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通考 (四庫全書本)/卷321
文獻通考 卷三百二十一 |
欽定四庫全書
文獻通考卷三百二十一
鄱 陽 馬 端 臨 貴 與 著
輿地考七
古梁州
禹貢曰華陽黒水惟梁州〈孔安國以為東據華山之南西距黒水也又曰導黒水至於三危入於南海孔安國註雲黒水自北而南經三危過梁州入南海鄭元雲按三危在鳥䑕之西而南當岷山又在積石之西南當黒水祠黒水出其南脇此雲經三危彼雲其出明其乖戾又按漢書地理志益州郡滇池有黒水祠而不記山之所在即今中國無之矣又按酈道元注水經鋭意尋討亦不能知黒水所經之處顧野王撰輿地誌以為至僰道入江其言與禹貢不同未為實録至於孔鄭通儒莫知其所或是年代久逺遂至堙涸無以詳焉滇音顛〉岷嶓既藝沱潛既道〈岷山在今通化郡汶山縣嶓山在今漢中郡金牛縣也言水已去二山之土皆可種藝沱潛二水理從故道也沱水在今濛陽郡唐昌縣潛水未詳〉蔡䝉旅平和夷底績〈蔡䝉二山名旅陳也旅平言已平理而陳祭也和夷地名亦已致功可耕稼也𫎇山在盧山郡蔡山未詳〉厥土青黎〈色青而細疏也〉自漢川已下諸郡皆其封域舜置十二牧梁州其一也以西方金剛其氣強梁故曰梁州周禮以梁州併雍州梁州當夏殷之間為蠻夷之國所謂巴賨彭濮之人也〈或曰蜀之先帝嚳封其支庶於蜀其後稱王長曰叢次日伯雍次日魚鳬〉周末秦恵王使司馬錯伐蜀有其地於天文兼參之宿亦秦之分野〈漢之巴蜀廣漢犍為武都䍧牱越嶲等郡與今通川潾山南平涪陵南川瀘川清化始寧咸安符陽巴川南賔南浦閬中南充安岳盛山雲安犍為陽安仁夀通義和義資陽南溪武都河池同谷順政隂平江油益昌普安巴西梓潼遂寧蜀郡徳陽濛陽唐安臨卭盧山通化臨翼越嶲雲南等郡皆是漢之𢎞農郡西南境今上洛郡〉又得楚之交〈漢之漢中今洋川安康房陵等郡並宜屬楚〉秦平天下置郡為漢中〈今漢中洋川郡安康房陵等郡地也〉巴〈今通川潾山南平涪陵南川瀘川清化始寧咸安符陽巴川南浦閬中南充盛山雲安安岳之東境皆是〉蜀〈今巴西普安梓潼遂寧益昌蜀郡徳陽濛陽唐安臨卭盧山等郡地並是〉隴西郡之南境〈今河池郡〉內史之南境〈今上洛郡〉其餘土境自漢以後厯代開拓氐羌戎夷之地〈今犍為陽安安岳之西境仁夀通義和義資陽皆故夜郎侯國南溪僰侯國並漢武帝開之置犍為郡今武都同谷順政懐道同昌隂平江油交川合川通化臨翼江源歸誠靜川蓬山恭化維川雲山越嶲雲南洪源等郡即漢以後所開拓也〉漢武帝置十三州此為益州領郡八益之為言隘也言其地隘險亦曰疆壤益大〈漢既滅越而蜀西南夷皆震恐請吏入朝遂置益州越嶲等郡〉王莽末公孫述據有其地後漢建武中平之置益州〈領郡九屬國三理雒今徳陽郡縣〉至獻帝末劉備復據其地魏末平之遂分置梁益二州晉初因之〈益領郡八理成都梁領郡八理南鄭〉後又分益州南境置寧州〈領郡四理雲南即今郡〉恵帝以後李特據之後又收復宋梁益寧三州並因前代〈梁領郡二十益領郡二十九寜領郡十五〉更置秦州〈領郡十四理南鄭〉齊及梁初多因之〈梁武帝天監三年刺史夏侯道遷以所部叛降西魏南至劒閣悉失之〉後魏得漢中亦曰梁州西魏亦因之復入於梁〈西魏大統十二年為梁將蘭欽所陷〉梁滅再復其地〈將逹奚武平漢川尉遲逈平蜀川〉自是以後所置州郡割裂無恆不可詳記唐分置十五部此為山南西道〈漢中通川巴川清化洋川順政河池益昌咸安盛山始寧南平符陽潾山等郡皆是〉山南東道〈房陵南賔南浦雲安〉劒南道〈蜀郡唐安濛陽徳陽通義梓潼巴西普安閬中資陽臨卭通化交川越嶲南溪遂寧仁夀犍為盧山瀘川陽安安岳洪源隂平同昌江油臨翼歸誠洪源靜川恭化維川和義雲山蓬山雲安南充等郡〉兼分入京畿〈上洛安康〉隴右道〈同谷武都懐道合川〉及黔中道〈涪陵南川〉唐末蜀地為王建所據後唐滅王氏而取其地孟知祥復據之至宋乾徳三年平孟蜀始盡得梁州之地分為益州利州梓州䕫州四路雲
巴蜀之人少愁苦而輕易淫佚周初從武王勝殷〈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是也〉東遷之後楚子強大而役屬之暨於戰國又為秦有資其財力國以豐贍漢景帝時文翁為蜀郡守建立學校自是蜀士學者比齊魯焉土肥沃無凶嵗山重復四塞險固王政微缺䟦扈先起〈公孫述李雄譙縱王建孟知祥迭據之皆因中原多事〉故一方之寄非親賢勿居
古梁州厯代沿革之圖
春秋時可考者五國
楚〈西南境是〉麇 庸 巴 蜀
秦時為郡五
巴郡 蜀郡 漢中郡 隴西郡〈南境是〉 內史〈南境是〉漢時為郡國九縣一百二十八
漢中郡十二縣〈西城 洵陽 南鄭 褒中 成固沔陽 鍚 武陵 房陵 安陽 上庸 長利〉
廣漢郡十三縣〈梓潼 什方 涪 雒 葭萌 郪新都 甸氐道 緜竹 廣漢 隂平道 白水 剛氐道〉
蜀郡十五縣〈成都 郫 繁 廣都 江原 嚴道緜虒 旄牛 臨卭 青衣 汶江 廣柔 徙 湔氐道 陵〉
巴郡十一縣〈江州 臨江 枳 閬中 安漢 宕渠魚復 充國 墊江 朐䏰 涪陵〉益州郡二十四縣〈滇池 䨇柏 同勞 銅瀬 收靡榖昌 秦臧 賁古 連然 俞元 葉榆 律髙 不韋 雲南 邪龍 味 昆澤 比蘇 建伶 毋掇 勝休 嶲唐 弄棟來唯〉
武都郡九縣〈武都 上祿 故道 河池 嘉陵道循成道 下辨道 沮 平樂道〉䍧牱郡十七縣〈故且蘭 鐔封 鄨 漏臥 談指宛溫 毋斂 夜郎 平夷 同並西隨 都夢 談藁 毋單 漏江 進桑 句町〉
越嶲郡十五縣〈卭都 遂久 靈關道 臺登 莋秦大莋 姑復 三絳 定莋 㑹無
卑水 潛街 蘇祗 闌 青蛉〉
犍為郡十二縣〈僰道 江陽 武陽 南安 牛鞞南廣 漢陽 𨚲䣕 資中 符 朱提 堂琅〉
𢎞農郡〈南境是縣見雍州〉
晉時為郡國二十五縣一百五十六
漢中郡八縣〈南鄭 蒲池 褒中 沔陽 成固 西鄉 黃金 興道〉廣漢郡三縣〈廣漢 徳陽 五城〉
梓潼郡八縣〈梓潼 涪城 武連 黃安 漢徳 晉夀 劒閣 白水〉新都郡四縣〈雒 什方 緜竹 新都〉
涪陵郡五縣〈漢復 涪陵 漢平 漢葭 萬寧〉巴都郡四縣〈江州 墊江 臨江 枳〉
巴西郡九縣〈閬中 西充國 蒼溪 岐愜 平州漢昌 宕渠 安漢 南充國〉巴東郡三縣〈魚復 朐䏰 南浦〉
蜀郡六縣〈成都 廣都 繁 江原 臨卭 郫〉犍為郡五縣〈武陽 南安 僰道 資中 牛鞞〉汶山郡八縣〈汶山 升遷 都安 廣陽 興樂 平康 蠶陵 廣柔〉漢嘉郡四縣〈漢嘉 徙陽 嚴道 旄牛〉
朱提郡五縣〈朱提 南廣 漢陽 南秦 堂琅〉越嶲郡五縣〈㑹無 卭都 卑水 定莋 臺登〉䍧牱郡八縣〈萬夀 且蘭 談指 夜郎 母劒 井渠 鄨 平夷〉江陽郡三縣〈江陽 符 漢安〉
建寧郡十七縣〈味 昆澤 𨚲䣕 新定 銅瀬 漏江 牧麻 榖昌 談藁 毋單 䨇柏 俞元 脩雲 連然 秦臧 泠邱 滇池〉
興古郡十一縣〈律髙 句町 宛溫 漏臥 勝休鐔封 漢興 進乘 毋掇 賁古都篖〉
雲南郡九縣〈雲平 雲南 弄棟 青蛉 邪龍 楪榆 遂久 永寧 姑復〉永昌郡八縣〈不韋 永夀 比蘇 雍鄉 南涪 嶲唐 哀牢 博南〉武都郡五縣〈下辨 河池 沮 武都 故道〉
隂平郡二縣〈隂平 平廣〉
魏興郡六縣〈晉興 安康 西城 錫 長利 洵陽〉新城郡四縣〈房陵 緩陽 昌魏 沶鄉〉
上庸郡六縣〈上庸 安富 北巫 武陵 上亷 微陽〉隋時為郡三十四縣二百一十六
漢川郡八縣〈南鄭 西 褒城 城固 興勢 西鄉黃金 難江〉房陵郡四縣〈光遷 永清 竹山 上庸〉
西城郡六縣〈金川 石泉 洵陽 安康 黃土 豐利〉漢陽郡三縣〈上祿 鐔水 長道〉
清化郡十四縣〈化成 曽口 清化 盤道 永穆始寧 其章 恩陽 長池 符陽歸仁 安固 白石 伏虞〉
通川郡七縣〈通川 三岡 石鼓 東鄉 宣漢 西流 萬世〉宕渠郡六縣〈流江 賨城 鄰水 宕渠 咸安 墊江〉巴郡三縣〈巴 江津 涪陵〉
新城郡五縣〈郪 射洪 鹽亭 通泉 飛烏〉
巴東郡十四縣〈人復 雲安 南浦 梁山 秭歸巴東 新浦 盛山 大昌 巫山石城 臨江 武寧 務川〉
巴西郡十縣〈閬內 南部 蒼溪 南充 西水 晉城 奉國 儀隴 相如 大寅〉蜀郡十三縣〈成都 䨇流 新津 晉原 緜竹 郫元武 雒 清城 九隴 金泉 陽安 平泉〉
臨卭郡九縣〈嚴道 名山 盧山 依政 蒲江 蒲溪 沈黎 漢源 臨卭〉汶山郡十一縣〈汶山 北川 交川 通化 翼針 平康 翼水 江源 通軌 汶川 左封〉義城郡七縣〈緜谷 益昌 義城 葭萌 岐坪 景谷 嘉川〉平武郡四縣〈江油 馬盤 平武 方維〉
河池郡四縣〈梁泉 兩當 河池 同谷〉
順政郡四縣〈順政 鳴水 長舉 脩城〉
武都郡七縣〈將利 建威 覆津 盤堤 長松 曲水 正西〉宕昌郡三縣〈良恭 和戎 懐道〉
上洛郡五縣〈上洛 商洛 洛南 豐陽 上津〉隆山郡五縣〈仁夀 貴平 井研 始建 隆山〉瀘川郡五縣〈瀘川 富世 江安 合江 緜水〉涪陵郡三縣〈石鏡 漢初 赤水〉
資陽郡九縣〈盤石 內江 威逺 大牢 普慈 安居 隆康 資陽 安岳〉眉山郡八縣〈龍游 平羌 夾江 峨眉 通義 青神 丹稜 洪雅〉犍為郡四縣〈僰道 犍為 南溪 開邊〉
普安郡七縣〈普安 永歸 黃安 隂平 梓潼 武連 臨津〉遂寧郡三縣〈方義 青石 長江〉
金山郡七縣〈巴西 昌隆 涪城 魏城 萬安 神泉 金山〉黔安郡二縣〈彭水 涪川〉
同昌郡八縣〈尚安 鉗川 帖夷 同昌 嘉誠 封徳 常芬 金崖〉越嶲郡六縣〈越嶲 卭都 蘇祗 可泉 臺登 卭部〉䍧牁郡二縣〈䍧牁 賔化〉
唐時為州六十二縣二百九十二
興元府六縣 洋州四縣 商州五縣 金州六縣房州四縣 逹州九縣 渠州五縣 渝州五縣 涪州五縣 瀘州六縣 巴州九縣 壁州四縣 蓬州七縣 集州三縣 合州六縣 忠州五縣 萬州三縣 閬州九縣 果州五縣 普州六縣 開州三縣䕫州四縣 嘉州八縣 簡州三縣 陵州五縣
眉州五縣 榮州六縣 資州八縣 戎州五縣 鳯州四縣 階州二縣 成州三縣 興州二縣 文州二縣 龍州二縣 利州六縣 劒州八縣 綿州八縣 梓州八縣 遂州五縣 益州十縣 漢州五縣彭州四縣 蜀州四縣 卭州七縣 雅州五縣
茂州四縣 維州二縣 黎州二縣 南州二縣 宕州二縣 扶州四縣 松州四縣 疊州二縣 翼州三縣 當州三縣 悉州二縣 靜州三縣 柘州二縣 恭州三縣 奉州一縣 嶲州九縣
宋時為州五十八縣二百二十一
興元府五縣 洋州三縣 商州五縣 金州五縣房州二縣 逹州七縣 渠州四縣 重慶府三縣涪州五縣 瀘州三縣 巴州五縣 壁州三縣 蓬州六縣 集州二縣 合州五縣 忠州五縣 萬州二縣 閬州九縣 果州四縣 普州四縣 開州三縣 䕫州二縣 嘉州六縣 簡州二縣 陵州四縣眉州四縣 榮州五縣 資州四縣 敘州四縣
鳯州三縣 階州二縣 成州二縣 興州二縣 文州一縣 龍州二縣 利州五縣 劒州七縣 綿州八縣 潼州府九縣 遂寧府五縣 成都府九縣漢州四縣 彭州三縣 蜀州四縣 卭州七縣 雅州五縣 茂州三縣 威州二縣 黎州二縣 永康軍二縣 石泉軍三縣 懐安軍二縣 廣安軍三縣富順監一縣 雲安軍一縣 梁山軍一縣 大寧
監一縣 南平軍二縣
興元府 春秋至戰國並楚地秦置漢中郡二漢因之〈漢髙帝始封之地〉後漢末張魯據其地改漢中為漢寧魏武征漢中走張魯復曰漢中郡後劉備破魏將夏侯妙才遂有其地以為重鎮〈先主以魏延後主以蔣琬姜維相繼屯守後聞魏將鍾㑹理兵關中維表請分將䕶陽平關口後主不從〉魏末平蜀又置梁州〈領郡八〉晉宋齊梁皆為梁州〈理於此晉初領郡八後領郡二十宋齊梁因之〉宋以後更置秦州〈亦理於此領郡十四〉漢中常以巴蜀扞蔽故劉備初得漢中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是以巴蜀有難漢中輙沒〈自公孫述劉備李雄譙縱據蜀漢中皆為所陷〉氐虜隣接常為威禦之鎮〈蕭齊明帝初從魏大將元英率兵十萬通斜谷圍南鄭刺史蕭懿守拒百餘日不㧞而退〉後魏亦置梁州〈梁天監三年夏侯道遷以州郡入魏大同初復之元帝末陷於西魏〉及漢中郡西魏因之後周改曰漢川郡隋初郡廢而梁州如故煬帝初州廢復置漢川郡唐為梁州開元十三年以梁涼聲相近更名褒州興元元年為府屬山南道山南西道節度領縣五〈南鄭 褒城西 三泉城固〉王蜀改天義軍後復宋乾徳五年以三泉屬京至
道二年以西縣屬大安軍三年還屬利州路建炎二年帶本路鈐轄宣撫張浚積粟理財以待廵幸謂前控六都之師後據兩川之粟左通荊襄之財右出秦隴之馬天下大計可定四年兼本路經畧安撫使後又置利州路階成和鳯州制置使涇原秦鳯路經畧安撫使乾道四年合為一路興元帥兼領之 貢燕脂紅花領縣五治南鄭 南鄭〈漢縣有梁山巴嶺黃牛山褒中汶川武鄉〉城固〈唐縣有黒水〉褒城〈隋縣有斜水褒谷漢陽平關甘泉關即先主破魏夏侯淵之地〉西〈隋縣有白馬山百牢關〉三泉〈唐縣〉洋州 春秋戰國皆楚地秦屬漢中郡二漢因之三國時蜀之重鎮〈後主劉禪遣將軍王平守興勢魏曹操攻圍不克即今興道縣〉晉宋齊梁亦屬漢中郡西魏後周並為洋州〈因水為名〉及洋川郡隋因之煬帝初州廢併其地入漢川郡〈今漢中郡〉唐復置洋州或為洋川郡〈興道 西鄉黃金 真符〉蜀為武定軍節度宋平蜀不改又廢黃金縣屬利州路 貢隔織領縣三治興道 興道〈唐縣有漢水駱谷水興勢山〉西鄉〈有巴嶺山洋水〉真符〈唐縣有寒泉山黃金水〉商州 古商國也春秋時其地屬晉〈所謂晉隂〉戰國屬秦即衛鞅所封商邑也後屬內史地漢屬𢎞農郡後漢屬京兆郡晉初為京兆南部後置上洛郡後魏因之西魏又置洛州後周改為商州隋煬帝復置上洛郡唐為商州或為上洛郡屬山南道領縣五〈上洛 商洛 上津 洛南 豐陽〉宋因之屬陜西永興軍路紹興二年守臣董先以商虢降劉豫六年邵隆收復九年詔聽金州節制十一年正月折合孛堇入寇邵隆設伏鏖戰大㨗復八城十二年八月金人求商州及和尚原方山原地乃割商秦之半存上津豐陽天水三邑及隴西成紀餘地棄和尚原方山以大散關為界於關內得興趙原為控扼之所隆在商州披荊榛治瓦礫招徠離散一旦割以遺敵怏怏而死三十一年十月金州統制王彥遣任天錫復商州商鄧人心戴宋無二尋以為難守棄之 貢麝香枳殻枳實領縣五治上洛 上洛〈漢縣有商山熊耳山嶢關丹山〉上津〈西魏縣有嘉魚穴吉水〉豐陽〈衛鞅所封之地後魏縣有甲水豐水〉商洛〈古商邑卨所封隋縣有武關山〉洛南〈隋縣有元扈山洛水〉
金州 虞舜嘗居之謂之媯墟〈帝王世紀謂之姚墟本曰媯汭〉戰國時屬楚秦屬漢中郡兩漢因之魏以漢中遺人在東垂者置魏興郡即其地也晉宋齊因之梁改為南梁州西魏改置東梁州後因其地出金改為金州隋初因之煬帝初改置西城郡唐為金州或為安康郡〈郡臨漢江〉昭戎軍節度屬山南道領縣六〈西城 石泉 安康洵陽 淯陽 平利〉宋乾徳四年廢淯陽縣五年為昭化軍節度屬京西南路其地為蜀之後門兩河三輔之竒道今關隘四十餘處皆衝要自金之䕫地里至近以萬頃池及三十六洞一帶迂遶千一百里萬頃池周廻七百里俗傳春申君居也中興後撥隸利州路又以商州上津豐陽兩縣來屬 貢麩金麝香枳殻枳實杜仲白膠香黃蘗領縣五治西城 西城〈舜所居媯汭唐縣有女媧山治水吉水〉平利〈唐縣〉洵陽〈晉縣宋廢淯陽縣入焉有洵水淯水〉漢隂〈唐縣有鳯凰山漢江直水〉石泉〈唐縣有漢水〉
房州 古麇庸二國之地春秋楚子敗麇師於防渚即此地也戰國時楚地秦滅趙徙趙王遷於此地其地四塞險固及平天下屬漢中郡兩漢因之魏文帝置新城郡蜀將孟逹降魏為新城守後叛歸蜀司馬宣王討平之晉宋齊為新城上庸二郡地梁末置岐州西魏置光遷國後周國廢置遷州隋煬帝初置房陵郡唐武徳初於竹山縣置房州貞觀十年移於房陵或為房陵郡屬山南道領縣四〈房陵 永清竹山 上庸〉宋開寳中廢上庸永清雍熙三年陞為保康軍節度屬京西南路其地東接襄鄧西控巴蜀三面阻水四塞險固建炎二年嘗置金房開逹四州安撫使以房隸金未幾又改隸利州路 貢麝香紵布鍾乳石筍領縣二治房陵 房陵〈漢縣有建鼓山房山鴈浮山築水粉水〉竹山〈古庸國有望龍山庸城山堵水白馬塞孟逹嘗登之嘆曰此金城千里〉逹州 春秋戰國時並屬巴國秦屬巴郡二漢因之晉屬巴西郡宋齊為巴渠郡梁於此兼置萬州〈以州內地萬餘頃因為名〉及東關郡西魏改為通州〈以居四逹之路故改〉隋初郡廢煬帝初州廢置通川郡唐因之屬山南道領縣九〈通川 永穆 三岡石鼓 東鄉 宣漢新寧 巴渠 閬英〉宋乾徳三年改為逹州五年廢
閬英宣漢二縣屬䕫州路 貢紬領縣七治通川 通川〈隋縣有東關水〉永睦〈隋縣有七盤山龍襄山大江〉石鼓〈唐縣有巴渠江〉新寧〈唐縣有濁水山新寧溪〉巴渠〈唐縣有鹿子山大江〉三岡〈唐縣有三江水玉樓山龍盤山〉東鄉〈西魏縣有益遷水下符江建平山〉
渠州 宋齊以上與逹州同梁置梁州後魏置流江郡隋初郡廢煬帝初置宕渠郡唐以為渠州或為潾山郡屬山南道領縣五〈流江 潾山 大竹 潾水 渠江〉宋以渠江屬廣安軍屬梓州路 貢綿紬買子木領縣四治流江 流江〈漢宕渠縣故城有宕渠山流江〉潾水〈唐縣有潾水〉潾山〈梁縣有湼水〉大竹〈唐縣〉重慶府 古巴國〈左傳曰巴師侵鄾註雲巴國今江州縣也其爵曰子〉謂之三巴〈三巴記曰閬白二水東南流曲折三廻如巴字故謂三巴〉秦恵王虜巴王而取其地秦漢並屬巴郡晉亦屬巴郡宋齊因之梁於此置楚州隋初改為渝州〈因渝水為名〉煬帝初州廢置巴郡唐為渝州或為南平郡屬劒南道領縣五〈巴 萬夀 江津壁山 南平〉宋乾徳五年廢萬夀雍熙中廢南平崇寧元年改為恭州淳熙中陞為重慶府屬䕫州路 貢葛布牡丹皮領縣三治巴 巴〈古巴子國後周縣有巴山塗山明月峽涪江〉江津〈隋縣有僰溪七門灘〉壁山〈唐縣有重壁山〉
涪州 亦巴國之境秦二漢巴郡之鄙也蜀置涪陵郡晉宋齊因之隋初置渝州屬巴郡唐為涪州或為涪陵郡屬山南道領縣五〈宋同〉宋屬䕫州路涪俗四種曰夏巴蠻夷夏則中夏之人巴則廩君之後蠻則盤瓠之種夷則白虎之裔夏巴居城郭蠻夷居山谷 貢絹領縣五治涪陵 涪陵〈漢縣有雞鳴峽山大江黃石灘〉賔化〈唐縣有女清山〉武龍〈唐縣有內江宣和初改為枳縣〉樂溫〈唐縣有溫山大江容溪〉溫山〈唐縣有桂溪熙寧三年廢為鎮〉瀘州 古巴子之國秦屬巴郡漢屬犍為郡後漢因之晉為江陽郡宋齊因之梁置瀘州隋初郡廢煬帝初置瀘川郡唐為瀘州或為瀘川郡屬劒南道領縣六〈瀘川富義 涇南 江安綿水 合江〉後廢涇南宋乾徳五年廢綿水以富義置監屬梓州路宣和初為瀘川軍節度政和末守臣帶梓䕫路兵馬鈐轄仍瀘南安撫 貢葛領縣三治瀘川 瀘川〈隋縣有汝江瀘江支江〉合江〈隋縣有安樂溪〉江安〈隋縣有清井監南井監〉巴州 古巴國秦二漢屬巴郡晉宋之間為夷獠所據不置郡縣宋末於嶺之南置歸化郡即今郡是也齊因之梁置歸化木蘭二郡後魏得其地置太谷郡隋初郡廢置巴州煬帝初州廢置清化郡唐因之屬山南道領縣九〈化成 盤道 清化 曽口 歸仁 始寧 其章 恩陽 七盤〉宋乾徳四年廢盤道歸仁始寧咸平五年以清化屬集州屬利州路巴江自古集來𣲖於郡治之右狀如巴字又曰字江 貢綿紬領縣五治化成 化成〈後周縣有靈夀溪巴江〉恩陽〈隋縣有義陽山清水〉曽口〈梁縣有木蘭山〉七盤〈唐縣〉其章〈唐縣有其章山龍城〉
壁州 厯代與清化郡同唐武徳八年分巴州始寧縣之東境置壁州或為始寧郡屬山南道領縣五〈渃水廣納通江 白石 東巴〉宋乾徳五年廢廣納開寳五年廢州尋復屬利州路熙寧五年廢州以白石符陽二縣入通江隸巴州領縣三治通江 通江〈唐縣有東巴山巴字水〉白石〈西魏縣有白石水〉符陽〈後魏縣有符水〉
蓬州 古巴國之分秦二漢屬巴郡晉屬巴西郡宋末屬歸化郡梁置伏虞郡後周置蓬州〈因山為名〉隋初郡廢煬帝初州廢併其地入清化宕渠巴西三郡唐復置蓬州或為咸安郡屬山南道領縣七〈大寅 伏虞 儀隴良山 咸安 大竹宕渠〉宋乾徳三年廢宕渠屬利州路 貢紵絲綾錦紬領縣六治蓬池 蓬池〈唐縣有大山蓬水〉良山〈唐縣有大蓬山綏山熙寧間廢為鎮入伏虞〉儀隴〈梁縣有儀隴山流江〉伏虞〈隋縣有宣漢水〉蓬山〈唐縣熙寧間廢為鎮入營山〉營山〈宋縣有營山嘉陵水〉
集州 秦屬巴郡二漢屬廣漢巴二郡地晉屬巴西郡梁置東巴州後改為集州後周兼置平桑郡隋初郡廢煬帝初州廢併其地入漢川清化二郡唐置集州或為符陽郡屬山南道領縣四〈難江 地平大牟 嘉川〉宋乾徳五年廢道平大牟咸平五年以嘉川屬利州以巴州清化來屬屬利州路熙寧五年廢集州以難江縣隸巴州仍省清化縣為鎮入巴州化成縣領縣二治難江 難江〈後周縣有小巴山難江宕渠水〉清化〈隋縣〉
合州 秦二漢屬巴郡宋置東宕渠郡西魏置合州〈涪漢二水合流處因為名〉後周為宕渠郡隋初郡廢改合州為涪州煬帝初州廢置涪陵郡唐為合州或為巴川郡〈郡城臨江〉屬山南道領縣六〈石鏡 漢初 赤水巴川 銅梁 新明〉宋開寳二年以新明屬廣安軍屬潼川府路 貢牡丹皮白藥子領縣五治石鏡 石鏡〈西魏縣漢時巴蜀爭界久不決一朝密霧石裂自上及下直如引繩遂分郡界至今猶以為界焉〉漢初〈隋縣有嘉陵江〉赤水〈隋縣有赤水〉銅梁〈唐縣因山為名〉巴川〈唐縣〉忠州 秦二漢之巴郡地晉宋皆因之梁置臨江郡後周兼置臨州隋初郡廢煬帝初州廢併其地入巴東郡唐置忠州或為南賔郡屬山南道領縣五〈宋同〉宋屬䕫州路 貢綿紬領縣五治臨江 臨江〈漢縣有屏風山鳴玉溪大江〉豐都〈隋縣有平都山〉墊江〈隋縣有溶溪貴溪〉南賔〈唐縣〉桂溪〈唐縣有清溪熙寧五年省入墊江〉
萬州 秦二漢巴郡之地晉屬巴東郡宋齊因之後周置安鄉郡後改為萬川郡兼置南州隋初郡廢煬帝初州廢併其地入巴東郡唐武徳初置浦州後改為萬州或為南浦郡屬山南道領縣三〈南浦 武寧 梁山〉宋開寳三年以梁山為軍屬䕫州路 貢金木藥子領縣二治南浦南浦〈隋縣有峨眉磧岷江〉武寧〈後周縣有金磧山巴子城〉
閬州 秦二漢屬巴郡宋齊因之居蜀漢之半又當東道衝要梁置北巴州及北巴郡西魏平蜀置崇州及盤龍郡隋初郡廢煬帝初置巴西郡唐為崇州先天中改為閬州或為閬中郡屬山南道領縣九〈閬中 蒼溪晉安 西水奉國 南部 新井 新政 岐坪〉後唐保寧軍節度宋改徳安軍屬利州路 貢蓮綾領縣九治閬中 閬中〈唐縣有仙穴山閬中山嘉陵水〉新井〈唐縣有譙王城〉晉安〈唐縣熙寧四年省為鎮入西水〉新政〈唐縣有龍山嘉陵江〉蒼溪〈隋縣有雲臺山〉奉國〈西魏縣有天目山〉南部〈後周縣有嘉陵江〉岐坪〈西魏有宋王城熙寧四年省為鎮入奉國〉西水〈後周縣有西水掌天山〉
果州 亦巴子國地秦二漢並屬巴郡晉為巴西郡宋齊因之隋併其地入巴西郡唐初屬崇州武徳四年分置果州〈因山為名〉或為南充郡屬山南道領縣五〈南充 相如 岳池流溪西充〉宋為團練開寳三年以岳池屬廣安軍屬潼川
路 貢絲布天門冬領縣四治南充 南充〈隋縣有果山嘉陵江〉西充〈唐縣有西充山〉相如〈後周縣有司馬相如故宅〉流溪〈唐縣有栢郎溪熙寧六年省為鎮入南充〉
普州 秦時巴郡之西境及夜郎國之地漢犍為巴郡之境〈巴郡秦置犍為漢開〉李雄之亂為羌夷所據梁置普慈郡後周置普州隋煬帝初州廢以地入資陽郡唐復置普州或為安岳郡〈郡城因山為趾四靣險固〉屬劍南道領縣六〈安岳 安居 普康樂至 崇龕 普慈〉宋屬潼川路 貢葛天門冬領縣四治安
岳 安岳〈後周縣有靈居山嶽陽溪〉安居〈隋縣有安居水〉普康〈唐縣熙寧五年廢入安岳〉樂至〈唐縣有龍游潭〉
開州 秦二漢屬巴郡晉宋以來並屬巴東郡後周為同安郡隋廢之以屬巴東郡唐置開州或為盛山郡屬山南道領縣三〈宋同〉宋屬䕫州路 貢白紵車前子領縣五治開江 開江〈唐盛山縣有盛山疊江〉萬嵗〈唐縣有石門山三朝溪後改為清水縣〉新浦〈後周縣有疊江慶厯四年廢入開江〉
䕫州 春秋時為䕫國後屬楚秦二漢屬巴郡三國時為蜀重鎮〈先主自為呉將陸遜敗於夷陵退屯白帝改為永安其後呉將全琮來襲不克〉晉宋齊並屬巴東郡齊兼置巴州梁置信州隋亦為巴東郡唐武徳三年避皇外祖諱〈獨孤信也〉改信州為䕫州其後或為雲安郡〈郡城臨江〉屬山南道領縣四〈奉節 雲安巫山 大昌〉後唐寧江軍節度宋改雲安軍屬䕫州路端拱二年以大昌屬大寧監 貢蜜蠟領縣二治奉節 奉節〈唐縣有白帝城諸葛亮八陣圖三峽山東瀼山灔澦堆〉巫山〈隋縣有巫山髙邵山大江〉
嘉州 故夜郎國漢武開之置犍為郡後漢晉宋齊皆因之西魏置眉州後周改為青州尋又改為嘉州並置平羌郡煬帝置眉山郡唐為嘉州或為犍為郡屬劒南道領縣八〈龍游 犍為 玉津 羅目夾江 峨眉 平羌 綏山〉宋乾道四年廢綏山後又廢羅目玉津淳化四年以眉州洪雅來屬屬成都路 貢麩金領縣六治龍游 龍游〈漢曰青衣隋縣有汶江沶江堂溪〉夾江〈隋縣有洪雅江〉犍為〈隋縣有沉犀山道江〉平羌〈後周縣有青衣津青神山熙寧五年省為鎮入龍游〉峨眉〈隋縣有峨眉山黒水大度河〉洪雅〈隋縣有金山〉
簡州 漢屬犍為廣漢二郡地後漢及晉皆因之宋齊為蜀廣漢二郡地西魏於此置資州後周明帝移資州於資陽縣隋置簡州〈州境有頼簡池故名〉煬帝初州廢併其地入蜀郡唐復置簡州或為陽安郡屬劒南道領縣三〈陽安金水 平泉〉宋乾徳五年以金水置懐安軍屬成都路 貢綿紬麩金領縣二治陽安 陽安〈西魏縣有中江赤水〉平泉〈隋縣有平泉山洚水〉
陵州 二漢屬犍為蜀二郡地晉因之宋齊屬犍為寧蜀二郡地梁置懐仁郡西魏置陵州〈因陵井為名〉隋置崇山郡唐為陵州或為仁夀郡屬劒南道領縣五〈仁夀 貴平 井研始建籍〉宋為團練咸平四年廢始建熙寧五年廢陵州
為仙井監以貴平籍二縣為鎮入成都之廣都縣餘二縣𨽻仙井屬成都府路 貢苦藥子續隨子領縣四治仁夀 仁夀〈隋縣有稜井飛泉山仁夀山〉貴平〈後周縣有貴平山祿山〉井研〈隋縣有鐵山研井〉籍〈唐縣有梓山道江漢陽水〉
眉州 漢屬犍為郡地後漢及晉皆因之宋齊亦然梁置齊通郡及青州西魏改青州為眉州〈因峨眉山為名〉隋煬帝以其地入眉山郡唐置眉州或為通義郡屬劒南道領縣五〈通義 彭山 青神 丹稜 洪雅〉宋淳化四年以洪雅屬嘉州陞為防禦屬成都路 貢麩金巴豆領縣四治眉山 眉山〈唐通義縣宋改有道江難水〉彭山〈唐縣冇龍州魚鳬津〉丹稜〈隋縣有龍鶴山〉青神〈西魏縣有多稜川魚蛇水故青神城〉
榮州 漢屬犍為郡後漢晉宋皆因之齊置南安郡隋屬資陽郡唐置榮州〈因榮徳山為名〉或為和義郡屬劒南道領縣六〈旭川 威逺 公井應靈 資官 和義〉宋乾徳五年廢和義屬潼川路 貢班布領縣五治旭川 旭川〈唐縣有溳池〉威逺〈隋縣有鐵山〉應靈〈唐縣有大牢溪〉資官〈晉縣有擁斯水〉公井〈唐縣熙寧四年廢為鎮入榮徳〉資州 漢屬犍為郡後漢晉宋齊並同西魏置資州〈州城在今州西北陽安縣界〉後周置資中郡隋煬帝初置資陽郡唐為資州或為資陽郡屬劒南道領縣八〈盤石 資陽 內江 銀山 丹山龍水 月山 清溪〉宋乾徳五年廢月山丹山銀山清溪四縣
屬潼川路 貢麩金領縣四治盤石 盤石〈後周縣有月山丹神山子規山〉資陽〈後周縣有資水萇大夫祠〉內江〈隋縣有資江〉龍水〈隋縣有龍溪〉敘州 故僰侯國漢屬犍為郡後漢晉宋皆因之梁置六同郡及戎州隋置犍為郡唐為戎州或為南溪郡屬劒南道領縣五〈南溪 𭶚道 開邊 義賔 歸順〉宋乾徳中廢開邊歸順又管羈縻州三十二政和四年改為敘州屬潼川路貢葛領縣四治僰道 僰道〈隋縣有朱提山黒水伏犀灘王女冢政和間改〉
〈為宜賔縣〉南溪〈隋縣有銅鼓灘石笥灘〉宣化 慶符〈本敘州徼外地政和三年建𨽻敘州〉鳯州 春秋氐羌之所居秦屬隴西郡兩漢屬武都郡晉因之恵帝時沒於楊茂搜後魏置固道郡兼置南岐州後周廢郡置鳯州隋煬帝初廢州置河池郡屬山南道或為河池郡屬山南道領縣四〈梁泉 兩當河池 黃花〉寳厯初省黃花縣宋為練屬秦鳯路中興後屬利州路 貢蜜蠟燭領縣三治梁泉 梁泉〈後魏縣有長松山黃花川鸑鷟山大散關〉兩當〈後魏有嘉陵江兩當水〉河池〈隋縣有固道水〉
宋中興四朝志大散關𨽻梁泉縣在鳯翔寳雞縣之南為秦蜀往來要道兩山關控斗絶出可以攻入可以守實表裏之形勢也和尚原鳯之東境抵鳯翔不能百里仙人關興之東境拒利州纔七驛自利抵劍關百里而贏倘乘和尚原而退守仙人關則蜀之險要所失過半敵既得和尚原或自梁洋經米倉山入巴閬或自均房由逹州山路入䕫峽或直攻仙人關勢分形散所備皆急一處破壊則在處震動矣紹興間敵攻仙人關而不能留者以糧不濟耳若使其治廢邑聚散民耕屯其間則得吾地而可守入吾境而可留矣自南北講好中分關中之界如大散仙人饒風武休皆我朝之界也而仙人關外又分左右二道自成州徑天水縣出皂郊堡直抵秦州昔呉璘大軍由此而出地勢平衍因為壕塹引水縱橫名曰地網以遏敵衝自兩當縣直出鳯州取大散關距和尚原纔咫尺敵嘗慿原下視如蟻蛭故其勢難守所恃緩急有仙人關耳
階州 古白馬氐之國西戎之別種也天池大澤在其西漢武帝置武都郡後漢因之蜀後主時得之〈建興七年為諸葛亮所定〉晉為武都郡後沒於楊茂搜後魏亦為武都郡西魏置武州後周亦為武都郡隋初廢煬帝又置武都郡唐為武州或為武都郡陷西戎後復其地屬隴右道領縣二〈宋同〉宋改為階州屬秦鳯路中興後屬利州路 貢羚羊角蠟燭領縣二治福津 福津〈唐縣〉將利〈後周縣有白江〉成州 古白馬氐國二漢屬武都郡晉置仇池郡後沒於楊茂搜等後魏又曰武都郡兼置南秦州西魏改為成州隋初郡廢煬帝初置漢陽郡唐為成州或為同谷郡屬隴右道領縣三〈同谷 漢源 上祿〉寳應元年沒吐蕃貞元五年於同谷之西境泥公山權置行州咸通七年復置徙治井堡後徙治同谷廢上祿漢源兩縣梁改汶州後唐復又置栗亭縣宋陞為團練入秦鳯路中興後屬利州路 貢蠟燭鹿茸領縣二治同谷 同谷〈西魏縣有仇池鳯凰潭下辨水〉栗亭〈後唐縣有仇池山〉
興州 戰國時為白馬氐之東境二漢屬武都郡晉恵帝時亦為楊茂搜所據其後為梁所破置武興蕃王國後魏置東益州西魏改為興州兼置順政郡隋初郡廢煬帝初復置唐為興州或為順政郡屬山南道領縣二〈宋同〉宋屬利州路中興後為利西路帥治所開禧三年誅逆曦改沔州 貢蜜蠟領縣二治順政 順政〈隋縣有武興山嘉陵江沔水〉長舉〈後魏縣有左溪水〉
文州 古氐羌之境漢開西南夷置隂平道屬廣漢郡後漢因之蜀亦得之〈後主建興七年諸葛亮定之其後鍾㑹伐蜀姜維表請備隂平橋頭後主不從〉鄧艾自隂平景谷歩道懸兵束馬逕江油出緜竹以滅蜀即此是也晉置隂平郡永嘉末沒於楊茂搜西魏平定始置文州及盧北郡隋廢為縣併屬武都郡唐復置文州或為隂平郡屬劍南道領縣二〈曲水長松〉後省長松縣宋因之屬利州路 貢麝香領縣一 曲水〈西魏縣有太白山白水〉
龍州 秦漢及魏為無人之境晉得之屬隂平郡宋齊皆因之後魏置江油郡西魏置龍州隋初郡廢煬帝初州廢置平武郡唐為龍州或為江油郡屬劒南道領縣二〈宋同〉宋屬利州路政和五年改政州紹興五年復為龍州北接文州故於秦隴成鳯實維控制而其西北則與松扶接故吐蕃南詔為扞禦 貢麩金羚羊角天雄領縣二治江油 江油〈隋縣有石門山流水〉清川〈唐縣有柘溪清水〉
利州 春秋戰國時為蜀侯國〈自益昌之西南至蜀州悉為蜀侯國之地此蓋蜀之西境〉秦滅蜀其地入蜀郡二漢屬廣漢郡蜀先主分屬梓潼郡晉屬晉夀郡宋齊因之後魏立益州世號為小益州梁曰黎州西魏復曰益州尋改為利州後周亦為晉夀郡隋初郡廢煬帝初置義城郡唐為利州或為益昌郡屬山南道領縣六〈綿谷 葭萌 益昌嘉川 允山 景谷〉後廢景谷孟蜀昭武軍節度宋平蜀因之屬利州路 貢金銅鐵領縣五治綿谷 綿谷〈隋縣有嶓冢山綿谷山巫峽巴峽明月峽〉平蜀〈唐允山縣治宋改熙寧三年省入嘉川〉葭萌〈隋縣有金鼻山〉昭化〈唐益昌縣宋改有小劍城馬鳴閣〉嘉川〈西魏縣有石燕山東游水〉
劍州 秦屬蜀郡漢屬廣漢郡後漢因之晉屬梓潼郡宋齊亦然梁置南梁州後改為安州西魏改為始州兼置普安郡隋初郡廢煬帝初復置唐為始州後改為劍州或為普安郡屬劍南道領縣八〈普安 武連 隂平梓潼 黃安 劍門 臨津永歸〉宋乾徳五年廢永歸隆興二年陞為隆慶府屬利州路 貢巴㦸領縣七治普安 普安〈西魏縣有大劍山大劍水〉武連〈西魏縣有小潼津〉隂平〈晉縣有馬閣山岐江〉梓潼〈隋縣有潼江〉臨津〈隋縣有義津熙寧五年省為鎮入普安〉普成〈唐縣有柘溪〉劍門〈唐縣有大劍山大劍水小劍水嘉陵江〉
綿州 秦屬蜀郡漢屬廣漢郡蓋涪水之所經焉晉宋齊屬梓潼郡西魏兼置潼州隋初郡廢改潼州為綿州煬帝初州廢置金山郡唐為綿州或為巴西郡〈今郡城即漢涪城縣也在成都東北之要蜀時大將常鎮之〉屬劍南道領縣八〈宋同〉屬成都路貢綾紵布領縣八治巴西 巴西〈西魏縣有盤龍山金水涪水〉彰
明〈唐昌明縣後唐改有靈臺山亷水讓水〉魏城〈西魏縣有青渠〉羅江〈唐縣有龍池山羅墳山白馬關〉神泉〈隋縣有神泉綿水重和元年撥𨽻石泉軍〉龍安〈唐縣有松嶺關巴西山重和元年撥𨽻石泉軍〉鹽泉〈唐縣有烏積山栢隴水〉西昌〈唐縣有西昌山熙寧五年省為鎮入龍安〉
潼川府 秦屬蜀郡二漢屬廣漢巴西二郡地晉宋齊並屬廣漢郡梁末置新州西魏兼置昌城郡隋初郡廢改新州為梓州煬帝初州廢置新城郡唐為梓州或為梓潼郡〈郡城左帶涪水右挾中江居水陸之衝要〉劍南東川節度屬劍南道領縣八〈郪 射洪 通泉 鹽亭 飛烏 元武 銅山 永㤗〉宋乾徳四年改靜戎軍置東關縣太平興國中改安靜軍端拱二年更名劍南東川軍額如故重和元年陞為潼川府兼提舉梓州果渠懐安廣安兵馬廵檢盜賊公事屬潼川府路貢綾曾青空青領縣十治郪 郪〈隋縣冇牛頭山涪江桃花溪〉中江〈隋元武縣宋改有元武山〉涪城〈隋縣有方義津〉射洪〈後周縣有梓潼水大江〉通泉〈隋縣有通泉山〉鹽亭〈梁縣有鹽亭水〉銅山〈唐縣有銅官山〉飛烏〈隋縣有飛烏山郪江〉東關〈蜀招茸縣宋改〉永泰〈唐縣熙寧五年廢為鎮入鹽亭十年復置尉司〉
遂寧府 秦屬蜀郡漢屬廣漢郡後漢及晉並同宋為遂寧郡齊梁置東遂寧郡後周置遂州及興西郡隋初郡廢煬帝初置遂寧郡唐為遂州或為遂寧郡屬劍南道領縣五〈方義 青石 長江 蓬溪 遂寧〉前屬武信軍節度宋因之政和五年陞為遂寧府屬潼川路 貢樗蒲綾領縣五治小溪 小溪〈隋方義縣宋改有銅盤山鳴鶴山〉長江〈西魏縣有明月山鳯凰山〉蓬溪〈唐縣有蓬萊山〉青石〈西魏縣有青石山涪江〉遂寧〈唐縣有壁山大安溪〉
成都府 秦置蜀郡兩漢因之王莽末公孫述後漢末劉備西晉末李特東晉末譙縱並都於此晉武帝改為成都國尋復舊簡文時苻堅所沒尋復宋齊並為蜀郡自魏晉宋齊梁皆為益州〈晉初領郡八東晉領郡二十九宋齊梁並同皆理於此〉梁置始康郡西魏廢之後周置蜀郡隋初廢煬帝初復置唐為益州或為蜀郡至徳二載曰南京陞為成都府劍南西川節度屬劍南道領縣十〈宋同〉五代時王建孟知祥據蜀皆都其地宋太平興國六年降為益州端拱二年復為劍南西川成都府淳化五年李順平復降為州後復熙寧五年省犀浦縣為鎮入郫廢陵州以貴平籍二縣為鎮入廣都屬成都路領本路兵馬鈐轄中興後本路安撫四川制置總領提舉茶馬置司 貢花羅錦髙紵布牋紙領縣九治成都華陽 成都〈漢縣有武擔山大江都江〉華陽〈唐縣有蜀江濯錦江萬里橋石犀石牛〉郫〈漢縣有岷江古郫城〉新都〈唐縣有繁陽山〉溫江〈唐縣有溫江皂水〉新繁〈漢繁縣前蜀改有沱江〉䨇流〈隋縣有宜城山笆水〉靈池〈唐縣有武侯山〉廣都〈唐縣有井河山導江〉
漢州 秦屬蜀郡漢屬廣漢郡後漢因之而兼置益州〈領郡國十二治於此〉晉置新都郡宋齊為廣漢郡隋併入蜀郡唐因之垂拱二年分雒縣置漢州或為徳陽郡〈益州有三蜀廣漢是其一〉屬劍南道領縣五〈雒 徳陽 金堂什邡 緜竹〉宋乾徳二年以金堂屬懐安軍屬成都路 貢紵布領縣四治雒 雒〈漢縣有銅官山雒水綿水〉什邡〈唐縣有綏江雍齒城〉緜竹〈隋縣有紫巖石綿水姜詩泉〉徳陽〈唐縣有浮中山綿水大江〉
彭州 秦二漢屬蜀郡晉以後為蜀遂寧二郡地梁置東益州後周廢州置九隴郡隋初郡廢後置濛州煬帝初州廢併其地入蜀郡唐因之垂拱二年分九隴縣置彭州或為濛陽郡屬劍南道領縣四〈九隴 導江濛陽 唐昌〉宋乾徳中以導江屬永康軍屬成都路 貢羅領縣三治九隴 九隴〈唐縣有九隴山廣濟江〉永昌〈唐唐昌縣宋改有昌山都江〉濛陽〈唐縣有濛陽山瀰濛水〉
蜀州 秦二漢屬蜀郡晉初因之後置晉康郡宋齊屬晉康郡後周廢之隋屬蜀郡唐初因之垂拱二年分晉原縣置蜀州或為唐安郡屬劍南道領縣四〈晉原 青城新津 唐安〉前蜀析青城置永康軍宋因之熙寧五年廢永康軍以青城縣還𨽻州重和元年割永康縣石泉軍屬成都路貢春羅單絲羅領縣四治晉原 晉原〈後周縣有鶴鳴山斜江〉
江原〈唐唐安縣宋改有郪江〉新津〈後周縣有皂江〉永康〈有石門山味江〉
卭州 秦漢並屬蜀郡〈南有卭來山〉後漢及晉皆因之宋齊並屬晉康郡西魏置卭州後周置臨卭郡隋廢為縣併入臨卭縣唐復置卭州或為臨卭郡屬劍南道領縣七〈宋同〉宋屬成都路 貢絲布領縣七治臨卭 臨卭〈晉縣有火井卭池〉火井〈隋縣有孤石山火井〉蒲江〈隋縣有蒲川百丈水〉依政〈西魏縣有蒲江斜江〉安仁〈唐縣有斜江〉臨溪〈西魏縣有孤石山後廢為鎮〉大邑〈唐縣有竹王祠嘉魚穴〉雅州 秦漢屬蜀郡晉初屬漢嘉郡永嘉後李雄之時此地蕪廢西魏置濛山郡隋初郡廢置雅州煬帝初州廢置臨卭郡唐為雅州或為盧山郡屬劍南道領縣五〈宋同〉宋屬成都路 貢麩金領縣五領羈縻州四十四治嚴道 嚴道〈唐縣有嚴道山平羌水〉盧山〈隋縣有盧奴山浮圖水〉名山〈唐縣有𫎇山平羌水〉百丈〈唐縣有銅山熙寧五年省為鎮入名山〉榮經〈唐縣有榮經山卭峽山〉茂州 禹貢岷山導江發跡於此本冉駹國〈駹莫江反〉漢武帝開其地屬蜀郡後漢因之晉屬汶川郡宋齊皆因之梁置繩州後周改為汶山郡隋初改汶州曰蜀州尋復為㑹州煬帝初州廢置汶山郡唐初為南㑹州後改為茂州或為通化郡屬劍南道領縣四〈汶山 石泉汶川 通化〉宋屬成都路熙寧九年改汶川縣置威戎軍使以石泉縣𨽻綿州 貢麝香領縣三治汶山 汶山〈隋縣有岷山龍泉山〉汶川〈後周縣有玉疊山七盤山汶江〉石泉〈唐縣有蜀山〉
威州 古羌夷地昔姜維北討汶山叛羌即其地也隋置薛城戍唐武徳初於姜維故城置維州或為維川郡貞觀元年以羌叛州廢縣亦省二年復置其後屢廢屢置廣徳元年沒吐蕃太和五年收復尋棄其地大中三年首領以州內附屬劍南道領縣二〈宋同〉宋屬成都路景祐二年以與濰州聲相亂改為威州 貢當歸羌活領縣二治保寧 保寧〈唐薛城縣蜀改有姜維山澠橋〉通化〈隋縣冇蜀江〉黎州 漢沈黎郡之地宋齊以來並為沈黎郡後周置黎州隋置登州煬帝初廢併其地入臨卭唐復置黎州或為洪源郡屬劍南道領縣三〈漢源 飛越 通望〉後廢飛越宋屬成都路 貢紅椒領縣二羈縻州五十四治漢源漢源〈唐縣有漢水飛越水卭峽關〉通望〈唐縣有大渡河〉
永康軍 本彭州導江縣灌口鎮唐置鎮靜軍宋乾徳四年改為永康軍以蜀州之青城及導江縣來𨽻太平興國五年廢為寨九年復即導江郡軍治置永康軍使𨽻彭州元祐初復故屬成都路領縣二治導江 導江〈有王疊山大江〉青城〈有青城山大江〉
石泉軍 本綿州石泉縣宋政和七年建為軍割蜀之永康綿之龍安神泉來𨽻宣和三年皆還舊𨽻七年復為軍屬成都路領縣三治石泉 石泉 神泉 龍安〈各見綿州蜀州屬縣下〉
懐安軍 宋乾徳五年以簡州金水縣建為軍以漢州金堂縣來屬屬潼川路 貢油領縣二治金水 金水〈唐縣有金臺山中山〉金堂〈唐縣有三江縣水〉
廣安軍 宋開寳二年以合州農泗渠州新明二鎮建為軍以渠州之渠江合州之新明果州之岳池三縣來屬屬潼川路 貢絹領縣三治渠江 渠江〈唐縣有渠江富靈山〉新明〈唐縣開寶六年移治單溪鎮〉岳池〈唐縣有䝉溪〉
富順監 本瀘州之富義縣掌煎鹽宋乾徳四年陞為富義監太平興國元年改屬潼川路 貢葛領縣一富順
雲安軍 宋開寳六年以䕫州雲安縣建為軍屬䕫州路 貢絹領縣一 雲安〈後周縣有朐䏰城蜀江〉
梁山軍 宋開寳三年以萬州石氏屯田務置軍撥梁山縣來𨽻熙寧五年又析忠州桂溪地益軍元祐元年還𨽻萬州尋復故屬䕫路 貢錦領縣一 梁山〈西魏縣有蟠龍山蟠龍水〉
大寧監 宋開寳六年以䕫州大昌縣鹽井所建為監端拱元年以大昌來屬屬䕫州路 貢蠟領縣一 大昌〈後周縣有九蒲山千頃池〉
南平軍 宋熙寧八年收西蕃部以恭州南川縣銅佛垻地置軍又割涪州隆化縣𨽻軍仍省渝州南川縣為鎮入焉元豐元年復置南川縣屬䕫州路領縣二治南川 南川 隆化
南州 亦巴國之地秦漢巴蜀之境唐武徳三年開南蠻置僰州四年改為南州或為南川郡屬江南道 貢班布領縣二治南川 南川 三溪 宋無此州宕州 秦漢以來為諸羌之地元魏武帝時內附封為宕昌王後周立宕昌國武帝置宕州隋置宕昌郡唐為宕州或為懐道郡屬隴右道領縣二治懐道 懐道〈後周置〉良恭〈周陽宕縣隋改〉宋無此州
扶州 春秋戰國及秦皆為氐羌之地二漢屬廣漢郡後為吐谷渾所據西魏逐吐谷渾於此置鄧州及鄧寧郡隋初改為扶州又改曰同昌郡唐因之乾元後沒吐谷渾大中二年節度使鄭注收復屬劍南道領縣四治同昌 同昌 帖夷 尚安〈有黒水東南流入白水〉鉗川 宋無此州
松州 厯代諸羌之地晉屬汶山郡宋齊亦得之後為西魏後周所有隋屬汶山同昌二郡唐武徳元年置松州以扶州之嘉誠㑹州之交川地置以地産甘松故名廣徳元年沒吐蕃其後松當悉靜柘恭保真霸乾翼維等為行州以部落首領世為刺史司馬屬劍南道 貢蠟朴硝麝香狐尾當歸羌活領縣四治嘉誠 嘉誠交川 平康〈本𨽻當州天寳初來屬〉鹽泉 宋無此州
疊州 厯代羌戎之境後周逐諸戎而有其地置恆香郡後置疊州隋屬同昌郡唐武徳二年析洮州之合川樂川疊川置疊州或為合川郡屬隴右道 貢麝香領縣二治合川 合川 常芬 宋無此州
翼州 本漢蠶陵縣地屬汶山郡郡廢屬蜀郡晉復屬汶山郡後周置翼針縣及翼針郡隋開皇初郡廢屬㑹州後屬汶山郡唐武徳元年析置翼州或為臨翼郡屬劍南道 貢犛牛尾麝香白蜜領縣三治衛山 衛山翼水〈漢蠶陵縣有蠶陵山〉峨和 宋無此州
當州 本諸羌之地後周置覃州及覃川榮鄉二郡隋開皇初郡廢四年州廢屬汶山郡唐貞觀間析松州置當州以地産當歸為名或為江源郡屬劍南道 貢麩金酥麝香當歸羌活領縣三治通軌 通軌〈唐置〉谷和〈開生羌置〉利和〈析通軌置〉宋無此州
悉州 本生羌之地後周置廣平左封二郡隋開皇初並廢屬汶山郡唐顯慶元年析當州置悉州以悉唐川為名或為歸誠郡屬劍南道 貢同當州領縣二治左封 左封〈本𨽻㑹州武徳初改〉歸誠 宋無此州
靜州 土地與當州同唐置靜州或為靜川郡屬劍南道 貢麝香犛牛尾當歸羌活領縣三治悉唐 悉唐靜居 清道 宋無此州
柘州 土地與當州同唐置柘州或為蓬山郡屬劍南道 貢同靜州領縣二治柘 柘 喬珠 宋無此州恭州 北接吐蕃土地與當州同唐以靜州之廣平置恭州或為恭化郡屬劍南道 貢麝香當歸升麻羌活領縣三治和集 和集 博恭 烈山 宋無此州奉州 蠻夷之地北連吐蕃唐開元二十八年以維州之定㢘置天寳八年徙治天保軍名保州廣徳元年沒吐蕃乾元元年嗣歸誠王董嘉俊以郡來歸更名州後又更名古州其後復為保州屬劍南道貢同當州領縣一 定㢘 宋無此州
嶲州故卭都國謂之西南夷〈史記曰滇之君 長十數邛都最大〉漢武開之置越嶲郡郡有嶲水越水焉後漢晉宋皆因之齊謂之獠郡〈越嶲謂之獠郡〉後周置嚴州隋改曰西寧州後以為嶲州煬帝改為越嶲郡唐置嶲州或為越嶲郡至徳二載沒吐蕃貞元十三年收復太和五年為蠻寇所破六年徙治臺登屬劍南道 貢蜀馬絲布花布麩金麝香刀靶領縣九治越嶲 越嶲〈漢卭都縣〉昆明〈漢定莋縣〉蘇祁〈漢舊縣〉卭部〈漢闌縣有嶲山〉㑹川〈有瀘水諸葛亮五月渡瀘即此〉臺登〈漢舊縣有澠水〉西瀘 和集 昌明〈貞觀間開松外蠻置牢州及松外尋聲林開三縣後周廢入昌明〉宋無此州姚州 故滇王國漢武帝開之置益州郡有滇池澤焉後漢分置永昌郡蜀後主置雲南郡晉因之兼置寧州〈領郡四治於此〉宋齊因之〈領郡十五治於此〉並為建寧郡唐麟徳元年於昆明之梇棟川置姚州〈以其人多姓姚故名姚州〉屬劍南道其後沒於南詔自嶲州南至西瀘經陽蓬鹿谷菁口㑹川四百五十里至瀘州及南渡瀘水經褒州微州三百五十里至姚州州西距南詔羋苴城三百里東南距安南水陸二千里 貢麩金麝香領縣三治姚城 姚城〈故漢梇棟縣地〉瀘南〈唐縣有蔥山〉長明 宋無此州
文獻通考卷三百二十一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504年 (提及)
- 546年 (提及)
- 725年 (提及)
- 784年 (提及)
- 1128年 (提及)
- 1168年 (提及)
- 986年 (提及)
- 1102年 (提及)
- 1070年 (提及)
- 1002年 (提及)
- 625年 (提及)
- 1072年 (提及)
- 1071年 (提及)
- 621年 (提及)
- 1073年 (提及)
- 620年 (提及)
- 989年 (提及)
- 993年 (提及)
- 1001年 (提及)
- 1114年 (提及)
- 1113年 (提及)
- 789年 (提及)
- 866年 (提及)
- 1207年 (提及)
- 1115年 (提及)
- 1164年 (提及)
- 1118年 (提及)
- 757年 (提及)
- 981年 (提及)
- 994年 (提及)
- 686年 (提及)
- 1076年 (提及)
- 849年 (提及)
- 1035年 (提及)
- 980年 (提及)
- 1117年 (提及)
- 973年 (提及)
- 1340年 (提及)
- 1086年 (提及)
- 988年 (提及)
- 1075年 (提及)
- 848年 (提及)
- 618年 (提及)
- 619年 (提及)
- 656年 (提及)
- 740年 (提及)
- 797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