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揚州畫舫錄/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揚州畫舫錄
◀上一卷 卷十五 下一卷▶

岡西錄

[編輯]

「春台祝壽」在蓮花橋南岸,汪氏所建。由法海橋內河出口,築扇面廳,前簷如唇,後簷如齒,兩旁如八字,其中虛欞,如折疊聚頭扇。廳內屏風窗牖,又各自成其扇面。最佳者,夜間燃燈廳上,掩映水中,如一碗扇面燈。

廳後太湖石壁,攀峰脊,穿岩腹,中有石門,門中石路齒齒,皆冰裂紋。路旁老樹盤踞,與遊人爭道,小廊橫斜而出,逶迤至含珠堂。聯云:「野香襲荷芰(皎然),池色似瀟湘(許渾)。」

園中池長十餘丈,與新河僅隔一堤。池上構樓,舊名「鏡泉」,今易名「環翠」。聯云:「冉冉修篁依戶牖(包何),瞳瞳初日照樓台(薛逢)。」

池高於河,多白蓮。堤上築花籬,為疏欞間之,使內外水氣相通。上置方屋,顏曰「玲瓏花界」。聯云:「花柳含丹日(宋之問),樓台繞曲池(盧照鄰)。」「玲瓏花界」之後,小屋兩間。屋後小池,方丈許,潛通園中。大池亦種荷,顏曰「綺綠軒」。

熙春台在新河曲處,與蓮花橋相對,白石為砌,圍以石欄,中為露台。第一層橫可躍馬,縱可方軌,分中左右三階皆墄。第二層建方閣,上下三層。下一層額曰「熙春台」,聯云:「碧瓦朱甍照城郭(杜甫),淺黃輕綠映樓台(劉禹錫)。」柱壁畫雲氣,屏上畫牡丹萬朵。上一層舊額曰「小李將軍畫本」,王虛舟書,今額曰「五雲多處」。聯云:「百尺金梯倚銀漢,(李順)九天鈞樂奏雲韶(王淮)。」柱壁屏幛,皆畫雲氣,飛甍反宇,五色填漆,上覆五色琉璃瓦,兩翼復道閣梯,皆螺絲轉。左通圓亭重屋,右通露台,一片金碧,照耀水中,如昆侖山五色雲氣變成五色流水,令人目迷神恍,應接不暇。

廿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藥橋,在熙春台後。「平泉湧瀑」之水,即金匱山水,由廿四橋而來者也。橋跨西門街東西兩岸,磚牆庋版,圍以紅欄,直西通新教場,北折入金匱山。橋西吳家瓦屋圍牆上石刻「煙花夜月」四字,不著書者姓名。《揚州鼓吹詞序》云:「是橋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此,故名。」或曰即古之二十四橋,二說皆非。按二十四橋見之沈存中《補筆談》,記揚州二十四橋之名,曰濁河橋、茶園橋、大明橋、九曲橋、下馬橋、作坊橋、洗馬橋、南橋、阿師橋、周家橋、小市橋、廣濟橋、新橋、開明橋、顧家橋、通泗橋、太平橋、利國橋、萬歲橋、青園橋、驛橋、參佐橋、山光橋、下馬橋,實有二十四名。美人之說,蓋附會言之矣。程午橋《揚州名園記》,謂後人因姜白石《揚州慢》詞「念橋邊紅藥」句,遂以紅藥名是橋,且謂白石詞中「念橋」二字,即古之二十四橋。不知本詞云:「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念字作思字解,是思二十四橋邊紅藥年年為誰生之意耳,非橋名也。

聽簫園在廿四橋西岸,編竹為籬門,門內栽桃、杏花,橫掃地軸。簾取松毛縛棚三尺,溪光從茅屋中出,桑雞桂魚,山茶村釀,朱唇吹火,玉腕添薪。當爐之婦,膾炙一時,故遊人多集於是,題詠亦富。《夢香詞》云:「揚州好,橋接聽簫園。粉壁漫題今日句,水牌多賣及時鮮。能到是前緣。」金棕亭集聯云:「聖代即今多雨露,酒壚終古擅風流。」管希寧為之作圖。

筱園本小園,在廿四橋旁,康熙間土人種芍藥處也。孫豹人有《小園芍藥詩》云:「幾度江南勞客思,今年江北繞花行。便教風雨猶多態,花況好時天更晴。」園方四十畝,中墾十餘畝為芍田,有草亭,花時賣茶為生計。田後栽梅樹八九畝,其間煙樹迷離,襟帶保障湖,北挹蜀岡三峰,東接寶祐城,南望紅橋。康熙丙申,翰林程夢星告歸,購為家園;於園外臨湖浚芹田十數畝,盡植荷花,架水榭其上。隔岸鄰田效之,亦植荷以相映。中築廳事,取謝康樂「中為天地物,今成鄙夫有」句,名「今有堂」,種梅百本,構亭其中。取謝疊山「幾生修得到梅花」句,名「修到亭」。鑿池半規如初月,植芙蓉,畜水鳥,跨以略約,激湖水灌之,四時不竭,名「初月沜」。今有堂南築土為坡,亂石間之,高出樹杪,躡小橋而升,名「南坡」。於竹中建閣,可眺可詠,名「來雨閣」。又築平軒,取劉靈預《答竟陵王書》「暢餘陰於山澤」語,名「暢餘軒」。堂之北偏,雜植花藥,繚以周垣,上覆古松數十株,名「館松庵」。芍山旁築紅藥欄,欄外一籬界之,外壁湖田百頃,遍植芙渠。朱華碧葉,水天相映,名曰「藕糜」。(《毛詩》「糜」與「湄」通)軒旁桂三十株,名曰「桂坪」。是時紅橋至保障湖,綠楊兩岸,芙渠十里。久之湖泥淤澱,荷田漸變而種芹。迨雍正壬子浚市河,翰林倡眾捐金,益浚保障湖以為市河之蓄泄,又種桃插柳於兩堤之上,會構是園,更增藕塘蓮界,於是昔之大小畫舫至法海寺而止者,今則可以抵是園而止矣。是園向有竹畦,久而枯死,馬秋玉以竹贈之,方士庶為繪《贈竹圖》,因以「筱」名園。庚申冬,復於溪邊構小亭,澄潭修鱗,可以垂釣,蓮房芡實,可以樂饑。仿宋葉主簿杞栩漪南別墅之名,名之曰「小漪南」。顧南原學博藹隸書「夕陽雙寺外,春水五塘西」一聯,至今尚存。公父名文正,字笏山,江都人,工詩古文詞,善書法。康熙辛未進士,仕至工部都水司主事,著有詩文稿。公名夢星,字伍喬,一字午橋,號洴江,又號香溪。康熙壬辰進士第,官編修,著《今有堂集》。詩格在韋、柳之間,於藝事無所不能,尤工書畫彈琴,肆情吟詠。每園花報放,輒攜詩牌酒榼,偕同社遊賞,以是推為一時風雅之宗。園圖為程松門鳴、許穀陽濱合作。其宗族友朋之盛,附記於後。

程名世,字令延,號筠榭,工詩。著《坐雨安居詩》、《飲淥吟稿》、《雲山小稿》、《小酉館詩存》、《柘溪集》、《撈蝦集》、《柘溪續集》、《海上集》、《海上續集》、《紀遊集》、《春雨樓集》、《秋水芙蓉館稿》、《老屋吟稿》、《海上吟稿》若干卷,詞一卷,樂府一卷。有《左傳識小錄》、《國策取譬》、《莊子貴言》、《老管荀韓四子》、《楞嚴法華維摩詰三經注本》藏於家。晚年與叔午橋葺《揚州名園記》,僅成朱自天念莪草堂、王家玉樹、倪俊民耕隱草堂《三園圖記》而卒。子四:長讚和,字中之,丁酉選拔;讚寧,乙卯恩科副榜;讚皇、讚普,皆名諸生。

程晉芳,先名誌鑰,字魚門,又名廷璜,字蕺園。夢天開榜有晉芳名,故易今名。家淮安,召試以中書用,官至編修。善屬文,勤於學,著有《尚書集注》、《左傳通解》諸書。晚年客死陝西,畢秋帆製軍沅經紀其喪,贍其遣孤。程斁,字聖澤,鹽筴多經濟,亦家淮安。

程茂字蓴江,程衛芳字述先,皆工詩,有專集行於世。

程誌乾,字學堅,一字書舸,工詩。世傳其七夕詩「人當離別真難遣,事縱荒唐亦可憐」句。自名世至誌乾,皆午橋侄。

程鳴,字友聲,號松門,占籍儀征。邑庠生。工畫,幹筆枯墨,運以中鋒,純以書法成之,此學石濤又參以穆倩者也。詩出王文簡之門,文簡嘗曰:「松門詩名為其丹青所掩。」

程沆,字晴嵐。進士,官庶吉士。弟洵,字邵泉,官舍人。為午橋侄孫,皆工詩文。

韋謙恆,字藥仙,一字藥齋,蕪湖人,癸未探花。先是來揚州與隻園庵藥根友善,公於家中構玉山心室,延之校書五年。與筱園賓客集,字不拘體,有竊字者,皆為韋公司罰焉。

陳徵君撰,來揚州初主鑾江項氏。項氏彝鼎圖書之富甲天下,徵君矜鑒賞,去取不苟。後館於筱園十年,舉鴻博。晚年江鶴亭延之入康山草堂,杭堇浦太史為徵君小傳,中隻述其主項、江二家,而不及筱園,是未知之深也。

余元甲,字葭白,一字柏岩,號茁村,江都邑諸生,工詩文。雍正十二年,通政趙之垣以博學鴻詞薦,不就。築萬石園,積十餘年殫思而成。今山與屋分,入門見山,山中大小石洞數百,過山方有屋。廳舍亭廊二三,點綴而已。時與公往來,文酒最盛。葭白死,園廢,石歸康山草堂。著有《濡雪堂集》,選韓、白、蘇、陸四家詩行於世。是園文酒之盛,以雍正辛亥胡復齋、唐天門、馬秋玉、汪恬齋、方洵遠、王梅沜、方西疇、馬半查、陳竹畦、閔蓮峰、陸南圻、張喆士園中看梅,以「二月五日花如雪」為起句為最盛,載在《邗江雅集》。

喬椿齡,宇樗友,性情正直,同人憚焉。善易數,雖至友不輕為卜。詩文之格,唐以下不屑規仿也。其弟子阮芸台元已貴,未嘗通一劄。及阮按試山東,禮請衡文,乃去。卒於青州,嘗榜其齋云:「四方名士皆知己,入座門生正少年。」

盛唐,字一槎,江都布衣。以孝聞於鄉里,工書,館於筱園最久。

張銓,江都諸生,有山水之癖,足跡遍天下。弟鋆,宇方穀,號可鄉,為人端謹,精鑒古人書畫,工畫,主程氏。金、焦山又《揚州二十四景圖》皆出其手。弟鎧,字丹崖,諸生,能詩。長子宗泰,字登封,己酉拔貢生,官天長教諭。次子海觀,字筱軒,並能精究六書,稱博物。季子治觀,字叔平,幼能讀書,著《毛詩草木蟲魚疏補正》十卷、《□爾雅》一卷、《楚辭芳草譜今釋》一卷,注黃子發《相雨書》一卷。年十九歿,死之日賦絕命詞十章,傳於世。

三賢祠即筱園,乾隆乙亥,園就圮,值盧雅雨轉運兩淮,與午橋為同年友,葺而治之。以春雨閣祀宋歐陽文忠公、蘇文忠公、國朝王文簡公。以小漪南水亭改名「蘇亭」,以今有堂改名「舊雨亭」。時枝上村、彈指閣改入官園,因於堂後仿彈指閣式建樓,名曰「仰止樓」,以「夕陽雙寺外,春水五塘西」一聯懸之。復於藥欄中構小室十數間,招僧竹堂居之,以守三賢香火。其下增小亭,顏曰「瑞芍」。逾年,午橋卒,轉運僦園貲贍其後人,且議祀午橋於三賢下,未果行。程令延為繪《三賢祠圖》,今已散佚。

「筱園花瑞」即三賢祠。乾隆甲辰,歸汪廷璋,人稱為「汪園」。於熙春台左撤蘇亭,構閣道二十四楹,以最後之九楹,開閣下門為筱園水門。初盧轉運建亭署中,鄭板橋書「蘇亭」二字額,轉運聯云:「良辰盡為官忙,得一刻餘閑,好誦史幡經,另開生面;傳舍原非我有,但兩番視事、也栽花種竹,權當家園。」後因筱園改三賢祠,遂移是額懸之小漪南水亭上。聯云:「東坡何所愛(白居易),仙老暫相將(杜荀鶴)。」因題曰「三過遺蹤」,列之牙牌二十四景中。後復改名 「三過亭」,今俱撤為閣道。

翠霞軒即三賢舊殿。先是祠之建,本於康熙間祀宋韓魏公、歐陽文忠公、太守刁公、王公、蘇文忠公於平山堂之真賞樓,以國朝司李王文簡公、太守金公、刑部汪公為配,後居民有歐、蘇二公及司李王公三賢之請。其時胡庶子潤督學江南,為文簡辛未會試所得士,有是舉而未行。至盧轉運蒞揚州,乃以文簡配兩文忠,而諸賢從祧。自歸汪氏,又撤三賢神主於桃花庵,以殿為園中廳事,旁植牡丹百本,構翠霞軒,聯云:「日映文章霞細麗(元稹),山張屏幛綠參差(白居易)。」

舊雨亭本盧雅雨所建,延惠徵君棟纂修漁洋山人《感舊集》之地也。亭中花草有三絕,一架古藤,一畝老桂,一牆薜荔。

仰止樓前窗在竹中,後窗在園外,可望過江山色,東山牆圓牖為薜荔所覆,西山牆圓牖中皆芍田。花時人行其中,如東雲見鱗,西雲見爪。樓下懸「夕陽雙寺外,春水五塘西」一聯,仍是午橋舊物。是樓因枝上村僧文思彈指閣改入官園,因於是地仿其制為之,亦求舊之遺意也。

藥欄十五間在仰止樓西,欄外即芍田,中有一水界之,即昔之藕糜。以上七間面西為遊人看花處,下八間面東為竹堂僧廬,開竹下門,通三賢殿。竹堂為桃花庵僧石莊之孫,精篆籀,工畫,善製竹器,與潘老桐齊名。迨三賢神主遷桃花庵,竹堂亦死,遂以下八間均開面西窗,而竹下門扃矣。

瑞芍亭在藥欄外芍田中央。盧公轉運揚州時,三賢祠花開三蒂,時以為瑞。以馬中丞祖常「瑞芍」額於亭,聯云:「繁華及春媚(鮑照),紅藥當階翻(謝朓)。」杭堇浦太史有詩云:「紅泥亭子界香塍,畫榜高標瑞芍稱。一字單提人不識,不知語本馬中丞。」又云:「交枝並蒂倚東風,幻出三頭氣自融。細測天心征感應,為公他日兆三公。」又云:「瑟瑟清歌妙入時,雕闌深護猛尋思。可知十萬娉婷色,只要翻階一句詩。」皆誌此時勝事也。揚州芍藥冠於天下,乾隆乙卯,園中開金帶圍一枝,大紅三蒂一枝,玉樓子並蒂一枝,時稱盛事。

汪廷璋,字令聞,號敬亭,歙縣稠墅人。自其先世大千遷揚州以鹽莢起家,甲第為淮南之冠,人謂其族為「鐵門限」。父交如,聲如洪鍾,咳嗽聞於數里,雙眸炯炯,中夜有光,術士謂其命為天狗,守財帛,富至千萬,壽八十。子二,令聞其長子也。好蓄古玩,晚築「六淺村舍」自居。次子覲侯,勇力過人。令聞子燾,字春明;次熙,字宇周。孫二:玉坡、元坡,並工詩畫。覲侯子坦,字碩公,妻為張方頤之女,能主持門戶。子三,承璧字觀成,承基字培初,承塾字起群。筱園自令聞後,碩公更葺之。

汪允俶,字載南,交如之弟。好善樂施,諳藥性,施紫雪丹、再造丸,一粒千金弗屑也。歲暮周恤孤寡,世稱篤行君子。子廷珍,字君讚、好謙,一生循牆,未嘗偶一肩輿。孫二,羲字暨和,義字質夫,一生友愛。質夫,江鶴亭之婿也。兄弟與朱思堂運使友善,家貧後,會運使公子朱爾登額出為江南驛傳道,贍其子孫。

汪允□,字學山,載南之弟。子廷埏,字度昭,立瓜洲普濟堂,活幾千人,載在《兩淮鹽法志》。孫灝,字右梁,號竹農,性古雅,工詩畫,家蓄古人名畫極富,交遊皆一時名士,「西園曲水」即其別墅也。

汪廷琯,字魯佩,號樸園,性好山水,一生九遊黃山。晚年好佛,隱於真州西石人頭別墅。

汪□,字楷亭,令聞之弟。邑諸生,博學通經。子字蘭圃,博學工詩,書法為程香南高弟子。

汪焜,字象炎,號亭山。工詩,書法《聖教序》。幼從江劍門刑部權入蜀,時劍門知重慶府。亭山為幕府賓客,經猷大著。出蜀時,下三峽遇水花覆舟,耳為水花所掩,由是重聽。來揚州業鹽筴,握算持籌無遺策。善飲酒,嘗於其族中立飲百餘升。

汪端光,本名龍光,字劍潭。辛卯舉人,官國子監學正。工詩詞,書法米襄陽。母梁氏,字蘭漪,工詩。汪文錦,字繡穀。工詩詞,書工篆籀,精於鐵筆。

方貞觀,字南堂,桐城人。工詩,書法唐人小楷,有《南堂集》。館於汪氏。與方息翁為兄弟,時號為桐城方。館程氏者息翁也,館汪氏者南堂也。

王宗獻,字起津,杭州人,工書。

方士庶,主汪氏。時令聞以千金延黃尊古於座中。以是士庶山水大進,氣韻駘宕,有出藍之目。

黃溱,字正川,揚州人,與令聞友善。時洵遠往來筱園,正川山水亦由是大進,折節稱弟子。同時黃頤安亦與正川師洵遠,而拳勇騎射最精,尤深史學。

金時儀,字朝九,畫師其父天德之學,仿梅花道人,為世所稱。於學無所不窺,而詩字畫一時稱三絕。

康以寧,字靜之,錢塘人,石舟之子。性磊落,為人直率,工詩畫。好飲酒,立飲千鍾,時與汪焜為一門酒友。

姜彭,字又籛,揚州人,畫翎毛第一手。山水學唐子畏,花卉學元人,老而益精,惜不能作書。子吉士,圍棋國工之技。王鏡香,揚州人,工畫,載在《國朝畫征錄》。

張洽,宇月川,浙江人。工山水,有大癡神理。晚年買山棲霞,畫家多從之遊。右梁延之於家,結為畫友,由是右梁山水氣韻大進。

薛含玉,性好山水,遍遊五嶽,嘗登黃山頂。精於鑒別古畫。子銓,字衡夫,山水得董巨神髓,近今揚州畫家,以衡夫為第一手。陳燮,字理堂,泰州人,丁酉拔貢生,工詩,館於右梁家。

畢考祥,字旋之,儀征諸生,工詩,精於小楷。初居其族秋帆製軍幕中,歸裏與右梁交,號為詩友。黃晉疇,字錫之,歙人,襄臣之孫,汪懋脩之婿。工詩。

「蜀岡朝旭」,李氏別墅也。李誌勳築初日軒、「眺聽煙霞」、「月地雲階」諸勝,今歸臨潼張氏。至乾隆壬午,是園臨河建樓,恭逢賜名「高詠」,御製詩云:「高樓蘇跡久氈鄉,今古風流翰墨場。八詠遙年符瘦沈,一時風氣近歐陽。山塘返棹閑留憩,畫閣開窗納景光。知憶髯公擬閣筆,似聞公語語何妨。」又賜「清韻堂」額,樓前本保障湖後蓮塘。張氏因之,輦太湖石數千石,移堡城竹數十畝,故是園前以石勝,後以竹勝,中以水勝。由南岸堤上過筱園外石版橋,為園門,門內層岩小壑,委曲曼回。石盡樹出,樹間築來春堂,廳後方塘十畝,萬竹參天,中有竹樓,竹外為射圃。其后土山又起,上指顧三山亭,過此為園後門,門外即草香亭。

來春堂聯云:「一片彩霞迎旭日(楊巨源),萬條金線帶春煙(施吾肩)。」堂之前激清儲陰,細草雜花,布滿岩穀,水色紺碧,積溜脂滑,方之雲林,當不過是。

數椽瀟灑臨溪屋,在來春堂左。小室如畫舫,有小垣高三尺餘,中嵌花瓦,用文磚鏤刻「蜀岡朝旭」四字,與堤逶迤。東南角立鞦千架,高出半天,令人見之愈覺矮垣之妙。由堤入山,山盡步小堤上。

曠如亭在東岸小山上,過此山平水闊,水中築雙流舫,後增丁字屋,周以紅欄,設宛轉橋,改名「流香艇」。聯云:「重簷交密樹(王勃)。隔岸上春潮(清江)。」至是有長廊數十丈。

高詠樓本蘇軾題《西江月》處,張軼青登三賢祠高詠樓詩云:「享祀名賢地最幽,新刪修竹起高樓。岡形西去連三蜀,山色南來自五洲。可惜典型徒想像,若經觴詠更風流。人間行樂何能再,聊倚欄杆散暮愁。」張喆士詩云:「肅穆靈祠一水傍,更深層構納秋光。竹間雲氣隨吳岫,簾外松聲下蜀岡。異代同時俱寂寞,西風落木正蒼涼。登臨不盡千秋感,獨憑花欄向夕陽。」今樓增枋楔,下甃石階。樓高十餘丈,樓下供奉御賜「山堂返棹留閑憩,畫閣開窗納景光」一聯。樓上聯云:「佳句應無敵(崔桐),蘇侯得數過(杜甫)。」

是園池塘本保障湖旁蓮市,塘中荷花皆清明前種,開時出葉尺許,葉大如焦,周以垂柳冪ャ,廣廈䆗窱,避暑為宜。高詠樓後,築屋十餘楹如弓字,一曰「含青室」,樓角小門通之。聯云:「日交當戶樹(蘇頲),花繞榜池山(祖詠)。」室旁小屋十數間,曰「眺聽煙霞軒」,聯云:「松排山面千重翠(白居易),日較人間一倍長(陸龜蒙)。」一曰「初日軒」,本名承露軒,今仍用其舊。聯云:「池塘月撼芙渠浪(方千),羅綺晴嬌綠水洲(孟浩然)。」軒後度板橋入規門,有十字廳,顏曰「青桂山房」,聯云:「從此不知蘭麝貴(裴思謙),相期共鬥管弦來,(孟浩然)。」弦廳老桂數十株,靠山多玉蝶梅。廳後方塘數畝,高柳四圍,秋間蟬聲不絕。塘北後山崛起,構亭翼然,顏曰「指顧三山」。其下竹畦萬頃,中構小竹樓,樓下為射圃。

草香亭在堤上,香輿寶馬至此,由卷牆門入司徒廟山路。

張蘭,字芳貽,臨潼人,善畫,與方士庶齊名。子緒增,字敬業,工書善詩。自其先世起賢、含英移家揚州,代不乏人,賓客亦皆偉人奇士,今附於後。

張世瀛,字仙舟,好佛樂施,感夢金仙,築掃垢精舍。子士科,字喆士,號漁川,工詩。築讓圃為「韓江雅集」,與盧運使友善,著有詩詞集。

張世進,字軼青,號嘯齋,顧書宣之甥,詩與二馬齊名。居王家園,與街南書屋相距甚近。嘯齋有贈馬氏詩云:「簷扉隻隔三條巷,筆硯相依十載情。」著有詩詞《名遊集》。子四履,字表東,工詩善書,成名家。

張世掌,工畫,山水仿宋人。

張四可,字薪南,篤行君子,載在郡誌。子霞,字蔚彤,工會計之事,累富至千萬,好以琴弦為衣帶。孫裔增,字封諼,諸生,工書法。

張四教,字宣傳,號石民。工畫,學新羅山人。四傑,字偉堂,畫花卉翎毛。

張馨,字秋芷,解元,成進士,官御史。弟坦,字松枰,進士,官翰林。兄弟以文名於世,著有詩文集。

巴貞女者,張緒增之子婦也。許嫁未親迎而張之子死,過門撫前妻之子如己出。或援歸震川之說短之,江都焦循作《貞女辨》云:「或謂古無貞女之名,非也。《後漢書百官志》: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順孫,貞女義婦,皆扁誌其門以興善行。然則今之旌表貞女,自漢已然。或曰古之貞女非今之貞女也,《魏書列女傳》:貞女兕先氏許嫁彭老生,未及成禮,老生逼之,不肯從,被殺。詔曰:雖處草萊,行合古跡,宜賜美名,號曰貞女。則貞女者,非未昏夫死,守貞不嫁之謂也。嗚乎,引是說者,蓋讀書不廣矣。劉向《列女傳》卷四《貞順傳》,首列召南申女,稱其許嫁於酆,夫家禮不備而欲迎之,不肯往,遂致之獄。作詩曰:『雖速我獄,室家不足。』兕先之事,黯與此合,故其時謂之合古跡,以貞女號之。《列女傳》又云:衛宣夫人者,齊侯之女也。嫁於衛,至城門而衛君死,入持三年之喪畢。弟立請曰:衛小國也,不容二庖。請願同庖,終不聽,作詩曰:『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詩人美其貞一,故舉而列之於詩,此即未昏夫死不嫁者也。兕先合於申女之事,得以貞女名。世之未昏夫死不嫁者,乃不容附諸衛宣夫人之列,說者罪矣。劉向為魯詩學,經之所傳,漢儒之所重,可知也。」 (右《貞女辨》上)「古之貞女少,今之貞女多,何也?古男女議昏晚,聘與取一時事,故如衛宣夫人者偶也,今人齠齔議昏,或遲五年,或遲十年,甚二三十年,聘與取縣隔甚遠,其中死亡疾病,自不能免。且古之昏禮以親迎為定。故曾子問未親迎以前或遭父母之喪,可以另取另嫁。親迎在路,聞婿之父母死,則改服而趨喪;又親迎之日已定而女死,則婿服齊衰,婿死則女服斬衰,是古之夫婦以親迎為定也。今則不然,國律:許嫁女已報昏書,及有私約而輒悔者,笞五十。雖無昏書,但曾受聘財者亦是。一報昏書受聘財,而上以之聽民訟,下以之定姻好,不必親迎而夫婦之分定。古定以親迎,則未親迎而夫死,嫁之可也;今定以納采,則一納采而夫死,嫁之不可也。《禮》曰:『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菑必逮夫身。』吾為議貞女者危之。」(右《貞女辨》下)

史申義,字蕉飲,甘泉人。工詩,與張氏友。進士,官給事中。一日,內廷遣中使至直盧,問翰林中能詩為誰?大學士陳廷敬以申義對。著有《蕪城》、《使滇》、《過江》諸集。

蔣德,字秋涇,秀水孝廉。乾隆庚午來揚州,主張氏,多唱和。吳廷寀,字葑田,徽州人,工詩。史肇夔,世進之甥,工詩。

僧離幻,姓張氏,蘇州人。幼好音樂,長為串客。曾在含芳班與熊蠻作寫狀,得罪御史被笞,遂為僧。但飲酒,不茹葷。好蓄宣爐砂壺,自種花卉盆景,一盆值百金。每來揚州,玩好盆景,載數艘以隨。插瓶花不用針與鐵絲,每一瓶贈銀四流。精於醫,善鼓琴,遊京師歸過揚州落魄,張氏贈金始歸。兄崗,字昆南,工詩,與鎮江楊石漁磊、同里沙鬥初維杓兩布衣友善。磊死,崗營磊壙,與其夫婦同域。

「萬松疊翠」在微波峽西,一名吳園,本蕭家村故址,多竹。中有蕭家橋,橋下乃炮山河分支由炮石橋來者。春夏水長,溪流可玩。上構廳事三楹,廳後多桂,築「桂露山房」。下為「春流畫舫」,由是過蕭家橋,入清陰堂。堂左登曠觀樓,樓左步水廊,顏曰「嫩寒春晚」。廳後為涵清閣,閣左築水廳,顏曰「風月清華」。至此山勢漸起,松聲漸近,於半山中建綠雲亭,題曰「萬松疊翠」。

是園勝概,在於近水。竹畦十餘畝,去水隻尺許,水大輒入竹間。因蕭村舊水口開內夾河通於九曲池,遂緣舊堤為嶼,嶼外即微波峽西岸,近水樓台,皆於此生矣。

竹外「桂露山房」,聯云:「回風入座飄歌扇(李邕),冷露無聲濕桂花(王建)。」前有小屋三四間,半含樹際,半出溪漘;開靠山門,仿舫屋式,不事雕飾,如寒塘廢宅,橫出水中,顏曰「春流畫舫」。聯云:「仙扉傍岩(皮日休),小楹俯澄鮮(張祐)。」

過蕭家橋入樹石中,得屋四五楹;冉冉而轉,入廳事三楹,與水更近,顏曰「清陰堂」。聯云:「風生北渚煙波闊(權德輿),雨歇南樓積翠來(李憕)。」

曠觀樓十二間如弓字,每間皆北向,蓋至此三山漸出矣。聯云:「煙草青無際(周伯奇),溪山畫不如(杜牧)。樓後老梅三四株,中有一水如江村通潮,可以單棹而入;水上構兩間小屋,題曰「嫩寒春曉」。聯云:「鶴群常繞三株樹(司空圖),花氣渾如百和香(杜甫)。」

昔蕭村有倉房十楹,臨九曲池,是園因之為水廊二十間,由露台入涵清閣。聯云:「雲林頗重疊(賈島),池館亦清閑(白居易)。」旁增水廳五楹,水大時,石礎松欞,間在水中,紫荇白蘋,時來屋裏,題曰「風月清華」,聯云:「舟將水動千尋日(張說),樹出湖東幾點煙(曹鄰)。」過此土脈隆起,構綠雲亭。聯云:「山深松翠冷(朱慶餘),樹密鳥聲幽(崔翹)。」亭旁石上題曰「萬松疊翠」,吳園至此乃竟。

紫霞居在山口,為尺五樓水馬頭。編竹為籬,植月季數十種。中屋三楹,後屋短垣及肩,消納隔江山色。秋時蓼花垂垂,居人視之,如農之於稼,較晴量雨,以卜豐歉。王叟者,以選茶品水為生,嘗謂人曰:「一生不屑飲天下第六泉水。」

蘇式小飲食肆在炮石橋路南,門面三楹,中藏小屋三楹。於梅花中開向南窗,以看隔江山色。旁有子舍十餘間,清潔有致。

尺五樓在九曲池角坡上,大門在炮石橋路北。門內聽事三楹,西為十八峰草堂,東為延山亭,亭東為尺五樓。樓後為藥房,「十八峰草堂」謂黃山有十八峰,汪氏居黃山下,舊有是堂,因擇園內是屋名之。吳杉亭詩云:「闌檻憑虛望,峰峰積翠浮;琅玕千個晚,鍾磬數聲秋。塔影明流外,人煙古渡頭。重來玩涼月,桂樹小山幽。」杭大宗詩云:「草堂俯春郊,列岫青不舍。一一排闥來,秀色堪玩把。地勝辰又良,於此揜群雅,東風不是情,密雨亂飄灑。俄焉頑雲封,危畫露者寡。遠望接混茫,目營力難假。既虞妨履綦,聊且薦杯斝。亟呼米於菟,濃墨恣塗寫。酒闌雨未闌,簌簌響簷瓦。」

延山亭在竹樹中,亭扁為梁巘所書。左右廊舍,比屋連甍。由竹中小廊入尺五樓,樓九間,面北五間,面東四間。以面北之第五間靠山,接面東之第一間,於是面東之間數,與面北之間數同。其寬廣不溢一黍,因名曰「尺五樓」。其象本於曲尺,其制本於京師九間房做法。

尺五樓面東之第五間樓,下接藥房。先築長廊於藥田中,曲折如阡陌。廊竟,小屋七八間,營築深邃,短垣鏤績,文磚亞次,令花氣往來,氤氳不隔。

微波峽在兩山之間,峽東為「錦泉花嶼」,峽西為「萬松疊翠」。峽中河寬丈許,不能容二舟,故畫舫至此方舟者皆單棹而入。入而復出,為九曲池,山圍四匝,中凹如碗,水大未嘗溢,水小未嘗涸,今謂之「平山堂塢」。塢中建接駕廳,八柱重屋,飛簷反宇,金絲網戶,刻為連文,遞相綴屬,以護鳥雀。方蓋圓頂,中置塗金寶瓶琉璃珠,外敷鎏金。廳中供奉御製《平山堂詩》石刻。後設板橋,橋外則水窮雲起矣。是園為汪光祿孫冠賢彝士所建。

◀上一卷 下一卷▶
揚州畫舫錄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