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認識 加強黨的領導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提高認識 加強黨的領導
中共山東鄒縣革命委員會核心小組
1971年12月11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編者按:教育,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鬥爭的一條重要戰線,是關係到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一件大事。黨委第一把手要管教育。這一期發表幾個縣抓農村普及小學教育工作的文章,提出了如何加強黨的領導、克服輕視教育戰線的錯誤傾向等問題,可供參考。

文章指出:普及教育,首先要提高領導的認識。縣領導用毛主席的教育革命路線武裝自己的頭腦,批判不重視教育工作的幾種錯誤思想,把普及教育作為一項大事來抓,在不長的時期里,農村教育事業就有了較快的發展。

加強黨的領導,是做好普及教育工作的關鍵。領導班子的路線鬥爭覺悟的高低,第一把手對教育革命的重視程度和領導方法的好壞,對普及教育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一九五五年,毛主席在《莒南縣高家柳溝村青年團支部創辦記工學習班的經驗》的按語中指出:「現在我國不僅有許多到了學習年齡的兒童沒有學校可進,而且還有一大批超過學齡的少年和青年也沒有學校可進,成年人更不待說了。這個嚴重的問題必須在農業合作化的過程中加以解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前,我縣教育事業雖然也有了較大的發展,但是還有半數以上的學齡兒童沒有入學,青壯年中文盲也還不少。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干擾和破壞,多次打擊了群眾集體辦學的積極性。從縣領導思想上檢查,是由於過去受劉少奇「生產第一」的毒害較深,不少人存在着輕視教育工作的錯誤傾向。有的同志認為,普及教育由教育部門抓抓就行了;也有的同志認為,抓工農業生產就夠忙的了,沒有時間抓教育。 有些同志還有自滿情緒,總認為這些年學校辦的不少了,比解放前那種文化落後的狀態不知好了多少倍。眼睛光向後看,不向前看;光與過去對比,不看今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這種輕視教育戰線的錯誤傾向和盲目自滿情緒,直接影響到普及教育工作的發展。

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隨着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不斷發展,廣大群眾對學文化的要求越來越迫切。許多貧下中農如饑似渴地要求學習毛主席著作,由於不識字,看不懂;要科學種田,沒有文化也受到限制。原來的文盲未完全掃除,新文盲又出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組織縣革委會領導成員和社、隊領導幹部,認真學習毛主席有關教育革命的指示,總結我縣教育戰線兩條路線鬥爭的經驗教訓,批判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所散布的唯心論的「先驗論」、反動的「唯生產力論」等修正主義黑貨。通過這些工作,大家認識到,普及教育,決不是一項單純的業務工作,而是一場與資產階級爭奪教育陣地的革命。領導生產是忙,但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必須抓緊、抓好、抓到底,這才有利於不斷鞏固和發展農村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成果。

毛主席教導我們:「隨着經濟建設的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現在,革命和生產的形勢大好,我們要堅決貫徹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教育路線,把大力普及農村五年小學教育,掃除文盲,作為一項大事來抓。

思想認識提高以後,我們總結推廣了城關公社北關大隊、尚河公社長老峪大隊抓普及教育的典型經驗,使各級黨組織和革委會都把普及小學教育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列入了議事日程。縣革委會黨的核心小組主要負責人親自抓這項工作,經常結合有關會議進行統一安排,統一部署。並確定兩名核心小組成員具體分管。同時,調整、充實和健全了社、隊教育革命領導班子,加強領導,使普及教育工作迅速發展。

一年多來,我縣小學由原來的六百八十七處增加到八百一十處,初中由二百一十八處增加到二百三十八處,高中由十三處增加到十九處。在校學生由八萬人增加到十二萬七千餘人。全縣實行普及小學五年制教育,在縣城和有條件的大隊,實行普及七年制教育。我們決心遵照毛主席的教導,發揚成績,克服缺點,在前進中不斷解決新的矛盾,沿着毛主席的無產階級教育路線,奪取教育革命的更大勝利。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