屬
瑣碎然博聞洽見足資談助可與夢華夢梁等錄並
傳也
重修琴川志十五卷提要
元盧鎭撰鎭字子安淮南人至正間以領兵副元帥
兼常熟州知州事按琴州常熟別名齊以南沙爲常
爲縣舊志剏始於宋慶元間縣令孫應時至淳祐辛
丑鮑亷更加飾焉旁搜博採列爲十門而書乃詳其
後時久人殊卷帙散佚百餘年間未有取而續之者
元至正時鎭宰是地乃屬耆老顧德昭等搜求孫鮑
舊本復參攷異同重付諸梓凡所未載並附卷末書
中雲晉案者惜佚其姓疑德昭名也其於城池之形
𫝑山水之崇深與夫兵賦之多寡文獻之昭垂罔不
記載詳明了無餘藴是可與施宿嘉泰會稽志梁克
家淳熙三山志抗衡非明人全用巳說者可比鎭後
序所云其續志則始於有元今闕佚巳久無從補錄
是冊從汲古閣毛子晉舊校本影寫著錄家惟見於
黃虞稷千頃堂書目亦不詳其姓氏崇禎間邑人龔
立本䟦此書雲邑中邵兵部麟武得於興福寺僅半
部後歸許文學弢美弢美復於南都書肆購其所佚
之半始成全帙則此書在前明已稱難得今復二百
餘年宜倍珍惜也
南華眞經註疏三十五卷提要
唐成元英撰元英字子實陜州人隱居東海貞觀五
年召至京師永徽中流郁州書成道士王元慶遣文
學賈鼎就授大義嵩高山人李利涉爲序攷唐書無
元英傳其見於藝文志者如此諸家著錄卷帙多寡
不同唐志十二卷書錄解題三十卷郡齋讀書志文
獻通考皆三十三卷宋史藝文志十卷讀書敏求記
二十卷今依明道藏本抄錄爲卷三十五據敏求記
錢曾所藏爲前明南京解元唐寅家北宋槧本蓋當
時單行之書不與道藏本同也唐人著書傳世日少
此唐初之書至今首尾完具尤爲罕得疏之所本爲
郭象注象注掃除舊解標新領異大半空言無所徵
實不免負王弼注易之累元英此疏則稱意而談淸
言曲暢至序文雲莊子字子休生宋國睢陽𫎇縣師
長桑公子受號南華仙人殆出眞誥之𩔖殊可以廣
異聞元英於貞觀中加號西華法師見於讀書志
華陽陶居集二卷提要之隱
梁陶宏景撰宏景有眞誥
四庫全書已著錄此其生平雜文及與武帝往復論
書之劉據集中㝷山誌雲先生去世後久無人編錄
文集至陳武帝貞明二年勅令侍中尙書令江總始
撰文集先生以梁大同二年解駕至是五十二載矣
文章頗多散落云云然攷隋書經籍志梁隱居先生
陶宏景集三十卷又內集十五卷至宋人作唐書藝
文志僅載陶宏景集三十卷則疑其所作內集已佚
自是以後傳述愈微晁公武陳振孫皆未著錄是本
從明道藏本錄出卷首載昭臺弟子傅霄編集大洞
弟子陳桷挍勘蓋亦道家者流惟集前有江總序一
首似尙存其舊餘則存什之一二而已若夫殘膏剩
馥實足以沾漑後人蓋宏景在道家亦號學者其著
述與抱朴抗衡所謂列仙之儒也
三術撮要一卷提要
不著撰人名氏案陳振孫書錄解題雲三術掇要一
卷無名氏又一本名擇日撮要術大畧皆同建安徐
淸叟眞翁雲其尊人尙書公應龍所輯不欲著名疑
卽此書此從影宋版鈔錄亦無刋刻年月惟中引周
謂彈冠心用及沈括夢溪筆談當是南宋閒人手筆
蓋陰陽家言爲術士所祕六壬遁甲古法除太白陰
經武經總要之外載者寥寥無幾宋以前百忌萬年
具注集聖廣聖諸書非此並無從舉其名目故雖五
行選擇家所用而司天監據以鋪注頒朔者實不越
此亦足資攷鏡也
蕭冰厓詩集三卷提要
宋蕭立之撰立之寕都人字斯立一名立等號冰厓
登方逢辰榜進士仕至通守歸隱後自放於詩大㫖
宗江西派宋詩紀事嘗採其詩此三卷僅有五七言
古體五七律及七絕乃其九世從孫敏所訪求而得
者其原䟦稱向有詩集二十六卷然則立之詩佚者
多矣此集雖僅存什一但明羅倫序稱其納交吳氏
艸廬見知謝氏疊山是詩以人重一鱗片羽亦可珍
貴雲
徐文淸公家傳一卷提要
宋朱元龍葉由庚龔應之等同撰按文淸名僑字崇
甫婺之義烏人宋史有傳此則僑門人等所撰至僑
九世孫彰刋以行世與宋史相勘大段相合唯謂僑
於紹定二年理宗新政思得宿望以新大化中外延
頸以俟登用者惟僑與眞德秀魏了翁三人攷宋史
理宗本紀不載僑名未免蹈家乘溢美之習然本紀
言端平二年甲寅詔議胡瑗孫明復邵雍歐陽修周
敦頤司馬光蘇軾張載程顥程頤等十人從祀孔子
廟庭升孔伋十哲據家傳則僑與李𡌴實主其議又
本紀言是年三月詔進士陳文蔚著尙書解並補迪
功郞據家傳則僑實以考亭門人薦其曾著傳可爲
傳心建極之要並言其人宜置講所述事蹟甚詳
可補宋史之缺此傳諸家書目皆未著錄傳後所附
毅齋詩集別錄一卷亦流傳絕少錢塘厲鶚著宋詩
紀事於僑小傳下僅言有集而不能舉其名所選毅
齋卽事一首今存集中而注云濂洛風雅則亦未曾
親見是集轉從選本錄出耳
鐵崖賦稿二卷提要
元楊維禎撰按
四庫全書錄維禎麗則遺音四卷計賦三十二首此
則未刻稿也賦凡四十八篇書爲洪武三十一年海
虞朱燧子新氏手錄文瑞樓書目有鐵崖賦一卷卽
此本也
日湖漁唱一卷提要
宋陳允平撰允平字君衡鄞縣人德祐時授沿海制
置司參議官祥興元年允平與蘇劉義書期九月以
兵船下慶元當內應爲怨家所訐同官袁洪解之得
釋事見袁淸容集其詩詞與吳文英翁元龍齊名張
玉田嘗論其所作平正千頃堂書目載日湖漁唱二
卷此作一卷或爲後人所併歟
重編海瓊白玉蟾文集六卷續集二卷提要
宋長庚撰按長庚字白叟福之閩淸人七歲能詩
賦父亡母嫁棄家遊海上號海瓊子至雷州繼白氏
後改姓白名玉蟾傳以爲仙去所著詩文集凡四十
卷具詳事實中此本乃明正統間南極遐齡老人𦡱
仙重編前有宋端平時推官潘枋原序及嘉熙元年
耜所書事實一篇黃虞稷千頃堂書目載是集𦡱仙
序中述及玉蟾有上淸玉隆武夷三集內未入者皆
收之今重新校正定爲八卷附綠一冊及霞侶奉酧
之元簡仍綴諸卷末而壽諸梓以永其傳焉𦡱仙乃
明太祖第十六子寕獻王朱權之號博古好學凡羣
書有秘本莫不刋布著述之富一時無有及者
說文解字補義十二卷提要
元包希魯撰按希魯字魯伯進賢人江西通志稱其
頴異嘗授今古文尙書於吳艸廬動履端嚴爲後進
楷法其教人先德行後文藝士習爲之一新所著有
四書凡例易九卦衍義詩小序辨說文解字補義及
原教說儒等篇此書從至正刋本影寫錢大昕元藝
文志載之書中體例悉依徐鍇韻譜間於補注補音
之後增加補義云云者皆希魯作也其議論多宋學
然於古人制字審音之法時出新意補前人所未及
似亦小學中可存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