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辦公廳關於辦好深度貧困地區職業教育助力脫貧攻堅的指導意見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辦好深度貧困地區職業教育助力脫貧攻堅的指導意見
教職成廳〔2019〕4號
2019年10月16日
發布機關:教育部辦公廳
教育部網站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辦好深度貧困地區職業教育

助力脫貧攻堅的指導意見

教職成廳〔2019〕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重要決策部署,切實辦好深度貧困地區職業教育,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實施「五個一批」工程中的重要作用,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更好發揮職業教育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攻克深度貧困地區堡壘中的突擊作用,以就業脫貧為導向,以職業院校為主陣地,以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需求的人口為重點,主動出擊,積極作為,幫扶貧困人群掌握一技之長,依靠技能實現就業創業帶動穩定脫貧。

二、基本原則

——聚焦目標,精準施策。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聚焦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及有培訓需求的貧困勞動力,分類實施更有針對性的職業教育和培訓政策,切實將各類教育資助政策兌現到位,着力形成職業教育與脫貧舉措精準對接的有效機制。

——能力為本,就業導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養成,提高學生技術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實行長、中、短期培養與培訓相結合,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促進職業指導、技能評價、就業服務協同聯動,落實貧困畢業生就業創業幫扶政策,提升職業教育促進轉移就業、增收脫貧效果。

——外聯內育,形成合力。發揮中央支持政策的引導激勵作用,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聚焦職業教育東西協作,擴大東部地區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和輸入,推動貧困地區職業院校提升辦學水平和質量,建設一批社會有需求、辦學有質量、就業有保障的特色專業,培養滿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增強職業教育扶貧的「造血」功能,培育貧困人口內生動力。

三、工作目標

到2020年,確保深度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職業教育需求的學生能夠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更多的建檔立卡戶中的勞動力能夠接受職業技能培訓,實現穩定就業,帶動貧困家庭脫貧,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的能力顯著增強。

四、主要任務

(一)因地制宜促進普職教育融合。充分發揮職業教育促進義務教育控輟保學的積極作用,深度貧困地區要結合區域內教育和經濟發展實際,在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的同時,鼓勵深度貧困地區普通初中通過開設職業教育課程、職業教育班等方式,幫助部分學業困難學生完成義務教育。鼓勵初中階段教育學生到當地中等職業學校選修職業教育專業課程。引導勸返義務教育階段超齡學生接受職業技術教育掌握一定技能,實現靠技能就業脫貧。

(二)強化統籌建好辦好一批職業學校。統籌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建好辦好一批縣域職教中心,重點支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每個地(市、州、盟)原則上至少建設好一所中等職業學校,將職教中心(職業學校)建設成為人力資源開發、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技術培訓與推廣、扶貧開發和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基地。在深度貧困地區深入實施「9+3」免費中等職業教育,完善招生、培養、就業和升學機制,落實好中等職業教育各項資助政策。對於未設中等職業學校的貧困縣,逐一摸排地域分布、人口現狀、高中階段教育發展及異地就讀情況,因地制宜地通過新建中等職業學校、就近異地就讀、普教開設職教班、東西協作招生等多種措施,滿足適齡人口和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的需求。

(三)高等職業教育擴招向貧困地區傾斜。深度貧困地區高等職業教育擴招重點布局在區域經濟建設急需、社會民生領域緊缺、就業率高的專業和優質學校。完善高等職業院校分類考試招生辦法,鼓勵更多應往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報考。在學前教育、護理、健康服務、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擴大對初中畢業生實行中高職貫通培養的招生規模,增加中職學生接受更高層次教育的機會。

(四)積極開展面向社會人員的技能培訓。落實職業院校實施學歷教育與培訓並舉的職責,按照長短結合、內外結合、育訓結合的要求,依託就業扶貧、產業扶貧和勞務輸出項目,面向在校學生和社會成員開展高質量的職業培訓。積極發揮縣級職教中心的綜合功能,把貧困地區未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納入免費技能培訓。整合各類優質職業教育培訓資源,創新培訓形式,支持職業培訓機構與行業協會、大中型企業、勞務輸出機構等建立聯合體,開展培訓就業一站式服務。開發適合貧困勞動力的就業創業培訓項目,加大對吸納就業能力較強的觀光旅遊、家政服務、物流配送、養老服務等產業領域的培訓力度,培育和扶持具有本地特色的勞務品牌。加強對貧困群眾生產經營的培訓指導,幫助他們提高生產經營能力,做好深度貧困縣致富帶頭人培訓工作,培養一批農牧科技明白人、職業經理人、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遺傳承人,帶領當地群眾脫貧。同步推進職業技能培訓與普通話推廣,對青壯年農牧民提供更加精準的公益性培訓,顯著提高應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和職業技術技能水平,解決因語言不通而無法就業創業脫貧的問題。

(五)切實加強職業院校基礎能力建設。利用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產教融合工程、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項目等,加快改善貧困地區職業教育基本辦學條件。推動各級政府、企業和職業院校建設一批資源共享,輻射區域內學校和企業,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社會技術服務於一體的高水平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發展需求,推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數字化資源共享平台,構建職業教育網絡學習體系和虛擬仿真實訓系統,推進虛擬工廠等網絡學習空間的建設及應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引導職業技術師範院校為深度貧困地區定向培養職業教育師資,推進校企共建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打通企業技術工程人員、工程師、能工巧匠、農村致富帶頭人等進入職業院校承擔專業教育培訓任務的通道。

(六)構建高水平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按照「扶志、扶智、扶技」相結合的原則,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培養德技雙修的技術技能人才。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對學生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宗教觀教育和「三個離不開」教育,引導學生牢固樹立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識。深化產教融合,開展校企雙元育人。深度貧困地區職業院校應當根據自身特點和人才培養需要,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合作。依託當地特有的資源,重點辦好現代農牧業、民族醫藥、民族文化產業等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特色專業,力爭將一批符合條件的學校、專業納入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改進教育教學,針對深度貧困地區就讀職業院校的學生制訂針對性培養方案,跟蹤其學習情況,建立學習困難學生幫扶機制,採取彈性學制和靈活多元教學模式,確保學生「進得去、上得起、學得好、有出路」。

(七)完善技能評價與就業服務協同聯動的服務體系。發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在職業教育培訓、就業上崗和收入分配中的槓桿作用,做好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工作,促進高質量就業。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職業院校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考核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等經濟困難學生免除考試考核有關費用。試點院校要按照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將證書內容有機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加大對貧困畢業生幫扶力度,校企聯合培養加大招收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的力度,公益性職業培訓優先面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建立貧困畢業生信息庫,實行「一對一」動態管理和服務,有針對性地提供崗位信息、職業指導、培訓見習等服務,確保貧困家庭畢業生能順利就業。

(八)完善職業教育協作政策和結對幫扶機制。落實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和管理平台,全面落實東西職業院校協作全覆蓋行動、東西協作中職招生兜底行動、職業院校參與東西勞務協作等。在東西協作等對口幫扶中,要把師資隊伍建設和促進資源共享作為重點,通過互派掛職幹部和教師團隊,共建專業教學資源庫、精品在線課程,探索委託管理、共建分校、組建職教集團或學校聯盟等,帶動貧困地區學校提升辦學水平和質量。鼓勵支持職業院校發揮技術研發優勢在對口幫扶縣建立科技實驗站或試驗點,參與縣域特色產業和扶貧產業開發,開展農牧技術推廣應用、名優土特產品加工、鄉村旅遊服務等脫貧致富項目。落實好東西中職招生協作兜底行動保障政策,加大東部地區高職院校向中西部地區的招生計劃投放力度,為就讀職業院校的貧困家庭學生開闢新生報到綠色通道,優先落實助學政策,優先安排實習和推薦就業,積極聯繫經濟發達地區企業定向提供就業機會。繼續辦好內地中職班,精準對接西藏、新疆優勢產業發展需要優化專業設置,加強學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基礎理論知識教學和實踐能力培養,積極推行內地中職班學生與當地學生混班教學,落實好內地中職班專項補助政策,鼓勵學生畢業後回鄉就業創業。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面加強黨對職業教育的領導,加強職業院校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在職業院校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發揮黨員、幹部在教育教學、脫貧攻堅中的表率作用。發揮地方各級職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作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定期研究解決深度貧困地區職業教育發展問題,統籌推進相關工作。有關職業院校要成立幫扶協作工作領導機構,制訂並落實具體實施方案。

(二)強化經費保障。中央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繼續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相關省份要加強省級經費統籌,經費安排向深度貧困地區教育脫貧任務較重的地區傾斜。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和高職院校生均撥款制度,職業學校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可適當高於當地普通高中。在落實國家普惠政策的基礎上,鼓勵各地加大對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東西協作計劃中東部地區省(市)要按規定落實對學生的資助,用於學生的交通、住宿、課本教材、服裝等費用,免除學生後顧之憂。拓寬職業教育籌資渠道,鼓勵社會力量捐資、出資興辦職業教育,引入政策性信貸資金,引導支持各類社會團體、公益組織、企業和個人參與深度貧困地區職業教育扶貧工作。

(三)加強督導檢查。將深度貧困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納入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督導範圍。開展職業教育脫貧攻堅專項督查評估,以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就學狀況、資助狀況、就業狀況為重點,委託第三方獨立開展扶貧成效評估。督促東西協作省份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和管理平台。將落實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的情況納入扶貧攻堅考核工作目標,作為遴選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的省份條件之一。

(四)營造良好氛圍。積極整合宣傳資源,發揮全媒體傳播優勢,用好職業教育活動周等平台和宣傳陣地,廣泛宣傳職業教育扶貧惠民政策和職業教育助力精準脫貧的典型,推廣職業教育脫貧致富的經驗做法,引導深度貧困地區更多適齡人口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動員社會各界關心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營造有利於深度貧困地區職業教育加快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

教育部辦公廳

2019年10月16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