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要把整個社會作為自己的工廠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文科要把整個社會作為自己的工廠
駐北京大學工人、解放軍毛澤東思想宣傳隊
1971年6月1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遵照偉大領袖毛主席關於「文科要把整個社會作為自己的工廠」的教導,北京大學文科各繫到工廠、農村、部隊、商店進行教育革命實踐。廣大師生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統帥,以三大革命運動實踐為源泉,以革命大批判為武器,正滿懷信心地沿着《五·七指示》的光輝道路,創建社會主義大學新文科,為鞏固無產階級專政而戰鬥。

以社會為工廠是文科的一場大革命[編輯]

「文科要把整個社會作為自己的工廠。」這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總結了國內外階級鬥爭的歷史經驗對文科教育革命作出的英明指示,是唯物論的反映論在文科教育中的光輝體現,是文科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必由之路。

列寧曾指出:「如果學習、教育和訓練只限於學校以內,而與沸騰的實際生活脫離,這樣的教育方式我們是不會相信的。」實現以社會為工廠,是同幾千年來傳統的教育制度和觀念實行徹底決裂的一場大革命,必然會遇到資產階級的反抗和舊習慣勢力的干擾。要不要以社會為工廠,集中反映了文科教育革命中兩個階級、兩條路線的鬥爭。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同夥竭力推行反革命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瘋狂對抗毛主席的偉大指示,公然鼓吹把北大辦成「不食人間煙火」的「太學」,要師生脫離無產階級政治,脫離工農群眾,脫離生產勞動,「閉門修養」。文化大革命中,他們又別有用心地鼓吹另外「探索」什麼「新路」,破壞教育革命。他們的目的就是通過「三脫離」的教學體制,維護封、資、修的反動思想體系,培養精神貴族,妄圖顛覆無產階級專政。

廣大革命師生憤怒揭發、批判了劉少奇一夥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義教育路線,懷着落實毛主席偉大指示的堅強決心,以社會為工廠,進行教育革命實踐。但是,那些帶着資產階級偏見的人,片面強調學科「特點」,認為只能在大樓里教;也有的同志擔心「上下來回跑,兩頭學不好」,或者把下廠下鄉當作在校內學習的「一種補充形式」,說什麼「下去叼泥,上來做窩」。有的教員在校上課,講稿越來越厚,課時越拉越長,越講越「得意」,根本不想下去。這些錯誤思想和表現,實質上就是要關起門來學理論,走舊文科的老路。我們發動群眾認真學習毛主席的教育思想,深入批判唯心論的先驗論,大擺舊文科「三脫離」的苦頭,大講以社會為工廠的甜頭,讓群眾自己教育自己。通過實踐,大家逐步認識到:堅持以社會為工廠,就是堅持走與工農兵相結合的道路,堅持唯物論的反映論,堅持毛主席的無產階級教育路線。

正確的政治的和軍事的路線,不是自然地平安地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而是從鬥爭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師生到了工廠、農村,鬥爭並沒有結束。有的同志舊框框多,怕艱苦,怕出洋相,思想深處還留戀舊大學平靜、安逸的書齋生活,遇到困難和挫折就動搖,想走回頭路。有人甚至一有機會就吹冷風,處心積慮地尋找理由,企圖證明在三大革命運動中學習是「此路不通」。這些錯誤思想不斷地受到廣大革命師生的抵制和批判。對以社會為工廠,是堅定不移,還是三心二意,態度不一樣,勁頭不一樣,效果也不一樣。一個教改實踐隊兩次下鄉,第一次,有的人怕學不到「系統知識」,不努力向實際學習,而是關門啃書本,還要求把校內講的課錄了音帶下去放,想吃「雙份飯」,結果什麼也沒學好。師生認真學習了毛主席的教導:「現在也有一些人到工廠農村去,結果是有的有收穫,有的就沒有收穫。這中間有一個立場問題或者態度問題,也就是世界觀的問題。」他們總結了經驗教訓,第二次下鄉,深入實際,恭恭敬敬地拜貧下中農為師,和社員同學習、同勞動、同戰鬥,積極開展社會調查和專業學習,既加速了思想革命化,又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他們從三大革命運動的源泉中汲取政治營養,豐富了教學內容,促進了世界觀的改造。前後對比,師生深深體會到:從「三脫離」到以社會為工廠,不僅是換課堂,換地方,而首先是換路線,換思想。

什麼路線培養什麼人。在辦學的道路上,實現以社會為工廠,就抓住了文科教改的主要矛盾。只有把這場大革命進行到底,才能貫徹執行毛主席的教育革命路線,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培養可靠的接班人。

以社會為工廠,才能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編輯]

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出:「青年應該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三大革命運動是鍛煉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大熔爐。以社會為工廠,使教育和三大革命運動實踐相結合,學文和學工、學農、學軍相結合,師生和工農兵相結合,才能落實「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工農兵學員階級出身好,經過三大革命運動鬥爭的鍛煉,政治覺悟比較高,他們入學後,在黨的領導下,「上大學,管大學,用毛澤東思想改造大學」,在鬥爭中茁壯成長。但是,決不能忽視資產階級思想對他們的影響。 遵照毛主席關於「學校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轉變學生的思想」的偉大教導,我們狠抓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培養人、教育人、改造人這個根本,充分利用三大革命運動實踐提供的有利條件,對學員進行階級教育、路線教育和繼續革命的教育,引導他們向工農兵學習,自覺改造世界觀。分校文科師生,以試驗農場為基地,一面學習,一面生產,也走出去,廣泛接觸社會,接受工農兵的再教育,生動地開展教學活動。哲學系大白樓教改實踐隊,針對有的學員認為自己出身好不需要改造,來自生產鬥爭第一線不需要下鄉等活思想,深入開展思想和政治路線方面的教育,進行「三破三立」:破「自來紅」思想,立自覺改造世界觀,繼續革命的思想;破「智育第一論」,立政治統帥業務的觀點;破「群眾落後論」,立甘當小學生的精神。他們積極參加當地的「一打三反」運動和集體生產勞動,深入調查村史,請老貧農作憶苦思甜報告,參觀無產階級優秀戰士王國福同志的「長工屋」和事跡展覽,學習貧下中農的好思想、好作風,並用毛主席的哲學思想分析王國福同志的先進思想和模範事跡,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們認識到:來自工農兵,仍然需要接受工農兵的再教育;實現思想革命化,一定要在工農兵群眾中「化」,在三大革命實踐中「化」。

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出:「無產階級的革命接班人總是要在大風大浪中成長的。」學員以階級鬥爭為主課,經風雨,見世面,經受尖銳複雜的階級鬥爭的鍛煉和考驗,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把樸素的階級感情提高到路線覺悟的高度。一個教改實踐隊的師生通過深入地調查研究,了解到一個生產大隊解放後二十多年來經歷過多次奪權反奪權的嚴重鬥爭。文化大革命中,一小撮壞人蒙蔽部分群眾,又一度篡奪了領導權。他們和廣大貧下中農、革命幹部一起,活學活用毛主席關於階級鬥爭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偉大教導,同階級敵人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打擊了他們的反動氣焰,鞏固了無產階級的政權。師生在階級鬥爭的風浪中,學習黨內兩條路線鬥爭的歷史,深刻地理解了毛主席提出的我黨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路線,提高了繼續革命的覺悟。

學員下廠下鄉,和廣大工農兵一起學習、勞動、戰鬥。廣大工農兵十分關心他們的成長。對他們的進步看在眼裡,熱情鼓勵;對他們的缺點也記在心上,耐心教育。工農兵親切地把學員稱為「自己的大學生」,一再囑咐他們「要牢記毛主席的教導,做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可靠的接班人」。

以社會為工廠,才能深入批判資產階級[編輯]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要批判資產階級。工農兵是批判資產階級的主力軍,三大革命運動是革命大批判的最好戰場。師生認真看書學習,弄通馬克思主義,和工農兵一起批判王明、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鼓吹的唯心論的先驗論,反動的唯生產力論,地主、資產階級的人性論和階級鬥爭熄滅論,批判學科領域的資產階級反動思想體系,批判反革命修正主義教育路線。通過批判,分清什麼是正確路線,什麼是錯誤路線,什麼是唯物論,什麼是唯心論,增強識別真假馬克思主義的能力。一個教改實踐隊在進行「抓革命,促生產」的專題教學時,到十一個生產大隊調查唯生產力論流毒的各種表現,整理出大量的資料。他們和貧下中農、社隊幹部一起,以當地活生生的事實揭露唯生產力論的危害,批判了它的反動實質,憤怒控訴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鼓吹唯生產力論,妄圖瓦解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滔天罪行,並寫出了調查報告和一些批判文章。這樣的批判有血有肉,深刻有力,提高了師生分析、批判的能力,對毛主席關於「抓革命,促生產」,「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等偉大教導加深了理解,對社會主義時期經濟領域內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的鬥爭有了比較深刻的體會。

徹底破除學科領域的封資修反動思想體系,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占領陣地,才能實現無產階級在上層建築其中包括在各個文化領域的專政。廣大工農兵有豐富的階級鬥爭經驗,批判起來一針見血,打中要害。歷史系師生通過參加生產勞動,聽憶苦報告,開展社會調查,寫廠史、村史、家史等,了解到工人、貧下中農受地主、資產階級殘酷剝削和壓迫的血淚史。他們帶着強烈的階級感情,和工農兵一起批判「讓步政策論」,控訴地主反攻倒算的罪行。老貧農憤怒地指出:「地主階級哪會對咱有半點讓步,劉少奇、翦伯贊要咱向地主讓步才是真!」師生說:老貧農一句話戳穿了「讓步政策論」的欺騙性。他們體會到:歷史是勞動人民創造的,只有懂得現實的階級鬥爭,才能深刻理解歷史是怎樣被剝削階級顛倒的,才能深入批判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鼓吹的英雄創造歷史的唯心史觀。他們以歷史唯物論為指導,學習、研究中國古代農民鬥爭的歷史,歌頌農民革命的功勳,決心把被顛倒的歷史顛倒過來。

工人階級要「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堅持在三大革命運動中深入批判資產階級,才能把舊的「經院」式的文科大學徹底改造過來,創建社會主義新的文科大學。

以社會為工廠,才能做到理論和實際的統一[編輯]

毛主席教導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不但要從書本上學,主要地還要通過階級鬥爭、工作實踐和接近工農群眾,才能真正學到。」三大革命運動實踐是活學活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最好課堂。文科師生以社會為工廠,以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為基本教材,把讀馬、列的書和學習毛主席著作結合起來,把精讀毛主席的主要著作和通讀結合起來。他們在三大革命實踐中,學習和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在鬥爭中學,在鬥爭中用,理論聯繫實際,才能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真正學到手。 以社會為工廠,堅持「理論和實際統一」的原則,要注意正確處理兩個關係。

一、干和學的關係。師生走出校門,下到工廠農村,並不等於把文科從書齋里真正解放了出來。有的教員身在工廠,卻搬出自己所熟悉的那一套所謂理論體系來照本宣科,不聯繫工廠的實際,不研究現實鬥爭的問題,形成「廠里運動熱氣騰騰,屋內教學冷冷清清」的局面。當糾正了「課堂搬家」、關門教學的錯誤傾向時,又出現「以干代學」、對教學撒手不管的傾向。學員尖銳地指出:批判了「填鴨式」,又來了個「放鴨式」。我們總結了上述兩種片面性的教訓,在三大革命運動實踐中,組織學員認真讀書,引導他們在理論和實際的聯繫上狠下功夫,把向實際學習和向書本學習結合起來,把參加現實鬥爭和進行理論教學結合起來,合理地安排工作和學習時間,邊干邊學,學用結合。政治經濟學系一個教改實踐隊以農村經濟領域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鬥爭為綱,向領導機關、公社、大隊深入調查農村人民公社的歷史和現狀,運用毛主席關於發展農村人民公社集體經濟的一系列指示進行分析,歸納出幾個基本問題。這些問題,既是農村斗、批、改深入發展需要解決的新課題,也是政治經濟學要着重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內容。師生帶着這些問題共同學習、討論,把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然後寫出調查報告和批判文章,向群眾作宣傳,使自己的認識在實踐中接受檢驗。師生從「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中,深入學習了毛主席關於我國社會主義農業發展道路的理論,並和貧下中農一起,總結當前經濟戰線上斗、批、改運動的新經驗,編寫出為現實鬥爭服務、理論聯繫實際、符合教學需要的新教材。廣大師生深深體會到:以社會為工廠,課堂最大,但必須勇於實踐;老師最多,但必須虛心學習;教材最活,但必須善於運用。

二、急用先學和有計劃地進行教學的關係。在三大革命運動第一線,如何組織教學,體現以學為主,在這個問題上,也有兩種思想的鬥爭。有的同志不從現實鬥爭的實際需要出發,片面強調按部就班地系統教學。有的則走向另一極端,乾脆否定有計劃地進行教學,滿足於零敲碎打,碰到什麼學什麼。我們注意糾正這兩種偏向,根據教學計劃選點、選題,力求使教學任務與所在單位的具體特點和中心工作相配合。下點後立足現實,急用先學,有針對性地選定教學內容,並且按照教學計劃主動組織教學,貫徹「少而精」的原則。中文系師生帶着教學任務下廠,密切配合社會上和這個單位的現實鬥爭,開展教學活動。在工廠「一打三反」運動中,他們學習毛主席關於階級鬥爭的偉大教導,揮筆上陣,以怎樣寫作小評論為中心,有步驟地組織了一系列教學活動;工廠評比時,他們協助廠里總結工人群眾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先進經驗,有計劃地學習了毛主席哲學思想,學習寫調查報告、通訊報道、工作總結等寫作知識;在工人群眾迎接節日時,他們從豐富多采的現實生活中取材,編演了許多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結合實際任務,進行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革命樣板戲和群眾文藝創作基本知識三個專題的教學。幾個月來,師生比較系統地學習了毛主席文藝思想的基本觀點和各種文體的寫作知識,鍛煉了社會調查、群眾工作、大批判、寫作等基本功,發揮了學習隊、宣傳隊和戰鬥隊的作用。

以社會為工廠,堅持理論和實際的統一,在反對一種傾向時,還要注意掩蓋着的另一種傾向。反對「書本為中心」,但要結合實際認真讀書;反對「教師為中心」,但要積極發揮教師的輔導作用;反對「課堂為中心」,但要組織好必要的課堂教學。各系下廠下鄉分散進行教學,在一定時候,還要帶着實踐中的問題集中學習,總結交流經驗和組織某些專業教學,適當地多讀一些書,着重在理論方面進一步提高。這樣,以社會為工廠形成教學新體制,使學員更多地懂得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學到較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

以社會為工廠,才能改造和建設教師隊伍[編輯]

「教改的問題,主要是教員問題。」文科教學內容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教員的世界觀通過教學等,經常對學員發生着直接的影響。隨着教育革命的深入發展,特別是大批工農兵學員進校,向教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社會為工廠,落實毛主席的《五·七指示》,走與工農兵相結合的道路,是改造和建設文科教師隊伍的根本途徑。

遵照毛主席關於「提倡知識分子到群眾中去,到工廠去,到農村去」的教導,我們積極組織教師投身到三大革命運動的火熱鬥爭中去,使他們在政治上接受再教育,業務上進行再學習,加速世界觀的改造,培養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從根本上提高思想水平和業務能力。一年多來,廣大教師在毛主席光輝的《五·七指示》指引下,在創建試驗農場、下廠下鄉進行教改實踐中,努力活學活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過去文科許多教師在大樓里自以為高明,講起課來滔滔不絕,卻不關心、不研究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際問題,一到三大革命運動實踐中就束手無策,寸步難行。有的人剛下農村時,聽幹部群眾介紹當地集體經濟發展情況,聽都聽不懂,記錄也記錯了。但他們不怕暴露矛盾,勇於實踐,虛心接受工農兵的再教育。他們帶領教改實踐隊,向群眾學習,調查研究,針對當前斗、批、改運動中的實際問題,用馬克思、列寧和毛主席的有關教導進行分析研究,並寫出了一些比較好的文章和教材,對當地工作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受到幹部和群眾的稱讚。事實證明,文科教師只有投身到三大革命運動中去,才能充分地暴露矛盾,找到差距,觸及靈魂,迫切地感到必須老老實實地接受工農兵的再教育,進行再學習,「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來一個變化,來一番改造。」

在教改實踐中,對教師暴露的資產階級教育思想和學術觀點,我們遵照毛主席關於「世界觀的徹底改變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我們應當耐心地做工作,不能急躁」的教導,啟發教師自覺革命,引導師生通過評教評學等方式,幫助教師認識問題,肅清流毒,提高覺悟。一個教員在工廠講解「剩餘價值率」時,為了計算方便,隨意將工時改短,把小數去掉,湊成整數,結果剩餘價值率變小。工人學員和教員一起總結這堂課時,老工人用切身的經歷,控訴資本家的殘酷剝削,誠懇地向她指出:「你這堂課,講理論還清楚,但剩餘價值率不是一個簡單數字,它是我們工人階級的血淚賬。這樣輕易地把數字改小,說明你對資本主義剝削缺乏體會啊!」老工人的話使她深深感到了自己思想感情上的差距。她說:「我搞了十來年政治經濟學,都是以弄清理論概念為目的,從未認真考慮通過講理論概念告訴人們什麼。」後來,她虛心向工人學習,結合三大革命實踐和工人的切身體會,講解政治經濟學理論,受到工人歡迎。

為了全面落實黨對知識分子的政策,我們既充分發揮廣大中、青年教師的作用,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提高,又注意調動老教師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業務專長,幫助他們改造舊思想,把立足點逐步地「移到工農兵這方面來,移到無產階級這方面來。」

對科學和藝術中的是非問題,我們堅決按照毛主席提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通過討論和實踐去逐步解決,不輕率地下結論。文科教師的學術思想往往直接反映了他們的階級立場和政治觀點。我們全面地分析他們的學術思想同政治觀點既有密切聯繫又有所區別這一特點,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對錯誤思想積極開展鬥爭,同時注意政策和方法,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特別是注意區別如下幾種界限:

一、把突出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不夠,在宣傳正確路線中存在一些缺點,同反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宣揚錯誤路線區別開來;

二、把由於世界觀沒有改造好,在教學中暴露了資產階級學術觀點,同堅持反動立場,宣揚封資修毒素區別開來;

三、把由於深入開展革命大批判不夠,對歷史文化遺產的精華和糟粕鑑別不清,或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評價不當,某些問題有唯心史觀的錯誤,同頌古非今,借古諷今,反對唯物史觀區別開來。

四、把由於受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的毒害,在教育革命的具體問題上有錯誤認識,一時沒有想通,或思想上出現反覆,同有意抵制、破壞教育革命區別開來。

在教育革命實踐中,廣大教師和學員同學習、同戰鬥、同講用,互教互學,教學相長,正在建立起同志式的新型師生關係。他們在毛主席革命路線指引下,在黨的領導下,意氣風發,鬥志昂揚,決心「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為落實毛主席的教育思想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